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um 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工具/平台。看到他们 CEO Evan Williams 发出的公开文章「Renewing Medium’s focus」 中说即将裁员 1/3,同时探索广告以外的新商业模式,很多媒体追着抢这个头条发文报道。国内科技媒体 36kr 直接以「内容发布平台 Medium 宣布商业模式失败,将要裁员转型」为题编译了国外两个媒体的文章,我认为这是对原作者 Ev 以及两篇媒体稿的错误解读(翻译错误),以及对感兴趣内容读者的误导(标题和内容都充满误导性)。
Medium 是 Twitter 前联合创始人兼 CEO Ev 的新公司和新产品,初略看来其产品形态和 Twitter 非常类似,都是基于写作内容的社交平台。不同地方在于 Twitter 限制了分享内容的字数,而 Medium 则更提倡长文写作,这就造就了两款产品完全不同的方向。从更宏观的结构来看,Twitter 是基于「时间线」的新闻发布平台,而 Medium 则是优质内容的分享平台,并且非常注重用户的写作和阅读体验。从商业化角度来看,Twitter 作为新闻发布平台,广告和推广是其主要收入来源。而 Ev 在「Renewing Medium’s focus」一文则表示,他们探索过广告形态的商业化方式,但不是他们喜欢的方向,并非「宣布商业模式失败」,裁员更不是「转型」做其它,只是在继续探索能够让这个写作平台持续保持干净的其它商业化方式。更多Twitter解读:www.yangfenzi.com/tag/twitter
我非常喜欢这种对自己公司运营状况大胆直白的披露与反思,同时也非常欣赏这种探索全新模式的勇气。以 Medium 现有的数据,我相信它要活下去并不难,但如果为了商业化而重走别人走过的路,让大量广告充斥其中,平庸至极。
为什么从短文的 Twitter 转向长文的 Medium?
我和你一样,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好奇。记得十年前刚上大学的时候,网上流行自己买一个虚拟主机账号,然后照着网上的教程花很长时间配置一个 WordPress 博客,那是博客非常流行的时期,我们都想拥有一个自己的网站,至于里面写不写博客就因人而异了。慢慢的,那些经常写博客越来越有影响力的人就经常聚在一起,大家相互交换思想,以及流量。我不记得新浪博客鼎盛时期是什么时候了(显然不是现在),只记得它的运营方式有点特别,请了很多明星(特别是文艺明星)去开博客,慢慢就成了中文圈最大的博客平台。后来出现的新浪微博,也使用了这种运营方式,给明星和名人认证,让粉丝们以 45 度角仰视和膜拜(那时候很想拥有一个牛逼的 title 和一张名片,请新浪微博给个认证)。
再后来,就是微信出现后的时代,原来那些写独立博客的很有影响力的人转战微信公众平台了,这里有人只写纯粹的互联网观点就获得了不错的影响力,也有人只开了个公众号写文章就融到并且赚到了钱(主要是内容广告)。从博客到公众号,形式变了,不变的是人们表达和分析的需求——哪怕平台正在变得更封闭更不自由。 哪里有眼球,哪里就会有吸引眼球的内容。
回到前面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长文写作的 Medium 和微信公众平台?如果我告诉你 WordPress 只是在中国不流行了,在全球市场上最有影响力的前 1000 万名网站中,大概有 27% 的网站是用 WordPress 构建的,其客户包含 TIME、CNN 和 TechCrunch 等非常有影响力的媒体。从这个数字来看,即便这个世界没有 WordPress,也会有别的类似的平台供广大网站主托管内容。说到 WordPress,熟悉的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社区驱动的 wordpress.org 提供的开源免费的 CMS 系统,它确实催生了整个社区的繁荣,同时也为很多人提供了分析交流以及实现财务诉求的平台,这其中包括开发者以及设计师。也有很多第三方平台基于此建立其主要商业模式,他们平台的开发者或者设计师开发的一个插件或者主题卖的可能比一年的主机费用还贵,而他们从中赚的钱可能足够支持他作为一个独立开发者/设计师一直持续下去。
而 WordPress.com 则是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基于订阅付费模式的写作平台服务,从其官方数据来看,他们全球员工(大多数都是远程办公,分布在全球)人均支撑的页面访问数(pageview)甚至比 Google 还高,而上面这些使用 WordPress 来构建的大流量网站几乎所有都是通过使用 WordPress.com 提供的服务来做到的。
因此,我认为,长文写作、表达是一个持续性的需求,短文的 Twitter 并不是发展的终极形态(我不认为这个世界有什么是终极形态,长文也不是)。而如果每个人、每个公司都自己基于免费软件搭建这个写作平台,这对社会资源是极大的浪费。
Medium 的独特之处
今日头条上一轮融资估值百亿美金的时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创立在十年前,运营到现在还在持续亏损,而市值也还在 120 美金以上的 Twitter。两个月前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条:
今日头条现在都估值百亿美金了,Twitter 也才 140 亿不到,但用户是前者的好几倍。其实这两个在产品形态上是互补的,一个是用户驱动的内容生产,一个是机器驱动的内容消费。两者的最佳结合就是 Medium,虽然目前增长没头条快,但这个用户的积累和产品的打磨注定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
从产品形态来看,今日头条是一个好产品,故事也讲得很好——机器和算法驱动内容消费,但我从来不用。商业化压力驱使下的广告变现给我创造了一个不干净的阅读环境,我也不喜欢甚至很难相信它给我推荐的内容。Twitter 可悲的地方在于,所有内容都是你自己主动创造的,它却不得不在这些你创造的内容之间夹杂一些别人的内容,看起来不像广告更像推,却比广告还难受。
一个纯粹由算法和机器驱动的内容分享平台需要有一个好的初始状态以及持续的优质内容,才能在对用户行为、癖好精准把握之下越来越满足用户的胃口。一个纯粹由用户分享(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官方账号的新闻或者个人的自言自语)的平台产生的内容需要有一个最终的归宿,这个归宿不应该仅仅是 follow 和 unfollow,即便是 follow 也应该有更好的基于价值的赛选和推荐。而 Medium 在我看来则是两者的最佳结合,他们花了 4 年时间去打造一个内容写作、分享平台,邀请优质作者入驻,激发越来越多的读者成为作者,通过算法和数据分析帮助读者发现对他更有价值的内容。
广告之外的商业模式
Medium 和 WordPress.com 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目前是一个更有控制力或者说不那么灵活的平台,而后者基于免费软件搭建 SaaS(当然还有更多 WordPress 系统之外额外的工作),以订阅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客户,同时客户还可以在免费和收费、托管和自建多种选择之间进行自由灵活的切换。共同点在于,两者都希望通过广告之外的模式来商业化。
提供托管服务收费是容易理解的事情,并且也不贵,即便是像 CNN 和 TIME 这样的大客户每年也不需要多少托管费,肯定比自己招个人去开发和维护省事省力。但像 Medium 这种不仅仅是内容托管,唯一资产就是用户内容的平台,需要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样激发作者产生更多的优质内容,吸引更多的读者,同时通过更好的数据分析的方式来驱动这种良性循环,而现阶段引入广告可能破坏这种循环。
对于广告之外的商业模式探索,有人认为它应该做一个文字版的 Spotify 或者 Netflix,让用户按月付费阅读内容。Fred Wilson 认为,这种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人们不会为在线内容付费,更不会为别人写的博客这样付费。Medium 的最大问题其实并不在于当前能否顺利商业化,而在于从更宏观的结构上看,这个世界上消费内容的人永远比生产内容的多,而生产优质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内容的速度则越来越快。因此,为了打破这种不平等,让整个社区的用户回归平等生产和平等消费的状态,需要有一个机制能够保证生产和消费内容的价值可以被量化甚至货币化,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内容社交网络 Steem 正是基于此理念打造。
Medium 和 Steem,一个是基于美好愿景打造的激发灵感和写作的乌托邦社区,一个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公平交易的内容社交网络。前者最大的问题在于,「免费」破坏了读者和写者之间的公平,导致这个原本怀着乌托邦梦想的社区可能越来越堕落,毕竟大多数人都甘愿做社会的寄生虫,而非价值创造者。后者的问题在于,机制太多显得繁琐,作品被量化甚至货币化也不应该成为目标,而是手段。
关于内容平台的商业化,我们很容易想到国内最近非常火的「得到」平台,它通过少量金字塔顶端的作者群体,吸引了大量粉丝的付费。199 元的付费订阅,在亚马逊上可以买好几本好书,在「得到」平台上却只能买到一个人的碎片文章,或者是二手三手甚至是四手知识。我不认为这种通过信息不对称以及用户对知识的焦虑感来获利的模式可以持续多久,但如果把「得到」这个产品的形态看做是知识领域的 App Store,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内容商业化尝试方向,这个方向如果有豆瓣阅读的数据作为参考会更有帮助。更多medium解读:www.yangfenzi.com/tag/medium
一年前梁宁就写过,赚钱的事与值钱的事往往是两码事。国内创业者经常讲回归商业本质,其实它只是「赚钱」这个词的另一种说辞。对于一个商业产品来说,赚钱很重要,但打造它的最原始目的不是赚钱,而是满足需求,也即回归价值本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公司去运作一个产品,公司是用来赚钱的,而产品是用来呈现价值满足需求的。(文/何李石)
———————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Twitter、Medium联合创始人:是什么让“成功”在一个人身上跨界?
