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分析——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前哨大会

4月22日,去北京798参加了王煜全前哨大会。我估计很多人应该都没听说过,其实这不是什么某个行业内知名大会,而只是一帮爱好前沿科技的人聚在一起,来感受一下得到知识服务平台《前哨·王煜全》栏目主讲人王煜全老师现场对全球前沿科技趋势的分析。按罗胖的说法这可谓是一场科技领域的一场知识盛宴。

王煜全,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Frost & Sullivan 中国区首席顾问,得到《前哨·王煜全》栏目主讲人,罗辑思维知识服务平台罗正宇非常欣赏的中国科技领域思想家。

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前哨大会

全程4个小时无尿点的讲演,的确让人听得过瘾。非常值得一提的是,现场第一次亲眼看到了罗胖本人开场,有点小意外;不过更意外的是,还看到王小川本人坐在嘉宾席中,这个据说18年都没离开过五道口的搜狗CEO,据说这次送上了现场大屏幕上能同步显示即时语音和英语翻译的神器,成为这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视频:2017前哨大会全程回顾

在整个演讲过程中,有大量王煜全老师在《前哨•王煜全》栏目中反复提及的观点,可谓是金句不断,要是第一次听的话,估计4小时下来,肯定消化不了。演讲中梳理了王煜全老师好多核心观点,比如积木式创新、山腰理论、中国企业全球化等等,让我们倍感认知升级的紧迫性。

另外,演讲中还列举了2017年全球10大改变未来的科技和全球10大改变生活的发明,也让人倍感启发。所以,这场前哨大会可谓是一场非常值得去进一步理解和消化的会议。

全世界都认为中国将会统治世界,只有中国人坚决不相信

王煜全老师在一开始的演讲中引用了《从0到1》作者彼得·蒂尔,著名硅谷投资人,在书中写到的一句话:“全世界都认为中国将会统治世界,只有中国人坚决不相信。” 其实他表达的是中国人一向有着深深的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感是因对未来的不确定而引发的。

王煜全老师在演讲中说这样的焦虑是好事,但仅仅停留在焦虑中,而没有行动是不够的。他列举了30年前福布斯排前的4位日本富豪,如今财富都已经完全缩水,其中两名还是地产大亨。由此反观国内一堆地产富豪,似乎有一些前车之鉴的意味在里面。

福布斯排前2000强的公司,美国540家,中国200家,其他是第三名往后。这表明中国的确确立了第二经济体的地位。于是,作为新崛起的中国成为众矢之的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王煜全老师用“修昔底德陷阱”来解释了这种现象。

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所以,无论是从内部还是外部环境来说,这种焦虑感的确是真实的,需要我们积极地采取对策和行动,才能对未来有个交代。

另外,我挺欣赏王煜全老师说过的这么一句话来总结目前我们中国的现状:“我们还不够强大,却太过富有。”虽然“太过富有”的表述还有待商榷,但是我觉得它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击中了问题的要害。

西方凭借什么领先世界

王煜全老师之后提到了东西方实力开始出现差距的原因。在我看来他主要说了四条,并且是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来看的。

第一条是西方的工业革命。细数一下近现代的数次工业革命,都是从西方开始,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电的使用,再到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均是如此。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其实东方领先了西方数千年。而正是因为科技的变革,使得西方迅速赶超,然后一直领先于东方。

第二条是新殖民主义时代的制度。在早期旧殖民主义时代,葡萄牙、西班牙已经在全球进行了一轮殖民行动,主要靠的是野蛮掠夺。但是在新殖民主义时期,能抢的东西已经很有限了,所以只能通过建立秩序使殖民地的当地人获得一定的国民待遇,才能继续盘剥。

可以说英联邦国家和美国独立,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了制度上的优势。尤其是美国,因为他们憎恨英国人欺负他们,所以自己建立一套很完善的制度,希望用制度解决问题,而不是用强权解决问题。

第三条是美国的市场优势。市场要足够大,才能成长起来。美国的领先除了科技因素外,还在于它的市场足够大。王煜全老师经常提到我们中国创新不能去学以色列模式,因为以色列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创新不可能在本地成长起来,他们做到一定阶段必须要移到美国去,就因为那里有足够大的市场。更多科技创新解读:www.yangfenzi.com/tag/kjcx

第四条是硅谷的创新价值。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典型已经被全世界所熟知。但之前有太多的科技被大公司把持,后来互联网、IT,软件这些技术突然到了一帮小孩手里,这种孩子就能玩出来各种特色,结果成就了一番事业。

