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六国见闻录·上】优哉游哉,俄罗斯国民

【欧洲六国见闻录·上】优哉游哉,俄罗斯国民

【欧洲六国见闻录·上】优哉游哉,俄罗斯国民

 

2013年8月9日参加旅游团,从居处出发,开始“六国行”。到8月22日返回居处,共计14天。所谓“六国行”,是指到俄罗斯、北欧四国和德国等六国旅游。

旅游的路线是:居处(动车)——北京(俄航波音747)——莫斯科(当日转乘俄航波音737)——圣彼得堡(大巴)——赫尔辛基(大巴)——图尔库(豪华游轮)——斯德哥尔摩(大巴)——卡尔斯塔德(大巴)——峡湾(大巴、游轮、小火车)——奥斯陆(豪华游轮)——哥本哈很(大巴、轮渡)——柏林(俄航波音737)——莫斯科(俄航波音747)——北京(动车)——居处。

签证:此次旅游,到俄罗斯是“免签”,这可以说明,当下,中俄两国政府有良好的关系。去北欧,签证国是挪威,因为,此次旅游,除去俄国,挪威是旅程时间最长的国家,而挪威是“申根组织”国家,因此,只要通过挪威签证,去其他“申根”国家(芬兰、瑞典、丹麦、德国)都“免签”而通行。现在,对中国大陆“免签”的国家相当的不多,这也使得一些经常到世界各地(出差、演出等)的人们,想方设法转移到香港等可以享受到许多国家“免签”的地方去的原因之一。“免签”是国与国之间的信任程度的标志,对等的。

优哉游哉,俄罗斯国民

为什么去俄罗斯?自幼年,就被灌输了“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年幼的我等,那时是何等羡慕、无比的憧憬那个“我们的未来”呀!不过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逐渐成为“修正主义”、“霸权主义”,乃至“惨啦”的国家。本来没有打算去那里,由于旅行社的安排,去看看也也挺有必要,看看那里“惨”到什么程度。

1、 惨不惨?

有人说,走苏联的路,会很惨。这件事,成为此次到俄罗斯旅游令人关切的事。

导游说,人口大国领导人访问俄罗斯后,连说了“三个没想到”,其实是“五个没想到”。

第一个没想到是住房不要钱:“在俄罗斯居民住房不收费,人均18平方米以下的部分无偿转给个人,18 平方米以上部分也只收很少的钱。”

第二个没想到是用水没水表:日常生存所必需的“自来水、热水(一天24小时供应)、供暖,从来就不收费,索性连水表都省了。”

第三个没想到看病不花钱:“手术免费,住院免费, 治疗免费,唯一不免的只有药费。

第四个没想到教育还倒贴:“学生上学一律免费,教科书均由学校无偿提供。而且所有的学校一律免费供应全体学生营养充分的早餐和午餐 。”如果你实在想不通问一问俄罗斯的家长,他会告诉你另外一个“没想到”,“学校不供餐,让孩子们到哪吃饭呢?”

说到教课书,那里教科书免费发放,学期结束后交回学校,待下一年级学生使用。不过,如有破损就得赔偿。

第五个没想到失业要批准:“为了控制失业人数的增加,俄ZF规定,大量解雇人员,必须在解除劳动协议前3个月向国家就业处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解雇。”…… 怪不得有人总说俄罗斯人开郎、乐观、坚毅,要我说这不完全是俄罗斯民族的特有性格,试问你要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还会闷闷不乐吗?

北京理工大学胡星斗教授有篇文章《俄罗斯真是变颜色了》,其中列举了俄罗斯32条“变化”,这里取其前13条如下:

“俄罗斯前苏联手中接过百废待兴的国家後,目前外汇储备达8000亿美元(人口不到2亿),他们的崛起是什麽原因呢?大家能否从俄罗斯以下提供的与前苏联不同的政策加以思考:

一、在俄罗斯公民随时可以进行游行和示威,罢工也被认为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合法方式规定到宪法中。因此去俄罗斯旅游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红场上的游行队伍。

