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哥
当业界沉浸在互联网思维此起彼伏的喧嚣中时,另一种声音正逐渐浮出水面,笔者暂称其为“90后思维”。
随着脸萌的一夜走红,业界对90后创业人群给予了更多关注,新闻媒体、学者专家们纷纷开始挖掘90后群体背后的秘密,试图在他们身上找到一种共通点或是类似普世价值的东西。事实上,业界早在之前就对90后群体有所关注,只是当时该群体仅被视为普通消费者,甚至被简单地划归为与80后同类而已,直到现在他们发现问题并非简单。
什么是90后思维,笔者迄今为止没有找到准确的定义。这里的“90后”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并非仅指生于90年代的人,只是90后人群占了大多数。
生长于城市的大多数90后人群热衷于动漫、游戏为主的ACG圈,他们同时也是御宅族的成员。也许有人会说,宅系和ACG圈只是小众文化,成不了气候。笔者认为,宅系文化是90后思维的核心内容,是开启中国互联网下一片蓝海的关键钥匙,这些人没有意识到文化的时效性,笔者下面举例说明。
宅系文化在国内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前后,作为11区的舶来品,宅系文化在国内生根发芽,紧接着一群有志青年试图将舶来物(动漫、游戏等)进行改造、二次创作,并努力找寻适合本国发展的ACG文化事业。一时间,动漫字幕组、游戏汉化组、各类ACG论坛、社区网站在中国互联网上拔地而起。结局是惨痛的,生存率几乎为零。原因有三点:政策不支持;大众认同度低;缺乏收入来源,难以维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字幕组、汉化组、各类论坛网站的运营者,他们大多分散劳作,秉着分享、交流、非盈利的原则,这种运作方式与美国80年代的开源社区协作异曲同工。 同样是一群有志青年,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目的,同样的分散式劳作和共享交流精神,其结局也惊人相似:没有法律保障(后来直接引发了GNU宣言);缺乏收入来源;难以对抗微软等大公司的竞争。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2000年后谷歌的崛起、开源社区的复兴就是最好的例子。如今的开源软件不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放异彩,且大有渗透传统桌面领域,取代微软之势。
回头来看国内以ACG为代表的宅系文化,近年来依托互联网二次发展、移动互联网兴起得到广泛传播,一个重要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甚至各类媒体中的用语用词越来越多地使用来自ACG圈的语言(如“萌”、“控”、“吐槽”的概念等等);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综艺节目、游戏设计、平面广告也逐渐注重“萌”、“吐槽”等属性的运用。
这是一种亚文化渗透主流文化的现象,从90后人群开始向80后、70后人群渗透。问题是,宅系文化既然10年前在国内就已存在,为什么至今才得以凸显?笔者引用之前自己发表的多篇文中的一句话“一切都是天意”,科学的讲,这就是时间的作为。为什么Web2.0的提出是1999年,却在2004年才广泛应用;为什么大数据的概念始于1980年,而在2009年之后才得到业界重视?时效性在里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能背离天时,跑在时间之前或是滞后,都不是好事。文化产业亦是如此。
90后思维都有什么?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宅系文化是90后思维的核心。作为亚文化的一种,宅系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得以延展,滋生出游戏宅、动漫宅、资深宅、乐器宅、技术宅等等,内容包罗万象、百家纷凑,远超出了ACG的范畴。
其次,宅系文化的承载者——宅系群体或宅系内容的生产者、消费者不再是一座座孤岛,互联网的二次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他们广开渠道。许多ACG创作者更注重分布式的线上协作,他们组成虚拟团队,借鉴国外开源社的协作方式,创造出大量的优秀原创、同人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互联网文化内容。
另外,90后思维人群大多患有中二病,他们不仅偏执、矫情,且自我意识过剩。例子且看bilibili弹幕站站长微博的一句自我介绍:如果我的付出,可以为人类的未来增加一块基石的话,大概我就是为此而生的吧(这是何等的二!!)。正是这种“二”的精神,造就了宅系文化中诸如技术宅这样的人群。什么是技术宅?用宅民自己的话说就是“技术宅拯救世界”、“技术宅改变世界”,这是一个极度偏执但充满想象力的创作人群,他们的作品大多令人惊叹,背后的付出与辛酸值得肯定。这些中二病患的创作者,他们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次点燃了中国互联网原创精神的希望。
