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阔成先生殁了,86岁。
我们这等听袁先生《三国演义》长大的人,平常说袁先生,理当他叉手施礼:“啊袁公在上,谢过末将大不敬之罪。”赶上如今先生仙去了,应该先下四拜。当然,袁先生这种评书大宗师,咱们给他来个三跪九叩,也好。
(评书泰斗袁阔成先生)
说袁先生,必然逃不过他那部《三国演义》。当然,袁先生的《封神演义》、《水泊梁山》都极好,但《三国演义》,不是一个好法。夸张点说,论成就,袁阔成先生、刘兰芳阿姨、田连元先生、单田芳先生,那是天地四维,各有所长。然而袁阔成先生《三国演义》单本儿365回,很难见着哪一本能压倒的。说是近现代评书史上杠把子的存在,怕也不为过了。
已故的姜存瑞先生说过,解放前,天津的评书艺人遍地都是,说三国的,一百人里不过一二。为什么?所谓皮子硬、瓤子杂。说白了:人物超过四百个,跨度长,战役多,情节复杂,还有无数诗词歌赋、书信文章、历史典故、成语名句。寻常人拿不起来。所以那会儿说三国,是很考校水平的事。比如一位先生,说短打书热闹,展昭怎么打的白玉堂,可以花里胡哨;好,坐下来请他说一回三国,就见真功夫。但凡是语言粗俗、口飘架浮之类毛病,几句就听出来了。
三国太大了,所以解放前的京津,三国有各家不同说法。张慰臣先生说文三国,就是坐着说,白话和文言对照,武扣子于是文说法。吴志子先生说武三国:姿势做派,挥拳舞臂,把三国当武侠小说讲。张岚溪先生是用京剧唱腔说书,书戏合一。西子云先生最奇怪:他是按照《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照着背,一字不错!
所以一个人扛整部三国,太不容易。我们这一代人了解三国,其实也是连环画、电视剧、电影、游戏、《三国杀》的媒介居多。真肯沉下心来看书的少,真能把三国前因后果虚实真伪扯明白的,也真是百人中不过一二罢了。
说回袁阔成先生。
袁先生是短打书出身,《水浒》说得极好,人物开脸带赞,神韵活现。按这路数,很容易将《三国演义》说得火炽热闹。然而我们如今听到的《三国演义》,却是全然不同风骨。按袁三国的第一大好处,就是合着《三国演义》的原著。
这话听着寻常,其实很难。因为许多说书的老先生,并没真正读过书,只是口口相传;而且为了书显得热闹,爱把书情节改出来。老一代人评书,本来就有套子,比如袍带书吧,必然有突围求救兵、校场选状元、山寨招亲、破敌大阵、诈死埋名、乱箭射死英雄等剧情。给人物开脸也都是一套词。来回说,管饱,说到哪儿是哪儿。说句大不敬的,比如我们江苏的张国良先生,一部《三国》极好,热闹华丽,给赵云编出了蛇探七盘枪这类招式,很好听,但其他什么长沙车轮战黄忠、汉中十将围曹彰,就编得离谱了。袁阔成先生的三国,就没这些毛病:没有妖狐神怪,骨头是《三国演义》原著的身架。
说三国而能像三国,就很难得。因为许多先生说着三国,却能透出《三侠剑》、《明英烈》的味道,那就怪啦。
哪位说了:袁阔成先生这样按原著说三国,不显得刻板吗?不。细节丰富着呢。
袁阔成先生短打书的根底,这是细处的功夫,他太懂得怎么把每个小故事小人物说得有趣了。他说三国,大情节不离原著左右,但他能评,能插叙,能描绘细节。比如,他时不时拿刘备擅长哭开个玩笑,“我最擅长哭啦”;比如,他说荆州小兵看见鲁肃来回讨荆州烦了,见着东吴吕范来给刘备说亲,也觉得“哟,换了一位来讨荆州啊?”甚至后来庞统自东吴来投奔刘备,刘备也条件反射,“这人难道又来讨荆州?”让人笑掉大牙。类似的原著基础上,踵事增华,将平铺直叙的小小段落,婉转出小剧来,将《三国演义》这么大的骨架上,添了筋肉,因形施彩。妙在这些新添描述,完全不违背原著,都是打原著散出来的。这不光是会说书,还得有学问,够严谨,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然后,贴合原著骨架、细节骨肉丰满之后,是尺度细节的拿捏了。