二、在俄罗斯实施了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宗教都可以自由地在俄罗斯进行传播,目前俄罗斯归还了前苏联时期被占用的教堂给宗教团体使用,现在城市最漂亮的建筑又恢复为教堂等建筑。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宪法和《俄罗斯联邦良心自由和宗教团体法》的保障。

三、在俄罗斯人民获得了新闻自由,发行少於1000份的刊物,不需要进行任何登记。言论自由受到宪法和《俄罗斯联邦大众传媒法》的保障。在俄罗斯联邦根据这部法律成立了数千家私有的大众媒体,取消了新闻检查制度。

四、在俄罗斯确立了自由的市场经济,企业按照需求生产,企业效率得到了恢复。欧盟和美国已经承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

五、在俄罗斯实施了多党制度,政党只要到司法部进行登记备案就可以成立了。多党制度得到宪法和《俄罗斯联邦政党法》的保障。政党的所有经费由各政党自己解决。

六、在俄罗斯联邦实现了自由选举。包括总统大选和议会大选。自1991年以来,俄罗斯选举频繁。从1991年到2004年,全民公决就有7次:4次议会大选,4次总统大选。自由选举由俄罗斯联邦宪法和《俄罗斯联邦总统选举法》、《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选举法》。

七、俄罗斯联邦实现了司法独立。联邦法官统一行使审判权。法官的工资和待遇完全由联邦财政支付,法官不得成为任何党派的成员。保证法官独立。

八、俄罗斯联邦实现了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任何政府成员在就职前必须申报个人和家属的财产。并且於3月1日前申报上个会计年度的收入和财产变化情况。这些申报可以通过媒体公布,以便公民监督和举报。由俄罗斯联邦宪法性法律政府法规定和保障。

九、俄罗斯完成了卢布的国际自由兑换货币的转变。卢布6年来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状态。俄罗斯公民允许自由迁徙,取消了户籍制度,俄罗斯人实现了拿着护照和卢布到世界各地观光和工作。

十、俄罗斯加入了欧洲人权条约,实现了和平时期不执行死刑的承诺。俄罗斯被列入不执行死刑国家。俄罗斯人可以到欧洲人权法院起诉俄罗斯联邦侵犯人权问题,俄罗斯取消死刑执行。

十一、俄罗斯提前偿还了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所有1150亿美金的债务。其中提前偿还了巴黎俱乐部的债务近500亿美金。免除了伊拉克的90亿债务。

十二、俄罗斯目前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苏联时期的外汇储备,超过了包括苏联时期15个加盟共和国的总和。

十三、俄罗斯恢复了十月“革命”前粮食出口大国的地位。苏联的70年基本上是粮食进口大国。目前俄罗斯是粮食出口大国。”

自从赫鲁晓夫愤然揭开斯大林残暴的专制统治的血腥黑幕之后,直到戈尔巴乔夫的“言论自由”、叶利钦的“民众参与政治—选举和被选举”和经济的“休克疗法”、普京的“法制”,正在使得俄罗斯“国强民富”。由此可知俄罗斯究竟“惨”到何种程度啦!

2、房地产业很不发达

不论在圣彼得堡,还是莫斯科,少见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这与我国城市的塔吊成林、在建高楼成群的景象反差甚大。为什么呢?就拿在莫斯科看到的情况来说,以红场为中心的小圈子里,大部分是沙皇时代留下来的富丽堂皇的建筑;其次是所谓“斯大林式建筑”,也就是斯大林原打算在莫斯科建造100座(也有人说是40座)带尖尖“生日蛋糕式”建筑物,其中以莫斯科大学为最,不过莫斯科大学这座主楼并不是教学,或者办公的地方,而是宿舍。后来,由于资金不足,建成了7座而告终——这7座建筑物被称为“七姐妹”。再往外辐射,就是大片大片的“火柴盒式”的所谓“赫鲁晓夫”民用住宅群,那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投资建造的民用住宅楼,虽比较简陋一些,但解决了居民的一大困难。对此,一直为民众所怀念。在莫斯科的远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度假别墅”,每逢休息日,莫斯科居民便拉家带口、开着私家车到郊外这种别墅里休闲和与朋友聚会。因此,直到现在居民对于住宅的需求不太高。

