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的这十年和下个十年

互联网和IT技术明显是军用技术的民用化,开放民用的时候,军用上已经实现更高的技术。前一阵子斯诺登事件曝出美国一年监听几十亿电话,说明语音搜索、语音识别等已经非常成熟。

未来的移动搜索会怎么样?在UC优视CEO俞永福心里,它将不再只是现在文本对文本,而是文字、图片、语音等各种形态的智能交叉组合,并且还能提醒你何时吃饭、如何配餐、帮你手机支付等。

在7月4日举行的移动互联网创新大会上,已成为阿里巴巴UC移动事业群总裁的俞永福作为第一位嘉宾上台,做了一场名为《跨界:危与机》的演讲。

这是俞永福进入阿里巴巴战略委员会后首次在公开场合露面,身穿绿色T恤、蓝色牛仔裤的他状态放松,自信而健谈。

他谈了跨界的危机、移动搜索的未来、几个十年的IT技术变革、以及进入阿里巴巴集团后的新感受、新思考,快来一睹为快。

一、跨界市场要“够大、够慢、够厚”

说起跨界这个由主办方布置的主题,俞永福说自己的经历本身就是一次跨界,做了6年的风险投资,8年前做移动互联网创业,“力争跟所有投资人比,我是创业最成功的,所以跨界还是很好玩的事情。”

俞永福把跨界归为技术跨界、行业跨界、市场跨界几个层面。

他说,两个不同行业的技术如果能够跨界且融合,会产生很多的高报价能量;而大家一般提的跨界是行业之间的跨界,从A行业和B行业之间的融合;从市场看,从中国到全球,也是在市场空间上一个跨界。

俞永福将跨界总结了三个标准,三个“够”——够大、够慢、够厚。

“够大”即市场要足够大,用户量足够大才能有足够的折腾空间。

“够慢”即跨界的市场节奏要慢,因为当进入一个新的、陌生领域时,如果那个市场变化太快,会造成大量学习的成本。他举例,现在互联网的同仁去学习电商,虽然有很大的挑战,但是传统行业产业变化是偏慢的,开始学习起来有挑战,但还是有比较多的机会。反观之,如果从传统商业到互联网,在学习互联网时就会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

“够厚”是指利润要厚,因为跨界本身就要寻找一个新的商业空间,如果那个商业空间本身利润已经很少了,这时跨界的挑战将很大。

二、未来移动搜索长啥样

今年4月,阿里巴巴与UC联合推出了移动搜索“神马搜索”。

俞永福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位游客拿着手机来到故宫角楼前,对着角楼拍张照片,神马搜索立即跳出角楼的文字、图片介绍;接着走着,又告知主人“吃饭时间到了”,并显示上午已经消耗多少卡路里,推荐如何合理搭配营养;下午,主人想喝咖啡了,直接语音输入“想要一杯星巴克咖啡星冰乐”,语音马上提示,前方多少米有一家星巴克,用户直接手机支付,不一会儿,咖啡就送来了。

俞永福说,第一个片段将是未来五年移动搜索重要的场景。现在用手机搜索还在运用PC时代的搜索,即输入一段文本,反映出文本的列表,这在移动互联网时候有非常明显的局限性。

“看到角楼,如果我们并不知道叫紫禁角楼,传统办法如何搜索景点介绍?没有办法描述,传统的PC搜索是文本搜索,必须用文本对目标进行描述,再搜索,没办法描述就没办法发起搜索。”他说,真正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是有眼睛的,可以变成景点的导流机,这是神马搜索做好的目标和方向。

“未来的移动搜索,第一是输入和输出越来越多样性,PC时代是文本到文本,手机时代是文本、图片、语音等多种形式出现。”俞永福说。

对于这一点,小白觉得特别cool,但回头一想,之所以都用文本搜索,也正是证明了文本对文本的便捷性,图片搜索和语音搜索的成本也就更大。UC要在移动端做图片、语音搜索,将如何实现?

俞永福回答小白说,首先技术是否已经成熟,可参考现在的军用技术。他说,自己观察互联网有个独特的角度,互联网发展下一步是什么技术,就要看军用上当前什么是成熟的。

“因为互联网和IT技术明显是军用技术的民用化,互联网的第一天是军网技术,然后开放到民用。意味着开放民用的时候,军用上已经实现更高的技术。”俞永福说,前一阵子斯诺登事件曝出美国一年监听几十亿电话,说明语音搜索、语音识别等已经非常成熟。

不过,这就要看在民用领域的开放度以及宽带成本,而这跟规模是正相关的,规模越大成本越大,但只要用户量起来了,成本下降是比较快的。

此外,俞永福认为,现在搜索追求的是全,一下就有几百万个结果,但在手机上对大家是nothing,没有任何价值,因为我们只需要个性化的精准结果。

俞永福预测,今年年底,全球主要市场的移动搜索流量将超过PC搜索,到2015年底,移动搜索的商业收入比重会超过PC搜索。

俞永福说,我国移动搜索的存量用户超过5亿,市场规模超过400亿人民币。

据称,目前神马搜索活跃用户超过1亿,市场渗透率超过20%。

三、这十年的关键词:人工智能

俞永福喜欢思考总结每十年的技术。他认为,1990年前的十年是硬件的十年,IBM是这十年全球的王者;1990年到2000年是软件的十年,中国把握住了机会,随着软件带动了计算机企业,例如联想;第三个十年是互联网,从技术的角度再翻译下便是软件的服务化,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软件公司,这十年中国的企业代表就是BAT。

