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政:傲慢与偏见之 – 谷歌中国逆袭史

大约两周前,一个大师姐,目前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院的研究员,来咨询我几个关于中国互联网的问题,这其中又涉及到一些西方媒体及新加坡本地媒体的观点和评论,其实我一直以来不太关心这类高大上的话题,但是经过这样一轮交流和沟通,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认识,用师姐的话说,我的观点和她之前接触的所有人,都不一样,非常新颖,非常独特,但我想说,那是因为,其他那些人,基本都错了。

这篇文章的观点涉及要对某些知名人士打脸,上周家里添新丁,开心最重要,不想得罪人,就憋住没写,今天开始把这个话题展开一下,本来想写一篇,发现内容超多,干脆写成一个话题,每天一个段落。

这个话题就叫 傲慢与偏见。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有很多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括我们所熟知的防火墙,包括政府的各种管控,包括本土文化的原因,也包括一些垄断企业不择手段和缺乏底线的故事,所以,当这些事情杂糅在一起的时候,很多西方评论家就会认为,国际巨头在中国互联网折戟沉沙,非战之罪,中国互联网是山寨,抄袭,封闭,垄断的产物。 而一些本土评论家,也非常非常热衷于这一观点,甚至比西方评论家更甚一筹。 但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这是本系列的核心主题,我认为这些西方的评论家,以及中国的很多评论家,在看待本土互联网企业发展的时候,充满了傲慢和偏见,在这个话题中,我会逐一来驳斥有关常见的偏见和误解。

说个题外话,还记得当年姚明进NBA么,最开始也是被西方媒体和巨星们各种嘲讽,但后来姚明用实力站稳了脚跟,获得了几乎所有nba巨头球星的认可和尊重,但即便如此,黑他最狠,用词最脏的,始终是中国的某些所谓球迷,而新浪网,作为中国最知名的网络媒体,为了所谓点击率,kpi,经常将那些狗屁不通,甚至是恶毒攻击的言论置顶。 我们从来都是,自己人黑自己人,是最用心的。

那么在中国互联网的本土巨头里,被认为实力最弱,最不具备竞争优势的,是百度,在互联网评论界,抨击百度和力挺谷歌已经是一种政治正确,那么百度是不是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呢?的确是,对骗子广告的治理不力和纵容是百度的硬伤,越来越过分的百度全家桶也是一种恶心人的行为。谷歌是不是非常了不起呢? 的确是,说个好玩的,我最近这几天深陷于谷歌街景不能自拔,足不出户逛遍天下,一分钟从迪拜到巴黎,你说谷歌是不是了不起。

所以,当我们试图解读,中国互联网企业公平环境下的竞争力的时候,第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就是,百度和谷歌。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再来谈阿里和腾讯的竞争力就更轻松一点。

即便百度有种种不好,有种种问题,但我必须要说两个观点

第一,百度的恶名,有大约一半确实是咎由自取,另一半是被彻底的冤枉。在很多时候,很多人为了黑百度而黑。在大约十年前有两个挺典型的事情,一个是百度在银科大厦的女员工被保安奸杀事件,另一个是有爆料发现有广告点击作弊器的事情,这两个事情百度都是明确的无过错受害方,但被某些所谓知名IT评论家来当作黑百度的案例。傲慢和偏见是中国互联网的评论界的毒瘤,由来已久。

第二,我非常支持谷歌公平对决百度,也非常憎恶,是的,憎恶,防火墙和屏蔽词制。但是我想说,即便如此,我认为谷歌没可能在中国市场公平击败百度。

我猜你不信,我们数据说话。

当年李开复执掌谷歌中国,在中国谷歌的业绩有了巨大的提升,不论是搜索份额,还是销售业绩,都是直线上升,昔日著名的评论家keso先生,就发表了雄文,说,你看,即便不耍流氓,不放那种诱导广告,谷歌一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收入。然而,一看文章我就知道,这种所谓著名评论家根本没有一点行业常识,你简单想一下右侧广告的点击率和谷歌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就知道这个收入肯定不是所谓搜索广告带来的,用最基本的小学数学都可以算出来的事情,他们不会去算,谷歌就是正确的,百度就是邪恶的,把这个标签一贴,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下结论了。

我们列一下数据,谷歌当时的市场占有率20%左右,谷歌搜索广告不放在左侧,不会像百度那样和自然搜索结果列在一起,右侧广告平均点击率比左侧自然结果低很多,然而,谷歌当时在中国地区的广告销售收入大约达到了百度的30%还多,请问,这个数据逻辑是怎么来的。 想一下,再往下看。

下面是本文的核心内容,解析一下当年谷歌中国,如何快速成长的。

其实核心就一句话,谷歌中国笑纳 周鸿祎大礼包,带来流量收入双丰收。

第一,关于流量。

当年中国搜索市场排行第二的是雅虎一搜,周鸿祎当时挺狠的,把雅虎首页改成搜索框,死磕百度,结果激怒了杨致远,俩人远隔重洋撕逼,杨致远是大老板,暗通马云,临阵换将,周最后一怒出走,创办了奇虎,并和马云结仇。

后面的故事大家就比较清楚了,周搞了360初心就是为了恶心马云和杨致远,干死自己一手创建的3721(以及换皮后所谓的雅虎助手), 雅虎一搜的流量直线下降,推广渠道全面崩溃,那么,那些跟雅虎合作的联盟渠道面临尴尬,其中最大的几个渠道,都是跟百度过不去的,要不就是百度不要的,要不就是不要百度的。那么这些渠道失去了雅虎的资金支持,又不好意思回去求百度,怎么办?正赶上谷歌中国高调重返,当然二话不说基本上全部加入谷歌联盟。(不能说所有渠道都有问题,但是,相当部分连百度都不要的渠道,想想质量是咋样的。)

你们真以为谷歌中国的搜索占有率都是来自于网民的自发使用么?太幼稚了。我有监测数据,来自网民主动使用的行为的连一半都没有。(当然,百度的比例也差不多,但不同的是,百度收购并控制了自己最大的第三方渠道hao123啊。) 当时有个公开数据,在google trends的中文搜索热词排行榜上,排名第一并遥遥领先的关键词是,百度。 后来谷歌就取消了这个排行榜。为什么是百度?因为很多客户端被各种工具强插了谷歌工具条,很多不明所以的用户默认在地址栏输入百度,就跳转到了谷歌的搜索结果页。

今天你依然可以通过google trends回顾这个历史,用你能想到的中文热门搜索词和”百度+baidu“ 这两个词对比来搜,看历史曲线。当是曾经最热门的词是陈冠希,你懂的,可以对比看看。

另一个事实当时也被谷歌官方刻意误读,就是当时google中文搜索榜单上,经常出现一些本来并不该出现在热榜的词,比如”英语培训“这样的,现在你通过google trends也能回顾到当时诡异的曲线。那时候官方解读是中国的谷歌用户是一群如何如何的用户,试图以用户画像来掩盖真相。那么真相是什么? 联盟渠道的预制词搜索和诱导点击。什么意思呢?就是作为google流量联盟的成员,为了提高分成收入,在界面上不是放搜索框,而是通过嵌套直接将关键词搜索结果显示出来,并诱导用户点击其中的广告。平均点击价格高,客户消费能力强的英语培训这样的领域就成为重灾区。这是一种典型的联盟作弊,最常见于下载网站(常见的诱导是点击广告后出现资源下载链接)。但是在很长时间,这样的行为数据一直在榜单上体现,稍微懂一点数据就知道谷歌当时正在透支其商业信用。

实际上谷歌进入中国那几年,百度的搜索市场份额不降反升,谷歌的流量激增其核心就是收编了雅虎的联盟流量,以及少部分高端忠诚用户(是的,有这样一群人,但人口比例远低于评论家的想象),对百度的用户群,几乎没任何影响,这就是事实。

百度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内容壁垒,百度贴吧,百度mp3,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针对360搜索,使出了禁止抓取和针对第三方搜索点击强制跳转的杀招,来强调其内容壁垒优势,但当年对谷歌,百度并没用过这招,为什么?实话实说,用不着。

第二,关于收入。

还是那段历史,周鸿祎在3721和雅虎的时候,靠拼酒和利益绑定,有一批强悍的销售渠道,这些人在发展客户的能力上,和百度不相上下,甚至在相当时间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周离开雅虎撕逼后,雅虎搜索基本被周废掉了,这些渠道突然就没饭吃了,怎么办,坐以待毙么? 谷歌中国来了。 说个那啥的吧,当时我手里有完整的雅虎广告渠道的名单和业绩数据,然而百度并没打算招安他们,于是这些渠道,除了个别的自己单干,基本上完整的跟随了谷歌,完全是中国本土化非常厉害的销售团队,而且有固定的客户资源。谷歌又是笑纳了周鸿祎马云撕逼大礼包。

谷歌在全球都是走直销,只有在中国,靠本土化的销售渠道,而这些销售渠道,都是当年跟周鸿祎混出来,跟百度斗了很多年的。

但这些渠道很快就发现一个尴尬,谷歌搜索广告,消费能力太弱了,市场份额不够,点击不够多,用户的预算花不掉,这些渠道能分到的钱就不够多,你发展客户再多,预算花不掉,也没意义啊,这时候,谷歌发布了一个新产品,叫做google adsense,上下文广告,这玩意好么?说实话还不错,给很多草根网站一个分钱的机会,但是问题来了,这玩意对广告主好么?其用户转化价值比搜索广告差至少一个数量级,但不管,卖了再说。

当时市场上内容广告只有搜狗的牛皮癣广告,这个牛皮癣不是形容广告形态的,是真的真的牛皮癣治疗广告,各种网站都在放,(搜狗的不争气也是由来已久,要是争气一点百度也不会那么不思进取)所以谷歌的上下文广告一出来,简直没有对手,分分钟就市场第一,基本上所有能看到的草根网站都在放,然后,问题来了,大量广告客户发现自己的广告费花的快快的,然后效果烂烂的,于是各种投诉就出来了,然后,谷歌一看,怎么办,毕竟信用不能丢啊,就拿联盟伙伴开刀,封掉了一大批联盟伙伴的adsense账户,当时很多gfans也因此中招,说好好支持谷歌,认真做谷歌广告,从来不作弊,怎么一言不合就给封账号了,连个解释都没有。

