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灰度这个词,是任正非说新型管理者所需要的素质。第二次听说是来自马化腾。似乎其他人包括马云也用不同的语言说过类似的意思。
文/孕峰 微信号:yunkejiAPP
灰度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和视野是广远的。要理解这个词,可能同样要用“灰度”的心态。灰度的反面,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泾渭分明,严谨条理,是决不妥协,不转弯,认死理。黑白分明不是灰度,像彩虹那样渐变和多彩才是灰度。
简单说下对灰度的两个肤浅的认识。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就用腾讯做例子。抛砖引玉。
对内,灰度的特征之一是鼓励内部竞争。你和我之间并没有100%的分工或界限,哪天我做了你的业务,还做得比你好,你不必惊讶,要有心理准备。因此,你和我都不会天然的以为有什么是自己的地盘,你和我都有在同一块屋檐下竞争的意识,你们都有着拥抱变化的心态。
微信就是这么长出来的。江湖里传,微信某大拿曾说,最希望微信死掉的不是小米,而是当时在做手机QQ的腾讯的移动业务事业群。后来这个群的老大退休离职,传说,多少跟这个有关。你容不得内部人比你强,大老板就容不得你。
传说微博当时也不是铁定了由网络媒体事业群来做,三个部门都想做,然后就“比稿”,各自拿方案,PK,老板们再权衡,最后交给网络媒体事业群。最后这个业务硬生生的被网络媒体事业群做废掉了,可能也说明“灰度”得不够。你就让他们各自用自己的资源和方式去做,自己去跑赢市场。
广告平台也是如此。这几年业绩飞涨的广点通也是自己杀出来的。
腾讯社交网络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似乎说过,在腾讯内部搞“市场化”。
没什么是天经地义的,一切都要讲条件,谈价格。我不能不计成本的给你。亲兄弟,明算账。你自己没实力,占你的地是应该的,跟你的敌人勾肩搭背也是可以的。
一个企业,既要一盘棋,有协同,又同时要“市场化”,在某个角度上,这个状态是在企业内部对“灰度”的最佳的诠释。
广点通这样一个广告平台,部分就是在腾讯内部搞“市场化”的结果。既然要市场化,就得搞清楚所有资源的价格,就要引入外部竞争和竞价,根据价格来交易,也就需要一个平台,这可能就是广点通的原型。也可能,正是从一开始就有这个高度,才令得广点通在内部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她在一家本土公司做高管。有一次去到一家国际互联网巨头的硅谷总部拜访一个做营销的老朋友。她发现技术人员就坐在这个老朋友的旁边,就说,真好啊,技术就坐你旁边,好办事啊。这个老朋友却说,我们这里没你们那里的灰色地带,他坐我旁边,我也必须做流程,就算你远在香港,也同样是走流程。
事实是,这家国际互联网巨头多年前如日中天,现在每况愈下,正谣传要被阿里巴巴收购;而这个朋友所在的中国公司,则在快速崛起。
在成型的行业,或者成熟的商业环境,职业化是好的,严谨的流程是好的,不越界是好的。在突变的行业,在有各种缺陷的环境,严谨可能是“僵化”的代名词。灰度的存在,就令到各种可能有更大的概率被捕捉到。员工们有随时杀出阵地去的意识,机会来了,他们就杀出去。
灰度,本质上是给了所有人在可以的时候杀出去的本能,而不是被养成了小白兔。
上面说对内,下面说对外。
灰度,或者说,在一定混乱之上的竞合并存的生态,在逐步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对外的策略。
依然以腾讯为例。腾讯的开放策略的体现,放弃一些垂直业务,转而支持独立的公司,入股并不控股,包括搜狗、大众点评、京东、58、Elong等等等。
比如京东,是其中量级最大的一家,最有可能改写互联网格局的一家。刘强东是这个行业里公认最强势、独立欲望最强烈的CEO之一。阿里是在综合实力上最有能力跟腾讯竞争中国互联网盟主地位的公司。京东则是最有能力在阿里的主战场将其制衡住的公司。
结盟腾讯,但京东不甘于依附,而是独立,雄心壮志。京东用类似的方式、高价入股途牛、饿了吧、易车、金蝶等一系列公司。京东不会因为腾讯做了什么,自己就避嫌或者避险不做。支付、金融、O2O等等,京东大胆彰显独立雄心。
两家公司的关系是微妙的。尤其对于京东,仿佛是走钢丝。有条腿是绑在一起的,但不妨碍各自的两只手同时也掐架。没有绝对的立场,一事一议,一时一议。这就是“灰度”。
腾讯入股但不控股的广泛发展盟友,腾讯与京东之间的微妙的平衡关系,被二梯队的公司模仿。
创业公司也有这个趋势。腾讯一个中层,出来创业做农村电商,跟雷军系结盟,类似腾讯对京东的投资。他首先是独立的,但同时也是能享受到雷军系的便利。这为独立创业争取到了更多资源。独立和合作,彼此不悖,相辅相成。
这个种类的灰度,至少跟两个事有关。第一是大公司的管理瓶颈。第二是行业发展的速度太快。
大公司入股小公司,主动权在大公司这一方。对于小公司而言,你既不控制我,又送钱送用户,我自然乐意。大公司之所以变,一是自己的能力覆盖不了垂直领域,一是越来越多的领域的从开发到打下江山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短。好歹占个坑。
无论如何,灰度是更符合自然本性的一种状态。自然本就不是黑白的,就像彩虹,是渐变的,多彩的。自然本就不是泾渭分明的,决不妥协的,而是此消彼长的,宽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灰度不是一种垄断心态,而是一种共生心态。不是一种精英心态,而是一种平民心态。不是一种静态,而是一种动态。不是一种强硬心态,而是一种柔韧心态。
灰度不是弱者心态,而是强者心态。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其实腾讯想在内部做一个生态圈,腾讯现在有2W人了吧,企业大到这个地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情况,一些有想法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或者团队很可能在臃肿的体制下被埋没了,如果真的能打造一个生态圈,那有才华的,有创意的产品将会在这个圈子里慢慢生长发芽,相比原来上面指哪下面打哪的套路,这种生态圈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甚至出现内部竞争,但我觉得这个程度的浪费和竞争是值得的。
