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明:我们要一辈子抵制某个人吗

这就回到一个核心问题——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自由、言论自由。杜汶泽可以胡言乱语、大放厥词,但必须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后果就是成为票房毒药,毁掉自己的前途;我们可以不去看这部电影,但不能剥夺他人去看电影的权利;我们有力量,但更美的品质是包容。

文/马立明

杜汶泽参演的电影《放手爱》注定要载入史册。上映头两天,全国票房不超过100万元(相信是些没看新闻的观众),堪称无比惨淡。在豆瓣上的评价,《放手爱》更是跌至史无前例的2.2分(据说没成负分,全赖有水军的参与),不断刷新烂片纪录。

这显然与杜汶泽的出演有关,他之前的出言不逊,“内地网民自以为是,没多大本事”、“大陆网友的钱只能上个网咖”,这些带有侮辱性质的话激怒了大陆网友。如今,《放手爱》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导演张敏、演员蔡卓妍等不幸“躺枪”。大陆朋友展现了其团结,一起帮助这部电影挑战下限,令其没上映几天就面临下画的尴尬。

对于力争一口气的大陆网友们来说,这一回合堪称大快人心!杜汶泽作为公众人物,如此挑拨陆港关系,伤害大陆人的自尊心,必然要受到谴责、付出代价。杜汶泽说他有骨气,不喜欢人民币,好吧,我们也有骨气,我们的人民币也不喜欢你。你说我们只有钱上网,对,我们就没钱去看你的电影。就这么回事。

你既然想赚我们的钱,就不要与我们对立。这不是很简单的营销原理吗?就算不是赶上陆港矛盾,一个商家也不敢坑顾客吧,何况是公然与顾客开骂。搞这么几次,生意必然无法做了。何况在风口浪尖之上,还当了出头鸟,绝对是“作死”的节奏。要知道,大陆人对香港的反感,恰恰是在于“居高临下”的态度,而杜某人的言论正好戳中了这一痛处。

有位网友说得好,“不管杜汶泽的戏份有多少,哪怕是一秒钟,也不去看……让参演电影的其他香港明星知道尊重观众,这也是给他们的一个教训,合作要选对搭档,不然大陆观众会给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也就是说,大陆人需要的是两个字——“尊重”。

对于杜汶泽其人,我只想送他一本星爷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希望他尽快道歉,挽救他的演艺生涯。

分析《放手爱》的惨败,其实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杜汶泽无疑成为票房毒药。因为他的出言不逊,很多豆瓣网、时光网的注册用户直接过来“打一星”(最低分),并抱怨“为何没有负分选项”。可见被杜汶泽的言论激怒的并不是少部分偏激网友,而是广大拥有豆瓣、时光账号的忠实影迷。

其次,《放手爱》本身就是一部烂片。即使没有杜汶泽,这部片的票房也好不到哪里去。有影评说情节太弱,还不如大陆的都市婆媳主题的电视剧。

更关键的是,在大陆电影市场中,香港电影已经彻底边缘了,形成可有可无的局面。这几年,国内电影佳作层出不穷,从《失恋33天》,到《北京遇上西雅图》,再到《中国合伙人》等,再算上接踵而来的好莱坞巨制,大陆观众真的是忙不过来。就连《小时代》、《私人定制》这样的烂片,因为其独特的号召力,也收获了上亿票房。香港电影呢,除了《寒战》算是有一定竞争力,其它几乎都是折戟沉沙的结局。港台电影主导大陆文化市场的场景,早已经一去不复返。大陆经济的崛起带动着本地文化产业的崛起,其庞大的体量是香港所不能比拟的。有能力的香港导演、演员只能北上寻求发展,与大陆联手寻求合作的机会,比如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因此,像《放手爱》这样的香港本土小成本制作,想在大陆电影市场获得高票房,基本不可能。

在内地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杜汶泽的傲慢更像一只井底之蛙。他眼中的大陆似乎还停留在20年前。搞笑的是,在大陆网友被他激怒的同时,往往还带有另一个问题:“他是哪根葱?”至少,我之前是不认识他的。

说完杜汶泽,我们再反思一下自己。

适当地显示强硬是必要的。这一次,杜汶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如果我们这样抵制某个人,恐怕只能显示出自己的虚弱。对于对手的冒犯,强者只用稍微显示力量,就能击退对方。如果一再穷兵黩武、紧咬不放,那是不自信的表现。所谓强者示弱,而弱者示强。有网友提醒,动辄就抵制,那就变得像义和团般可笑。你看朝鲜政权天天开骂,不可一世的背后,是脆弱的政权。

也有网友提醒,如果为一时之气而错过了一些好电影,那恐怕得不偿失。彭浩翔的新作《人间·小团圆》将于5月8日上映,该片有古天乐、杨千嬅等明星出演,制作班底应当远远好于《放手爱》,这部片至少算是值得期待的。但问题的核心在于,杜汶泽在其中出现了3分钟,这成了该电影的死穴。

怎么办,你会因为这3分钟抵制这部片吗?一些网友可能说,继续抵制,因为我看到杜汶泽我不开心。我恐怕就是这部分人,哪怕一秒钟,我都不想看到他。谁愿意花个几十块钱看个不痛快呢?

但我相信,也有少部分网友坚持要看这部电影,或许对题材感兴趣,或许对导演感兴趣,或许是古天乐的影迷、杨千嬅的影迷。他们对自己的偶像的爱超过了对杜汶泽的反感。当他们去买票的时候,我们这些“抵制者”,只能尊重他人的选择。毕竟,所谓抵制也是私人的事,你可以抵制日货,但你不能砸别人的日本车;你可以选择不看,但不能阻止别人看,更不能冠上“XX就不是中国人”这样的帽子。

这就回到一个核心问题——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自由、言论自由。杜汶泽可以胡言乱语、大放厥词,但必须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后果就是成为票房毒药,毁掉自己的前途;我们可以不去看这部电影,但不能剥夺他人去看电影的权利;我们有力量,但更美的品质是包容。在某个网站发起的投票中,尽管大多数人都支持“永远封杀杜汶泽”,但也有一种声音是:“善待电影,戏外言论自由”。恐怕,在显示所谓的骨气之外,我们还需尊重常识:为了某个人而去抵制一个国家的产品、抵制一支球队、抵制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还要抵制他一辈子,这是不明智的。

其实,杜汶泽与大陆网友吵架这一事,只是互联网世界中非常平常的斗嘴而已。俗话说,常在网上飘,谁能不挨刀。很多东西骂完就算,要生气也是一时半会。我也跟美国朋友吵过架,生完气之后,该怎样还怎样。我跟他当不成朋友,但《生活大爆炸》还是要看的。

还记得张惠妹因为在陈水扁的就职仪式上献唱而被大陆封杀吗?虽然当时很多大陆歌迷表示“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但过了几年,烟消云散,阿妹又回到我们的视野之中。消失了几年,阿妹少赚了一些钱,算是受到了惩罚,但我们也少听了她一些歌。最后的和解说明,意见有分歧,但生活还得继续。这个世界本身就参差百态,充满各种不同的声音。强者在众声喧嚣之下悠然前行。若为每一条不友好言论而生气,那到处都是敌人,生活也少了很多乐趣。

作者:马立明  政治学博士,曾任评论员,专栏作家,现在供职于某研究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