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吹大了乐视泡泡?长江商学院的哪些同学提供6亿资金给贾跃亭?

我的微信朋友圈中最可爱的人,要数乐视员工。他们中的一些人工作和私生活已经完全没有了界限,一天到晚都在朋友圈赞美公司,讴歌老板,表达跟着贾老板化反到底的决心,和化反必胜的信心。

题图2008年6月22日摄于上海

题图2008年6月22日摄于上海

上一个让人感觉无处可逃的组织,是那个什么功,去香港遇到他们,去台湾遇到他们,去澳洲遇到他们,去美国还遇到他们,在Facebook遇到他们,在Twitter遇到他们,在Google+还遇到他们。即便他们真是祥林嫂,总这么拦路哭诉也让人受不了。

乐视最近遇到的麻烦有点大,大到有点罩不住了,连老板都要用洋洋洒洒的内部信来踩刹车,所以就更需要乐视员工在朋友圈里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仇敌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外面的投资人一看,我靠,都这时候了,没准年底就成了被末位淘汰掉的那10%,现在还这么亢奋,这么鸡血,这公司有前途啊,得投。

所以,在吹大乐视泡泡这件事上,乐视员工是有功的,谁也不能抹杀。不过,这家公司能够成为一个如此巨大的泡泡,单靠它的员工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在2014年贾跃亭“考察美国市场”时,乐视员工还没亢奋到如此地步,那时候处在政治漩涡中的乐视前途未卜,股价低迷,哀鸿遍野。直到那年11月底,贾跃亭“病愈”归来,乐视结束了半年群龙无首的状态。那时候我听到有人说,这家公司不得了,老板半年不敢回国,公司居然如常运作,没乱。好吧,现在再让贾老板滞留海外半年试试?

乐视网股价走势图

乐视网股价走势图

次年,借着“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人民日报语)的东风,乐视股价一飞冲天。股民需要一个科技概念,一个互联网概念,一个颠覆者概念,一个创新者概念,一个旗手概念,一个想象力概念……股民需要的,就是乐视要给的,给不了现实的,就给概念的,给不了概念的,就给PPT的。乐视用一场接一场的发布会,一个接一个的古怪名词,一篇接一篇的奇葩软文,为股市,也为乐视自己的梦想充气。

投资乐视网的股民,也是乐视大泡泡的直接贡献者,是你们的信心,支撑着乐视抵押股票融资的资本链条。这根链条绷得越紧,时间越长,泡泡就被吹得越大,爆破起来才会越灿烂。

昨天,乐视生态官方公众号发布文章,宣告乐视融资难题即将化解,用的标题就是《感动中国好同学!LeEco和乐视汽车生态获6亿美元投资,当下资金难题即将化解》。当时我就被感动得一直哭,一直哭,谁劝都没用。上一次这么被感动,还是深陷毒奶漩涡的牛根生,得到其MBA同学柳传志、俞敏洪、傅成玉等另一拨中国好同学的热心搭救,一时传为佳话。一个纯商业的企业融资事件,演变为公益救助事件,再一次用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对一个生意人来说,有个MBA交际圈是多么重要。只不过同学感动完了,接下来还要感动谁?

不巧,被乐视列在好同学感动名录中的敏华控股和绿叶制药第二天就先后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并无计划进行任何针对乐视的投资安排。这就尴尬了。当然后来两家公司的董事长分别说明,投资乐视是其个人行为,与上市公司无关。把上市公司写在投资乐视的官方公告里,乐视是不是有点过于迫切了?

另有媒体报道称,乐视在美国内华达州投资10亿美元的电动车项目法拉第未来已确认停工。当地时间15日,内华达州财务官员Dan Schwartz称该项目为“庞氏骗局”:

“这是庞氏骗局,你有一家从未造过汽车的新公司,在沙漠之中​兴建一家新工厂,有一名神秘的中国富豪出资。在某种程度上,和麦道夫如出一辙,游戏结束了。”

这就更加尴尬了。后来法拉第未来的内部人士,称项目并未停工,“资金在陆续到位中”,看上去仍然迷雾重重。更多乐视解读:www.yangfenzi.com/tag/letv

英文有句俗语,too big to fail,大到不能倒,因为越大,串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越多,利益纠缠越多,倒了对谁都没好处。这就是为什么要把事搞大的原因,搞大了以后,有人比你还着急,绳上的蚂蚱就会拉更多蚂蚱进来。伯纳德·麦道夫的庞氏骗局持续了半个世纪才败露,因为蚂蚱们都不希望他倒下。

我不是说乐视就是个庞氏骗局,但给乐视钱人,都只是在让那个泡泡吹得更大罢了。不过,所有的泡泡最终都会破,只是时间问题。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他总以为只要能找到足够的本金,他前面输掉的可以一把全赚回来。这有点像乐视目前的状态。

陷乐视于目前险境的,还有另一些人,他们没什么本钱投资乐视,也不想成为乐视的雇员,他们不想冒任何风险,他们打量着乐视,斟酌着自己的恰当角色和恰当台词。他们发现,乐视是一家特别依赖梳妆打扮的公司,并且愿意为此花钱,于是乐视身边聚集起越来越多的化妆师、美容师、造型师、整容师,他们开始心甘情愿地为乐视和贾跃亭涂脂抹粉,拉皮抽脂,他们讴歌乐视的梦想一如人民日报讴歌亩产万斤粮的壮举,他们在贾跃亭饮泣的时候齐刷刷地跪倒,跪姿优雅,他们随着贾跃亭的窒息而窒息,呈现严重脑缺氧的典型症状。

很多年以前,乐视网宣布自己成为中国第一家盈利并成功上市的网络视频公司,中国没有人听说过这家公司。我记得当时易凯资本CEO王冉曾经撰文质疑乐视上市有猫腻,质疑证监会审核有问题。后来如你所知,王冉以及其他人质疑乐视的文章,统统从中国互联网上消失了,仿佛这些质疑从未存在过。显而易见的诡异现象,以及不胫而走的小道消息,让人们开始相信,贾跃亭确实可以手眼通天,如果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就该成为乐视的赞美者,而不是质疑者。也许是不打不相识,王冉后来真的就成了乐视唱诗班的首席男高音。

前几天媒体披露,前证监会官员李量涉嫌受贿在扬州受审,公诉人称,李量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为乐视网等公司上市提供帮助。乐视网立即发表声明否认与该事项有关,称“公司及公司现有各主要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均与该事项无关,不受到任何影响”。这种否认还是很艺术的,强调是“现有”各主要股东。

2008年,令完成化名王诚创办汇金立方公司,进入私募领域,投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乐视网。2010年,乐视网顺利IPO,直到2012年,汇金立方陆续抛售完乐视网股份彻底退出。贾跃亭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曾说:

“因​为我本身不是一个社交家,我个人没什么政府关系,或多或少认为这个投资者,会带来一些我不具备的能力,其实是没有带来任何的帮助,但是带来了非常复杂的……”

如果他认为让乐视网顺利上市和控制舆论环境都不算是“帮助”,我还真不太清楚他当初想要的到底是哪种帮助。

前几天有人写文章说,“贾跃亭若倒下,多少互联网创业者将失去了图腾”,呵呵,他以为互联网创业者都是些追星少女呢吧?在乐视四周,充满了这种蹩脚且肉麻的吹捧,你要是胆敢质疑两句,律师函就来了。

好公司从来没有被质疑倒的,倒是坏公司常常被吹爆。那么乐视是不是一家好公司?

在乐视的七大生态中,确实还是有一些正常的、尚未化反的、还说得过去的业务,比如它赖以起家和上市的视频业务,但即使这些业务,也远远谈不上出色。

这是易观千帆综合视频应用的活跃度排名,前三大的活跃用户规模都是亿级,乐视是千万级,甚至还不如湖南卫视的芒果TV。

这是乐视和其主要竞争对手的百度指数对比,可以看到,乐视与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存在数量级的差距。魏武挥:乐视究竟是不是个骗局?是庞氏骗局吗?

一家核心业务并不出色的公司,能不能算是一家出色的公司?人因梦想而伟大,公司也是?因为你有梦想,所以你就天然伟大?你就有免于被批评和质疑的特权?梦想什么时候变成了一块挡箭牌?

我仍然期待乐视用出色的业绩,而不是PPT和律师函来回应质疑。如果乐视不是个泡泡,谁又能把它戳破呢?即便乐视真的是实心的,里里外外那么多人一起吹,弄不好也会吹爆吧?【文/keso(keso怎么看 微信号:kesoview)】

————————————————————————————————————————

给乐视提供6亿资金,长江商学院同学是何方神圣?

文/小饭桌新媒体记者 周丹  编辑袭祥德

乐视的“救命稻草”来得有点突然。

11月15日下午传出消息,乐视控股旗下乐视汽车今日确认获得6亿美金投资,先期支付资金为3亿美元,第一笔资金大概12月中旬左右到位。

据悉,此次投资谈判时间从昨天开始,今天下午签订协议,投资方为乐视控股创始人贾跃亭在长江商学院的多位同学,包括恒兴集团、海澜集团、宜华集团、敏华控股等。目前,股权结构还没计算,具体条款也暂未公开。

这则消息传开后,引得网友纷纷感慨:“有了学长学姐,钱都不是问题”。对熟悉贾跃亭的人来说,这样的戏剧性转折并不是特别出乎意料。

给乐视提供6亿资金,长江商学院同学是何方神圣?

2011年贾跃亭成为长江商学院第六期总裁培训班(C6)的一员,C6班上可谓富豪云集。11月5日,是第六期培训班5周年庆典,C6学员纷纷从各地赶来聚会和表演节目。随后,在乐视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的关键时刻,长江商学院的同学集体参观了乐视,并愿意在必要的时候为贾跃亭提供帮助。

此后,在11月9日的乐视投资者大会上,贾跃亭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现场投资者也表示听闻长江商学院的同学要“捐款”,但贾跃亭未置可否。更多贾跃亭解读:www.yangfenzi.com/tag/jiayueting

给乐视提供6亿资金,长江商学院同学是何方神圣?