许多别家评书说三国,很容易失之夸张,脸谱化到底,比较市井气。比如骂曹操,就把曹操说得一文不值。袁先生的三国,原文为主,叙评颇多,褒贬得宜。曹操该狼狈还狼狈,但袁先生“曹操是汉末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这句赞美,一直放着。他说周瑜的性格,该狭隘还狭隘,但“好一位美周郎”的赞誉,也须臾左右。妙在袁先生说书,漂亮,轻快,脆生,不拖泥带水,细节描写和评述多而精美,闲处着色,勾画优美。也因为这份干净,所以他该凝重的时候,凝重得起来。比如周瑜、姜维等几位逝世,没有如诸葛亮、赵云们去世那么长的赞,但是一唱一叹,黄钟大吕之气,在那儿了。
最妙的一个细节:袁阔成先生说到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时,在孟获兄长孟节隐居处,看见风景清幽,于是袁先生给诸葛亮添了一段感慨,大概意思:咱也曾经有这样宁静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如今却是戎马半生,不知何时方能回归故里田园。这一段为原著所无,却是洞见人物心神,是真懂三国才能加的话儿。
这一点上,可以类比老版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给人的感觉:让看过书和没看过书的,都能满意。大环节贴原著,经典的原话保留,于是存着悠远古韵;小细节上,尽量周到,让观众听舒服了,一颦一笑都有神采;许多地方,还能别出机杼,会让你觉得:
“原著没这么写啊,可是经您这么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哎呀真是作者的知音!”
《红楼》、《三国》的评书和电视剧,哄过没听过的容易,要征服听过的,难。原著党是最挑剔的,非得用了心神,才能制造出来。许多别家的评书,是越了解《三国演义》的人,越觉得听不下去;袁先生的书,是越了解《三国演义》,越觉得“对、好、妙、我怎么没想到”的那种。
拿句现在的套话:袁先生的短打书底子,明明可以靠花样把式就能混,他偏要拼积淀和学问。这才有《三国演义》这么部简洁优美兼且轻快苍翠而又厚重端庄的一部好书在世上了。有这书镇着,是给评书这本艺术长脸的事儿。就是说,以后有人敢说“评书就是通俗市井玩意儿,也算艺术”时,你是可以拿袁阔成三国拍过去的。
一个人一张嘴,表现力能胜过吴宇森、李仁港等诸位导演外加数亿美元投资出来的三国戏。这是那一辈艺术家的心神、气力和功架。这样的人当然不多,每代也就这么屈指可数几个人。他们在了,是我们的荣幸。他们过去了,时代也就过去了。
当然,袁先生也不是战无不胜。传说里,他老人家折过一回。刚解放时,流行说新书,把新派故事说成评书去。《霸王别姬》里,段小楼吐槽过这玩意:“那是啥玩意?又没情,又没义。词儿也不好听。”但是得说呀。
评书每回,得有个扣子。比如“要知道关云长中箭生死如何,咱们明天接着讲”。说袁阔成先生曾经遇到个事:“要知道郭全宝有没有把这些化肥运回村里,咱们明天接着讲。”第二天没人来听了——谁关心化肥啊!