此外,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都有保存很好的各种城市标志性建筑,政府不用、也不能攀比“摩天大楼”的高度,或者靠卖土地增加GDP,等等。那么,房地产业怎能大发展呢?此乃,福也?祸也?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真理报》发表讲话说:“一个把老百姓的居住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拿来拉动经济的政府,一定是个没有良心的政府,真正执政为民的政权,一定要把这三种东西当作阳光和空气,给予人民。一个国家不能变成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有人占几十套房,有的人住不起房——真要那样,执政当局没有任何脸面赖在台上,因为民生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就是执政者的责任。一个国家的执政文明,就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上,而不是表现在富人有多富,也不表现在经济增长的数据。”

3、俄罗斯大妈们

不论在大街上,或者各种服务场所,都可以看到“重型”的超肥胖的俄罗斯大妈的形象。俄罗斯的女性年轻时大都身材苗条,一旦结婚生子后,就逐渐“发福”啦。导游指着有轨电车告诉我们,由于老年人的反对拆除,莫斯科的有轨电车一直在运营。在电车上的俄罗斯老大妈们都是站立着,有座位也不坐。为什么?因为,车上的座位不太宽阔,那些超肥胖的老大妈如果勉强坐下去,恐怕就起不来了。

各种服务性工作大都是俄罗斯大妈们在干,很辛苦。这些家庭里的老头子卧床不起,儿子酗酒不工作,老太太不得不出来工作养家。尽管普京总统下过“禁酒令”,伏特加酒也限制在40度以下,俄罗斯男人酗酒,确实使得那里的男人的平均寿命不太高,大概是64岁多一点吧。

4、汽车没有报废期

俄罗斯几乎家家有汽车。一则是俄罗斯人大多在假日要外出到别墅度假,二则是汽油十分便宜。还有,汽车没有报废期,只要四个轱辘能转,就可以上路。在大街小巷,常常看到老式的小汽车,据说最多的是“老式拉达”。一天,在吃饭的地方看到一辆老式的“嘎斯”轿车。这样的小车,立刻引起文革前我在北京的回忆:那种小车是部长才能乘坐的!

“加满一箱油,跑遍俄罗斯”。由于汽车数量很多,尤其是在假日前后,莫斯科塞车的现象相当严重,因此莫斯科被戏称为世界“首堵”。不过,我们在那里的几天还没有遇到塞车,而且坐在大巴上看去,大街上、公路上似乎比不上我们大城市的车流和堵车的严重。

莫斯科的汽车很多,不过空气相当清新。这得益于莫斯科的森林。从飞机上俯视,可以看到莫斯科市是一座“森林中的城市”,成片、成片的森林,把市区分割开来。不论在圣彼得堡,还是莫斯科,抬头仰望,都是蓝天白云。

5、空姐们

我们这次旅行,不论往返北京-莫斯科,还是莫斯科—圣彼得堡、柏林—莫斯科,乘坐的都是俄航的客机。俄航的空姐们都很“严肃”,没有看到过她们的笑容。而且,似乎英语程度都不太高,反正没有听她们讲英语。在用餐时,给她们讲简单的英语,似乎没有反应,但能听懂。在返回北京的航班上,用餐时,空姐推车推到我们座位前,拿出一片餐巾,指给我们看,我没有戴眼镜,看不清。老伴说,上面画的好像是“鱼”和“鸡”什么的。这时我恍然大悟,是问我们吃什么,鸡,还是鱼?我马上说:“Fish !”空姐明白啦,给我们拿来以“鱼”为主菜的盒饭。我想,俄罗斯空姐们是不是学习一下“微笑”和讲点英语呢?

