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有意将其名列全球第三的P2P网上借贷业务陆金所分拆上市。假设陆金所今年P2P贷款业务突破500亿元,收取1%担保费,再加上2%至4%“上架费”可赚取15亿至25亿元人民币,以极保守的10倍市盈率计,该网贷平台市值随时高达150亿至250亿元人民币。
5 月21日,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称,中国平安有意将其名列全球第三的P2P网上借贷业务陆金所分拆上市,美国一家P2P研究机构甚至都已经为其计算好融资规模和估值模式,若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假设陆金所今年P2P贷款业务突破500亿元,收取1%担保费,再加上2%至4%“上架费”可赚取15亿至25亿元人民币,以极保守的10倍市盈率计,该网贷平台市值随时高达150亿至250亿元人民币。
对于P2P上市的可能性,平安陆金所作为国内做大的P2P资产对接和交易平台,具有明显的金融集团特色,相对而言具备了更好的平台运营能力和信息公开能力。而一般P2P的行业代表陆金所能够实现赴美上市,那么,作为这个成交量规模排名世界第三的P2P平台而言,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自身的造富运动,而是进一步激发了整个行业的资本涌动热潮。
来看看平安陆金所的模式。作为平安集团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平安陆金所更多的是传统金融外化的一种表现,而陆金所的P2P业务也具有很浓厚的本土气息。在P2P行业里面,陆金所之所以被称为案例,或者是“高富帅”的P2P,除了平安集团的后台和担保,还有其背后的发展模式:线上融资+线下项目对接,起点投资金额为1万元。
平安陆金所这种方式可以适合中国投资者的需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收益(6~8%),同时对于平台来说也能在短期内做大雪球。而这种发展模式也被其他的P2P所借鉴和使用,有些二线的P2P公司也采用了类似 平安的发展路径:利用以往线下的资源优势,对可行的项目进行P2P式的转化,结合线上的投资者,在双方对接中实现平台交易规模扩大,随后将平台的信用传递到点对点的投资者和借贷者之间,实现P2P的中国式发展。
对于民间、第三方的P2P公司来说,平台成交量是一个较好的展示窗口,中国化的发展,需要在平台上实现交易规模、投资回报和用户的信任,最好的方式是线上匹配线下的发展模式。平安陆金所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典型,而其他后继者等也实现了平台交易额的扩大,目前一些二线P2P平台成交量已经过亿,成为行业的发展。
对于投资于P2P的各种资本而言,获得股权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在P2P的资本概念中顺利脱手,获得更大的杠杆收益,而这种收益,要么是P2P平台的管理重组,要么就是上市。而上市是短期以内国内P2P平台实现市场认可、资本吸纳和投资者回报的一个捷径。
但是,上市对于P2P行业来说,除了资本的收益之外, 更多的是需要P2P行业健全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稳定的盈利能力,同时保证平台的诚信和信息公开能力。即便是在市场信息高度公开的美国,最大的P2P公司 LendingClub在获得了Google1.25亿美元的入股投资后,也还在准备年内上市。
可见,对于P2P这个新颖的行业,由于和传统金融行业存在一定的监管差异和市场风险定位,想要上市并非那么简单。而这个上市的过程,也就是P2P纳入传统金融体系的一个适应过程。
在P2P行业发展出现某种两极化趋势的同时,监管层的监管步骤压在逐步推进。银监会已经召集多家国内知名的P2P平台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就P2P行业准入、 制度选择、资金托管方式等内容征求意见,有相关参会人透露,未来P2P行业或归于银监会监管,具体的法规细则最晚年底前应该发布。
对于目前国内的P2P行业而言,如果能让一个P2P平台顺利上市,那么无可避免的会再次引发该行业的投资热潮,甚至会引起更多的国外资本的注意,因为,国内 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和证券市场的改革,并不能为P2P行业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上市空挡。
而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其实和国外金融创新的差距相对较小,而国外资本的适应性也相对而言更好。一旦成功实现了国内P2P平台的国外上市,那么,将一定程度上加剧国内各种风险资本和P2P平台之间的再次利益分配。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凯
(本文作者介绍:咨询公司互联网金融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