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仪: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

文/梁凤仪

我至大的运气是自1992年开始,拙作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之后,又为各大电视台改编成电视剧,包括了中央电视台也挑了我的《花帜》改编拍制电视剧。我自任了编剧。

《花帜》小说讲的是一个三代香港妓女故事,外祖母是六十年前香港石塘嘴的花魁、母亲是三十多年前湾仔杜老志舞厅的红舞女、女儿是现代上流社会的名交际花。小说是中央电视台挑选改编的,但中央电视台的监制却告诉我,必须要改变女主角的身份,不可以是妓女。我很不明所以,对方解释说:“中央电视台是国家的一级媒体,影响力甚大。故事的女主人公不错是为了父母弟妹而无奈地被迫当上交际花,她善良、孝顺、正直、甚至爱国,很值得人尊敬和爱戴。唯其如此,当电视剧播出了,面对十亿以上的观众时,有为数不少的人民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熏陶,他们在思考事情时会易生误解与偏差,如果年青的女孩子误认为只要是为父母、为兄弟牺牲自己去做妓女,依然会令人觉得可爱那有什么不好呢?那么,我们媒体就得肩负了误导的责任了。”

一言惊醒梦中人。我二话不说就把女主角的身份改了是职场中的高级行政人员。当然从艺术角度来看,原来女主人公身份所产生的剧情冲击力是比改编后的强多了。但媒体要肩负的教育责任至重至大,这一点,我完全同意。能读小说的,已不是文盲、已懂得思考、已容易明辨是非。故此读者与观众是两个不同的群体,要以不同的方式去照顾与对待。

在以后和很多的香港媒体工作者交流时,我都记住了把我的这段经历告诉他们,并向他们解释,电视剧是深入家庭的娱乐节目,应具某程度上的教化功能,最低限度不能误导观众。为什么电视剧中的“坏人”角色,一定要有报应,这跟现实可能有距离,在人生中老遇到的不平,就是品格行为与报应不对等。可是,电视剧不能宣扬这种“不平”,不应承认这种“不平”,它应该为中国人民带来正直之声,和正确的希望。

在通过媒体创作这艺术作品时,要兼顾了全民教育功能,无疑是增添了很多难度。但我很感欣慰,因为从《花帜》的改编工作中,我更肯定了一项人生的价值,就是凡事要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要以更高更大的目标为出发点,只有这样,个人的困难、妥协、甚至委屈都很容易接受和消化,生活会更愉快、工作会更畅顺,人人如此,社会也会更和谐。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