仅仅是个人对灰度的理解,存异求同。
马化腾是腾讯最为伟大的产品经理。他提出的这个产品创新7法则。我看应该算是他对于产品设计的一个方法论总结。对内部大量的产品经理的产品设计、创新,估计会起到一定引导性的作用。
需求是产品的根基。没有用户需求,一切产品是空谈。
速度,意指互联网产品需要互联网的开发迭代速度。否则将落后于人。
灵活度,产品不能太死,否则会丧失因需求而改变的活力。
冗余度,产品应该让消费者、用户来体验,决定哪些有用。
开放协作度,应该是指生态圈一层次的,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的开放平台。
创新度,指产品的新颖程度,如何创造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进化度,好的产品应该是可以持续进化的,不是一次性用品。能为公司带来持续性的利润的。
当然,以上我的一些个人见解,不足之处当为“抛砖引玉”。
都是些老生长谈的东西,对于不知道的人很受用,对已知道的人就权当复习。
需求度:抓用户需求不能靠臆想,要真真地去研究;
速度:用扎克伯格的话叫做「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灵活度:要保持产品和组织的弹性,同时放下身段伸出触角,即时调整;
冗余度:在资源允许的前提下,适当的浪费是有必要的;
开发协作度:最能适应环境的物种往往不是那些善于竞争的,而是那些善于跟其他物种协作的;
进化度:一个完全被控制、完全精密的系统是经不起摧残的,内部要有适当的混沌成分才有更强的健壮性,遇到危机时更容易存活;
创新度:这个比较有创见(或者是我见识浅),提出「充满可能性、多样性的生物型组织的必然产物」。上面6条都有操作层面的建议,这条好像只是提出个观点。我自己的理解是多样性将导致多样结果,有垃圾,也必然会有精华,其中的精华——创新,是最有价值的核心,为了得到创新,要容忍垃圾的存在。
而「灰度」是把握好分寸的意思,不要非黑即白,要将程度控制在一个区间内。马哥提醒大伙儿要注意上面那七方面(纬度),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握好「度」。
大公司都畏首畏尾不敢改变,腾讯反而像一个勇者。
大众印象中的腾讯,是看到哪个产品火,就直接山寨克隆过来,凭借QQ弹窗之类的手段推广,然后挤死原先的产品。但实际上,原先的产品都只是代表一种模式,而那些模式都是早已被想到的,第一个人不吃螃蟹,后面的人也会去吃。有的模式能成功,有的模式在现阶段下注定失败,成败与否,不可知,只能试。
腾讯被人诟病的地方就在于,它老在模式被证明可行后才进入市场,搞得跟抢占别人劳动成果似的。但其实晚人家一步是很吃亏的,即使是拥有极其巨大流量入口的腾讯,也常因对手已占据绝对强势和自身品牌延伸而落败。
腾讯之所以打败竞争对手,绝不是仗着用户多简单抄袭下就成的,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用行动来投票,被腾讯打败的对手是确实在产品上不如它。
腾讯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会做,这已经做为它的战略目标明文注明了:腾讯要创造「『一站式』在线生活平台」
没什么,是对腾讯核心抄袭文化的一个解释而已。
1.需求度——有用户需求的我们就做,或者说就抄。
2.速度——抄袭速度要快,米聊说我们预计腾讯6个月内跟进,结果腾讯3个月把微信搞出来了。
3.灵活度——公司大了,有些小的应用可能看不到就没法抄袭了,于是,把公司分成6个,于是又可以快速抄袭了。
4.冗余度——各部门可以一起抄袭,可谁抄袭的好,反正赢了都是腾讯的。微信就是个例子。
5.开发协作度——有些东西抄袭不了怎么办?那你们都来腾许平台吧,我分给你们钱。
6.创新度——微创新,其实我们是微创新。
7.进化度——抄袭文化带来的是产品线的混乱,如果公司的组织管理能像生物组织就好了,哪怕看起来混乱,也可以有序发展。
根据个人工作环境结合,觉得产品创新有两个关键点:1、价值观,创新的思维充斥在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时每刻以最高用户体验为目标来进行创新;
2、忠于理想面对现实,创新不能天马行空脱离现实需求,太多的创新太概念化不能产生用户价值;
小马哥的灰度法则是一个完整的模型,并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做产品的同僚应该去详细了解并与自己的工作环境做结合。创新是不可以忽视的,只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
中国互联网在To C消费方面肯定远远领先于米国,这个问下在国外的小伙伴不就清楚了么?
在中国,电商已经打得传统商业开始关店了,而国外好像除了书店行业和出租车行业,似乎其他也还好啊。
中国互联网在消费方面领先于美国,原因是以下三条导致:
1、较大的人口基数与极高的人口密度带来的物流红利;
2、市场化经济的时间不够长,传统商业的孱弱、发展不全,;
3、穷;
互联网影响消费生活是从2000年开始的,此时美国和中国的商业、人口、经济都处于完全不同的高度,这些就是目前差距的本质原因。而To C的消费,我们就必须首先考虑物流问题。
先看第一点,人口基数与密度带来的物流红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喜闻乐见的taobao或jd传统电商:
中国一个普通省会城市的人口是300w以上,一个普通住宅小区的户数是1000户,一个1000户的小区,实际占地面积可能是米国等地位城市1000户的1/50,加上人力成本的低廉,由此带来的单件物品的物流成本和米国相比是难以想象的低廉。所以为什么亚马逊只给会员快速发货和到货承诺,而jd可以多个城市做到211,这就是差距。阿里巴巴现在搞的一万个村点的计划,本质也是解决物流、信息下乡的问题,可以把村认为是一个小区嘛。人口基数和密度是To C消费的一个基础,甚至便利店的密度都是和人口密度有关,因为这是一个经济效率问题。
在中国,送100个件的成本远低于米国送100个件的成本(没有具体数字,但是凭我在米国的经验肯定如此),所以亚马逊热衷于用无人机送快递,阿里JD根本无视。
此点带来的是:
在中国,物品运到我家的运费比运到商店的运费+商店分摊的店租还要便宜哦~~
在米国,物品运到我家的运费和运到商店的运费+商店分摊的店租估计差不多吧,还要等很久
沃尔玛的颓败一半来自于此,另外一半来自于,沃尔玛怎么也没有淘宝和jd东西多吧?