可能还有其他原因,据说俄罗斯人至今还相当怀念彼得大帝时代称雄世界的“俄罗斯帝国”的雄风,大国情结很深。这不但从空姐不讲世界通行的英语来看,而且,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大街上的路牌、博物馆中的标牌上几乎全是俄语中,也可以有所感觉。据说,普京就是希望成为当今的“彼得大帝”,不知是否?不过他和梅德韦杰夫的“二人转”,可见其称雄的气概。依仗俄罗斯的领土、资源和武器制造业,使得世界不得不刮目相待,甚至一些大国政府也不得不仅仅靠拢。虽然,在俄罗斯国内也有骂普京是“大独裁者”,但是,不论如何,他是国民选出来的,他是“笼子里”的总统,对自己的国民他是不敢得罪的。

6、慢节奏

即将踏上旅途时,导游就告诉我们,到俄罗斯要有耐心,不论是入关、出关验证、过边检,还是接受其他服务,都要有耐心。他们的工作节奏比我们国内要慢。的确如此,在从北京—莫斯科班机下来入境时,人很多,人们排了几个大队等待,他们的边检人员慢条斯理地查验。看到一个窗口,验过一个后,工作人员也不招呼下一个过去,而是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突然,窗口关上了,工作人员也离开啦。原来,他们要下班了!等待验证的人们不得不涌向另一个办理验证的窗口。据说,俄罗斯人一般都拒绝“加班”,因此也几乎没有“加班”,到时间,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下班走人。倒也痛快!

一位资深的从事俄罗斯研究的美国记者说,俄罗斯人没有赚钱的进取心,只要衣足饭饱,有个好主人就可以了。是不是这样?无从考证。

在我们参观游览的地方,常看到拍结婚照的场面,漂亮的新娘和帅气的新郎,有的还身着古代的服装,也有在家人和亲友簇拥下合影。现在我才明白新娘婚纱的颜色——白、粉、花三种颜色代表初婚、二婚、三婚及以上。据说当今俄罗斯的离婚率较高。

目前俄罗斯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总量都在下降,是面临的一个重大危机。人们说,富人不愿多生孩子,越是穷人越是多生孩子。若按此理,是不是俄罗斯人太富裕了的缘故呢?不错,今日的俄罗斯,的确是“国强民富”。但是,这是不是造成人口危机的原因呢?不好说。

7、克里姆林宫大院里,一边总统和政府办公,另一边供游客参观

走进克里姆林宫大门,只能靠右边行走。靠右边的议会大厦的对面就是政府办公和普京总统办公的地方。靠右边行走的熙熙攘攘的参观者们绝对不能越过“中线”而跑到左边去。供参观的部分除了古代的大炮等文物之外,主要就是一座座教堂。俄罗斯大部分人信仰东正教,不论是莫斯科,还是圣彼得堡,都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带有“洋葱头”顶部结构的教堂。在克里姆林宫的一座教堂里,导游告诉我们,二次大战时,德军围困莫斯科,斯大林曾经请教大主教解围的办法。根据大主教的建议,斯大林下令将教堂保存的“门板”放在飞机上,飞机在莫斯科上空盘旋了一圈,以求在莫斯科保卫战最终取得胜利。

看看他们的政府官员以及总统办公的建筑物,似乎普普通通,甚至还不如我国的一些区、镇、乡政府的建筑“雄伟”,也许“豪华”包在里边吧?……瞎猜!?

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参观,大部分是皇宫和教堂,在那些地方的确能感觉到俄罗斯建筑的宏伟和富丽堂皇。

出了克里姆林宫,大巴顺莫斯科河前行,俯视莫斯科河,觉得没有照片以及影视上看到的那样宽阔,河水也不是很清澈。但是,横跨在河上一座座的大桥,却颇有特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在地铁

在莫斯科市内的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是地铁,由于出租“的士”很少,地铁每天的流量达900万之多。在莫斯科的地铁交通系统中可以感到浓浓的意识形态味道,地铁建在地下90米深处,乘扶梯下去。我推测,如果按30度左右的坡度计算,扶梯的长度也得近200米吧。地铁车站被称为“地下宫殿”,下去一看,倒是还可以,但没有以前宣传的那样神乎。站台里还保留了当年的宣传画一类的壁画,令人惊诧。车辆的噪声很大,车站里面嘈杂得很,又在深深的地下,觉得不舒服。地铁于1953年通车,是以超经济方式调用劳工和军人,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完成的。

