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千灯湖产融智库采访了康复之家董事长柏煜先生,从行内人士的角度,把握健康医疗产业的投资前景。以下为整理后的访谈摘要。
柏煜:北京康复之家医疗器械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北京市青联委员,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常务理事、医疗器械分会会长,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轮椅车分技术委员会顾问。15岁辍学来京打工,卖苦力,做销售,通过20多年的努力,到今天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连锁店以及网上医疗器械连锁店的董事长。
一、健康产业同样需要金融的支持
传统金融更偏向于虚拟经济,而产业金融则包含了产业的发展,融资等公司金融活动。有的人急着找项目,有的人急着找投资,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产业金融。而健康产业同样需要金融的支持。当前医疗行业的资源紧缺,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苦、床位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我们对未来医疗的畅想是人工、互联网与电子技术的结合。未来论坛2017年会:未来医疗健康——让科技创新惠及每一个人
运用了相关技术的远程医疗已经可以实现,但是需要时间应用和推广。国内的问题可能比国外更加复杂,需要推进医疗改革,打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外地人看病难,不同地区设备先进程度不同)的问题以及过度医疗(过度输液及抗生素的滥用等)的问题等。增加人民寿命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生活习惯(饭菜搭配,作息规律),饮食习惯(忌咸菜、炒肝、卤煮等不健康食物)以及针对慢性病管理(优化医疗体系和护理服务等)。健康产业及相关的科研和人工智能等都值得投资。医疗行业未来的变化会非常大,医生可能会失业,因为人们可以自我治病。请好好珍惜你身边的医生朋友吧,AI说他们可能就快要失业了
二、“智能健康”未来将前途无量
智能健康这个领域会出现很多颠覆性的东西。人类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机器可以无休止地工作学习。机器迭代的能力比人类更强,学习效率更高。很多疾病需要浅度的健康指导,而不是动刀的大手术。还有一个领域就是老年领域,养老院,老年人用品等。很多健康产业的东西,意义比商业价值更有价值。更多康复之家解读:www.yangfenzi.com/tag/kfzj
中国健康产业的规模保守估计在16万亿。举例来说,我国处于糖尿病前期的就有1亿人,这就意味着1亿糖尿病潜在病人。让糖尿病前期的人远离糖尿病,前期的人通过运动、饮食等控制病情,后期通过实时监控提供保障。虽然看起来简单的病,但可能会引发其他很严重的病症。互联网+中医药开启“智慧医疗”模式 医疗健康大数据是大趋势
60后的人社会养老,90后的人居家养老。前一代人的家庭观念比较传统,比较重。未来我们会在学习之中逐渐老去、死去。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探索,如江苏南通六险一金的实验,推出养老护理险,让老年人接受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由政府会来为群众的养老买单。因而,健康管理产业只要模式够大,绝对会有收益。可以用做公益的方法把产业规模最大,接着盈利就比较容易了。
三、“能够让人永生”比让企业上市更重要
目前企业上市的周期还是非常长的,受政策审批影响很大。不一定靠销售盈利,还有股权增值等。这个领域之中,机会还是很多的。以共享单车为例,它影响了整个上游资源的整合(生产自行车厂家)、单车零售业,甚至房价。投资时要看一个项目对行业、对生活习惯的影响。医疗行业的特点就是周期会有些长。但它的好处就是,只要能做出口碑和核心理念,就可以存活下来。在一个细分领域中,真正能够做深做透,就是有未来的。
康复之家的上市计划肯定是有的,但“能够让人永生”远比上市计划更加重要。人类的终极是半人半机器人,人类将会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高红冰:BAT时代终将过去,人工智能、大数据正催生新独角兽
柏煜:半人半机器人时代即将来临,要在80岁之前拼命赚钱,80岁之后拿钱续命
2017年5月12日,“2017中国医药产业未来领袖峰会”在北京隆重举办。
本次峰会上,康复之家健康管理集团董事长柏煜做了关于《“健康中国2030”,养老康复产业大生意与大机遇》的精彩演讲。康复之家是国内知名的家用医疗器械零售渠道公司,旗下拥有线下最大的全国的医疗器械零售连锁康复之家医疗用品公司、线上领先的医疗器械零售商德开医药、国内第一家家用医疗器械租赁公司健租宝、家用医疗器械代理批发公司和瑞康等业务板块,是中国家用医疗器械零售领域的渠道之王。已获得阳光保险、汉能、光大、名力等机构的多轮投资。
以下是柏总的演讲实录,让我们来聆听一下他分享的健康智慧。
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到底能活多少岁?