伟大的艺术家,还得赶上好时候,给《三国演义》这样的好题材。好在袁阔成先生后半生,赶上了好时候。当然,能听见他在好时候里说书,能有他的《三国》、《水浒》、《封神》们留下来,那主要是我们的幸运了。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作者:张佳玮:80后知名作家,中国篮坛顶级评论家。曾用网名信陵公子。著有长篇小说《倾城》》《加州女郎》《朝丝暮雪》及体育类作品《迈克尔·乔丹与他的时代》《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等。
《辞海》是我国的权威辞书。不过,此书虽经多次修订,其最新版本2009年第6版(本文所引为该书的缩印本,2010年4月第1版)仍然存在着对东汉、三国交界时期人物的断代标准不一、前后矛盾等问题。
先请看《辞海》中下列三类例子:
第一类
1.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P178)
2.吕蒙(178-220)三国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P1215)
3.关羽(?-220)三国蜀汉大将……(P632)
4.夏侯惇(?—220)三国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P2054)
5.鲁肃(172-217)三国吴名将……(P1205)
……
第二类
1.韩遂(?-215)东汉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人……(P698)
2.马腾(?-212)东汉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P1255)
3.刘表(142-208)东汉末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P1173)
4.司马徽(?-208)东汉末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曾荐诸葛亮、庞统于刘备……(P1768)
5.张绣(?-207)东汉武威祖厉(今甘肃会宁西北)人……(P2398)
第三类
1.仲长统(180-220)东汉末哲学家……(P2497)
2.杨修(175-219)汉末文学家……(P2210)
3.徐幹(171-218)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P2146)
4.王粲(177-217)汉末文学家……(P1934)
5.陈琳(?-217)汉末文学家……(P220)
……
对东汉和三国之间如何划分,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我们看看《辞海》本身是如何界定的:
1.三国 时代名。继东汉后出现的魏、蜀(蜀汉)、吴三国鼎立的历史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起,到280年吴亡止,共历六十一年。一般也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时期和赤壁之战后魏、蜀、吴建国前的历史划入三国时期。(P1598)
2.汉 ④朝代名。公元前206年刘邦(即汉高祖)灭秦,后又战胜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历史上称为“西汉”或“前汉”……25年,远支皇族刘秀(即汉光武帝)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或“后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称帝,东汉灭亡。汉代共历二十七帝,四百零六年。(P700)
3.东汉 亦称“后汉”。朝代名。从公元25年刘秀(即汉光武帝)称帝起,到220年曹丕代汉止,共历十四帝,统治一百九十六年……(P397)
此外,本书附录中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对于220年的标注是“延康三1⊕”、“文帝(曹丕)⊕黄初⊕”(分别见P2599、2600)。意思分别是:汉献帝在220年三月改年号为延康,但于同年十月覆灭;魏文帝曹丕于220年十月即位,建年号黄初。也就是说,在220年十月以前仍算作东汉时期。
从上面所列词条和附录来看,特别是根据“三国”这一词条的解释,那么对三国和东汉的划分,就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其一,将220年视为东汉与三国的分界年份,且是将曹丕代汉称帝这一事件作为划分的标准,那么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是东汉时期,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就是三国时期。这是传统的划分方法。
其二,则将三国的起始时间大大提前,把汉末的军阀混战特别是赤壁之战以后的历史也归于三国。这是比较新的观点,但在本书中似乎居于次要地位的观点,因为在上述资料中只有一处提到这一观点,而在本书其他地方暂时还没有找到重复了这一观点的词条。
我们先以公元220年的标准来分析以上列出的三类例子。
在第一类列出的10多个例子中,基本上是政治、军事人物。曹操、吕蒙、关羽都是卒于公元220年的,笔者没有一一考查他们具体的卒月卒日,即使他们确实卒于三国建立后,如果他们在此后没有直接涉及他们的大事,将他们归于东汉仍然是比较妥当的。而对于卒于此前的人物,如分别卒于公元217年和公元210年的鲁肃和周瑜,将他们都列入了三国时期的人物,无疑是明显的错误。如果以本书公元220年的时间作为分界标准,那么上述多人就应该基本上归为东汉末年的人。
第二类也主要是政治、军事人物和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人物。所举5例如韩遂、马腾,将他们断代为“东汉”,自然是正确的。
第三类人物,是除了军政人物外其他方面的名人,包括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等10多人,如仲长统、杨修、徐幹(王粲是汉末文学家,也是曹魏名臣),将他们断代为“东汉”“东汉末”“汉末”,自然也是正确的。
