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头:不开书单

因为偶尔推荐过几本书,所以经常听到这样的请求:“请开列一份书单吧!鲁蛇先生!”但是,我是不会那么做的。那么,既然是一个明确的拒绝,和菜头你为什么又要恬着脸写一篇文章来说明呢?

我喜欢恬不知耻,就这样。

和菜头:不开书单(bill gates book list)

先说一下春节期间的一件趣事:所有的微博营销号都放假回家了,造成内容内容奇缺。有一天早晨起来,发现所有的大号营销号都在不约而同地推荐书,而且标题都是《你应该XX的九本书》。

我研究了一下它们推荐的书目,觉得不像是推荐给心智健全的人看的书。你想啊,能同时看《货币战争》和《国富论》的人,得是什么样的奇葩啊?最后我才醒悟,为什么是九本?因为微博每条消息最多配9张图,它们这是在填空玩呢。

这里,我认为《货币战争》和《国富论》不可以同时推荐,是因为我有自己的逻辑。别人做推荐,一定也有别人的逻辑。但是,书单是这个逻辑遴选书籍的结果,其中的逻辑本完全掩盖了。拿到书单的人,如果对这套逻辑完全水土不服,却花钱买了这些书,那就是利用别人的无知为书店牟利,属于过失诈骗罪。

大多数索要书单的人,真正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应该读什么书”。那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其实,我经常也这样,心头一片茫然,不知道接下去该读点什么。在读过那么多书之后,就像吃过很多馆子之后,完全忘记了菜肴的名字,只记得某种美味所带来的愉悦,想要的是那种愉悦重现,但根本不知道在什么菜上才能找得到。

不过,我读过的书也许比你稍微多那么一点点,所以我可以给你一点找书的建议。这里,假设你是一个读书新手,除了课本和工具书基本上没有读过什么别的。

先找一本人人都看过的小说出来,比如说《西游记》。从头到尾翻一遍,不需要细看,只是恢复一下记忆。然后合上书,闭起眼睛回想一下,书里哪一部分是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觉得意犹未尽,还想找更多的类似内容来看?

如果觉得是各种斗法、各种磨难吸引你,那么你可以从这里出发,找各种魔幻小说,神魔小说来看。不用觉得丢人,觉得看的书档次太低。重点不在这里,在于你的确喜欢看。那么,在看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一些你看不懂的名字和概念。你需要做的是去查找它们的来源,来自什么神话体系,什么传说体系,后面对应的是什么文明。找到了对应的文明,试着去了解它的兴起、盛放和衰亡。最后,再去找到其它并列的文明,你就找到了通向书海的一条小路。

如果是特别地喜欢其中某个故事,喜欢它的一波三折,喜欢里面的人物命运变迁。那么事情都变得非常简单了,去找所谓的经典名著小说看。但是有一条,你一定要克制自己只喜欢看一类小说的欲望。应该先去了解一下小说发展的历程,按照时间顺序,找出每个时代最著名的几本。从古典读到现代,这样顺流而下。熟悉了其中的流变之后,你再选择你喜欢的时代,你喜欢的类型,以及你喜欢的作家,横向扩展开去。读完某个作家的所有作品,某个类型的所有作品。你不会愁没有书读的。

如果是看出了其中的嘲讽,那你不容易。这里嘲讽有两重,一重是对降妖除魔的嘲讽,如果你强烈感受到这一点,那么就可以去找政治学和社会学方面的书籍来看。政治学方面先找通览类的书籍看,介绍整个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变迁。这方面有许多大师写的通俗文本,好看又不难,可以从这里切入。另外一重嘲讽是对取经这件事情本身的,如果你觉察到了这一点,可以选择哲学类的书籍来看,了解人类历史上各种哲学思想的变化,寻求世界存在的意义。这条阅读的路奥妙而危险,会耗费太多时间,容易让人的心性变得狂乱。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因为这些书籍会彼此引证、辩论,甚至相互吐口水,所以拿着任何一本读下去,可以发现更多的书,不用担忧读得完。

