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影视人碰上互联网

当传统影视人碰上互联网

近日拜朋友所赐,参加了一场由广东文化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组织的线下沙龙,出席活动的主要来自影视制作发行相关、创意文化投资基金、金融服务机构以及相关咨询顾问机构的人员。出席嘉宾分享的主题包括:本土影视的数据未来、影视的新媒体机会、影视公司的经营思考、中国院线现状及行业发展情况等。活动中,注意到很大部分内容都与互联网(包括腾讯视频、搜狐视频、爱奇艺、优酷土豆等在内的新型网络视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的案例分享交缠在一起。案例的讲解很精彩,而听的人大有茅塞顿开之感。但在这个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不明觉厉的时代,对于一大批传统影视投资、制作、发行等相关人士而言,面临的困境也是显著的。本文根据沙龙的一些情况,结合个人的一些理解,做一番门外汉的解读,以期对相关人士有一些启发意义。

一、互联网大数据等,既熟悉又陌生,不适感增强

演讲嘉宾在开始影视数据的主体之前进行了一个小互动,用微信雷达添加好友的功能让大家亲自体验一下,嘉宾这个小互动主要是告诉大家,互联网基于强大的技术手段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但很有意思的是,现场很不少人都不知道这个功能,连连叫赞。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强大微信拥有很多的功能并不为大家熟悉(对于做互联网应用的人来说,这也值得反思)。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由于我们各自关注的焦点不同,即便是对于相同的事务的理解,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显然,互联网对大家日常生活的影响,已经到了熟悉的陌生人的程度,尤其是花样翻新的应用迎面扑来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少数一些跟自己关注点相关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本身已经通过技术复杂化处理后的傻瓜化操作我们都熟视无睹。因此,对于影视相关的人士而言,谈如何利用互联网的路子还很长。

更进一步的是,当我们讲到大数据技术对于热播美剧《纸牌屋》的成功的意义的时候,当我们将搜狐视频等通过对网络视频点播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来指导影视内容的制作和发行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影视文化的创作将会因为大数据的分析而不符合编剧导演原先设定的场景,为了收视率/点播量而迎合过分迎合观众的要求。这种对制作发行方式的改变,将很可能对一部分影视创作的编剧、导演带来不适应感,他们会认为,这已经把影视文化的艺术部分过分的阉割。做麦田的守望者还是迎合潮流,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而对于影视文化作品的投资人而言,从投资风险角度来评估,他们也不得不屈服这样的数据分析,从逻辑上判断,这样的投资是最安全的,收益也是最有基本保障的。但事实上会是这样吗?目前除了《纸牌屋》等少数案例外,是否具备足够的成功影视制作的案例来支撑?个人看来,至少目前在国内还远未达到这样的水平。

二、产业链条利益格局的变化

除了传统院线和电视台渠道外,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更多谈及互联网传播发行渠道对影视作品的影响问题,主要的案例还是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几大网络视频网站。这些一些已经具备庞大用户规模的视频服务平台商,尤其是由于拥有一批宅男屌丝用户,它们的兴起意味着对整个影视产业链条利益格局的大调整。一方面,以搜狐视频为例,他们根据用户的喜好等数据,自行投入资金进行内容的制作,这些作品的取材、导向和点播效果对传统影视制作发行带来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了取得这个平台的可能收益 ,他们又不得不根据这些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互联网巨头以降级的方式将互联网与传统影视制作发行做融合,而很难见传统影视制作公司完成自己的互联网发行渠道的打造。因此,与这些互联网企业巨头进行深度的合作的方式是主要的出路。

我们也提到影视文化作品在互联网的长尾效应问题,但是,很遗憾的是,这种长尾效应更多的是这些互联网巨头的,是为他们可能带来更多收益的长尾。而对于自身而言,从投资收益角度来说,则是致命的。当投资方投入资金(不是巨资)制作了一部不太受欢迎的作品的时候,你的收益是很难保证的,但对于互联网影视服务平台而言,则是长尾的组成部分。因此,当谈到与互联网的融合的时候,除非你能打造自己的长尾,否则被别人长尾是很危险的。

三、网络时代,影视文化创造的出路:精品路线

天下武功为快不破,创意文化为精品不错。在娱乐节目、粗制滥造的宫廷争宠剧泛滥的时代,特效制作刺激感官的时代,我们可以发现,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精品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张力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据说,《舌尖上的中国1》卖到单集4万美元,而《舌尖上的中国2》单集已经到了35万美元的水平,这充分说明了该作品的成功。什么叫精品,个人理解,作为搞文化艺术创作的人员,总是有一定的文化精神追求的,作品首先是要传播,传播之后要能沉淀,沉淀后能传承,具备这种效应的作品就是精品。而《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作品便具备这样的特点,这是与我们这个民族特性关联的东西,因此,我们才会看到,这样的作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龄段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这个时候,大数据的分析是事后的。

因此,对于影视文化行业相关的人士而言,所谓三年不开糊,开糊管三年甚至三十年,如果想要取得大成功,就要耐得住这样的寂寞,聚集一批优秀的创作人员为了精品做文章。这样的作品,不管是传统发行渠道,还是互联网平台,是他们反过来找你买,高价买。否则,一般情况下,也就只能小打小闹。

按照这个说法,对于投资人而言,投资的选择是艰难的(想要获得超常规的收益的想法)。这里可以推荐一下有些风险投资人关于“七宗罪”法则供参考。所谓投资七宗罪,指的是满足人的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这七种恶性的产品或者应用的。当然,我说的是用合法的恰当的方式去满足。成功的作品,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显著痕迹。

归纳起来,对于从事影视文化行业的相关人士而言,如果你认为应该走大数据分析这种技术路线,除非你有足够的耐心和实力打造自己的技术平台,否则要么花高价从顾问机构手上买,用于指导自己的创作和发行。要么,就和拥有这种技术实力的平台合作,加入他们,同时释放你的一些利益。如果你认为应该走艺术创造的路线,那你就要耐住寂寞,致力于精品的创造。

作者:笨手蛇-阿甘  互联网时代,理越辩越混,淡越扯…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