不久前,“Bob Dylan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让很多人惊掉了下巴。What???一位歌手竟然把村上春树从文学奖PK掉了?!
但其实,成功人物的天赋往往不局限在一个领域。比如 Twitter、Medium 的联合创始人 Biz Stone,其实他最想做的一直是电影导演(他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该领域的天赋)……只是不小心又成了科技界的传奇人物。
到底是什么在其中起着神秘的作用?为什么成功者在多个领域都有超乎常人的造诣?是天注定吗?
读完此文后,你一定会对 Bob Dylan 的获奖有更深的理解,可能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身边那些大牛总是“多面手”。
似乎想要成功,你的生活里就只能保留三件事:吃、睡、工作。你不应该去想其他事,必须远离干扰,紧盯目标。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几乎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成功的企业家清一色是工作狂的形象,我(Jon Youshaei)对此也深信不疑,直到我见到了 Biz Stone。作为 Twitter、Medium 的联合创始人,也是当今最为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直接颠覆了以上理论。
你一定好奇他到底是怎样做到的?一路走来,他是像“10000小时定律”说的那样,始终专注于创业这一件事,不断练习,然后成为了“创业专家”吗?
要理解 Stone 的成功,我们就得追溯到他在 Wellesley 高中的时光。
那时候,他最喜欢的电影是 The Princess Bride (《公主新娘》,讲的是一个爱与冒险的真爱故事),他在学校还自导自演了 Robin Hood 一剧,当时宣传海报贴满了小镇,海报上写着:Robin Hood 来了,Biz Stone 主演!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可拼命了,挨家挨户地上门收集废弃的圣诞树,好用作装扮 Sherwood 森林的舞台背景。这个舞台剧出来之后异常火爆,剧场坐满了观众,我们演了一场又一场;午后场、夜场,甚至还做了一些巡演。” Stone回忆到。
这个小故事的正常结局理应如此:由于 Stone 在戏剧中投入了过多时间和精力,这使他与那些整日泡在计算机实验室里的同龄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然而,“剧情”并非按我们的设想发展。
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 Mary Gick 和 Keith Holyoak 谈到,在 1980 年,他们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那个实验可以解释为何 Stone 这些“毫不相关”的经历事实上促进了他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企业家能力的发展。
当时实验给出的难题是这样的:
假设你是一位医生,你的病人胃里长了一个恶性肿瘤,目前无法对其进行手术,但如若肿瘤不摘除,病人必死无疑。
解决方法也不是没有,有种射线可以去除肿瘤。但问题是,高强度的射线在到达肿瘤的路径中,会同时伤害所穿越的人体健康组织;低强度的射线又无法除掉肿瘤。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采取何种办法解决?
当实验者把这个看起来难解的医学问题换成军事场景,令人惊讶的是,被试者找到解决方法的成功几率提升了 67%。读到这里,你想出来了吗?