9、新圣女公墓园

新圣女公墓园是安葬俄罗斯文化名人的圣地,苏俄时代加入了许多国家英雄,科学家和政治领导人。大部份都有逝者的雕像墓碑矗立。有果戈里、柴可夫斯基,也有芭蕾舞明星乌兰诺娃,还有许许多多大概是二战时期的军人、军官。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据说因劝说斯大林不要实行暴政不果而“自杀”)、戈尔巴乔夫的妻子(戈氏还健在)、飞机设计师米高扬(米格式战机的设计师)、图波列夫(图式大型飞机的设计师)也在其中。在政治领导人中,有赫鲁晓夫的黑白雕像墓碑(按规格,他可以葬在红场墙下的墓地,据说他不愿意和斯大林为伴,临终前嘱咐,邀请他生前痛骂过的一位现代雕塑家为他做墓碑,这就是那位雕塑家的作品。)还有叶利钦的墓碑,是呈波浪形的俄罗斯三色国旗,上面只有叶利钦的姓名,没有头像。此外,还有我们这些年过7旬的老人记忆中的人物: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卓娅。导游给我们讲述了卓娅的事迹说,她是二战时潜入德国军工部门的特工,后被发现,德军割其乳房并处死。斯大林为此报复德国,将大批德军俘虏处死而使得他的国际威望降低,云云。听过后令人莫名惊诧。我对导游说,有资料表明,卓娅是在德国占领区打游击,她强迫敌占区的苏联民众空手和占领者对抗,凡不从者格杀勿论。当地居民万般无奈,就把她交给德军,被处以绞刑。这一说法,和我们在幼年时读过的着名的苏联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中说卓娅是在敌后打游击的说法一致。导游听后,惊讶而无语。

俄罗斯转型后,对于国家、历史、文化都有高度共识,对于苏共的劣迹也相当宽容 。918后,没有清算苏联时期恶迹累累的官员,对于苏联时期的受害者也没有赔偿,不愿意重提过去那些不光彩的事,正像叶利钦在末代沙皇葬礼上的演讲说的那样,要求团结,为很多人参与暴行赎罪。

俄罗斯人用自己的大智大勇结束了自相残杀的历史,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新圣女公墓园应当是为俄罗斯人的建造,但是里面却有三名外国人,他们是中共领导人王明,王明的夫人和女儿。有人问,为什么让不是俄罗斯人的人进入新圣女公墓园?俄方答曰:根据中国领导人的说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自己人!

10、中餐馆

在俄罗斯用餐是一个令人纠结的事。或许由于怕我们吃不惯俄式饭菜,或许有其他原因,大陆赴俄的游客统统安排中餐。和其他国家不同,我们在所住的俄罗斯宾馆没有早餐供应,所以一日三餐都要到中餐馆用膳。但是,不论在圣彼得堡,还是莫斯科,中餐馆大都是东北人开办的,数量原本不太多,前不久俄政府严厉清查华人黑户和商店,许多餐馆关门,厨师都回国啦。这样每次用餐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到很远的地方用餐,白白浪费了许多光阴。用餐的人很多,拥挤得很,饭菜质量比不上北欧的中餐馆。

有学者说,在美国有几万家中餐馆,仅在纽约就有上千家,各种菜系,林林总总。而民族的融合,“吃”是很重要的环节和指标。由此可见中美之间的民族融合远远超过中俄之间民族的融合。尽管中俄两国政府靠得相当近,但是,相邻的两国民众似乎离得还很远很远。

11、在红场上

红场,在苏联时期犹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或者说,天安门广场犹如苏俄时期的红场)。当我真的站在这个地方时,觉得并不像我脑海中印记的“红场”,没有那么开阔,一座“露天演出场”几乎占去了红场的一半,剩下的地方也搭建了几个小棚子,加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雄伟和庄严,也许俄罗斯不像苏联时代那样用阅兵式来吓唬本国民众和向世界炫耀武力了吧!?

