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期末,我的朋友圈充斥着毕业回顾和期末总结。我这才恍然发现,才刚刚进入职场半年而已,上学仿佛遥远得已经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自从进入职场,成为程序员以来,我过得还算不错,时常感到自己能找到这样一份喜欢又适合自己的工作,真的非常幸运。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在大学期间其实是上过编程方面的课程的,却并没有考虑过选CS为专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上学时和工作后,我的视野和考量是不一样的。
那么,上学和上班,这两种状态间到底有怎样的区别呢?
来源:Rina漂流记(微信ID:rinapiaoliu)
壹
在最早的时候,我在学习这件事中的唯成绩导向还是非常明显的。在高中以前,我一直都被教育“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做全科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不能有短板”。所以从小到大我都很清楚,我一定要考出好成绩,而且是每一科都要考好,不能讨厌任何一门课程,每一门课程都要争第一。
如果考不到第一,我就会不开心。或者说,我没有资格开心。仿佛只有表现得苦大仇深,才能向老师和家长证明,我已经很努力了,所以如果我做不到,你们也不能谴责我。
但问题是,第一名只有一个,绝大多数时候,我都考不到第一名。因此,我绝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开心过。
我对各科的内容本身并无偏好,只有价值判断——会不会影响我用最少的精力考出最高的分?如果分数很难提上去,或者会占用我太多的时间,我就不喜欢。
理所当然的,我也没有认真地考虑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又或者说,正是因为我没有特别喜欢的、擅长的,所以只能被动地接受了外部环境中主流的“唯成绩论”。这二者之间,很难说清谁是因,谁是果。
进入高中阶段,一切都变了。IB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这里不再只要求“成绩”,而是开始要求“全能”了。
自此,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所以只能要求自己什么都做好。成绩我要,标化我要,活动我要……我的精力被严重分散了,不得不变得比过去更加斤斤计较地计算自己单位时间的产出比。那种花费大量时间解一道题、磨一篇作文的行为被判定为性价比过低、不值得。
同时,我的拖延症迅速恶化。这个症状在更早期的阶段就初见端倪了。明明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短板,却就是不愿意去多练习写作、语文阅读、数学压轴题、语言表达能力……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说的就是我本人了。
而在IB,有的是困难的大任务供我拖延。小到单门课的paper,大到IA和EE,每次我都会拖到不能再拖,拖到我自己都食不下咽、夜不能寐,最后再通宵用一晚写完。
我知道我内心要做个“好学生”的自我追求在一天天崩坏、腐烂。
我痛恨这样的自己,却也无能为力。
尽管如此,我还是下意识地维持着好学生的形象,兢兢业业地做着IB需要我做到的、大学申请中需要我做到的一切。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我跨不出环境的条条框框,也不想做这样的尝试。每当我在IB繁杂的评价系统中奔波,在五花八门的课外活动中劳碌的时候,我也分不清自己到底是真的热爱,还是单纯的为了凑一份好看的简历和成绩单。
我告诉自己,多亏了IB和大学申请的需要,否则我可能永远也不会跨出舒适圈,尝试这么多过去从未尝试过的东西:写小说、写论文、拍MV、剪视频、公众演讲、跳舞、谱曲、演出、管理社团、组织活动、投身公益、公众号运营……
每一天我都在给自己打鸡血,告诉自己,我要变得更好,我能变得更好,所以我一定要足够的努力,每一天都要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
但是我唯一没能做到的,就是安抚好内心的那个小女孩。
她在说,我好怕啊,我好累啊,我跑不动了。
不是我不想慢慢来,而是我真的做不到。
在我的身边,优秀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了。连他们都在拼命地努力,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呢?