——消灭肿瘤的方法跟士兵包围堡垒的战术其实是一样的。用多束低强度射线从不同角度射向肿瘤,它们将在肿瘤处会聚在一起,形成一束高强度射线,最终摧毁肿瘤,同时,又能避免伤及“无辜”。
这种将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世界进行类比联系就是所谓的“概念整合”。
这种技能已经在不计其数的重大突破中有典型运用,包括 Henry Ford 首创的汽车流水线生产方法。要知道,那是他在看到屠宰场用流水线来处理猪后所产生的灵感。
对 Stone 来说,把戏剧与创业进行“概念整合”就是他的“X因素”,或者说,通向成功的密钥。这让他在探索科技产业时,获得了超越常人的独特视角。毫不夸张地说,他对于用户痛点的把握能力在他少年时期的“演艺生涯”中就已经开始培养了。
试想,要演好一个角色,演员是不是得移情,产生同理心?这样才能“入戏”嘛。而他在舞台上的感召力之后则衍变成了在董事会会议室中的领袖气质,这帮助他赢得了一众投资者的欢心,就跟昔日剧场里爆棚的人气一样。
“如果你想要干好一行,那么,你最好拥有尽可能多样化的新体验。我一直认为,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依赖于横向思维的,要用想象力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足够丰富的经验,看的、经历的不够多,你就没法把一些点连成面。”
时至今日,Stone 依旧在不断丰富他的经历。
最近,他还与好莱坞著名导演 Ron Howard(曾凭借《美丽心灵》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合作了一个短片——就像又回到了他的高中时代,Stone 对这件事充满热情,经常写剧本到半夜,还忙着面试演员、现场指挥等等。
他说,“我很担心有人会对我指指点点,说我应该回到我的本职工作中去。但我认为,如果你有机会去尝试更多种可能,就一定要把握住它。事实上,‘超越舒适区’的事做得越多,回归正常工作之后,你反而会有更大的进步。”
Stone 的故事正是说明了探索“不重要事物”的重要性。他将热情投入戏剧、电影,而对你来说,这件“不重要的事”可能变成了漫画、摄影或是其他。总之,是工作之外的一项嗜好。
你不是必须成为工作狂,才能通往成功。(文/Jon Youshaei 来源: IDG资本)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报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对Medium最热门文章的大数据分析。
引领新博客风格的Medium也许在寻找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创始人痛恨互联网的广告模式)方面遇到了麻烦,但他们手头的资金还可以撑好几年,而且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对它非常买账。去年1年,各种组织和独立作者在Medium上面发布了750万篇文章,而Medium的读者数也已经超过了8400万,所以这是一个粘性非常强的博客平台。FreeCodeCamp的Quincy Larson对其中最热门的一些文章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它们的一些特点,可供各位借鉴。
我把2016年最热门(Medium读者推荐数均至少2500)的252篇文章拿了出来做了一下数据分析。
交代一下背景,去年Medium上发布了750万篇文章。所以这个数据集代表的是2016年最热门的前0.00336%则故事。
这252篇文章一共获得了1,033,961个推荐。这可是一大堆的绿心啊。
以下是我对数据集进行分析后的一些发现,希望这些发现能帮助你的文章获得更多的读者。
洞察#1:不看名气,看文章实力
这252篇文章分别是169位作者的杰作。其中一些属于多产作者。
而在热门文章有2篇及以上的作者当中,我唯一之前看过其作品的是知名技术博客作者(注:也是知名VC)Chris Dixon。
如果作者正好跟你是一个行当的话,你可能会认得其中一些人,但是如果在超市碰到他们的话我怀疑你认不出他们。他们也许是“网红”但远非家喻户晓的明星。
所以如果你能够不断写出有用的故事并逐步发展粉丝的话,你也可以上榜的。
洞察#2:Medium是个严肃的地方
以下是这些最热门文章最常见的标签:
初创企业,文章数:62,占比:25%
技术,文章数:47,占比:19%
生活经验,文章数:45,占比:18%
创业,文章数:37,占比:15%,
设计,文章数:34,占比:13%,
自我完善,文章数:31,占比:12%,
生产力,文章数:26,占比:10%,
政治,文章数:21,占比:8%,
编程,文章数:18,占比:7%,
用户体验,文章数:18,占比:7%,
JavaScript,文章数:10,占比:4%,
Web开发,文章数:10,占比:4%,
而以下这些主题,基本上都是最热门杂志的主要内容,上榜的次数却是0:
体育
健身
婚礼
游戏
家庭
名人
金融
“幽默”出现了9次,“讽刺”出现了5次。但就这么多了。
所以看起来大家跑到Medium去看的原因是:
获得激励
学习自身领域更多的东西
从这一数据集来看,过去大家经常认为Medium的读者以开发者、设计师以及有进取精神的人居多似乎并不离谱。
洞察#3:刊物有助于扩大影响力
除了67篇文章是独立发表以外,热门的252个故事里面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某个刊物发表的。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其实很说得过去。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不仅会出现在作者粉丝的新闻流上,也会被那些刊物的读者看到。而且其中一些刊物的粉丝数特别多。内容优先,但渠道为王啊。
洞察#4:个性化故事表现更好
通过对文章的词汇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你”和“我”,这说明相当于用第三人称写作,把读者直接当作个体处理是一种更好的写作策略。
而文章中出现最多的主题是“生活”和“设计”。
洞察#5:你不需要骂街来引起别人注意
很多人抱怨Medium文章的标题里面脏话很多。
但是从这252篇热门文章来看,“FXXX”及类似的词在标题中只出现过13次,而“SXXX”只出现过3次。
洞察#6:“列表式文章”还有,但并非主流
这252篇文章当中只有23篇明确属于“列表式文章(Listacles)”。
这类故事的标题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你[时间]之前应该做的[几]件事”。
总体而言,列表式文章数量的下降是件好事情。
我对作者的个人建议是专注于深入探讨一个主题的故事上。
洞察#7:7分钟的确是理想的文章篇幅
Medium 上面那些最热门的文章都有什么特点?