不过这一帮小孩后来有了一个名字,叫“极客”(Geek的音译),然后这一帮极客最终成为了现代超级富豪群体的典型,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卡克伯格等等。

仔细分析这群极客的共同特征,王煜全老师指出他们既不是因为智商高、也不是因为情商高,而是他们有着很高的“人类机器智商”(Human Machine Intelligence Quotient)。

机器智能是指机器会像人一样具有智能,而人类机器智能并不是要让机器像人一样拥有智能,而是指人操控机器的能力。

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的新颖,也非常符合这个时代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当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深入的发展,并已经可以在围棋上打败人类对手之后,选择和机器合作并驾驭机器的能力必将成为新一代人类必须掌握和提高的一项技能。

我们处在又一个历史的分水岭

如果说最初东西方的差距拉开,或者出现历史分水岭,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话,那么我们已经因各种各样的原因错失过好多次了。上一轮IT革命也同样从西方开始。

但是,从比尔盖茨那个年代开始的IT科技革命也只是一个单的领域,而互联网也只是一个行业,跟别的行业不相关的。

如今,你会发现今天的互联网跟别人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很难有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出来了。互联网变成一个科技,为别人赋能,变成了脍炙人口的“互联网+”。这样的模式创新在中国变得越来越普遍。

所以,王煜全老师才说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科技为各个行业赋能。

不过他特别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其实难度很大。现在我们大力宣传“全民创新”,表达决心固然很好,在他看来这不是离创新近了,反而是远了。因为他认为人首先要获取创新的资格,而牛人都在创新,而你不比牛人牛,你就没有机会。

不过我倒并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说法。其实准确的来说,目前大力倡导的其实是“全民创业”,至于是不是“创新”,我觉得王煜全老师可能对此有比较高的认定。

现在多数人的“创新”还只是停留在模式变革上,以资本为先导,没有太高的科技含量,比如现在很火的共享单车,但是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却非常可观,听说美国人反过来要向我们学习。

但是王煜全老师后来的一番说法却给有了新的启示。他提到模式创新可以互相抄袭,比较简单。思路想明白就好。但问题是模式要实现,真正把市场占下来就不简单了,就得靠谁跑得快,跑得快就得看投资人的实力,谁愿意背书站台,声音大就谁赢。

于是在这种模式下,钱比团队重要,比业务重要。这样的模式是典型的硅谷模式“业务模式+著名投资人”。这不是他看好的一种创新模式。

王煜全老师看好的是另一种模式,也就是他最重要的理念——“积木式创新”,对应的模式就是“双长制”。

这边的“双长”指的是在一个科技创新团队里面要有一个科学家和一个企业家。科学家做出科研成果,企业家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做成产品推向市场。这两者各自有自己的长板,拼接起来达成合作,就像搭积木一样。

王煜全老师提到这个模式已经在美国出现很久了,转折点在于1980年拜杜法案的出台。

拜杜法案:高校的科技转让的时候,可以不转让专利,转让的是独家商业权益,就是知识产权还是高校的,但是赚钱的机会归对方。

这个独家商业权益的转让,使得科学家愿意转让了,非商业的研究还可以继续做,因为如果专利也转让,科学家就不能搞研究了。随即转让的价格迅速下降,于是带来的新的变化——先进科技越来越多地掌握在了小公司手里,而非大公司。

这是因为除了独家商业权益转让政策出台之外,小公司往往只关注于一项科技成果转化,而且往往都是小公司的CEO亲自会找到这个发明人谈条件,“我给你20%的股权,你给我做首席科学家,你后续的研究还能支持我的发展。”所以在此大公司失去了优势。

由此高校也愿意做顺水人情,因为科学家和企业家高效合作,产品才容易上市,高校才能分到专利转让费,而且科学家支持的企业,高校会优先转让专利给你,这变成一个良性循环。自此“双长制”越来越多地在小型科技公司形成模式。

虽然在“双长制”中,科学家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其科研成果并不直接推动社会进步。因为一个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用市场化的产品来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才行,从这个角度出发,这个不是科学家直接来改变的,而是企业家。所以,王煜全老师提出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结论:掌握前沿科技的企业家才是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又一次处在了一个历史的分水岭,除了新一轮科技革命——人工智能正悄然来临之外,创新和产业的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需要升级我们的认知,来迎接新的挑战,尤其是我们作为中国科技领域的成员,更值得深思。

中国科技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王煜全老师分析完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创新模式之后,最终开始探讨中国在这一轮科技创新中应该扮演的角色,让我很受启发。

