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那些倍受好评的烂文,讲政治正确,而罔顾事实和真相

先说个立场问题。

前几天有网友留言,说我提到的某种情况,难道我自己不是么?是的,他说的很对。很多大V写文章,都是站在超然的位置上,傻逼和愚蠢的都是“我的朋友某某”,而自己总是清醒和算无遗策的旁观者。

曹政:那些倍受好评的烂文,讲政治正确,而罔顾事实和真相

但我不是,我的文章里,很多我提出来的问题和错误,我自己也犯过,一些傻逼和愚蠢的历史,我自己也有过,甚至现在可能还不能完全避免。我以前讲过,很多时候我讲的不是经验,而是教训。我希望读者理解这一点,人总要这样才能成长对不对。正如我之前说过的SB第一定律,如果一个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曾经SB过,那他一定是彻头彻尾无可救药的SB。

回到今天,我来抨击最近几个最近刷爆朋友圈的烂文,并做一些我的观点解读,当然,抨击烂文不代表我自己写的都是好文,也许我的某些篇旧文也是这类烂文,拿出来一起共勉就是了。

我的朋友圈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养生,伪科学,各种谣传,微商,星座命理,情感女权,愤青政治七七八八,基本上不太会有。但是依然有一些,在高端人群中,也会被广为流传和认可的所谓专业文章,在我眼里,是非常不可取的烂文。今天,说的就是这部分。

头一篇,说Google用850亿美元的代价坚守商业道德的文章。

首先,说Google做了一个决策,把广告点击范围,从区域色块,改为只有链接和标题。当然,整个区域色块可以点击,用他们的话说,是“用户体验”,修改为只有链接和标题,是“客户体验”,这种文字细节我就不追究了。

然后,是一些客户的反馈和案例,说这个决策损失了很多的广告点击,其中一些典型客户的广告点击减少了60%;

再往后,列出当时的股价变化,这个策略出台后,Google市值从高峰期一路下跌,市值最高跌幅达到850亿美元,但后来终于在客户的信任下重新崛起,创造新高云云。

这是一个我们所说的政治正确的文章,有决策,有案例,有数据,又印证了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很多高端人士也都转发,顺便对百度开一下嘲讽。

但我说,这是一篇烂文。

曹政:那些倍受好评的烂文,讲政治正确,而罔顾事实和真相

这个决策,是的,存在;对营收的短期不利影响,是的,存在;但,所谓典型用户减少了60%的广告点击,这是一个典型误导,实际上,真实的营收影响,并没有那么大,Google的财报随时都可以公开查阅,这个对Google整体营收远远没有文章中案例说的那么夸张。

典型个例的误导还可以放一边,那么市值暴跌这事总是铁证如山吧,说他是烂文,就是因为这个。

单看Google,确实当时出现了大幅度的股价下跌和市值的暴跌,但是那是什么时候?美国次贷危机有没有!!!全北美的科技股全在暴跌,对比一下,苹果,微软,下跌幅度和曲线趋势和Google几乎完全一样!

所以,这个文章最大的问题是,850亿美元市值暴跌,其主要原因,来自于整体市场环境的恶化,而非商业决策;而作者用这种数字游戏,来无限拔高所谓商业道德,并且借用850亿美元为噱头,诱导转发和分享,我个人觉得,这是数字游戏,既不客观,亦不严谨,当然,我这样讲,并非否认这个商业决策,亦非否认这样的商业道德。我相信读者可以分辨这里的区别。

曹政:那些倍受好评的烂文,讲政治正确,而罔顾事实和真相

第二篇,所谓好人不是好领导篇

作者说他有个朋友,人特别好,对员工特别友善,于是创业失败了;他以前领导很凶,他觉得收获很大,于是得出结论,好人不是好领导,所谓慈不掌兵。

烂文原因,一个人,创业失败,是个很高概率的事情,而且可能有几十种原因,甚至上百种原因,但在我看来,创业失败和管理能力的关联度,其实并不大,你说公司发展到很大的规模了,上百人,上千人,公司能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管理,你说创业公司刚起步,没几个人的情况下,能不能做成,说白了,老板能力和判断力的问题。

作者用单独个例来总结原因,这种行为在很多情感鸡汤大号里常见,我们理解一下那些读者的水平,也就算了,但在IT圈和所谓互联网高端人群里,也用这种方式来讲道理,除了观点可能给人共鸣外,我真想不通转发的那些人逻辑在哪里?