出生于90年前后的一代,他们的记忆中已经没有了计划经济的影子,更多地受到改革大潮所带来的新思潮、新事物以及各式各样的舶来品的影响。这个群体热衷于在网络上表达诉求,善于用形象、潮流、夸张、个性化的符号交流情感。他们是真正生于互联网的一代,时代和环境赋予了他们共同的集体潜意识,而这种潜意识往往在网络上引发蝴蝶效应,这种现象多发于90后思维群体。引用某动漫作品中的一个概念——stand alone complex,他们彼此孤立却又是一个整体。
说说90后思维群体创业现状。
脸萌的走红并非偶然
仅仅是简单的设计、低廉的成本,脸萌app依托移动社交平台疯狂传播,短时间内创造了3000万下载量并吸引了A轮千万级投资,这样的成绩让不少创业者羡慕不已。许多人认为脸萌的走红是一种偶然现象,就连创始人郭列亦认为80%是狗屎运。
事实上并非如此,脸萌的成功是宅系文化在国内从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的体现。在亚文化向主流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其影响力呈放大和倍增效应。90后宅系群体是一个小圈子,90后是一个大圈子,如果把感兴趣的80、70后并进来,加上正在渐步入局的00后,这会是个更大的圈子,宅系文化的传播就如同跑马圈地般扩张。
然而,脸萌的登场犹如流星,尽管创作者在设计上融入了ACG风格的宅系痛点,但用户对于黏性不高的轻个性化app其热情注定是边际效用递减。这一点脸萌创始团队不会不知,对于他们来说,做脸萌是为了是挖到第一桶金,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在90后思维上尝到甜头之后,下一步他们将驶向更为广阔的二次元蓝海。
视频弹幕站的崛起
如果说90后思维只是图个新鲜,只能创造诸如脸萌一类流星产品的话就大错特错了。作为国内最大的宅系群体和ACG爱好者聚集地acfun和bilibili弹幕视频站已分别走过了7年和5年,两个站点都由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的技术宅和资深宅模仿11区著名弹幕站niconico制作而成。从建站之初的步履蹒跚到运营成熟,A、B站不仅在90后思维模式的摸索中存活下来,而且成为了国内宅系群体人人皆知的“圣地”。
Acfun和bilibili有着较高忠实度的流量,由于宅系个体大多对宅系文化抱有极大热情,他们当中一些资深宅的投稿为网站带来了大量人气作品,其中不乏制作精良的原创视频。以B站为例,下设动画、音乐舞蹈、游戏、科学技术、娱乐、电视剧、动画番剧7个专栏,平均每天更新视频量1500左右,平均在线人数25万(数量还在持续上升),其潜力可窥一斑。
从alexa我们可以看到A站目前的国内排名是572,B站是336,虽然两站目前流量上还远不及国内主流视频站,但从宅系和ACG领域垂直细分定位上看,两站站位精准,国内在该领域尚无出其右者。比如土豆网就涉水过弹幕视频,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用户群体差异过大(A、B站拥有大量忠实的专业宅、资深宅用户),而视频弹幕的体验更适合于宅系群体,特别是ACG爱好者;二是内容差异,A、B站的ACG原创视频较多,更新也较快,且聚集了众多知名草根创作者(知名up主),宅系文化的氛围浓厚,这一点国内主流视频站难以模仿。
大佬们对90后思维创业者的态度
且不说投资者对刚刚起步的脸萌团队一掷千金令人捉摸不透,前些时间传出雷军欲投资bilibili的消息,尽管B站站长后来否认,该消息依然在国内宅圈引发不小震动。再往前看是奥飞动漫收购Acfun,而后站长认为与资方“理念不合”随即离站出走。
这些消息隐含两层意思,一是大佬们已盯上互联网上的宅系蓝海;二是传统大佬与90后思维创业者理念不合。重点在于后者,何为“理念不合”?这不是简单的信息不对称,具体分析可以参考黎万强的《亚文化是产品经理必修课》一文。宅系群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宅与非宅在对亚文化的认识上存在较大出入,甚至在宅圈内部,宅的热情、宅的程度、宅的知识水平都各有差异。宅系事业的运营者主要是90后思维群体中的精英,他们成长于深受宅文化熏染的互联网时代,同时具有宅文化基因和互联网基因,因而对宅系人群的兴趣喜好,对宅系互联网产品的生产运营了如指掌。我们的大佬们只有互联网基因,宅文化基因是什么对他们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大可用买买买大法得到90后思维创业者的果实。笔者在此奉劝一句,土豪思维不能带来理念的重合,涸泽而渔往往适得其反,得不偿失。简言之,青涩的果实摘不得。
据不可靠消息,全球ACG产业及相关衍生品总产值超过8000亿美元,其中美国产值超过2000亿美元,11区产值3900亿美元;2013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为870亿元(这个是可靠消息)。以ACG为主的宅文化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尚有大量开垦空间,加上90后群体消费能力增强和00后大军不断涌入,该领域注定将成为业界新蓝海。
90后思维的创业者们是一群充满朝气活力,用热情与汗水灌溉事业的年轻人,业界应多予他们一些关心、一些时间,或许下一个扎克伯格就在他们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