我最近专门在研究,到底人能活到什么时候,怎么才能活得更久更健康。一般来说,大家都希望寿命越长越好,但影响寿命的因素很多,实际往往难尽如人意。所以我们看到,上个世纪的这个年代,人类大概只能活到三四十岁;而一百年后的今天,几乎大部分人都可以轻松活到七八十岁了。去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告诉我们,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6.1岁,而且要在2030年,就是13年后达到79岁。
这个目标我个人认为是比较保守的。因为有科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生命期是生长期的5-7倍,所以人类理论上能活125-175岁,而且世界上也有很多年过百岁的长寿老人。甚至还有部分科学家认为可以通过科技手段,阻止自然界固有的衰老规律,然后人们就能活到800岁,这个听起来有点儿匪夷所思,其实也不是不可能。康复之家一直以来正在做和将要做的,就是想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因为我们的存在再多活一岁,甚至更多,让我们的顾客活到100岁,这样比较现实,也很有意义。
怎样活到100岁呢?需要从绝大多数人活不到100岁这个结果来倒推。19年前,我开始从事护理床销售,接触了大量瘫痪病人,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失能之后如果能得到非常好的照顾,可以多活10年;如果得不到很好照顾,大概只能再活1~3年。所以在中国失能患者后续生命期平均在3年以内,而在日本则有9年时间,就因为对失能患者的护理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平均寿命就可能少6年。
还有什么途径能让人延长寿命呢?慢病管理也是方法之一。在座各位可能有的有高血压,有的有糖尿病。这些疾病短期内不会让人致命,让人们认为它们并不严重。但对慢病放任自流的结果,我在农村见到很多,村里一些糖尿病人对生活习惯毫无管理,也不坚持治疗,他们的血糖甚至高到超出血糖检测仪的上限值,然后几年之后,你就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康复之家在十年前开启了一项计划,去社区等居民聚集的区域做免费的慢病筛查,主要是查有没有糖尿病、高血压。那时候康复之家是一家单纯的零售企业,这么做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销售血压计、血糖仪,但慢病筛查的意义不可否定??因为康复之家,很多人知道了自己身体存在的问题,开始做健康管理,使得寿命得以延长。
慢病管理得好不好,差距在什么地方?相当直观??管理得好,一个糖尿病人的寿命不会受太大影响,跟健康人一样;管理得不好,可能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同时,生活方式管理也是延长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我们这一代的大部分北方人从小吃咸菜长大,口味都比较重,所以北方的高血压患者明显多于南方,南方沿海一带的人多数特别爱吃海鲜、猪肚,爱喝啤酒,于是尿酸比较高……这些全是生活方式病。高血压和高尿酸都是非常典型的慢病,和生活方式直接相关。帮助顾客对生活方式的管理也是康复之家正在研究的。今年开始,我们在调整商品结构,重点销售那些有连接功能的产品,因为我们认为,无硬件不连接的时代来了,因为智能硬件是最好的慢病管理工具,有了连续的数据监测,才能真正做好和顾客的强关系。
我刚到北京时十几岁。那时有人跟我说:你记住,你现在年轻,还有20多年时间,你要在40岁以前拼命挣钱,40岁以后拿钱养命。我那时感觉20多年后还远着呢,但时光真的转瞬即逝,今年我马上四十了,但奋斗的状态还在延续。在座很多人应该情况与我类似,连美国总统特朗普70岁了,也还在干地球上最伟大的工作之一。所以我想,到2030年,我五十多岁时,绝不会拿当初别人告诫我的那句话来告诫拼搏中的年轻人,我会说:尽管去奋斗吧,80岁以前拼命挣钱,80岁以后拿钱续命。
什么叫拿钱续命呢?因为我们判断,人类正逐步进入一个半人半机器人的时代。大家不要觉得半人半机器人很科幻不现实,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假设我听力不好,戴上助听器,助听器就是听觉器官的延伸,是人体的外设;强生很快要上市智能胰岛素泵,那就相当于用机器代替了人体胰脏的部分功能;随着科技进步、医学发展,现在有了大量的人工器官,未来甚至可能有人工的头颅。人工器官与人体的紧密结合,让我们进入半人半机器人时代,而这个时代人类的寿命不能再用125岁、175岁来限制,很可能是300岁、500岁、800岁,甚至永生。一切皆有可能,但问题是得看你兜里有多少钱。所以听到我今天讲这番话的人,包括我自己,大家都要努力拼搏,而康复之家为了迎接半人半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在线上线下各渠道也做了大量关于智能硬件的布局、投入。
