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嘉琛:金庸笔下的“雪山剑派”英格兰

时至今日,每当社会上出现“扶不扶”的讨论,都有媒体将责任归咎于法院的“里程碑式判决”带来的寒蝉效应。可是,那个几乎尽人皆知的故事版本,真的接近事件的真相吗?

新闻人物常常被当作索引公共记忆的线索。谈及尘肺病和职业病防治,很多人都会想到“开胸验肺”的农民工张海超;谈及冤假错案,我们能列出一张包括聂树斌、赵作海、浙江张氏叔侄在内的清单;谈及收容制度的废止,则不得不说非正常死亡的孙志刚……特定个人的遭遇,在媒体聚焦和社会关注下升格为公共事件,最终以连锁反应的形式制造出深远影响,这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故事模式。

在那些曾经影响中国的故事中,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可能是传播最广的一个。时至今日,每当社会上出现“扶不扶”的讨论,都有媒体将责任归咎于法院的“里程碑式判决”带来的寒蝉效应。可是,那个几乎尽人皆知的故事版本,真的接近事件的真相吗?2012年初,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讲述了另一个不同的版本——彭宇在事发多年后终于承认,当时确实与徐寿兰老人发生了碰撞。

迟来的认罪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彭宇,也证明了社会的复杂以及人的复杂。同样将这种复杂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是最近再度进入舆论视野的唐慧——这名因女儿被迫卖淫而坚持上访的母亲,曾博得媒体和网友近乎一边倒的支持,甚至让这起案件出现了2个死刑、4个无期的罕见判决(另有1人未成年),不过,最高人民法院前不久依法对两被告未核准死刑。同情唐慧母女的人依然很多,但舆论态度已发生微妙的反转,很多人都支持不核准死刑,并建议唐慧别再上访。

最高法的量刑是基于法律规定和涉案人员本身的行为,但舆论态度转变却与唐慧的形象变化直接相关。从几年前向公众求助开始,唐慧展现给世人的形象一直是不幸的、绝望的、无力的,她甚至被当成了推动劳教制度改革的功臣;然而,《南方周末》2013年8月的报道成了分水岭——唐慧偏执、抓住信访制度漏洞后获得巨额困难补助、为打赢官司撒谎造谣的“另一面”,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

或许,与此前那个值得怜悯的“上访母亲”形象比起来,偏执且撒谎的唐慧,更接近她本来的面目。“双面唐慧”再次证明社会本身就非常复杂,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其实都是“多面体”。如果只看到一个人的某一面,就很容易被舆论裹挟,忽略对其他面的认知,进而失去对整个人、整个事件以及复杂社会的总体把握。

按照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的理论,失去否定性和批判性的原则,会使得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也使其中的人们变成单向度的人。这种理论实质上也适用于舆论的生产和传播,也就是说,如果媒体和公众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认知,不再怀有否定和批判的理性,最终也将导致“单向度的舆论”。一些原有的标签将会不断被强调和重复,“复杂问题简单化”由此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现在想想,从多年以前被写进教科书的某些英雄人物的经典故事,到2008年的“抗震小英雄”林浩、2013年的兰考“爱心妈妈”袁厉害的故事,其实都是单向度舆论塑造的产物。讲述他们故事的过程,就像是一个标准化的“造神”程序,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点被无限突出甚至夸大,另外一些事实则被无意或有意隐藏了。这种手法与一些地方政府打造“最美××”的套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以符合我们既有价值观和偏好的信息,讲述这个时代的故事,是很多人都驾轻就熟的一件事。可问题是,真实社会往往比单向度舆论建构的世界要复杂。从社会危害的角度来说,诸如“南京彭宇案”的负面影响已很难扭转。记取前车之鉴,既要求媒体呈现舆论之时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尽量接近复杂社会的真相;也要求普通人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对单向度的舆论怀有必要的否定和批判精神。

作者:汤嘉琛,《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