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作诗:黄海波嫖娼与国民劣根性

记得电影《007》中有几句经典对白:黑帮派一个美女到007身边卧底,第二天早上,黑帮问007:“昨天晚上,你碰她了吗?”007微笑着回答:“这个问题,男人是不问的。”是的,正常的男人谁会问这么幼稚的问题。

在当下的中国,卖淫嫖娼本是普遍现象,根本算不上新闻。但是,为什么黄海波嫖娼,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实际上,它折射了媒体和国民的病态心理。

第一、是集体意淫。本来,黄海波嫖娼,公安部门在第一时间就发布了权威的消息:黄海波某日某时在某地嫖娼被抓获,本人对此供认不讳。消息虽短,内容却十分清楚。一般来说,剩下的事情就是公安部门如何处理了。但是,我们的媒体不干,我们的网民也不干——没有细节的消息怎能解渴?于是,媒体打起了惯用的组合拳,什么“听说不是嫖了一个,而是两个”,“听说一次给了三千,不包括打车钱”,“听说那女的是个变性人,个头一米八”……媒体格外卖力,网民格外关注,总之,大家格外兴奋。媒体披露的那些“听说”的细节,让网民产生了极大的联想空间:黄海波一次嫖两个,怎么个嫖法?是依次嫖?还是同时嫖?依次嫖的话,另一个小姐在做什么?同时嫖的话,在技术上怎么进行?……联想到这些,媒体人和网民的血流不禁加快,两腿之间忽然有些湿滑也说不定。这个时候,人们真正关注的早已不是嫖娼行为的是是非非,而是借此机会来一次集体意淫。正如没能亲口喝到茅台,在旁边闻一闻酒香也能解一点酒瘾。

第二、是羡慕嫉妒恨。大家还记得《巴黎圣母院》吧?本来,那个道貌岸然的神父也垂涎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但是由于身份限制,再加上艾丝美拉达压根不喜欢这个神父,所以让神父痛苦异常。这时,人类的阴暗心理就显露出来,并且发生作用:既然我得不到,那就干脆毁灭她。于是,神父坚决主张绞死艾丝美拉达。现在,某些人口诛笔伐黄海波,就有这种阴暗心理:凭什么你就能嫖到高档小姐?凭什么你就能潇洒地一次给她三千?我们不骂你骂谁?多少年来,有些道貌岸然的政工干部,处理男女关系事件出手贼狠、毫不留情、甚至非常解恨,表面是维护道德和正义,骨子里就是酸葡萄效应。

第三、是高尚强迫症。你黄海波不是总演好男人吗?那么你就应该是个好男人。否则就坚决不行。这种“把演员等同角色”的心理,在我们中国很有市场。大跃进年代,最高领导人视察长春电影制片厂,要接见《平原游击队》的演职人员。厂领导专门安排郭振清去见领袖,特意让方化请病假在家。因为郭振清演了“游击队长李向阳”,他就是英雄人物;你方化演的是“日本鬼子松井”,你就是反面人物。毛主席领导我们抗战八年多么不易,你方化作为一个“日本鬼子”去见我们的领袖,这不是让领袖扫兴吗?老艺术家方化为此伤心多年:电影演得好还有罪了!还有一件发生在演员身上的怪事:1990年代,饰演毛泽东的古月应邀到山东菏泽进行商业演出,正赶上当地发生洪涝灾害。当地领导就动员古月捐款,而且要大额捐款。他们的逻辑是,你古月就是毛主席,你捐款就是毛主席捐款,这对我们的灾区是多大的鼓舞啊。可是古月毕竟不是圣人,他极不情愿地只捐了一点。这下好了,当地人生气了,媒体也逮着话把儿了:毛主席对老百姓能这样吗?你古月这种道德水平配演毛主席吗?这件事炒作了很久,也让古月先生上火很久。我们再回到黄海波身上,按照媒体和网民的逻辑,你黄海波将来还配饰演好男人吗?啊呸!演流氓去吧!啊呸,你干脆就不配再演戏了,回家卖烤地瓜去吧。

以上这三种心理,都完全是病态的、小家子的心理。常怀这种心理的人绝不会大气,常怀这种心理的民族也不会是强大的民族。记得电影《007》中有几句经典对白:黑帮派一个美女到007身边卧底,第二天早上,黑帮问007:“昨天晚上,你碰她了吗?”007微笑着回答“这个问题,男人是不问的。”是的,正常的男人谁会问这么幼稚的问题。很遗憾,我们有许多男人是“不男人”的,偏偏对这种无聊的问题兴趣十足。你若不信就试试看,等黄海波解除拘禁那一天,狗仔队肯定要在拘留所门前围追堵截、连拍再问、穷追不舍;而广大网民们还在如饥似渴地期盼媒体提供新的精神盛宴。但愿这些没被我言中。

作者:谢作诗,美国大唐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浙江财经大学教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