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出口争端折射五大产业积弊
产能过剩高 环境污染重 私采乱挖多 产业集中度低 下游产业弱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丨北京报道
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
按照WTO规则,中方还有60天的时间申诉,如果最终难以改变结果,针对稀土、钨、钼三种原材料的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可能被取消。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稀土出口配额争端中,虽然充满了国家利益的分歧与冲突,但也充分暴露了我国稀土产业的积弊。
出口配额政策的初衷
稀土元素共有17种,一般分为轻、中、重三类。其中镧、铈等轻金属,在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民用领域广泛使用;钇、镝、铽等中重稀土金属,为激光、核工业、超导等尖端工业领域所必需,是珍贵的战略性资源,被称为“工业维生素”。
2012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显示,我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然而,我国却承担了世界市场上超过90%的稀土供应,甚至一度超过97%。
作为稀土第一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我国稀土市场的发展却一度混乱。国内稀土开采产能过剩非常严重,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无序竞争使得有“工业黄金”之称的稀土却卖成了“白菜价”。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澳大利亚等极富稀土资源的国家,却限制和停止本国稀土开采,转而从中国进口。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对《中国经济周刊》坦言,针对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度的申诉和WTO的裁决,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早在2001年的入世谈判中,为加入WTO,我国按照承诺,在规定期限内取消了绝大部分产品的出(进)口配额,而商务部公开的数据显示,2001—2009年之间,我国稀土产品的出口量维持在4万至8万吨之间。为了进一步规范稀土行业的发展,2009年,国家工信部制定《稀土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2009—2015年)》,明确提出2009—2015年每年出口稀土不超过3.5万吨。2010年,出口配额始降至30258吨。
张安文介绍说,以我国南方地区的中重稀土开采为例:为了得到1万吨中重稀土氧化物,会造成100平方公里的植被破坏,代价触目惊心。“我国的付出与获得是严重的不对等、不平衡。” 张安文直言,保护资源环境和规范产业秩序,正是我国政府针对稀土产业实行保护性政策措施的初衷。
“虽然最终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度被判违规,但经过充分申辩和举证,WTO专家组认可了中方的政策目标仍是出于保护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WTO的特殊性规则。”张安文表示。
“白菜价”背后的产业积弊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我国的稀土行业市场。中国稀土一改在国际市场上“金子卖白菜价”的现状。但对于习惯消费中国廉价稀土的国外企业而言,其利益受到了冲击。
此前,中国五矿集团总裁助理王炯辉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过去我国稀土行业都是卖原材料,不注重后端应用。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为什么我们卖得便宜,买的时候却这么贵?”张安文对《中国经济周刊》坦言,受制于人的背后,是稀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积弊。
张安文表示,我国的稀土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完全依靠自己的资源和技术实力,实现了从稀土开采、冶炼,到环境保护方面很好的发展。
然而,我国是一个“稀土大国”,却非“稀土强国”。稀土产业自身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首先,稀土开采、冶炼方面的产能过剩严重,稀土氧化物方面产能与产量的比(即过剩系数)约为3.2,远高于钢铁、水泥产能过剩行业的过剩系数;第二,在高价和高利的驱使下,开采和冶炼分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代价沉重;第三,私采乱挖、稀土走私情况严重,稀土价格长期受非市场因素的影响;第四,产业集中度不够;第五,我国稀土下游产业发展是弱项,在“核高基”等稀土材料应用方面受制于人的情况比较严重。
稀土价格 治稳当先
如果申诉情况仍不理想,我国将不得不修正相关出口限制措施,这会否对稀土行业产生较大冲击?
“稀土的博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张安文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短期内,稀土市场可能会形成一定程度的价格波动。而稀土产品价格大幅度的波动对于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并非福音。
“最怕稀土价格暴涨暴跌。”深圳天利和磁业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该公司在赣州设立钕铁硼永磁生产基地,从事稀有金属的深加工,生产钕铁硼、磁钮、等磁性系列产品。2011年到2012年,过山车似的稀土原材料价格变化,使整个行业的企业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由于稀土原材料暴涨,深加工的利润甚至比不上原材料开采利润。过去稀土材料的暴涨一夜之间很多人都在做磁性材料,与稀土无关的人也开始做这个行业,而现在产能严重过剩很多企业不得不减产保价。而需求方企业则转而寻找其他替代材料,打击了磁性材料的应用市场。
“稀土价格,治稳当先。”张安文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产业发展最忌讳的就是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对于进一步发展稀土下游产业、推广稀土材料应用百害而无一利。应当建立相对稳定的稀土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下游应用企业提供稳定企业的市场环境。
2013年起,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已以价格区间形式发布稀土行业价格指数,由行业内极具代表性的25家样本企业的每日交易价格统计形成。通过价格指数维护行业运行,抑制资本炒作的影响。
张安文同时提醒企业,目前国外稀土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大环境值得关注。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俄罗斯等国都有丰富的稀土资源,2013年,格陵兰废除了铀矿与稀土矿的开采禁令,允许国内外的矿业公司在其国境的北极地区开采矿产资源。这意味着,未来,在世界范围内或将形成多元化的国际稀土供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