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引导考验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执政能力

中国已经以迅猛之势进入新媒体时代,媒体格局日新月异,终端载体层出不穷。在这个“人人麦克风”的时代,互联网给政府的事件处置及舆情应对带来挑战。网络舆论引导已经成为考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如何做好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热点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引导,是事关政府公信力的重大考验。

我国已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网友说,过去的十年,即使留下的问题再多,但本届政府极大的贡献就是“网开一面”,借助网络舆论,让不同社会群体都有了利益表达的通道。互联网正在帮助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去塞求通,活血化瘀。回顾近年来的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热点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成功与否,已经成为直接关乎事件处置进程和结果的重要因素。有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善于运用网络进行舆论引导,成功地化解危机。领导干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政府也挽回了公信力。一系列案例也表明,一些事件最初发端于网上,正因为没有及时化解疏导,或者一味封堵舆论、隐瞒真相,失去了舆论引导的最好时机,最终演变为重大群体性事件,让政府和社会付出加倍的代价。

在新媒体时代,过去一些传统的观念和手段已不合时宜,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和思维方式必须进行更新。有句话说得好:“今天舆论的主战场是互联网,今天的笔杆子就是鼠标话语权、键盘话语权”,“互联网既可能成为正能量的扩音器,也可能成为负舆论的搅拌机”。只有善用网络、善管网络才能有效发挥网络的舆论主阵地作用,化解矛盾,凝聚共识,让网络成为党和政府促进公共治理的新平台,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深化。

善用网络、善管网络的灵魂是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只有主动介入、创新方法,才能抢占先机,因势利导,既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充分发挥网络的社会监督作用。

掌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要有主动意识,积极介入,主动亮剑,凸显主流价值。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应该主动开设微博、用好博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勇于发声,承担社会责任;政府部门应该主动打捞普通网民的沉没之声,敢于正视现实,正面回应网上议题;政府应该将网上信息发布作为常态工作,发挥“主场优势”,抢占“第一时间”;面对舆论的指责,领导干部不应保持沉默或消极应对,而应主动利用网络互动的优势,澄清真相,及时对话,纾解怨气,赢得信任。

网络舆论引导要有创新意识,需要顺势而为,开拓思路。滋物无声更见真本事真性情,网上信息的甄别能力、网上舆情的研判能力、网上舆论的引导艺术都在考量着领导干部的执政智慧。只有不断提高网络素养,才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舆论引导的载体和体裁,也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渠道。应该学会建立网络统一战线,团结真正关心社会发展与变革的人,无论是批评者、赞美者还是中立者,站在共识的基础上,就可以讨论各种社会的真问题,而不是把精力和时间内耗无聊无益的口水战上。

几年前,时任常州市长王伟成推进快速公交系统时受到部分网民指责,他以公开回帖的方式进行反击并表示欢迎网民揭短,这在全国都引起广泛议论。当时就有人说,互联网政治正在考验官员执政智慧。目前江苏省政务微博总数已达到6222个,成为全国政务微博数量最多的省份。互联网上的国家队、江苏队已然成型,互联网上的官媒正在形成新的话语策略。

“南京发布”、“江宁公安在线”等一系列政务微博凭借清新亲民的风格,赢得了大量粉丝的好评。

掌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导权,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本质上是提高解决群众问题、回应群众诉求的执政能力。其最根本、最核心的执政理念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未来的社会转型中,只要时刻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领导干部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这门“必修课”就一定能够学好用好。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