那么问题来了,给贾跃亭提供救命稻草的这些神秘同学,到底都是哪些人?小饭桌梳理发现,这些乐视汽车的新投资者多数是中国的传统企业家,其中有服装大亨、金融大亨、木业大亨、沙发大亨等,他们通过长江商学院与贾跃亭结缘,并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

在拿到同学们的关键资金后,乐视的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大为缓解,但能不能最终在这些传统富豪的支持下走出泥潭尚有变数。现在就来看看,是哪些富豪同学向贾跃亭伸出了援手。

海澜集团创始人周建平

海澜集团创始人周建平

公开信息显示,海澜集团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服装龙头企业,集团现有总资产500亿元,全国各地员工6万余名,在201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名列44位,董事长周建平是江苏省江阴市人。

在2014年的“胡润富豪榜”上,周建平的身家为280亿元。大家熟悉的男装品牌“海澜之家”即是周建平旗下资产。

其创业故事也比较传奇。1988年12月,周建平拿出开照相馆积累的30万元承包镇属集体性质的新桥第三毛纺厂时,他在镇里立下军令状:钱,我来出;风险,我来担;企业办成了,是集体的;办砸了,就算我交的学费。当时,毛纺厂共有18名工人。

1991年,当时全国所有毛纺企业都经营着特别红火的粗纺业务,但周建平决定抛弃粗纺转型做精纺—一下子要从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投入1000万元转做精纺。

1994年6月,江苏三毛集团公司成立。1996年,三毛集团公司总资产达到55亿元,职工5000人,产销10亿元,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居国内同行前列。2001年,三毛集团公司更名为海澜集团公司。

2002年9月,“海澜之家”第一家门店—南京中山北路店正式开业,这种全新的、自选式购衣模式为中国服装营销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紧接着,“海澜之家”在全国15个城市开设了25家直营店,随后又陆续吸纳了25家有实力和经验的加盟商。到2013年,海澜之家实现营业收入71.5亿元,净利润14.7亿元,门店数量增加至3210家。

2012年5月,海澜之家试图冲刺IPO,但却以失败告终。2014年4月11日,海澜之家借壳凯诺科技实现上市,市值超过400亿元,成为A股最大的服装企业。

目前,海澜集团的产业主要包括服装产业、金融投资、商业投资、文化旅游四个方面。其中服装产业以海澜之家为代表,业务涵盖高档精纺呢绒、高档西服、职业服装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品牌服装的经营。

金融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和船舶投资两方面。股权投资方面,2000年至今,海澜集团对外投资了华泰证券、圣农发展、广东发展银行、江苏银行、北京暴风科技等30多个项目,其中圣农发展、华泰证券、东方日升、龙力生物、爱康科技已成功上市。

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

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

资料显示,恒兴集团成立于1994年,资产规模超过120亿元,业务主要分为地产、矿业、投资、贸易四大板块,2009年度纳税总额达到3.03亿元,成为厦门市民营企业第一纳税企业。

董事长柯希平出生于1960年,1990年从泉州安溪县城到厦门发展,因投资紫金矿业大获成功,被人们称为中国A股里的“掘金客”。2013年福布斯榜显示,柯希平以11亿美元蝉联厦门首富。

公开资料显示,1994年柯希平投资2000万元与人开办厦门最大的装饰材料总汇而发家;2000年8月获委任为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职位;2001年参与厦门市最大的江头建材市场建设,还投资兴建了恒兴医院。

投资方面,恒兴集团先后参与投资了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航空运输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曾是紫金矿业、富奥股份的主要股东之一,参股广州农商行、海南航空、彩虹股份等近十家海内外企业、上市公司。

媒体报道,柯希平当时以0.1元的面值从陈发树的新华都集团买入了紫金矿业 2.6亿股的股份。其后,随着2003年12月23日紫金矿业在香港的上市,柯希平身家倍增。

宜华集团董事长刘绍喜

宜华集团董事长刘绍喜

宜华集团成立于1995年,目前宜华集团总资产达90多亿元,员工6000多人,控股二家上市公司:宜华木业和宜华地产,拥有国内企业和境外办事机构20多家,涵盖木业、房地产、投资三大产业。

董事长刘绍喜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以800元起家,从作坊式小木工场起步,将木制品打造成了国际市场畅销品牌。作为“宜华系”的实际控制人,2013年刘绍喜曾以41.2亿元的资产排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331位。

据报道,多年以来,刘绍喜以潮汕地区多家上市公司为平台在资本市场腾挪,不仅控制着“宜华系”旗下的宜华地产、宜华木业,还曾相继参股了同样位于汕头澄海的多家上市公司,包括东风股份(601515.SH)、骅威股份(002502.SZ)、太安堂(002433.SZ)和金明精机(300281.SZ)四家上市公司。

敏华控股董事长黄敏利

敏华控股董事长黄敏利

敏华控股成立于1992年,其主营业务涉及沙发、床垫、板式家具、家具配件产品的研发、销售等服务,在美国、新加坡、深圳等全球核心经济区域和城市设有多家子公司、分公司及关联公司。

1980年,年仅15岁的黄敏利从福建来到香港,在工厂做工人,每日薪水不足4美元。在接下来的12年里,他一路成为了电子和纺织工厂的经理。1992年改革开放,香港很多工厂纷纷转战内地。作为经理,黄敏利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跟随大队北上,继续从事工厂管理,二是自立门户,独自创业。 黄敏利选择了后者。

1992年,他将一套公寓出售,赚得了12万美元,用这些钱在对岸的深圳经济特区投资了一家工厂。黄敏利选择了家具业,因为该行业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且市场对沙发销售有潜在需求。黄敏利的冒险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第一年的销售额为300万美元。

当年只有3名员工的敏华,早在2005年便已赴新加坡上市,将募得的逾两亿港元用于其惠州大亚湾的敏华控股家具工业园的一二期施工。2009年,敏华从新加坡证交所退市,2010年转回香港上市。

2014年的报道显示,凭着舒适的沙发等产品,他的敏华控股已经在中国开设了1000家特许经营零售店,营收超过7亿美元。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综合整理所得】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贾跃亭:乐视生态门槛高不怵巨头模仿

➤ 李瀛寰:贾跃亭带领下乐视所引发的互联网电视行业启示录

➤ 越来越“重”的乐视:正加速布局自己的线下渠道

➤ 王冠雄:乐视背后的人,乐迷赋予乐视生态能量

➤ 贾会计的如意算盘:如何保住自己的巨额利润

➤ 因为生态,所以颠覆:乐视手机估值45亿美金幕后

➤ 贾跃亭批苹果:封闭扼制创新,移动互联网不要专制者

➤ 乐视生态贾跃亭的海水与火焰:回归理性还要“做绝”产品

➤ 盛世危言,贾跃亭最新讲话流出,管理变革关乎乐视生死

➤ 乐视贾跃亭:乐视在打造闭环生态系统,小米的内容联盟很松散

您可能还喜欢…

10 Responses

  1. 何明科说道:

    如果公司免费赠送,可以。
    如果要求花钱买,那对不起,非暴力不合作。
    如果谁一定要催你买,你就说:领导,强买强卖犯法哦!他要是不信,请给他出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6条,同时打开手机拨号界面:
    第四十六条 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要求你乐捐,你就明确表示拒绝。
    我相信到这一步公司也不会强求了。

    如果最后发现自己的工资被强行“乐捐”了,就去找财务交涉。
    如果财务拒绝退钱,呵呵,这种人干事这破公司也干得出来,那也没什么好留恋的了。拿着工资单去提劳动仲裁吧,就说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请求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和第46、4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公司足额支付工资,并要求公司按照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当然啦,如果乐视给了期权,那就算了吧。

    以现在乐视手机的火爆黄牛加价程度 要是半价买到 不是爽翻了 随便转手就能赚啊
    乐视内部除了赶上414 919双11这种节 会给内部员工一些乐码+一些现金劵(面值不大) 根本就没有什么半价这种政策 以现在乐2的需求 有货还不买给用户?你以为是库存啊?
    有人黑 说明乐视真的火了……

    中国就是这样神奇的国度,窃钩者贼窃国者侯,骗子骗了足够多的人及足够多的钱就成为了英雄。关于乐视这种奇葩模式,也算是咱们神奇国度的一种金融创新了,稍后会为乐视专门写上一集详细分拆这种模式,放在如下的专题里http://zhuanlan.zhihu.com/hemingke/20478920。

    乐视的钱来自何方
    1)IPO及增发。其中IPO发生在2010年,募集资金为6.8亿人民币;而定增的规模也在100亿人民币级别,而且随着乐视的影响力增大,定增将成为常规的融资渠道,根据市场行情向证监会申请并发行。
    2)CEO贾跃亭卖过老股,然后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借给乐视母公司,规模在100亿人民币级别。贾跃亭的原话为,“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公司的创始人,把自己的股票卖出去上百亿,长期五年免息借给上市公司。”确实挺创新的,这个回答有部分提及:中国都有哪些公司资本层面比业务层面的能力还要好?都有哪些具体的事迹? – 何明科的回答
    3)股权质押向民间金融机构或者正规银行借款,之前看到新闻乐视从招行获得100亿人民币的贷款
    4)拆分子公司的过程中卖老股(以上三条均有公开的报道,此处纯属猜测)。乐视已经拆分了乐视体育等公司,每次都是高估值,拆分过程中完全有机会通过卖老股来向母公司输血。比如:
    2015年5月,乐视体育获万达、云峰8亿融资
    2014年9月,乐视影业完成3.4亿元的B轮融资,包括恒泰资本等多家投资方参与投资。融资完成后,乐视影业估值达48亿元,PE值超30倍。
    2015年11月,乐视移动融资5.3亿美金
    其余独立的子公司还有乐视流媒体广告有限公司、乐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乐视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乐视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乐视致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
    5)私募及PIPE。乐视在上市前获得过深创投5200万人民币的投资,但是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
    6)大力降低资金流出的周转速度,比如:延缓对供应商的付款速度以及对被投企业的投资款等等。