后来销售策略改了,针对google adsense的流量特点发展了一批新的广告主,比如成人亲密邂逅什么的(不开玩笑,长期google adsense投放榜前列),才卷土重来,重新把联盟流量和收入做起来了。

嗯,话说,那时候百度也给谷歌送了个大礼包,百度搞电商,搞电商其实也是有机会的,但百度心气挺高,直接上来就pk淘宝,结果马云怒了,跟百度的广告合作几乎全面停止,把联盟投放这块直接扔给谷歌了,成为google adsense的头牌广告主。

这里再说一个题外话,谷歌广告分adwords搜索广告和adsense内容广告,其中搜索广告被认为价值较高,内容广告一般来说价值较低。谷歌当年在中国业绩亮眼主要是因为内容广告没有对手,但搜索广告是不是就都是来自于根红苗正的谷歌搜索结果右侧呢?很抱歉,并不是,很少人知道,当年腾讯搜搜曾经是谷歌的重要合作伙伴,其搜索技术是自己的,但是广告直接套用了谷歌的搜索广告,而在腾讯搜搜,谷歌的搜索广告是放在左侧的,和自然结果放在一起,跟百度几乎一样。由于左侧点击率明显高于右侧,在当时,最高的时候,谷歌的adwords广告点击,有大约接近一半,来自于腾讯搜搜的左侧,而不是谷歌搜索的右侧,那么问题来了,搜搜的用户的搜索价值,和谷歌的用户搜索价值,能是一样的么?

所以,谷歌那几年顺水顺风,流量业绩双丰收。

真的是产品和技术的胜利么?

下面,再说我的几个观点

1、谷歌的中文搜索技术,不是一直都领先的,百度在创业初期,为了搜索质量追上谷歌,还是相当拼的。在有段时间,百度中文的搜索质量并不比谷歌差, 但实话说,最近几年由于缺乏竞争压力,百度有些不思进取,现在确实又有差距了。

2、竞争才会带来共赢,我后面还会有文章来说这个事情。还是那句话,百度之所以不思进取,是因为缺乏竞争压力,其实之前我也曾提到过,被360压迫后,百度在广告主的审核和对用户的赔付策略上,还是做了一些改进的,这就是竞争带来的好处,对用户来说,其实我们希望是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只有充分竞争的时候,大家才会把重心放在产品和技术上。

3、我知道很多人会说,谷歌进入中国的时候,其实也受到墙的影响,并不能提供稳定的服务,这个我承认,但真的,我坚信一点的是,如果没有墙,百度其实会比现在做的更好。墙掉的其实不是对手,而是我们的进取心。这是我最憎恶墙的原因。这块也是我后续的话题。

4、那些认为百度是背靠政府的同学,你们听说过邓亚萍和人民搜索么?

这部分后续我还会展开写。

5、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和冯爷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也是为啥我好几次说我这里是冯爷的小号。但毕竟还是有一点差别,比如针对keso这种人,我和冯爷的观点是不一致的。

keso本人操守还是不错的,donews的一些脏事keso是没有参与的,这一点还是必须承认的,但是他一贯的傲慢和偏见,也是阻碍他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力。 donews最早那批人,说真的,视野开阔,时机极好,说实话那年代,他们的机会多的不要不要的,但是能成事的极少,越是话多的越不行,为什么呢?骨子里的傲慢和偏见,阻碍了他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你可以喜欢谷歌,我也喜欢,但是这不能阻碍我们认清事实和真相。

傲慢与偏见 后续系列

1、防火墙与竞争力

2、因果倒置的锦上添花 (有关政府支持和管控话题)

3、山寨与创新

谢谢浏览。

【文/曹政  “caoz 的梦呓”(微信号:caozsay)】

·氧分子网(http://www.yangfenzi.com)延伸阅读:

您可能还喜欢…

26 Responses

  1. 超覃说道:

    我们先简单的讲一下搜索的原理,google/baidu先用spider(一般称为蜘蛛机器人)爬取整个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并保持一定的更新,然后根据用户键入的关键词进行分词,然后再根据分词的结果,从自己的数据库中取出一些网站进行一定的排序后展示出来。

    中文搜索的难度甚至会高于英文搜索,因为中文的分词难度远高于英文。举个例子,当你搜索"南京大学生"的时候,搜索引擎需要做分词,那么显而易见的是有两种分词方法"南京大学+(动词)生"以及"南京+大学生",两种分词采用哪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本叫《数学之美》的书,大体上阐述了中文分词的发展。

    其次,有人提到"google是搜英文的,百度是搜中文的",明显就外行了,如果你用google去搜中文,你会发现搜索结果很多情况下会比百度更好。

    假设两家的服务器实力相当,spider爬取的算法相当,都扫下了整个互联网的所有内容,那么这个差距就在于排序上。

    谷歌采用的叫page rank,也就是佩奇排序,是谷歌创始人发明的一种排序方法,因为篇幅有限,我就大体讲一下这种方法。每个网站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评分,当一个网站链接向另一个网站时,被链接的网站等于说是收到了来自原网站的背书(实际上我们称为vote),那么这个网站的rank得分会提升。(实际上非常复杂,这个vote只是最基础的)

    然后在充分去重的情况下,按照rank得分的排名以及与搜索关键词的契合程度,从自己的服务器里已经扫下的数据线中,将搜索结果展现出来。

    根据我一些简单的实验,大体上百度和谷歌的差距在于:1.去重能力较低,经常会给出一页上实际内容一样的搜索结果。 2.服务器扫下的数据有限,有些内容没有爬取到自己的服务器中。 3.中文分词水平可能比谷歌差(这个有待验证) 4.排序手法更新比谷歌落后,有句俗话是"今天谷歌的改动就是两年后百度的改动",反作弊做的不行。

    搜索是一门艺术,尤其在海量的内容面前。
    差距在理论,硬件配置,实践能力以及人员配置。总体来说,差个几年吧。我觉得百度没有忧患意识,靠山吃山。现在重心再去转型人工智能,又要落后别人好多年。
    虽然百度在追赶,但是谷歌的发展真心要快很多。在美国的时候,同时用Google和百度搜一个关键词,百度被秒成渣。一点有价值的干货找不到。出了魏则西事件之后就更不想用百度了。之所以在中国google口碑不行,恐怕是因为它还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就已经被各种挤兑了吧。技术层面我不懂,但从这两年新闻来看,Google推出了多少亮瞎眼的创新产品,百度呢?除了坑死人的百度推广、百度贴吧还有啥?论情怀,论实用,论创新能力,论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百度哪一点能赶上google?
    就中文,不论推广而言,我在谷歌没退出的时候测试了一下,百度搜索综合其实要比谷歌好点,找破解软件谷歌好点,总体百度胜出。但也仅此而已了。现在百度一堆推广难以吐槽。最近用好搜,是个不错的搜索引擎,推广比百度少

    我第一次来美国在2006,而且刚好也是来硅谷.因为这一次访问彻底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所以特别有感触. 答案里面的很多观点,用我一贯的诙谐和搞笑的口吻写成,不用太当真.

    == 第一次来美国 ==
    我第一次来美国是在2006年,当时Apple举办了一个中国高校的开发比赛,然后我交了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因为当时中国没几个玩mac下面的开发,很少人用object-c和cocoa,而我们学校有比较成熟的苹果实验室, 所以很顺利我获得Apple中国和同济大学的资助(和自己自费一部分)去参加WWDC2006.

    当时我在大二暑假, 第一次来美国,第一次来到硅谷.之前的我,土鳖一个,从湖南的一个小县城出来,没见过任何市面.所以到达上海就觉得一下子开了眼界.同时也觉得这次去美国的感受会和之前自己从一个小县城来到上海的感受一样,觉得经济发达了好多,高楼大厦也多了很多,但是在其他很多地方和自己家乡差不多,比如有些地方还是不干净,人比较多,有些时候人和人之间还是有不愉快的摩擦. 但是到了美国之后,发现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 这里的高楼没有多,反而比上海更少,但是环境确实异常好,充足的光照,新鲜的空气,大片大片的草皮.

    第一天我去了Stanford,一进门的Oval Garden和教堂就把我给震撼了,原来大学可以修得这么有人文气息.然后看到草地有不少野生的松鼠窜来窜去,觉得很新奇,但是那边的老外却只管走自己的路,觉得习以为常.还有发现这边路上的车会主动让行人先过,顿时我让我自己感到不好意思.同时这边的行人也不是一味装老大,在有车等他们过马路时,他们会加快脚步甚至跑起来,以免耽误车上人的时间. 当时,不可不提的就是这边的人的确相对中国来说少了一截. 如果不是在downtown,晚上路上人很少,有时让人觉得可以拍鬼片. 还有就有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弱智或者缺乏,车普遍成为代步工具,没车就好似没脚.

    后来就是去了WWDC的会场听keynote. 有些果粉真的很疯狂,早上5点多就去排队,以求可以在前几排近距离观看乔布斯的演讲. 排队的时候发现大家特别守规矩. 因为等的时间有2个多小时,一大堆不认识的人就互相攀谈起来,地上是地毯,大家就坐在地上,或者随便走动,聚堆聊天. 当时我碰到一个老美学生,我问他是在哪儿读书,他回答MIT. 当时MIT在我心里就是神一样地存在,而且我土,那时我才第一次知道MIT原来是在Boston. 后来开始进场了,大家用重新按原来的顺序排好队,几乎没有人趁机往前面挤.