第二点的例子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
在同样高密度的HK、台湾和日本,依靠着便利店这样的解决方案搞定了最后1km配送问题,这是商业的发达,且其发达到了便利店与大型商超联合解决多层次需求。而在日本喜闻乐见的其他非大众消费品如手办、游戏之类的,则通过了专门店的方式解决。专门店提供了更专业和地道的服务,这又和第一点有关,日本和HK的城市小而且公共交通发达啊,而且已经有类似于苏宁这样的标准商超,再举例买电脑,在中国去电脑城不找个懂行的陪着肯定是被坑,在日本去yodobashi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啊。在国外被改造最大的出租车行业也是一样的例子,就是商业化不够,被行政垄断,因此会被Uber快速打破。再早个几年,我想在一个三线城市要买到优衣库都不可能啊!
此点带来的是:
在中国因为商业链条过长,存在过多不要的加价环节,导致可以被互联网节约的成本太多;
在米国因为目前或者的商业机构都是经历了几十年血战下来的精英,不必要环节都被干掉了,导致可以被互联网节约的成本不多;
早期接触互联网购物的人永远记得购买网上买鼠标、显卡、书籍、CD的快感吧。在可以看到的地方就是贵很多或者甚至买不到呀!
第三点可以理解成两个角度:
1、买家看,因为前面两点的合成,让我必须肯定要从网上买东西啊!
2、卖家看,我东西做好点就可以卖掉赚很多钱,我还不疯了一样的做东西来卖啊?!
此点带来的是:
中国用户和商家都会更快的卷入互联网漩涡,并引起震荡。如果说2005年到2010年是年轻人网购,那么2010年之后,支付宝和taobao、jd在中老年人中的扩散也很快。最近在极乐汤用团购买单,隔壁的阿姨就眼红团购比她便宜30块钱啊!相信回家她就要孩子教她用团购啊!商家看到的是来个人就问有没有团购,看来我是应该用一下了。
因此,基于人口基数、人口密度、传统商业的孱弱和对财富的重视,导致To C消费类别互联网会比米国发展更快。
关于原因的具体分析已经有很多答案了,其中都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互联网创新成果能够在国内得到比美国更加广泛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本身对应的传统产品差强人意,很容易被新技术所颠覆,而美国已经有很多成熟并且根深蒂固的传统产品了,相应的互联网创新更多的是围绕现有的产品,这里补充一个事例。
美国作为信用卡的发源地,加上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自然有着成熟的市场和广泛的用户群,无论是在实体商店还是网上基本上绝大部分地方都能毫无障碍的使用信用卡,而且各大发卡行出于市场推广的目的,都有很多的促销手段,比如一张卡加油95折,另一张卡购物一律9折一样,所以很多人不得不带着一个钱包的信用卡出门,这显然很不方便,因此也有了好几家相关的创业公司
已经发行了第一代产品的coin
还在预售的plastc
这两家的产品大同小异,原理上就是一张有类似银行卡的磁条和芯片的智能卡片,可以直接在POS机上使用,其中可以存储用户的多张信用卡信息并且能在不同的卡之间切换,这样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钱包爆炸啦!
还有已经IPO的Square,插在耳机插孔上的随身POS机,方便各种小业主,看起来萌萌哒
然而在天朝,信用卡的使用并没有那么畅通无阻,盗刷的风险,不完善的征信机制,因此大部分情况刷卡还要输密码,还款的时候还有可能要跑趟银行。。于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等在线支付手段便取代了信用卡本来应该有的功能,而且可以做的更方便。POS机无论如何也是需要额外配置的,并且也不是随处可得的,而在线支付只需要通过扫二维码便可以完成,除了带摄像头的大屏智能手机不需要任何额外的硬件,似乎更加代表了未来支付的方向。
这个例子中的中美在互联网创新上的差异很明显不是因为技术决定的,而更取决于前文提到的原因,尽管美国也有很多取代现有支付手段的技术,但要么是限于平台(Apple Pay, Android Pay),要么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比如Visa, mastercard等等发卡行的在线支付)。结果就是在支付领域,中国反而有了后来居上的态势,实现了进一步的智能化,而实体卡恐怕还要在美国存在很久了。
在美国和日本的不少消费互联网领域都存在没中国这么繁荣(我没用发达这个词,因为这类服务更像是生意而非什么技术优势),个中原因分析的人也挺多了。你有没有想过,京东在国内的一些特色到了美国也许就没办法做出来了。比如物流速度、免费送的门槛价格,这些是和中国人工低有关的。亚马逊在美国最快的物流服务也就2日达,这其中的原因也要考虑国情因素。然后京东的售后水平在国内电商里算是不错了,只因对手太弱,美国日本那里的消费者早都被高水平消费服务惯坏,电商售后的尿性去了只怕被轰杀至渣吧……
在线支付这块的弯道超车太明显了。记得我大二的时候,GaTech的学生来交换,还跟我们说米国学生还款全是网上信用卡操作,我们听的觉得好高端啊;现在才过几年,连路边买个煎饼果子都可以微信支付了;但是去LA出差的时候还是得大卡小卡拿一堆。。。
Groupon出来的时候,是美国显赫一时的创业明星,独一无二的团购商业模式,没有竞争对手可以抗衡,有最优秀的风险资本保驾护航,迅速爆发、成长,并登陆纳斯达克。
在媒体的疯狂报道中,他的知名度也很快到了烂大街的程度,就像星巴克、麦当劳刚来中国开第一家分店的时候,可以说是被粉丝顶礼膜拜、疯狂围观的神一样的存在。
然而当Groupon真的决定进入中国的时候,他很快就傻眼了。
这个疯狂的市场里竟然出现了超过5000家团购公司!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血海里,你知道这帮家伙会凶残到什么程度吗?
