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在北京的七级狂风里,等待张曼玉开唱的人,当然并不是心怀听天籁响起的心态而去的——哪怕是最虔诚的粉丝,也不会对她唱歌有太多期待。当然,大约也不是专程为了吐槽而去的,若为吐槽付出这么多心血(你知道五一期间通州有多堵吗?天气有多糟糕吗?需要排多久的队吗?),也算得上是一种不亚于玛姬唱歌的行为艺术了。
所有的在场和不在场,表达的均是关系。于是,张曼玉和每个人都在产生着关系,对于参与草莓音乐节上来说,他们和张曼玉产生了至少三种关系。第一种是:我主要是来看音乐节的,张曼玉可看可不看,不过还是顺便看看吧;第二种是:我是来看音乐节的,在我眼里,张曼玉之于音乐节,就像李宇春和陈楚生之流一样,他们是毁掉音乐节的元凶;当然还有第三种:其实,我主要就是来看张曼玉的。
三种关系,三种态度。这是一个多么容易诱发人们表态的问题,像是给自己找到了容易被描述的坐标轴:你是不那么从众但是随和可亲的吗?你是叛逆激烈的摇滚老炮吗?或者你是热情、好奇的普罗大众?当然,这首先是因为张曼玉本身足以构成一道景观。以草莓音乐节180元一张的单日门票价格来论,能见到张曼玉,这实在比去年在北京举办的门票价格100元的园博会划算许多。后者只有一只塑料大黄鸭可供留影拍照,而张曼玉,凭借《甜蜜蜜》、《东成西就》、《花样年华》……还有虽然没有很多人看过,但说起来头头是道的《清洁》,影响力没理由不超过1又4/5只大黄鸭。
但无论是哪一种关系,在听到张曼玉说,“因为我并没有搜到如何在草莓音乐节上唱歌不跑调的技巧,所以我今天还是会跑调”,都一齐笑了,哪怕是第二类观众。张曼玉的形象,也从遥不可及的国际电影巨星,重建为“小女子初来卖艺,各位看官还请多多包涵”。舞台表演者和观看者的关系颠倒,她从一个战无不胜的强者,变成了一个自承无能的弱者,从一个支配者,变成了一个游戏者——而观众,从聆听者的身份,变成了陪玩者身份。陪张曼玉做一个游戏,这是在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人所不会拒绝的一件事情。
这世界多不公平,哪怕是湖南卫视被人诟病唱功的选秀节目,任何一个进入分赛区前20名的人,都不会比张曼玉唱得更差。然而他们却并没有资格获得这样一个舞台,有国内一流的乐手为之伴奏,有台下数万人陪之嬉戏。唱得差并不会毁掉张曼玉业有的女神形象,甚至和她的女神形象隐隐唱和——若不是唱得这么差,怎么能衬托出“随性、自我”这几个字的含义?
所以,若是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件事大概可以这么分析:首先你得是个知名品牌,其次,你做的事情应该符合你的slogan的。比如苹果可以拒绝往下兼容,但微软这么干了就被千夫所指。Eminem可以对着世界比中指,但贾斯汀·比伯则不可以。黄耀明可以上街参加“保卫粤语”行动,仍然被内地文艺青年追捧,你换杜汶泽试试看?伍迪·艾伦可以拒参加任何颁奖礼,你换乔治·克鲁尼试试看,哦,不,你换张艺谋试试看?
而想到世界真的就是这么的不公平,真是让人开心极了。
作者:狠狠红,腾讯娱乐特约评论员,著名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