    == 听硅谷演讲(WWDC main keynote)的感觉 ==
    第一次觉得公司的老总原来可以演讲得如此有条理,如此地激昂. 原来和国内的什么学校领导或者官员发言完全不同. 乔布斯以及一些VP,他们上台演讲和介绍产品是不需要照着稿子念的.同时一个公司老总可以亲自在电脑前面演示产品,对其软件操作地相当熟练. 另外当然就是谈吐得体,发音清晰, 我竟然可以听懂大部分 (但是我当时英语还很烂, 很多他们常用词汇,比如awesome, freaking sick, gorgeous, phenomenal我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后来回国后继续看wwdc的录像,搜transcript,然后一个一个生词去查,慢慢开始积累起来). 还有就是现场的观众也很捧场,气氛超级high. 不停地鼓掌和欢呼,现场的大屏幕和音响效果也很棒,即使在很后面的观众也可以听清楚演讲.

    会场里面还有免费的wifi,让我可以随便上网.另外还有十几台机器的一个网吧,互相联Quake3群劈. 中午和晚上有饭,是自助的.Again当时我土,觉得反正不要钱,喝了好几听可乐和一顿吃了十几个鸡翅中+翅根.还有就是好奇为什么他们都是吃生蔬菜的? 这岂不是活活把人变成羊了? (后来知道原来这玩意还有个洋气的名字,叫沙拉! 我tm地真是土到家了)

    再后来发现我问陌生人路,他们都会热情地给我指路,还对我微笑,而不是觉得我是骗子. 有时在会场,陌生人会来和我聊几句,然后我也很开心地和他们说英语. 另外就是去一些店里面去借用厕所,店员不会强迫我买东西. 在WWDC会场的时候,每天早上进去时,保安会检查你的badge,我每次给他们查看了之后,他们会微笑还说thank you和good morning. 还有一次,我和一个很壮实的黑人保安碰了一下后,他马上转过来,当时我吓了一跳,猜测他会要干嘛.谁知道他来了句"Excuse me".

    一次晚上和几个同学走路会旧金山的酒店,觉得很多地方街道特别陡,不适合人走路,觉得这个城市建设得太霸气. 还有旧金山的夏天可真冷,晚上在外面冻得直哆嗦. 外国的海滩竟然是不收费的,想上去就上去. 人多,老外不怕晒,海水很清,海滩也挺干净. 大概能回忆起来的就这些了.

    单纯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到这里了. 下面就是我多唠叨的几句. 这次不好意思有点长, 没时间的可以就此打住.

    ————————————————-

    不可否认,这一次访问改变了我之后生活和学习的轨迹. 特别是6年后的现在看来,这一次到硅谷的拜访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明确了未来的方向,让我一举从之前单纯的学霸变成了一个知道自己"要去学什么,要怎么努力和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人. 就犹如日本的明治维新,让其从一个落后农业国转型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为之后日本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当年我在回程的飞机上, 鸟瞰着金门大桥和旧金山湾,当时我默默告诉自己,我还会回来的,我要过来读书和闯荡一番,人生才算完整.

    另外,这段硅谷经历也同样写入了我在人人网的日志"该来的总归要来!传说中的卡耐基梅隆,传说中的计算机四大金刚", 里面的原话是这样的:

    "昨天,我又看了一次我2006参加wwdc的照片,旧金山的风景很美,美国的气氛也很好! 那次是我第一次踏上美利坚的领土,也让我这个乌龟第一次见识到了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地方。有美丽的旧金山湾,常年20多度的怡人气候,人们开车都不闯红灯的,看到人都让人先过,我真的很惊讶,就连我不小心撞到一个庞大的黑人,他一下子转过头,我害怕地看着他,他却脱口而出: excuse me,原来和谐社会是真正存在的,不是只存在于我们的口头上面的。在逛了斯坦福,金门大桥,吃了大螃蟹后,我离开了美国,在返程的飞机,我回看了旧金山一眼,我告诉自己:我有一天会回来的,不过不是旅游,是读书! 就好象之后我在申请CMU的statement of purpose上面说的一样:
    In my junior year, I joined the Apple Club in my university and participated in Apple China Developing contest. I spent about 5 months in developing a Fish game under Mac platform using Cocoa framework and Quartz Composer. This application was a success, and I was awarded the attendance of 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 Conference (WWDC) 2006 at San Francisco for free by Apple Company. This conference propelled my passion in computer technologies and finally strengthened my determination of studying abroad. It was my first time to attend an academic and technical conference in U.S. I was more than dedicated to all the sessions of WWDC, and even obsessed with all the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and the terrific learning atmosphere in America. Until now I still remember how I told myself “I need go to a US university” on the returning plane. And I am not just trying to do what I need to, I am doing."

    需要明确的是, 我并不觉得国外什么都好,我留在美国工作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从事的计算机是从美国诞生,这边是技术的浪尖. 而我现在技术和经验都不成熟,需要在这边的公司里面多学东西, 可以以后回国创业或者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另外就像我之前在另外一个问题里面的回答一样:"很多时候,在被硅谷神话震撼的同时,在不经意之间会有失落,毕竟再好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祖国.在自己内心深处,最希望看到的,肯定还是在不久的未来,能出现我们自己的本土公司,它像硅谷的明星企业一样,提供对员工人性化的福利和待遇,拥有自己独特而有朝气的企业文化,具备全球性的巨大影响力,能在世界的舞台上面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 毕竟为祖国和民族出力,比在一个外企打工更加地有自我实现的意义.

    但是,我强烈建议的是: 所有人特别年轻人都应该多出去走走. 俗话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很多时候,你只有设身处地地到达一个环境之后,你才能感到另外一个民族另外一种文化给你带来的震撼. (就比如我当年去日本学了4个多月后,同样被他们的社会和文化所震撼,我不多啰嗦. 这个问题里面有一小部分我对日本的看法:为什么很多技术类英文网站的 API 都有日语版本? – 覃超的回答 ) 所以,我认为只有当一个人设身处地地去拜访和感受过世界上不同国家后(比如美国,日本,英国,欧洲, 澳大利亚, 东南亚, 南美等等), 你才能对人类这一物种的普世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个比较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这时你会发现,很多从小到大被教育的东西,竟然是有背离于普世价值的. 比如说来:

    1. "我热爱我的祖国,但是不太喜欢我们的政党." (这么一句再正常不过的话,在父辈看来可能是矛盾甚至大逆不道的话. 在中国,在路上去问人家"你爱国吗?" 会回答"当然", 那"你爱党吗?",大部分人会说"当然" "忠于革命忠于党", 或者心想"你有病? 欠扁?" 在美国或者其他绝大多数地方,他们大部分也说"当然爱这个国家",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他们先会疑惑,问"哪个党?" 然后你随便挑他们国家的一个党,继续问. 如果是执政党的话,而且国家经济还不错,他们大多问答"可以,或者喜欢!"然后赞扬他们不错. 如果碰到经济不好,比如我之前来美国的时候问的老美同学,他的回答是"hate, I hate republican, they make our economy as such a mess. I don’t know why George W Bush was elected…" 如果你问的是在野党,他们回答一般比较中性,说"还行吧",或者直接"不知道,我不太关心这个"… 就这样)

    2. "游行和示威是社会成熟的标志,也是社会稳定的根基" (很多时候,我觉得这几年美国经济[IT行业]恢复地还不错,不少公司(FB,Google,MS,Oracle,Apple)都在扩招,薪水也是有增无减. 但是依然有"占领华尔街"这样的全国范围游行. 但是后来我听同事说他在捐钱给那些抗议者,我很疑惑.他回答我说"他们在为我们普通worker争取利益,不让华尔街的大资本家以及少数利益集团过多地剥削我们广大民众的利益.他们在为普通民众争取权益时,而我(以及我自己,还有FB的大部分员工)呆在舒服的办公室里,安稳地工作和赚钱,然后坐享其成他们抗议的劳动果实." 最后他还补充了一句"We should all feel guilty"… 我当时报之无奈地一笑,但是我心里却被重重敲击了一下.对,我和他的思想境界差距可见一斑,我像一个懦夫一样,躲在办公室,看和阶级同胞在为自己争取权益而自己却无动于衷,最后还坐享其成. 我同时也体验到他们对言论自由的绝对捍卫. 我不知道我的祖国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最后竟然连说句真话的权利和胆量也在丧失. 古语有"华夏大地,言论自由,各持己见,长久之计也。众口一词,众志归一,常至灾祸也" 看来我们现代人都忘却了. 所以今天的话,就当作我跟随前辈鲁迅的文字, 来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

    3.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小时候(或者之前很多时候),我觉得私人这个词是贬义,就犹如资本主义一样. 而公家和公有制则是褒义,是一种更好的存在. 但是无数的事实恰恰证明了,只有"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才能保证我们拥有作为一个人来说最起码的权利(人权). 所谓的公有制,所谓的"土地归国家所有",根本就是幌子. 国家这个概念本来就是一个抽象事物,它不可能实体存在,那么"归国家所有"这一纲领最后执行起来就沦为: 土地归当权者和少数利益集团所有. 甚至在中国某些地方, 他们可以随意搜刮,践踏和拆除本应该属于人民的土地和房子"

    吾等虽生逢"盛世",感和谐之风,然心之燥未平,逐功名而不可得,前路莫知,命运亦不可控也,自较何愧之!

