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说话如何避免“神回复“

官员说话如何避免“神回复“

官员说话如何避免“神回复“

最近,“神回复”接连出现,再次引发公众对官员“雷语”现象的关注。透视近年来出现的官员“雷语”可以发现,这其中既有互联网的放大效应,也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群众意识的淡漠和公共话语能力的缺失。在监督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官员需要重新“学说话”。

一、官员“雷语”缘何让人生厌?

近年来出现的官员“雷语”可谓形形色色。不论是官网信息发布,还是面对群众、媒体时的答复,都出现过惊人之语。概括来看,大致有几种类型:

1.狂妄嚣张型

“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几年前河南省一位规划局副局长这句质问记者的“雷语”可谓代表,不但摆错了党和百姓的关系,其粗暴蛮横的做派也可见一斑。类似的还有“我是处级领导,谁敢查我的车?”“警察不打人,养他们干吗?”“有意见去厕所提去”等。

2.愚蠢无知型

据媒体报道,一个地方官员问专家“江豚好不好吃”,当得到“不好吃”的答复时,这位官员竟说“不好吃干吗要保护?”如此无知的言论自然遭到网民拍砖。

3.轻浮随意型

做出“不要考虑太长远”回复的四川阆中市国土资源局网站,被曝出另外一条“神回复”:当有网友询问“证件遗失了怎么办”时,网站竟回复“什么证件,我们不是东南亚办证集团哟”。这样的答复看似并无恶意,但实在有失官网的身份。

4.僵化八股型

有的政府网站对反映的问题回复大多是“问题已受理,将尽快答复”,有的甚至答复为“已阅”,这种官腔十足的话语方式实际是把日常机关化的文风搬到了网上,不但缺少亲和力,更令群众生厌。

二、为何官员“雷语”层出不穷?

“一些官员信口开河,根本原因还是心里没有公众,没有对老百姓的敬畏感。”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一些官员骨子里缺少对百姓诉求和愿望的尊重,跟老百姓说话时高高在上,敷衍了事。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从频频雷语中可以看出一些党政干部作风飘浮,素质不过硬,对自身言行不检点。周孝正同时表示,“雷语”不断,也反映出一些官员不善面对公众说话,发言过于随意。

“官员说话不当现象接连出现,说明当前政府和官员的公共话语表达能力不足。”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这表明当前政府和官员缺少公共关系方面的培训,很多官员缺少面对媒体和群众的经验。

监督和惩戒机制缺失,对官员的监督不足也是原因之一。竹立家说,在现代政治文明比较发达的国家,官员对老百姓说话都是客客气气,谨言慎行,因为一旦说错话,损害了政府形象,就面临丢饭碗的危险。

专家表示,一些官员“雷语”“走红”网络,有的也与互联网的推波助澜有关。张颐武说,一些“雷语”放到具体语境中问题不大,周围的人也不会太当真,但一旦被网络聚焦后,负面效果就被放大了。

三、如何改进说话、避免“雷语”?

要让官员会说话、善说话,既要进行思想整风,专业培训也不可少。

“官员乱说话,背后是官僚主义作风横行。”竹立家说,当前,全国上下开展以反对“四风”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治理一些官员“乱说话”问题很有现实针对性。“思想的转变是根本,官员要从内心有对法律、对群众的敬畏,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除了作风层面的教育,还需要制度层面的硬约束。对于政务微博、官方网站等直接面向群众的信息发布平台,必须建立信息审核把关制度;还要对官员的言行举止作出规范性规定,对违反规定、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行为要有问责机制。

“口出‘雷语’的官员虽然是极少数,但应引起所有领导干部的警醒。”周孝正认为,只有加强监督,官员才不会乱摆架子、乱说话,才能真正管住自己的嘴。

“官员要敢说话,更要会说话。”张颐武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官员一言一行都处在监督之下。在这种新环境下,党政部门和官员加强公共关系培训、逐步提高与媒体和群众交流沟通的技能刻不容缓。

注:本文摘自《新华每日电讯》赵仁伟、朱东阳《“神回复”频出,官员如何“学说话”》)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