当Groupon的团购抽成率还稳稳的定在30%-50%的高度上的时候,中国对手们已经将这个比例压缩到5%了;
当Groupon的首页上还在炫耀每天都有一单疯狂折扣的团购时,中国网站上已经随处可见像瀑布流一样的无限团购数量了;
当Groupon还在坚守过期不退的售后政策的时候,中国对手们已经是想退就退,随时现金返还了;
当Groupon还在继续做团购的时候,中国网站们已经不需要预先支付,而是餐后买单了;
当Groupon还在为股价下滑董事会内斗闹心的时候,中国同行们已经在酒店、外卖、电影、上门服务上遍地开花了;
当Groupon还在想电影团购怎么做的时候,中国的网站上已经可以将电影座位都订好了;
当Groupon终于下定决心要进入外卖市场的时候,中国同行们普遍已经建立起了数千人的终端配送团队,并且在统一调度、线路规划和配送速度上优势明显。
当Groupon可以实现根据用户所在位置推荐周边商家的时候,中国的同行们已经出现为订电影票的用户推荐周边的餐厅,为订餐厅的用户推荐周边的娱乐场所的服务了。
就这样,Groupon被他的中国后辈们玩的裤子都脱掉了。
沈南翔说中国互联网行业走在美国前列,他的衡量角度是市值,毕竟投资人,看重的是投资回报,但说到底市值、营收并不是衡量走没走在前列的标准。即便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国内也没有超越美国,大一号的 eBay 和小一号的淘宝真有什么质上的区别吗?占了一块较大的市场罢了。
如果要说走在前列,应该指的是那种国内已然演化出来而且生长迅速的模式,但美国还没出现,或者还没站稳脚跟,然后分析其成因可以排除传统商业因素的,那就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在模式创新上的成功。
当然互联网行业这个概念太大太笼统,还得细分行业分而论之,显然中美互联网在不同领域,走得有前有后,但整体还是美国在前:
先举几个电子商务领域中国走在前面的例子。
1、团购模式来自 Groupon,放到国内即便打到千团大战万团大战还只是个规模上的累积,但之后美团什么的转型去做了外卖 O2O,这就玩出新意来了。当然再严格来说,还是能把包括饿了么、美团外卖这些外卖 O2O 的兴起归因于快递人力成本的低廉,也算不得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次完胜。
2、阿里巴巴,阿里巴巴走在美国前面,原因当然不是淘宝,也不是天猫,天猫是对标京东做起来的 B2C,京东又是学亚马逊,天猫不过是把自营改成品牌商进驻,然后物流外包以降低成本罢了。整个电商范围,中国除了量之外,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京东自营的物流,虽说在国内看起来还不错,但还是不如亚马逊给 Prime 会员做得创新,什么三小时直达之类,更何况亚马逊物流仓库的自动化程度又不是京东可比的,显然全品类电商,国内巨头只是在拼量罢了。
阿里巴巴胜在还没上市的蚂蚁金服,支付宝作为支付工具不止打算做个工具,还打算利用沉淀资金买基金,做银行做的事情,这就比亚马逊 + Paypal 的意义大多了。而且从电商到互联网金融这条逻辑线比微信从社交到金融更通畅,蚂蚁金服的确是重大突破,极端看好。
3、电影票,虽然之前《好奇心日报》娱乐组一篇长文章《在电影和互联网都如此发达的美国,为什么大家不在网上买电影票?》反复探讨了美国电影票网购为什么不是主流,但感觉没有说服我,能提早知道哪个场次有没有票,提前选好票,做好行程规划,这种模式没有发展起来,是不能怪别人的,网购电影票的模式的确是走在前面了,而且这对于促进更多人走进电影院是极大的推动。
4、微信,这个不算电子商务,但还是不得不说,第一次出现全美国的 IM 都打算做个美国版微信(数据说,聊天应用现在已经比社交网络更受欢迎),不得不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骄傲。微信最开始当然是抄了 Kik,和之前的 WhatsApp 也有点像,但随后的演化却超出意外,朋友圈相当于把 IM 和社交网站合在一起,这形成的黏性就远高于单纯的 IM 了,之后的订阅号,类似于 Facebook 一直在做的即时文章,但效果远好于 Facebook,之后的服务号、应用号更是创新。
这是我找到的四个国内走在前列的细分领域,当然还应该是有更多,可以探讨。
至于整体上的评价,只能说,国外还有太多模式可以抄进国内来做本土化的,即便是限定在电子商务,还有手工电商、垂直电商等等模式玩法,远没到在前列的地步。盲目自信自己走在前列,只会错过更多机会。
还有个问题叫做如果把与互联网服务相关的消费电子品硬件也算进来,整个互联网行业国内落后得实在太多。PC 已经算是夕阳产业了,联想独占鳌头不稀奇,手机硬件国内也就华为能拿的出手(考虑知识产权因素),其它稍微“未来”点的东西有什么呢?
取代笔记本电脑方面,微软的 Surface 和苹果 iPad 已经探索了那么多年,国内平板还在山寨啊……至于虚拟现实,只有魔镜在炒一个移动 VR 的概念,其它真正拿得出手的 VR 硬件有什么呢?