如果是看出了其中关于道教和佛教的隐喻,对祖师在悟空头上敲三下的情节念念不忘,那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宗教类的书籍非常适合你,可以从三大宗的核心教法开始看起,做横向比较。然后你会对其中一宗比较有兴趣,那么就从它的原始阶段文献开始看起,当然,你肯定看不懂。没关系的,因为你肯定要想办法去弄懂。这种念头一起,基本上你就上路了。因为在这个领域里,从来不缺乏各种深深浅浅的诠释。而与之同时,是你内心力量的增长。

如果是看完了全书,对里面究竟出现了多少种兵刃,师傅四人一共花了多少量银子有强烈兴趣。不用担心,你还是个正常人,只是你追求趣味的欲望强于求知。那么,你应该去寻找各种文人的游戏之作。这种文人特征非常明显,就是所学非常驳杂,可以在不同领域之间跳来跃去。近世集大成者是意大利的安伯托.艾柯,找到他,你可以找到无数把钥匙,在这个世界上蹦蹦跳跳。另一种类型的作家就是凯文.凯利这种全通型怪物,他们写一本书的时候,会把整个世界都联系进去,一本书解释一切。不过,都是耍而已,不要太当真。

如果是看完了全书,对猪八戒在盘丝洞变成一条鱼,在洗澡的蜘蛛精美女腿间游来游去,而且幻想自己采用了猪八戒的主观视角的话,你应该去A站看A书和工口漫画。由于对这个领域我非常陌生,我就不多谈了。

以上就是我不开书单的原因,因为每个人的兴趣、气质、性格不同,对书籍的喜好也就完全不同。无论如何,我做不到在一张书单里满足各类型的人,哪怕是满足仅仅一类人也做不到。但是,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知道书籍和书籍之间存在着“超链接”,可以让你从一点跳到一个面。最终,我们会在一个宏大的空间里的不同层面上彼此相逢。

在我看来,入手处远比去哪里更重要。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我没有给出书单,但是给出了找书的方法。如果这篇文章直接以《如何找书》为题,那么应该有更多人可以读到这里。为什么我去要用现在这个闭合性的标题呢?让人误以为太矫情,以至于写那么长的文字来解释?

因为性格如此。

因为如果你一直读下去,会发现书籍里没有文体之争,没有写作方法之争,甚至也没有观点之争,有的仅只是人类的性格之争。书籍大多数和真理无关,有的只是性格差异。在这颗小小星球上的小小人类啊!

注:鲁蛇—Loser,台湾网络译法。大陆网络翻译为撸士,撸瑟。例:你这个罚金撸士!(You fucking loser!)

题图是网图,在英文世界里泛滥成灾。Lottle是一个新造出来的单词,用于英文人士卖萌。它的解释是:to be used when you want to fool someone into thinking you only like something a little but you really like it a lot.用于骗某人,使其以为你只有一点点喜欢某事,但其实你非常喜欢。这种冷漠中蕴藏着的深情,是多么地可爱呀!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请你相信我: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氧分子网(www.yangfenzi.com)是关注互联网生态圈的科技新媒体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2017年,值得说一说的十本书

    ​​现在时间流速太快,总觉得2016年书单刚刚搁笔,又要开始做2017年的阅读总结了。经常听人说读一本好书会让你忘了时间的流逝,少年时展卷方览,恍然抬头,额顶已多了几条皱纹,可见读书实在是一件挺吓人的事。但反过来一想,如果不读书,无法抽身世外、神游太虚,你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时光洪流在冲刷着身体,眼睁睁看着它衰朽,岂不是一件更可怕的事。

    所以,还是偶尔读读书吧。

    开列之前,少不得再絮叨两句。这份书单不是推荐,我之肥肉,彼之毒药,这世界上存在着千奇百怪的阅读嗜好,我还没自大到可以去左右别人的品味,读者们也没谦逊到照单全收。准确地说,这是我在2017年阅读到的十本很有特点、值得说一说的书,它们有新有旧,并非全是2017年出版的新书。

