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佳文道歉背后:是谁在消费创业者?

互联网创投界从来不缺奇葩新闻,最近一则“余佳文PK周鸿祎”的视频迅速刷爆朋友圈。一年前靠“90后霸道总裁宣称拿一个亿分红”迅速在媒体走红的余佳文在一年后突然宣称要召开“认怂大会”,因为他只是“玩玩的”……

文/顾嘉 微信公众号:故事书|GFM1983

在视频中,余佳文提出自己“认怂”了,但“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不必太过于较真”,甚至对自己的天使投资人周鸿祎出言不逊,劝他“应该到90后公司实习一周”……一时间,关于这位心高气傲的年轻人的评论又一次铺天盖地,只不过与上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经将这位“杰出”的90后创业代表捧上天的媒体突然调转枪头,将这位创业圈的小盆友批得体无完肤。

余佳文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夜赶出了一篇长微博道歉,称自己要向社会公众、同辈年轻人、广大创业者和员工道歉,称自己“因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也因为自己的年轻无知,更因为自己的价值观缺失,给很多人造成了伤害。”

可是这次,大家会原谅他吗?该原谅他吗?

作为一名也曾被质疑过的80后,我想谈谈自己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和反思。

  一、“余佳文”现象背后反映了创业速胜论逻辑

事实上,余佳文并不是唯一一个靠“炒作”上位的90后创业者,Powerful(泡否)情趣用品店的马佳佳、把湖南米粉做成伏牛堂品牌的张天一、伟大的安妮工作室的陈安妮、云视链的金证济苍……纵观这些风头正劲的年轻人,身上的确不乏一些耀眼的光环:90后创业先锋、获克强总理点赞、2015年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哈佛学霸……

现象级的90后创业明星,频频出现在聚光灯下、发言席上。一方面,这是改写了社会对90后这一代人的偏见,给予他们充分的认可和肯定;另一方面,这其实是创业速胜论的体现。面对着这个浮躁不堪的世界,人们对于“一夜成名”“一P成名”“一夜暴富”等创业“梦想”往往寄于不切实际的期望,于是擅长表达、初生牛犊的90后创业者们恰恰符合着某种特征,这也为“余佳文”们制造了环境和土壤。

  二、“90后”、“霸道总裁”等标签化现象成为创投界的毒药

我注意到一个现象,现在活跃在创投圈的创业者们身上往往带着某些“标签”,有“90后”、“80后”等反应代际特征的,也有“创业新锐”、还有“创业先锋”等反应创业者风格特征的,甚至还有“官二代”、“富二代”等反应创业者家庭背景的……

无论是哪种标签,其实都是一种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方式,先给一类事物“贴标签”,再用“标签”去判断、看待个体事物。“贴标签”也分两种,一种是先分类再概括出一些共同特征,用一个简化的指征词汇来指带;另一种则是,在原有基础上,把其中某些对象具有的一些特征,扩大到这一类人和事物的所有对象上。

“标签”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符号,还反映着人们的某种价值评价。一旦将某类人“标签化”,人们就会自动形成一种固化的“印象”,当现实中发生同这类人和事物相关的现象时,人们就会把这个标签作为一种标准,来进行分析、判断。“标签”往往成为人们评价别人、分析问题的固定思维模式。

在创投领域,“标签化”思维其实是非常危险的。一是“以偏概全”,忽视个体差异,将可能个别化的特征扩散到全体对象。如余佳文给自己打上“90后”标签,很容易让人对所有“90”后都产生“狂妄自大”的印象;二是“一概而论”,缺乏深入洞察,按照“标签”把人和事物简单地对号入座,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余佳文说90后干工作都是“玩儿出来”的,很容易让人对“90”后的忠诚度放心;三是“绝对化、极端化”态度,容易产生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情况,比如余佳文说“要开认怂大会”,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90”后肯定都是不负责任的,甚至还会导致社会对“90后”一代年轻人的轻蔑与仇视。

很显然,对于“创投领域”而言,“标签化”是一种非常“危险”而又不理智的思维方式,是创投圈的一种“毒药”。

  三、心中无敬畏,难有大成就

在移动互联网的“创富”大潮中,一些所谓的“创业者”活得风生水起,他们到处“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要么“开学讲课、著书立传”,当着CEO,迎娶白富美,个个都是一副“人生赢家”的样子,时间一长,自然会有种优越感油然而生。当这种优越感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心中的敬畏也就逐渐消失了。

余佳文在一年前放话“我会拿出一个亿分给员工”,一年后又大言不惭地宣称要召开“大型认怂会”,这种典型的拍脑袋式的“诳语”背后是缺乏敬畏之心。

梁晓声曾专门写过“敬畏”,他说敬畏乃指由敬而生的尊重,是畏己之冒犯之念也。一个人也罢,一个民族也罢,一个国家也罢,倘几乎没有什么敬畏,是很可怕,最终也将是很可悲的。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有了敬畏心,人们在做事情的态度上才能有张有弛,敬畏天命,才不会伤天害理,敬畏人性,才不会违背人性。敬畏用户,你才能获得用户。敬畏员工,你才能留住员工。敬畏规则,你才能遵守规则。敬畏诺言,你才能守信。懂得敬畏,人生才有好结果。

相反如果心中无敬畏,行为自然无底线。作为一个年轻人,余佳文表现得过度张狂事实上是没有敬畏的结果,如果没有今天的教训,恐怕还会更狂,那么等待他的必定不会是什么太好的结局。

  四、到底是谁在消费“余佳文”们

第四个需要反思的问题是:到底是谁在消费“余佳文”们?你有没有发现,曾经将“余佳文”捧上天的媒体如今也是批得最狠的,难道他们会忘记一年前是怎样报道这位舌灿莲花的创业少年的吗?他们显然没有忘记,只是如今有了新的新闻点,当然要狠狠地挖掘一下了。

你会发现,其实“余佳文”以及跟他相同的这些“创业明星”在本质上与那些娱乐明星并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也会有正面报道、也会有负面消息、甚至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绯闻”。他们的PPT被转发得到处都是,他们的雄心壮志成为了创业格言,他们的新书发布也会有签售演出,他们的发布会也会有粉丝买单,一切的一切,都像极了“明星”而非创业者。

也正是我们每个人,消费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可能并不关心他们是否真的成功,我们关心的是他们是否在媒体设定的剧情当中足够“入戏”。

  创业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然而经过媒体的包装和大众的关注,这似乎成为了一个创业真人“秀场”,所有人都很配合地完成演出,包括观众。

在“周余PK”之后没几天,Linkedin中国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90后是不是失去了认真说话的能力?》,随后还在很多媒体上看到了批判的文章,回到本文的标题,我们到底该不该原谅余佳文?或许这已不再重要。我们更应该反思,在这个“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年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创业者、怎样的舆论环境以及怎样的围观人群。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陈泳佳:余佳文事件中,央视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气炸周鸿祎的90后CEO余佳文,无畏还是无耻?

马海平:“吹牛逼”有风险,创业者需慎重

温城辉:为什么被“扒皮”的总是“马佳佳们”?

关注90后创业者:除了卖概念更应担负责任

90后“霸道总裁”余佳文如何当场气炸周鸿祎:我认怂怎么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