这252篇文章的平均篇幅是7.3分钟——这一点跟Medium数据科学团队在2014年时得出的结论一致。
洞察#8:有图有真相
只有16篇热门文章没有任何图像。
而文章包含图像数量的中位数是3.
不过也不要担心图片用得太多。11%的文章采用了10张或以上的图片,甚至其中有两篇用到了50张以上。
洞察#9:粉丝数量多绝对帮大忙
截止2016年末,热门文章作者粉丝数的中位数是6809。
即便你还没有多少粉丝,但是在2017年登顶还是有希望的。因为2016年的榜单当中有29名作者的粉丝数还不到2000,只要你想办法写出几篇热门文章,粉丝数几个月就能涨到这个水平。
让别人关注你的最好办法是提醒读者关注你。
如果某人通篇读完你写的文章,提醒一下对方关注一下你应该不错过分的。
洞察#10:不要关闭评论
这些热门文章当中只有6篇文章把评论关闭了的。
想象一下有人正在读你的文章,突然想到了什么要补充一下。但当他们拉到文章的底部却发现由于你关闭了评论而无法分享自己的想法时会有多沮丧。
这时候他们还会推荐你的文章吗?肯定不会了。
不要阻碍对文章的讨论。让你的读者回应你。
2012年Medium发布时,BuzzFeed那种“标题党”式的内容还没有流行起来。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Evan Williams和Biz Stone创建了Medium,想要搭建一个美观、易用的平台,呈现最优质的内容。但是,他们的这个想法在当时显得过于天真和乐观,写作者难道不会去读者最多或者最能挣到钱的平台上发布内容吗?
近三年过去了,数字媒体进入到一种混乱的状态。Facebook和Twitter的社交分享模式已经取代搜索或门户成为内容发现和扩散的新渠道。内容发布者和广告商打破了他们之间的障碍,联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内容和营销模式。通过程序精准定位的智能广告已经取代了在媒体上卖广告位的做法,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于此同时,Medium也逐渐成熟起来,每月的独立访客已经达到2500万(Medium提供的数据),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英国《卫报》在美国每月的阅读人数了。尽管Medium也尝试过几种不同的广告形式,但是总体上来看他们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盈利上。他们的想法是,内容一旦存在,机会也就随之而来了。
相比于赚钱,Medium的CEO Ev Williams 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为写作者和阅读者提供最优的工具上。Medium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数字阅读时代优质内容的典范,他们不想因为在变现方面的冒险尝试而让此前的努力毁于一旦。
上周,Wired在Medium位于纽约的总部对Williams进行了一次专访。在访谈中,Williams分享了在他眼中如何在这个标题党横行的时代保留优质的内容和纯净的环境。以下是访谈的部分要点:
1. 现有指标无法提供你最需要了解的东西
Medium网站访客数量和用户停留时间是在不断增长的。根据调研机构Comscore提供的报告显示,仅在去年一年Medium访客数量的增长就达到了80%,但Williams更看重的,却是用户阅读总时长。上个月用户在Medium上总阅读时长达到了150万小时。Williams认为人们普遍认可的独立访客这个参数对于Medium想要达到的目标是“非常不稳定且没有意义的。”
Medium所追求的,并不是吸引到尽可能多的读者来阅读文章,而是想要找到最合适的读者。人们在Medium上发布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比如Snapchat安全团队会在这里发布新功能而科技记者Steven Levy会在他的BackChannel文集发布最新的科技资讯。Williams想做的,就是要确保写作者在这里能找到目标读者。他说:“我们最终想达到的效果是,每当你在Medium发表一篇文章,就可以找到最有效的读者。”所以,现有的一些指标没法展现Medium在这个方向上所取得的进展。
2. 促进用户交流比想象中要困难许多
和很多网站一样,用户把Medium文章链接分享到社交平台信息流时会变得更有意思。Williams希望把Medium的社交体验做好,让作者和读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交流。读者在阅读时可以像在其它平台上一样进行“recommend”(推荐),也可以在文章后"response"(回复)。但是Medium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直接做出评论,评论会出现在页面边缘,作者可以选择公开哪些评论。Williams认为,给作者提供控制权让他们更有安全感,也更能放得开。
