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节最红的“微信红包”,被认为是财付通的一个“局”。微信红包又一次将腾讯“神了”,铺天盖地的赞誉,好像这是移动互联网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红包让腾讯朝万亿市值迈进了一步。
尽管网络红包最早是马云弄的,马明哲在开发壹钱包的时候也强调了“讨红包”的设计,但玩的最好的是后来者微信。
不过随后腾讯自己发布的数据说,除夕到大年初一16点,参与抢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至少这个数字让腾讯之外的势力(尤其是阿里)感到了一些安慰:“对的,我说嘛,应该没那么夸张,最多也就绑定了500万张储蓄卡。”
我也被微信红包“俘获”了。在12月28号的时候建群给同事们发红包,因为我是他们的头。然后又拉拢一些外部的富达入群,以“端的有钱、仗义疏财”为名诱导逼迫富达们发钱,富达们也发了一些,很少,象征性的,博个意头。普通的同事很少主动发钱包的,即使深度挑唆也效果不佳,大家爱抢但不爱发。
这是第一幕,我称之为“支付情境”,就像人类学家Sahlins Marshall的名篇”Poor Man, Rich Man, Big-Man”说的那样,“一种合乎层级规范的礼物流动机制”,发动者是被决定的,流向也被决定的,有分配没交互。这与古老的广东红包风俗类似:领导给员工发红包,结婚的给未婚的发红包。领导因为是领导应该发,而结婚的代表先获得性资源,先有爱,就要给未婚的发红包(在过去,闹洞房则代表未婚者对已婚者的泄愤)。
第一幕其实很短暂,因为发到一定程度或者数额,发红包的人就觉得跟TA没关系了,这是一个单向过程,无趣。很快,我们就进入了第二幕:“游戏情境”。 一开始我进入了一个“炸金花”群,就是用微信AA功能每个人等分子交钱给某人,某人再用拼手气红包功能去“炸”,然后大家根据运气随机获得钱,玩了一阵,随着几个精明的香港同胞退出,大家就哄散了。我后来总结了一下,这个游戏的特点是太均匀,没有将那些最富有赌性血性的人类挑选出来。
接着我又被拉入一个看上去有点匪气的群,这个群玩一种“马太效应”的游戏。什么意思呢?不是像第一个游戏那样按照群里面所有人数来玩。比如群有100人,但只有10个游戏的“座位”。群主先启动,发10个红包共100元,理论上100人抢夺10个红包,但“红包有风险、抢夺须谨慎”,抢到的红包金额最小的那个人,将成为一下轮的发动者(接龙),意味着TA不仅所得少,而且还要在下一轮“倒贴出去”100元,真是让“倒霉蛋更倒霉”,太马太!这个游戏的确将有赌性激烈的人挑选出来,但是,它没有考虑到风险收益的平衡因素,这个游戏也没有玩得很长久。
最长久的是综合第一个游戏和第二个游戏,将每次发动的金额降低到30元(降低单次的心理耗损),每次发出的红包数远远低于群人数(依然像第二个游戏那样挑选出大胆者),让发红包的人决定谁来接龙,比如说“抢到我红包人中金额数排第二的”,如果发红包者不说规则,那么自动按照“抢到红包人中金额数排第一的”来“接龙”,这叫“反马太”。我在多个群推广这个游戏规则,都获得成功,持续性比前两个要长得多。它基本上兼顾了“信号甄别和挑选”“心理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等等因素。
微信红包这么火,是因为它进入了“游戏情境”。
好了,这篇文章的主题来了。在第一幕里面,微信跟阿里或者平安的壹钱包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关键是第二幕,微信作为最赞最伟大的移动社交工具,社交让红包变成了一种游戏。然后,红包进入了腾讯最擅长的领域:游戏。
这叫做情境融合(scene integration)。怎么解释呢?就像有些人跟有些人在一起特别舒服一样,有些男人和有些女人在一起特别和谐一样。有些场景跟有些场景也是这样的关系:它们会自然吸引沟通连接浑然一体,很无缝很融洽,阻力线最小,交易成本最小,信息不对称最小。
社交,一群人的故事。游戏,一群人最好的社交。微信5.0之后做了3件大事,一个是打飞机,一个是滴滴打车的5亿补贴(鼓励用户用微信支付关联其银行卡),一个是微信红包。打飞机们很成功,亿元收入。微信红包也很火。滴滴打车呢,至少我的感觉是并没有比阿里的快的打车有明显的优势。
与之相对的是情境隔离(scene separation)。就好像,有些人有机会凑在一起但总是感觉隔了一层,没有特别投缘之感。这里面存在着激励不相容,嫁接上的困难,以及交易成本的上升。等等。
