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冯雪梅吐槽:编辑是个体力活儿

如果4个小时之内,你需要把将近1万字的稿子拼上版,包括约稿,审读来稿,编辑稿件,甚至提笔写作,你还会认为编辑是个脑力活儿吗?

媒体人冯雪梅吐槽:编辑是个体力活儿

作者:资深媒体人  冯雪梅

确实,没脑子的人干不了这事儿。其间,有突破禁锢的惊喜,有自我表达的愉悦,有发现好稿好作者的兴奋,但是,更多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常规操作,面对不断地常识重复,以及“呼喊”之后的故态依旧。你会疲惫,会倦怠,会焦躁,却又必须坚持——不是职业理想,只是职业的底线和操守。此时,相对于智力而言,更需要精力、耐力和韧性,你得有一种跑马拉松的心理准备。

村上春树说,当他决定写作的时候,他开始跑步。作家需要的不仅仅是灵光乍现,如果你每天都必须写4000字——算了,就2000字吧,你就得考虑自己有没有这个体力,长久端坐于电脑前,不受颈椎病、腰肌劳损、视力下降、胸闷气短之类的困扰。灵感这东西多少有些飘忽不定,身体素质却是实实在在滴。

我不太相信病痛中,依然能够才思如泉涌。通常,那些个小病小灾都会成为我不工作的理由。是的,这话只对我等平庸之辈而言,在励志读物和成功人士的字典里,大约是没有“借口”一说的。

如果“人的一生只有5%是精彩的,5%是痛苦的,另外的90%是平淡的”,那么工作中,绝对出彩和极端悲催的时候,只是少数状态。大半数时候,都是在平淡中运转,并且尽可能让那些平淡变得不那么无味。

就像作家,最困难的不是让某一篇作品闻名于世,而是让每一篇作品都保持恒定水准——在我们通常所看到的“三部曲”之类的系列作品中,能保持水准齐整的并不多;而某个人的专栏,参差不齐亦是常态。因而,终生成就奖要求的不是篇篇精彩,而是对“品质”持之以恒的追求。

这其实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我曾经眼见着很多人的文章,从敏锐犀利有见地,变成不断的自我重复,直至毫无新意,与出道之初判若两人。那感觉如同一杯好茶,几泡之后不断充水,最终寡淡无味。

而但凡有想法的人,总想“超越自我”,惧怕在平淡中自甘堕落,努力寻找摆脱倦怠的方式。以此角度,“人人都需要励志读物”(我的前领导之语)的说法,确实成立。

媒体人冯雪梅吐槽:编辑是个体力活儿

当然,“励志”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实际是借助他人经验(包括观点见解),帮助自己应对某种低谷、胶着、困顿状态。当我们被“困”住,有时真的需要某种指点——不一定是指点迷津,时常只是感同身受的慰藉。

曾经有段时间,我把刘瑜的文章当作励志读物。“醉钢琴”们熟知“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从那些字句——“我想自己终究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那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为我还挺结实的。总是被打得七零八落,但总还能在上帝他老人家数到九之前重新站起来,再看到眼前那个大海时,还是一样兴奋,欢天喜地地跳进去”,“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里,我所读到是两个并不高雅的字:“皮实”。

这词儿看起来和精英、知识分子或者文青不太沾边儿,更符合体力劳动者打拼的形象,可它恰恰是应对文人自负与脆弱的最好方式。你得经得起绝大多数平淡无奇,经得起质疑和批评,经得起无人喝彩,并且,在缺少兴奋与新意中,在遭遇挫折打击之后,依然能够站起来,欢天喜地地寻找惊喜。

婚姻也好,职场也罢,没有韧性和耐力,不“皮实”,多半会被淘汰出局。就生命的归程而言,结局都一样,但其间的丰盈和精彩程度迥异。

很多时候,从事同一份职业的人,智力的悬殊并不明显,有的只是持久力的差别。有人坚守“品质”不妥协,有人毫不介意随大流。

对于我这个干体力活儿的编辑而言,“皮实”一点儿总没错。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