红场“检阅台”的对面是着名的百货公司“古姆商场”。进去看看,大都是一些“高级消费品”,不是平民消费的地方。不过,门口有一些露天摆放的椅子,是卖饮料的小店为顾客准备的,其他游客坐在那里也没有人干涉,于是,我们就坐在那里休息了片刻。

红场的一头,是着名的“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据说安徒生童话集的封面上就是这个大教堂(很遗憾,我没有那部童话集)。站在这个大教堂与克里姆林宫之间广场上(应该是红场的一部分吧),四处望去,倒是觉得挺开阔的,也相当雄伟、壮观。

12、面对“阿芙乐尔巡洋舰”想入非非

到达圣彼得堡,住宿的饭店就在涅瓦河畔,“阿芙乐尔巡洋舰”就停泊在对岸。第二天,在岸上观看了这艘着名的军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那“炮”就是这艘巡洋舰上的炮,不过那时它放的是空炮。而所谓“攻打冬宫”其实也没有“打”。赫鲁晓夫曾经说过,在电影里看到“攻打冬宫”的场面,感到很可笑!(大意)因为,所谓“十月革命”,确切地说应该是“十月政变”。曾经看到过一个“小段子”:有人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什么?”答曰:“送来了五具水晶棺。”又问:“哪五具?”答曰:“您猜吧!”

此时此刻,脑海里浮出种种“胡思乱想”来着:

(1)所谓“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吗?按周有光老先生的说法,1917年的俄国是一个奴隶-封建社会,这个以农奴为国民大多数的国度,恐怕离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路,会用所谓“革命”的法子一步跨跃到“社会主义”(开始一段时间叫做“战时共产主义”)吗?当然,所谓“社会主义”有许多许多种,例如,希特勒的“法西斯”就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缩写,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还有许多。但是,这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母体中产生的理论岂不抵触?这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是全人类的解放,即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胜利的理论岂不抵触?那么,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尔什维克)是什么主义的党派呢?如果按照周有光先生的说法,苏联,即“十月政变”后成立的这个国家应当是封建–社会主义。一个专制社会和马克思的主张是一回事吗?

(2)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恨不得把世界统统拿下。为了使得他的“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得不将马克思的学说进行“修正”为“列宁主义”,这可能是所谓“修正主义”的正式发源地吧?!在向欧洲推销他的“主义”连连失败的情况下,脑子一转,想到了和1917年的俄国类似的东方——中国和印度。结果,在列宁、斯大林的努力下,他的主义在中国取得了成功,在印度失败啦。上世纪50年代初,上初中的时候,“苏联的我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就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中国大陆无疑是苏联的继续。今天是不是还在列宁、斯大林的阴影之中?……

(3)“人间天堂”的诱惑

马克思主义,或者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为什么能在贫穷、落后的地方得到响应,而在文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受到冷漠?这可能和民众的认知水平有很大关系,因为,越是愚昧的人群越容易接受“人间天堂”的诱惑。就拿中国自秦王朝以降的历史来讲,就是一帮流氓蛊惑民众“揭竿起义”,打倒老皇帝和老权贵,自己当上新皇帝或新权贵的历史“周期循环”。流氓无产者极其羡慕皇帝和权贵的权力和荒淫的生活,渴望“鲤鱼翻身”,有朝一日也能享受享受皇帝式的生活,而且能够“千秋万代”下去,于是自称“真命天子”、手握“宇宙真理”、打着 “人间天堂”的旗号,蛊惑那些善良也贪心的民众为他们的暴力夺权卖力、卖命。宣扬“人间天堂”的大师们声称,只要跟着他们走,打碎一个旧世界,就会迎来一个“要什么有什么”、“伸手就来”的“人间天堂”,云云。此类宣传,对于那些相信给“神仙”上三炷香就保佑全家平安、给“神仙”贡献一个馒头就会得到一大堆金元宝、就会升官发大财的一类的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于是大师们就是他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人身之神。这一点,被列宁看清楚了。

有的学者说,流氓无产者夺取政权后建立的一定是专制的社会。一点不错,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很好地证明。

只相信天上才有“天堂”,人间没有“天堂”,只有地狱。

很长时间里,被许多人接受的所谓“社会科学”,其实并不存在,社会学与科学是不搭界的,只能说有一门研究社会的“社会学科”。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如何,谁能一眼看到“终极”?那些鼓吹要建造人类终极幸福社会——“人间天堂”的,不是傻子,就是骗子!

(3)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列宁主义,却在列宁主义的故乡被抛弃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回归到资本主义,是进步,还是倒退?是马克思错了,还是列宁错了???在俄罗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了什么?是“人间天堂”诱惑的失败。

……是不是想入非非啦?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