贰
这种时刻逼着自己挑战自我、跨出舒适圈的心态深刻地影响着我的大学生涯。
在《从GPA4.0到将近全科挂科,我经历了些什么》一文中,我详细地讲述了我对于文理科的学习体验。因为文科对我来说有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更大、更没有把握拿高分,所以我认为文科是值得攻克的、值得我花更多时间去克服的。
而对于数学的看法其实也概括了我对于绝大多数理科课程的态度——既然老师教过、我学过,那我就应该会了。题目做得出来、考得好是理所应当,做不出来、考不好就是不应该。所以,在理科中我无法获得“快乐”,顶多也就是“满意”,更多的是不满足和不甘心。
而另一方面,我也不得不慎重考虑大学阶段学习的终点——毕业论文。大学的学习终归是以研究为导向的,更何况我所在的是职业导向尤淡的文理学院。我对于解题还算是得心应手,可是要是让我研究一个理科问题,那真是要兴趣没兴趣、要头绪没头绪。而反观日本研究呢,学的很多都是我感兴趣的内容,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也足够广,不愁没有东西可写。
于是,我就这样断定任何理科都不会是我可能会抱有热情、想要长期发展的方向,而是把目标定在了日本研究上。
但是我却没有预料到,工作和上学,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同的。
叁
成为程序员已经快半年了。
从作为近零基础的文科生技术小白入职时的忐忑不安,到开始培训时的雄心壮志,从刚上项目时茫茫然的跌跌撞撞,到现在放平了心态逐渐习惯,其中的起起伏伏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几个月以来,每次我接到一个新任务,刚开始了解任务背景时,都会觉得眼前的设计书和代码简直与天书无异。但是,每当我多读一遍,多试一遍,对于任务的了解都会再多一点点。就这样,一点一滴的,一个个刚接到手时完全没有信心攻克的难题竟然被逐渐地解开。
我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快乐。
这种快乐是细密的、踏实的、长久的。
过去的几年中,我一直被一种难以言状的焦虑裹挟着。每当我突破了自己的时候,那种转瞬即逝的快乐都会被更大的野心稀释,仿佛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声音在喋喋不休:你还不够好,你应该变得更好。
所以,无论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和成就,于我而言都仿佛失去了意义。因为我早已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但现在,这种快乐的能力回来了。
一方面,我能够解决一个工作上的问题,不再是“理所当然”了。恰恰相反,像我这样几乎没有技术背景的人成为了一名程序员,大多数编程知识都是在入职培训的短短两个月间恶补的。对于这样的我来说,遇到困难、解决不了才是预期和常态吧?所以,我总是感觉到很安心。更多程序员解读:www.yangfenzi.com/tag/chengxvyuan
每天上班,我都得以连续几个小时专注地扑在手头的任务上,从刚接到任务时的茫然,到苦解不得的受挫,再到逐渐抽丝剥茧得出解决方案,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心流”状态吧。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充实的、幸福的。
另一方面,工作不是“研究导向”,而是“解决问题导向”的。我对研究并没有什么热情,一直以来都只是因为课程的要求而不得不撰写大大小小的论文。现在终于不用强行发现些什么学术界并不存在的新观点、发表些什么连自己都觉得没有价值、或者不够严谨的想法了,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和释然。
虽然“解决问题”也未必容易,但是我很喜欢这种“回归纯粹”的感觉。研究也好,写论文也罢,做那种我并不适应的突破需要消磨我太多的精神和能量,从长期来讲是不可持续的。过去几年愈演愈烈的拖延症,无疑就是最好的证明。
更何况,在《收到翻译界“哈佛”蒙特雷高翻的日英offer后,我决定……》一文中也有提及,经过仔细的考察,我认定现在我所在的公司是一个适合我长期发展的平台,所以我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转,因为不知道要抓什么所以什么都要抓,反而在什么上分配的精力都很有限了。现在我有了固定的努力方向,又得益于公司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支持系统,只要沿着既定的规划踏踏实实地走就可以了,不知道比以前安心了多少倍。
就连压力的类型也不一样了。现在我担心的是东西做不出来、赶不上进度,以前是瞎焦虑,做得再好也担心不够,迷茫而无力。现在只要多读一遍就能比上次懂得更多一点,多花一点时间就能更进一步,勤勤恳恳地做,总会得到回报。我觉得前所未有的踏实,再也没有那种漂浮在空中、如履薄冰的感觉了。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每当我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哪怕这个问题再小,我都会觉得自己特别棒。这么多年以来都处于半瘫痪状态的自我激励系统仿佛活过来了。我开始感到未来有盼头、期待未来的到来,而不是焦虑和恐慌。
肆
不过话说回来,一个阶段的我有一个阶段的局限性,大学阶段的我怎么能预见到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呢?当时的我做出选择的时候,无疑也是经历了深思熟虑的。当时的思考,绝不是没有价值的。我对自身的理解是到位的,但是却很难预见外部因素对我的影响。
毕竟,找工作的偶然性真的太大了。回国之前,我也不会预料到我会从事这样一份工作。否则,我也不会为成为一名翻译做这么多年的准备了。
在各式各样的职业发展指导书籍或者课程中,很多都会强调目标的重要性。要有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十年目标、五年目标、三年目标。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哪里能看得那么远呢?还不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吗?
“那也是没什么办法。”这句看似得过且过的话语中,也许正蕴含着生活的大智慧。
无论身处哪个阶段,都坚持做出自己以后不会后悔的决定,这就够了。
其余的,就慢慢来吧。
关于:Rina漂流记
美国Hamilton College ’20,日本研究专业。横滨IUC ’21。菜鸟程序员。关注我,听美国留学/文理学院/个人成长故事。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北漂程序员边城的幸福生活 Kentzhu:产品经理的贪嗔痴
➤ 程序员的黄金时代 王欣、赖霖枫、邹胜龙、程浩、冯鑫的那些事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