    排名不分先后。

    1 石黑一雄《被埋葬的巨人》

    谈到石黑一雄,并不是因为这位最近得了诺贝尔奖——人家的声望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不是得奖之后才横空出世。谈到这本《被埋葬的巨人》,也不是因为这是他最新的一部长篇著作——事实上,比起《长日将尽》、《上海孤儿》、《别让我走》这些声名远播的作品,这本2015年写的《被埋葬的巨人》,大家谈论得并不算多。

    但我对这部作品情有独钟,因为它的创作手法,是用真实历史去阐释民间故事,再附着上一层政治隐喻,这种处理让故事的质感极富层次,可以咀嚼出几重味道。

    故事的背景,是在亚瑟王治世很久之后,萨克逊人和不列颠人一起和平共处,只是平原和山区偶尔会升起迷雾,让大家记忆消失。一对老夫妇为了寻找被遗忘的儿子,踏上了漫长的旅途,还遇到了一个萨克逊武士。这支队伍很快发现,元凶是一条叫魁瑞格的巨龙,它喷出遗忘之雾,让所有人的记忆变得模糊。他们正打算屠龙,可亚瑟王的侄子高文却挡在前方,昔日的圆桌骑士竟然成了巨龙的守护者……原来不列颠人和萨克逊人之间的血仇无法化解,亚瑟王利用巨龙的迷雾让双方遗忘过去争端,活在当下。圆桌骑士负责守护巨龙,不允许萨克逊人恢复记忆,挑战新的战争。

    一个好端端的屠龙奇幻故事,读着读着,就成了沉重的寓言。

    石黑一雄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古老的民间传说、血淋淋的真实历史和冷酷的政治隐喻之间,让三者纠葛在一起,无法分离。你没办法指出哪一段是传说,哪一句是隐喻,作者的用心隐藏在氛围而不是文字机巧中。你必须要跟随那一对老夫妇前行,与之共情,才能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外面的迷幻色彩,看到它森冷的灰色内核——那是一个关于记忆和遗忘的永恒母题。

    2 乔治·桑德斯《林肯在中阴身》

    这是17年的布克奖—现在得叫英仕曼布克了—获奖作品,作者是美国作家George Saunders。他的作品我之前读过一点,但都是短篇,这是他第一次写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就拿下布克奖,实在不得了。

    Bardo是佛教名词“中阴身”的藏语写法,指人死后到转世前的那一段状态。我最初翻开这本书,就是好奇“林肯”和“中阴身”这两个完全不搭界的人和名词怎么混搭到一起去。

    这部小说的情节支点,基于一个极简单的历史细节:林肯总统的小儿子威利不幸夭折,林肯不耐悲恸,多次夜访墓地。当作者把“中阴身”这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加到林肯身上时,可以想见接下来的事:因为他对威利的怀念,引来了一大堆处于中阴状态、拒绝相信自己死去的死魂灵。那些鬼魂拒绝承认自己死去,只说自己是病躯(Sick form),把棺材叫病匣(sick box)。

    阅读这部小说最大的挑战,是它的叙事方式。它完全没按常理展开,而是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同时代的人撰写的回忆录摘抄,你一言,我一语,用数量惊人的引用拼凑出叙事,令人眼花缭乱。(后来我查资料时发现,作者承认很多回忆录都是杜撰的……)

    另外一部分则完全是剧本风格,由各种鬼魂的对话组成。而且这种对话还不光是主观对话,讲话者时不时会被作者上身,把来自客观视角的旁白和动作描述直接搁对话里讲出来。技法上固然耳目一新,但读者读起来却……反正我第一次读过去十几页还是一头雾水,返回去重读,如是者三,才算是摸到点阅读这本书的门道。

    我读的英文文学作品不多,不知道这种实验性质的玩法是不是桑德斯首创。反正对我来说,这还是第一次有这种阅读体验,颇为震撼。初时迷惑踟蹰,一旦你接受了它的叙事节奏,就会一个猛子扎进去,沉浸在那个阴阳世界里去。

