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甲:腾讯汽车商城推四大核心能力拥抱汽车行业

近日腾讯汽车商城战略产品发布会暨周年峰会在重庆召开,腾讯网、汽车行业协会领导及大批汽车厂商代表出席了会议。去年此时,腾讯汽车在重庆发布了“互联网+汽车”电商战略,高调进军汽车电商,为合作伙伴提供在线营销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品效合一的营销阵地,时隔一年后,到了检验这一战略的时候了。

葛甲:腾讯汽车商城推四大核心能力拥抱汽车行业

今年是汽车电商年,经济放缓大背景下的消费需求下降,促使厂商拥抱互联网的节奏进一步加快。经销商成本上涨导致利润下滑至整车销售几乎无利可图,汽车行业迫切需要采用低成本的线上销售方式提升利润水平。今年以来,几乎90%的厂商都进入了电商领域,汽车电商开始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厂商这一波触网潮结束后,整个汽车产销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变,而伴随着这次改变而来的机会,自然也会大到难以想象。

汽车与卖一般商品不同,这是个服务链条很长的商品,涉及车前车后很长的业务线,如选车、配饰、保险、保养、售后等,经常会有线上咨询线下下单,或从A处咨询,B处询价,C处成交的情况发生。对于汽车电商来说,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难度极大,电商平台不但要有聚众能力,还要保持对用户极强的粘性,至少要能提供几项刚需性服务吸引用户,才能避免提供细致服务最终却得不到订单的窘境。

腾讯汽车发展汽车电商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腾讯的海量用户和产品入口,都能为腾讯汽车电商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但用户和入口并不是做好汽车电商的全部,有效的营销解决方案才是关键,而在解决方案的背后,必须是要以腾讯的能力输出为核心的。意思是说,解决方案并不难做,但一定是要根据自身资源和条件所做出的,否则会影响落地和实施。腾讯为汽车电商营销解决方案所提供的,目前看是四大核心能力,大数据营销能力、社交交易能力、移动支付能力和金融能力。

腾讯是用户最多的平台,也是拥有最多用户行为数据的平台,这些数据集中在一起,就是大数据的实现条件。腾讯汽车所做的,就是通过大数据能力,在网上数亿人每天的各种行为中通过数据筛选勾勒出完整细致的用户肖像,然后再将这些画像提供给汽车企业。汽车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品牌受众,精准定位目标用户,把广告精准投放给他们,然后在腾讯汽车商城中完成交易。

线上用户和流量的转化从来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需要有个实施过程,相关的大数据技术研发也正在快速进行中。腾讯汽车电商希望达到的目的是提供效果、数据和精准解决方案,从腾讯海量的用户中筛选出购车潜在用户,然后再通过平台来影响他们,推动他们在线上完成购车交易。用流量的不断注入提升汽车销量当然是有效的,却是个笨办法,把流量和用户按照不同维度细分出来,根据不同需求加以满足才是正道。如此一来,流量和用户的消耗程度更小,产出的效率更高。

具体的汽车销售环节,当然是核心环节,这对于最终的购车体验也非常重要。腾讯汽车商城引入了StoC概念,提供给一线销售人员非常简便的开店流程,让他们可以将销售信息放在网上,多渠道方式展现给用户。而这一销售环节是社交化的,可以在微信、手Q等多个平台上通过社会化分享的方式扩大传播范围,而这是在别处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

在线下,汽车销售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准备工作是要耗费巨大成本的,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大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腾讯汽车通过将社交交易引入汽车电商的举措,降低了厂商的销售成本,提升了销售效率,与此同时还提升了用户的购车体验。搭建单独电商平台目前的成本已极高,后期运营费用也越来越高,但在腾讯社交网络上开设的电商平台,至少首先解决了用户和传播的问题,因此这也是腾讯汽车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输出。

电商销售平台的问题解决之后,还有支付问题,线上买车线下付钱总还是很尴尬的。不过这在腾讯汽车这里也根本不是问题,微信支付目前早已融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使用起来极其方便,腾讯汽车此次提出了共享支付的概念,致力于将汽车电商中的支付这一重要环节弄顺,提升购车消费体验。

微信支付的全部意义并不仅在于支付,还在于为营销打开了更多机会之门。一次支付的结束,也就相当于另一次营销的开始。支付数据的实际价值难以想象,做好共享的话就能给企业的精准营销和CRM赋予更大能力,成为汽车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微信支付首先可以将支付能力开放,为腾讯汽车电商提供现实条件。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可以将汽车电商平台嵌入微信,打造一体化的销售体验。微信服务号的后台原本就是很好的企业OA后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金融服务是当前车市越来越重要的一个活跃因子,中国人已开始越来越习惯于通过借贷等方式进行消费,尤其是大件耐用品消费。腾讯旗下理财产品微粒贷,曾在去年腾讯商城与一汽丰田的合作中大展身手,让消费者可以使用微粒贷来购买车辆。目前微粒贷已被整合进汽车商城之中,用更低消费门槛促进汽车厂商促进销售,同时也扩大了销售面,让一些暂时没有足够资金但却有收入前景预期的用户也能尽快买到车。

微粒贷分期购车只是玩法一种,也有些购车用户会将预付款存入微粒贷理财产品中获取收益,腾讯金融能力未来还会有很多其他的玩法与汽车电商结合,产生出更多的化学反应。金融是购车交易中很重要的一环,这一能力的输出,对于腾讯汽车电商的发展起到了根本保障。

腾讯汽车商城目前为止已有4000多个品类进行销售,同22家厂商进行了深度合作。作为汽车消费的连接器,腾讯汽车商城有效地对用户和汽车品牌进行了连接,越来越发挥出自身的效率功能,腾讯汽车商城正在汽车电商时代到来之际,奋力前行。