再以第二个标准来看三类人物的断代。《辞海》将第一类人物定为“三国”,当然没有错。但把第二、三类人物如韩遂、马腾、刘表、仲长统、杨修、徐幹等人定为“东汉”“东汉末”或“汉末”,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如果要使以上的三类例子同时成立,那么就应该有两套断代的标准。有理由相信,《辞海》的编者在东汉、三国交界时期的人物断代问题上确实使用了两套标准,即以公元220年作为东汉与三国分期的显性标准;而以公元196年等作为东汉与三国分期的隐性标准,但实际上主要是以208年为分期标准,因为在上述例子中只有一例卒于207年的张绣被定为三国时期的人物,而在2008年以前的军政人物和其他人物几乎都定位为“东汉”或“东汉末”。另外还有一些人物的定位也是这样,如:
袁绍(?-202)东汉末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P2342)
孙策(175—200)东汉末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P1808)
郑玄(127-200)东汉经学家……(P2433)
袁术(?-199)东汉末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北)人……(P2342)
编者采用两套标准,笔者认为其原因可能在于他们企望在学术上与约定俗成的共识上达到一种平衡,或两说并存。汉末、三国的历史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推波助澜下早已是广为流传,小说中出现的人物主要是有名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他们早已被读者自然而然地定位为三国时期的人物了。所以,这类人物自然大多划为三国人物了。不过,即便如此,《辞海》对于政治、军事人物的时代定位也存在着混乱和矛盾,如同样卒于215年,黄盖定位为三国人,韩遂为东汉人;同样卒于212年,庞统为三国时人,马腾为东汉人;同样卒于207年,郭嘉为三国时人,张绣为东汉时人。而对于文学家、哲学家等其他类别的人物,则基本上仍然视为东汉人物。如此这般,本书中对东汉、三国交界时期人物断代时所产生的矛盾和混乱,也就不可避免了。
另外,上述的第二种观点也没有十分明确地提出一个起始年份,即没有具体说明军阀混战的开始时间,因此显得模糊。著名先秦史专家、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的晁福林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2013年8月第6次印刷),对“三国”的起始时间说法不一,一是定在220年,一是定为196年。它在本书第四章“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成长”第一节“叙说”中,对汉的终结、魏的起始年代明确为220年(见P161、162、163)。而在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社会的曲折发展”第一节“叙说”中是这样说的:“中国古代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如果从196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算起,到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共有393年历史。这一时期大体可以分为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四个阶段”……(P259),即该书本章认为“三国”的起始时间在公元196年。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的“开场白 大江东去”中,则认为“三国”始于190年,并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他说:
所谓‘三国’,是指从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共九十年这一段历史。把这段历史称之为‘三国’,在名目上多多少少是有些问题。因为曹丕称帝,是在公元220年;刘备称帝,是在221年;孙权称帝,是在公元222年。这个时候,魏、蜀、吴三国,才算是正儿八经地建立起来了。按理说,三国史,应该从这时开始,到三家归晋止,那才是名正言顺的‘三国’。但是,纵览古今,几乎没有这么讲的。这么讲,曹操、关羽、周瑜,还有鲁肃等等,就都不能出场了。青梅煮酒、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败走麦城这些故事,也都讲不成了。大家说能行吗?
实际上,无论是正史(比如《三国志》),还是小说(比如《三国演义》),差不多都会从董卓之乱甚至更早一些说起。这其实才真正是历史的态度。因为曹、刘、孙这三大势力或三大集团,是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发展壮大起来的;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早在他们建国之前就已基本形成。看历史,必须历史地看。没有前因,就没有后果。只看‘名’,不看‘实’,咬文嚼字,死抠字眼,那不叫‘严谨’,只能叫‘钻牛角尖’。(《易中天精品集》第57页。世界文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11月第3次印刷)。
大概正因为新的观点在起始时间上还没有基本统一的看法,所以《辞海》对政治、军事人物的断代基本上还是以208年的赤壁之战为时间节点的。
在一本书中,必要的话当然可以容纳不同的观点。但作为一本普及性的综合辞书,从便于接受的角度考虑,采用一种比较明确的观点似乎更为妥当,否则容易造成混乱;加上其中第二种观点在起始时间上的模糊、不确定,这一切在实际上使人觉得无所适从。因此,关于这一时期历史的断代和人物的断代,还有必要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