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关于小米和诺基亚的讨论如火如荼。某小米雇员、诺基亚(以下简称“N记”)前员工说N记“薪水高假期多工作量少,基本不用干活儿”,调侃小米没有这样的“好职位”。随后王思聪抨击小米的成功源于“抄和炒”,还有人开始比较小米和诺基亚的企业文化。不过,我觉得这好像和诺基亚员工留恋N记没早点辞职没有太直接关系,这只是说,N记曾经是一个好雇主。
2012年8月,诺基亚就经历过全球裁员,中国地区大约裁了三分之一员工。而就在此前不久,由智联招聘和北京大学企业社会责任与雇主品牌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最佳雇主2012年年度奖”评比中,诺基亚排名第19名。至于“待遇好基本不用干活儿”,恐怕仅仅是昔日辉煌的大外企的浅泛之词,公司的好处只有身在其中的雇员最清楚。2012年“最佳雇主”评选的前6项指标包括:“完善的福利待遇”“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提升个人核心能力的机会”以及“有竞争力的薪酬”。由此可见,一个招人待见的雇主不仅仅是发高薪不干活的“慈善机构”。
一般来说“最佳雇主榜”是大学毕业生心头的最佳择业公司,这些公司也都会试图招聘拔尖的人才。2010年回国时,我去拜访一位编辑老师,吃饭时她手机不离手,原来是她儿子当年大学毕业,当天恰好是他面试几家公司放榜日,她要随时候他的电话。小伙子读的是北京一所一类大学,但不够“北大”和“清华”这般顶尖,这让他很有压力。我很好奇他面试的公司,回答是“IBM”和“惠普”。问她最后录用的百分比,她说不清楚,但是这些毕业生要经过7道面试(测试)。“7道?”我吃惊至极,她补充说,最后一道是“做游戏”,从做游戏中看应试人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类似于行为测试。
千万别以为只有在中国的外企才这样挑剔,我在加拿大大学毕业前曾经参加过CO-OP(带薪实习生项目),像壳牌石油这样的大公司基本是非平均分数不在“A-”之上都不会给与面试。我后来工作的传统行业公司,因为历史悠久和待遇好,一个应届生职位差不多是100个人中选3。而且附近大学的Art and Science(非社会科学类)的荣誉毕业生大多都通过这些程序优先招到了这些大公司里。
有着最佳雇主的实力,能通过层层筛选挑出最优秀的毕业生,当然也会开出有竞争力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除此之外,大公司对新员工的培训也不懈余力。每年除了工作目标外,还要要求个人发展目标,大都要求新雇员考一个专业相关证书,公司帮你付学费,到期末考试时还给你放考试假,报销一定的差旅费……你要完不成个人发展目标,有的公司会按一定比例扣年底奖金。
有一年我的两个资深同事已经找不到个人发展课程,最后到美国休斯顿参加了一个Excel 表格培训班。还有一个因为列入公司未来领袖候选人,所以公司花重金把他送入EMBA班,每到快考试时办公室偶尔会飞出几本书,然后他的助理就请我们轮流给他讲些会计学原理,或者分析一下税法例案。
还有一种培训则是Cross Functional Training (跨部门培训),让员工在不同部门中各呆上3个月,基本了解一个部门的流程后换到下一个部门。换句话说,这些继续教育、培训、每年要参加的各种专业会议等,也是“不干活”的一部分,但这部分是对员工未来规划、个人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有益,而最终受益的是公司。我曾经接受过跨部门培训,这种培训最大的好处不是让人每天坐在电脑前工作8个小时完成时间消耗型工作,而是让员工提意见。一个可以使不同部门、不同流程整合的改进方案可以为整个公司提高效率,甚至带来革新。
诺基亚公司总部位于芬兰,大家都知道欧洲公司比起美国公司来说,不仅仅要求最大化商业利益,还要为社会利益做贡献。所谓追求社会利益,最基本的大概就是要对员工好,然后以员工为中心辐射到他们的家庭,以家庭为单位影响整个社会。所以薪水高福利待遇好,这些过分吗?