【文/葛甲(微信号:Gejia021)】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阿里携手上汽,又一个智能汽车的大玩家入局
腾讯“互联网+汽车”来了 宝马QQ正式上线
腾讯副总裁王巨宏:互联网+时代的跨界创新和创新人才素质
腾讯大战奇瑞争夺“QQ”汽车类商标
腾讯VR计划曝光:设备、生态、商业分成、开发者分级及支持计划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试乘体验:实在太省心了!
真正的互联网汽车是这个样子的!绝对酷Cry!
苹果谷歌忙圈地 移动生态战火燃至智能汽车
科技企业必将主导未来的智能汽车发展

您可能还喜欢…

7 Responses

  1. 懒癌晚期说道:

    用户肯定是希望越简便越好,一样的平台,谁的覆盖面广,谁更简洁方便谁胜利,这也是为何都想一站式服务的原因。
    其次,每个平台的起点不一样,所以用户群的层次不一样,比如腾讯的平台做娱乐强势一些,但是阿里巴巴的做电商更有优势。所以未来的竞争差异化还是很大的。

    易车网核心特征是售车业务,与汽车经销商合作紧密,而天猫京东是电商平台,当然以商务合作为主。同时易车网这个动作也是追赶汽车之家的节奏,易车与汽车之家打的火热,2014年汽车之家明显超过易车,易车也是在求突破。至于太平洋汽车网,一直不温不火,售车方面没什么优势,以资讯发布为主。对了,汽车之家强项在论坛,以及其他方面综合不错 。

    凡是不以成交为主的营销方式都是耍流氓,虽然是汽车行业领军网站,但是易车网较早提出汽车电商概念,并一直力推汽车电商,也是在顺应这种终极目标的实现。个人推断:这应该是腾讯、京东看上易车的主要因素吧!

    1.早期的“模仿”策略是否一直沿用至今?请解读腾讯代理类炉石卡牌游戏。
    从产品的角度上讲,大部分产品依然沿用了这套思路。先借鉴,在优化体验,进而超越。成功的多,失败的也多,不举例。全民英雄没啥好解读的,典型案例多得是,还轮不到它

    要点2.以QQ为基础的大数据平台+绑架式推销是否还有潜力可挖?腾讯云服务能否再打一片天地?
    潜力非常大,tx具有bat三家中最牛逼的账户体系,同时拥有最差的数据平台,不是技术原因,而是因为数据不能共享。数据在未来迟早会大一统,那时的威力将是其他巨头无法比拟的。
    腾讯云服务?不知道楼主说得是啥,如果是腾讯云的话,不太看好,费力不讨好的事。

    要点3.缺乏原创力?“神化”张小龙是否与此有关?
    不要再提原创,全球都在抄。神化张小龙个人感觉并不是腾讯内部在神化,而是外部在神化微信,进而神化张小龙。我这人有点腹黑,觉得可能有人故意整张小龙。预先杀之,必先捧之。

    要点4.不同产品之间的协同能力如何?单纯捆绑还是相辅相成?
    非常差!后面细说

    要点5.马化腾多面发展百花齐放的经营策略,创建出来的是一个“霸业”?还是“累赘”?
    从2013年soso被干掉,进而ecc,相信腾讯内部从上到下都非常了解上面的意图,没工夫给你瞎折腾了,没希望的寻求投资/收购。
    个人觉得百花齐放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为腾讯未来探了很多路,证实了很多腾讯能做不能做的事(在腾讯有余力的时候,众多的失败没有产生致命伤)。同时给腾讯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多的可能性。虽然搜索,电商腾讯内部不做,但是未来合作,整个互联网业务的布局,腾讯都是最完整的。

    正题:腾讯的软肋是什么?

    很简单:最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腾讯最大的软肋是自己,是内斗、内耗和公司管理体制

    无数大公司失败的案例无数次的证明这个真理,问题永远出在自己身上。(也有上面一句话就被弄死的公司,看官别较真)

    内斗如何形成?有多严重?管理体制哪里助涨了内斗?

    直接的表象就是公司大了。人多了,事情多了。上面自然管不过来了。然后上层希望可以延续小团队作战的灵活性,因此决定:大量授权給中层。

    从此,各个部门开始了诸侯割据时代。每个老大依靠手中的资源,抢占地盘。慢慢形成小团体,部门间,小团体间,出现了竞争。

    因为职责没有划分到那么清楚。你说手机游戏是应该无线做,还是互娱做?于是大家都做。

    再然后,同一件事,公司内部多个团队都在做,还屡见不鲜。出现了严重的内耗,有内耗就有内斗。就要争抢业务归属。

    然后各中层寻求高层支持,不同领导支持了不同团队。从底层说,谁做的好,就把其他团队吃掉。被吃掉的业务不被待见,大量流失。这是“赛跑”机制的必然结果。

    从高层说,内部利益斗争开始,众多老大被干掉(tony要退大家早就知道了,我腹黑的认为这也是斗争的一部分。当然,总有人相信tony,tel,vic,jeff这么些大佬都是想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内部竞争空前激烈,微信的横空出世更是火上浇油。

    我再次腹黑,手机qq曾经的一星差评事件,唯一能说明的就是手机QQ和微信不一样。于是手机QQ保住了。我严重怀疑当年那么多一星差评有多少是刷的

    继续讲故事,据不可靠消息,p和m矛盾已然很深。

    多年以来,m靠着自己职业经理人的身份,给各个业务线安插自己人。上面跟投资方搞好关系,下面逐渐控制住公司核心业务,权利早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差最后一步。

    最后一步很快来了,之前据闻p今年也要退。m顺理成章成为一把手,我大腾讯走上职业经理人管理的道路。

    这几年以来,这个倾向异常的明显。切掉搜索,入股搜狗;切掉ecc,甚至切掉重金投入的易迅(还是在易迅的超快速成长期),入股京东。其实都源自入股riot的大获成功。

    近些年,腾讯因为前期的扩张,成本急剧升高,利润率持续下降。这是股东不愿意看到的。搞投资并购,却是m的专长。这几年腾讯的诸多大手笔投资并购案完全不符合先前什么都做的风格。

    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

    一直以来,我都很奇怪,在香港的证券市场,pony只有10%多股份,是如何保住自己董事会主席的位置的。后来我明白了,也许他很快就保不住了……

    内斗的故事就讲到这,斗的有多严重,各位看官自己掂量。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内耗和管理体制

    请问一个app想要腾讯内部各平台的一些资源,需要怎么办呢?