    以上四条加起来,乐视融到的钱总计在几百亿人民币左右。可是既然乐视这么能融钱,这么多钱又去哪里了呢?简言之,花在了人、内容、投资及硬件四大方面。

    花钱在人上
    乐视在去年推出了震撼业界的全民持股计划,是整个行业内最给力的。公告宣称:乐视控股将拿出原始总股本的50%作为股权激励总量,原则上员工不需要出资购买,员工转正后即可获得激励授予,即除了享受自身业务激励之外还享受乐视生态整体发展的激励。股权激励分四年生效,每一年生效25%。实际生效比例与个人业绩挂钩,强化激励的业绩导向。未来业绩优秀者可有机会获得追加授予。(具体执行待观察,考虑到乐视在对供应商及被投企业上的不良记录)

    同时,乐视在引进高管上,仍然也是互联网公司中最给力的,基本是集齐龙珠召唤神龙的节奏。虎嗅的这篇文章最说明问题(这些年,乐视都挖了哪些大公司高管?,侵权必删),乐视在视频、内容、体育、手机、电视、汽车、金融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引进大几十名顶尖人才,不知道目标是不是一百单八将。(关于乐视汽车引进人才的细节还可以参见丁磊加盟乐视超级汽车会给行业带来什么冲击? – 何明科的回答)挖角力度之狠,甚至拆散了业内的一些黄金组合将其挖角到乐视,比如:张艺谋和张伟平,原光线影业的张昭和创始人王长田等,原联想手机的梁军(主导了联想最为成功的LePhone)和CEO杨元庆。

  2. 一蓑烟雨任平生说道:

    花钱在内容上
    乐视起家于帮助运营商分发内容以及部分垄断上游内容向各家视频网站分发,那个时候的情形还是盗版漫天飞而且各家网站还在血拼带宽,可见乐视在整个行业内也是先知先觉敢在内容花血本。因此乐视在内容的投入可谓是驾轻就熟而且是遍地开花
    《芈月传》等重量级电影电视,甚至还宣称将向香港电视剧投资约7.75亿美元。乐视在内容制作上也不是一帆风顺,之前经历过几次挫折,之前的黑历史包括:2009年《机器侠》和《决战刹马镇》,2011年的《3D舞力对决》和《巨额交易》公映,2012年的《消失的子弹》和《敢死队Ⅱ》。在引进张艺谋及张昭后才逐渐找到感觉,比如:2013年的《小时代1》和《小时代2》;2014年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归来》和《老男孩》,其中前者票房三天过亿,最终以2.49亿票房刷新国产动画电影新纪录
    2015年,乐视体育与华熙国际在五棵松体育馆签署协议,拿下了未来五年五棵松的冠名权
    2015年,乐视体育囊括的全球赛事版权堪称业界最多,直接与超级大腕儿腾讯视频PK,将第二阵营远远甩在身后。其中顶级体育版权包括:2016 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独家新媒体转播权、分销权以及地方电视台分销权,还有 2016-2017 赛季香港地区英超转播的独家权益,2017-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

    对于2015-2016年,乐视给出了雄心勃勃的内容投资计划:第一年花25亿(6亿买电影+ 12亿买电视剧+ 4亿买综艺+ 1亿买其他+ 2亿自制节目);第二年花19亿(5亿买电影+ 8.5亿买电视剧+ 3.5亿买综艺+ 1亿买其他+ 1亿自制节目)。

    花钱在投资上
    一些重量级的投资如下,不包括乐视投资的许多A轮前后的小公司投资,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硬件及内容领域。
    2016年1月,传言乐视将以20亿元的价格收购北京国安50%股权;在乐视购得股权后,北京国安或将更名为北京国安乐视队
    2015年10月,乐视体育战略入股世界体育集团(WSG),获得其20%的股份,成为该公司三大主要股东之一。WSG是亚洲最大的体育营销、媒体版权行销及赛事管理公司
    2015年6月,21.8亿元人民币入股酷派
    2015年,18.75亿元人民币入股TCL多媒体获得20%的股份
    2015年,7 亿美元控股易到用车
    2013年,16亿元人民币收购花儿影视,其曾投拍《幸福像花儿一样》、《金婚》、《甄嬛传》和《新编辑部的故事》等影视剧,最近大火的《芈月传》也出自

    花钱在硬件上
    乐视在硬件的投资始于电视,然后逐渐拓展到手机、自行车乃至汽车。但是基本每款硬件都是靠低价和补贴获得用户,即使不考虑前期成本,其中投入也可想而知。
    乐视的超级电视覆盖了从 40 吋到120 吋以及平面、曲面,3D、2D 等各种类型的智能电视。 凭借强大的内容资源以及颠覆传统的低价,2015年号称销量过300万台,获得互联网电视第一的位置。
    2015年 4 月份,乐视推出乐视手机 1 、乐视手机 1 Pro 以及乐 Max 三款智能手机。凭借乐视在影视圈的强大召唤力,多个明星为其自干五(或许为其以后上镜及获得角色铺路,新的潜规则?)。乐视手机主打的牌如下:低价、绑定内容和账户、外形及明星洗脑。2015年10月份,乐视又推出了乐1S,这款手机号称是千元机市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2015年8月份,乐视发布三款乐视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号称拥有头机、中控区、把手控制区、灯光系统、对讲机、传感器组、电源管理系统七大智能化模块;操作系统上,头机内置的 Bike OS 是真正的第一款自行车操作系统,可以调用全部底层软硬件接口。基于此,超级自行车真正实现了防偷盗、运动音乐、数据监测、自行车通信四大系统功能。同时,超级自行车能够根据心率、坡度等智能推荐最佳骑行设定,并对实时天气进行推送,提供骑行计划建议。(以上为针对官网和百度百科的摘抄部分,我实在编不下去,也实在忍不下去了)但是即使说得如此好,乐视自行车被广大自行车迷广泛吐槽,被称之为“稚能自行车”。
    2016年1月,乐视投资的美国初创公司Faraday Future计划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设一座新厂,从2017年开始生产电动汽车,以挑战特斯拉;同时发布首款概念车FF ZERO1了。(10亿美元真的靠谱吗?不得不说,外形还是挺拉风的)

    作为中国股市奇迹的代名词,乐视网从2010的40亿市值,一路狂飙到2015年的1500亿市值,而每年财务利润才仅为2亿元(而且还是技术调整出来的,见本期下一篇),算下来,乐视的市盈率连银行活期都不如,但股民依旧蜂拥而至,真不愧是中国股市“市梦率”的标杆。
    不过,股民们的梦,似乎要碎了,截止到16年11月7日开盘,乐视网市值750亿,跟最高时比腰斩50%,尤其是最近四个交易日,缩水100多个亿。

    什么原因呢?

    政事堂分析:乐视系只有乐视网一个上市公司,其他的非上市业务的资金大多由贾跃亭提供担保,这些企业的发展规模取决于贾跃亭担保能力,贾的担保信用取决于乐视网的股价,乐视网的股价则是由这些被担保的高速发展的公司预期被注入至乐视网而抬升,形成了一个股价螺旋上涨的内循环。
    不过,在今年的创业寒冬之下,乐视网的股价造梦就本是逆势而为了,我们看一下这一年来形式的变化:
    1、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实际推进、刘士余履新证监会,二级市场上已经开始“脱虚入实”,打击泡沫,试图引导资本回归实体经济。譬如乐视刚刚收购了世贸的地产资产,上交所和深交所就发布了监管新规,缩紧发债。
    2、以万达影业与乐视网重组被狙击为代表,辅以多部委撰文炮轰明星高溢价,今年影视娱乐股并购重组全部失败,且股价半年来成为重灾区,大部分腰斩,乐视无法再从股市融资。
    3、15年火爆的“互联网+”,在16年也颇为不顺,从最近滴滴各地被限可以看出,互联网创新空间正在收窄,投资人对投资互联网+的热情也开始大幅下滑。

    资本的政治敏感度不逊于鲨鱼,若是资本无法通过上市获得合理回报,整个创业生态链就会陷入恶性循环,面临资本断流的风险。

    而乐视的估值逻辑,在于描绘未来潜力巨大的“生态圈”,撑起“市梦率”。在如今创业创新的寒冬下,贾跃亭的大饼,已很难找到资本愿意买单。这就是乐视现在的“死结”!一方面维持高股价必须不停花费巨额资本去“画饼”,另一方面在资本寒冬下找不到资金去买下刚画下来的饼。这就像击鼓传花,传到一半,鼓停了………

    鼓停了,自然资金链就出问题了。

    其实,今年并不是山西商人贾跃亭第一次遭遇资金链问题了。2014年下6月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贾跃亭长期滞留境外,传言四起,乐视网股价也一路暴跌近50%,一度逼近贾跃亭股票质押的警戒线,面临被强平的危险。
    政事堂按:乐视网早期的一家重要投资方汇金立方,实际控制人王诚为某山西落马高官的弟弟。2014年6月,该高官被组织调查,2014年12月,该高官落马。

    待尘埃落定,贾跃亭在11月25日正式返回大陆。
    政事堂按:2014年随着山西腐败窝案和江西苏荣落马,香港五星酒店里面住满了中国山西籍和江西籍的商人,他们在酒店里互通有无,交换人脉网。,寻求庇护。

    虽然外界盛传贾跃亭深涉该高官,但是很显然,贾跃亭并非外界想象的涉案那么深,那么贾跃亭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

    贾跃亭从香港归来后,迅速扩张,股价一飞冲天,那么我们看一下,乐视非上市企业的部分投资公开信息:
    投资乐视体育的有万达(王健林)、普思(王思聪)等资本
    投资乐视汽车的有联想(柳传志)、泛海(卢志强)、平安(马明哲)等资本
    投资乐视手机的有海通证券(卢志强)等资本
    (政事堂按:王健林、柳传志、卢志强、马明哲的关系与背景,政事堂在王健林系列中有详细介绍)