我目前工作的公司一直在加拿大TOP100最佳雇主榜中,和中国有所不同,最佳雇主榜按字母顺序排列而不是按名次排列。其中评选标准因素依次为:工作环境,公司氛围,医疗、保险等福利,假期情况,员工交流,业绩管理,技能掊训和社区参与。我只介绍一下这家公司和我以前工作过的公司的不同之处吧。
首先,它给休产假员工一年100%带薪假,大部分加拿大公司是前半年100%产前薪水,而后半年为产前薪水的50-75%。注意,这个带薪产假不光给女雇员啊,还可能是给男雇员。
其次,公司每周工作35小时,就这样还有不少每周工作3天或者4天的员工,而公司规定只要每周工作4天或28个小时,就可以享受全职员工的医疗保险等所有福利。
最后就是它对公益事业的热衷。我以前的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一定指标的金额来捐款,比如捐给动物园、儿童医院,甚至城市电视台这样的项目。因为北美的慈善事业主要靠这些大公司和超级富豪来支持,作为公众形象甚至市场开发的一部分,大公司都必须在慈善事业上做先锋。但是,我们公司不仅捐款,差不多每年都有好几次公司或者部门范围的义工活动,比如去年我们不但到加拿大食物银行(Food Bank Canada)分配过食物,到公司赞助的一个游园会维持过秩序,还到斯坦利公园的原始森林里除过英国常青藤——因为它们的猖獗,本地的植被都被破坏了。
曾经和人事部同事讨论过为什么每周工作4天还可以享受全职员工的福利待遇,因为我每周就工作4天。不过,即使工作4天,这个职位的工作量依然是全职,公司不可能会因为另外一天的工作量而多请一个员工。所以,要拿着4天的钱,完成5天的工作量。不少员工(大部分是家里有年幼孩子需要照顾的母亲)宁可在这4天里多工作一些,或者午休短一点,也要把工作完成挤出一天时间留给自己或者孩子。一个一周工作4天的员工是无法磨洋工的,他们要比别人工作效率高。其次,在这4天里,员工做私事的时间少了很多。美国一个调查显示,一个公司的员工平均每天至少花45分钟上班的时间处理私事,包括牙医、银行、交电费水费、和手机公司讨论自己的账单以及带小孩检查身体……当你一周有一天时间可以去看牙医,去检查身体的时候,你就不好意思再和老板请假了 。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俄罗斯女孩,她在中国为最大的一家葡萄酒进口商工作。她说她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她周围的中国人都会“装忙碌”。她在俄罗斯工作,有事就忙,没事就离开办公室。可是她发现她的中国同事们即使对着电脑屏发呆,也要坐在那里,这弄得她很痛苦。就这点而言,很多西方大公司的工作时间表就比较科学灵活,我们的上一代有过吃大锅饭的经历,这一代又要被父母盯着读书,习惯了在课本的书皮下包个武侠小说来偷读,所以到工作时弄得放松自己都觉得不正当了。
但最佳雇主有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年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最火的时候,所有的技术工程师不但待遇高、假期多,还都在家里办公——这比N记还要牛吧。前两项无可菲薄,尤其是假期多这种貌似不够勤奋不够热爱工作的福利,其实可以提高工程师们的创造力,并且保证公司员工的身心健康。但在家办公却非常考验人性,多少人可以保证自己在家工作的8个小时都在全心工作?没有顺便溜溜狗,晒晒太阳,或者一边看《越狱》一边写程序呢?
有一个真实的新闻,美国Verizon通讯的一个资深工程师一直被公司当成明星雇员,因为他经验全面而且工作效率很高。直到有一天公司的安全部门发现经常有中国IP地址登陆公司内部工作平台,以为被黑,才东窗事发。原来他把大部分工作都分包给了中国的一家电脑公司,这个公司有几个人在帮他工作——这还用不到他工资的一半,而他平时就在网上购购物,这样电脑上可以显示在线。不知道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的工程师们中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懒汉,虽然它的破产和公司管理层的决策和管理有重大关系,但作为为便利员工而设的“在家办公”制度其实增加了公司团队松散和监测员工工作态度的难度。
一个曾经的最佳雇主,在破产或者裁员的那一天一定会变成最糟糕的雇主。对必须面临失业,尤其是为公司服务时间许久、已步入中年不易再就业的员工来说,他们的生活一定会发生巨大变化。然而即使可以预见这结局,也有很多人不愿及时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说,“最佳雇主”也会有后遗症,享受过高于其他公司的待遇福利和更自由工作时间等等福利的员工,很难割舍这种优裕。
我一个朋友曾经在北方电讯的无线电通讯部门工作,北电破产之后,2009年这个部门被爱立信并购。此后,爱立信的业务每年都在萎缩,他的部门每年都在裁人,他每年都觉得下一个就会轮到自己。可是直到今天,他依然拿着高薪,每年5个星期假期,有竞争力的福利,在家边办公边等待“遣散补偿”的支票敲门的那一天。我相信他是干活的,因为他的组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其实最佳雇主的最佳雇员也不会落到最后,大家都记得当年Google 退出中国大陆时,整个中国IT猎头们经历了一场狂欢。而摩托罗拉和N记衰退伊始,猎头们手中也有着一张长长的捡漏名单。
那个调侃别人的小米员工,可能得首先假设小米有这样一天,自己是不是被猎头盯上,再想想小米的遣散补偿会不会有N记那么高才是正途。
毕竟今天,再没有职位像我们父辈那时那么保险了。
作者:席越,专栏作家,著有《他们的中国》《先嫁书后嫁人》。在加拿大大学毕业后一直为加拿大500强公司工作,现为加拿大某金融机构金融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