    简单:申请一下。要知道,能申请到的,都不是好资源。因为好资源拿去卖钱了。你见过几次http://qq.com首页的banner轮播位推腾讯自己产品的?并且曾经还爆过内部资源宁愿卖给竞争对手,也不给内部使用的事情

    那内部想用内部资源怎么样呢?更简单:买!用真金白银买!呵呵,这不就是左口袋出右口袋近么,怎能算内耗?再次呵呵,这可不能直接买,这购买合同咋签,甲方乙方都是腾讯咋整。

    容易,找个第三方代理公司,因为那样才算进kpi,才算我的收入……

    并不是全部资源都这样,资源使用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总之,你给我好处,我给你好处。

    这是制度问题,上层也意识到了,所以最近一年头一次在年度会议上COO 发表讲话,深度体制改革,未来将推进公司内结算,也算是个好消息。

    可是,管理制度上的层级太多,上不传下不答的事太多了。

    在不断的划地盘,重定位中,我有理由相信,领导想的更多的,不再是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而是这事给你做,还是给他做。

    Ps:这不算黑腾讯,我依旧相信我大腾讯会有美好的未来,只是在深夜,我会想起那本书《IBM:让大象跳舞》

    以下反驳一下排名靠前的几个答案:
    No.1:ipis。首先,你说的本身就矛盾。豆瓣,知乎这些都是平台,他们的内容不是靠豆瓣和知乎的产品经理搞出来的,而是靠平台上的用户产生的。从这个角度讲,qq空间和豆瓣,知乎无异。你所说的氛围和用户层次,其实就是平台的细分领域。因为只有细分了,才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特殊需求。这些细分领域太多了,腾讯都是不稀罕做的,因为做好了,也没多大量
    No.2:张亮。运营手段依赖内部,这是个悖论。因为腾讯内部的资源是互联网上最好的,无论质量和数量。并不是内部产品依靠内部渠道,而且众多渠道对比来看,内部渠道的数量和质量都好太多,所以让你感觉他依赖。你是不知道腾讯各产品每年掏多少钱买外部资源吧。
    No.3:房海波。不够开放绝不是软肋。1、没有哪个公司是因为不够开放自己的数据/资源而挂掉的,因为核心的东西本身就不能开放。腾讯乃至互联网应用的核心就是用户,开放到一定程度用户就被导走了,所以只能做到一定程度的开放;

  2. 通信研究说道:

    1. 腾讯做产品相对认真。
    BAT三家里面,百度以技术见长,阿里以运营见长,腾讯以产品见长。本身就是这个特点,腾讯确实是用心做产品的,尤其是相比百度而言。百度搜索、贴吧等为了KPI,为了钱可以弄N多的广告。回个头来看看微信对广告的态度,一个鼓励大家分享到朋友圈的都可以删文封号的。张小龙更是反复强调给微信做减法很重要,微信对广告的态度也是非常的谨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设百度运营微信,朋友圈又是一翻怎么样的景象?

    2. 领导人的关系。
    不得不说,Pony是BAT三个Boss中最低调的,也是最踏实的。马云和李彦宏都是一副成功企业家、人生导师的形象,相对而言,Pony很低调,本人也曾说过完全不希望当人生导师的话。说Pony踏实,是因为早一段时间还经常听说Pony的传闻,半夜在撸代码,或者看产品的一些细节,然后半夜在QQ群里喊话等。也就是说Pony是一个抓细节抓得很严的人(这本来也是优秀产品经理的一个特点)。在这样的领导人风格下,自然对下层员工的情况了解得比较多一些。不会像阿里巴巴那样,上层跟一线严重脱节,尤其是下层发生危机,上面汇报的人美化一下,boss反而觉得是件好事。你能想象,马云半夜跟店小二讨论运营策略吗?

    3. 腾讯的公关操控。
    腾讯相对的正面形象,肯定是有公关努力的一份努力的。但我不认为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控制了微信和知乎,控制了舆论。我一直认为腾讯在公关这块并不是特别的强大,有一定的控制,但不至于那么夸张,早些年3Q大战的时候,腾讯的反应其实可以看得出来,腾讯并不精于此道。再譬如快播这个事,腾讯背锅背了这么久,直到今年年初才爆出来说,原来背后是乐视搞的鬼。从领导人的作风来看,腾讯的作风确实是比较务实。

    当然,腾讯也有一些负面的。譬如早期的抄袭形象,对草根创新的扼杀;再譬如目前游戏的策略,充钱充够了才能够玩得好等。但这些显得腾讯更加像一个商人,说得难听是奸商,说得好听是为投资者负责。但你始终很难说腾讯做得怎么样坏,因为人家抄袭方面这两年已经改了很多,而至于游戏方面,究其根本,也就是降低了游戏的乐趣而已,你可以选择不充钱,不玩,或者玩别的。

    最后做个总结:假设每个大公司都有一定的负面新闻,那就是有一个常态的负面数量。而腾讯由于自身的基因以及领导人的性格作风等,导致本身腾讯的负面在正常数量之下,偏少一些;而阿里和百度的负面则在正常水平之上。二者的对比之下,形成大家印象中的BAT中腾讯负面特别少甚至无的印象。

    前不久还和某喷腾讯的答主争论过。完全不懂技术的人,各种错误的技术观点仍然能轻松拿到1K赞,而我好好去反驳其中有问题论据的回答也只有两三百赞。要知道那个答主也不是大v,粉丝也没多少,但是骂腾讯,就是政治正确,哪怕里面各种错误观点也不妨碍有上千人给你点赞。