几周前,Medium还推出了一项新功能,让写作者可以高亮显示部分文字。这是Williams迄今最喜欢的功能,他认为,高亮的文字能够更加清楚直接地表达思想,人们也更愿意分享。
3. 让人们保持文明比想象的要简单
人们恶语相向的情况在Medium上也会出现,但相对于其它网站来说,出现频率要低得多。Williams认为“这种氛围既有读者群体的原因,也有规则设定的原因。”读者可以在文章旁边添加评论,也可以在文末“response”(回复),但不管是哪种评论,都需要原作者许可后评论才能公开显示出来。这种机制可能对评论者的积极性有所打击,但却保证了纯净的环境。
4. 保持网络文明环境的关键在于做好社交工具
Williams认为网络上的对话和现实生活中类似。我喜欢在家办party,但是开party时我也不愿意把大门打开着,让随便谁都可以进来。把门大开着当然更有利于交流,但是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愿意这么做,即使有过,也不是在当今。网络上的人际关系也是同理。
Williams在言论管理上下了大力气,确保Medium的社交功能放大优质的内容,而边缘化那些“喷子”。“让每个人都能随意参与各种对话并不是个好主意。我们优先选择保护读者,让他们安心。这就是我们这么设置评论机制的原因,虽然有时候会让评论不够顺畅。”
Williams所说的“不顺畅”是指作者审核评论并决定是否公开发布所导致的延迟。如果Medium纯粹为追求流量或用户参与度的话,那就应该实时显示评论,让读者参与到文章讨论的时间更长,但Williams认为:“保护用户不受攻击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考虑到的问题。我们希望为大家营造一种自由的、有安全感的氛围,创造一个理性辩论的平台。”在Medium上,用户可以随时关闭或开启评论功能,也可以随时拉黑骂人的读者。
5. 一个专业的出版发布平台
“Plastish”是一个由platform(平台)和publish(发布、出版)组合而成的一个新词。Williams用“platishing”这个词来描述Medium现在这种综合的业务模式,说明Medium是一个人们可以轻松发布任何内容的软件平台。
现在已经有一些出版商开始利用Medium来发布内容,比如Matter、Cuepoint和Backchannel等。Williams说:“我们内部没有特别纠结我们具体属于哪个类别的产品,我希望人们能克服这种非此即彼的思路。数字时代就是这样,不同产品之间的界限模糊了。
此外,Medium还在探索如何让专业的出版商使用Medium。Williams说:“我们希望Medium不仅是非出版行业的个人或组织所使用的平台,而且还能成为专业出版商愿意选择的一款工具。实际上,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进展,比如Debbie Galant为婴儿潮出生人群所写的一系列故事Midcentury/Modern就做得不错。
6. 在最初读者较少时人们会写的更多
作者写出文章来非常渴望别人能看到。Williams说:“注意力是非常有价值的,也很稀缺。但对于读者的恐惧也会产生负面效应。”Williams想了很多方法来帮助作者安下心来写作,让作者的文章最初只面向一小部分群体,在收到反馈后再推向更广大的读者。
Williams也在这个方面不断做着尝试,Medium内部有个博客,90名员工会把各种项目更新、想法和建议发布在这里。去年秋天,Williams建议把内部博客上一些有趣的内容公开发表在Medium上,他说:“在读这些内容时,我发现这些文章非常有趣,也很机智,我认为它们能够帮助关心Medium的人理解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于是我们就做了一个文集叫做“Inside Medium”。
这种模式甚至可能会成为Medium将来的一个盈利点,开发一款企业产品,让公司把内部博客上的一些内容公开给更广大的读者,让公司变得更加透明,也更加真实。
7. 文字是最有力的媒体形式
很多大型的内容网站今年在视频方面都投入了不少精力,但Williams表示Medium在这方面没有太大的计划。他说:“Medium应该成为分享故事和想法最好的平台,这种分享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不过我们在视频领域还没有发现任何新的或者更有价值的事情去做。
Medium之所以这么选择,部分原因在于Williams是一个追求纯净写作的人,他认为“视频非常强大也很有影响力,但普通人很难做出一定水平的视频;图片这种方式更好上手,但是影响力有限,很少有图片能够真正传递出思想和意义;相比而言文字是人们最容易使用的,也是现在最有力的媒体形式。”[本文编译自:wire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