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谈谈写作这点事

这其实已经回答了很多朋友的疑问。坚持未必是一件痛苦和纠结的事情,其实如果你有目标,有兴趣,完全是可以很开心的持续下去的。

文/ 曹政(caoz的梦呓 微信号:caozsay)

最近有个老同事,目前在知乎,来咨询我一些问题,关于写作,以及分享的目的,和赞赏功能的关系。 这里提了一个挺尖锐的问题,就是写作是不是会偏向于容易获得赞赏的方向和领域?

坦白的说,会,当然并不绝对与赞赏有关,但是会和赞赏,转发,拉新订阅用户等各个指标有关,如果一个领域的文字,写出来,访问量不高,赞赏不多,转发不多,那么写下去的动力就会弱很多。 事实上就是,技术并发系列的文章,基本上都符合这种特征,但我还是顽强的坚持写完了。(最近连续的十一篇文章只有谈并发那一篇访问量没有过万,而且是远低于其他文章。)

知乎一直没有开通赞赏功能,他们内部似乎有个奇怪的观点,认为赞赏可能会导致作者写作的目的产生偏差,这样讲未必说不对,但是人们为什么写作,真的只是消除内心的肿胀么?点赞和赞赏只是不同的激励途径而已,如果担心激励途径扭曲作者写作目的,点赞这个功能是不是也可以一并取消呢? 作者写文章一定是存在激励导向的,对我而言,点赞已经不构成激励,单纯的粉丝数也不构成激励。所以我宁可放弃知乎接近18万的订阅,而转战微信,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认为这里存在更好的激励途径,以及看上去更光明的未来。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行为的解读,实际上知乎上还是有不错的文章和作者,我也经常会去瞅一眼。

是的,我必须坦白的承认,维系一个公众号,我一样是有商业目的和盈利计划的,春节后,我会考虑接一些广告单,甚至会考虑发布一些软文,当然这些我会标注清楚。再长远的考虑,还不够明确,但是有这样一个可以和业内朋友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我认为还是存在较多的想象空间。

微信这个平台好的地方是,他从不拒绝商业,但又能很好的控制底线,拒绝无节操和扰民的营销行为。这个平台的商业价值,我相信很多人看到了,但是我也同时相信,很多人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空间的价值。

以我的观察,相当比例的人群,目前信息获取的途径是微信朋友圈,而不是新闻网站;当然,正如前几天的 没逻辑,真可怕 所言,我的观察是存在较大样本偏差的,但我的逻辑是这样,先锋用户已经开始将朋友圈当做重要的信息渠道,而大部分用户也会逐渐进入这一过程; 一个流行的观点是,微信的用户红利开始消退,其实我认为这里的主要原因是营销账号过度,导致用户的订阅行为比初期更谨慎,新账号获得用户的成本和门槛在提升,不过如果我们细心观察,有原创优质内容供给的账号依然发展迅速。 2015年我眼瞅着 混子哥的公众号大爆发,而其除了一些优质原创漫画外,也从来不掩饰进行商业营销行为。这是我认为微信平台最健康的地方,创作者有动力,有回报。

自媒体的未来在哪里?自媒体的未来有多大?在微博崛起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自媒体的黄金时代到了,但是后来,微博将运营重心放到了影响力上,偏重于名人和公众影响力人物,而草根大号以及优质原创在中后期都无法继续得到足够的支持; 知乎很好的实现了对内容的尊重,也较好的实现了平等与互动,但其对商业的本能拒绝我认为是有欠考虑的,优质作者需要更明确的激励途径,而不仅仅是所谓的知乎盐会员称谓。目前我们看到,最优质的自媒体,以及估值最高的自媒体,其经营重心,基本都放到了微信上。

我个人给一个不负责的预测,微信平台上所孕育的媒体广告价值,未来成熟期应该可以轻松超过每年100个亿;其所承载的优质媒体市值总和,应能超过1000个亿,以上单位为人民币。 以目前挂牌新三板上市的自媒体平台估值来说,整体市场盘子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想象力。 以上判断的基础是,用户在微信平台上产生的阅读量,与传统新闻门户的对比,以及其增长趋势;当然,我并没有完全真实的一手数据,以上为猜测数据。但基于历史,我对新兴市场的猜测通常会偏保守。