    现在骂腾讯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软件做的不咋地,QQ卡啊微信卡啊什么的。上面我说被点千赞的答案就是属于喷这种。但是你要知道,卡是建立在功能完备,使用方便的情况下。如果说功能都没弄好,哪里还会喷卡。
    一种是游戏圈钱,这个一直以来都这样,大家都喷累了。

    然后你就会发现,腾讯也没做啥其他很出格的事情。新闻里面推送质量不高啊,搞搞广告啊啥的,也没啥能狠狠的喷的。

    实际上在内部论坛里面,匿名喷的很多时候比外面的人还不留情面,而且一般这种都会有负责人、组长等亲自出面解释,甚至可能还会有总监,GM,总裁来解释。更不要说有什么投资所以会删答案之类的,说实话我在内部还真没遇到过哪怕一次产品说需要删帖控制一下舆论的情况。当然我不代表腾讯,我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最后是腾讯的企业文化,我觉得对员工的福利待遇(非薪水)方面恐怕以后我如果跳槽(国内)都很难再找到更好的。

  3. 成尚水说道:

    在WEB时代的时候大家都是在喷腾讯搞游戏,搞抄袭的,那时候的互联网可是百度的天下,你写百度的坏话,可能明天你整个网站就进了小黑屋,就算百度出了什么事情,哪家网站敢去触这个霉头?魏则西这事情新闻都报道出来了,谁在百度新闻上看到这事情的报道?这就是舆论的控制,之所以魏则西被大家知道了,其实以前可能还有的是其他人,只是他们没有渠道和机会去呐喊而已。

    后来手机移动端来了,知乎被腾讯投资了,腾讯又有微信这个超级APP,公众号阅读的入口也在腾讯手里,8亿的用户用另一个入口进行阅读了,百度对舆论的控制自然就没落了。

    商业社会的竞争是非常残酷的,大家看到的其实都是流量巨头博弈后的结果。阿里公关成天明里暗里的黑腾讯,黑微信支付,哪位又看到又传播的出去?公关广告是一家公司软实力的体现,现实一点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烧钱竞赛,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BAT在互联网世界里的势力变化。

    因为腾讯侵犯的利益不是普罗大众啊,抄袭受损的是小公司和那些创业者,和看客们无关。何况抄袭和知识版权这件事,简直是中国大部分人的原罪,经不起追讨,罪不罚众呗。
    而百度 阿里的侵犯对象都是普通人,自然比较容易引发众怒。

    百度的竞价排名作恶程度不用说了,百度在BAT三家公司中,主业务是最不公平竞争,最依仗不平等商业原则的公司。而这么多年来,百度钱不缺,资源不缺,技术不缺,除了搜索主业务,搞出什么值得一提的产品了?
    相反,看到google有复苏可能,政府自己也疯了一样要用“中国引擎”试水,自己口碑多年跳崖一样跌,不想办法治治病,反而有病乱投医,依仗平台弄出一大堆抄袭流氓捆绑软件,简直恨不得自己能开发病毒绑架用户了。

    百度现在是和360一个档次的公司了,现在唯一存在的意义就是大部分人没得选,这样的公司,负面新闻最多有什么可惊讶的?

    再说阿里,不提淘宝假货的黑点,只说阿里巴巴,支付宝和淘宝当年多么惊艳,是真正科技改变生活,甚至改变社会经济和发展的产品。

    然而这么多年来,阿里有什么进步?公司内部腐败,造神成风,商业上,又搞出什么好产品了?当年马云战略眼光不到,移动领域输了先机,酸成什么样,看到微信火,不好好在现有淘宝app上下功夫,加强社交性,竟然去弄了个抄袭软件“来往”,互联网做这么多年,同类社交软件没有第一第二,只有替代的原则都不知道么,果然也不了了之。

    但是,马云好在产品在信息交互,意识形态输出上没有优势,太大的恶也做不了,另外靠上游大数据卧薪尝胆搞了个菜鸟,还值得一看。但是光凭领军人红顶商人当得不亦乐乎,资本运作搞得风生水起,马爸爸的高调形象,不好好改变,重新专注做产品,阿里也是难掩颓势。

    这样的公司,负面新闻仅次于百度有什么可惊讶的?

    最后说腾讯,腾讯抄袭起家不用说了,但这么多年来据我所知也就这么点黑点了,体制下无完卵,所以黑他数据劫持信息安全方面的没劲。至于抄袭,和盗版一个概念,在版权法平等基础上,抓住了认罚就是,不算不公平的作恶。

    这些年来,我看到的是腾讯在及时更改错误,不断灵活的适应市场,也在不断地进步,接受体制但不过于靠近体制,专注产品,商业运营也是BAT三家中最正规最公平竞争的。产品方面,不说微信红包这个产品一举成就了移动支付,从有多年积累的支付宝嘴里抢到一块最大的蛋糕,值得佩服,不说滴滴一系列的兴起运营,竞争并购,多么的干净利索稳准狠,就说腾讯能收购知乎算有很有战略眼光了吧。

    另外,从我个人角度上看,腾讯员工吐槽最少,高层变动最小,腾讯管理目测最整洁。马化腾本人也是我看来最低调最专注的领军人,我还真不客气的说,目前看来,腾讯是BAT里最商业化的公司,最可能成为所谓“伟大的公司”,也是最安全的公司,稍有社会变动百度会死最快,阿里会死最惨。

    再说公司的节操,虽然公司存在的目的就是为股东赚钱,但是三家公司里,腾讯旗下的弹窗广告最少,软件最好删。而且最重要的,腾讯的公众号在用户积累伊始重要阶段,就坚决打击抄袭,腾讯公众号维权处理最快,流程最简便,这一点,知乎用户和我心爱的维权骑士应该最有感触,就这一点哪个所谓掌握舆论的公司能比?新浪么,呵呵。

    比较之下,腾讯该算BAT里最专注最低调最有节操的公司了,这样的公司负面新闻最少奇怪么?

