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当下“热播剧”的概念有所怀疑。所谓热播,至少应该口碑良好,被观众主动追捧。但事实并非如此,晚饭后打开电视,很多频道都在播出同一部电视剧,连剧情进度几乎都分秒不差。手中的遥控器只是多余的摆设,换来换去,你看到的永远都是同一个画面。所以,对于中国电视观众而言,在一定时间段,“热播剧”的“热”的程度,并不取决于电视剧本身的质量,而是取决于它同时在几个频道播出。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据说这是中国特色的“4+X”电视剧播出模式导致的。所谓“4+X”,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可以在4家上星卫视和几家地面频道同时播出,这种播出模式已经实行了10年。不过,“千台一剧”的现象可能被打破,最新的消息称,国家广电总局有望从明年1月起实行“一剧两星”,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同一部电视剧垄断多个频道的局面有望破解,观众的选择权自然多了起来,但这样的政策依旧被网友和评论者炮轰。
炮轰广电总局的理由,无非是这家机构的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宽。可是,你问问身边人是否习惯“千台一剧”,他们大多都会摇摇头。
“一剧两星”的政策传闻一出水面,业内大为震动,他们讨论着该项政策如何影响各大卫视的排名,如何影响当下电视剧市场的洗牌。对于观众来说,卫视排名那是“别人家的事”。同样的电视剧,在不同的上星频道播出并不影响收看效果。番茄也好,芒果也罢,剧情的结局并不会因为播出平台的不同有所逆转,谁播出的电视剧合我口味,我追随谁便罢了。这就是市场说常说的“用脚投票”,市场选择空间大了,更多的电视剧可以与观众见面了,为什么要反对这样的政策呢?
反对者眼里,国家广电总局又在用行政之手干预电视剧市场。整个国家都在简政放权了,国家广电总局却把手中的权力越收越紧。在“一剧两星”干预之前,“千台一剧”真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吗?
中国电视剧市场上为什么会有“4+X”的特色播出模式,大抵是因为中国的电视剧太贵了。一家电视台买不起,只能多家电视台分摊购买成本。业内人士称,目前中国上点档次的电视剧的价格行情每集都在200万左右,这昂贵的销售价格自然让电视台咋舌,只能有多家分摊。电视剧的价格为何高得离谱,因为演员的片酬动辄就要占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比重。再优秀的演员演戏,他真的值一集几十万的报酬吗?难怪有人说,中国电视剧制作成本中的泡沫,简直胜过中国房地产。
演员片酬那么高,电视剧制作商们为何不挑选片酬低的演员出演?片酬低的演员没有号召力,制作方又失去了售价竞争力。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大演员”垄断着电视剧市场,“小演员”难有出头之日,观众只能接受“千剧一面”“千台一剧”的现实。我不觉得这样的现实就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市场垄断过分了,政府还有理由出手干预一下呢?何况,演员片酬的泡沫化中还有中国造星机制不完善等种种因素。中国香港600多万人口诞生了那么多明星,大陆的明星又有多少?中国的电视剧播出多了,演员在荧屏上曝光机会多了,这对于造出新一代明星是一件好事。“一剧两星”的干预又有何不可?
客观说,“一剧两星”的效力不会是单一的,而是一个连锁反应。如果“一剧两星”实施,卫视因为购买成本增加无力承担,势必会想办法压低制作方的价格;而制作方为了把电视剧推销出去收回成本,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价格,这个降价空间就有可能在演员片酬方面。另外,一些大的电视剧制作公司,可能会推出更多的精品去抢占市场,一些小的制作公司,则会在这个竞争中渐渐萎缩,甚至会倒闭。同时,那些压箱底的电视剧也有可能获得见光的机会,这对观众来说终究是一件好事。
“好事”被炮轰,说到底还是因为炮轰者反对的或许不是政策本身,而是政策的发布者。国家广电总局这些年在公众心目中已经有了“总急”的刻板印象,无论他发布什么样的政策或者指导意见,都会被网民炮轰或者调侃一通。
前不久,广电总局发布了对美剧的规范通知,那则通知实际上是对以往规则的重申,文件针对的主要是UGC(用户生成)内容,而非引进剧,结果被广大网民误读成了“美剧禁令”。
在“严查美剧”那件事上,虽然国家广电总局“受了伤”,但很少有网民因为自己的“口水冲动”而内疚。多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过很多限制令,而且遵循的规律基本是“什么火什么限”:选秀节目最火的时候,限令规定电视台不得在黄金时间选秀;宫廷剧谍战剧跟风肆虐时,限令也将类型剧限倒了一大片。当然,这其中一些限令都符合公众期待,但更多限令因为事无巨细,都被公众无情揶揄嘲笑。“美剧禁令”的误读,正是公众沿袭了自己的惯有思路,以及对国家广电总局的刻板印象导致的。
就像是对一个人有了偏见,无论他说什么,你总要摇摇头说NO。广电总局无疑成了“那个人”, 在千万网友眼里,这是一个不断靠“奇葩”禁令刷存在感的部门。细细想一想,你在反对“一剧两星”的时候难道真的是在反对这项政策本身吗?写文章还要求独家呢,不要求“一剧一星”的独家已经算宽松了。
来源:腾讯《大家》
作者:陈方 《燕赵都市报》评论部主任,2009年获首届全国媒体评论大赛新人奖。长期为《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潇湘晨报》《青年时报》等报刊撰写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