  2. 超覃说道:

    我们先简单的讲一下搜索的原理,google/baidu先用spider(一般称为蜘蛛机器人)爬取整个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并保持一定的更新,然后根据用户键入的关键词进行分词,然后再根据分词的结果,从自己的数据库中取出一些网站进行一定的排序后展示出来。

    中文搜索的难度甚至会高于英文搜索,因为中文的分词难度远高于英文。举个例子,当你搜索"南京大学生"的时候,搜索引擎需要做分词,那么显而易见的是有两种分词方法"南京大学+(动词)生"以及"南京+大学生",两种分词采用哪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本叫《数学之美》的书,大体上阐述了中文分词的发展。

    其次,有人提到"google是搜英文的,百度是搜中文的",明显就外行了,如果你用google去搜中文,你会发现搜索结果很多情况下会比百度更好。

    假设两家的服务器实力相当,spider爬取的算法相当,都扫下了整个互联网的所有内容,那么这个差距就在于排序上。

    谷歌采用的叫page rank,也就是佩奇排序,是谷歌创始人发明的一种排序方法,因为篇幅有限,我就大体讲一下这种方法。每个网站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评分,当一个网站链接向另一个网站时,被链接的网站等于说是收到了来自原网站的背书(实际上我们称为vote),那么这个网站的rank得分会提升。(实际上非常复杂,这个vote只是最基础的)

    然后在充分去重的情况下,按照rank得分的排名以及与搜索关键词的契合程度,从自己的服务器里已经扫下的数据线中,将搜索结果展现出来。

    根据我一些简单的实验,大体上百度和谷歌的差距在于:1.去重能力较低,经常会给出一页上实际内容一样的搜索结果。 2.服务器扫下的数据有限,有些内容没有爬取到自己的服务器中。 3.中文分词水平可能比谷歌差(这个有待验证) 4.排序手法更新比谷歌落后,有句俗话是"今天谷歌的改动就是两年后百度的改动",反作弊做的不行。

    搜索是一门艺术,尤其在海量的内容面前。
    差距在理论,硬件配置,实践能力以及人员配置。总体来说,差个几年吧。我觉得百度没有忧患意识,靠山吃山。现在重心再去转型人工智能,又要落后别人好多年。
    虽然百度在追赶,但是谷歌的发展真心要快很多。在美国的时候,同时用Google和百度搜一个关键词,百度被秒成渣。一点有价值的干货找不到。出了魏则西事件之后就更不想用百度了。之所以在中国google口碑不行,恐怕是因为它还没有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就已经被各种挤兑了吧。技术层面我不懂,但从这两年新闻来看,Google推出了多少亮瞎眼的创新产品,百度呢?除了坑死人的百度推广、百度贴吧还有啥?论情怀,论实用,论创新能力,论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百度哪一点能赶上google?
    就中文,不论推广而言,我在谷歌没退出的时候测试了一下,百度搜索综合其实要比谷歌好点,找破解软件谷歌好点,总体百度胜出。但也仅此而已了。现在百度一堆推广难以吐槽。最近用好搜,是个不错的搜索引擎,推广比百度少

    我第一次来美国在2006,而且刚好也是来硅谷.因为这一次访问彻底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所以特别有感触. 答案里面的很多观点,用我一贯的诙谐和搞笑的口吻写成,不用太当真.

    == 第一次来美国 ==
    我第一次来美国是在2006年,当时Apple举办了一个中国高校的开发比赛,然后我交了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因为当时中国没几个玩mac下面的开发,很少人用object-c和cocoa,而我们学校有比较成熟的苹果实验室, 所以很顺利我获得Apple中国和同济大学的资助(和自己自费一部分)去参加WWDC2006.

    当时我在大二暑假, 第一次来美国,第一次来到硅谷.之前的我,土鳖一个,从湖南的一个小县城出来,没见过任何市面.所以到达上海就觉得一下子开了眼界.同时也觉得这次去美国的感受会和之前自己从一个小县城来到上海的感受一样,觉得经济发达了好多,高楼大厦也多了很多,但是在其他很多地方和自己家乡差不多,比如有些地方还是不干净,人比较多,有些时候人和人之间还是有不愉快的摩擦. 但是到了美国之后,发现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 这里的高楼没有多,反而比上海更少,但是环境确实异常好,充足的光照,新鲜的空气,大片大片的草皮.

    第一天我去了Stanford,一进门的Oval Garden和教堂就把我给震撼了,原来大学可以修得这么有人文气息.然后看到草地有不少野生的松鼠窜来窜去,觉得很新奇,但是那边的老外却只管走自己的路,觉得习以为常.还有发现这边路上的车会主动让行人先过,顿时我让我自己感到不好意思.同时这边的行人也不是一味装老大,在有车等他们过马路时,他们会加快脚步甚至跑起来,以免耽误车上人的时间. 当时,不可不提的就是这边的人的确相对中国来说少了一截. 如果不是在downtown,晚上路上人很少,有时让人觉得可以拍鬼片. 还有就有公共交通系统比较弱智或者缺乏,车普遍成为代步工具,没车就好似没脚.

    后来就是去了WWDC的会场听keynote. 有些果粉真的很疯狂,早上5点多就去排队,以求可以在前几排近距离观看乔布斯的演讲. 排队的时候发现大家特别守规矩. 因为等的时间有2个多小时,一大堆不认识的人就互相攀谈起来,地上是地毯,大家就坐在地上,或者随便走动,聚堆聊天. 当时我碰到一个老美学生,我问他是在哪儿读书,他回答MIT. 当时MIT在我心里就是神一样地存在,而且我土,那时我才第一次知道MIT原来是在Boston. 后来开始进场了,大家用重新按原来的顺序排好队,几乎没有人趁机往前面挤.

    == 听硅谷演讲(WWDC main keynote)的感觉 ==
    第一次觉得公司的老总原来可以演讲得如此有条理,如此地激昂. 原来和国内的什么学校领导或者官员发言完全不同. 乔布斯以及一些VP,他们上台演讲和介绍产品是不需要照着稿子念的.同时一个公司老总可以亲自在电脑前面演示产品,对其软件操作地相当熟练. 另外当然就是谈吐得体,发音清晰, 我竟然可以听懂大部分 (但是我当时英语还很烂, 很多他们常用词汇,比如awesome, freaking sick, gorgeous, phenomenal我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后来回国后继续看wwdc的录像,搜transcript,然后一个一个生词去查,慢慢开始积累起来). 还有就是现场的观众也很捧场,气氛超级high. 不停地鼓掌和欢呼,现场的大屏幕和音响效果也很棒,即使在很后面的观众也可以听清楚演讲.

    会场里面还有免费的wifi,让我可以随便上网.另外还有十几台机器的一个网吧,互相联Quake3群劈. 中午和晚上有饭,是自助的.Again当时我土,觉得反正不要钱,喝了好几听可乐和一顿吃了十几个鸡翅中+翅根.还有就是好奇为什么他们都是吃生蔬菜的? 这岂不是活活把人变成羊了? (后来知道原来这玩意还有个洋气的名字,叫沙拉! 我tm地真是土到家了)

    再后来发现我问陌生人路,他们都会热情地给我指路,还对我微笑,而不是觉得我是骗子. 有时在会场,陌生人会来和我聊几句,然后我也很开心地和他们说英语. 另外就是去一些店里面去借用厕所,店员不会强迫我买东西. 在WWDC会场的时候,每天早上进去时,保安会检查你的badge,我每次给他们查看了之后,他们会微笑还说thank you和good morning. 还有一次,我和一个很壮实的黑人保安碰了一下后,他马上转过来,当时我吓了一跳,猜测他会要干嘛.谁知道他来了句"Excuse me".

    一次晚上和几个同学走路会旧金山的酒店,觉得很多地方街道特别陡,不适合人走路,觉得这个城市建设得太霸气. 还有旧金山的夏天可真冷,晚上在外面冻得直哆嗦. 外国的海滩竟然是不收费的,想上去就上去. 人多,老外不怕晒,海水很清,海滩也挺干净. 大概能回忆起来的就这些了.

    单纯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到这里了. 下面就是我多唠叨的几句. 这次不好意思有点长, 没时间的可以就此打住.

    ————————————————-

    不可否认,这一次访问改变了我之后生活和学习的轨迹. 特别是6年后的现在看来,这一次到硅谷的拜访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明确了未来的方向,让我一举从之前单纯的学霸变成了一个知道自己"要去学什么,要怎么努力和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人. 就犹如日本的明治维新,让其从一个落后农业国转型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为之后日本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当年我在回程的飞机上, 鸟瞰着金门大桥和旧金山湾,当时我默默告诉自己,我还会回来的,我要过来读书和闯荡一番,人生才算完整.

    另外,这段硅谷经历也同样写入了我在人人网的日志"该来的总归要来!传说中的卡耐基梅隆,传说中的计算机四大金刚", 里面的原话是这样的:

    "昨天,我又看了一次我2006参加wwdc的照片,旧金山的风景很美,美国的气氛也很好! 那次是我第一次踏上美利坚的领土,也让我这个乌龟第一次见识到了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地方。有美丽的旧金山湾,常年20多度的怡人气候,人们开车都不闯红灯的,看到人都让人先过,我真的很惊讶,就连我不小心撞到一个庞大的黑人,他一下子转过头,我害怕地看着他,他却脱口而出: excuse me,原来和谐社会是真正存在的,不是只存在于我们的口头上面的。在逛了斯坦福,金门大桥,吃了大螃蟹后,我离开了美国,在返程的飞机,我回看了旧金山一眼,我告诉自己:我有一天会回来的,不过不是旅游,是读书! 就好象之后我在申请CMU的statement of purpose上面说的一样:
    In my junior year, I joined the Apple Club in my university and participated in Apple China Developing contest. I spent about 5 months in developing a Fish game under Mac platform using Cocoa framework and Quartz Composer. This application was a success, and I was awarded the attendance of 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 Conference (WWDC) 2006 at San Francisco for free by Apple Company. This conference propelled my passion in computer technologies and finally strengthened my determination of studying abroad. It was my first time to attend an academic and technical conference in U.S. I was more than dedicated to all the sessions of WWDC, and even obsessed with all the cutting-edge technologies and the terrific learning atmosphere in America. Until now I still remember how I told myself “I need go to a US university” on the returning plane. And I am not just trying to do what I need to, I am doing."

