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1904—1969)一直是孤独的。在他的时代,他的国度,对于大众,他一直是个边缘的作家。曾有一段时间,他的作品在祖国波兰被禁止。1939年,35岁的他从波兰流亡到阿根廷,就再没回去过,他也不愿意回去。
在阿根廷,他也没融入文学圈子。但却留下了长篇小说《横渡大西洋》、《宇宙》,剧本《婚礼》、《轻歌剧》等重要作品。
1950年之后,由于作品在法国出版,他才得以被世人认识。1963年,他终于回到欧洲,结婚,婚后八个月,便因心脏病去世。
最近我读他的短篇小说集《巴卡卡伊大街》,感触很深,仿佛他的个人的性格与命运,早就被他预知,他在短篇小说里,已经泄露了天机。
同时,他的这些小说又是非常怪诞有趣的。
就拿第一篇《检察官克拉伊夫斯基的舞伴》来说吧,作者对多余之人的心理展示,让人惊叹不已。
主人公“我”,是一个扁虱一样的人物,在这个世界上,多余,猥琐,因为患病,死期已近。
生存本毫无意义的他,忽然找到了方向,便是狂迷地追踪绅士代表:检察官克拉伊科夫斯基。这位绅士,举止高贵,受人尊敬,跟他完全相反。
他在这追踪中感到全方位的满足,看起来,他被对方从情感到肉欲都俘获了。但又不止于此,他又悄悄开始介入对方的生活。而对方毫不知情。他替对方付一个月的蛋糕钱,让对方摸不着头脑,为这种不明白的事情恼恨。更有甚者,他开始为对方安排爱情。写信提醒一位医生太太,检察官才是她应该爱的人,并且具体到提示她检察官喜欢哪种香水。如此种种。
操纵这一切的时候,他又从“暗恋者”的身份,变得有点像上帝,像“命运”。
他密切关注当检察官和医生太太的动向,更是亦步亦趋,终于在深夜的公园里,发现了检察官和医生太太正在偷情。这是他得偿所愿的时候,但他并未像读者预料的那样,更深层的意淫。而是,跳出来喊破奸情,让检察官身败名裂。
到这一步,读者又觉得,他做那么多,似乎就是为了揭穿绅士或者文明社会的道貌岸然。
但前面层层的递进,他的种种意淫,他“上帝”似的做法,丰富了主题内涵,并不简单是这样道德的主题。
这种多义性,可从各个角度,不同层面解读,正是现代艺术的一大特性。作者仿佛带领读者,嬉戏于词语与故事的迷宫之中,没有固定道路,没有唯一目标,过程就是风景。
在这个小说集里,另一个古怪的短篇《遭遇》,更象征了作者本人的命运。
这篇小说充满了迷宫与戏谑的气氛。
小说开始是讲1930年,“我”从船上掉进了地中海,从此落入一个黑人船长的手中。这个黑人船长是个充满想象力的恶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折磨“我”。
把“我”装进大玻璃瓶里,做成“漂流瓶”,抛进大海。“我”靠着一点点食物,在海中漂流等死。侥幸获救以后,逃往他乡,可是又被黑人找到。黑人想出新的办法,是用一个密封的钢球把“我”装起来,沉入海底。
但“我”仍旧大难不死,再次逃生。这次到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准备好好生活下去,甚至打算成家。
“我”做了一个飞翔的热气球,在当地轰动一时。结婚前夜,“我”做了一次飞翔,这次飞翔又把“我”带回了惊险的境地。“我”飘到一个麻疯村的岛,这个岛上的人从没见过长得光滑的成年人,他们以抓捕“我”为乐趣。小说又就此展开了各种追踪描写。
小说最后神奇的结尾在1918年。“我”穿越德国人的防线,把海水引进德国人的战壕,让德国军队仓皇逃窜。
这篇小说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真切,但合起来就是一个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开头看似“我”是被厄运摆弄,一个魔鬼一样的“黑人”给我带来可怕的命运,但到后面,会发现,这个“黑人”也许就是“我”自己。一旦风平浪静,“我”便会自生事端。与其说是命运在戏弄“我”的人生,还不如说“我”就是自己的魔鬼。
这就是作家对人生和命运的解读了。
作家说,他24岁担任见习律师的时候,“分不清谁是法官,谁是犯人,有时还会同犯人握手。”这个做法难考其真伪,但却流露出作者本人,从来就不喜欢同旁人一样,这种离经叛道,贯穿了他的整个一生。
昆德拉评论他时说道:“作家的本性使他永远不会成为任何类型的集体代言人。更确切地说,作家的本性就是反集体的。作家永远是一匹害群之马。在贡布罗维奇身上,这一点尤为明显。波兰人一向把文学看作是必须为民族服务的事情。波兰重要作家的伟大传统是:他们是民族的代言人。贡布罗维奇则反对这样做。他还极力嘲笑这样的角色。他坚决主张要让文学完全独立自主。”
但这种对抗必然导致他的孤独。当他四处被排挤,在阿根廷也没法进入主流文学圈时,他说:“我变得勇敢无畏了,因为我绝对是一无所失。我既无荣誉,也无生计,也无朋友。我不得不找出自我,依靠自我,因为除了自己,别的人我谁也不能依靠。我的表现形式就是我的孤独。”
现在从他的这部《巴卡卡伊大街》中,几乎每一篇都能感受到这孤独之美。那些孤独怪异的人物,由于独特的性格带来的荒唐命运,重重叠叠的谜一样的故事结构,读者被带入这样的迷宫,感受到的是扑朔迷离的人生,人生中的绝境,也有身处绝境时的笑。这种笑,不是无奈的笑,而是一种失控,是一种狂欢,是一种命运你奈我何的勇气。
附,图书相关:
书名:巴卡卡伊大街
作者:[波]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Bakakaj
译者:杨德友 / 赵刚
出版年: 2014-5
ISBN:9787532152353
作者:西门媚,小说家,独立作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实习记者》《看不见的河流》、随笔集《说我爱你》《结庐记》等。先后在《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早报》等多家媒体开设专栏。小说多发于《信睿》《山花》《芙蓉》《长江文艺》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