那么,今天就整理几个常见问题的观点吧

第一,对原创作者最大的激励是物质回报,赞赏是其中选项之一。商业不是恶魔,不受控制的商业行为才是。

第二,作者写作肯定会倾向于存在激励的的方向,这是必然的,但是也请相信,大部分原创作者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无底线的媚俗并不是原创作者的必然选择。

第三,影响力变现是大势所趋,如果不给予合理的出口,只会出现更恶心的形态。

以上是针对平台的观点,下面是针对作者常见的问题。

第四,每天写是不是会枯竭? 其实不用担心题材有限的问题,你看行业内天天都有撕逼大战,认真说话题多的写不完。 比如人人二手车和瓜子二手车;比如艾瑞和今日头条;这大过年的也不消停,然而这些我都懒得写。

第五,更新频率降低不代表内容质量会提高,真的,很多人建议我降低更新频率,其实不存在说我降低更新频率就会认真写的更好的情况。

第六,商业行为有很多种,很可喜的看到,目前大部分订阅者并不会因为商业行为而退订一个优质的原创作者;但是这里也必须强调,商业行为是要以作者的信用为代价的,比如说,p2p金融打广告是花钱特别大方的,但是这玩意我是不敢碰,我看不少知名大V公众号乐此不彼,呵呵吧。

第七,作为影响力平台的价值,具有很多潜在收益点,比如说, 这是一个我可以直接有效发声又能完全掌控的通道,就可以防止被人泼了脏水而无力反击;再比如说,如果有一天,我参与投资的项目到了一个不错的阶段,我可以在这里替他们吸引进一步的投资,或者引进合伙人才;再比如说,如果有一些投资机构跟我有合作,这里也可能是一个征集创业项目的平台;再比如说,与一些技术培训机构合作什么的。以上都是随便想想就可能有价值的点,这也是回答一些人经常问的问题,你究竟写公众号图什么,随便想想都有这么多可能的好处,后面很多事情都可以做。

第八,一个特别关键的观点,必须分享一下,很多朋友跟我讲,说,你的文章被别人转载到哪里哪里去了,而且没有标记来源。

首先,感谢各位的提醒,如果您想转载我的文章,只要标记作者,标记来源,我都欢迎,只要我的文章原创声明授权转载标注允许转载的,都可以无条件拿走。

其次,一些没有标记来源,没有标记作者,甚至被一些营销号拿去拉赞赏骗收入的,其实,从长远来看,也是在帮助我,请相信一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原作者虽然被掩盖,但是毕竟是遮掩不住的,越来越多的人会逐渐知道原作者是谁,会逐渐转移到原作者的阵地来浏览和阅读,这些营销号,说白了,从长远看,都是在帮我扩展影响力,发展粉丝。

当然,我并不鼓励和支持这种不标记来源的行为,如果朋友们遇到,烦请顺手举报,或者留言告诉其他人,原作者的阵地在哪里。我只想说,对这样的行为,不用太耿耿于怀,更不要太愤愤不平。 去年很多营销号转混子哥的漫画不标记来源,我都看到朋友圈转载好几次,每次我都会留言提醒一下原创的地址,然后真的就眼瞅着这个公众号的文章访问量从可怜的几百几千,到现在随便过十万。好内容,读者最终会找到作者的。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余晟:写作是种高质量的社交

写作的叛徒:一个人的文本盛宴

高全喜:“诗化写作”不可越界

西门媚:不依傍大师的自由写作——我的写作心路

咪蒙: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

马立明:歌德写歌德的,你写你的——写作的自由与乐趣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自从微信公众号诞生以来,「自媒体」就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在所谓「知识付费」火了之后,自媒体概念更是被人追捧。当下大企业在做市场活动时,都会特别邀请「自媒体」,与电视记者、平面媒体记者和网络媒体记者并列,这是前所未有的待遇。

    但是,很多人对于自媒体有很深的误解,包括很多号称做「自媒体」的人。大家以为「自媒体」就是申请个微信公众号,自己摆个摊,随便写点东西。这不对,自媒体的实质是自建渠道,自筹内容,为自己所相信的理念,摇旗呐喊。换言之,自媒体就是做自己的布道师。

    以前有自媒体运营的文章曾经指出,自媒体一定要有「人格化」,这是类似的含义。其实质是这样:每个值得尊重和关注的人都必须活出自己的理念,做到知行合一,而自媒体是知行合一的必备工具。

