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披露张学良为何至死未归大陆

“自己在室内听收音机”。冬天室外冷,只能待在屋里。这台收音机当时在台湾算是“奢侈品”了,也是井上温泉张学良唯一可使用干电池的“家用电器”。宋美龄送收音机时,专门交代要配上几节电池。有了收音机,在大山中的张学良得以了解世界的变化。图片版权/张闾蘅  
“自己在室内听收音机”。冬天室外冷,只能待在屋里。这台收音机当时在台湾算是“奢侈品”了,也是井上温泉张学良唯一可使用干电池的“家用电器”。宋美龄送收音机时,专门交代要配上几节电池。有了收音机,在大山中的张学良得以了解世界的变化。图片版权/张闾蘅

张闾蘅|口述*  周海滨|撰述

*张闾蘅:1949年生于台湾,张作霖孙女,张学良五弟张学森之女。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来来速递货运有限公司董事。1980年代,张闾蘅开始与中国大陆有所接触,她后来也成了中国大陆与张学良沟通的纽带之一,张学良与其老部下吕正操在美国重逢系张闾蘅协助完成。同时,张闾蘅也是张学良、赵一荻在台湾生活的见证者。

闻讯张学良去世的消息,2001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张学良亲属发去唁电。唁电全文如下:

张学良先生亲属:

惊悉张学良先生逝世,十分悲痛。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哀悼!

张学良先生是伟大的爱国者。65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联共抗日,为结束10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此后,张学良先生虽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却始终淡泊荣利,晚年仍心系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企盼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张学良先生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彪炳青史,为世人景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远怀念张学良先生。

 

张学良先生千古!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1年10月15日

10月23日,张学良葬礼在檀香山的博思威克殡仪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敬献的花圈摆放在灵堂前排显著位置。灵堂里还摆放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和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等人敬献的花圈。

“千古功臣,民族英雄”。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动机,得到了中共的高度赞赏和评价。1990年12月12日,就在张学良在台湾公开露面刚半年,北京召开了纪念“西安事变”54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讲话说﹕“54年前,祖国灾难深重,内战连年,帝国主义大军压境。在国家存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忘我的大无畏精神,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支持共产党关于‘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促成了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统一战线,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全民抗日的基础.‘西安事变’永载史册,张﹑杨两位将军成为我们民族的英雄。”

这张照片是1947年5月莫德惠到井上温泉时拍摄的。先是张学良与之合影,随后,在同样的位置,莫德惠为他们拍摄了这张照片。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之后,莫德惠风尘仆仆送来了蒋夫人的问候函和家人信件。这也是张学良、赵一荻在台湾幽禁期间保存下来的几张最初拍摄的照片之一。日式的建筑、藤椅、藤桌、插花……面对友人,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在台湾的幽禁生活刚刚开始。图片版权/张闾蘅  
这张照片是1947年5月莫德惠到井上温泉时拍摄的。先是张学良与之合影,随后,在同样的位置,莫德惠为他们拍摄了这张照片。1947年台湾“二二八事件”之后,莫德惠风尘仆仆送来了蒋夫人的问候函和家人信件。这也是张学良、赵一荻在台湾幽禁期间保存下来的几张最初拍摄的照片之一。日式的建筑、藤椅、藤桌、插花……面对友人,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在台湾的幽禁生活刚刚开始。图片版权/张闾蘅

大陆方面对张学良的评价从新华社发布的通稿可以看出端倪:

世纪老人 千古功臣

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病逝

 

  江泽民发唁电高度评价张学良先生的历史功绩

新华社北京十月十五日电 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于当地时间十四日二十时五十分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在获知张学良先生逝世的消息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了张学良先生的历史功绩,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表示深切哀悼。(唁电全文另发)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送了花圈,对张学良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张学良先生病重期间,中国驻洛杉矶代总领事许士国等专程到夏威夷,代表中国政府看望张学良先生并向他表示慰问,并转达了中央领导同志、中国政府以及外交部等部门对他的问候。许士国赞扬他为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海内外中国人永远铭记他的功绩。