    所以,各位所谓的舆论控制论也是很搞笑,所有公司公关部存在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内外部的形象舆论导向,树立正面形象,删除负面形象是日常工作,无可厚非。不过,互联网时代真要全面控制舆论,别说商业公司,长城下的政府都费点劲吧。

    所有认为因为投资了知乎,所以这里没人骂腾讯的基本都是阴谋论。逻辑推理代替不了证据,如果你持这个观点,请拿出完整的证据来。

    2、当下,互联网哪里骂腾讯骂的多的,请告诉我,我也很好奇。
    (刚有评论说:游戏社区里骂腾讯的很多,有兴趣的可以移步那些社区去看看。)

    3、从我目力所及,3Q大战后,腾讯走向开放,被骂的声音就越来越少了。

    4、其实,即便你们的逻辑成立且正确,这种问题也毫无意义。对于所谓被骂的公司来说,好好反思自己的问题才是正道,暴露了问题是好事。如果腾讯的问题被掩盖了,那是腾讯的不幸,而不是幸。

    5、我司也拿了腾讯投资,但请不要分析我的动机,更不用给我扣帽子,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我们只看事实。

    腾讯手上有腾讯网这个战略武器,
    还有qq微信两个信息传播利器,
    所以没有什么组织敢黑腾讯,
    不然腾讯分分钟黑回去。
    没有组织,老百姓自发的黑不过一盘散沙,不足为虑。

    不用上纲上线到舆论控制
    真有那么恐怖的舆论控制存在,不去做微信公众号,换个今日头条号或者自己去阿里旗下媒体开个专栏爆腾讯的黑点,这活不要太多人抢着干 互联网时代,有大新闻,自媒体跑的比谁都快

    重点是互联网在重塑商业形态,对现实影响更大了,腾讯在游戏上抄袭这个黑点比起别人已经不算大新闻了

    PC时代 互联网只是工具,百度用来搜信息,阿里用来买东西,腾讯主要玩游戏
    搜信息不方便差评
    买东西有假货差评
    腾讯游戏不但做的烂,还老爱抄袭山寨自然就是天大的罪过,被人黑了一万年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力量高度渗透到现实生活中
    你搜索医疗生病要靠百度,百度来个假的你轻则损财,重则丢命
    买东西和付钱管钱靠淘宝支付宝,出点问题那就不是假货那点小问题了,一只基金5W起购,支付宝里推荐位置出了差错,等于。。。你也有责任吧
    对比之下,腾讯做个游戏山寨下别人这事,比起别人简直不够看了

    再对比下前端时间做洗衣创业去剪别人洗衣机电线的,腾讯游戏再引导你交钱那也没跑来强制你交钱吧

    有这么多堪称谋财害命不讲道理无节操的公司在,腾讯只是贪财这已经不算大黑点了
    英雄联盟是谁家的?王者荣耀谁家的?微信是谁家的?qq是谁家的?nba中国的直播权谁家的?
    毕竟骂完百度可以义正言辞的说,我不用百度,我不上贴吧,我用维基百科,我用中国知网,我翻墙用谷歌。
    骂完阿里也可以说我不用淘宝,我上京东,我直接去实体店。
    骂完腾讯,好像语气就没那么坚定了呢。

    其实腾讯除了抄袭,别的做的真的还算不错。
    而现阶段,大家对抄袭也没那么抵触。
    况且,被抄袭的公司自己都没把官司打赢了。

    腾讯的“黑点”说来说去就是围绕着一个核心——“腾讯是一家会赚钱的商业公司。”说实话,这真不是什么黑点。知乎上虽然对它也有不少看法,但总体来说知乎众精英一直很奉行资本主义那一套,对仅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资本家很宽松,甚至很崇拜。
    索罗斯,一个为了赚钱血屠亚洲经济,无数人因他家破人亡,跳楼自杀的股市传奇,比起腾讯你情我愿地卖“火麒麟”该是凶残一万倍吧,但是除了当年的受害者,很少听到有人骂索罗斯,甚至奉其为偶像,大神。知乎精英相信,只要不犯罪,任何盈利手段都是可取的,如果你还会钻法律的空子,在灰色地带打打擦边球,玩弄法律于鼓掌,那就是大神。

  4. 一万光芒说道:

    百度本来问题就很多,而且很多都是药啊、医院什么的的事情;
    阿里本来问题就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假货啦,加衣服鞋子什么的;
    腾讯本来问题就很多,而且很多都是百度到假的医院,然后QQ、微信聊好了,然后在支付宝转账成交:0

