为致敬为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爱心人士,探索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面临的主要任务,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最新成果、聆听榜样心声,讴歌时代精神,引领慈善公益潮流,人民网—中华慈善新闻网特邀请相关嘉宾对如何打造现代慈善公益理念、提升慈善公益事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繁荣发展面临的形势挑战与机遇等话题进行分析解读,畅谈对社会服务创新以及社会大众广泛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思考和认识。
刘俊京
人物名片:刘俊京,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养生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禅佛书画院副院长,北京林业大学MBA专家委员,北京书法学校特聘教授,中华书画协会副主席、解放军铁军书画院艺术顾问、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东城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其作品获中国文联“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奖,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八届国展、九届国展、第四届正书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展、中国书法家五百强展、第十五届中日自作诗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展、“冼夫人杯”书法展、“梁披云杯”等多次书法展中入选。
氧分子网讯 刘俊京最近很忙,刚刚从基层赶回来的他却看不出有丝毫的倦意,“下基层为百姓们送上好的书画作品,可以传递真善美,有效推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不管多么辛苦,都是我和其它很多艺术家们的一大乐趣”,谈及“响应中央号召,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时,他神采飞扬。
对于有着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和北京市东城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诸多社会身份的刘俊京来说,参与社会各项慈善公益活动和推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是他一直在默默坚持的事情。
刘俊京作品
汉字起源于象形,来源于对生活的总结,是国粹中的国粹。刘俊京说,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世界独一无二,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优良品质,传递着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文艺来自人民,就要扎根人民,到人民中去,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本,书画艺术也是”,刘俊京在自己的朋友圈和各种公益讲座中经常这么表示,好的书画作品就应传播正能量,弘扬正大气象。而平时刘俊京对于很多求字的人也都会欣然提笔,为他们写下激励或者美好祝愿。他时刻在提醒自己,身为艺术家不能高高在上,要主动走进生活,走进百姓,为他们奉献和分享好的作品,把真善美的东西传递下去,否则作品就失去了价值所在,“在这一点上,每一个艺术家都应该有一种身先士卒的精神。”
刘俊京和其它很多书画艺术家每年都会积极参加和组织很多次基层慰问活动,走到老百姓的院子里和生活中,为他们写春联、贴“福”字、讲解中国书法知识和传统文化,送上来自艺术家们的爱心和祝福。“不管多辛苦,我们都感到很充实。有时写多了累得腰酸背痛,但仍深深感到为百姓奉献是一大乐趣”,刘俊京在这样的奉献中更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他说,基层的体验让他受益匪浅,很多来自土地里面的亮点和美好元素都让我的作品充满了温度,无论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白雪皑皑的东北农村,还是中国宝岛台湾,都留下了他们的作品,也让他们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热烈的欢迎。
刘俊京为学生培训辅导书法
刘俊京喜欢一句歌词,叫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他说,繁体字“愛”的中间有心,是说要用心去爱,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这个社会肯定是和谐的;反之,怀疑和猜忌带来的是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煎熬、痛苦和灾难。多年来,作为一位艺术家,刘俊京一直以自己的一份力量和方式来支持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特别是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偏远地区,无论是对于灾区人民的关心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他都通过参加组织慈善拍卖或直接捐出现金等实际行动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平时有时间,他还会开办一些公益性的书法和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分享给大家伙。“人在做天在看,修行是自己的事情,何必在意舍去了什么”,刘俊京说自己喜欢写的字是“舍与德”,他解释道,厚德载物,艺术家要有高尚的品德,有了“德”,大家就会赞扬和认可,这样才能谓之大家,才能受到更多人的尊重,作品才会载道,才能有情怀、活起来,才会更有价值。
刘俊京作品
“文化是传承一切的,人家说千年的文字会说话,而书法艺术则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行。艺术家应深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我们的祖先把大自然的事情都研究的很透,教给我们怎么做人做事,特别是古书典籍如孔子的《家书》和《论语》,它们记载历史,更作为历史的一种符号,在血脉和精神传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刘俊京说,这也是写字匠和艺术家很大的区别之一。他希望能团结更多艺术家追求真善美,弘扬主旋律,尊重多元化,同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