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刚刚结束。今晨听新闻,官方电台、电视台有将它念作“夹纳”的,也有读成“嘎纳”。这着实让人凌乱:这个词到底该怎么念?事实上,这两个音译都不准确。说“泰国总理英拉”也错了!
法国“戛纳电影节”刚刚结束。今晨听新闻,官方电台、电视台有将它念作“夹纳”的,也有读成“嘎纳”。这着实让人凌乱:这个词到底该怎么念?
事实上,这两个音译都不准确,其中“夹纳”的读法尤其令人发指。不过这个错误主要不能怨播音员,而应归咎于第一个将法国地名“Cannes”写作“戛纳”的中译者。
此人的法语和中文功力显然都不怎么样。他只知道法文词尾的字母不发音,没把“s”译出来,却不知道“纳”(-ne)这个音也是没有的。
更糟的是,他以为“戛”字发“嘎”的音(也算一种常见误读)。其实这个字仅有“jiá”一种发音,现在为了迁就他/她的误译,不得不“被多音字”了——增加“ga”的发音,但仅限于“戛纳”的组合。
准确的音译根本不必费脑筋推敲,现成的早就有了:海外华文媒体的音意合璧译法“坎城”。所以,希望咱们的媒体纠正过来,今后也称此影节为“坎城电影节”。
这两天的另一则热门新闻是泰国军事政变。军方一度拘禁了有华人血统的美女领导人英拉。对于她的头衔,中国大陆媒体犯的错误倒是非常一致:“泰国总理”。
众所周知,在所有君主制国家,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席大臣应当称作“首相”——从西欧的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到北欧的丹麦、瑞典、挪威,再到亚洲的柬埔寨和不丹莫不如此,而“总理”仅用于共和制国家的首席部长。
哪怕日本自称的“内阁总理大臣”,咱们也每次都把这一头衔还原成“首相”。那为什么只对泰国这一个王国例外?估计是将错就错的结果,但错误终究应当更正过来。
“东盟”是另一个非常刺耳的误译。这个组织正式名称叫“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中文是“东南亚国家协会”——只是协会,不是军事或政治同盟,简称明明应该是“东协”嘛。
再说中国一向标榜自己不结盟,也不喜别国结盟,并长期支持“不结盟运动”。而东协国家基本都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包括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老挝等等。为什么硬要把人家非联盟性质的“协会”,扭曲成你自己也不喜欢的“联盟”呢?难怪从新加坡到台湾的媒体,都不认可这个译法。
有一次听新闻时,还有发言人批驳某外国首脑的说法“令人匪夷所思”。“匪夷所思”这么搭配,听上去很不对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言行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这里的“匪”与“受益匪浅”中的一样)。代入这一释义,你可以评价某人的话“实在匪夷所思”,但总不能形容人家的话“令人离奇古怪”吧?
经常听到的类似问题表达还有“令人堪忧”——“令人值得忧虑”。以上两个说法中的“令人”都属多余错误。
类似的冗余语病数不胜数:“出乎意料之外”中的“之外”;“并非是”,“是否是”,“堪称是”,“被视为/誉为是……”中的“是”字;“如果一旦”,“但却”,这两个表达去掉一半的字数,意义完全没有改变。
有些辅助词同样毫无必要出现,例如在某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中,让听众遇到问题“可以向警方进行询问”,这里的“进行”二字去掉更为简洁。很多句子中的“了”、“们”和“被”大多都是不必要的。
其他刺耳表达还包括:
“触手可及”:这个病词根本不是成语,而且自相矛盾——都已经“触”到了,怎么还可能“不可及”?
“前三甲”:难道有“后三甲”不成?