    理解到这一点就会明白,自媒体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东西,是自古以来,自从文字诞生以来就有的东西。无论是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还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都是非常典型的「自媒体文章」。

    明朝思想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别号阳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包含两层意思「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当代有学者提议「知行合一」应当翻译为「The unity of Inner knowledge and action —— 内在的知识和行动的统一」。

    我认为,「写作」是连接「知」与「行」的重要桥梁,甚至如果没有「写作」,也不会有真正的知行合一。为什么?写作可以深入的探讨内心的思想,内心的想法,如果无法变成文字,总是处于模糊的状态,写出来的过程是很好的梳理和深化的过程。任何思想,一旦写出来,再去依照这种认知行动,会变得更简单。不仅自己可以遵循这种认知行动,也可以带动其他人行动。而通过行动来深化认知,也是需要借助写作,这是「事后总结」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对于知与行的关系,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实践论》也做了很好的阐述,同时这篇著作中也把写作的重要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很难想象,如果这样的认知没有变成文字流传下来,怎么会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

    基于上述认知,我们可以发现自媒体内容的常见误区,包括下面几项:

    只写流行的东西 —— 什么流行写什么,流量第一,专门蹭热点,也没有自己明确的立场。

    标题党 —— 标题党是是丧失独立思考的重要标志,把流行总结为几个套路,对读者做浅层次的刺激。最终所有的看似有效的「标题格式」都会因为门槛太低,用的人太多而失效。

    只写用户想看的内容 —— 只顾一味讨好读者,只写看上去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东西,而不是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只写客户需要的东西 —— 只是为了挣短期的钱,写广告需要的内容。

    其实微信号最适合写的是「你自己」,记录并分享你的生活、感悟。如果你本人很吸引人,或者你的经历能对有类似问题和困惑的人有启发,那么你一定能不断的积累忠实读者。大家讨厌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假大空,也讨厌看到人云亦云,毫不新鲜的内容。

    以我自己为例,我每天所写的,基本上就是过去24小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以我很少提前几天写文章,往往都是当天写,当天晚上发。而我的写作主题的第一大来源你可能无法想象,居然是我自己的朋友圈。我每天一般会在朋友圈分享5-10条左右的原创内容,都是随时记录自己的见闻感想。当天晚上或者第二天,我会把其中反馈最多的消息复制粘贴到 Ulysses 中,变成之后的写作主题。

    今天早晨,我把过去24小时的朋友圈消息稍作整理,居然整理出7、8篇文章的素材,真是喜出望外。

    今天和一个90后朋友聊,她讲到90后所面对的压力和困惑。我说我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也碰到类似的困惑,每天从 CBD 的大楼下走过,却找不到自己在这个城市的定位。那时候我就想:要写一本书,把我们这一代所遇到的困惑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当然,后来虽然没有出这样的书,但是却在十几年后有了现在「辉哥奇谭」这个微信公众号。

    我谈到自己一个明确的观点:「仅仅是记录和分享也是非常有益的」,很难想象如果我没有在几年前开这个微信公众号,今天会怎样;如果没有在2016年9月重启写作,今天会怎样;没有在去年8月开始「日更」,今天会怎样。从最初想写作但没有行动,到开始写作但没有好的平台,到有了平台却不知道写什么,到最近将近一年的「日更」,期间心路历程,都在这个公众号的文字中一一记录。

    我鼓励所有认真生活的人,所有遇到困惑的人,都能拿起电脑,开始写作。不要小看平凡的自己,仅仅是记录和分享自己每天的生活,就很有趣。如果你不知道写什么,强烈建议你阅读《写出我心》一书。你不必为了成为作家而写作,但你的确可以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找到自己的理念,活出自己的理念而写作,甚至可以逐步像我一样每日写作,每日践行理念,升级认知。

    而「自媒体」最重要的一个读者,不是别人,正是10年、20年后的自己。当你开始坚持记录自己的生活、困惑、思考、喜悦,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而因为坚持写作带给你的好运,我不需要在这里一下子说完,我不希望你太功利的对待写作这件事。但我能告诉你的是:我现在所有生活支出完全可以从写作中获得,这算不算某种意义上的财务自由?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