    写生死相隔的人很多,写生死转换的也不少,桑德斯从“中阴”这么一个介于生死之间的蒙昧状态切入,硬造出一块暧昧空间来探讨两者的奇妙关系,算得上独辟蹊径。其晦涩的叙事技巧,并不能掩盖隐藏其中的丰沛情绪。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好陪着媳妇在东京逛街。她在充斥粉红颜色的少女之路逛得不亦乐乎,我蹲在店铺门口边读边等待,正好读到林肯和小儿子威利的鬼魂相遇那一刻。林肯打开棺材,抱住小威利的尸体,小威利的魂灵回到尸体里,像平常那样依偎在父亲怀里。小威利不知自己已经死,还像往常一样去拥抱父亲,可父亲却看不到他。这段真是把我给看哭了,大老爷们蹲在池袋大街上,眼泪吧嗒吧嗒掉。

    只要你能受得了它的实验性结构,《林肯在中阴身》是一部很值得冒险一读的作品,未必会觉得好看,至少你会感受到阅读其他小说完全不同的体验。

    这本书目前只有英文版,不过据说中文版也快出了,为翻译掬一把同情的泪。

    3 凯文·伯明翰《最危险的书:为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而战》

    这是一本讲述一本书的书。

    此前我看过《无人读过的书》,讲的是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流传经历;也看过《一本最危险的书》,讲的是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如何在两千年里颠沛流离,如何被希特勒用做政治宣传。不过前者是纯粹的版本学考证,后者更像是借书之名来讲政治史。

    《最危险的书》的写法,恰好介于两者之间。这本书的主角是那本出了名难懂的名著《尤利西斯》。

    不用着急把页面往下拉,无论你读过《尤利西斯》与否,都不影响读这本书。

    此书大致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聚焦在作者詹姆斯乔伊斯身上,讲他创作的源起,讲他的游荡生活,讲他的情感,甚至细致地描绘医生给他做眼科手术的细节。坦率来说,这部分并不好看,就像我当年阅读《尤利西斯》一样,理性上在努力探寻其中的精妙,可感性上实在喜欢不起来,阅读的使命感大于愉悦感

    但另外一部分就很有趣了:讲的是《尤利西斯》在英美两国屡遭批评、审查与封禁,以及这本书的拥趸们如何奋起抗争,为这本书争得自由。在这里,《尤利西斯》变成了一个符号,一条扯动书籍审查大网的爱尔兰狗鱼。当局用禁令筑起一堵顽固、保守的柏林墙,刷上一层道德的标语,而编辑、出版社、律师和热心读者们就像是折返于两德之间的偷渡者,利用各种手段,一块块从墙上磕下砖块,最终凿出一个足以容纳一本书通行的大洞来。

    凿墙的种种细节非常迷人,你很难想象这一群热心书迷走得能有多远,想出的主意能有多绝。有斟字酌句证明某一个单词并不色情的考据癖,有擅长在媒体上造势的营销大师,也有能在繁复法律条文中钻出漏洞的律师大状。其中有些故事不乏黑色幽默。比如兰登书屋为了能够在法庭上控告政府禁止《尤利西斯》入境,让两个律师故意带着书从英国飞到美国,希望被海关没收,以此立案。结果海关人员压根没搭理,他们不得不主动暗示,海关还是没明白,律师逼急了,直接冲着脸喊了一句我们箱子里有违禁品!——与其说是抗争,倒不如说是一次狂欢式革命。

    所以这本书的好看之处,与《尤利西斯》无关,而是那群有勇气、有手段、向往着阅读自由的阅读者们。至少能给我们一个可以憧憬的机会。

    最后表扬一下这本书的装帧。如果你把封套拆下来,能看到书本的封面是一个全黑背景,中间摆放着九个关键人物的素描头像,不着一字,气质自来。

    4 朱绍侯《军功爵制研究》

    脑洞这种东西,固然是灵光一现的产物,但想象力必须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之上炸裂。这个“大量资料”的定义,不能局限在自己熟知的领域,必须要大大超出去,超到你完全陌生、完全想不到的新鲜地方,才有可能迸发出灵感。

