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兆龙:古镇的乡愁(茶楼)

2008年8月,一位在香港的91岁韩老太太召唤分散在世界各地的20多位鲍氏子孙,飞聚上海,奔赴位于江苏东台的家乡安丰古镇。站在鲍氏大楼荸荠色漆门前,她抚摸着古饰的铜环,审视着眼前的故居:墙上马头、楣上砖雕如昨,庭间青石、厅内方砖如旧,前厅主厅阳光灿灿,中楼后楼庭院深深,“四水归堂”的天井里,四海的游子归于一堂。这位集太婆祖母外婆母亲于一身的福太太对子孙们说:这就是我们的老家,我们到家了!

鲍氏大楼是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安徽盐商鲍志远来安丰建造的钱庄,徽州风格,苏淮风情,大小200多间平屋楼房,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韩老太太19岁坐着婚轿进入鲍家,住在方厅左侧后金库的楼上,日寇入侵后随丈夫辗转各地从业,后来定居香港。如今,终于“到家了”!一解心中几十年的乡愁。

老家就是乡愁,乡愁就是对老家的思念。乡愁不仅是故乡、故居,还蕴含着精神与情感的记忆与传承。留住乡愁,就留住了游子的归心和向心,系牢了民族精神的根,温润了炎黄子孙的心。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是游子对母亲的思念;韩老太太的乡愁,则是对故乡的怀旧,犹如贺知章诗中镜湖的莼菜与蛤蜊,鲁迅笔下蟋蟀歌舞的百草园,更如戈宝权先生回乡后在东台街上买来解颐的缸炉烧饼。

这些年来,当不少地方的古街、旧城改造如潮流席卷而来时,古镇安丰留住了四里古石街及其两旁的十万多平方米古建筑。2012年,安丰开展对整条南石街古貌古韵的全面保护和恢复。然而,最初拿出的修缮古建的设计与施工效果图,却是放之苏州徐州扬州而皆可的仿古建筑,恰恰不像安丰的古建筑。安丰,除了以淮融徽的青砖封脊的马头墙外,有当代语言学家周法高先生故居门上刻着稻穗和螃蟹的木雕;有在家中与新四军名将陈毅煮酒话抗日的钱乾屋上的龙口与跷脊;有教育家侯湘石先生故居槅扇门上雕着八仙过海的裙板和格窗;有画马大师戈湘岚故居中的亭子和花台……这些古镇古貌的鲜明特征,才是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最为柔软的乡愁因子。

留住乡愁,首先要保护好包括没有定为文保单位的所有古旧建筑。但是,不能克隆周庄、同里而东施效颦,不能为了开发旅游而编故事和造假景,更不能为了腾卖土地而拆真古建筑、另建假古董。要在修旧如旧的保护中突出自己的文化符号,彰显本地的人文内涵,体现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景。于是,在这里,明代平民思想启蒙家王艮的东淘精舍、清代诗人吴嘉纪的宗祠、郑板桥客居读书题碑的大悲庵、民初风格的戈湘岚故居,以及抬盐巷、老坝巷等巷名巷门,盐课司、古戏台、老古井等古代遗存,一一以原有风貌再现于古街之上。为此,75岁的戈湘岚之女戈宝榛女士专门写信来,感谢“为地方、为下一代做了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留住乡愁,是功德,更是责任。当同质化的现代楼宇充斥眼球,寄托乡情的自然山水、传统民居、古老村落、历史街巷日渐稀少时,留住乡愁,延亘文脉,是新型城镇化进程需恪守的建设理念。2012年4月,志愿军战歌的作曲者、95岁的艺术家周巍峙先生回故乡探望,在安丰古街与老年街坊拉家常,在牌坊下挑着花担与古镇秧歌队合影……他脸上的笑容,是得到慰藉的舒朗。

得知90多岁的韩老太太依然康健矍铄,我十分欣喜。当年的鲍氏钱庄现已进一步复其旧颜,展示着重露的仪容,不知是否恰如原样,期待老太太一家再次回乡聚首,再品家园记忆。

作者:朱兆龙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17日   24 版)

您可能还喜欢…

1 Response

  1. 甘肃刘庆说道:

    留住乡愁,是功德,更是责任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