首先,中国在全球产业上的最大优势是其独一无二的制造能力。不过这个独一无二的制造能力需要三个定语,那就是“复杂产品、大规模、开放制造”。

这让我想到我之前看到过的一篇评论,说中国对于复杂产品的制造能力之强大可以从从复杂工业品的基本零件数量和所需工业劳动人口数量的对应关系来解释。

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了以蒸汽为动力的各种工业品。当时最复杂的工业品(主要是军工产品)无非是铁甲舰,一条铁甲舰有几十万种零部件,所以当时的一个工业国需要近百万人来满足核心产业。于是对于多数工业国,基本没什么问题,当时最小的工业国比利时有400万人口。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增加了电器和化工两个大门类,工业体系的基本零部件种类也翻了几倍,已经要近千万核心产业劳动力才能维持工业体系完整了。于是,当时的比利时之流已不在列强之列,列强中人口最少的法国是4000万人,但其工业体系仍不完备,在被6000多万人的德国打上门来时,还必须在英美的支持下打第一次世界大战。

等到进入核能时代,一套完整工业体系需要由上千万种工业基本配件构成,这决定了只有人口上亿的工业国,也就是美苏才有资格成为世界一级,其他工业国只能做附庸。

在冷战中后期进行的军备竞赛中,美国让渡民用工业至海外,联合日本、德国提高了工业劳动人口,进而提高了工业产品复杂度并得以升级;而苏联联合东欧也由于工业劳动人口的瓶颈,只能沿用二战前那种更适合于进行战备的科技产业体系,丧失了工业升级的能力,最终败下阵来。

而如今一艘航母的基本零件已经上亿,由上面的推论可见仅凭本国工业制造能力造出航母的国家只有中国一家。就在几天前,首艘国产航母已经下水证实了这一点。

王煜全老师特别提到,去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人都会感慨中国制造能力之强大,品类之齐全,花样之繁多,让人瞠目结舌。所以他认为中国真正在世界上有话语权的就是制造,别的是没有的。

说到中国制造,王煜全老师还提到了“山腰理论”,意思是如果我们把世界经济比一个山,美国是从山顶撑死了到山腰。我们中国是从底下到山腰。山腰有一个好处,我们依然为山脚穷兄弟服务,比如非洲,而山顶是做不到的。

这边王煜全老师举了手机的例子非常典型。我们中国的手机生产商为了帮助非洲朋友拍出漂亮的黑皮肤照片,特别研发出了黑肤色的美肌模式,进行脸部轮廓、曝光补偿、成像效果的优化。结果效果是这样的:

可以说我们的国产手机的发展就是典型的从山脚到山腰的过程,从最初国外手机在国内一统天下,而国产只沦为山寨开始,到如今华为、小米走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可谓是扬眉吐气了。

除了谈到中国制造业的以外,王煜全老师提到的另一个重要的论点是我们已经走到全球化的边缘,我们必须去全球化。

理由一是我们走出去的最大障碍——奥巴马政府的TPP贸易协定,一个企图让美国重返亚太实现其遏制中国政治企图的经贸协定,已经被上台不久的特朗普推翻了。

理由二,王煜全老师说条款废了之后,中国人就想我又可以躺在家里卖货到全世界了,我干嘛出去设厂。但是这条路没门了,因为特朗普是个不守规则的总统,你要来美国做生意,必须设厂,不然不让进,这就逼着中国企业必须出海了。否则,我们将失去下一轮全球化的机会。

以上说的都是中国面临的新一轮机遇。下面说说王煜全老师提到的中国目前科技创新领域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海外投资的三大错误——跑硅谷、找华人和投互联网。

跑硅谷的问题前面已经提过,硅谷已经失去了创新中心的地位,东岸的一些城市的创业热度已经超过了西岸。

找华人也很容易理解,毕竟都是中国人的圈子,可问题是公司高管里中国人的比例太少了。

投互联网,试图再投到 一个像Facebook这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根本混不到人家的圈子里去,没有用。

第二大问题是我们制造业的科技升级没有解决。王煜全老师解释说这里并不是说我们的自主创新远不够,只是我们目前大部分的自主创新还停留在单一技术的突破,没有形成像国外一样的完整的产业生态,不可能自主解决创新的所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和别人对接,显得被动。

第三大问题是信用系统的搭建。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中国制造企业和国外先进技术对接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信用问题。比如,有一个老外创业者设计了一个产品,想在中国实现量产。国外的订单过来,我们就说能,然后签了合同,收了定金,耗了半年一年说做不出来。