    政事堂认为:
    贾跃亭在香港期间,福兮祸所伏,得到了比那位高官更硬的后台支持,方才返回大陆。并随后在15年迅速扩张乐视的生态圈,凭此进行大规模了政治资本与经济利益的输送。
    同理,祸兮福所倚,由于后台一致,乐视也遭遇了和万达一样的窘境,自16年以来,融资平台被全面封杀,于是,才有了如今现金流被断的情景。

  3. 劉培林说道:

    乐视自己的PPT成本是这样的。注意乐2第一行,主芯片是330.65元。

    而实际上呢?联发科X20的批发价是30多美元:骁龙820/联发科X20价格惊曝:天壤之别

    也有说法说是差不多30美元,咱就算30吧。现在的美元汇率是6.54,那么联发科X20的实际价格是196.2元
    也就是说,配件的实际价格基本是PPT上的0.6倍。
    同样可以算算骁龙820的成本,链接说接近70美元,就算70美元吧,实际价格是457.8元,也是PPT上的0.6倍

    这么算下来,即便是在刚开完发布会、刚开始抢购的时候,乐2的实际成本应该不超过800元,乐Max2的成本不到1600元,接近“手机的旗舰机型成本大约在1300~1400元”的说法。

    所以人家并没有在烧钱,卖一部还是能赚不少的嘛(按照成本定价的说法),如果算上设计研发运营推广打点政府媒体车马费……之类的成本,一部也就赚几十块钱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跟苹果三星这些加了品牌溢价的手机是没法比了,乐视卖上百部顶苹果卖一部的利润,差不多就酱。
    乐视不光卖硬件。
    会员卖了不少。
    乐视影业貌似赚了不少。
    乐视也是个大广告播放平台。
    就看电视开机广告,本来就不便宜,现在电视卖的越多这个广告位就越值钱。

    还有乐视商城里面的那些音响、都是靠着电视才能有后续的销量,而且关键是乐视的硬件不降价!!!!
    销售周期结束了直接上新款,旧款保持原价挂在上面,除了偶尔做活动会便宜一两百块以外,根本看不到打折的!!!

    新款刚发布的时候确实有可能负利润,但是发布一年以后呢?

    从今开始对于乐视路转黑,具体原因:16年2月中下旬日买了一台乐视超级电视超3X55.当时是1年4个月的会员和电视一起下来大概3980元,现在乐视搞了个什么414活动,4月14日当天购买一模一样的电视,下来送7年的会员,总共才3470元,我觉得感情上被忽悠,让人觉得很难接受,正常人应该都是这样的感受吧! 我想乐视这样做肯定是没有违反什么消费者权益或者工商之类的法律了,但是这样的做法确实不敢让人恭维,现在电视没办法退了, 今后乐视所有的相关产品,我肯定会抵制。

    个人觉得乐视的崛起是仰仗中国现在整个社会的浮躁,具体表现为实体经济低迷,全民热衷于玩资本。

    贾跃亭抓住了这个特点大讲故事,搞了个所谓创新的生态,先靠着业内人脉搞到了不小的投资,然后大批的挖墙角,其中不乏身份背景相当深厚的政界人士。于是,贾跃亭终于创造了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这搜航母就是所谓的“生态”,航母上的掌舵人是贾跃亭,船上领导都背景深厚,船上的乘客是众多投资人、投资机构的流动资金。
    现在这艘航母在贾跃亭的故事会带领下起航了,而且完全不知道航向何方,航程当中有什么危险。

    现在问题来了:你觉得权利部门、主管机构、投资机构、投资人会让这艘航母沉没么?
    不会,而且永远不会。

    不仅乐视不会,与乐视这样有深厚政府背景、深深陷住投资人的企业一样的都不会沉。
    话说回来。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不也撞了,不也沉了吗。

    判断乐视到底能不能活得好,就是要看乐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它靠什么驱动它的发展。
    乐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许多人都说他创新模式,构建生态……,在我看来,他就是个披着互联网公司外衣的依靠工业产品驱动的公司。
    手机、电视、汽车、甚至智能家居是他的终端产品,所谓内容、服务不过是降低他边际成本的工具,最终盈利就是要靠他的终端产品,否则乐视所谓的生态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而乐视终端又怎么样呢?
    一句话——要么学苹果好好的深耕技术和设计,别瞎扯淡变成PPT公司;要么你就学你前辈雷猴王。人家先圈钱后办事,多年之后你终于发现,小米不是一个靠硬件驱动的公司,而是靠设计和用户体验驱动(当然猴王毕竟猴王,系统推送广告这类流氓行为我也就不说啥了)小米就像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矿山,你越往后挖,他给你的惊喜越多。

    乐视,你永远不可能靠股市编造出的所谓“主业投资”去生存下去。好好着眼你的内生动力的培养吧。

  4. 李大宇说道:

    易到用车之前的100%充返以及充值送乐视电视等,积累了很多现金。这也变成了很好的一个融资新渠道。有的同学说易到和乐视是保持独立运行的,电视、手机想必不是免费送给易道用于开展活动的,通过与易到绑定开展活动,乐视应该又多了一个资金来源。
    易到高级市场营销总监胡绪雷介绍:“去年11月17日开始‘100%充返’活动以来,共有超653万人参与,总充值金额超过了60亿元,人均充值额918元,复充率高达67.4%。”
    值得注意的是,自“621易到夏季发布会”上易到创始人、CEO周航宣布“史上最大充返力度”的“100%充返”活动只剩最后10天、将于6月30日24点正式结束之后,用户的充值热情更加高涨。这最后10天,易到充值额猛增,总金额超10亿元,充值人数超68万,单日充值额更是屡创新高,6月30日单天的充值额就突破了2.3 亿元。
    今天和朋友去南大街逛街,进去了一家乐视的专卖店,里面有一个70寸的3d电视,看着画面清晰,还能玩体感游戏,让人很是心动。经过店员了解,乐视正在进行大促销活动,买电视送26个月的会员,每年就会员费就要600多,买电视可以送价值1000多的会员。让人着实有些心动,再去网上一了解,才发现乐视竟是如此的慷慨,买电视送36年会员,买电视送50年会员[发呆][发呆][发呆][发呆][发呆][发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50年,50年后我们还看电视吗,反过来推,五十年前的我们能够想象自己五十年后可以用手机看电视用手机发微博吗,这不明显是一张空头支票,让人不禁联想乐视是怎么了,他这不是在用极其疯狂不记后果的空头承诺来快速积累金钱吗?乐视是怎么了?从网上大概了解下最近乐视的行动,就不难猜出乐视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乐视先是耗资19亿成为TCL第二大股东,
    一个月后时间后,又与北京国安俱乐部进行战略合作,宣布进军体育产业,这次合作花费20亿以上。
    再回顾近两年乐视大手笔颇多,
    2015年3月23日,乐视与北汽进行战略合作。
    2015年6月28日乐视花费21.9亿入股酷派。
    2015年9月9日战略投资北京电庄科技有限公司。
    15年末,TCL和乐视合作,乐视花费22亿元。
    16年,乐视宣布进军印度。
    这些只是乐视铸造商业帝国的冰山一角。
    乐视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扩张必然伴随着极高的风险,联想到最近乐视送50年会员,手机低于成本价出售,不难想象乐视的财务资金方面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在此提醒各位消费者,最近谨慎购买乐视的有关产品,特别是网上购买,不然可能血本无归。
    笔者在此也不禁感慨,盲目的扩张,只注重广度不注重深度,可能结果并不理想。常州的金狮自行车,可能就是乐视的例子

    从大的方面来看,资金来源无非是三个方面,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经营活动。
    1、在股权融资方面,凭借国内资本市场上该类题材的稀缺,乐视通过旗下或相关方进行大量的股权融资,包括各种增发。
    2、在债权融资方面,对比乐视网2014年9月30日和2015年9月30日的报表,乐视的资产负债率从61%增加到76%。其中股东借款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如2014年年报披露的其他非流动负债中,贾跃芳借款达到10亿元。
    3、经营活动方面,乐视的广告等收入增幅近年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分析乐视网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乐视日常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
    另外,企业的并购活动中也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杠杆并购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况且,并购款的支付也不一定是现金形式,如发行股份购买,即便是现金支付,一些投资支出也并非一次性的。对关一些关联方企业的投资,贾跃亭也可以不断的质押所持有的股份进行融资(已达到80%以上)。

    以生态之名,行庞氏之实,但不一定是骗局,有成功的可能性

    一、的确是庞氏的思路
    1、分拆业务,分阶段单独融资
    2、以新业务融资补贴就业务亏损,填充账面财务,比如这次所谓的“硬件免费日”,硬件清仓巨亏补贴乐视会员和其他业务,中前期介入的资本都可以盈利退出
    3、以生态之不断扩充业务维度,吸引新的融资

    二、不一定是个骗局
    过去讲的是挣钱,庞氏破灭新资金到账不及时就会引发退出挤兑的连锁反应
    但是现在市场是资本驱动,讲的是未来,不看短期盈利,资本退出也很慢,只要乐视新业务不停融资的进度高于旧资本退出的诉求,这个局就能继续存在

    “互联网+”横向渗透的诉求,客观上乐视生态可以涵盖多有的行业,任何两个行业之间都有相关性,生态之名怎么扯都可以,如果不能良性循环,7大子生态迟早变8大、10大、无限大。
    如果能够最终在某一个环节上取得巨大成功,就能逐渐填平这个骗局

    三、无论成败,乐视真心牛逼
    一个在任何行业都进不了前三的企业
    可以在舆论地位上跟BAT平起平坐,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
    前无古人,后也可能无来者

    范冰冰三百万公司卖7亿。尽人皆知。。。

    leshi两年前几个亿买自己老婆一百万的公司,神不知鬼不觉就成了。

    做人的差距,开公司的差距,运作的差距,你看不见的差距乐视是个很危险的公司,他的资金链随时可能会断,到目前为止他还活着。
    乐视如果出事,最有可能的导火索是他的股价,因为贾跃亭把持有的股份全部质押了,用来换取资金进行其它方面的投资。
    如果股价大跌,要么追加质押股份,要么被人强行平仓,那么资金链正式断裂。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乐视只能不断的讲故事,不断地炒作,在资本市场制造概念,维持比较高的股价,所以乐视为甚么是个发布会公司,就是这么来的,他一年要开100多场大型发布会。
    其实你仔细分析发现,乐视啥也没有。超级电视是找人代工的,乐视手机是找人代工,超级汽车是阿斯顿马丁研发找北汽代工的,乐视影业也没拍出什么好片子,乐视体育现在好点。

  5. 敏华、绿叶否认投资乐视6亿美元,两家董事长:个人行为,看好贾跃亭说道:

    乐视造车还要多少钱呢?