    作为一个业余历史爱好者,2017年我的主要兴趣放在了秦朝。大秦是一个值得反复琢磨的朝代,它在制度上的很多细节有着现代性意识,既与后世勾连,又显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如果你深入扎进去,会发现在“暴秦”的标签底下,是一台泛着金属光泽、有着很多切面的复杂机械。

    军功爵制度,是这台机械上至关重要的一个大零件。它把整个秦国变成了一款升级游戏,驱动着国民们走上一条嗷嗷扩张之路。想了解秦国的社会运作源动力和国民性格,这个专题不可不了解。

    朱绍侯先生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深度刚刚好。它介绍了军功爵制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汉代的消亡。尤其重要的是,这本书不止阐释军功爵的社会意义,还仔细考证出这个体系如何运作——对于史学家们来说,前者是最重要的;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后者才是真正的素材宝库。看完这本书,读者基本上能对这个制度了然于胸,再去读其他秦代研究专著便有了一块基石。

    这本书分成上编和下编。如果你想了解,又没时间细读的话,我推荐先看上编的《颁赐军功爵赏的程序及管理机构》、《军功爵制在秦人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下编的《商鞅变法与秦国早期军功爵制》、《“计首授爵”之弊与吕不韦、尉缭在秦统一战争中的贡献》这四篇,都是满满的干货,绝好的创作材料。光是“计首授爵”四字,就可以演化出一大堆小说桥段。

    顺便说说写历史小说的事。

    想在历史小说里写出一个时代的风骨,最简单的做法是文字里加入大量当时的称谓、器物、车马、服饰、用语等等,不过这只是硬件。真正要描摹入骨,得写出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规则、价值观以及时人心态。比如写三国,寡妇再嫁不算大事,不可混淆于明清礼教;写盛唐,武职社会地位尊崇,不可混淆于宋代重文风气;写魏晋世家,须重门第交往;写晚明军阀,得早点蓄养家丁。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则习俗,才是历史感的真正来源。

    我最近看了一个唐代文,主角和一个竞争对手参加科举。主角买通考官,故意把对手父亲的名字加在题目里,对手一看,当即哭着放弃考试。唐代极重避讳,李贺因为自己爹叫晋肃,晋和进同音,他一辈子都不敢考进士。作者能想出这个桥段,说明是下过功夫的,大唐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倘若你要写个秦代题材的故事,军功爵这个话题,是角色们无论如何绕不开的。若有《军功爵制考论》摆在书架上保驾护航,自然心里就踏实多了。

    对了,记住要买《军功爵制研究》,蓝皮的,这是2017年增订版。朱先生还有一版黄皮的《军功爵制考论》,有前者就不用买这本了。

    5 白化文《三生石上旧精魂》

    书的名字来自于一则唐传奇《圆观》,讲的是高僧圆观历经三次转生,仍记得旧友,两人相见时圆泽吟诗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这本书讲的,主要是佛教理念如何潜移默化进入中国文化的过程,《三生石上旧精魂》这个名字,寓意再贴切没有了。

    关于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书有很多,白化文先生这本书专门探讨的,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考察古代文人在搞创作时,怎么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佛教的文化基因加入文中,又做了哪些本土化的改造。这实际上是一个文化比较、迁移、演化、重构的过程,对我来说正对胃口——我的关注点不在印度什么样,中国又是什么样,而在观察一片文化基因如何跨越文明边界,如何毫无违和地移植入另一个文化体系、如何没有引起本土的排异反应。

    这种融会贯通的过程,实际上正是创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在书里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一些外来佛教词汇,而是深入到文创层面去考察。比如他讲了在“轮回”和“因果报应”概念传入之前,中国文学关于生死主题是怎样一个样子;在两个概念传入之后,对哪些旧题材有了翻新;即使讲到器物和神祇,也是从一个点发散出去,前后扩展得很远。讲如意,讲锡杖,讲莲花,讲哪吒这个形象的来龙去脉,等等。

