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规划的数据平台,今年初见端倪,有了一点点成果,我最近也看了一些数据计算的资料,本来想周末写写心得,写了一部分发现不完整,即使是想表达一个局部信息,这个局部也是不完整的。写技术内容就是这么麻烦,不能像随笔那样一气呵成,只好再放放。
前两天有人在值乎问了我一个关于职业倦怠的问题,今天朋友圈里一篇热文叫「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鸡血充沛但逻辑混乱……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文章。
岁月长,衣衫薄,人生总有倦怠的时候,当你午夜梦回,或者午睡惊醒,有那么一个瞬间,你会突然觉得,这么多年过去了,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不论如何去苦苦追求,总有一些放弃了,总有一些在怀念,还有一些永远只能在梦想中。到底为了什么而追求,又去追求了什么?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然后你就迷茫了……你开始想为什么要朝九晚五,为什么要买菜做饭,为什么不能顺着这条公路一直驱车开到太平洋彼岸……
倦怠总会发生在将睡或刚醒之时,那时候人的神经是最脆弱的,比如极客邦的霍泰稳老师昨夜凌晨突然在群里大发感慨,他说……算了,不告诉你们。
那么这种情绪能持续多久呢?少则几分钟,多则半小时,这个时间内别做决定,过去之后你就会再次认识到滚滚红尘的巨大诱惑并重新投入其中。
职业倦怠不是这样,在我们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每个人都会在非常清醒的情况下出现的这种情绪。比如两年没有升职,一年没有加薪,公司发展的太慢了,公司发展的太快了,公司没健身房,公司有健身房了我懒得去……等等。当你在一个公司待了三年以上之后,任何一件琐事都可能让你产生职业倦怠:老子为什么还要在这个公司待下去呢?你仿佛看穿了一切,然而并没有。
创业初期的老员工最容易在企业成长阶段产生这种倦怠。企业初创,十几个人,几十条枪,没有规章制度,没有繁文缛节,你拼命工作,试错、调整、迭代,前行过程中火花四溅创意横流,简直过瘾死了。这个时期你就像打了鸡血的鸡动车,一路狂奔。慢慢公司变大,各种规则逐渐建立起来了,有了规则就有了束缚,公司加入更多陌生的人,他们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公司对你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如果这时候,公司还没有取得足够大的成功,老员工就会产生很大的职业倦怠:年轻时候的理想呢?创业的荣光呢?然后翻出四年前的老照片看的热泪盈眶,指着中间最胖的那个胖子说,老李,你变了。
创始人变了么?当然,世界在变,大家都在改变,你也在变,可能只是变颓了而已。
很多加入初创公司的人,都把希望在创业公司找到「初恋」的感觉。我经常收到类似「给点工资就行,干啥都行,我就想加入你们公司」的热血简历,这种邮件我一般会直接丢进垃圾箱。一时的激情与长久的驱动力相比不值一提,而且会带来很多麻烦。每一家公司都不是看起来那么美好,问题多多。一旦失望,这些人就会转而绝望,并散发很多坏的味道。公司的优点会变成缺点,缺点变得不可原谅。他们开始迅速离开,并对每一个遇到的人说,公司要完,创始人要完,你怎么还不走,不走的都傻 X……
还有一些人,在某种环境或因素的驱使下,会自觉不自觉的为自己营造一种悲壮的情绪,比如混淆加入创业公司和创业的概念(开头提到的文章)。以创业的心态为自己工作是没错的,但是,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和自己创业,真的是千差万别。老板与员工考虑的问题范围、角度、眼界,承担的责任,获得的收益,都完全不同。我们可以说公司创始人是 all in 的,你一个普通员工怎么 all in 呢,或者说你有什么资格 all in 呢?做好自己的工作,该编程编程,该加班加班,该读书读书,该休息休息,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师爷,你能解释解释什么叫做 all in 吗?
冯小刚曾经说过,对于电影,姜文是 all in 的,自己不是。就像二战里的巴顿将军,他热爱战争,并希望成为战争中最后的胜利者,为此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这叫 all in。而加里森敢死队呢?虽然打起仗来也很敬业,但他们永远不会压上一切。
大部分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没能做好一个加里森队员。
在这个时代,创业公司尤其不该被理想化,或者被妖魔化。创业公司也是正常的公司,脱离不了正常公司的商业运行规律。需要加班的时候就加班,该休息的休息。方向和策略对了,发展会快,做错了事情,就会变慢。找对了人,就会聚合更多优秀的人,人不对了,就会劣币驱逐良币。不断调整,才能继续前行。
有些人把创业过程想得过于理想,有的人则弄得过于悲壮,基本上,这两种都是自嗨行为。现实不会因为你的想象变好,也不会更糟。世界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啊。
你职业倦怠了吗?也许,你只是缺个给你煮面的人。
「即刻」是个很有创意的新形态资讯APP。你关心的五花八门的事情被做成了即刻上一个个的主题,可订阅跟踪相关资讯。我自己在用,基本能替代微博和新闻软件,还经常发现一些让人欣喜的技术主题。
【文/池建强 MacTalk(微信号:sagacity-mac)】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 关于冯大辉从丁香园离职的一些思考,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技术大牛?
