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为止专车的事情已经多次走到舆论视野的中心,比如:2014年上海市交通委宣布:滴滴专车是黑车,营运不合法;广州专车遭遇钓鱼执法;前不久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和北京市公安局公交保卫总队则共同约谈“滴滴专车”平台负责人等。这类故事应该还没完,如果想理解为什么没完,那则要把视角拉高一点,不把这类事情看作单纯的商业模式变革也看成一种社会变革。
文/李智勇 微信公众号:zuomoshi(琢磨事)
互联网到底增不增加GDP
互联网到底增不增加GDP这事要分开来看,社交网络和IM是一定增加GDP的,因为这是新领域里的新商业,但在电商和O2O这类领域里,互联网扮演着对现有市场进行存量优化的角色,最终增不增加GDP则要看被优化下来那些人到底干什么去了。
这并不难理解,我们拿一个最简单纯粹的例子来做点说明。
比如说国外近来有一款非常出名的产品叫Zenefits,它的主要功能是可以让企业通过它很方便的为员工买保险,取代原本作为中间层的保险经纪人。商业模式则是对企业免费,向保险公司收取佣金。用或不用这产品,买保险这事对于企业和保险公司而言除了操作方式上,其实是没有太大变化,但对原来的保险经纪人意义则完全不同,他们变成需要被淘汰的角色了。
这确实是用更少的人做了同样的事情,但这样一来增不增加GDP其实依赖于那些被淘汰的保险经纪人能不能干点别的什么出来,否则可以近似认为GDP保持不变甚至趋于减少,因为这产品优化了效率的同时使买保险这一过程中的产生的交易佣金额变小了。
这并不是个案,当互联网走出数字空间向传统行业大举渗透时这类故事会变换各种形态反复出现。
我之前曾经发文说互联网是同步加强了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趋势,而所谓的中心化趋势通常是以破坏现有的经济结构而实现的,除非并不存在现有的存量市场。而存量市场内力量的有无大小则决定是否会出现专车这类风波,以及出现后的对抗有多剧烈。
Google的中心化是没有风波的,因为它面对的是几乎没有的存量市场;淘宝的中心化虽然很多被影响了的人会抱怨,但这些人通常是纯粹的商人也没有被很好的组织起来,所以表面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风波,最多是做传统商业的偶尔出来打个赌,或者把公司改个名,接下来赶紧自己也做电商;专车的事情则因为存量市场里力量强大,所以冲撞最厉害,各方纷纷介入。
而所谓的冲突微观看最关键的是利益重新分配,宏观看则关键的是就业和发展。就业再引申一点则是相关人员角色的转换,比如说:如果Uber这类模式大兴,那出租车司机到底干什么去。这可以说是摩擦性失业,但在我们这里可能就没那么简单。
利害相关者们
每当一个行业被互联网以这种中心化加去中心化同步加强的方式颠覆的时候,核心的利害相关者会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代表颠覆的一方。这是依托互联网重组生产要素的核心力量,成了他们就可以成为新贵。
第二个是代表被颠覆的一方,他们是盘踞在传统生产结构上的力量。典型的是上面说的那种保险经纪人。这一方的力量大小取决于其被组织的程度和人数多少。
第三方则是监管方。但监管方的高层和直接当事人立场一定会不一样。当事人会更多的看到风险,所以会偏保守,因为出事情他们会承担责任。高层则会有全社会的视角。自熊彼特以来大家已经普遍认可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创新的根本特征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列组合达到更高的效率。这对局部未必没问题,比如工业革命就会导致大部分手工业者失业,但全局来看则是不可能逃避的事情。这点非常关键,这决定了这类创新不太可能被一棍子打死。
作为结果,线下牵涉越深,其前进步伐就越缓慢,短期各种反复应该比较正常,但彻底取缔应该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在监管层也比较容易获得一定的支持力量。这也是合理的,就和升息或降息一样,总是要一步步调整,才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美国一样有的州会禁止Zenefits这样的产品。但确实不同国家会导致博弈形式不一样,比如在我们这里就会有国退民进等比较有特色的问题,但就和电商拼杀过后只有四种模式(淘宝、天猫、美团、唯品会)相类似,打车这地方最终也还会只是几种平台能生存下来比如:一种代表共享经济,一种则代表纯自营的车辆。而这种竞争里通常拼杀极为凶狠,除非有牌照这类非市场型的措施,否则传统企业是不太可能拼过互联网企业的。所以专车这事虽然看着纷争很多,但本身其实没什么特别好说的,结果也是基本确定的,专车就是会出现并逐步发展,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如果在专车这种传统力量无比强大领域,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同步加强的趋势都会取得胜利,那就没道理认为在其他地方这种模式不会赢,而这在微观来看是纯粹的好事,在宏观来看却隐含着某种风险。