    但是你看微博,阿里是干爸爸,还不是这次关于阿里抢鸡蛋(不对,月饼)被开除的事,还是上热点了

    有人说腾讯在游戏领域活该被黑,今儿我要洗个地。
    我认为腾讯在游戏方面是一家很有梦想的公司。
    说到这儿您们可能要笑了,tx抄袭狂魔这顶帽子,套的这么牢,还想洗地?
    闲话休提。
    关注这几年国产游戏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腾讯这几年推出的两款国产大制作:
    《斗战神》和《天涯明月刀》。
    这两个游戏很有意思,首先它们是神话/武侠题材,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文化印记,其次在操作和画面方面,基本甩掉了同期其他游戏几条街,文案也做的非常不错,虽然很矫情。
    然而这两款各方面素质都很棒的游戏,最后都死在运营上,游戏最终是甚至是有些页游化,白白浪费了精良的制作和很有诚意的想法。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第一就是资本和游戏制作发生了冲突,最终游戏本身不得不屈服,在游戏没有成熟之前,急于回笼资金,导致了大崩塌。
    腾讯游戏是真的很有梦想,仅从这两款游戏就可以看出,他们想做的是中国题材+良好操作+良好剧情这样的一款网游,事实上他们也做到了,但是太想赚钱,出商城,出打卡,最后把自己给搞成残废,好比是两只手打架,左右互摸,两只手都断了。
    这种游戏,现阶段的几个网络巨头,除了腾讯谁愿意做?这两款游戏我感觉都是亏损,就算不亏,利润也很微博,虽然你看现在天涯明月刀是在疯狂捞钱,但天刀的成本很高,天刀的优化做的很好,我的老机器显卡出了问题,打LOL都经常给我掉显卡黑屏,天刀竟然很流畅你敢信,要做到这种程度的优化是要花相当大代价的,腾讯做了。
    《斗战神》火的时期,黑点也是层出不穷,比如猴子抄暗黑3武僧技能啦,抄人家连击系统啦,仔细想想很没有道理,因为即使是同一种东西,偏网游和偏单机都是不一样的,暗黑3的PVP基本不能玩,斗战神要把同样的技能做的适合PVP,不只是改一些参数那么简单,几乎等于把这个技能重新创造出来。到了《天涯明月刀》,腾讯就进一步摆脱抄袭的影子,刚出的时候几乎让你看到了国产网游的希望,我甚至看到了制作者怀揣梦想的眼神闪闪发光。
    虽然最后又失败了。
    腾讯是现在国内唯一有可能进行游戏革命的公司,如果环境允许,时间允许,资本允许,腾讯能做出来远超其他公司的作品,而很多时候玩家抱怨没有好游戏的原因多半出在自己身上,现阶段的玩家环境也非常浮躁,一边痛骂游戏做的垃圾,一边往垃圾页游里扔钱享受充一百块称霸全服的快感,要在国内做游戏捞钱就必须遵守页游的铁律,往大了说这是人们素质的问题,再往大点说是经济问题教育问题,短时间内是很难解决的, 所以腾讯短时间其实也不可能做出理想的成品。
    所以我一直觉得腾讯游戏很有梦想,像我这么眼睛明亮的人,是不会去黑的。
    我比较期待的是腾讯能静下心来,先把游戏做出来,游戏性做好,慢慢再去考虑收钱的事,这样猴急火燎,吃相难看,根本配不上天刀的制作水准,还不如去搞页游。

    当年3Q大战,腾讯作出一个艰难的选择,没人喷他?
    今天没人喷腾讯,不是因为腾讯变好了,而是同行太给面子.(一盒月饼都能玩出新闻来)

    腾讯主要问题就是抄,而且是以搞死竞争对手为目的的抄袭!
    但是由于这场持续了将近10年的屠杀已经基本结束了.新来的创业者,第一个考虑的问题就是BAT抄我怎么办,所以看不到听不到了.
    腾讯抄袭的主战场在游戏,但是游戏市场基本已经被英雄联盟垄断了!
    腾讯战略有所转变,已经不再需要事无巨细的屠杀了!现在人家开始玩生态了!它太大,你太小.一般人没必要打击你,并且可以参股收购.已经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没必要像原来那样血腥!(抄你不划算!)
    大公司之间,不再是抄,而是竞争!(毕竟神仙战,狗咬狗,吃瓜群众表示喜闻乐见!)
    就算抄,人家有钱有人有资源有流量,成长比你快,比你好.抄这个问题成立么?媒体会报道么!(都说微信抄米聊,你有证据么?争论报道有意义么?人家就是比你强!)
    被打击的也是极少数,声音不会很大.(并且人家比你大,比你快,比你好,就算你说,谁听?自找没趣!就算米聊像个怨妇一样抱怨,是会换来同情还是鄙视?)
    信息战(流量监控,大数据挖掘,行为分析,甚至是网络渗透.你还在原型设计,人家产品都出来了!你好意思说人家抄你?)

    今天的中国互联网毫无疑问是BAT的!但是他们积聚力量太多太大,分赃不均内斗内耗是必然的.迟早有一天他们都会因为太大而出各种问题.

    不光很少见到腾讯的负面,相信很多大企业出现负面的几率极小。以从业经验来简答几句:

    公关传播可以从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两面来讲,负面也就是公关危机归属被动传播里,就是不是企业积极地希望公众了解的内容。主动传播占了极大比重,被动传播通常是靠预案和应对机制来解决。(主动传播就是一般公关公司给出来的年度传播规划,略)

    被动传播除了企业有固定的呈报模式、新闻发言人和话术之外,落在实处的就是舆论监测了。公关公司定期向腾讯/企业发生日报/周报/月报(看需求)所有网上的言论都会被按照非常细致的分层来汇报:正面/中性/负面+链接=标配。任何风吹草动(包含腾讯/企业即将对外公布披露的信息、投诉、新闻等等)都会被讨论和评估是否进一步采取措施。

    进一步采取措施是哪些我就不说了,公关从业者都懂。一系列的行为都是经年累月的运转,所以公关这个行业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守门人,所达到的效果就是众人看到的口碑效应:好评企业/品牌。

    并不是没有负面和差评,一个小小的检验技巧就是检索关键词搜到30页之后看~当然,关键词的选择很重要:)

  5. 葡萄牙强哥说道:

    一开始一想似乎是这样。但是仔细想想也是扯淡。尤其游戏业。如果说第一个成功拉低国内游戏受众品味的是巨人,那么企鹅绝壁是最成功的继承者。

    此外,全家桶系列,QQ比360和百度都狠。

    为什么近几年会让你产生黑点变少的错觉,主要因为微信,扎实地让一群原来不接触电脑和手机的中老年人体验到了信息化社会的便利。然而这件事带来的结果是进一步拉低了互联网社群的信息质量。
    因为腾讯最万恶的东西也就是抄袭而已,
    而抄袭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民间对其定义都很模糊难以定罪。

    还有一点,腾讯的主打产品其实是做的相当好的。

    再加上同行的衬托加成,骂点都被同行抢走了。

    3Q大战以后腾讯的公关做的越来越好。

    现在真的很难找理由黑腾讯。

    单纯从充值游戏这个角度,个人认为 腾讯是在改变中国的大众用户的习惯,以前的中国用户习惯于“免费”的概念,什么游戏什么软件都是不用花钱的,腾讯也是在想努力改变这个格局,尽管对于一些习惯列入ff14等类别的游戏,先花钱购买游戏的人来说,对这种花钱充值提升自己战斗能力的做法不是很认同,但是中国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花钱在一个游戏或者软件上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有利也有弊。