2004年,俞永福看到了之后、也就是至今十年的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所以他选择了在这个领域创业。

俞永福说,过去四个十年解决了硬件局限,互联网解决信息化局限,就是把那些本地数据仍到了云端,或者原来没有数据化的、信息化的完成了信息化;移动互联网十年解决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再产生了更大规模的数据。

“从今天这个时间点,第五个IT 十年是什么?大概从2014年起步,2016、2017年进入一个沉淀,可能2018、2019年快速发展。我是去年年初得出了自己的一个结论,我觉得第五个IT 十年关键词是人工智能。”俞永福说。

不过他强调,如果企业把人工智能只当做可穿戴设备,一定会做死,因为没有读懂它。“比如做浏览器,如果脑子里看到的只是浏览器,肯定这个业务做不成功,因为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实质。”

他说,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随身设备等都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要素,是人工智能这个方向需要的必要元素,但这些都是为了人工智能业务,而不是人工智能本身,尽管过去一年做随身设备的创业团队特别多,但就像从春秋时期走向战国,到明年一定会横尸遍野。

太多人没有把人工智能的技术核心想清楚,其实这十年里都在是进行大的技术融合,每十年的一个片段,都是在延展,存在技术跨界融合中,其中涉及到硬件通讯、软件、大数据。

俞永福说,目前全球各大公司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掌握了相当多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但各自掌握的维度不同。“Facebook已经在测试影响人的情绪,这是很恐怖的,包括人工智能,这两个都对人产生巨大挑战。第一,要问自己价值是什么?第二,可以用机器影响人,不是人在影响机器。以后动物园放的不是动物了,可能是放的人了。被机器所学习,机器在看这些人在干吗,这还是很有挑战的。”

四、“买遍全球”和“卖遍全球”

20多天前,阿里巴巴与UC宣布,UC全资并入阿里巴巴集团,并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俞永福担任UC移动事业群总裁的同时,还进入阿里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

谈及这一个多月的感受,俞永福介绍,就他的工作变化比较明显,其他下属变化基本不打。“我原来工作会向UC董事会汇报,UC董事会5个人,我就是董事长,现在我要向阿里战略决策委员会8个人汇报,需要跟另外7个同事一起开会沟通的时间多了,当然也让我对于电商产业有更多的学习过程。”

他把互联网一刀切为电商和非电商两部分,以前对非电商业务有更多关注,对于电商关注不多。如今他在电商发展里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就是电子商务的国际化。

他认为,未来十年“买遍全球”和“卖遍全球”将是中国整个电商的一个巨大机会和沃土,从创业角度、产业链角度,各方面机会都非常多。

从买遍全球的角度,现在高端人士出差国外,都希望安排一站是奥特莱斯,“能不能在家里天天奥特莱斯?这个机会非常巨大,中国购买力非常强,3亿电商用户如果每年都买几家全球产品,规模会上升到什么水平?”

对于卖遍全球,他说,过去十年中国人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我在印度出差时,在机场遇到一个福建人、一个广东人,找我帮忙办登记牌,人家一句英文不会,全世界飞了好几年了,我真的佩服他们的勇气。”

不过他认为,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是IT界创造的,IT界要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感觉自己文化程度比较高,但文化程度越高对风险看得越多。

俞永福介绍,从20十年走出海外,UC对产业做了一些贡献。如今,UC在全球超过10个国家份额超过10%,其中,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5%,是印度最大的移动浏览器市场,在印尼、俄罗斯、巴西、中东等很多国家,许多用户可能不知道百度、腾讯、阿里,但知道UC。

结合产业发展,他说,未来十年,如果从卖东西的角度来讲,应该进入第二次中国卖东西走向全球,这一次应该是依靠移动互联网。

实际上,在全球电商里,中国电商的商品已经很丰富了,我们周边很多国家就直接做了一些工具,把淘宝翻译了,例如,在俄罗斯,俄罗斯用户使用类似第三方工具,做成俄语的淘宝,实际还是在淘宝上选产品、买东西。“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也是我自己第一项的工作变化,有更多的学习。”

依照UC本身的业务矩阵,如何在这次整合后加快发展?

俞永福直言,自己有很多事情需要考虑,用户发展、技术投入、市场投入、商业经营等,但未来3年内整个阿里UC移动事业群都不用考虑利润问题,只考虑业务发展问题,“所以同样的,我也会让所有野战军的指挥员重新再思考。”

欢迎加小白的微信号:iUniverse(爱因斯坦),欢迎爆料和交流讨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