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卖场消亡:与假货和黑导购没关系

文/杨思亮

时下,中关村e世界市场决定停止自有铺位招商及租赁,再次引发业界对中关村电子卖场阵亡原因的大探讨。政策异动,电商崛起,PC产业没落,尤其是死于黑导购和假(水)货观点最为流行,在不少人眼里,中关村电子卖场无异于强买强卖,奸商和假货横行的黑社会窝点,与各种现代商业文明背道而驰,成了压垮卖场的最后一根稻草。

  笔者认为,如果认同假(水)货和黑导购的欺诈行为是导致中关村电子卖场衰败的罪魁祸首,如同评估一个人的生理寿命长短,不是主要取决于其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而是道德操守一样牵强。

换句话说, 如果假(水)货和黑导购能让中关村卖场消亡,那些饱受假(水)货纷扰的淘宝卖家们,以及各种层出不穷,触目惊心的电商诈骗案,为何未能阻止电商经济的飞速发展?比如马云不小心一度成了亚洲首富,京东计划销售收入达1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数个省份GDP总额。

  良币驱逐劣币

谈起假货和商业欺诈,业内多会联想到“劣币驱逐良币”原理,认为假货猖獗会逼退真货。但大家似乎忘了,这个原理是当事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如果买卖双方信息已经完全对称,也没有外力强制干预,这个原理就无法成立,相反劣币此时还要面临着良币的驱逐,这叫做“反格雷欣法则”。

假货泛滥和欺行霸市,对一个产业存续和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威胁,早已被国法所不容,也是近年来严打对象,但很难完全根除,其根源就在于现有的商品供给和流通环节,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是社会底层人士。通常来说,一个地方的国民收入越高,法治越健全,假货就会越少,市场越规范,反之则是市场经济黑洞。

中关村电子卖场最辉煌的年代,还是在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店铺经济”香火,受益于没有电子商务,欠发达的物流,以及PC产业的崛起,政策导向等多方面落后因素叠加。在当时的条件下,买卖双方信息很难完全对称,比如买方不容易从公开渠道判断市场的真实价值和服务水平,价格也难以实现公开透明,这些都构成了假(水)货和欺行霸市滋生的肥沃土壤,且难以追责。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乃至互联网产业链的快速崛起,成了促成买卖双方交易的新介质,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与店铺之间的买卖关系,再加上完善的仓储物流体系形成,导致电子产品的价格和服务高度透明化,“正品行货”和“比价软件”成为买卖双方的普世价值,投诉和补偿机制也越来越健全,直接导致构筑在传统卖场的“信息不对称”商业体系土崩瓦解。

当下的电子商品竞争,在电子商务体系里已从低端价格战,转型为高端服务比拼,而代表落后生产力的假(水)货和欺行霸市行为,其赖以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整个市场已到了良币驱逐劣币的时点。

笔者认为,中关村电子卖场集体衰亡,主要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高度透明化所致,电子商务大幅提升商品流通和交易环节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是一场新的商业革命,而政策因素也许只能消灭中关村地区的电子卖场,但卖场经济衰微已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课题。

至于假(水)货和黑导购们,如同耳边嗡嗡叫的苍蝇,一拍即死。

  “没有假货”并不意味着行业兴盛

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认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马云不久前也说过,假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病毒,人类社会自有商业行为就存在,数百年后它依旧会存在。在粗放型经济环境下,特别是人均GDP5000美元上下假货是最盛行时期。

2014年,中国人均GDP虽已达到7485美元,但经济结构还是不甚合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未完善,经济发展仍然不均衡,假货问题和知识产权保护在最近10年左右虽得到一定的进步,但仍难以根治,现实社会里制假售假体系,已经深入到商业社会的方方面面,假货泛滥同时也是现实社会人性弱点的写照。

  通常来说,假(水)货更多寄生于热门产业链,市场越是火爆,正常供求关系就越容易失衡,假(水)货也会随之猖獗,就像某些作家以自己畅销书被大量盗版为荣。

15年前,由于经济和法治意识原因,笔者经常会在街边音像店购买盗版磁带和CD,记得当时正版磁带约10元人民币/盒,而满大街的盗版磁带只需2-4元/盒,尽管如此,当年的音像市场仍被磁带和CD垄断,盗版成为当年音像产业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共同促成了音乐市场的大爆发。

然而随着MP3/MP4乃至智能手机的快速崛起,磁带和CD已经成为落后生产力代表被市场无情的淘汰,当年的磁带,CD,连同街边音像店,录像厅一道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试问,如果今天还有人在谈盗版磁带和CD市场前景,会有人搭理吗?

中关村电子卖场的衰微,并不能代表IT产业的发展趋势。时下PC产业链渐趋衰微,但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产业链一飞冲天,基本可以弥补PC产业链衰退后的空缺,整个IT行业体量仍在高速增长,只是他们更多倾向于电商渠道,而不再是传统的卖场店铺。

中关村电子卖场假(水)货泛滥和欺行霸市长年发生,说明这个市场还有大量供给关系存在,其背后的产业链依旧发达。由此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人更应该适当关注那些没有假(水)货的产业——这种“干净”的出现,不是因为大家的消费意识和法治观念短期内得到了提升,而是因为该产业已经衰退到了无人问津的死亡境地,就像当年的磁带和CD。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