    需要明确的是, 我并不觉得国外什么都好,我留在美国工作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从事的计算机是从美国诞生,这边是技术的浪尖. 而我现在技术和经验都不成熟,需要在这边的公司里面多学东西, 可以以后回国创业或者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另外就像我之前在另外一个问题里面的回答一样:"很多时候,在被硅谷神话震撼的同时,在不经意之间会有失落,毕竟再好是人家的,不是自己的祖国.在自己内心深处,最希望看到的,肯定还是在不久的未来,能出现我们自己的本土公司,它像硅谷的明星企业一样,提供对员工人性化的福利和待遇,拥有自己独特而有朝气的企业文化,具备全球性的巨大影响力,能在世界的舞台上面和西方列强平起平坐." 毕竟为祖国和民族出力,比在一个外企打工更加地有自我实现的意义.

    但是,我强烈建议的是: 所有人特别年轻人都应该多出去走走. 俗话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很多时候,你只有设身处地地到达一个环境之后,你才能感到另外一个民族另外一种文化给你带来的震撼. (就比如我当年去日本学了4个多月后,同样被他们的社会和文化所震撼,我不多啰嗦. 这个问题里面有一小部分我对日本的看法:为什么很多技术类英文网站的 API 都有日语版本? – 覃超的回答 ) 所以,我认为只有当一个人设身处地地去拜访和感受过世界上不同国家后(比如美国,日本,英国,欧洲, 澳大利亚, 东南亚, 南美等等), 你才能对人类这一物种的普世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一个比较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这时你会发现,很多从小到大被教育的东西,竟然是有背离于普世价值的. 比如说来:

    1. "我热爱我的祖国,但是不太喜欢我们的政党." (这么一句再正常不过的话,在父辈看来可能是矛盾甚至大逆不道的话. 在中国,在路上去问人家"你爱国吗?" 会回答"当然", 那"你爱党吗?",大部分人会说"当然" "忠于革命忠于党", 或者心想"你有病? 欠扁?" 在美国或者其他绝大多数地方,他们大部分也说"当然爱这个国家",但是对于第二个问题,他们先会疑惑,问"哪个党?" 然后你随便挑他们国家的一个党,继续问. 如果是执政党的话,而且国家经济还不错,他们大多问答"可以,或者喜欢!"然后赞扬他们不错. 如果碰到经济不好,比如我之前来美国的时候问的老美同学,他的回答是"hate, I hate republican, they make our economy as such a mess. I don’t know why George W Bush was elected…" 如果你问的是在野党,他们回答一般比较中性,说"还行吧",或者直接"不知道,我不太关心这个"… 就这样)

    2. "游行和示威是社会成熟的标志,也是社会稳定的根基" (很多时候,我觉得这几年美国经济[IT行业]恢复地还不错,不少公司(FB,Google,MS,Oracle,Apple)都在扩招,薪水也是有增无减. 但是依然有"占领华尔街"这样的全国范围游行. 但是后来我听同事说他在捐钱给那些抗议者,我很疑惑.他回答我说"他们在为我们普通worker争取利益,不让华尔街的大资本家以及少数利益集团过多地剥削我们广大民众的利益.他们在为普通民众争取权益时,而我(以及我自己,还有FB的大部分员工)呆在舒服的办公室里,安稳地工作和赚钱,然后坐享其成他们抗议的劳动果实." 最后他还补充了一句"We should all feel guilty"… 我当时报之无奈地一笑,但是我心里却被重重敲击了一下.对,我和他的思想境界差距可见一斑,我像一个懦夫一样,躲在办公室,看和阶级同胞在为自己争取权益而自己却无动于衷,最后还坐享其成. 我同时也体验到他们对言论自由的绝对捍卫. 我不知道我的祖国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最后竟然连说句真话的权利和胆量也在丧失. 古语有"华夏大地,言论自由,各持己见,长久之计也。众口一词,众志归一,常至灾祸也" 看来我们现代人都忘却了. 所以今天的话,就当作我跟随前辈鲁迅的文字, 来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

    3. "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小时候(或者之前很多时候),我觉得私人这个词是贬义,就犹如资本主义一样. 而公家和公有制则是褒义,是一种更好的存在. 但是无数的事实恰恰证明了,只有"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才能保证我们拥有作为一个人来说最起码的权利(人权). 所谓的公有制,所谓的"土地归国家所有",根本就是幌子. 国家这个概念本来就是一个抽象事物,它不可能实体存在,那么"归国家所有"这一纲领最后执行起来就沦为: 土地归当权者和少数利益集团所有. 甚至在中国某些地方, 他们可以随意搜刮,践踏和拆除本应该属于人民的土地和房子"

    吾等虽生逢"盛世",感和谐之风,然心之燥未平,逐功名而不可得,前路莫知,命运亦不可控也,自较何愧之!

  3. tom说道:

    有时候你会感觉这就是在中国的一个省;
    Cupertino的人口比例是,三分之一华裔,三分之一印度人,三分之一美国人;
    很多西班牙语存在,比如有些路不是ave或者road,而是叫real;
    没有任何的摩天大楼;
    Facebook在跨海大桥旁边,远没有apple和google那么明显的标志,我开始的时候以为那就是Facebook在马路旁边的一个广告;
    Sunnyvale被硅谷人称为“阳谷县”, Pleasanton被称为“幸福屯”;
    Apple园区以前是日本人的地方,二战中日本人被聚集到其他地方,后来Apple占下,所以在园区有一个不大的日式风格的小花园;

    在美国其他州,看到一些普通的别墅,在硅谷,同样的房子要是VP级别才可以住的起;
    Toyota的Sienna和Honda的Odyssey是周末各个公园停车场最常见的两款车,平时路上跑的很多BBA,然后就是混合动力的车;
    没有熟人,很难进入各个著名公司的大楼,幸运的是我想进去的那些都进去了,所有著名公司内部不许拍照,数apple的安保最严格,很多辆SUV在巡逻,下图是这座不起眼的建筑实际很著名,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这里是Macintosh麦金塔的诞生地,曾经有一张照片是乔布斯在中间,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在旁边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现在还是系统开发的组在这里工作,我在这里向里面张望时,被巡逻车拦下询问;
    一定要去Computer History Museum,对于一个从事计算机和电子行业的人来说,我觉得花三天时间在那里不算多;有些老古董真的很有意思,也能从本质上解释计算机原理,比如下面这个,是这个博物馆的镇宅之宝,Charles Babbage Difference engine;很多人都知道的图形化界面,施乐公司的原型产品也能在这里找到,可以说如果你熟知一些计算机历史,我觉得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地方能比得上这个博物馆了,因为这里就是发源地;
    Stanford里面是个自行车盛行的地方,周围房价巨贵,旁边很多咖啡屋,餐厅里聚集着各种谈投资谈项目的人;
    Google楼里的大滑梯已经没有人坐了;这个东西是google开会的地方,大家边蹬自行车边开会;

    1. 大农村,但比农村繁华一点。突然树林里就冒个大公司出来!
    2. 天气爆好
    3. 斯坦福好多高帅富白富美啊 >.< 瞬间变屌丝了
    4. 去过一次伯克利,好有英伦范啊
    5. Facebook门口的牌子后面竟然是Sun Microsystem,用人家用剩下的…
    6. 中餐馆有很多菜比中国的还好吃啊
    7. 好多松鼠啊!也有好多死松鼠啊…
    8. 周围各种徒步冲浪登山约会的地方啊,加州一号公路穿过一片暮光森林就到了呀 >.<
    9. 一号公路旁边买一只巨大的螃蟹只要5美元啊,直接塞锅里面用热水煮就很好吃了呀!
    10. 夜不闭户啊
    11. 这里的City都好小, 帕罗奥拓市,山景城市,罗斯奥拓市,梅隆镇公园市……一个市还赶不上上海五角场社区那么大,尼玛本屌走路出去买菜都要穿越3个市啊
    12. 丰田普锐斯目测是这里最常见的车
    13. 我XXX一定会回来的!!!!

    第一次去硅谷是为了把头像里这只猫送到刚在硅谷找到工作的男朋友(刚租的)家里。

    此前我男朋友已经疯狂吐槽无数遍硅谷各种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到了以后我没有太大的震惊。

    我记得从机场回家的路上就能看见一个感觉像是烤糊了的山……最近春天来了,山上一片绿,非常美【可惜手机拿去导航了没拍照……

    然后我们路上去一个沃尔玛买猫砂和猫粮。这个沃尔玛非常挤,完全不是乡下那种宽敞的感觉,而且价签上貌似都没有单位零售价,只有标价= =

    开车的时候觉得路上有很多慢车。刚开始还以为前面堵车了,结果一超车发现人家只是开得超级慢,前面全是空的。对于在乡下永远是开到70mph还被超车的我来说,这里的开车风格非常莫名其妙。

    我们住的屌丝小区很猥琐,同样很挤,房间小,停车场也小,觉得又回到了国内大城市的感觉。

    不过最好的一点就是中餐馆很多,价格合适,菜做得地道~

    我在一次spring break 独自开车6小时从LA去硅谷找个朋友。
    1.很多花草树木,freeway没有像LA那样堵车。
    2.不知不觉就进了stanford大学的区域里。
    3.stanford的宿舍周五周六很是疯狂,-…-有时还有人裸跑裸泳。
    4.竟然跟朋友在一周日早上去了教堂,还真是第一次,在讲圣经故事那个人(应该是教父吧),讲得挺有道理的。后悔没跟一个苹果高层参观苹果公司。
    5.stanford的博士生朋友(在外面住的)都是住得比较好,因为有实习工作或其他收入。
    6.没怎么发现超跑。
    7.竟然在stanford的学生会议室(算小的图书馆吧)里和很多stanford的学生看NBA的playoff。

