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别人梦中不愿醒:以“初心”看文章出轨

媒体置大众需求于新闻理想之前,大众置道德观念于心理满足之后。滚滚红尘中的每一天,人们似乎都在等待什么事的发生,然后媒体才有工作可做,大众才有话题可聊。

  文章出轨事件本周内持续升温,文章第一时间道歉、马伊琍“且行且珍惜”回应、文章“一条贱命陪媒体玩到底”的“死磕”声明、马伊琍父亲对媒体发出“能不能放过孩子”追问、然后又是“伊琍爸爸”的身份遭到质疑……

  媒体与明星间不断地揭露、回应、质疑,到再回应、再质疑,将娱乐圈并不罕见的感情问题愈演愈烈成惯用的热炒手段,而事件的“扑朔迷离”又引发了网友高度的关注热情,网络“口水战”将此事推上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网络上、手机上铺天盖闯入视线的全是“文章”、“马伊琍”、“姚笛”这三个和我们其实没啥关系的名字,甚至承载数百条生命的失联马航也在如此猛料的映衬下显得不那么牵动人心了。一个娱乐圈的新闻事件怎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娱乐”吗?

媒体 呈现事实后还在做什么?

  南都周刊的发行人陈朝华说“我认为把一个事实呈现出来,就够了”——事实是:几张照片呈现了一个有家室的公认“好男人”怀里抱着的不是他的妻子。男主角说我错了,女主角说婚姻不易——发展得快了点,但也算是大结局了。

  但大家似乎不太甘心,网友翻出一张年前旧照,新闻又有了:文章道歉后再次与姚笛深圳逛街……文章马伊琍旧专访新命名为“马伊琍自曝从不查岗,称文章很会认错”后又被热炒、媒体陆续体盘点出“姚笛历任绯闻男友”“男星出轨后的雷人说辞”“娱乐圈小三的现状”……

  类似行为真的只是 “呈现一个事实”?还是在引导大众将他人的隐私“娱乐化”?观众的情绪在“被完美爱情欺骗”的失望下崩盘,一片喧哗的“新闻热情”被大肆消费,营造出此事不会那么简单、当事人“其罪当诛”的舆论环境,让所有人在事不关己的挖掘与谴责中欲罢不能。

明星 走下舞台后能否不再演戏?

  “我这辈子最牛的就是,我的女人叫马伊琍”,小男人文章对“马司令”爱的喊话言犹在耳,出轨事件便一发击溃他经营多年的“好男人”形象。但是随后,一家人的连番回应又让事件不断发酵、令人生疑:是嫌还不够热闹么?

  网上新出的段子是这样说的:“媒体拿文章的文章做文章,文章发怒不让媒体做文章的文章,媒体非要拿文章的文章做文章,文章偏偏不让媒体拿文章的文章做文章,不知是媒体拿文章的文章做了文章,还是文章借媒体拿文章的文章做文章做了文章?”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篇“大文章”,孰真孰假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各种“知情人士”也是鱼龙混杂。被牵着鼻子走的只有没看过“剧本”的观众:大家坐在台下,投入了太多心血在他人的故事里,被“假象”打动,被“真相”伤害,却没注意到谁在幕后偷笑,谁在背后点钱……

大众 八卦需要是否适可而止?

  短短几天,马伊琍的微博留言迅速突破百万,不少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慷慨激昂地对他人的家事发表评论,有同情,有鄙视,而更多的是无关痛痒的消遣。

  循环已经形成,媒体置大众需求于新闻理想之前,大众置道德观念于心理满足之后。滚滚红尘中的每一天,人们似乎都在等待什么事的发生,然后媒体才有工作可做,大众才有话题可聊。有人在明星的丑闻里感到释然和愉悦,也有人借机倾诉着心底的压抑和不满……

  问题是,我们真想要这样的节奏吗?每一天,都会有人做错了,有人让我们失望了,有人前赴后继地在作秀……但那只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选择。

  让我们还是回到自己的日子里,雾霾仍在空中飘荡、马航还在失联中……我们何苦揪着文章不放。

作者:国际纵览  国际问题观察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氧分子网立场。)

您可能还喜欢…

2 Responses

  1. 春心说道:

    姚笛倒霉,碰到文章。看许广平碰到鲁迅,利智碰到李连杰,王光美碰到刘少奇,卡巴耶娃碰到普京,贺子珍碰到毛泽东……

  2. 路见不平说道:

    姚笛倒霉,碰到文章。看许广平碰到鲁迅,利智碰到李连杰,王光美碰到刘少奇,卡巴耶娃碰到普京,贺子珍碰到毛泽东……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