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的吐槽时间,《Vista看天下》鉴于今年吐槽主题之一是以民国高考怀古伤今,做了《穿越回民国,你还能考上大学吗》的文章。这文章我是在网上读到,不知是否全文,意思却是明白的,民国的大学不容易上。
为什么不容易上,这篇文章说的是,那时上大学,同样要经过补习、题海,理科还用英文出试卷,野鸡大学多。更重要的是费用。各校分别考导致考生经常要考各样,考试费用贵,以上世纪20年代来说,每校3至5元大洋的报名费,动辄几十大洋的旅行费,学费北大一年60元,清华40元,南开、复旦等私立大学100元。金陵女子大学200大洋,外加20块书籍费、10块校服费,使用实验室24块钱、图书馆10块钱……生活费另计。
这是什么费用水平?1927年6月国民政府规定,大学教授的月薪为400至600元。当时普通工人平均月薪15元,县长每月20元。1932年燕京大学学生在颐和园附近的调查,当地居民家庭年收入不到200元,其中饮食开销占去一半。
大学毕业仍有失业问题,“1934年,山西省政府在报告中透露:该省兴学30余年,专科以上毕业生8905人,但失业者高达4700多人。就连中央大学的就业情况也不乐观,1931年的《教育杂志》披露:‘央大本届毕业生二百余人,半数未获相当职业’。”
以民国大学吐槽今日大学,确实有些时髦。参与吐槽的人,想必都是将自己“代入”到历史场景中了的,想象中自己在民国也可以去读个大学,于是就可以拥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了。然而,回到那个时代,你确定自己读得起书、上得起学吗,你的家庭有能力支付超过县长工资的大学费用吗,你真有机会去跟那些大师们扳谈吗?
我们已读到太多民国往事,“民国范儿”也被塑造起来。或许,这些故事也有些真实的吧,但是,是不是民国的主要面貌呢?“民国范儿”,确实是有的,但在一个识字率不足20%的国家,有几个人能“有范儿”?今天讲起“民国范儿”来,大多说的是教授、官宦、军阀、遗老、富人等等,普通人在民国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着怎样的“民国范儿”呢?如果按照实际的发展水平来画一张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典型画像,应该就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穿着破败的文盲,这跟过着优裕生活的“民国范儿”是绝不相同的。
早些年,这个社会充斥着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控诉,控诉中有一幅无比惨烈的民国图景。近些年,这幅图景已渐被中西合壁、享受现代趣味的“民国范儿”替代了。在“民国范儿”的图景中,毛巾要半个月一换,腐乳要备十几种,当然没有横征暴敛、五子登科,没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但真实的民国,至少这不是全部。薛暮桥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中国农村经济常识》说:“预征田赋的地方有十几省之多,而最著名的是四川;……根据报纸零星记载,许多县份(例如巴县、德阳、什邡)已经预征到民国四五十年,更有预征到民国六七十年(例如新繁)的!”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民国时期农民不堪重负,卖儿卖女,而陕西还设立了“卖儿捐”。这也是民国。
吉光片羽、一鳞半爪,哪个时代都是不缺乏的。就算在死亡枕藉的春秋战国时代,史籍上都有说不完的逸事;就算在杀戮成为日常生活内容的南北朝时代,仍然诞生了《世说新语》。一部民国史,要数数有“范儿”的人和事,更加不难。但更多的人沉睡了,没有留下故事,数据无言,那个时代人均寿命不到40岁,来不及养成什么“范儿”就会死亡。
民国还是一个照相术已经引进的时代,留下了大量的影像,它们看似真实,散发出一股雅致的气息。不过,更多的人是从来不曾留下影像,照相是奢侈的事情、无法想象的事情。那些能够进照相馆的人,照相是一件大事,恐怕也未必就是真实生活的记录。看看民国时期的新闻照片、纪实照片,极度贫苦、面目麻木、衣衫褴褛的也是数不胜数。
在民国时代养得出“范儿”的人,恐怕十不及一。如果那个时代好到有型有范,怎么会在刚刚取得民族战争的空前胜利后短短几年就土崩瓦解呢?用富豪、明星或权贵代表当下的社会生活,你会觉得荒谬;用十不及一的贵人生活代表民国,一样荒谬。
怀想“民国范儿”的人不少,假如真能穿越回去,谁能穿越成贵族?大多数人恐怕仍是普通人,做不起“民国范儿”之梦。在民国多少人能有“范儿”,谁才能有“范儿”?这就像我们问,在今天多少人能过“高大上”的生活,谁才能过“高大上”的生活?
所谓“民国范儿”,就是过去的“高大上”,调调或今昔有别,但终归只是极少数人的现实,跟大多数人无关。
作者:刘洪波,当代著名杂文家、评论家。《长江日报》评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