    然而这么多年来,阿里有什么进步?公司内部腐败,造神成风,商业上,又搞出什么好产品了?当年马云战略眼光不到,移动领域输了先机,酸成什么样,看到微信火,不好好在现有淘宝app上下功夫,加强社交性,竟然去弄了个抄袭软件“来往”,互联网做这么多年,同类社交软件没有第一第二,只有替代的原则都不知道么,果然也不了了之。
    但是,马云好在产品在信息交互,意识形态输出上没有优势,太大的恶也做不了,另外靠上游大数据卧薪尝胆搞了个菜鸟,还值得一看。但是光凭领军人红顶商人当得不亦乐乎,资本运作搞得风生水起,马爸爸的高调形象,不好好改变,重新专注做产品,阿里也是难掩颓势。……阿里死的最惨

    内部腐败——腾讯的岳雨(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9年)、刘春宁,(因加入阿里?)被老东家告上法庭?你说阿里腐败,腾讯就不腐败了吗?你何以对腾讯大捧特捧?只字不提他们家腐败的恶行?还有 知乎上是有阿里前员工吐槽老东家的,我就问问,是不是岳雨刘春宁在哪个地方发表了某些文字还在对腾讯感恩戴德呢?

    在知乎,岳雨、刘春宁这样的事,如果换做是阿里的人,大概在知乎是天天“精选”话题了。为什么在知乎没多少人回应。哦,据说腾讯是知乎的大股东……

    还有阿里搞不好产品==作恶?来往失败==作恶?马云眼光不到位==作恶?马云==红顶商人?红顶商人?==他做恶?【胡雪岩据说是红顶商人,他是恶人?】马云高调==作恶?

    阿里造神==是谁在造谁的神?头条上充斥着马云各种消息,是阿里发出来的吗?马云的演讲是谁挂在网上?那些马云的书,每本都是马云授权的吗?各种编排马云的鸡汤与语录,是谁给谁创造价值?是谁的黑点?

    @李白兔 你所罗列的阿里黑点、某些人离开阿里黑老东家的吐槽,与网易上的“阿里是日本人的赚中国人的钱”,其实无任何区别。

    如果腾讯值得尊敬,是伟大的公司,
    那么我说 阿里比腾讯更伟大,更值得尊敬!

  6. 耿直的大学生说道:

    其实很简单——舆论主阵地的迁徙。
    网站、微博、微信的演进,意味着舆论主阵地的演进。
    比如说,企业们曾经最怕的就是天涯,各种媒体活动,天涯必为座上宾,其地位更甚于现今的微信自媒体大V,毕竟那个时候的媒体领袖都集中在天涯,一个帖子决定一家企业的兴衰,不是很难的一件事。
    随着百度搜索的黄金时代到来,牢牢控制住流量入口的百度也是众星捧月,应届生均以去百度工作为荣,其口碑在国内不逊于外国之谷歌。
    不过也不是没人挑战过百度,只是在那个时代,谁失去了百度的支持,就跟割腕没什么区别,众多媒体和企业也是敢怒不敢言。
    这种情况,直到微博、微信时代的降临,才有所转变,而最关键的点就在于微信自媒体的兴起。

    众所周知,新媒体的创业都是基于微信自媒体这个主阵地,所以自当给出三分薄面,这便决定了我们很少看到关乎腾讯较大的负面,即整个舆论环境是建立在腾讯家的微信之上。
    而微信自媒体的开放性,观点性内容输出的方式相较微博的碎片式阅读,更适合媒体大V的发声方式和表达习惯,这些都是使得微信成为舆论主阵地的重要因素。
    除去微信自媒体成为舆论主阵地这个首要原因,“3Q大战”之后腾讯一系列的开放性政策也很关键——化敌为友,减少冲突。
    对外,腾讯寻求友好合作,促进双赢,对内,福利待遇,员工关怀也很到位。

    对用户,腾讯的经营理念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作为一家看重用户体验的企业,用户口碑自然不会太差。
    种种这些,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而前段时间的“亚洲市值第一”,也充分印证了腾讯的黄(we)金(chat)时代。
    在我看来,web时代没人敢开罪百度,而微信时代没人敢挑衅腾讯,都是同一个道理,不是么?

    【英雄联盟是谁家的?王者荣耀谁家的?微信是谁家的?qq是谁家的?nba中国的直播权谁家的?
    毕竟骂完百度可以义正言辞的说,我不用百度,我不上贴吧,我用维基百科,我用中国知网,我翻墙用谷歌。
    骂完阿里也可以说我不用淘宝,我上京东,我直接去实体店。
    骂完腾讯,好像语气就没那么坚定了呢。】
    我不玩英雄联盟不玩王者荣耀不用微信不玩qq不看篮球,怎么破?这理由恐怕不成立啊

    任何人都惹不起腾讯,一旦他们反攻。
    QQ弹窗,微信推送。腾讯网置顶,太猛了。
    如果我们这里有竞选,马化腾可以轻松当省长

    腾讯做的恶并不少,但腾讯在知乎这个社交圈的公关真是专业。我想了三点。
    1.控制舆论导向自然要先有社交网络 root 控制权。
    2.阿里公关有时候想一出是一出。非常不严谨,有时候甚至是愚蠢。而且似乎不在乎外界网民可能会被带节奏。也很少发起主动攻击,一直和百度一样处于挨打的阶段。应该重视一下公关的战略战术了,落后只能挨打。
    3.自干五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有时也有利益交错。现在一些爱在知乎泻愤的喷子,以及不喜欢公司约束的自由主义者,往往成为了tx的自干五。这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呢?具体原因值得深思。
    公关的价值是无穷的,通过一两个有争议的问题就能把大公司拉下马。现在仅仅是知乎一个点就有这么大的负能量,以后的战场想必更为广阔。

