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俊
和早期拍拍贷这样的草根P2P不同,如今P2P新军的“家世背景”越来越好。继58同城宣布与新鸿基旗下的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联手进军互联网金融后,民生电商旗下的P2P平台民生易贷也正式上线。P2P似乎正在进入“拼爹”的时代。可问题在于,传统时代的“爹们”恐怕未必完全具备将新时代的P2P孩子抚养长大的能力,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平台更需要依赖与草根P2P的合作。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诞生的原因。民生易贷和58同城做P2P的出发点并不一样。民生电商依托于民生银行,其动机或许是想要复制陆金所。考虑到银行被严格监管,这类P2P平台最大的业务冲动将来自于银行表内资产表外化,以应对监管的要求。目前陆金所有70%的业务量都来自于其“非标资产“转让,计葵生曾在今年2月发布的公开信中表示,2014年陆金所的角色将会有很大的变化,会承担起全新的非标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功能,而其中金融企业的资产出表需求是主要原因。
58同城的出发点则不同,他们是希望把自己流量中的部分金融属性进行变现。早先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曾对媒体说,分类信息网站已死。作为一家PC时代的本地生活服务网站,分类信息这种轻巧的模式确实是涉猎广泛、不够深入。 姚劲波的言外之意是58同城也要甩开分类信息服务的标签,开始寻求新业务。考虑到58同城拥有的44万付费用户,这是一笔令人艳羡的金矿,具备转化为P2P借款人的巨大潜力。
尽管出发点不同,两者却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如何打造更高效和低成本的线上运营和风险控制系统。对于民生易贷来说,银行表内资产表外化是其最迫切的需求,但假如要进入纯粹的P2P领域,银行的传统风控模式将给民生易贷带来巨额成本;58同城固然有潜在的金融“流量”,但本身缺乏金融基因,只能完全依赖于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使用的仍是传统风控模式。
在笔者看来,他们的出路在于与有专长的线上P2P企业开展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来创新。例如,58同城的用户账号体系只有笼统的年龄、性别以及一些频率极低的活动行为,这对于需要对双方信用有足够精准评级从而降低信贷风险的P2P而言,实在无法作为信用评价的重要参照因素。这时候有着足够历史,并且具备大量借款人用户数据积累和信用评级经验的P2P平台,会给58同城带来相当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同样对于“民生易贷”们来说,与具有线上高效精准和低成本风险控制能力的P2P公司合作,也能让他们更具竞争优势。
无论如何,对P2P企业来说,风控技术依然是核心。如果大家不能在风控技术上创新,那么这些平台就跟所有的那类线下的P2P公司一样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出身稍微好一点,即使有个好爹,也难逃养不活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