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我最好的室友成了我的后妈”的信息引爆网络,此类状况总是会刺激人们的某根神经。发帖女生称:自己家境较好,父亲是在老家开厂的“土豪”,舍友是为了钱勾引她千万资产的老爸。
当然,对于这样一个个案而言,这位“舍友”的动机,我们并没有办法知道,但当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大叔控”却值得认真的而非八卦的思考。
时下流行的“大叔控”这个词,一般指的是20岁左右的女孩钟情于35-40多岁的中年男子,不一定要结了婚的,但必须是“事业有成”的。广州日报曾有一篇报道称“18-25岁的女性70%是大叔控”(2012年12月25日)。尽管这个“70%”的比例颇待质疑,但如果不纠缠于数据的话,却不得不承认,“大叔控”还是比较普遍的。
很多人纳闷,为什么年轻人拼不过老男人呢?老男人怎么就好到让小女生趋之若鹜?
按照加里·贝克尔的观点,经济分析是最具说服力的工具。其实,关于“大叔控”的流行定义中已经道出了秘密,即从“事业有成”是必须的这个硬指标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大叔而是只有成功的大叔才会“老来香”,那么,“大叔控”实际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嫁人就要嫁大叔”背后的逻辑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进而可以缩略为一句话“嫁人就要嫁成功大叔”。尽管生活中“萝莉”与“大叔”实际结合成功的比例可能并不高,那也可能是因为“available”的成功大叔实在是太稀缺了。当然,如果只改变年龄而其他变量保持不变,即“成功大叔”如果碰上“富二代”这样的竞争对手,那就只好甘拜下风了。
当然,这里的“经济分析”并不同于通常人们所说的“拜金主义”,而是一种环境与社会约束条件下的生存筹划分析,如萧伯纳所说:“经济是充分利用人生的艺术。”在这一框架下,中国式小萝莉“控”的不是“(成功)大叔”,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自己人生的效用最大化。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女性天生比男性更缺乏安全感的,那么,她们对自身当下与未来生活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着更为强烈的生存敏感,也必定对自身的生存筹划——不同选择的预期收益与相对成本——有一个基本的估价,比如,目前中国的“新三座大山”——住房、医疗以及(孩子的)教育等关涉自身工作与生活的问题,如果女性无法凭借自身的家庭支持资源或后天努力(而社会的定型化使这种预期也变得几乎不可能)而消除这些日常生活中连续的生存恐惧同时又能获得正常而有质量的社会生活保障的话,那么,年轻女性可以选择的“充分利用人生”的艺术方案是什么呢?
唯一的解决出路可能就是依靠婚姻关系带来经济地位的变化,尽管这未必说是一种显意识,也可能是一种潜意识。从微观层面来说,成功大叔所拥有的年轻屌丝所没有的资产(包括社会声望)既可以抵消年轻女性对当下与未来生活的恐惧,又能带来正常的社会保障的期望,同时,成功大叔的资产也可以看作是自己年龄变“老”的赎金。
总体来说,资产与年龄差距之间会有一个均衡范围,即通常说的20-25岁的女性与35-40岁的男性——不同的社会状况可能会有不同的数值区间,下限要合法,上限不封顶,如果你要是获得了诺贝尔奖,完全也可以有一个“82-28”的梦想。从宏观层面来讲,“大叔控”现象与中国社会的不平等程度呈现一种正相关关系,或者进一步来说,我们或许可以对此数学建模,“大叔控”中的年龄差距通过一种精致的数学变换而转化为社会不平等指数,说不定,中国人可以发明一个反映社会不平等程度的不同于基尼系数的“大叔控系数”呢。
尽管一位曾有“大叔控”的女性曾给出的提示:“1.生活没有捷径。2.曾经你身边的男孩子,十年后也许就是另外一个中年雅皮男人。3.老男人无法给予你的,恰恰是男孩子可以给你的,那就是真正纯正的爱情。”但这样的忠告基本上是无济于事的,女性在爱情与面包之间会选择后者(统计意义上而言),尤其是在一个爱情看上去很美却终如泡影的时代。
基本上来说,如此普遍的“大叔控”现象——至少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期望——是中国发展的必经阶段,所有的“道德谴责”既无聊又无用,经济发展中的不平等问题要靠面向公平正义的经济发展来解决,“革命尚未成功,小伙仍需努力”。除了这么说,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本文首发于《时代周报》,略有修改)
作者:韩十洲,资深媒体人,独立评论人,致力于中国社会转型和公共传播研究。作有《中国从何处来》、《中国人的活法》和《中国怎么办》等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