但是,“微信万能论”主义者认为,微信作为社交神器,几乎可以涉及并颠覆任何领域,它改变了传统媒介写作、移动支付上完胜了阿里、创造出大量的互联网思维和精准营销的故事(且不说这些故事会不会变成未来的事故)。
总之,他们已经假定,微信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情境融合”,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无缝对接,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颠覆式创新。微信,不存在着“情境隔离”。所以,微信很快就要万亿市值了,所谓腾讯可以用三维的方式来“屠杀”阿里的二维世界。
接下来,我想用情境融合和情境隔离重新讲述一下阿里余额宝的故事,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它将说明为什么在消费或者投资领域,微信的社交神器不一定保持着一贯的假想的“情境融合”。我也在这里放出话:腾讯的理财通很难追上余额宝。即使阿里以后的定额宝,也将是个小角色。
余额宝,有人说它将天弘基金一下子搞上王位,互联网金融的颠覆式创新典型。也有人说,它不过是货币基金,接通到互联网上,让屌丝尽可能参与进去,还有人说,阿里原本可以将用户在支付宝里面越来越多的现金沉淀,化为利息收益归自己,但奈何要有相应的资本拨备,阿里力有不逮所以才跟天弘合作。
但对我来说,当第一次听说余额宝时候,一下子就震住了,为什么呢?我是学金融出身,接受一个教条,消费和投资是两种不同的钱,货币大师无论是凯恩斯还是米尔顿.弗里德曼都承认人们的货币需求有交易动机,比如消费,这是跟收入相关的,简单说你挣得钱越多,你就花得多。另外呢,还有投机动机。就是去投资,利率低就买股票利率高就买债券。这跟利率有关系。所以,货币需求分两种:跟收入有关的和跟利率有关的,从此,分成了不同的钱,消费的钱(c)和储蓄理财的钱(s)。绝对不会混。最经典的宏观经济学IS-LM曲线就是根据这种两股子钱来建立的,尽管希克斯搞的这套不是很完美,但基本逻辑是公认的。
长得像ET的马云会觉得,这他娘什么ET外星人逻辑。余额宝于是出来了,大师们的曲线垮掉了。
余额宝基本上打垮了消费和投资的二分。后果是什么呢?货币基金大部分是买协议存款(同业存款),尽管没有协议存款占银行体系里面的精确比重,但是考虑到协议存款大约占企业存款6%,那么占总存款应该是绝对低于3%,比重还是很小,但是它相同于启动了一个局部的利率自由化!3000万存款金额以上的关系户企业要求银行给协议存款利益,现在普通支付宝屌丝用户也可以享受,一部人先富起来之后,又让一部分人先利率自由化起来。
风暴如果继续,那么银行将面临两个问题,原本可以占便宜的普通储蓄户不再接受0.35%的活期,甚至5年期存款,银行没便宜占了,同时协议存款要求越来越多,银行面对的是一个可以叫价叫板的储蓄群(比如以货币基金经理的面目来代表这个群)。银行不同意条件,那就快速并大额地转移到其他愿意给出高利率的银行,直到整个银行业不堪重负,不得不降低协议存款的利息。
足够宽的消费集合,才能带来足够宽的投资。这才是余额宝“情景融合”的故事。人们享受了消费的方便,还能顺便投点资,而且还是活期利率的20倍。
这才叫情境融合,这才叫无缝对接,这才叫无阻力演进,这才叫无交易成本的革命。
大阿里有没有“情境隔离”?当然有,货币基金很早在天猫上卖,卖的利率比余额宝还高,有效果吗?投资的钱还是投资,消费的钱还是消费,两股子钱,没效果!据说,阿里还要卖更长期限的定额宝,坦率地说,我不会买。因为我看不出来这里面有“情境融合”,能跟银行有什么不同。
互联网思维不是说接到移动互联网,什么都可以卖出去,而是说是否可以利用“情景融合”做出最击中需求痛点的体验。社交之于游戏,消费之于投资,可以。但社交之于投资,微信撬动理财,facebook会干掉太平洋投资(PIMCO),都是“隔”、都是执”、都是某种情愿。
不需要放大微信红包的牛逼意义。它的轰动和微信打飞机没什么不同。绑定了一些账户,但留不留得住账户,是另外一个事。账户不是用户。打飞机不是搞货基。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微信是我们特别推崇和热爱的神器,《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情人节的封面文章就是《微信的世界大战》,第一次完整讲述微信作为一款真正的世界级产品在全世界和whatsapp、line和kakao的较量。但是社交神器并不是万能的,不要想当然认为微信带来的都是“情境融合”,世界没那么简单。
来源: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