➤ 曹政:教不来与学不会,有些路必须自己走,有些坑必须自己踩
倦怠的时候读读 MacTalk。分析透彻,受益良多。最近一年内换了三家公司,要嘛觉得体系庞大行动缓慢短期没有发展前途;要嘛自恃清高觉得公司没难度同事跟不上节奏;要嘛受不了创业公司强制、拼命加班……也许自己已经迷茫了……虽然才毕业一年,该沉淀一下了(太怕沉淀后,一无所获。
当然,世界在变,大家都在改变,你也在变,可能只是变颓了而已。——只有我一个人看成「变秃了而已」吗?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戳中痛池老师,最后一句话太赞了。“你只是缺少一个给你煮面的人”难道只有我关注了最后一句么……我们缺的是啥?!
之前看到《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我就在想谁能写一篇文章评论一下这事情。
人生在世三万天,趣果有间,孤独无解。苦练含笑半步癫,呐我去给你煮碗面。–––––陈粒《正趣果上果》我想煮面给人吃[,真的是有点换新环境工作,想在大公司.把创业公司理想化或妖魔化,都是那些没有参与过创业公司的人煮面干哈,伦家直接泡面,效率超高.
请问,"缺个煮面的"这是哪门子梗?
“我们可以说公司创始人是 all in 的,你一个普通员工怎么 all in 呢,或者说你有什么资格 all in 呢?” 唉……我怎么觉得我还是挺认同这个观点的呢?创业公司和普通的公司一样,没错,不管在什么样的公司,都是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多一些承担,少一些套路。只是创业公司前期,每个人承担的角色会杂一些,,实习,入职了12天,只过了一个周末,其他时间全在公司,差不多是朝九晚九吧,忙着做业务,没人导师带,组里用的技术也比较老,很不开心
昨天还在想这个问题,倦怠了该怎么办,好想放个短假出去玩几天,,对于公司及工作上似乎我是有点急功近利了,看了文章恍然大悟,多谢池大让我提早悬崖勒马一样工作不开心,但车贷房贷在身,不敢轻易换工作。
确实,我只是缺个煮面的人,那个姑娘来给我煮面吃。。。。
有些太直白的话,绕弯了说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吗?
那天老板把“没事”那篇发到公司群,只有二把手回应,好想知道他的心理波动。。。但是,不敢把这篇转到朋友圈。。。
哈哈哈“打了鸡血的鸡动车”,鸡动车是比喻还是通假字
职业倦怠了怎么办?
]
创业公司快6年了,我说怎么打不起精神呢,原来是因为倦怠了啊。辞职换换心情和状态,继续赚钱。如果只是职业,不是创始人或者合伙人的话就不存在什么创业公司。而开创者什么时候都觉得在创业,老罗在创业,雷军在创业,可能余承东也觉得自己在创业
创业公司可不仅仅是十几个人的公司啊,大部分情况下,大部分人都没能做好一个加里森队员,却想着做巴顿将军。让人不要随意去创业公司,说的好像人人都能进的了大公司一样。是社会环境让大公司难进,只能去进小公司。
我缺一个煮面的人.的确没人给我煮面呀…说的没有理想了,老池的另一面?理想和这些冲突吗?一点也不…..我经常收到类似「给点工资就行,干啥都行,我就想加入你们公司」 如果工作经验只有1年,那是培训机构教出来的套路说辞[表情] 因为很有可能的意思是:我真是找不到工作,先去创业公司混点经验再说。我们需要有人给煮面,也得学会自己下面吧,毕竟累了饿了就得吃东西啊。力量和补给总不能只等着别人来给的——然而,我也想要给能为自己煮面的人
同一家公司呆得太久了,没有激情,只剩下习惯。生活压力大,一直想放个长假却每年的连年假都没用完。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很多次想换个环境却不敢去做,,题图老树画画真的不错,微博上老树画画下面很多好图。最后,大家一起唱:我最不忍看你,背向我煮面,随时给心灵的漏洞打个补丁。确实只是缺个煮面的人而已。
好像之前真的有把创业公司理想化了.看到前面的留言:“是社会环境让大公司难进,只能去进小公司“,真是服了,总有人将一切问题归于社会环境。那篇文章的火热程度让我怀疑是我欣赏水平不够,池老师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也许只是缺个煮面的人吧 哈哈..入创业公司一年半,大部分时候还是开心的。同事年龄相仿,干起活来好沟通不啰嗦。
脆弱的时候,有人说说话,感觉还是挺好的找我,知心大哥,,只要努力工作,一辈子就过去了,关于“all in”的观点再赞同不了。老爹年近50突然转入未涉足的领域开公司,投入全部身家和精力,热情饱胀,谨慎运筹。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成功便是前半生江山尽废。创业不能理想化也不能妖魔化,相对于在公司工作创业更加需要思考,市场、产品、资本、用户都需要思考,光有情怀和理想是不够的,倦怠了MacTalk就去看看嘀嗒嘀嗒
对打工族来说 五险一金 周末双休 朝九晚五简直就是奢侈品。。。无所谓开不开心了 因为在糊口面前 最先放弃的就是心情,做开发4年了,却一直想转到销售,以前自己缺乏勇气,安于现状,这次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去一家B轮的公司,追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池老师怎么看?
工作上受挫是一方面,要是生活和家庭比较和谐也不至于如此痛苦,煮面人的说法确实是正解..我最近也在倒腾数据分析相关的工作。我的情况是,目前就一个人搞,前期的数据采集埋点基本完成,在公司其他组帮助下建了个大数据集群,每天有1t多的数据。我的问题是,本人本科毕业在后端领域有快5年的开发经验,技术相关问题都比较不担心,学习和解决都比较快,但是数据挖掘理论相关比较虚,毕竟没有该领域的研究生经历,属于摸索阶段,公司也没有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带领。请问自己摸索需要如何操作?路线,资源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