    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对唐传奇《柳毅传》的解析。哪一段是中国龙的旧有形象,哪一段是印度龙的外来设定,柳毅传的母题源流是哪几个佛经故事,李朝威在写的时候可能受了什么典籍的影响。作者就像是一个高明的化学家,有条不紊地把一罐混合液体逐一分离,分条缕析,将里面的成分来源辨别得一清二楚。从此再看《柳毅传》,除了赞叹其情节之外,更能体会到文明交融的奇妙。

    这本书是“大家小书”的其中一册,文字浅显,读之十分清爽,其中不乏戏谑之处。比如作者谈到印度民间故事到唐传奇的演化,指出中国人对吃的执着,在改造故事时喜欢添加各种吃喝桥段,实在忍俊不禁。

    6 武田雅哉《飞翔吧大清帝国》

    《飞翔吧大清帝国》这是一本神奇的资料书。它里面满是各种美术奇想,这倒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些幻想居然是来自于清末时代。传统概念里,清末的中国是个守旧古老的社会,对于外界文明十分迟钝,尚处于蒙昧状态。我们在历史书里读到的西学东渐、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等,都带着一股忧国忧民的严肃使命感。但仔细想想,当西方文明令国人打开眼界时,除了在科学和意识上的提升之外,也必然会带来想象力的扩展。 西学东渐,同样也会打破传统想象的壁障,让老大帝国偶尔也做一些飞翔的梦。

    这位日本学者搜集了大量清末插图,以其为主轴,间杂以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蔡元培、鲁迅、吴趼人、包天笑等名人的狂想,让我们惊讶地发现,那时候的人们,同样也爱幻想,同样也对未来充满憧憬,不输今天。回观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脑中和笔下图景,会油然生出感慨。

    要说这书有多神,也不至于,但能有人从故纸堆里拣出如此有趣的资料出来,为那个时代增添一个侧面,对读者来说已是足够。这本书的标题,其实应该改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中国人失掉想象力了吗?

    7李开元《秦谜》

    顾名思义,讲的是与秦朝有关的大大小小的谜团。

    读这本书,你必须首先跨越三重障碍。

    一重障碍是封面,你得对类似“史学界福尔摩斯”、“一段秦始皇企图彻底删除的历史”之类的浮夸之词视而不见;第二重障碍是目录,你千万不要去看目录里那些”鉴定和取证”、“你买哪一站的票”、“《史记》是历史学的第三世界”之类故做惊人之语的小标题;第三重障碍是这本书探讨的问题:吕不韦是不是秦始皇他爹?嫪毐和太后怎么回事?成蟜叛乱什么原因?秦始皇的后宫到底啥样?你必须假装没听过这些已经被嚼了几千年的八卦小问题。

    如果你成功迈过去这三个坎儿,恭喜,你没错过一本好书。

    在这三重浮夸、俗气的迷雾之下,是一本伪装成历史论文的推理小说。作者对于先秦文献和田野考古都了解很深,分析起来言之有据,令人信服。加上他刻意使用了类似推理小说的写法,层层推进,抽丝剥茧,像一位名侦探一样,在那些俗气的命题里硬是挖出了全新的意味,屡屡让人掩卷惊叹:“原来是这么回事!”

    比如对正史里一字未提的始皇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昌平君、莫名其妙叛乱又莫名其妙完蛋的成蟜等人,在这种犀利解析之下,依次缓缓浮出迷雾,并牵连出一长串早已埋没于尘埃中的政争暗流。学术上这些推论是否成立,我没资格下结论,但作为一个外行人,阅读这样细致入微的考据还是相当过瘾的。

    我有幸跟李开元老师做过一次活动,他坦言很享受这种乐趣。正如在序言里作者自述所言:“学者研究学问的动机,在于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为学者和公众所共有。这本《秦谜》是一位喜好推理的历史学者,用侦探小说的手法为公众写的一本历史推理。”

    8 彼得萨伯《洞穴奇案》

    这本书啊,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让人觉得太神了。

    故事开始于纪元4299年5月,你一定以为是部科幻小说吧?