不过他说的挺对的,知乎确实有点歪了,题主说的“消费互联网”和举例电商,个人认为确实没有墙的责任,但是确实喷墙的朋友有点多了。
记得第一次双十一结束的时候网络出现一则新闻,说的是国外极客圈被震惊了,因为他们想不通怎么牛逼的架构能扛得住这么大的交易量还几乎不出错(说几乎是为了保险,保不准谁出来说他交易出了什么错,但是我确实没看到这方面的报道)。
中国在电商方面确实比国外要牛得多,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其他主要国家商品零售业发展时间早,实体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成熟,规则、法律和服务都比较完善,电商的出现并不能完全撼动实体商品交易市场的地位。而由于市场发展的时间长且成熟,进入实体店面交易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一旦成为了文化,新兴的交易渠道撬动这块蛋糕便越发的难。中国就不一样,由于我们的传统零售起步晚,相关政策、法律和服务都没有发展完善,尤其是土地制度和交运制度导致的成本高昂极大制约了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此时出现了成本低廉而且更方便的商品交易方式,潜藏的甚至一定程度上透支的购买力一下爆发了出来,十几年内养大做强了本土电商。每次想到这里就想起一个例子: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了欧洲的崛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北美力压欧洲,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尚未结束,中国电商乃至一批互联网企业兴盛,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兴起的这几年,没有过多传统桎梏的电商跑马圈地大砍大杀,这并不是偶然。
我国电商公司的技术确实是不错的,之前知乎有个问题问BAT的技术水平,阿里的一位不知道什么官官出来答过,说技术上我们确实是赶不上世界一流的互联网公司,但是至少也是中上水平,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确实有借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春风向世界第一梯队迈进的劲头,这几年我们也从诸多消息看到了他们的努力和布局(作死的百度被我排除在外),衷心希望各家公司不要再靠墙活着,要有挑战巨头的野心。
我不否认中国电商存在的不足,比如假货问题,但是我觉得这恰恰是合理的,电商发展太快,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还待培养,总不能买东西挑最便宜的吧!总得让他们知道便宜没好货吧!尤其是现在各家还处在跑马圈地的时候,占领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当市场饱和的时候,商人才有更大的动力去打假和完善服务以此提高用户粘性,现在某些平台打假不力不过是因为眼下他们还没有这方面迫切的需求而已,真到了比拼用户粘性的时候他要是还纵容假货,那就离死不远了,这并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而是还没到市场调节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时候。
我国的消费一直存在着一种情况,那就是排浪式。而这种排浪式的消费进程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技术的改革,一是我国人口基数的庞大。技术如同水坝的闸口,巨大的消费需求如同水库中储存的水。当技术的改造足以是产品的单位成本降到人们可接受低位时,消费就会呈现巨大的爆发。
以我国不同时代结婚需求不同可以看出。从五六十年代的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到八九十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再到手机,电脑,汽车,房子等。四大件的转变说明了我国技术的不断提高。从马克思到共产党的领导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直是重要思想。
历来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大的公司企业也是在关键时期抓住了关键的技术,成功引领或者参与了技术变革从而从接下来的消费的爆发中取得利益。如我国的家电产业中的海尔美的等,手机电脑中的微软、苹果、IBM、戴尔,汽车中的BBA、通用等,房产中的大公司美国的特朗普、中国也火的不行。
08年经济危机后,政府发现中国现有的市场已经足够促进自身的消费、投资以及后续的技术的不断改进发展。所以从08年开始加之以前互联网发展的积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各类产品服务等通过互联网(包括技术与模式)嫁接,如洪水一般快速渗透,渠道从一线城市不断下沉。实现了中国消费市场从上至下的开拓。
可以说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快速的拉近了供给端和消费端的距离,加之如腾讯等内容服务精神交流的抚慰。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市场,无论是从空间上还是消费产品服务的多样性来看。
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互联网在美国等的发展模式。与我国的发展具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美国的互联网也在进行人们之间沟通的服务,如FB、Twitter。由于大家都伴随着互联网的春风,所以在这方面没有高低之分,甚至中国的ott在一些方面要发展的比较好。
另一方面美国的互联网在寻求与其他产业的快速结合,这些产业主要体现在整体社会的改造,而且特别偏向于供给端的开发技术的研究。而中国在这方面要弱一些,中国的主要集中于消费效率的提高。所以我们也会看到最近国家不断强调的供给侧改革,原因就在于供给侧技术是一定的情况下,效率的提高终有尽头。而如果想使经济不断发展(交易的不断提高,包括频率和质量),那么通过一轮轮的技术改革是唯一的真正解决方法。
中美两国的差异,在很多领域上表现在技术差距。但是在互联网、数字内容等领域,其实更多地表现在信息鸿沟上。
而信息鸿沟这件事情,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包括各类科技媒体的活跃,已经很大程度上在消弭。意即中美之间互联网发展的重大差异之一正在消失。
另一方面,中国有一项巨大的优势:较为便宜的工程人才,大家俗称的码农。所以 中国是少有的人才充足,市场庞大的国家。
因为美国大部分的百货商店,传统销售商或品牌都在同时运行线下和线上商店,而且线上商店的体验一点不比amazon和ebay差。比如买polo,就去http://ralphlauren.com;买ck,就去http://calvinklein.com;再比如卖化妆品的sephora有官网,卖电器的bestbuy也有官网;同样地walmart有官网,target也有官网。百货公司macy’s, nordstrom这些也都有官网。换句话说美国并不需要那么多amazon和ebay。
那么为什么美国的传统销售商的网络业务发展平稳,但中国大部分传统销售商没有发展网络业务呢。很同意上面一个回答,就是“穷"。
美国的百货公司在长期竞争下,已经形成了多寡头的局面,也就是只有那么几家。比如macy‘s, nordstrom, saks fifth avenue等,从低端到高端,屈指可数。(美国的每一个购物中心仿佛都是克隆出来的)。而每一家的总营业额是相当高的,比如macy’s 2015年销售额是281亿美元。从这个体量上来说,拿出一部分钱开辟自己的线上部门不是难事,其独立运行的官网比去amazon或者ebay这样的平台成本要低得多。
而中国的百货公司还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你的家乡一定还有xx第一百货这样的地方。拿南京新百来说,一年的营业额不过30多亿人民币。但已经是中国百货业的翘楚。所以在中国,大部分传统零售商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开辟自己的线上部门。各品牌的能力就更小,最多也就是在天猫或者京东有个主页而已。否则聚美,唯品会,1号店这些网站根本没有机会。唯一可喜的是苏宁在京东已经占领市场后才后知后觉地办起了苏宁易购,却为时已晚。
美国经历过几次信息化,而这却是中国的第一次信息化,当然显得改变大。
别的领域看得有限,仅从我关注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展开,中国的P2P大热,而美国的互联网金融看起来却不温不火,原因在于:
美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形成,各种金融机构,信用体制也比较健全。因此,只会涌现出一些扎根细分领域的技术型公司,而不会像中国一样涌出一大片渠道型或者平台型的互联网金融。
中国P2P的野蛮生长其实是借着互联网大旗突破监管底线,实现无牌照放贷。而美国原本监管就要比中国宽松,因此也不需要给互联网所谓的特权。
列举自己在美帝的亲身体会
在美帝网上买东西输下信用卡/借记卡卡号和卡上的安全号以及本人姓名和住址就行了,网银根本就用不上。像amazon之类的网站你也可以登记你的信用卡/借记卡,就不用每次都输入了。
美帝不是没有网银,美帝再小的地方储蓄所都有自己的网银系统,但主要不是用于支付,而是用于账户管理和理财。想要在线支付,参考第一条。
退款也是线上直接把钱退还到信用卡/借记卡上。即使出现被盗用,只要交易还在pending,就可以追回盗用款项
信用卡、保险、借贷、基金、股票,如果你想开户,在网站上注册个账户点点鼠标就行了(当然你要有SSN,有点类似国内的身份证号码),根本不需要本人去银行、保险、交易所填表,原因是美帝有一套成熟的信用制度,这点上国内和美帝还差得很远。
最后吐槽一下,美帝互联网金融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原因是不需要。原生的金融体系早就互联网化了,互联网巨头几乎没有市场可以插足。从这一点上是说,支付宝之所以会成功,腾讯之所以想插足,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市场里角色缺位,要怪也只能怪国内传统金融体系思想僵化不思进取
由于这是中国的第一次信息化,自然锣鼓喧天,声势浩大。但比起美国真正的底层技术创新,还差得远远的呢!