    乐视昨天刚刚宣布收到中国好同学的6亿美元的救济,今天就被“打脸”了。

    乐视生态官方公众号昨日宣布:长江商学院的十余位董事长、贾总的企业家同学汇聚乐视大厦,正式与乐视控股签署了总额6亿美元的投资协议。还开列出一分分长长的感谢名单,其中就有敏华控股董事长黄敏利。

    敏华、绿叶否认投资乐视6亿美元,两家董事长:个人行为,看好贾跃亭
    然而,敏华控股今日午间发布澄清公告,近日有媒体报道公司将投资乐视,但公司并无计划进行任何上述投资安排。

    随后敏华控股下午发布补充公告,称董事长黄敏利以个人身份投资乐视。据腾讯科技报道,黄敏利表示,未来很看好贾跃亭。

    敏华、绿叶否认投资乐视6亿美元,两家董事长:个人行为,看好贾跃亭
    此外,绿叶制药也否认了上市公司参与乐视投资。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绿叶制药董事长刘殿波称投资乐视是个人行为,出手的理由则是认为乐视控股在商业模式上,仍是个极具创新的企业,对其前景很看好。刘殿波表示:“这个时候乐视控股遇到了困难,作为同学希望能够帮助一把。”

    敏华、绿叶否认投资乐视6亿美元,两家董事长:个人行为,看好贾跃亭
    11月6日,乐视控股CEO贾跃亭发布一封全员内部信,表示公司资金链紧张,并宣布要停止烧钱扩张的模式。

    贾跃亭在全员信中表示,目前乐视的资金和资源其实非常有限。一方面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的自有资金,直接导致其个人对LeEco的资金支持不足。另一方面,贾跃亭表示乐视的融资能力不强,方式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外部融资规模难以满足快速放大的资金需求。

    此次融资信息的曝光,正值乐视资金吃紧的当口,可以说是及时雨。

    据第一财经报道,为了这6亿美元的投资,长江CEO班长近日代表60多个企业家来乐视进行了两天关于LeEco和乐视汽车投资的谈判,最终达成正式的投资协议。

    海澜集团董事长周建平透露,此次投资乐视,额度大一点的有5—10家企业,还有投资额度小的,加起来总计6亿美金左右。

    此次前期支付的3亿美金主要投的是乐视汽车,将在12月中旬之前全部到位。但相关的股权结构还没计算,还有一些条款也属于保密条款,不便于公开。而后期的3亿美金要看乐视的需求。

    无独有偶,乐视投资的一个汽车项目法拉第·未来(FaradayFuture,FF)也面临危机。

    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作为乐视汽车在美国投资的合作伙伴,也是乐视超级汽车LeSee背后的技术提供商,其对乐视超级汽车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据乐视汽车内部对于子品牌的定位,FF将作为乐视汽车旗下的豪华车。

    贾跃亭作为FF的主要投资者,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3亿美金,FF藉此得以正常运转。但乐视近来资金链吃紧,最终还是影响到了FF。

    最初,外媒爆料获得了一封10月10日Aecom副总裁及项目主管Robert Gay发送给法乐第未来的信件。Aecom是负责法乐第未来工厂的建设承包商,信件显示,Robert Gay本月致信法乐第未来,称其拖欠了9月份2100万美元的工程款,并指出公司还应在10月和11月分别支付款项2530万美元和1180万美元。

    Gay威胁称,如果未来10天再收不到法乐第未来的款项,那么这个耗资10亿的工厂将面临停工。

    昨天下午,FF工厂建设停工的消息再次传来。据Businessinsider消息,FF位于内华达北拉斯维加斯的工厂已经停工,FF与项目承包方Aecom联合发表声明,称“工期已经推迟到了2017年春天。

    而对于FF项目尴尬的情况,内华达州财务官员直斥为“庞氏骗局”:

    “这是庞氏骗局。你有一家从未造过汽车的新公司,在沙漠之中兴建一家新工厂,有一名神秘的中国富豪出资。在某种程度上,和麦道夫(BernardMadoff)如出一辙,游戏结束了。”

    而据腾讯科技报道,法拉第内部人士否认停工的消息,法乐第的资金在陆续到位中,从来没有停工,已经提前完成第一阶段的工厂建设,包括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原施工队已经撤出;现在正在准备第二阶段建设,春节后加速。

    该人士还表示,明年CES上可能会展出法乐第的量产车。

    近些天环绕乐视的新闻扑朔迷离,让人难辨真假。乐视汽车的资金链缺口填上了吗?FF项目资金真的到位了吗?真相到底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6. 木雷说道:

    30倍市盈率收购一些上游企业,讲故事100倍市盈率融资,通过隐形子公司或者相关公司硬件亏损美化母公司报表(E),然后继续融资。简单的说,底下硬件小喽啰亏1块钱,大哥可以拿到100块的融资。底下的“生态圈”小喽啰30倍估值纳入100倍的母公司,约等于1块钱变3.3。把故事讲下去,理论上可以延续。
    是不是觉得好简单,为毛亏损也能持续经营?
    因为市场愿意用1%的收益去买他的故事,典型的赌博玩具,如果盈利能高于1%,那就不是庞氏骗局,低于1%就是了。(数字随便列举的,主要是定性用)

    当时你们也是这样看阿里巴巴。恩没错。说我个人的经历,10+年前,毕业后很有机会去阿里巴巴,offer都拿到了,不过网上都说,阿里巴巴是传销公司,骗子公司,专门骗小公司的钱,公司内部洗脑。宝宝当时就信了。然后就去了一家当时风头正劲的外企,如今这家外企已经不存在了,阿里巴巴成了BAT的A。宝宝错过了财务自由的机会,宝宝心里委屈,但宝宝不说。
    如今我早过了而立之年,深深懂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本人最近两年因为和乐视的总监级别的人有些交集和私下交流,于是对乐视这家公司有了些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感觉,现在的乐视和当年的阿里是如此的相似,业务看不懂赚不到钱,员工个个洗脑打鸡血似的拼命,有个绝对的精神领袖,最重要的一条,投资人源源不断无脑给钱折腾。还需要添加一条,都有垂直行业内口碑好干实事的牛人前赴后继加入,甚至不乏功成名就之人。这些人我相信比我们这些局外人看的更清楚。

    写这么多,来个总结,乐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现象级变量。我相信他会成长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坐等贾布斯成为首富的那一天。PS:真到那一天,我会回来取匿嘚瑟一下。

    注:本人不持有乐视股票。

    看看占比最大的终端业务。2014年,乐视超级电视销量150万台;作为对比,小米40万。2015年乐视电视销量300万台。很多人知道中国这几年智能手机迅速普及,但忽略了智能电视也在更新换代。

    乐视卖电视,跟小米卖手机一样的,都是硬件切入。不同点在于,乐视靠硬件入口还实现了占比40%以上的软件收入,而小米还没做到。硬件入口软件收入,全世界走通的可能也就乐视。

    乐视模式很多人看不懂,其实很简单。目前的核心业务是电视和内容收费,靠这块超过100亿营收。乐视手机、乐视汽车、乐视影业都是新兴方向的投资业务,相当于谷歌投的智能眼镜、长生不老技术、无人驾驶汽车。

    谷歌的核心资产是下图蓝色部分,其他都是面向未来的业务,或者大幅亏损,或者盈利有限:

    拿无人驾驶来说,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跟乐视汽车一样一样的,三五年内看不到盈利,某天倒闭了也说不定。但为什么没人质疑和嘲笑呢?因为那是谷歌。

    从上市公司角度,谷歌的无人驾驶值得质疑,你一个做搜索的去做什么无人驾驶,这不和乐视做汽车做手机一样不务正业吗?这是一场彻底的庞氏骗局吗?
    我眼中的乐视就像一个开作弊器的公司,假如把公司经营看做一个养成游戏的话,马云马化腾几乎绝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企业家玩的是都是创业→拿天使→融资→上市的游戏路线,都是先从一点做起然后找到投资越做越大直到构建自己的生态环境。乐视完全相反,他是直接就有投资,直接构建生态环境,然后慢慢丰富枝干。

    在这个游戏中贯穿游戏进程的主线之一是投资,创业者前期为了拿到天使要努力活下去;中期为了拿到融资要扩大规模;成熟期完善自己的生态框架为了上市。这条游戏思路几乎是互联网科技行业一直走的一条起家之路,在这个路线里是不断完成任务获得金钱然后来壮大自己。乐视则是一开始就有无限金钱,然后画地盘,建生态,从上到下来发展。这和马云他们完全是相反的游戏路线,马云们走的就是从小做到大白手起家的创业过程,乐视那就是富二代开公司的玩法。

    虽然游戏过程不一样但目的是相同的,企业的最后的大使命都是要盈利的,阿里腾讯走到这一步都已经实现了大圆满,而乐视能否成功就要看乐视背后的资本能不能养活到乐视造血盈利那一天。

    是不是骗局不知道,
    不过不会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就是了。
    虽然我很喜欢乐视烧钱普惠大众的举动,
    但我对乐视的盈利能力持悲观态度。