    第一次感受到身为少数族裔的感觉,以及受到机场看见的一个壮哥们儿的刺激,回来之后开始健身增强存在感。
    环境超级好,蓝天白云,到处绿树鲜花,而且没有高楼。
    没车就等于没腿,坐公交车慢死,走路出门买个饭还要走半个小时到另一个城市/镇去买。买pizza跟老板要袋子把他弄得很confused(估计因为那边的人都是买了直接放到车后座没人走路提着回家)。
    人不仅礼貌,而且很真诚友好。
    101公路脏乱差堵。
    那边的人穿着很悠闲(或者说邋遢?),而且感觉很注重健康,路上有好多跑步的人。
    被网上的各种国外华人男子被爆新闻吓得晚上不敢出门。 在旧金山住Motel住的提心吊胆的。
    Google总部没有想象中那么帅,反而Facebook里面的环境很酷。
    旧金山非金融区略显破旧(可能跟房屋土黄土黄的颜色有关)。
    没去斯坦福和伯克利参观一下很遗憾。

    空气超好 天超蓝 阳光超灿烂
    到处都是鲜花 连垃圾处理厂都被鲜花围着 很漂亮
    房子都很漂亮 超喜欢帕洛阿尔托 不过都是有钱人住的地啊
    走段路就能看到个公司
    路上行人很少,但是都很友好,华人很多
    穷人也不少 沃尔玛门口很多垃圾
    STOP SIGN;车让行人;行人过马路得按过马路的按钮。。不然一辈子都不会绿灯
    没车真的很难办。。。。

    2016年5月第一次去硅谷,目的是参加Google I/O大会。职业:UX设计师
    本人在温哥华居住7年,所以很多感受是跟温哥华对比。

    开车进三番地界,一个字:堵!跟没有高架的小城市温哥华相比,SF市区的滚滚车流可谓是把我们吓尿了。

    到了酒店所在的Redwood city,一个字:破!街上的房子稀稀拉拉,高速边杂草没人剪,整个湾区的总体街景给我的体会就是三个字:开,发,区。

    开会以后,以及参观了G, F, Intuit等公司以后,一个字:燃!硅谷不愧是世界IT首都,一进到园区,一种欣欣向荣的气氛还是很令人向往的。每家公司又都有自己的特色。

    总的来说:硅谷不是一个生活的地方,但确实是年轻人奋斗的理想之地。

    温哥华,西雅图,湾区三个地方常常被放在一起对比,各有各的好,适合不同目标,不同阶段的IT民工们进行选择。

    Po主本人去了一趟硅谷,深受鼓舞,就开始找硅谷的工作。刚刚拿到了offer,准备加入硅谷的几十万华人IT民工大军啦~~~~~

    在真正亲历之前,硅谷在我心中一直是如同圣地麦加一样的地方,每一条关于湾区的信息似乎都光芒万丈。而在真正经历了之后,虽然与之前在网上了解到的信息也并无太大出入,但是当传说中的事物离自己那么近,成为每天的日常的时候,总会有一丝幻觉破灭,发现也不过如此的感觉。这正是Demystifying的过程。

    等我渐渐长大之后,我发现原来出国、读名校、念博士、买房、泡美女、进大企业等等事情,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谓的“出水痘”一样,出过之后就产生了免疫力,之后便不再惦念了。

    硅谷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处处都是大公司的建筑集群,甚至很多公司比如Google和LinkedIn干脆都是连着的。但是after all,后来逐渐也就发现不过就是一些公司而已,Google和Facebook的自由灯塔的意象更多是对外宣传的结果,作为商业公司本身和各行各业的大公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别的公司会做什么事,他们也都会做(谷歌中国逆袭史傲慢与偏见—)。平静得令人感到有些害怕的宇宙另一个中心Mountain View并不见得比之前在北京读书时候熟悉喧闹拥挤的宇宙中心五道口有什么不同。即便这里的人普遍高薪、高知、高技能,为知名大公司工作,但终究也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不过是一个庞大得没有人能够看清整个机器体系全局的大机器的一枚随时可以被替换的螺丝钉而已。被国内平民羡慕的高薪,对于硅谷的大公司来说,不过是无足轻重的一笔小小开支。即便是传说中朝气蓬勃的互联网公司,在规模变大形成稳定流程模式之后最终的归宿也必然是去能力化的,为大公司工作的人们在自己的专精领域之外并不见得就比其他人有多少高明之处。

    当我在斯坦福的招聘会booth外排队,看到队伍中一张张亚洲尤其是中国面孔中夹杂着几个黑人白人;在斯坦福的CS学院大楼里面的学生列表看到无数中国人的名字;我虽然不知道除了关于他们的其他信息,但是突然就有一种感觉,感觉到其实他们也只不过是这个世界普通人的中的一员,真的不见得有多么特殊,不见得每个人都多么超群,也许只不过正好被打上了这个金字招牌的光环,处在了一个特别好的位置而已。论坛上看到的被大S录取的人很少,也很少听说纯大陆背景被录取的,也很可能只是因为自己圈子的问题而已,不必妄自菲薄。

    硅谷的其他地方,除了房租奇贵和不怎么下雨之外也没有什么太特别之处。放在门外的自行车会被偷掉车灯,在公路上骑车会被扎到爆胎,小区(VL)的物业会突然易主然后房租普涨,在汉堡王好好排队点餐会莫名被粗壮的墨西哥裔码头工人一把推开霸凌,Mountain View的老赵中餐会被曝出卫生问题被查封,甚至经营中餐送饭业务的华人之间也会在微信群内大撕出手,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那么接地气,让我们感到在硅谷的我们仍然还是生活在人间。

    诚然,这里是世界科技中心,创业者的乐园,大公司的聚集地,但除此之外,好像真的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相比于世界其他地方的counterparts,更是显得过于荒凉和不【繁华】。归根结底,Yet another 高新软件园而已。

  4. tom说道:

    有时候你会感觉这就是在中国的一个省;
    Cupertino的人口比例是,三分之一华裔,三分之一印度人,三分之一美国人;
    很多西班牙语存在,比如有些路不是ave或者road,而是叫real;
    没有任何的摩天大楼;
    Facebook在跨海大桥旁边,远没有apple和google那么明显的标志,我开始的时候以为那就是Facebook在马路旁边的一个广告;
    Sunnyvale被硅谷人称为“阳谷县”, Pleasanton被称为“幸福屯”;
    Apple园区以前是日本人的地方,二战中日本人被聚集到其他地方,后来Apple占下,所以在园区有一个不大的日式风格的小花园;

    在美国其他州,看到一些普通的别墅,在硅谷,同样的房子要是VP级别才可以住的起;
    Toyota的Sienna和Honda的Odyssey是周末各个公园停车场最常见的两款车,平时路上跑的很多BBA,然后就是混合动力的车;
    没有熟人,很难进入各个著名公司的大楼,幸运的是我想进去的那些都进去了,所有著名公司内部不许拍照,数apple的安保最严格,很多辆SUV在巡逻,下图是这座不起眼的建筑实际很著名,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这里是Macintosh麦金塔的诞生地,曾经有一张照片是乔布斯在中间,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在旁边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现在还是系统开发的组在这里工作,我在这里向里面张望时,被巡逻车拦下询问;
    一定要去Computer History Museum,对于一个从事计算机和电子行业的人来说,我觉得花三天时间在那里不算多;有些老古董真的很有意思,也能从本质上解释计算机原理,比如下面这个,是这个博物馆的镇宅之宝,Charles Babbage Difference engine;很多人都知道的图形化界面,施乐公司的原型产品也能在这里找到,可以说如果你熟知一些计算机历史,我觉得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地方能比得上这个博物馆了,因为这里就是发源地;
    Stanford里面是个自行车盛行的地方,周围房价巨贵,旁边很多咖啡屋,餐厅里聚集着各种谈投资谈项目的人;
    Google楼里的大滑梯已经没有人坐了;这个东西是google开会的地方,大家边蹬自行车边开会;

    1. 大农村,但比农村繁华一点。突然树林里就冒个大公司出来!
    2. 天气爆好
    3. 斯坦福好多高帅富白富美啊 >.< 瞬间变屌丝了
    4. 去过一次伯克利,好有英伦范啊
    5. Facebook门口的牌子后面竟然是Sun Microsystem,用人家用剩下的…
    6. 中餐馆有很多菜比中国的还好吃啊
    7. 好多松鼠啊!也有好多死松鼠啊…
    8. 周围各种徒步冲浪登山约会的地方啊,加州一号公路穿过一片暮光森林就到了呀 >.<
    9. 一号公路旁边买一只巨大的螃蟹只要5美元啊,直接塞锅里面用热水煮就很好吃了呀!
    10. 夜不闭户啊
    11. 这里的City都好小, 帕罗奥拓市,山景城市,罗斯奥拓市,梅隆镇公园市……一个市还赶不上上海五角场社区那么大,尼玛本屌走路出去买菜都要穿越3个市啊
    12. 丰田普锐斯目测是这里最常见的车
    13. 我XXX一定会回来的!!!!