之前马桶堵了空调不冷了只能找楼道小广告斗智斗勇,被黑家政忽悠加腐蚀液加氟黑了不少银子,现在找58到家阿姨帮苏宁易购省心不少
之前租房东西不多搬来搬去,搬家公司又贵又黑又不值当,现在58速运搞定,省了不少银子和心思
之前买二手货只能去旧货市场被奸商黑,现在闲鱼轻松在附近搞定
之前晚上家里没水了想喝可乐了犯懒不想下楼只能忍着,现在小区便利店好多都加盟了爱鲜蜂,从下单到收货不超过1小时
之前买菜为零钱翻半天,现在小区门口菜摊都能支付宝微信付了
老婆去韩国出差没做好功课移动手机没信号,好在酒店有wifi,微信语音一点也不比电话差
消费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消费互联网
他说的很明确了。
实际上再说中国的商业模式。
中国的商业模式是依托在中国的国情上的。
人力成本相对低,人口多,体量大,需求大,制造业发达。
1.淘宝京东为什么做的好?
因为中国国情。制造业发达,运输成本低,快递成本低,人口聚集,商业地产成本高。
2.为什么中国品牌没有像美国自己做电商?
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时间短,品牌没有形成底蕴。尤其是制造业。
对于老板来说直接在淘宝开店成本更低。没必要刷存在感。
小米锤子手机还有很多游戏厂商都是线上官网直接支付的。
以后必然是做大做强的品牌会逐渐成立自己的网上商店。
3. 中国除了电商还有什么?
移动互联网,美团,饿了么,五八同城,陌陌,微信,闲鱼等。
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多,人口聚集。
美国你在craigslist上面发个闲置,除了纽约加州,基本不容易卖出去。
中国你发个闲置,只要你发,基本没有卖不出去的时候!
巨大的人口红利。
中国你开个小饭馆搞个团购,怎么都有人来吃。
美国你去yelp,groupon放团购,小城镇,撑死卖两百份。
中国你在陌陌上看多少人。什么炮约不到。美国你试试?
人多,需求大,层次多,流量大,自然就能养活这些移动互联网企业。
有钱自然越做越好。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4.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在哪里?
第一是“很多”电商发达能叫“很多方面”吗?我觉得并不能,当然我只是基于题主问题做的判断。
第二,也是重点“中国在互联网方面,很多走在美国的前列”这句话读者其实很容易误解成“中国的互联网技术,走在美国前列”。至于作者是不是故意混淆概念我不做评价。而如果作者说的是“互联网技术很多地方领先”我相信这点没什么可辩的吧。。
沈南鹏说这句话前有个前提,是指在消费互联网里,中国互联网很多地方已走在美国前列。
细品这句话,从企业层面来说其实没什么可值得称道的;
反倒是应该好好反思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是落后的,为什么我们互联网时代没能加速超越,还只是依照传统工业时代的抄袭模式扩张与发展,而走在美国前列的淘宝、京东这种互联网消费企业成功的内涵又是什么?
首先说这不足称道的原因:
一、中国消费人口基数大,造就一两个成交额几百亿美金的消费互联网企业是正常的。这就像中国GDP全球第二,但均值低一样,没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只能说是这几个互联网企业抓住了机遇。
二、几个中国消费互走在美国前列,从根本上说还是依靠大市场取得的交易额领先,而不是什么互联网创新技术领先,这点和中国制造业状况相似,基本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不是什么高新技术创新带来的发展。
三、中国消费互走在美国前列,实际上都是抄袭一个海外成熟的商业模式。从最早百度模仿Google,腾讯模仿ICQ,京东商城模仿亚马逊,再到途家模仿AIRBNB、滴滴模仿Uber无不如此。互联网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出现海外的新商业形态。
其次,淘宝、京东这种消费互联网企业成功是最大限度发挥了互联网本质:高效。
这种高效是通过透明交易信息与流程,在第三方支付、监督体系下加快了交易进程,而优化了商业模式,提高效率。那么,这种透明与体系化的互联网形式是否运用到其他行业中,从而其提高效率?