“两大巨头”,“巨”比“大”还要大,也没有“小巨头”。
“小婴儿”:大的那叫“幼儿”或“儿童”。
“其”被用作主语:例如在央视某频道的解说词“其不但体积小,重量轻……”;“其主要用于杀伤敌方的有生力量……”,这也是十分常见的语病。
“其”字只适合用作宾语或定语(查查百度词典吧)。用作主语的代词,必须是“他/她/它(们)”。
在流传中走样的俗语也有不少,例如“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听上去完全不合逻辑:贼做的终极坏事就是“偷”;你不怕他偷,难道怕他伤人或杀人——那犯罪性质岂不是变了?“贼惦记”的结果,不就是要偷么?记住了,这句俗语的正确说法是:“不怕贼讲,就怕贼想”。
“秋风起,蟹脚痒”则属于弄巧成拙。正确的说法是“秋风响,蟹脚痒”——既押韵,又传神。
有关交通工具的错误表达也天天都能听到:
“大巴车”:“大巴”就是“车”,你会说“的士车”吗?“摩托车”没错,因为“摩托”只代表“马达”,只是西文“motorcycle/motorbike”中的一半。
“直升飞机”:在所有专业报刊和绝大多数境外中文报刊中,你都找不到这个称法。它的正确名称叫“直升机”。另外,新闻中有时称它上面那个会转的玩意儿为“螺旋桨”,这同样大谬不然:那东东叫“旋翼”。
“N架航班”:飞机的量词才是“架”,“航班”只能论“个”,说“架次”也有问题。
在关于交通事故的报道中,有些现场记者会大谈伤员的“病情”,其语病不言而喻。
国际新闻的报道经常出现“当地时间”一词,其中的99%都属多余:除非发生重大事件如政要遇刺或飞船升空,谁会在乎那些无关紧要事情的具体发生时间?中国人不至于自大到默认海外报道中指的都是北京时间。
“熊猫”这个说法也是典型的将错就错,这种国宝分明是一种熊,与猫相去甚远。但愿有朝一日,我们也能向台湾同胞看齐,将它正名为“猫熊”。
回头再看国外人名的更多误译,这一类实在是多到不胜枚举。
“奥巴马”:英文发音明明是“欧巴马”,而且美国政府的中文网页也如此称呼这位总统。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咱们没理由不尊重他们,就像外国现在已经不把北京写作“Peking”一样。台湾就是称人家为“欧巴马”。同理,脱口秀女皇“奥普拉”也应作“欧普拉”。
“伯南克”:2007年这位美联储主席刚上任时,美国几乎所有文字媒体都特意括注:这个姓氏的读音是“伯南基”,可惜中国媒体愣是没看到。现在总算熬到他任满离职了。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的姓氏不念“博纳”,而应读作“贝纳”。
美国阿肯色州前州长、2008年共和党总统参选人不叫“赫卡比”,而叫“哈克比”。
“威廉姆斯”:这个姓氏的写法,只比“威廉”王子的名字多一个字母“s”,因此正确译法应参照那位《欲望号街车》剧作者的姓名:(田纳西·)威廉斯。加一个“姆”字,听上去非常老土笨拙。
“尼克松”:听英文发音,明明是“尼克森”嘛!
“艾森豪威尔”、“鲍威尔”:他们姓氏(Eisenhower和Howell)中虽然都有“we”两个字母,但听发音时根本没有“威”这个音。
中国大陆的汉语广播中还有一大问题:记者和播音员的口头禅——例如多余的“一个”和“那么”,还好在民间最被滥用的“然后”二字尚未入侵广播。
东方卫视的一位晚新闻女播音员在这方面已达到失控地步。在总共四五十分钟的节目中,她总共要说数十次“那么”和“而”,而且日复一日,乐此不疲,令人毛骨悚然。一见此女出现,笔者只好要么换台,要么按静音。
在欧美电视台上,你几乎完全听不到这些毫无意义的“话屎”,虽然英语里有更多的口头禅,比如现代年轻人爱说的“like”。估计他们的播音员如果克制不住自己,冒出一个口头禅,就会和说“嗯”、“啊”一样要被扣钱。
咱们的广播中还有一些令人作呕的拿腔捏调式广告,例如东方卫视以前的某剃须刀广告(感觉太乡镇企业了)。另一个广告一上来就是“意大利美学……”,听上去无比犯贱——就算意大利大使馆和旅游局打的广告,也不至于露骨吧?何况是一家中国公司的吆喝。
一些八股式的习惯搭配,更达到令人深恶痛绝的地步,比如在事故报道中,警方、消防人员必然是“迅速赶到现场”,潜台词不过是在自我开脱:我们没有拖延误事!领导人发表的必定是“重要讲话”……
如果这个国家真心希望多出创意人才,就不要这样糟蹋下一代的大脑和耳朵。
作者:洪立,上海某杂志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