    第一次去硅谷是为了把头像里这只猫送到刚在硅谷找到工作的男朋友(刚租的)家里。

    此前我男朋友已经疯狂吐槽无数遍硅谷各种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到了以后我没有太大的震惊。

    我记得从机场回家的路上就能看见一个感觉像是烤糊了的山……最近春天来了,山上一片绿,非常美【可惜手机拿去导航了没拍照……

    然后我们路上去一个沃尔玛买猫砂和猫粮。这个沃尔玛非常挤,完全不是乡下那种宽敞的感觉,而且价签上貌似都没有单位零售价,只有标价= =

    开车的时候觉得路上有很多慢车。刚开始还以为前面堵车了,结果一超车发现人家只是开得超级慢,前面全是空的。对于在乡下永远是开到70mph还被超车的我来说,这里的开车风格非常莫名其妙。

    我们住的屌丝小区很猥琐,同样很挤,房间小,停车场也小,觉得又回到了国内大城市的感觉。

    不过最好的一点就是中餐馆很多,价格合适,菜做得地道~

    我在一次spring break 独自开车6小时从LA去硅谷找个朋友。
    1.很多花草树木,freeway没有像LA那样堵车。
    2.不知不觉就进了stanford大学的区域里。
    3.stanford的宿舍周五周六很是疯狂,-…-有时还有人裸跑裸泳。
    4.竟然跟朋友在一周日早上去了教堂,还真是第一次,在讲圣经故事那个人(应该是教父吧),讲得挺有道理的。后悔没跟一个苹果高层参观苹果公司。
    5.stanford的博士生朋友(在外面住的)都是住得比较好,因为有实习工作或其他收入。
    6.没怎么发现超跑。
    7.竟然在stanford的学生会议室(算小的图书馆吧)里和很多stanford的学生看NBA的playoff。

    第一次感受到身为少数族裔的感觉,以及受到机场看见的一个壮哥们儿的刺激,回来之后开始健身增强存在感。
    环境超级好,蓝天白云,到处绿树鲜花,而且没有高楼。
    没车就等于没腿,坐公交车慢死,走路出门买个饭还要走半个小时到另一个城市/镇去买。买pizza跟老板要袋子把他弄得很confused(估计因为那边的人都是买了直接放到车后座没人走路提着回家)。
    人不仅礼貌,而且很真诚友好。
    101公路脏乱差堵。
    那边的人穿着很悠闲(或者说邋遢?),而且感觉很注重健康,路上有好多跑步的人。
    被网上的各种国外华人男子被爆新闻吓得晚上不敢出门。 在旧金山住Motel住的提心吊胆的。
    Google总部没有想象中那么帅,反而Facebook里面的环境很酷。
    旧金山非金融区略显破旧(可能跟房屋土黄土黄的颜色有关)。
    没去斯坦福和伯克利参观一下很遗憾。

    空气超好 天超蓝 阳光超灿烂
    到处都是鲜花 连垃圾处理厂都被鲜花围着 很漂亮
    房子都很漂亮 超喜欢帕洛阿尔托 不过都是有钱人住的地啊
    走段路就能看到个公司
    路上行人很少,但是都很友好,华人很多
    穷人也不少 沃尔玛门口很多垃圾
    STOP SIGN;车让行人;行人过马路得按过马路的按钮。。不然一辈子都不会绿灯
    没车真的很难办。。。。

    2016年5月第一次去硅谷,目的是参加Google I/O大会。职业:UX设计师
    本人在温哥华居住7年,所以很多感受是跟温哥华对比。

    开车进三番地界,一个字:堵!跟没有高架的小城市温哥华相比,SF市区的滚滚车流可谓是把我们吓尿了。

    到了酒店所在的Redwood city,一个字:破!街上的房子稀稀拉拉,高速边杂草没人剪,整个湾区的总体街景给我的体会就是三个字:开,发,区。

    开会以后,以及参观了G, F, Intuit等公司以后,一个字:燃!硅谷不愧是世界IT首都,一进到园区,一种欣欣向荣的气氛还是很令人向往的。每家公司又都有自己的特色。

    总的来说:硅谷不是一个生活的地方,但确实是年轻人奋斗的理想之地。

    温哥华,西雅图,湾区三个地方常常被放在一起对比,各有各的好,适合不同目标,不同阶段的IT民工们进行选择。

    Po主本人去了一趟硅谷,深受鼓舞,就开始找硅谷的工作。刚刚拿到了offer,准备加入硅谷的几十万华人IT民工大军啦~~~~~

    在真正亲历之前,硅谷在我心中一直是如同圣地麦加一样的地方,每一条关于湾区的信息似乎都光芒万丈。而在真正经历了之后,虽然与之前在网上了解到的信息也并无太大出入,但是当传说中的事物离自己那么近,成为每天的日常的时候,总会有一丝幻觉破灭,发现也不过如此的感觉。这正是Demystifying的过程。

    等我渐渐长大之后,我发现原来出国、读名校、念博士、买房、泡美女、进大企业等等事情,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谓的“出水痘”一样,出过之后就产生了免疫力,之后便不再惦念了。

    硅谷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处处都是大公司的建筑集群,甚至很多公司比如Google和LinkedIn干脆都是连着的。但是after all,后来逐渐也就发现不过就是一些公司而已,Google和Facebook的自由灯塔的意象更多是对外宣传的结果,作为商业公司本身和各行各业的大公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别的公司会做什么事,他们也都会做(谷歌中国逆袭史傲慢与偏见—)。平静得令人感到有些害怕的宇宙另一个中心Mountain View并不见得比之前在北京读书时候熟悉喧闹拥挤的宇宙中心五道口有什么不同。即便这里的人普遍高薪、高知、高技能,为知名大公司工作,但终究也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不过是一个庞大得没有人能够看清整个机器体系全局的大机器的一枚随时可以被替换的螺丝钉而已。被国内平民羡慕的高薪,对于硅谷的大公司来说,不过是无足轻重的一笔小小开支。即便是传说中朝气蓬勃的互联网公司,在规模变大形成稳定流程模式之后最终的归宿也必然是去能力化的,为大公司工作的人们在自己的专精领域之外并不见得就比其他人有多少高明之处。

    当我在斯坦福的招聘会booth外排队,看到队伍中一张张亚洲尤其是中国面孔中夹杂着几个黑人白人;在斯坦福的CS学院大楼里面的学生列表看到无数中国人的名字;我虽然不知道除了关于他们的其他信息,但是突然就有一种感觉,感觉到其实他们也只不过是这个世界普通人的中的一员,真的不见得有多么特殊,不见得每个人都多么超群,也许只不过正好被打上了这个金字招牌的光环,处在了一个特别好的位置而已。论坛上看到的被大S录取的人很少,也很少听说纯大陆背景被录取的,也很可能只是因为自己圈子的问题而已,不必妄自菲薄。

    硅谷的其他地方,除了房租奇贵和不怎么下雨之外也没有什么太特别之处。放在门外的自行车会被偷掉车灯,在公路上骑车会被扎到爆胎,小区(VL)的物业会突然易主然后房租普涨,在汉堡王好好排队点餐会莫名被粗壮的墨西哥裔码头工人一把推开霸凌,Mountain View的老赵中餐会被曝出卫生问题被查封,甚至经营中餐送饭业务的华人之间也会在微信群内大撕出手,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那么接地气,让我们感到在硅谷的我们仍然还是生活在人间。

    诚然,这里是世界科技中心,创业者的乐园,大公司的聚集地,但除此之外,好像真的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相比于世界其他地方的counterparts,更是显得过于荒凉和不【繁华】。归根结底,Yet another 高新软件园而已。

  5. 计算机科学博士生说道:

    上月裸奔硅谷来找工作。。
    当晚没有很强的感觉,第二天去超市,一回头就遇到一个穿linkedin tshirt的,一个穿rocket fuel的,瞬间吓尿啦。

    话说这真不是来找工作的地方,没车就像二等公民,今早还眼睁睁地看着半小时一趟的公交急驰而过,愣是没追上。学渣只能混迹星巴克和图书馆,还好图书馆里年轻人都是来刷题的。

    有几个朋友已经找到工作了,一到周末就招呼了去哪玩。自个心虚,哪都没去。

    公司遍地,突然被扑面一个硕大的tesla的厂房的感觉还是很赞的。

    阳光,蓝天,随便一个地都看着舒服。
    具体说就是sunnyvale,santa clara,和san jose.
    那一年互联网泡沫熄灭。虽然是年头就破灭,可是我年尾来,这里还是如同当年淘金热一般被全世界人仰望,比如说房价,除了纽约以外再无人出其右。记得一幢好房子的平均价格30万,而美国其它地方10万已经好得不得了了。
    天太蓝,云太不真实。11月份去,我还是穿着短袖,我的同事还是穿着人字拖。
    房子太矮,作为大都市diao民的我很不习惯。
    酒店太贵。我作为小职员住的几乎是motel,但一晚价格仍超过100美金。好一点的holiday inn要上300。
    亚洲餐厅很多,日本的,越南的,泰国的,还有中国的大排挡。国际人士很容易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口味--虽然多数都不算地道。
    那一年,2001年,觉得这里工作真好找呀!真想呆在这儿不回去了。
    后来再去美国,就没去过硅谷了。

    DeepMind 从公司性质上来说与其他众多基于machine learning (ML) 的startup有本质上的不同:

    DeepMind实际上是一家小型研究院,目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发paper。

    它的组织结构类似于缩小版的Microsoft Research/Google Research,它不注重于将技术产品化,而纯粹将自己的方向放在ML的科学研究上(也就他们会在自己的主页上放一个大link上书“Publication”,点进去都是ICML,NIPS的论文),个人更倾向于把DeepMind当作Google Research在London的一个特殊分部。

    从总体研究方向上来说,目前他们搞的东西就一个:神经网络(又名深度学习)。
    拿他们最近的三个工作为例:
    1. HUMAN LEVEL CONTROL THROUG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2. NEURAL TURING MACHINES
    3. DRAW: 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FOR IMAGE GENERATION

    对于1, 也就是楼上的答案中“深扒”的“一款具有高级人工智能的游戏”,它实际上是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Neural Network, 基本框架依旧是Q-Learning,有趣的地方在于,input是直接的游戏屏幕画面,也就是pixel-level,这一部分使用CNN来处理,而改进的Q-Learning使用了replay memory (93年的idea)。原paper是Nature上的要付费,技术细节戳这里:https://www.cs.toronto.edu/~vmnih/docs/dqn.pdf

    对于2. 这个工作很有意思,故名思义就是图灵机的神经网络版本,一个创新点在于使用了memory (当然本质上的创新就不用说了), 而不是单纯的将model的信息都存在weight里,相关的工作还包括Facebook的Memory Network [2]和 NYU Fergus (当然也是Facebook Research了)的[3]。

    对于3. 这个工作非常炫酷,结合了variational autoencoder (引用以Max Welling的工作为例,DeepMind的就不引了) 和 和RNN,这篇paper是我见过的所有generative model在CIFAR10和MNIST上迄今为止的最棒的结果。他们有一个youtube 的demo 墙外的童鞋可以感受一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t-7MI9eKEo

    从人员构成上来说,这家公司大概几十个人(?至少一年前是这样的),当初被google以400M收购,算一下平均一个人值不少钱,其中偏计算机的大部分都是Deep Learning系的,很多都是原来Hinton, Lecun, Bengio, Schmidhuber,Welling的学生。又因为地处london,跟UCL有不少渊源,里面有一些UCL出来的搞Neuroscience的,需要提一下的是Hinton原来在UCL当过教授。
    几个扛把子的(创始人就不用说了):Alex Graves (深入搞过RNN应该都久闻其名), Karol Gregor (搞理论物理的)) David Silver (AlphaGO一作,增强学习超人)。

    综上,这是一群geek凑出来的deep learning 全明星战队。

    Reference:
    Long-Ji Li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robots using neural networks. Technical report, DTIC Document, 1993.
    Weston, Jason, Sumit Chopra, and Antoine Bordes. "Memory networks." arXiv preprint arXiv:1410.3916 (2014).
    http://arxiv.org/abs/1503.08895 (刚上线没多久的paper没找到google cite,直接上链接)
    Kingma, Diederik P., and Max Welling. "Auto-encoding variational bayes." arXiv preprint arXiv:1312.6114 (2013).
    Krizhevsky, Alex, Ilya Sutskever, and Geoffrey E. Hinton. "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Advance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2012.