以互联网金融和房地产这两个大市场为例,发生了太多承诺不兑现、卷款潜逃的事情,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解决好透明和体系化的问题,所有交易都是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进行的,买方吃亏上当在所难免。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QDII限制放宽,海外资本及投资将大量进入国内消费者生活,解决了透明和体系化就等于提高了这些行业的效率,依托中国大市场会再次出现走在美国前列的消费性互联网企业。
产品的改进和本土化。中国互联网的产品哪个不是照搬美帝的,谁能给我举个例子说有商用价值的产品哪个是中国人首创的???美帝互联网产品哪个火了之后,就马上移植到国内来,然后修改UI,加上一些本土化的功能,最大的改进就是针对中国特有的巨大用户群进行的技术改进。所谓的前列最多只限制于此,电子商务阿里淘宝就是最好的例子。
谷歌抄袭百度,但是没学到打广告的精髓。
fb抄袭人人网,但是没学到怎么每半年改一次版面来让用户吐槽。
reddit抄袭百度贴吧,但是没学到怎么用官方发假的帖子。
推特抄袭微博但是连删别人发的东西搞五毛党来引导舆论导向都没有。
亚马逊抄袭淘宝京东却忘了把二手货假货放在上面。
油管抄袭优酷土豆还无耻地放上违规视频以获取流量。
维基百科抄袭百度百科,却没抄到那种全民可编辑可加广告骗人的精髓。
看,我国的互联网产业一直走在国际前沿,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中国的电子商务是比美国做的好,但中国电子商务的整体环境并没有比美国好。电商卖假货,虚假销量,虚假打折,烧钱压价来抢市场积压同行,用销量倒闭供应商压价等等,已经是个劣币淘汰良币的趋势,作为普通消费者反而只能相信大品牌厂商,那有没有电商又有什么区别?
逛淘宝等电商网站跟直接逛实体店比起来,我还是觉得省时间比较重要,把大把时间花在电商网站上不值那省下的几块钱(你也不知道是真打折还是假打折)。另外这些电商的手机app里都用了很多权限,平时占内存偷你隐私,应该避而远之才对。
在美国的话其实它的线下商家真的和电商差不了多少钱,尤其是在Macy’s等大的商场,圣诞节的优惠活动真的是和我们双十一的淘宝啊什么的差不离儿~同样的价格(也许线下还要更便宜)家门口的超市立马能买到但电商要等好几天,你选哪个?这样的话立马差异就出来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美国的电商真的服务超级超级棒呆~你在亚马逊上买了一个音响设备,两年之后坏了寄过去照样给你修,但是在中国能做到吗?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不吐槽国民素质的前提下,考虑考虑我们的人口,两万人买了音响,电商都得给你修,它还不是狠狠赔钱?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服务质量不是望其项背,而是望尘莫及。(我是不是跑题了)
好吧 再来说说互联网。美国虽然有尖端科技,但是还是人口问题,假设两个国家每五千万人里面出十个IT精英,哪个国家的IT精英要多?再加上我国每年留学生那么多,要想在某些方面赶超美国,是完全OK的
我想今天还是站在红杉作为一个全球投资机构的角度,主要来分享一下中美两个国家在互联网创先创业发展当中一些现状和未来的一些展望。从过去的十年看这两个国家显然是走在全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最前列。
我们在全世界的其他国家,比如印度、以色列也有投资。但是显然更让人激动人心的一些公司还是在这两个国家发生。
我们看到了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消费互联网,在整个行业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
我们看到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面,大家在统计美国的独角兽公司,尤其是在信息科技里面,将近一半以上是在企业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的公司,这里面占有相当的比例。反过来中国的比例里面,我们看到很多的需求,但是市场发展的早期,用户还没有被很好的教育,所以大部分的这些公司,还是规模相当的小。成长的整个的路径还不是很清晰,所以我相信这方面是一个比较大的差别。
另外一方面,消费互联网里面,很多地方,其实中国是比美国走在更加前列的。我们看一看在电子商务方面,确实我们中国产生了几家在百亿美金以上的市值的公司,独立的电商公司,相反美国除了亚马逊和易贝之外,很少有独立的电商公司出现。
在O2O这个领域里面,也是因为中国有个非常特殊的状况,在中国所谓百万级人口的城市,相对来讲比美国多很多,同时它的城市的密度比较高,造成了O2O服务在中国有个更大的市场空间。所以除了在互联网的主干领域里面,包括社交、游戏、内容,两个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改造,两个国家看到了相当大的差别。
之前马桶堵了空调不冷了只能找楼道小广告斗智斗勇,被黑家政忽悠加腐蚀液加氟黑了不少银子,现在找58到家阿姨帮苏宁易购省心不少
之前租房东西不多搬来搬去,搬家公司又贵又黑又不值当,现在58速运搞定,省了不少银子和心思
之前买二手货只能去旧货市场被奸商黑,现在闲鱼轻松在附近搞定
之前晚上家里没水了想喝可乐了犯懒不想下楼只能忍着,现在小区便利店好多都加盟了爱鲜蜂,从下单到收货不超过1小时
之前买菜为零钱翻半天,现在小区门口菜摊都能支付宝微信付了
老婆去韩国出差没做好功课移动手机没信号,好在酒店有wifi,微信语音一点也不比电话差
消费互联网。消费互联网。消费互联网
他说的很明确了。
实际上再说中国的商业模式。
中国的商业模式是依托在中国的国情上的。
人力成本相对低,人口多,体量大,需求大,制造业发达。
1.淘宝京东为什么做的好?
因为中国国情。制造业发达,运输成本低,快递成本低,人口聚集,商业地产成本高。
2.为什么中国品牌没有像美国自己做电商?
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时间短,品牌没有形成底蕴。尤其是制造业。
对于老板来说直接在淘宝开店成本更低。没必要刷存在感。
小米锤子手机还有很多游戏厂商都是线上官网直接支付的。
以后必然是做大做强的品牌会逐渐成立自己的网上商店。
3. 中国除了电商还有什么?
移动互联网,美团,饿了么,五八同城,陌陌,微信,闲鱼等。
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多,人口聚集。
美国你在craigslist上面发个闲置,除了纽约加州,基本不容易卖出去。
中国你发个闲置,只要你发,基本没有卖不出去的时候!
巨大的人口红利。
中国你开个小饭馆搞个团购,怎么都有人来吃。
美国你去yelp,groupon放团购,小城镇,撑死卖两百份。
中国你在陌陌上看多少人。什么炮约不到。美国你试试?
人多,需求大,层次多,流量大,自然就能养活这些移动互联网企业。
有钱自然越做越好。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4.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在哪里?