  7. 夜熙说道:

    20年前1996中国的互联网是白纸一张,所以不管你做的是什么,不管你抄袭没抄袭(其实早期腾讯并不能算是抄袭)只要你能填补市场空白,那你就会被上网的主流人群所推崇。(生在那个年代多么幸福啊!!)
    1999~2008
    这几年时间中国经济迅速腾飞,911机遇让中国侧身一挤,跻身顶尖强国。上网的主体从当年的精英人群转移到所谓的工人、打工者。这个以亿为单位的群体并没有特别高的受教育程度,背景离乡,几乎得不到社会认同,而网络也就成为了他们在工作之余的休闲方式。
    那时中国网吧遍地开花,我总在想为什么那么脏乱差的网吧可以吸引那么多人,,原因很简单,便宜,请不要忽略这一点。
    腾讯在这几年中做得最成功的就是将社交(我专指1v1即时通讯,我觉得这就是社交)和游戏结合在一起。此前QQ并不算成功,前有icq,后有飞信。而游戏产业也有一水,膀大腰圆的游戏。但腾讯就是这么有眼光。当年我还记得小学三年级和同学凑钱去黑网吧,旁边的人玩劲舞团狂虐空格键,但吐槽为什么打字这么慢,难以和游戏中的“老婆”聊天。QQ炫舞,QQ飞车,以及以前的QQ游戏,也许很多人觉得没有QQ就没有这些山寨货,但如果没有游戏,QQ的下场不会比那个叫米聊的东西好,只会更差。
    首先我们看到QQ受众大多是不会在意游戏质量,更多的是用游戏来打发时间,和社交。这就成了QQ成功的关键。

    2008~2012
    但是呢,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跟多的基层使用者发现网络不只是那个教会他上网的人说所的游戏功能。还能看视频啊,还能玩贴吧啊。这就造就了当年视屏网站的火热,

    这都是在那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束手无策,被吓蒙了的千百年来老实巴交的中国基层群众所选择的娱乐方式——-网络,具体是指网络的内容消费,和网络那种人与人阶级差距扁平化后的社交。
    百度贴吧,天涯,猫扑等网站的崛起就是QQ网民流失的侧证。因为人们还是人,对信息,新闻的渴望是最更本的,好奇心是人在社会群体中体现出的唯一一点非动物性。不是人人都是发游戏发烧友,更何况腾讯的游戏根本是防火的。所以这个呼风唤雨的帝国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为什么会有3Q大战呢,应为红衣大炮看出来腾讯的窘境。那是什么时候啊,微信还没壮大,红衣大炮想干嘛呢,BA3而不是BAT,或者3BA?有人说马化腾迎战是掉价,可我觉得那时候不是什么身价的问题了,那是明天还能不能上班的问题。
    2012~2016
    微信崛起,腾讯续命(+4y)然后马化腾也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做中国最好的互联网企业(加黑),其实是最赚钱的游戏行业。然后用钱吞了不少小公司。
    微信比较棒,但特别火,在于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感谢雷布斯,也哀悼米聊)
    2016~2020
    为什么知乎会火,而贴吧逐渐暗淡?还是要说到基层使用者,如今的使用者使用者是普遍本科的受众,他们的视野,知识,对互联网的看法都是10年前的那一代所无法比拟的,更值得提的是,在这一代人出生的时候互联网已经存在。互联网不再是内容的工具,而是货真价实的成了工具,就和筷子,就和碗一样,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一个00后,我自认为微信虽然很雅致,很复古,但几乎和QQ一样的界面(我认为还不如QQ),熟人社交圈,也就在25岁以上的人群中使用,是不会有下一代使用者的(微信支付,微信红包很好,但可替代性极强)设想一下,几年以后你是会和家人发着几块的虚拟货币,还是认认真真给他们挑选个礼物?但是,作为成人版QQ,微信是不会倒的,除非这代人都死绝。
    未来BAT
    阿里巴巴紧紧抓住一带一路,跟随中国走出去,成为第二次中国制造崛起的承办单位,连接亚欧非三大洲(如果可行)+2分
    百度(虽然百度骂声一片,但别人确确实实是在下一个风口上准备起飞的)使用智能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其在各领域(特别是医疗)的数据积累,流量控制,成为第二次改革的承包商(如果不作死)+0.75分
    腾讯,卖游戏?卖社交?还是直接卖张小龙?如果腾讯还有危机意识,那就需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这辆淘金高铁吧+0.25分

    由此可见,2016年以后,中国不再是互联网企业的跟班了,而是真真正正的扛把子,如果是石油是石油成就了美国,那么硅片就将成就中国。可从小学就开始抄作文,背句子的人们能适应吗?有多少互联网公司能在下个风口前准备好?中国创造,如此艰难的命题90后能不能完成?

    遥想当年,国外技术引进就能发展,如今我们是自己后盾,前面的路是未知的险境,只有我们自己开拓了。
    百度,就是一座大山,和许多小山,搜索暂时国内无敌。以前很厉害的音乐,知道,贴吧。现在已经被瓜分很多很多了。搜索手机也没绝对优势。
    阿里,就是山后面还有大山。1688鼎盛时出了淘宝,淘宝鼎盛时出天猫,拆支付宝,然后蚂蚁金服。马云总是能颠覆自己。
    腾讯,就像无恐不入的水,淹没一座座小山,却无法撼动高山。有百度在腾讯搜索怎么尝试都是半桶水,有阿里在,腾讯最终只能入股京东。有360,安全市场腾讯也只能放弃和金山合作。陈天桥建了一座看似很高的山却地基不牢,水一淹直接倒了。
    所以腾讯要败,不是靠一个人一个公司,而是各个领域都出现优秀公司,有足够能力逾越他的水平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