经过近20年的探索,康复之家找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发展方法论:找到黄金顾客,运用信息技术、金融产品、服务闭环、品牌占位等方法和工具,与顾客建立可信赖的强关系,将顾客的长期需求转化为企业私有化的虚拟资产,整合专品、专场、专家、专案。最终实现帮助顾客省心、省力、省时、省钱。
最后,用一句话结尾,“以智能健康器具和慢病康复服务为切入点,整合一切可以延长人类寿命的产品和方案,帮助顾客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用50年时间,让多数人实现寿命过百岁,让少数人得到永生。”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谢谢大家!
丁酉年夏,汤维维把一群“杞人忧天分子”聚在四十度的上海,开展了一场指向未来智能时代的对话。
活动伊始,约翰.霍普克洛夫特[1]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他小的时候,每一个电梯都有一个管理员,就是帮助升降电梯。因为美国电梯比较普及,因此这是一个大工种,但是后来电梯有了面板,只要按一个键就能控制电梯到指定的楼层。因此这个工种迅速就消失了,而且再也没有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中。
尤瓦尔·赫拉利[2]的观点更加激进,他认为智能时代中只有1%的人类精英在做贡献,而这1%就足以养活整个世界。其余的99%或者没有贡献,或者作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假贡献(可能是为了安慰他们),可以被统称为“无用阶级”(useless class)。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岗位会成为那1%,而哪些岗位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因为即便我们自己难以在历史的速变中华丽转身,我们也绝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变成可有可无的那99%。
显而易见的是,一些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会被“机器代人、机器助人”的计划取代;不那么显而易见的是,一些需要高强度智力活动的受人尊重的金领行业,未来也可能饭碗不保。医生、律师、检察官、法官、教师……这些中流砥柱的行业都难以抵挡科技的冲击。
律师曾经是美国地位最高的职业之一,但是从2013年以来,初级律师(assistant lawyer)的岗位逐年下降,这是因为“大数据+人工智能”所形成的自动化工具代替了大量对当事人和当事企业的尽职调查工作[3],而这曾经是初级律师主要的工作之一。
IBM Waston超级医生也是从2013年开始,陆续在一些专科方向给出了人工智能超过人类专家的诊断能力。尽管医疗领域利益关系的高度复杂性和谨慎监管的必要性使得该领域的变化来得比想象要慢,但是一个基本的共识是:“对于只需要医疗影像和检验检测数据就能作出的诊断的疾病,计算机的诊断水平迟早会超过人类”。
2016年,刘江教授[4]在中国创立了艾视医疗,并结合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和眼科医疗专家模型,建立了利用机器学习从眼片中自动筛查判断包括青光眼、白内障、各类眼底病变等十几种眼科疾病,其中大部分病种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人类专家的水平。
让人吃惊的是,现在刘江教授的团队用小车带着4台每台十几万的拍眼片的设备,每个设备配两个人,奔波于各个社区,一个月可以筛查12000+人,发现了大量早期眼疾患者,把他们从失明的风险中拯救出来。各位读者想想,每月12000人的规模,放在传统的眼科医院要养活多大一个医疗团队,而现在十几个人就可以完成。这是因为,计算机基于图片做出诊断,只需要100+毫秒的时间,而我们眨一次眼睛,要200毫秒。
当你面对一个不到一眨眼功夫就能给出答案的对手,当你面对一个24小时不吃不喝不发脾气的工作狂,你的机会在哪里?
