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鹏
我自己对于转山包产业结构的忧思是很有底气的,那是因为在我此次上山之前,挂钩转山包工作的副乡长陈兴虎就曾系统地向我介绍过关于万亩亚麻基地的规划和构想。这项工作已在年前悄然展开,但是它的既得利益牵涉到整个贫困村近500个家庭两千多人口,如果不慎便会影响到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生计,做起每家每户的集中租地工作绝非易事。但是似乎新街乡的党政班子对引进亚麻种植已是铁了心的,书记李树平表示要彻底改变转山包村的穷困面貌只能下重招,同时在参观了昭阳区青岗岭乡的示范种植后认为此路行得通,亚麻公司经过实地考察,不仅认为气候适宜,而且对连片规划的种植条件也很满意,愿意在当地注资建设一个颇具规模的原材料粗加工基地,满足将来潜在的种植规模生产能力。这是背水一战的发展格局,机遇和挑战并存,要的不仅有信心和决心,妥善处理好老百姓的心理负担和经济来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将我听说亚麻公司准备实现种植管理的机械化作业,不禁暗暗捏了一把汗,假如租地农户不在替公司务工方面有所收益,以低廉的租地补尝根本难以维持生计。来到转山包村,听到和看到的情况又与我先前的想法略有不同,大片租完土地的农户毕竟不是多数,而且很多农户都把主要劳动力送出去打工了,土地租赁时再把许多闲置荒坡翻耕出来一并租出去,总还是条看得见的财路,也因此听见有的农户抱怨自己租地过少,人心大抵如此,有得有失就少不了会有人闹情绪。公司方也照顾到村民的实际情况,尽量为租地农户预留离村较近的地片种植“刨青”作物,同时表示原则上在用工时优先对租地较多的农户实行倾斜,务工权交由乡村统筹和安排,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我先前的许多顾虑。
很小就听说过亚麻布做的衣裳,从未将它联想到成为一种身边的种植产业。亚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纤维,据说离现在已以有1万年以上的种植历史了。亚麻纺织品是纯天然纤维,具有吸汗、透气性良好和对人体无害等显著特点,越来越被现代人类所重视。亚麻也是油料作物,亚麻油含多量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用来预防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亚麻作物的经济价值还远不仅于此,可以说周身都是宝,茎中的纤维质是用于纺织的重要成分,根可以油纤兼用,油质优良且营养价值高,可供食用、医药和工业原料用,油粕可用作牲畜饲料。亚麻籽也可榨油,落在地上的种子还是黑颈鹤较为喜爱的食物之一。亚麻还可以全株入药,种子能润燥通便、养血祛风,根可平肝、补虚、活血,茎叶则能祛风解毒和止血。近年来医药市场出现的亚麻软胶囊主治肠燥便秘、眩晕、病后虚弱、皮肤痒疹、脱发和痈疮肿毒等,特别是对痛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国内纤维亚麻产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两省,1985年总栽培面积仅有 6.5万公顷,总产量7.1万吨。油用亚麻又称胡麻,国内历年种植面积约为60万公顷,种子产量不到30万吨,主产区是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新疆等地。转山包种植的基本是纤维亚麻,这种亚麻茎杆直立,高30~120厘米,上部有少量分枝,聚伞状的花序生于顶部,蓝色、紫色、白色或粉红色的碟形花朵秀气好看。亚麻植株颜色翠绿,成熟后整株转为金黄,可以设想上万亩连片种植的效果,统一的色块随着季节物候的变化覆盖在起伏的山岭间,那是何等壮观的现代化观光农业,因此我对摄影季的到来充满期待。
乡村两级对于亚麻产业的培育花费了不少心血,新街乡更是将万亩亚麻种植基地当成“一村一品”的富民项目来打造,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和引导,按照“一年做好实验,两年搞好试点,三年大力发展”的思路,力争将这一特色产业做强做大,真正使农民从中受益。我来到转山包村的时候,村民们对亚麻种植已经普遍知晓了,昭通金成亚麻公司已派出员工进驻施工场地,开始生产场地的勘测、征地和土地平整,村民们也在冬闲时节将出租土地进行深耕,并踊跃参与到地界的实际丈量中,感觉得到亚麻产业这股暗流其实已经拨动着全村百姓的心弦,只不过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个别村民自然会心口不一,偶尔发上几句显现忧虑的牢骚话而已。
在与耿支书的交流中,可以听出村社在做农户工作时的难度之大,几乎超出了常人的想象。究其原因有几种情况:一是多数外出务工户将闲置土地无偿交给亲属耕种,经过租赁产生收益了,如何分摊成了个现实问题;二是传统农业耕作惯了,将土地大面积出租后,剩余的劳动力作何安排;三是土地租金低廉,对于自主用地所剩不多的村民,租地收入难以保障生活开支。村社干部向村民打了保票,表示具体问题一定争取各级妥善解决,这才使得大家悬着的心有所平复。亚麻产业将一改高寒冷凉山区过去仅有燕麦、苦荞、洋芋、蔓菁“老四样”的种植模式,实现种植结构的彻底轮换,培育这样的经济支柱产业不仅需要一双慧眼,更需要决策者具备过人的胆识,敢为天下先又必须规避盲目性,在我的身边将会慢慢突现出神来之笔。亚麻的生长周期只有4个月左右,到了初秋,就可以看到另一种陌生的收获景象。我更期待这种美丽图景会变成转山包人的精神写照,像精神矍铄的人们把得意写在脸上那样,随着亚麻重绘边村山岭的宝贵机缘,彻底改变这里的贫穷落后面貌。
(全文来源: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