    看回答有人说阿里,你太高看乐视了。阿里那会儿在业务上是开阔者,创新者。
    乐视在业务上,哪部分是自己独有的?唯一现在能依靠的,不过就是贾布斯融资能力卓越,可以用钱开始砸自己的“乐视生态圈”
    烧钱打造硬件入口,依靠内容吸引用户,形成平台效应来赚钱。
    听起来靠谱,但实际情况呢?
    我觉得他等不到能靠平台稳定盈利的那天很可能先把自己烧死了。
    而且这个平台还很难有足够的壁垒。

    乐视会员和广告的收入都是基于乐视电视 乐视手机 乐视影视客户端,乐视影视客户端有的竞争对手腾讯 百度这俩大财主,依靠硬件带动会员和广告收入这种销售模式最大的隐患是华为 TCL 海信这种有产业链优势的行业巨头为争夺市场长期坚持无限接近0利润的价格战时怎么办,现在华为已经在手机行业站住脚并成功实现手机全线盈利,一旦华为凭借处理器+母公司大规模输血+超大规模采购搞价格战乐视怎么对抗? 在液晶显示屏上乐视没有产业链优势,在智能电视需要的芯片上也没有产业链优势,在未来技术路线上也没有投资或押注,现在全行业都是安卓系统,这种情况下乐视更没有资本依靠独有的操作系统搞差异化,今天好声音火爆就必须考虑高价购买版权,明天爸爸去哪儿火爆就必须购买版权,后天琅琊榜热播还得考虑购买版权,在未来硬件要长期亏损而版权需要不断购买,在硬件亏损和版权需要不断购买的前提下怎么不断赚取到足够利润维持双战线长期亏损? 现在国内的手机市场份额变化趋势对于国内大部分的彩电 手机 互联网工具类企业很不利, 国内手机市场格局要在今年慢慢成型,一旦手机行业巨头们实现在扩张手机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增长上取得同步,下一步就会把大量资源投入智能电视和轻薄PC一体机上,这种情况下智能电视和轻薄PC一体机的竞争会异常激烈,实在不知道乐视怎么解决硬件亏损而版权又不断吃掉公司利润的问题~~

    希望乐视老板能像毛主席那样用大格局把普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搞成,也再次让天下人看看大战略家怎样依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高超手腕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就是骗局!
    什么叫“庞氏的思路但不一定是个骗局”?
    还有知友和跟谷歌比?谷歌有全球顶尖的IT技术!
    乐视有什么?乐视有的就是买了不少视频版权!
    部分知友说乐视未来:“只要乐视… …,乐视就能盈利。”
    按这个句式,几乎没有不能盈利的公司。

    没有领先技术,没有专一的领域,没有真正的盈利。
    完完全全就是骗局。

    投资人并不是有多么信任乐视的未来,只是相信乐视还能飞一段时间,相信自己能在牛皮破灭前收手,所以贾总只需要继续吹呀吹呀,并且告诉大家牛皮看起来还有弹性,就能继续吸引投资人。
    如同知友流放疯的回答中说:“ 让我长期投资的话,我更偏向于京东,乐视只能玩玩短线。”

    另外,并不否定贾总和乐视的能力,执行力的确很强。

  7. 张济帆说道:

    乐视网当初做的很健康,版权盈利双收。电视也很好,我都觉得海信,创维,lg都可以倒闭了,有点技术做供应商就好了。。。乐视一直稳扎稳打,很厉害。
    但是乐视不断的炒作概念,立新项,经营上各种小事情都是疯狂砸钱。肯定是嫌弃钱太多。电视本来都可以做到中国大陆第一了,讲白了现在其实还远远远远没有,我都很奇怪。
    手机,汽车,哪里热就往哪里凑,而且手机还在亏钱,就缩了手机资金去炒汽车了,去美国空炒发布会。
    深怕钱花少了,噱头少了,二级市场套不到钱。我感觉乐视已经模式不健康了,发疯了。如果接下来做成了还好,要是没做成,或者二级市场受点挫。这公司紫金莲很危险。
    我不是不信乐视,但没有公司会逃脱钱的问题。
    旁氏骗局也没那么不堪啊,养老金难道不是骗局,但有国家背书,就能一直玩下去。拿乐视和京东可以比较下的,京东这个追赶淘宝的后来者也像乐视一样需要年年疯狂的烧钱才能维持,所以说乐视这种旁氏骗局也有其合理性,因为不烧钱根本没希望,能边烧钱边扩大市场占有率就算不错了。不过乐视又和京东不太一样,BAT这几家都是先把自己做到某行业的霸主才开始多元化的,马云靠淘宝,百度靠搜索,腾讯靠QQ,后来连小米也是先把手机做好才开始多元化的吧。现在对于乐视的不确定性在于它摊子铺的太大,京东也年年亏损,疯狂烧钱,但京东比乐视更专注于电商相关的行业,每年烧的钱也确实让京东和淘宝的差距缩小了不少,从几年前排在国美,苏宁后面的小弟变成了现在远超苏宁,在家电这块能和淘宝对抗的大块头,而乐视每个行业都在不停的烧钱,可大部分连做到行业老二的希望都看不到。综合这几年我的经验,一个成长型公司最终获得成功都是起初专注于某一领域多年,所以让我长期投资的话,我更偏向于京东,乐视只能玩玩短线。

    乐视在a股的价值多少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感觉。a股在创新方面没有一个拿的出手的公司。矮子里面挑长子,就得到了现在的结果。乐视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的产品有多好,生态有多好。更多的是a股这个喜欢有故事的市场所给予的。乐视在手机,电视新能车上的布局完全切合a股的炒作逻辑。
    很明确的说乐视是旁氏,问题就在于资本的全力支持之下能不能产生有说服力的产品跟利润。有这种质变就可能取代bat中的b,否则就是旁氏了

    从金融和法律的角度,当然不是。所谓庞氏骗局,重点是骗:以虚假的信息诱导投资者。无论在你看来乐视的规划有多么不切实际,乐视已经做了充分的信息披露,其过去的财务和经营信息已经经会计事务所审计,证券公司审查,证监会监督,被认为是公正的。
    至于对未来的,乐视也披露了其经营存在的风险,提醒投资者注意。乐视从未允诺投资者买卖公司股票可以获得高收益。
    满足上述条件后,贾跃亭说我可以改变世界,打败苹果。有些人信了,更多的人不信,信的人买了公司的股票。有些人信了后发现形势不对,难度太大,卖出股票。有些人开始不信,后来发现有门,买了股票。
    无论信与不信,买与卖,风险与收益共担,何来骗局?这与乐视的成败无关!

    总觉得它们最擅长的是炒概念(什么乐视生态),依靠良好的政商关系融到一大笔钱,拿着钱折腾折腾超级电视、手机、汽车等硬产品,再买买版权、拍拍剧填充下内容资源,最后再以上述这些为资本,吹更大的牛、圈更多的钱…可能未来它还活着,但恕我目光短浅,看不到它会给我们带来多么创新、颠覆的产品、会有多么光辉的未来……

    乐视是不是庞氏骗局,真不好说,毕竟作为对标的其他公司有成功了。
    但我想说如果作为二级市场投资者通过持有乐视赚钱,我想说大概率是做梦。
    这些年乐视上市平台就把乐视体育卖给了母公司(乐视体育增资而股权比例大幅稀释),另外乐视影业忽悠了这么久还没有注入,乐视金融和乐视汽车还在天上飞,贾老大到现在还没披露重组事项。这些故事让我想起了当年的阿里,在香港上市,然后按照ipo价格退市,还是香港上市公司时把支付宝弄了出来,最后获利的只有大股东,其他股东连汤都没得喝。

    从投资的角度看,是资本驱动的模式,但是从企业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看,完全没有胜算。

    李嘉诚说过,如果需要冒100美元的风险,他会准备200美元的资本,这样,即使出现意外或不可控的事件,也可能度过难关。

    乐视现在是准备了5块钱来承担100元的风险,如果上天眷顾,奇迹出现,他可能会闯出一片天地,但就商业历史来看,这种孤注一掷类似赌徒的行为,能够走长远的,一个都还没有。

  8.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说道:

    呵呵,什么叫庞氏骗局,骗你的钱了吗?除了IPO,融资对象都是机构,理论上讲,他们都是具备一定判断力的。

    其次,现金流不稳定就是庞氏骗局?请问,现金流没转正的特斯拉、滴滴出行是庞氏骗局吗?

    再次,产品不完美就是庞氏骗局?任何一个企业都是从不完美的产品阶段开始的,有什么可指摘的?乐视刚做电视的时候,质疑也很多,现在好多了吧?几乎同时起步的小米电视呢?貌似有点掉队了。

    乐视手机确实不咋地,但它还有改正的空间。 至于乐视汽车,也许是目前国内新能源造车企业里最靠谱的,话先放在这,时间会证明一切。
    我只知道看视频除了B站,乐视最不卡,资源也多,广告酷吃枣药丸。
    乐视体育比CCTV 5体验不知道好到哪里去。
    LE手机卖的不错,很多人在用,大多都说好。
    LE电视卖的不错,很多人在用,好不好不知道。
    。。。
    我没买乐视股票所以不关心他到底是不是骗局,但是用的比以前真的爽啊!