所以,我们所面临的劳动岗位危机不仅仅是针对生产线工人和建筑工人,而是包括了医生、律师、检察官、法官、教师、翻译官等等各种受人尊重的智力密集型岗位。当然,这些岗位里面真正直面风险的,还是那些比较低端的位置,因为单一简单的病情(例如白内障)和案件(例如酒驾)计算机就可以处理,但是复杂的病情和案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需要人类的专家。
但是,谁又不是从处理简单问题成长起来的呢?
未来到底会怎样,我们可能给不出一个非常精确的图景,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一个现在读小学的孩子,如果将来依然选择做医生、律师和翻译官(例如同声传译或者文档翻译),那么他未来的人生道路恐怕是很狭窄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岗位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未来依然发光发热呢?我大致把它们归纳成五个类别,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第一、科学技术前沿。
科技的发展会到来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不过如果你自己就处在科技的前沿,你就不会被时代所抛弃。例如你自己就是人工智能的大专家,那人工智能不太容易淘汰你,否则的话,这群专家就会一起断了人工智能的电。当然,不是一切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都可以高枕无忧,只有那些位于前沿和富于创造性的人能够胜出,因为,计算机也正在开始学着当科学家[5]。
第二 、文化艺术高地。
我想未来我们对于文化的热忱不会消失。机器人做主角的电影、机器人开办的演唱会、电脑制作的动漫作品固然也会受人欢迎,但是这绝对不是我们文化活动的全部,因为我们天然希望把自己和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人物连接起来,这就需要有血有肉的演员。不过,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尝试作曲和写诗了[6],所以未来能够受人青睐的艺术家,恐怕得拥有永不枯竭的创作灵感,不停推陈出新走在机器的前面,因为任何重复多次的模式都能够被机器掌握。
第三、组织协调领导。
一个城市的书记、市长,一家大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一个学校的校长、书记……如果要比纯智商,他们恐怕都比不上李世石和柯洁。但是当李世石和柯洁被AlphaGo战胜后,终其一生,他们可能都没有复仇的机会。因为,在一个边界清晰,规则简单,目标函数明确的围棋游戏中,人工智能战胜人只是时间的问题[7]。但是,在可预期的未来,计算机还做不了书记市长,做不了董事长做经理,做不了校长书记……这是因为这些职位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给出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并且没有可量化的目标函数。简而言之,计算机还做不了领导,所以,把自己或者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领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四、人文关怀与人文价值。
有些工作需要人的亲自参与才能达到效果或者产生价值。例如通过语言和肢体的接触,让人远离恐惧和痛苦,获得快乐和幸福(哪怕是短暂的)。护士和护工、心理咨询师、月嫂和育儿嫂等等都是从事这类型的工作,所以即便医生这个岗位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护士和护工却安全得多。又比如很多奢侈品牌,标榜他们的产品都是杰出的工匠手工打造的,虽然我不明白在大规模、高精度机器生产的时代手工打造的意义在哪里,但是就像传销可以骗穷人,自然也有奢侈品文化可以征服有钱人。这些人的在场就带来价值的岗位,是很难因为技术的进展而被淘汰的。
第五、手握一技之长。
同样是厨师,西方做烘培可能被机器取代,但是中餐师傅可以屹立不倒。一项技艺,如果它流程很复杂,而且具有连贯性(例如做一道川菜,如果强行拆分成十几道工序并用机器替代其中四、五项,那么成本只会增加),又或者难以形成规模化市场(例如机器人也可以做糖画,但是这个市场太小了),那么这项技术工种就会有很大的概率在智能时代幸存下来。但是,这种幸存的技工不同于处于前沿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后者是时代的弄潮儿,而前者不过是因为投入产出比或者多样性保护的考虑,才侥幸保留。
我妈妈以前在成都最好的中学之一——树德中学读书。她人既聪明,成绩又好。和她一起读书的同学,有几个考上大学的,后来的发展都很不错。
我曾经问妈妈为什么没有考虑去考大学,妈妈说她那个时候已经是国营粮油局的正式工人,而读了大学,最好的出路是什么,不也就是当个工人吗?何况,那个时候对于知识分子的政策还不稳定。
妈妈那个时候的工作是“管户”,也就是管理粮食户口(粮油本)。我想这恐怕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最炙手可热的工种吧。妈妈那个时候管理的辖区就包括了电子科大的老校区,我这里不点名了,但是电子科大的很多老先生,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都求妈妈办过事帮过忙。
我刚上小学的时候,粮票就不怎么用了;
我小学快毕业的时候,粮油本也不怎么用了;
我妈妈49岁的时候,就早早退休,实际上也就是提前下岗了。