张学良先生曾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六十五年前,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政策,继续进行内战。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第十七路军,深感“剿共”没有出路,强烈要求抗日。张学良将军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但均被拒绝。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蒋介石调集嫡系部队赴陕甘参与“剿共”。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毅然发动西安事变,联共抗日。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在陕西临潼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张学良、杨虎城先生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此后,张学良先生遭到审判并长期软禁。一九四九年又被蒋介石胁迫到台湾继续监禁,长达半个世纪。张学良夫妇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五日首次得以离开台湾,前往美国探亲。一九九五年定居夏威夷。

张学良先生生前心系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企盼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他一直关心故乡各方面的情况,不时接待前来探望他的乡亲,晚年还应邀担任东北大学名誉校长。

张学良先生虽然逝世了,他的爱国风范为世人景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远怀念张学良先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10月16日第一版)

江泽民对张学良一直格外关注。2000年6月1日是张学良百年华诞,江泽民在亲笔签名的贺电中说:“欣逢先生百年华诞,特致电深表贺忱!先生当年之殊勋早已彪炳史册,为海内外华夏子孙所景仰铭记。先生之爱国精神,更将发扬光大。遥祝先生善自珍重,颐养天年。”贺电和花篮于当日由中国驻洛杉矶代总领事许士国在夏威夷向张学良先生转交。张学良收到江泽民主席的贺电和花篮,非常高兴,请向江主席表示衷心的谢意。

张学良赠送给江泽民的兰花(资料图)
张学良赠送给江泽民的兰花(资料图)

1991年3月10日,当张学良和夫人从台北桃园机场踏上赴美探亲之旅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中共中央格外重视。中央书记处特别注意到,张学良在台北机场登机前对中外记者的谈话中,曾公开表示有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意向。邓小平得知后,打电话给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国家主席杨尚昆说:“你们应该开个会,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并对如何迎接张学良的归来作了较为详细的指示。

为了欢迎张学良的归来,江泽民亲自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台办、国台办和中央统战部等部委的负责同志。会上,江泽民对如何在张学良访美期间使其归来的事宜,作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

根据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指示,中共中央有关部门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并作了四项重要安排:一是当年6月在北京为张学良举办91岁寿庆活动;二是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三是派人去沈阳修葺大帅府和大帅陵,为张学良归来后赴辽宁抚顺安葬其父张作霖的遗骸作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四是派出一位中央副部级(即吕正操)以上的党内负责同志,亲自赴美国旧金山转达中共中央对于张学良的欢迎之意,此人并具体负责对张学良归来的一切事务性安排。(《晚年张学良》,载《党史博览》)

邓颖超则根据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意见,以私人名义亲笔致函张学良:

汉卿先生如晤: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数十年海天遥隔,想望之情,历久弥浓。恩来生前每念及先生,辄慨叹怆然。今先生身体安泰,诸事顺遂,而有兴作万里之游,故人闻之,深以为慰。

先生阔别家乡多年,亲朋故旧均翘首以盼,难尽其言。所幸近年来两岸藩篱渐撤,往来日增。又值冬去春来,天气和暖,正宜作故国之游。今颖超受邓小平先生委托,愿以至诚,邀请先生伉俪在方便之时回访大陆。看看家乡故土,或扫墓、或省亲、或观光、或叙旧、或定居。兹特介绍本党专使×××同志趋前拜候,面陈一切事宜。望先生以尊意示之,以便妥为安排。

问候您的夫人赵女士。

即颂

春祺!