    五个人去一个石灰岩洞穴探险,结果因为山崩被困在洞穴。在救援队赶到之前,五个人必须要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坚持至少十天。饥渴交迫之下,他们进行了一次抽签,并把抽中的一名成员吃掉了——你一定以为是一部恐怖小说吧?

    最终其他四人获救,然后被指控犯有谋杀罪名。案子一路被提交到最高法院,先后有十四个大//法官给出了自己的判决意见和司法解释——你一定以为是一部犯罪法律小说吧?

    全都错了。

    这是一个完全虚构的案件,且只是这本书的开头引子部分。

    正文部分,是十四位最高法庭法官对这一案件的判决,以及为何做出这一判决的理由阐释。

    同样一个案件,这十四位法官的判决居然不尽相同,每一位法官的切入点和思路都不一样,从最普通的“杀人偿命”到最奇葩的“建国论” ,什么理由都有。偏偏他们阐释起来洋洋洒洒,逻辑缜密,在法学框架下似乎都言之成理。

    比如第二位法官福斯认为,洞穴被困之后,他们所处的环境已与文明社会割裂开来,不受联邦法律管束。五个人同意抽签吃人,实际上是约定了一个自然状态下的宪章,形同建国,在这个宪章里认为吃人不是犯罪——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心想我靠,这样也行……

    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第一次发表这个虚构案件,用五位法官对此案的判词勾勒出了几个法学流派的理念。1998年法学家萨伯又给它续了九位法官,更新了这几十年里法律界的学术新动态。

    现在真相很清楚了,这是一部伪装成吃人案件的法学综述。我上一次见到伪装成小说的科普文,还是《苏菲的世界》。

    说实话,我对法学了解不多,读这些法官的陈述很费力气。如果换成一本厚厚的法学专著,估计我早扔开去睡觉了。幸亏《洞穴奇案》给这些艰涩文字披了一层亲和的外衣,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算我没能领会其中精要,只要领略一下法律的复杂性,也算有所得了。

    9 朱利安·巴恩斯《十又二分之一世界史》

    朱利安·巴恩斯的作品此前我只看过《终结感》,必须承认,那次阅读完全是冲着2011布克奖的名头去的。结果惨败而归,完全看不下去。

    这次再度拿起巴恩斯的书,完全要归功于他这个书名。

    这不是一本讲世界史的书,而是十个短篇故事加一个插曲。这十个故事的风格和形式都截然不同,有第一人称絮絮叨叨的意识流自述,有标准的古典叙事,有现代美国式故事,有假艺术评论,有中世纪法庭判状,有书信体,有充满英式戏谑的圣经解构,等等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这十个故事表面看全无关系,其实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相串:诺亚方舟。

    第一个故事《偷渡客》——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以一个偷偷爬上方舟的木蠹为主视角,对圣经典故做了一次颠覆性的解构。在这个故事里,诺亚是一个傲慢的昏君,他的统治愚蠢而残暴。他给动物们分成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只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诺亚还掀起过清理杂种运动,如狮身人面兽、蛇怪、独角兽之类的都被偷偷处死,导致从世界上灭绝。为了掩盖批评,诺亚掀起一场舆论运动把这些动物批臭,比如造谣独角兽的角对女性有可疑的用处;他还暗杀了几只类人猿,吃绝了河马象,甚至有些动物只是因为丑陋碍眼——比如乌鸦——便被夺走了通报洪水退去的功劳,强行转给了更好看的鸽子……

    这个故事里通篇都塞满了梗,政治讽刺和圣经原典结合得非常巧妙,怎么看都像是《动物庄园》的翻版。

    不过如果读者止步于此,就太可惜了。《偷渡客》是一个开路者,一个向导,它给整本书定下一个大的基调:诺亚方舟。诺亚方舟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彼此依存又彼此敌视。接下来的九个故事,每一个都发生在世界史上的一截,内容全无相连,但细节彼此勾连,它们的精神内核始终是基于《偷渡客》建构起来的关系。甚至可以这么说,那九个故事都是诺亚方舟的一次再演出。