回到40年前,如果历史给妈妈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是读大学还是管粮食户口,我相信妈妈会选择读大学,这也毫无疑问是唯一正确答案(一个坏消息就是我妈妈就遇不到我爸爸,从而也就没有我来写这篇文章)。
但是,这个在四十年后看起来如此简单而没有争议的选择,在四十年前,对于处在历史转折变化中的人来说,却是混沌和迷茫的——一切的可能性都在蜿蜒交错,一切的道路都在铺陈衍生,未来通向何方,没有人真正知道。
同样的,今天我们也处在历史发生巨变的当口,不过这种变化的驱动力不是政策而是科技。我们今天的选择和判断,以及我们引导和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所作出的选择和判断,在四十年后来看,也许可以一清二楚地分类成或智慧或愚蠢的,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今天是站在智慧的一侧,还是愚蠢的一侧。
我,以及生活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上的所有人,其实都无法真正把握我们的未来。只是希望这篇小文章能够唤起大家对未来严肃的思考,从而有更小的概率,走进那条无法通向未来的死胡同里。
参考资料
[1] John Hopcroft生于1939年,现在快80岁了。1986年,他47岁的时候因为对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奠基性的贡献获得了图灵奖(我认为最主要的贡献是二部分图的匹配算法,也就是Hopcroft–Karp算法)。2010年这位老兄又拿了冯.诺依曼奖。现在John很长时间都在上海交大致远学院工作,2016年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这个勋章牛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自己百度一下)。我们曾一起申请过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但是竟然没有成功。
[2] Yuval Noah Harari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此人最近因为《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两本书蜚声全球。我仔细拜读了他的两本书,确实水平不凡。
[3]数联铭品在2014年提出了动态尽职调查(dynamic due diligence, DDD)的概念,并通过整合各企业公开维度的数据,一键导出企业的尽职调查报告。对于大型企业,原来需要几个人一周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计算机1秒数就完成了。尽管这个报告并不完全等同于律所定制化要求的案件尽职报告,但是80%以上的工作不需要人就完成了。
[4] Jimmy Liu,我在中科大少年班的亲师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任新加坡国立眼科研究中心的Chief Scientist。Jimmy关于人工智能眼科诊断的论文很多,选一篇近期的代表性论文供大家参考:J. Cheng, F. Yin, D. W. K. Wong, D. Tao, J. Liu, SparseDissimilarity-Constrained Coding for Glaucoma Screening, IEEE Transactions onBiomedical Engineering , 62 (2015) 1395-1403.
[5]关于这方面最新的进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下面三篇论文:M. Schmidt, H. Lipson, Distilling free-form natural laws fromexperimental data, Science 324 (2009) 81-85; S. L. Brunton, J. L. Proctor, J.N. Kutz, Discovering governing equations from data by sparse identification of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PNAS 113 (2016) 3932-3937; S. H. Rudy, S. L.Brunton, J. L. Proctor, J. N. Kutz, Data-driven discovery of partialdifferential equations, Science Advances 3 (2017) e1602614.
[6] Google Brain有专门的项目组专注于人工智能音乐创造,最近有4篇文章值得关注(为了方便大家下载,我直接给出arXiv的号码),分别是1611.02796,1611.03477,1611.09904和1703.10847,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下面网址下载机器创造的乐曲http://artsites.ucsc.edu/faculty/cope/mp3page.htm。关于机器人的现代诗集,大家可以看湛庐文化最近出版的《阳光失了玻璃窗》。关于机器人写古诗,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清华大学孙茂松教授团队研制的“九歌”机器人。
[7]关于AlphaGo的算法思路和框架,可以看最近《自然》上的论文D. Sliver, et al., Mastering the game of Go with deep neuralnetworks and tree search, Nature 529 (2016) 484-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