    如果因为跟我不相干的股市表现,来拒绝使用其产品,这逻辑我想不过来。

    刚刚看到推送(2016.11.15下午),贾跃亭拿到6亿美金投资给乐视汽车,同时看了眼股价,已经涨起来了。上周爆出乐视拖欠供应商款项和乐视等等负面的时候,就在想会不会又是套路?
    只因这轮舆论让我突然想起2014年舆论爆贾跃亭可能跑路等等,那时候乐视网股票也是跌倒30多块……后来,贾老板顺利回归,开启乐视汽车新篇章,顺利平息风波,股价直飙60+……不评论贾老板做生意的方式和乐视模式,只想说这几次逆转玩儿的够意思!
    乐视是不是骗局不好说,不过乐视网股票看来又要大涨了……

    真的不要被生态科技几个字骗了。死机,花屏,发烫,卡屏,音响刚开始用好像是挺好用的,半年后,问题就出来,音质变差就算了,就连流畅都做不到了,还以为自己的苹果电脑坏了呢!每次都各种宣传各种促销,买手机好几个月不发货。我们就当你是为先筹钱,后找厂商出产品。但是售后垃圾的让人忍无可忍。说好的话费是不给的,等你打电话就会不停用‘我们会催着处理的“的话术搪塞你,很多人因为时间拉的太长,就被这样处理了。售后极差可能是真的因为很容易资金链断了,等着付了钱拿不到货吧

    其实也要对乐视的策略有点理解。毕竟互联网这块已经被BAT和华为占了,它一个无名小卒如果不是靠着政商关系和讲故事大量圈钱,把各个热门领域都布个局,赶紧占上,怎么可能跟BAT有一拼?讲故事也好,旁氏骗局也好,小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如果他快速铺张并找到新赢利点的速度,快于资本市场对他的故事失去信任的速度,那么这个一环扣一环的大链条就会被这个赢利点的收益填补上。但是如果慢了,故事没人信了,资金链断了,那么靠着乐视视频这点盈利,根本不可能补上融资黑洞,乐视就破灭了。说白了,贾跃亭这个人,是胆子极大,敢赌的一个人,一切都在命了。

    别的不好评价。家里有letv所以看乐视体育内容。说实话已经不错了。
    最喜欢的《新中超客栈》
    其次《超级比赛日》
    第三《星球大战》
    这几个节目达到了国内电视台的水准。
    再说乐视音乐
    很多独家内容也不错,尤其是纪录片和live。
    能直观感受到的就这么多,仁者见仁。乐视想做的是too big to fall,不管它是不是骗局。
    多说几句。
    乐视控股的复杂性,在于它既有盈利的部分,比如乐视网及那些体育影视版权,乐视盒子、乐视电视;也有市梦的部分,比如乐视手机、汽车。明显乐视现在宣传的重点都是在它的“生态梦”。

    这也是乐视区别于传统“庞氏骗局”的地方。就像不能把安利等同于传销。

    如果要深究乐视控股是不是在骗人,就要深究乐视手机、汽车到底好不好。手机,市场评价一般,而且竞争者众;汽车还只是概念。从目前来看,还没有支撑乐视生态的基本面。

    如果说乐视控股出现问题,那肯定是先出现在乐视网这块,这块是现在乐视控股的核心。比如乐视无法购买制作出好的IP。就像今年大火的《太阳的后裔》被爱奇艺买断,其他大的视频网站将来也会砸重金去竞购IP。
    ------------
    理解这些前提的情况下,我觉得乐视网是个短期值得炒作的标的,A股就喜欢讲故事的股票,乐视正好有讲不完的故事。重点关注乐视影视相关,当这方面出现问题、瑕疵,就可以跟它说拜拜了。
    以上是我对股票的小小预测。

    其实有几个基本面
    1.乐视的产业,所谓的7个子行业还是公司什么的,没有一家挣钱,也没法预期什么时候能挣钱,但是钱坑是肯定的
    2.乐视的各个领域,都是二线公司,有些甚至二线都排不上。攒鸡毛凑掸子,在公司上赚钱就别想了,只能通过玩数字游戏(比如要上市了,要收购他们了)赚钱。例如今年的乐视影业,只是没想到一脚踩空。如果没失败,你想想基金、投资者和贾老板套利,机构和股民看着高高的股价,哪个觉得亏?
    3.前面有人说什么基金之类的,他们 不傻云云。如果只是傻不傻的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基金亏损或者跑输大盘了。他们考虑的不是企业是否盈利,而是自己什么时候退出合适,只要乐视的故事能圆下去,分析师、基金、乐视等等共谋,这事就破不了,乐视是否盈利反到不重要
    4.但是基本面在这,贾老板弄一堆行业,用后面故事骗的钱堵前面故事挖下的窟窿,结果窟窿+窟窿,到最后没法填了。
    所以,这和旁氏骗局是一样的。有人说贾老板有实业、有产品、有人才什么的,抱歉,在大局之下,这些就都是道具,注意是旁氏骗局的道具。旁氏骗局要有回报,他的回报就是给你看越来越辉煌的远景。旁氏后期新增加的收入无法支付应该给的回报会因为资金流枯竭倒台,而贾老板是当拉来钱不够支撑远景之后也没人再投入,这个时候就会出问题。重点是:这个远景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这种判断几乎基于行业常识就够了。 说实话,贾老板有什么?我敢说技术肯定是没有的。和他所对标的公司差距都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巨大。我们稍微了解一点,能知道漏洞百出,都是嘴上功夫。他所谓的FF的电动车,都有什么技术了?公布了?自己嘴上天天自动驾驶,超过特斯拉云云,搞的特斯拉,google和baidu像窝囊废一样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凡是乐视有活动有事情,肯定会有大量肉麻软文出现;基金,证券分析师之类的都是说好话或者不说话。乐视的最核心目的,是支撑股价。贾老板已经不是野心了,而是贪婪。之前看新闻,他国内碰瓷BAT,国外砸挂苹果特斯拉,为什么明明盈利是阿里巴巴几百分之一的公司会有这种莫名狂妄?说白了,是要自抬身价,是要show给那些提供资金的人看。这都是有大规模组织和运作的。
    贾老板要是相信自己画的饼,那是疯子;不相信自己那是骗子。但是我不相信一家公司,能干那么多即使不是伟大专注也是大而专的公司的事情。
    后续的事情,所谓那几个同学投资,我相信是要先渡过眼前的难关,发工资和还货款,才不是给去建电动车厂呢。先把当前难关过了,稳住股价在38块,年底裁员。进退不得,也要进退。推测会把某一块或者几块东西的控股权扔出去,可能性最大的是体育和影业。电动车最好早点砍掉(易到或砍或卖,卖可能没人接盘,难死了,本来是贾老板融资主力之一),乐视会成为一家不那么伟大的但是可能会赚钱的二流公司,可能排在360之后吧

  9. 小伊说道:

    一、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作者通篇讨论的主体,乐视粉饰财务的做法究竟存在不存在?
    1.该作者质疑最为严重的是,乐视网用递延收入来增加公司净利润,是否存在此行为?
    该文章称,乐视网预计自己未来能够实现盈利,因此确认了这种递延收入(递延收入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相当于预收账款),但是乐视网的报表却显示乐视网的可弥补亏损却一直为负,并没有好转的迹象,未来没有盈利的可能性,二者相矛盾,因此确认这部分递延收入是一种粉饰净利润的手段。
    以上为《乐视控股是庞氏骗局吗》一文截图
    这一事件的争议在于乐视网究竟该不该预期自己未来能够实现盈利,该不该确认这种递延收入?实际上我们知道乐视网的亏损主要来自于超级电视的主体乐视致新,那通过历年乐视网的财报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乐视超级电视的销量不断提升,乐视致新的亏损率呈不断下降趋势,也就是实际上虽然目前乐视致新是亏损的,但是乐视致新的2015年-2016年的亏损金额出现了大幅下降,同时亏损率也在近三年连续下降。资料也可以查阅,2015全年乐视超级电视的销量为300万台,而到了今年的6月底,乐视超级电视累计销量突破700万台,按照每台电视产生的用户价值,超级电视增长速度,以及乐视致新目前亏损收窄的趋势来看,乐视网完全是有理由判断自己在未来能够实现盈利,因此确认这部分递延收入完全是符合规定,并且没有任何疑问。
    从这里我们看出,作者仔细研究乐视网财报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是不能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无论是刻意规避上面这些数据还是真正遗漏,这都对乐视网造成了极大的误解,对投资乐视网的投资者造成了重大的误导,甚至对广大投资者利益造成直接的损失。
    2.作者质疑的乐视网在2013年开始进行确认递延所得税,12年却没有,这直接将乐视网净利润由亏损变为盈利。
    “根据公开财务数据,乐视在2012年之前,是不确认一分钱可抵扣亏损造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而在2013年则对这部分进行了确认,这样的会计政策从2013年一直沿用至今,其结果就是导致2014年和2015年的净利润由亏损转变为盈利。同样的一家公司,在不同年度采取了不同的会计政策,关键是这种政策的转变对净利润产生了根本的影响。并引用了一则贵糖股份的公告来充当案例。”(这部分为原文引用)
    研究乐视网的人都知道,2012年9月19日乐视宣布要发布超级电视,乐视致新这家公司也随之成立,那时候的乐视致新尚未开展实际业务,因为其主打产品——超级电视是到了2013年5月7日才正式发布,一个多月后才正式销售,因此2012年乐视并没有做这种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也无法去考量适用递延所得税确认,等到2013年再做递延所得税确认实际上非常正常,并没有违背任何准则。
    作者产生这种质疑要么是视而不见,要么就是对乐视致新对乐视网并不真正了解,如果是真正研究乐视网就应该乐视产品发布的时间,了解其主要业务的开展时间,根本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再者,作者引用贵糖股份的案例,有点用心险恶。该文章称,贵糖股份在监管部门“选择性”干预下,贵糖及其审计师连发多份公告进行说明。但实际上贵糖股份与乐视网没有任何的可比性,贵糖股份之前是预测公司未来五年弥补不了亏损,所以刚开始没有递延所得税确认,后来发现可以使用这一准则,所以主动变更,这属于变更会计估计的范围,而乐视网是业务开展的事情来决定的,不存在披露的问题。
    3.该作者质疑的乐视网自己成立多家子公司来分担母公司亏损的行为。
    以上为《乐视控股是庞氏骗局吗》一文截图
    上图作者原文简单概括其意思是,乐视网成立非常多的子公司来分担母公司的亏损。据我所知,乐视网子公司的股东构成并不只有乐视系,例如乐视致新的股东中就有知名投资机构创新工场(公开信息即可查阅),乐视云的股东中有重庆渝富资本、鑫根资本等,假设乐视子公司的设立就是为了给母公司承担亏损而存在,我相信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乐视子公司里的这些外部投资人,因此更多的考量是这些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的股东是真正看好乐视网以及相关业务的未来而进行了投资。
    至于乐视网旗下很多子公司的设立,曾经乐视创始人贾跃亭说过并不愿意过早的稀释股权,愿意将更多的股权交到员工的手中,这些子公司或许也是出于保证股权集中的考虑。 反过来说,假设这些子公司真是为了给母公司承担亏损的空壳而已,那么为什么这些子公司还能吸引大量的投资者,还怎么使得众多的核心团队持股其中,并获取未来长期的股权回报。公开信息可以查到,乐视云年初已经完成了10亿元的A轮融资,目前已经在进行A+轮的股权融资,同时在我调研乐视的过程中也听闻,乐视致新即将完成新一轮的融资,金额并不小(算不算我给乐视网投资者抛出的福利)!如果他们仅仅是为了给母公司承担亏损而存在,这些参投的机构岂不成了犹如傻瓜一样的冤大头?
    二、讨论乐视种种粉饰财务的做法究竟存在不存在之后,我们要来看看这篇文章的目的。
    首先这篇文章的标题为《乐视控股是不是庞氏骗局》,标题虽以乐视控股为主体,但是文章通篇讨论的仅仅只是乐视控股旗下上市公司乐视网的财务问题,因为作者知道攻击任何乐视的主体,都不如攻击乐视网有效,因为乐视网是上市公司是创业板龙头,在证监会的严格监管之下。科技界大V何明科曾撰文分析,庞氏骗局其核心操作理念是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庞氏骗局具有两大特征:第一,自身没有赚钱的业务或者资产。第二,通过让小部分投资人获益而制造口碑,从而圈来更多投资人的钱,并让大部分投资人最终赔钱。在他看来,乐视是一家梦想足够大、野心足够大,执行力不差的公司。
    众所周知,乐视销售互联网生态模式超级电视、超级手机、VR,未来还将推出互联网电动智能汽车,这样一家拥有庞大生产能力,提供硬件、软件、内容和应用等产品,创造了实实在在价值的公司,与玩资金障眼法的庞氏骗局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而且,乐视网每年都在按照证监会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也会强调乐视网包括政策、产品、资金链等风险,这其中根本不存在骗这么一说;乐视旗下乐视网、乐视超级电视和乐视超级手机,目前也拥有大量的客户,相信也有不少年轻人正在被这些产品所吸引,这样一家做实业的公司,根本和庞氏骗局扯不上任何关系,可以看出,作者仅仅是取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吸引读者而已。
    我们几乎可以得出结论,这篇文章是为了黑而黑!
    这篇文章作者并不是没有财务知识,但是作者却多次选择以偏概全,避重就轻,来论证作者开篇就想敲定乐视网在粉饰财报这一罪名。文章除了采用了一些感性的引导性词语之外,更非常“良心的”附上了乐视网之前的多篇负面新闻,针对性显而易见。
    乐视近年来涉猎的行业越来越多,从最初的视频网站、影视、体育等等到现在电视、手机、汽车、VR以及互联网金融等等,而在每一个行业乐视又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例如乐视旗下超级电视已经成为了中国智能电视第一品牌,即便是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互联网金融在整个9月就卖了6亿元,这样一家快速成长,又屡屡号称颠覆的公司,必然将大量树敌,在这个行业里面竞争对手花重金邀请媒体黑一家企业的行为也并不是没有存在过(像阿里、腾讯等之前都遇到过著名的被黑风波),从作者通篇以偏概全引导性极强,并取耸人听闻的标题,我们不难排除,恐怕这一次又是竞争对手或者是做空力量进行的一次抹黑套路。
    实际上乐视网自上市以来就一直被黑,上市之初质疑乐视网版权运营模式资金链会否断裂,发布超级电视时称乐视只是大忽悠,在2015年怀疑乐视网的背景等等,这样的案例可以说数不胜数,但是就是这样一直被黑的乐视网有因为被黑而倒闭么?相反乐视迎来了大跨步的发展,超级电视销量破700万,超级手机销量破千万,超级汽车完成10.5亿美金融资,开启全球化,收购美国最大电视厂商Vizio,919全生态销售量达48.9亿元等等等等……
    一个骗子想要骗过一个人容易,乐视却拥有大量的投资者,其中包括重庆市和深圳市战略投资基金,包括万达、阿里、深创投、联想控股、海航、海通证券、鑫根资本等等大型机构这张图谱几乎涵盖了中国大部分的顶尖企业,这难道能说乐视高超的骗术骗过了所有这些专业投资者的眼睛?
    再讨论到业绩的问题,此前的亚马逊、京东等企业,在他们坚定践行自身的商业模式的时候,同样也并不是将盈利作为第一考量目标,但不妨碍他们成为伟大的企业,滴滴、Uber也依托其优秀的商业模式拥有超高估值,因此短期的业绩波动并不是衡量互联网企业价值的唯一标准,更应该关注其优秀的商业模式,并且从其逐步展现的收入结构来分析变现能力的持续增长以及分析该种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因此,我想说,抹黑乐视网事小,做空乐视网伤害中小投资者利益为大,涉嫌利益勾结的抹黑行为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最后送给竞争对手一句话:踩别人一脚并不等于自己会长高!

    “起个啥名儿好呢”这位同学提到了关键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和少数股东承担亏损。
    很好。有一定专业水准。
    说服不懂财务报表的同学足够了。
    可是存在重大错误。
    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
    不是管理层任意操纵得了的。
    子公司亏损,所得税费用为负数没错。
    可是子公司要并表啊。
    如果亏损10亿,所得税费用为负2.5亿,还有7.5亿咋办?
    还是在母公司报表上。
    只能说管理层合理利用了会计准则。
    乐视做的是关联方承担亏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
    另外是版权摊销周期太长。
    版权互换业务有收入,但是现金流很差。
    会员费收入,不过是把硬件收入进行了拆分。
    3000的电视按成本卖,甚至亏本卖,但是收入分为2000的硬件和1000的会员费。
    看上去会员费收入很高。
    其实是因为捆绑销售后人为拆分。
    但是仍然符合所有规则的要求。
    乐视的财务技巧确实不错。
    但是和其他上市公司比起来,已经算老实的了。
    比如看看某老牌红色游戏上市公司,董事长还打过女记者。
    再比如某著名公关公司,2015年的一个巧妙安排。
    花样百出,还都符合准则规定。
    大开眼界。
    所以不要轻视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智商。
    不要轻视会计师的水平。
    上市公司出的报告,都是专业人士帮忙出谋划策的。
    没那么容易被抓住。

  10. 方祎说道:

    家有乐视50 55 65电视各一台,先不说乐视或者贾先生怎么样,产品方面传统电视公司无法超越,也推荐周围一波人在用。超清和4k资源也走在国内各大平台之前,乐视的超前意识是好的,如果用户消费和生活水平能承受盈利不是问题。乐视体育我也关注,视频资源也是非常丰富。
    其他产品还体验过蓝牙耳机,如果不追求音质的话性价比不错。手柄也用过,主要是没资源跟xbox这些成熟平台没法比了。手机不做评论,因为一直在用iphone。
    我觉的大家还是要有包容的心,哪个公司发展都有个过程。
    京东也一样也有困难的时候,现在还在亏损,我每天都在上面消费。我们能享受到好的服务,提高了生活品质,为什么不祝愿这种公司成长起来?

    我这里要为乐视说下话。。。首先我家里用的就是乐视电视,我觉得很好用,而且在我有手机的情况下又买了个乐视手机,手机也好用完全符合我的审美标准。并且在我心里现在相信是乐视的产品,我还愿意将来在乐视的产品上花钱。这就是我一个普通用户的用户体验。对于这个文章的本身我想说的是 如果单看财务报表就能判定一个公司的现状或者未来状况,那当下中国企业只有1%是盈利的。多少人财务报表是真实的?比如我一哥们他开一家贸易公司,他明明每年赚几百万,但是财务上面他永远是亏损的。这就是事实。不要去管别人乐视是不是所谓的什么庞氏,首先来说他的产品是好的,比起什么小米这些简直好了不知多少倍。产品好才是王道。再说了,如果别人都商业模式所有人都能看懂,那别人还玩屁啊。。不是有句话讲的好么:“所有你看不懂的商业模式,最后都成了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开始多少人都觉得是传销。所以真的,我真心的说一句 你的分析都是扯蛋。

    我觉得乐视挺牛的,或者说老板挺牛的。
    这是褒义,很多人一口妈的老子看不懂,骗子,你们都看懂了,还需要每天去搬砖吗?
    要是老板换个国籍,换个名字,叫马斯克,叫乔布斯。。。中国的老百姓,肯定一口一口神。。。
    纵观乐视的业务,电视,娱乐,汽车还都挺不错的,不然也不会那么一堆行业精英都过去啊?

    其实我想对LETV的产品经理说,你们去看看论坛..用户自制的版本会去掉的哪些东西..你们懂的..
    【持续补充!】
    不知道楼上为啥都体验那么好。。。
    反正我用起来就糟心两个字。
    经常闪退死机不说。。遥控器手感很不舒服。。。焦点移动很慢,响应不太灵光啊。
    用的稍微久一点,整体就越来越卡。。。。
    标注1080P的专辑,点进去很可能不是1080P。。。委婉地告诉你不好意思我们只有高清没有1080P然后切换。。

    最近我升级了几次。这个号称千万人研发的东西越来越不好用了!!!逼我用咆哮体啊!

    遥控器反应超不灵敏,天知道我是正对着操作的!每次移动焦点需要按2-3次才会有迟滞的响应。

    每次升级完以后,它都让我重新输VIP激活码!!!

    每次我都要从箱底把激活码翻出来!!!!

    你的轮播频道不稳定我就不详细吐槽了。总之我稍微走开一会儿,回来会发现它持续循环地重播10秒之内的东西。这个场景如此熟悉,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磁带卡带吗!

    应用商店经常进不去。每次提示我要升级,我尼玛升级了还是进不去。有一段时间我都不知道你们系统到底有没有升级!是玩儿我吗!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