这是一个非常坏的现实,很多人转发的时候,只看观点,不看逻辑。

如果我们可以用个案来总结原因,我随时可以写出,创业成功与星座的关系,创业成功与血型的关系,创业成功与属相的关系,创业成功与籍贯的关系,嗯,别说,随便发挥一下都可以,列一个观点,找一个正面的,找一个反面的,真实案例,俯拾皆是。

第三篇,是个游戏媒体,对前几天冲到国内ios免费榜单第一的一款游戏做了点评。

这又是一个政治正确的文章,对方表示这是一款山寨游戏,由于正版游戏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获得了爆发的机会,然后感慨了一下国内游戏的山寨风气。

曹政:那些倍受好评的烂文,讲政治正确,而罔顾事实和真相

烂文理由,该案例完美诠释了我的旧文

浅薄

还好,很快看到另一篇游戏媒体,对同样这个游戏的点评,将该游戏的导流入口,对比同入口和同类型的其他产品数据,宣传方法,研发特性都做了深入解读。那篇文章我觉得写得实在好。

一种烂文的标志是,用所谓政治正确的视角,摆出一副高高在上,道德裁判的方式,来传播观点。但这种文章,对你真正认识行业,认识产品,认识运营方式,毫无帮助。

今天说这些,讲几点结论

1、没逻辑,真可怕

逻辑依然是很多作者写作的硬伤,当然,我自己也要随时反躬自省。
缺乏逻辑的表达和因果关系的生搬硬套是非常常见的,我们为了让文章有说服力,用错误的因果关系来证明我们观点,就算你的观点是对的,这个文章也是烂文。

2、高高在上,讲政治正确,而罔顾事实和真相。

这种特别常见,而且还不好反驳,你一反驳,在很多人眼里,你就政治不正确了。

3、支持者和好评,往往会产生一种假象,让内容提供者,自以为自己的观点和逻辑是正确的。

偏见的由来-选择性阅读

这是很久之前写过的,但现在,换个场景来说,对于自媒体的作者,对于大V来说,粉丝的支持和鼓励,也会造成新的偏见,毕竟,喜欢你的人会不断的留下来,不喜欢的人会离开,最后,你会认为,你的关注者,你的订阅者,你的粉丝,那么多人支持你的言论,你的观点,你的判断,这样就会失去真实的判断。

更多写作技巧:www.yangfenzi.com/tag/xiezuo

曹政:那些倍受好评的烂文,讲政治正确,而罔顾事实和真相

大V的偏见其实也蛮严重的。

昨天的文章,多说几句

高价值信息圈的潜规则

关于隐私的定义,其实很模糊,但也是有价值社交很核心的东西。

昨天我说,高价值信息圈,隐私的尊重,不是说什么信息都不能转发,什么信息都不能公开。

但这里有个尺度判断问题,有人回答说尊重隐私,那么你公众号文章可以转么,这,这属于彻底公开信息,跟隐私毫无关系。

那么朋友圈,到底算隐私还是算公开场景,看不同人的理解和判断,我个人认为,如果对方发表的东西涉及争议性话题,或者涉及敏感性的事件,依然属于隐私的范畴,但从我个人角度,我基本不会把朋友圈当作私人场所,警惕性高一些的人都会比较忌讳这个。 而微信群或聊天记录,则是隐私度比较高的范畴,如果想要转发,个人建议最好征询当事人同意。

【文/曹政  “caoz 的梦呓”(微信号:caozsay)】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写作的十三种力气 —— 我青少年时代的文学阅读

➤ 马立明:歌德写歌德的,你写你的——写作的自由与乐趣

➤ 余晟:写作是种高质量的社交 冯雪梅:写作是中年危机的一剂解药

➤ 西门媚:不依傍大师的自由写作——我的写作心路

➤ 大学公众号们,请停止转载内容吧 写作的叛徒:一个人的文本盛宴

➤ 李笑来:没钱是一种病,病是能治的 写出来的财富自由

➤ 池建强:我的写作工具 曹政:谈谈写作这点事

您可能还喜欢…

3 Responses

  1. 奇轩说道:

    曹老大每期推荐一个公众号吧
    有些内容经常是由一些大V发出来的,很多人经常不经推敲判断,直接信任式的跟风,很多东西经常是“由上及下”传播和覆盖,尤其是经常有很多知名媒体(包含自媒体)不加验证直接传播和扩散,“三人成虎”所造成的……
    塔勒布在其著作 随机漫步的傻瓜 中也多次提到一条过去的路径并不能代表未来,要从时间维度上、可能性维度上考虑问题,才能避免幸存者偏差和错误的归纳。 现在看文章越来越需要独立判断能力,否则一不小心就被带到沟里。

    在写作过程中,当为了支持观点而补充搜寻支持案例时,却搜寻到相反结论的真实案例。其实这个唱反调案例的发现已经比这篇文章本身要有价值了,如果愿意挖下去。但大部分写作者更乐意赶快把它忘掉,扔远点,当作没看见。
    朋友圈可以认为是最朴素的user-based CF,这种算法胜出的文章一定是恶俗的文章。因为高雅的文章有不同的高雅,低俗的人确实共同的低俗。
    说真的,窝非常赞同你的观点
    想看曹大说的关于贪吃蛇大作战的好文,可能是我搜索引擎用的不好,木有找到~求
    gamelook关于 贪吃蛇大作战的那篇很不错