第一是“很多”电商发达能叫“很多方面”吗?我觉得并不能,当然我只是基于题主问题做的判断。
第二,也是重点“中国在互联网方面,很多走在美国的前列”这句话读者其实很容易误解成“中国的互联网技术,走在美国前列”。至于作者是不是故意混淆概念我不做评价。而如果作者说的是“互联网技术很多地方领先”我相信这点没什么可辩的吧。。
沈南鹏说这句话前有个前提,是指在消费互联网里,中国互联网很多地方已走在美国前列。
细品这句话,从企业层面来说其实没什么可值得称道的;
反倒是应该好好反思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是落后的,为什么我们互联网时代没能加速超越,还只是依照传统工业时代的抄袭模式扩张与发展,而走在美国前列的淘宝、京东这种互联网消费企业成功的内涵又是什么?
首先说这不足称道的原因:
一、中国消费人口基数大,造就一两个成交额几百亿美金的消费互联网企业是正常的。这就像中国GDP全球第二,但均值低一样,没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只能说是这几个互联网企业抓住了机遇。
二、几个中国消费互走在美国前列,从根本上说还是依靠大市场取得的交易额领先,而不是什么互联网创新技术领先,这点和中国制造业状况相似,基本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不是什么高新技术创新带来的发展。
三、中国消费互走在美国前列,实际上都是抄袭一个海外成熟的商业模式。从最早百度模仿Google,腾讯模仿ICQ,京东商城模仿亚马逊,再到途家模仿AIRBNB、滴滴模仿Uber无不如此。互联网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出现海外的新商业形态。
其次,淘宝、京东这种消费互联网企业成功是最大限度发挥了互联网本质:高效。
这种高效是通过透明交易信息与流程,在第三方支付、监督体系下加快了交易进程,而优化了商业模式,提高效率。那么,这种透明与体系化的互联网形式是否运用到其他行业中,从而其提高效率?
以互联网金融和房地产这两个大市场为例,发生了太多承诺不兑现、卷款潜逃的事情,究其原因还是没有解决好透明和体系化的问题,所有交易都是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进行的,买方吃亏上当在所难免。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QDII限制放宽,海外资本及投资将大量进入国内消费者生活,解决了透明和体系化就等于提高了这些行业的效率,依托中国大市场会再次出现走在美国前列的消费性互联网企业。
产品的改进和本土化。中国互联网的产品哪个不是照搬美帝的,谁能给我举个例子说有商用价值的产品哪个是中国人首创的???美帝互联网产品哪个火了之后,就马上移植到国内来,然后修改UI,加上一些本土化的功能,最大的改进就是针对中国特有的巨大用户群进行的技术改进。所谓的前列最多只限制于此,电子商务阿里淘宝就是最好的例子。
谷歌抄袭百度,但是没学到打广告的精髓。
fb抄袭人人网,但是没学到怎么每半年改一次版面来让用户吐槽。
reddit抄袭百度贴吧,但是没学到怎么用官方发假的帖子。
推特抄袭微博但是连删别人发的东西搞五毛党来引导舆论导向都没有。
亚马逊抄袭淘宝京东却忘了把二手货假货放在上面。
油管抄袭优酷土豆还无耻地放上违规视频以获取流量。
维基百科抄袭百度百科,却没抄到那种全民可编辑可加广告骗人的精髓。
看,我国的互联网产业一直走在国际前沿,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中国的电子商务是比美国做的好,但中国电子商务的整体环境并没有比美国好。电商卖假货,虚假销量,虚假打折,烧钱压价来抢市场积压同行,用销量倒闭供应商压价等等,已经是个劣币淘汰良币的趋势,作为普通消费者反而只能相信大品牌厂商,那有没有电商又有什么区别?
逛淘宝等电商网站跟直接逛实体店比起来,我还是觉得省时间比较重要,把大把时间花在电商网站上不值那省下的几块钱(你也不知道是真打折还是假打折)。另外这些电商的手机app里都用了很多权限,平时占内存偷你隐私,应该避而远之才对。
在美国的话其实它的线下商家真的和电商差不了多少钱,尤其是在Macy’s等大的商场,圣诞节的优惠活动真的是和我们双十一的淘宝啊什么的差不离儿~同样的价格(也许线下还要更便宜)家门口的超市立马能买到但电商要等好几天,你选哪个?这样的话立马差异就出来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美国的电商真的服务超级超级棒呆~你在亚马逊上买了一个音响设备,两年之后坏了寄过去照样给你修,但是在中国能做到吗?一个有趣的问题,在不吐槽国民素质的前提下,考虑考虑我们的人口,两万人买了音响,电商都得给你修,它还不是狠狠赔钱?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服务质量不是望其项背,而是望尘莫及。(我是不是跑题了)
好吧 再来说说互联网。美国虽然有尖端科技,但是还是人口问题,假设两个国家每五千万人里面出十个IT精英,哪个国家的IT精英要多?再加上我国每年留学生那么多,要想在某些方面赶超美国,是完全OK的
我想今天还是站在红杉作为一个全球投资机构的角度,主要来分享一下中美两个国家在互联网创先创业发展当中一些现状和未来的一些展望。从过去的十年看这两个国家显然是走在全世界互联网发展的最前列。
我们在全世界的其他国家,比如印度、以色列也有投资。但是显然更让人激动人心的一些公司还是在这两个国家发生。
我们看到了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消费互联网,在整个行业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
我们看到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面,大家在统计美国的独角兽公司,尤其是在信息科技里面,将近一半以上是在企业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的公司,这里面占有相当的比例。反过来中国的比例里面,我们看到很多的需求,但是市场发展的早期,用户还没有被很好的教育,所以大部分的这些公司,还是规模相当的小。成长的整个的路径还不是很清晰,所以我相信这方面是一个比较大的差别。
另外一方面,消费互联网里面,很多地方,其实中国是比美国走在更加前列的。我们看一看在电子商务方面,确实我们中国产生了几家在百亿美金以上的市值的公司,独立的电商公司,相反美国除了亚马逊和易贝之外,很少有独立的电商公司出现。
在O2O这个领域里面,也是因为中国有个非常特殊的状况,在中国所谓百万级人口的城市,相对来讲比美国多很多,同时它的城市的密度比较高,造成了O2O服务在中国有个更大的市场空间。所以除了在互联网的主干领域里面,包括社交、游戏、内容,两个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改造,两个国家看到了相当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