大变革里不止有正能量还有风险
抽象来看,58上的100%个人房源和专车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唯一不同的是如果是单纯在商业领域,那要被淘汰的如房产中介就赶紧去找办法了,而不会考虑先给你定个非法,直接让你不干了这类手段。而这模式在旅游、餐饮、服务行业等领域不停上演。
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但从宏观视角来看,这种社会结构变更背后确实累积着社会风险,即值得欢呼,也值得警惕。
我们谈工业革命这些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更多的关注文明的进步,被忽略的往往是生产形式变更背后,人身上所需要承担的巨大痛苦,以及它和很多战争间那种千丝万缕的关系。
事情并不复杂: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迁移时,显然会带来农民向工人迁移这样的角色转换。从对英国圈地运动的记载来看这个过程是非常残酷的,在这之后则会有市场和资源的争夺,这是很多战争的原动力。所以马克思才会讲: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我们有时候会欢呼互联网带来的是第三次工业革命,这应该是对的,但没道理认为它带来的就全是好处,或者说自然而然,它带来的就全是好处。
在可见的问题里,最显然的就是人的角色转换问题,也可以说是就业问题。
在过去三十年里我们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就业问题:
一次是知青回城,没法就业,后来就出现了个体户这类私营经济。
一次是国企改革,减员增效,大批人员下岗。
所幸那时候处在经济起飞阶段,虽然这种变动也给很多家庭带来巨大影响,但富余的人员还是很快的吸收掉了。
互联网一样是产业升级,所以也一样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只不过最开始它只在IT领域发威,大家感受的不是特别清楚。
之前分析互联网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同步增强模式时曾经提到过,它最终会导致人们要么服务于中心,比如程序员、产品经理等,要么服务于去中心化一端,这就是能提供各种特色产品或服务各种手艺人,要么服务于物流。
如果不能在这几类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当互联网波及到指定行业的人的时候,那很多人就会变成上面说的保险经纪人,累积了很多年的经验和技能一下子被重置了,自己变得身无长处。从农民到一般工人的角色的转换,通常是简单的,因为相关技能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壁垒。但从工业时代的各种角色转型到互联网上所需要的手艺人可能就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因为这往往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否则就只可能在很低端徘徊。
工业4.0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制造富余人口,而互联网则在第三产业制造富余人口,这趋势应该是非常的明显。
细心想来,这问题在数字空间里其实是无解的。
数据化程度提高之后,人的生活方式上大致可能有三类发展方向:
一类是《黑客帝国》式的,这时候人的肉体基本被废弃,人的精神直接接入数字化的世界,虚拟即现实;
一类是《代理机器人》类的,这时候人们存在于现实,但肉体被锁在屋子里,只靠精神活动生活;
一类是《星际迷航》类的,这时候所有科技服务于肉体与精神相整合的人。
前两类方向至少短期无助于解决上面说的问题,只有最后一种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只有人们被拉回现实空间,同时在精神和肉体上获得更多的体验满足,富余人口才可能被激活并产生正能量。
理解了这个就可以理解万众创业的初衷。
小结
互联网无疑的是火热的。前几天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一兄弟笑谈,现在过天桥发现那种特喜欢带粗大黄金项链的社会人士都开始谈互联网了。互联网拉低了每个人开创自己一番事业的起点,长线来看这是好事。但它带来的变化太大了,而太大的变化通常就不止包含着好的一面,而也必然的包含着不好的一面。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