    其实从第三个故事开始,整个笔调开始变得越发晦涩,意味藏得越来越深。如果我们不能在此之前明白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就会越读越迷茫,不知重点何在。每到迷路之时,我建议回过头去再看一次《偷渡客》,往往便能豁然开朗——说不定,这正是作者的用意所在,利用结构来点明主题:当人类不断前行,面对复杂纷乱的世界历史而面露迷茫时,再回头去本源寻求指引

    不过这绝非一本传教鸡汤,因为里面还有一个无处不在的角色——方舟上的木蠹。木蠹是一个怀疑论者,它总是充满疑惑地审视着诺亚方舟和世界历史,不断提醒读者这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不可靠的:“我们是历史的解读者,我们是历史的受害者。”

    于是当迷茫的读者返回本源时,会发现木蠹早已把诺亚方舟故事讲成了另外一副样子,美好幻想的神性根基陡然坍塌。就像第六个故事《山岳》里的弗格森小姐一样,她试图登上阿勒山寻找方舟,结果却因为突如其来的地震而死在中途。

    我看到有的评论说这本书是典型的“历史书写元小说”,没看懂这啥意思。但我确实能够感受到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它让小说结构本身也具备了意义。

    唯一要吐槽的是它的插曲。很明显,作者讲了十个充满怀疑精神的世界史片段,然后在插曲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这篇《插曲》简直就是一篇狂热的爱情颂歌,在指斥了一番历史的虚无之后,在结尾大喊呐喊道:“我们必须信奉爱情,否则我们就完了。我们可能得不到它,或者我们可能得到它而发现它令我们不幸福;我们还是必须信奉它,否则我们就只好向世界历史缴械投降。”

    喂,这也太破坏情绪了吧!感觉就像一个哲学老教授淡淡地谈完宇宙本质,一看到女学生瞬间失态…

    10 本方登《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

    首先,我是个李安粉。

    其次,我觉得《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那部电影拍得不错。

    不过看了小说之后,我大概能明白这部电影和小说的差距在哪。

    小说写得相当细腻,电影也拍得相当细腻。可是,文学叙述和电影语言,毕竟还存在着一条鸿沟。以李安之才,也没法彻底抹平,我们始终能看到地面上那一条淡淡的、却异常清晰的线。

    即使是120帧4K3D也没法拯救。

    文字描述,就像是薛定谔的猫,你看到的是一行行文字,它们永远不可能精准地把事物描绘出去,你脑海中所看到的始终是一团模糊、暧昧的影像,模棱两可。高明的作家,可以借此营造出同样虚无缥缈的情绪之雾,酝酿出诗意的美酒,令人醺然。而如果变成电影,画面一出,这团影像立刻坍缩凝实,边界清晰。再伟大的导演,也没法阻止这种意境的流失。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就是这么一大团庞杂而未经分离的复杂情绪。本方登在小说里把视角拉得极近,几乎顶到了比利林恩的脑门上,让读者无比近切地感受到情绪在头盖骨里翻腾、炸裂。如果你读到《被天使强暴》这一章,会明白我说的意思。

    李安的电影试图想还原原著小说的手法,他用各种拍摄手法来烘托、来联想、来调动,甚至特意安排了大量面部特写,小到连眼中几条血丝的浮现、眉角肌肉牵动一根眼毛都纤毫毕现。最迟钝的观众,也能从这种极清晰的表情呈现中,捕捉到角色情绪的微妙变化。

    可是对比小说给读者的近景冲击,电影传递出的信息还是太实在了。看了书和电影,你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文字的功能目前还是无法取代的。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任何人也拍不出你阅读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时的感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小说晦涩难读。大部分文艺作品,讲究隔纱之美,把意味埋藏在文字之下,让读者自行挖掘。但本方登显然没打算藏起来太多,他的写法近乎白描,虽然描绘的情绪本身暧昧复杂,表达方式却是简练直给,让所有的寓意随着碧昂丝天团的狂热舞姿毫无遮掩地宣泄而出。阅读起来,特别过瘾。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