从上面总结的来看,我们中国的科技创新产业的问题还是挺多的。但是,王煜全老师还提到说我们出去谈合作的时候风气不好。有一种现象,中国人带团出去都充斥着:“我们成功,我们很牛”这样的观点,“我有的是钱,我就应该并购”。这样我们前进的困难就更大了。

所以,我们还是要像以前一样,向人家虚心求教,不去区分什么“大企业小企业”,既要向500强学习,也要向高成长性的创新小企业学习。另外,要努力去进行认知升级,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后才开始行动,持之以恒。

尾声

整场演讲历经4个小时,确实令我收获不少,我也很佩服自己全程都没怎么开小差。现在回忆起来,除了进一步理清和明确了之前在《前哨•王煜全》栏目收获的对于前沿科技的认知外,我对于现场展示的新科技产品也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比如Henson Robotics推出的小爱因斯坦,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我不得不提的是,通过这次大会,我更深地体会到科技对于人类生活地重大影响,也为自己一直以来从事科技工作,并坚持不懈地实现自我价值感到骄傲,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能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合作工作中,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出一份绵薄之力。

谨以此文和大家共勉!

【来源:羊驼在线(微信ID:Camel_Online)】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李开复:科技创新圣地硅谷有哪些趋势正在发生?

➤ 马云在政法干警学习讲座演讲:科技创新在未来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 王贻芳院士:基础研究对前沿技术发展的价值、作用与意义

➤ 未来论坛2017年会:创新生态系统——从基础科研到前沿技术开发

➤ 理解未来第20期开讲《挑战科学最前沿: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

➤ 未来论坛科技创新峰会在京开幕 薛其坤首亮相,王灏郭洪出席致辞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科技带来的改变——理财、工作双重升级 | 前哨用户感言说道:

    来用户们的成长心得、学习感悟或创业投资理念。

    十分感谢用户们的热心投稿,我们收到很多有收获的成长事例,从今天起不定时与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分享的是用户汪祎君的投稿。

    我本来是学技术的女性,在德国工作,我的男友非常喜欢宇宙和各种新科技。

    我没有订阅前哨之前听他说一些暗物质、宇宙飞行,我觉得他很奇怪,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不切实际的人。

    后来我订阅了《前哨》的专栏,开头两个月非常开眼界,知道了技工贸,知道了科技创新,知道了美国的《拜杜法案》,知道了著名高校和知名 CEO 的结合式的企业模式,知道了美国创新的发展,也让我对很多领域有了很深的思考。

    1. 前瞻性思考

    一个新技术的革新可能会把旧的技术完全颠覆,而这些革新是通过现在的科技可以看到的。

    比如前哨里面说的 WiTricity、23andMe、区块链技术。

    以前如果 WiTricity 能解决电源线的问题,以后我们很多产品就会没有线束。再说风能,如果太阳能的效率提高,可能相对大型的风能会被代替。人需要对未来做好思考,才能更好地选择。

    原本我也不会对航天航空领域、量子计算感兴趣,现在也开始对这方面有兴趣了。

    为了帮助自己记忆,我决定把您的专栏的每篇文章写成小卡片,帮助自己认真思考。于是写了 2 个月,共 60 多张的卡片,通过这种方式,我对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发觉您人脉之广泛。

    在工作上,我尝试多做一些人机结合的工作,按照您之前说的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未来找工作的时候,我也会多看看公司或者职位的高科技含量,而不是仅仅看公司的规模。

    2. 理财

    因为思想清楚高科技的威力,因为机器或者算法可以同时处理很多事情,我听您说的买了 NVIDIA ,现在账面上赚了 1000 多欧。我后来认真研究了下 NVIDIA ,知道这个公司的芯片可以做电脑、汽车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它股价不上涨才奇怪。

    可惜当时对比特币因为没有完全理解,犹豫没有买,但是后来认真看您写的区块链的文章,我开始非常关注这个领域,我现在也完全理解了为什么区块链可以改变各个产业,并参加了一个区块链的聚会。

    3. 认知升级

    之前也听说过冥想,但是没有仔细思考为什么冥想能帮助认知升级。我知道您说的佛家的这些方法一定是有效的,于是看了一些中国文化的书籍,对我收获很大。

    通过 STEAM ,我知道了好的教育不但有科技,也有艺术。

    通过你的直播,我知道了做事要做到 120 分好,工作是提升自己的价值,所以尽力去输出自己的价值。

    感谢您这么全面地给我们介绍科技。谢谢您,让我有了这么多的灵感,也懂得了这么多道理。

    汪祎君
    汉堡 德国
    2017.06.13

    更多用户感言,详见《前哨·王煜全》专栏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