    像谷歌这篇其实估计作者不是不知道真实情况,只是为了迎合现在这些读者
    记得你之前的文章说的过黑暗互联网,看完今天这几个案例应该依然是行业的关于流量运营的黑暗做法。去迎合,去献媚,曲解真相才够刺激,能来一场大范围的撕逼就更棒了。
    中国的教育体系里完全就没有’批判性思考’这几个字,逻辑不通也正常,但最令人最受不了的是那些用虚构故事来讲述的人生鸡汤,逻辑都懒得跟你讲-却又最流行
    最近在看逻辑学的书,怒赞一记

    曹大大判断力可见一斑
    ”这是一个非常坏的现实,很多人转发的时候,只看观点,不看逻辑。”——1,转发的目的,很可能不是宣扬这个逻辑,而是希望领导、员工、合作伙伴看到“我赞同这个观点”,让别人产生相应的印象,甚至刺激行动;2,大多数看到的人,同样也会重视观点而忽视逻辑,因此1的目的可以达到;3,转发的”高端人士”里,有些人看不出逻辑问题(不是所有人都要靠严谨的逻辑来混上高端),有些人意识到逻辑可能有问题但懒得追究(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花精力),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转发会达到目的。这样看,转发行为谈不上“坏的现实”,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成功的工具。

  2. 韩辰豪说道:

    很多文章还有作者他们有自己的逻辑,只是囿于见识的事情少,人生体验不深,做的事情少还有社会阶层的限制,他们的逻辑和思维在高手眼里是行不通哒~
    说的是某游戏是蛇蛇大作战吧,两种文章都读过,一般来说第一种是游戏媒体编辑产出,第二种是从业人员投稿,无非是立场不同罢了。

    「SB第一定律,如果一个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曾经SB过,那他一定是彻头彻尾无可救药的SB。」 所谓爱智求真的理性精神,王小波先生说得极好:「那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往明白里整」。同时也要明白,逻辑自洽了,道理弄清楚了,对自己在世俗意义上的所谓「成功」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一个看似问题无数的公司常年屹立不倒,一定是创始人做了某种关键的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了某些事。但是什么是正确的事,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我自己就是普通的大多数」,所以事后诸葛亮是最多也是最没有实际意义的。 所谓知己不知,就是努力让自己身上SB成分越来越少,这是一生的努力与功课。
    没诚意说人话总是一惊一乍的,现在太多了,光取消这个,手忙脚乱的。

    我还看过一篇文章分析为啥王石出事了,同在深圳创业多年不如任正非,是因为王石没有专心致志,去找了小三影响了工作。我擦。。。
    想起小时候的一个励志故事:老师让小朋友每天坚持做举高手100下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多小朋友都已经忘记了,只有一个小朋友还在坚持,这个人就是日后的苏格拉底(好像是他,一个有名的哲学家)然后这逻辑真是…现在媒体要煽动一些事情实在太容易了,可但凡成大事者,真那么简单?

  3. 腹黑又善良说道:

    这些「伪干货」,其实并不值得你花时间阅读。这些文章教你咀嚼过100遍的N手知识、传递给你可能过时的信息、不时有一些假大空的“招法”….如果每天沉浸在“认真读文章,我又成长了”的假象里,最终情况就是:“我们听过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标题夸大,自我标榜

    简单点说,就是标题党。标题党也有很多种,有的标题党是编辑对现有标题不满意而更改,有的则是直接自卖自夸。事实上,真正的好内容因为质量过硬,反倒喜欢用简单平和的标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你可以理解它是微信上的一种知音体或者读者体,喜闻乐见的话题,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思考,有时候有些很刺激的标题,比如『贱人』『low逼』这类词。朋友圈中对于这个号的看法大概分为两类:一类认为这个号很好,引人启迪;另一类则评价此号是『伴了鸩毒的鸡汤』,是垃圾内容……内容这玩意儿,对于不同人来说价值差异太大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诉求。

    应了一句话: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你瞧不起凤姐的《知音》《故事会》,但有人就是一直订阅;你觉得《罗辑思维》缺乏逻辑(差评君语),但有人就愿意买其20年会员;你觉得凤凰传奇是靡靡之音,但广场上的大妈听着很high;你觉得ST网的信息没深度,但它的流量在科技媒体中排在前几名……总之,内容这东西,你眼里的干货可能是别人的噪音、你眼里的垃圾却是别人的精神食粮。
    一部《老炮儿》有人觉得酣畅淋漓有人觉得矫揉造作,一本冯唐版《飞鸟集》有人觉得翻译到位有人觉得是胡乱搅合,一部琼瑶阿姨的爱情小说有人看完泪奔有人看到第一页就生理不适…

    结论是什么呢?内容,不能求同,只能存异。

    有人说《如果说有人都喜欢咪蒙,那实在太糟糕了》,有些杞人忧天了。我们都知道,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咪蒙,也没有任何内容能够让所有人喜欢,这就是内容有意思的地方,也是这个世界有意思的地方,如果大家都喜欢一样的内容,喜欢一样的事物,恐怕只有在人人拿着红宝书的时代才会有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