邓颖超

1991年5月20日

1991年5月23日,吕正操及随员多人,带着邓颖超的信函,飞往美国看望张学良。

“我有一种使命感来安排吕正操与张学良在美国的会面。我希望在他有生之年,为他多做点事,让他心里的愿望得以实现。这就是多年来催迫着我奔波于途的心愿。我想不管他与部下隔了多少年,也要让他们能在有生之年还能见上一面。”张学良侄女张闾蘅回忆说。

1991年5月29日上午,纽约曼哈顿公园大道的一栋公寓里,电梯门一开,张学良把侄女吓了一跳,平时很少穿着正式的大伯,西装笔挺地站在门口迎接他们。

张学良和吕正操是同乡,在东北讲武堂时是吕正操的老师。在东北军时,吕正操曾在张学良身边和属下工作了10余年。吕正操见面仍按以前的习惯喊大伯为“老校长”。

但是,“老校长”还是不愿意回大陆。他在给邓颖超的回信中婉拒。

周夫人

颖超大姐惠鉴:

×××来美交下尊札,无限欣快。又转达中枢诸公对良之深厚关怀,实深感戴。良寄居台湾,遐首云天,无日不有怀乡之感。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

敬请×××代向中枢诸公致敬。

另转请×××转陈愚见。

肃此

敬颂夏安!

张××顿首再拜

6月2日

张学良在纽约出席旅美华人为他举行的寿庆活动后不久,即与夫人赵一荻于1991年6月27日经夏威夷飞回了台湾。

1993年,北京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期间,酷爱兰花的张学良委托世界兰蕙协会会长黄秀球先生把一盆兰花带到博览会,送给前往参观博览会的江泽民。这盆兰花是张学良亲自培育,花龄20年,取名“爱国号”。

1994年,张学良夫妇离开台湾,在夏威夷定居,从此开始了真正自由的生活。张闾蘅说,大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应该是到了夏威夷的时候,我们请他出去吃饭、陪他聊天。以前在台湾,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每天出来一直都有人看着,一般是两辆车,一人开车的,另外一人坐在后排一言不发,后面还有一辆车紧跟着。直到大伯到了夏威夷,这双眼睛就没有了,可以我行我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气氛不一样了,一切都过去了。

“大伯弥留之际,依旧念念不忘大陆,却因诸般因素,未能于有生之年回大陆一趟。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张学良说,要在适当的时候回到东北老家去看看,主要是看看亲友,说这事与政治无关,因为他本人早已退出政治,早已脱离政治。他希望人们不要把他回去探亲扫墓的事同政治连在一起。

1980年10月10日,张学良登上金门岛,这是张学良到台湾后,首次远眺大陆。随后,他在信函中引用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表达思想之情。他说﹕“我还是想我自己的大陆故土,还是怀念东北,自九一八后,我就没有回东北老家。”

2010年3月6日,北京贵宾楼饭店,张闾蘅接受周海滨访问。摄影/曹海鹏
2010年3月6日,北京贵宾楼饭店,张闾蘅接受周海滨访问。摄影/曹海鹏

张学良为什么至死没有回大陆,说法不一。张闾蘅说,其实没有别的原因,大伯很多事情都没踩在点上,当他想回大陆时,政治环境不允许,等环境允许了,又因为大妈的病情回不去。他们一直相依为命,不可能撇下大妈一个人回大陆。

赵一荻年轻时曾患肺癌,割除了一片肺叶,而张学良在40多岁时患了严重的眼疾,因居在深山中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视力差到看人只是影子,打麻将全靠手感,一耳全聋,一耳微有听力。多年来,赵一荻就是张学良的眼和耳,但她一大声说话,就喘不过气来,非常痛苦,两人以轮椅代步相依度日。

在许多人的眼中,张学良是叱咤当时的风云人物,然而,这位曾经仅次于蒋介石的“二号人物”却因一场“兵谏”而褒贬不一,被改变了的人生轨迹也从此与历史无缘。终其一生虽然始终不乏“前呼后拥”者,但是个中凄凉和孤独,也许只有赵四小姐最为清楚。赵四小姐在张学良90寿辰时写道﹕“张学良是一个非常爱他的国家和他的同胞的人。他诚实而认真,从不欺骗人,而且对他自己所做的事负责,绝不推诿.……他并不爱哪一党,亦不爱一派,他所爱的就是他的国家和他的同胞,因为任何对国家有益的事,他都有甘心情愿地牺牲自己去做。”(赵一荻:《张学良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张学良曾不止一次对张闾蘅说,国人之所以敬重他,是因为他没有贪图不应得的利益,反对内战,力保国土的完整。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