    题外话:
    国内很多人把那篇发在Nature上的“一款具有高级人工智能的游戏”的paper夸大了,实际上它有很多的局限性,它的强项在于需要快速反应的游戏,而在需要长远策略规划/逻辑推理上的游戏都表现不那么好,比如pacman(吃豆人)。不难理解这是目前神经网络模型的本质困难之一。国外有个博客网站对待它的态度(包括现在很火的各种跟DL有关的模型的态度)我就比较赞同:What you wanted to know about AI。

    =================
    写在 AlphaGO 3:0 李师师之后:
    这两天有人问我说AlphaGO不是已经证明了神经网络长远的策略规划的有效性了吗?其实不然,
    AlphaGo之所以看的远是蒙特卡洛树搜索(MCTS)结合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结果,并不是神经网络的强项。所谓的规划和策略必然涉及到推理(reasoning)和推断(inference),这两点人做的很好,神经网络目前似乎不太行,当然理论上神经网络是图灵完备的,意味着他在(不远的, hopefully)将来可以大大提高这方面的表现。

    这家公司不了解,不过TE的这篇文章(深扒谷歌四亿刀买来的人工智能公司 DeepMind)还是扒了不少货,干货与否有待 @周凱旋证实。(BTW,维港又赚了一笔)
    DeepMind 这家位于伦敦的初创公司虽然暂时还没有推出任何产品,但是有消息称,他们目前正在研发的产品至少有三款:“一款具有高级人工智能的游戏,一个电子商务智能推荐系统,以及另一款与图片处理相关的产品。”
    DeepMind 团队至少有50名成员,并且确定可以拿到的融资总额也已经超过了5000万美元。此外,该公司在争夺人才方面的能力已经与谷歌、Facebook、百度、IBM、微软和高通公司相当,或许能做到这一点的初创公司也就只有 DeepMind 一家。
    DeepMind 早期投资者之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说有哪个团队能实现远程实施人工智能的话,那一定是 DeepMind 团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人工智能领域的曼哈顿计划。”
    显然,收购完成之后,DeepMind 的技术将成为谷歌技术栈的一部分。事实上,网上已经有一些迹象表明了这一点,包括三个在美国境内申请的关于合成图像搜索技术的专利,以及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如何在游戏中战胜专家级人类玩家的算法的论文。
    据信息网(The Information)报道,Facebook 也一直在觊觎 DeepMind 团队的人才。不过,Facebook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在去年年底的一次访谈中表示,比起收购整个公司,他们更愿意将其擅长深度学习技术的研究员收归麾下。

    蒙特利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约舒华·本吉奥(Yoshua Bengio),在神经信息处理系统(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大会上组织了一次关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研讨会,DeepMind 也向该大会提交了他们的论文。
    据本吉奥介绍,DeepMind 基本上是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来训练软件,让其在非直接反馈和反馈延迟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此外,DeepMind 还在他们提交的论文中,介绍了他们的人工智能软件。据介绍,该软件可以在未经人类训练的情况下自行玩游戏,这使得其可以在失败中学习、进步。
    本吉奥打了一个比方来解释这个方法,即如果老师在其测试题旁边写上正确答案的话,对于学生而言这样学起来会容易得多,但是DeepMind 所做的是,尝试让机器根据它所得的分数这个唯一的反馈来改进自己的学习。
    正如本吉奥所言,“这样的学习难度要大很多,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情况无处不在。”

  6. IT发骚友说道:

    在我所接触的几个领域(HCI, CV, IR, ML)里,计算机研究似乎一直被北美近亲繁殖出来的学术体系所把持,让人觉得北美是当下计算机研究的中心。

    前几年 DeepLearning 突然间火热以后,各个领域陆续被各种带deep字眼的论文观光。看多了就有些失望,好多论文其实就是拼钱多拼机子好,试出各种牛逼的配置。13年第一次看到deepmind的工作时就觉得眼前一亮,就像是生物学家看到大洋洲上独立于主流的进化路线。英国这帮人在主流之外选择了这条独特进化路线,而这条路线或许才是正确的研究方向。相比于我的浅薄,去年facebook ai research的老大 Yann LeCun 把搞deep learning的研究人员分为四类 ,并说明 加点路线 无分贵贱:
    希望通过研究deep learning来理解如何学习以及思考这个基础过程是怎样的。
    希望通过研究deep learning来解决实际问题,但对于神经科学毫无兴趣。
    希望通过研究deep learning来理解智能,并制造出智能,同时也会借鉴大脑工作原理。
    主要研究大脑工作原理,希望建立一个智能系统,通过研究这个模拟系统如何工作,来促进对大脑工作原理的理解。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any of these approaches to research.
    DeepMind 属于第一类和第三类的交接处,可能是因为创始人的关系,他们的论文总是带着很强的认知科学色彩。

    DeepMind的工作感动之处在于他们的方法本身并不超前,论文里的方法很多都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工作。DeepMind 的几篇论文的套路 都是用认知科学的思路来指导实现,同时特别巧妙地定义了问题。当这些困扰人们许久的问题让人们看到被解决的希望,大家都g点了。以著名的Playing Atari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为例,这篇论文其实一开始是发在NIPS workshop,而不是在NIPS上。原谅我世俗地认为这篇论文的research contribution可能并不那么大 (等大牛来指正)。

    现有的第一名说deepmind 是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研究院,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但是有些不一样的想法。我认为google收购deepmind是收购创新的开始,就像NASA的机器人比赛,只把奖金给前几名。个人觉得以后很可能大公司都不会再维持研究院的编制,而是通过收购startup来实现他们技术更新。未来很多有意思的科研应该是在startup里完成的,startup本身就是一群更活跃更愿意冒险的人,而科研也应如是。而大公司就像NASA只把奖金付给比赛获胜选手一样,翻那些取得成功技术创新的startup牌子。

    工业界的研究院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一方面研究院的研究员热爱那些高大上但和产品不直接相关的技术突破,另外一方面大部分研究院本身不控制产品,所以很多技术突破不能直接应用到产品上,产品方面的leader也不喜欢一部分光吹牛不能干活的研究员。

    下面是另外一个问题里关于华为某研究院的截图 :

    陆陆续续经历或者接触过好几个公司的研究院,最土豪的莫过于microsoft research,funding和产品部门完全独立,所以研究员有完全的自由去从事研究,但是一般为产品服务才能升职快,学术神牛不包含在内。google research, 定位就偏产品一些,即便核心 research,也都是挂靠在几个产品下面。我大yahoo labs 的定位是夹在他们中间,funding自由,但是方向上要对公司业务有作用。还有 ibm research, 据说研究院的老大要主动去找产品部门要钱。虽然工业界研究院各有各的定位,但大的处境并没有什么区别。

    每个公司的钱都不是白来的,陆陆续续大家都发现投入在research上的回报不够高。所以最近几年工业界的研究院一直在缩小规模,google 先是尝试 google x 的模式,做大型工程化的科研项目,结果也不是特别成功。google 收购 moto 以后,moto 的 atap 又成为一块新的试验田。 atap 的多数项目都被限制在两年时间内,在这之后,新项目要么被放弃,要么转入谷歌,要么分拆成独立公司或授权给其他公司。而且在两年后,atap 将更换项目负责人,多数情况下会聘请外部专家

    从事工程化的研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能够预见到现有的技术环境是否足够来接受这些产品。很多时候,因为整个环境还没有准备好,超前但有些欠缺的研究项目不足以催熟整个市场而导致失败。最好的例子就是ipad之前,微软2001年提出平板电脑,但技术市场以及infrastructure都没有准备好。google atap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fast failure。在投入大量钱之前,让会失败掉的项目失败掉。

    其实最著名的工程化研究就是nasa的各种登月计划。NASA当年也出过很多闹剧, 花150万美金研发太空笔 ,而前苏联童鞋用铅笔在太空里写字。但是后来NASA的登月机器人项目就修改了思路,他们通过高额比赛奖金来吸引参赛者,每一年都会收到很多参赛方案,但只有前几名才能拿到比赛奖金。湾区有一个Bay Area Biped Robot Meetup,每次过去,都能看见退休的工程师们在家里磨拳擦掌,倒腾出各种机器人要去参赛。这个就是最经典的pay for winners。

    现在业界的公司哲学都在改变,不像过去看见别人实现了一个特别牛逼的技术,自己就找人copycat,更常见的是 pay for winners。因为今天的it公司普遍估值很高,所以如果能通过钱来收购搞定,那都不算什么事。facebook 花大价钱买下whatsapp,又想买snapchat。买不下snapchat,才用自己开发的copycat来威胁

    . https://www.facebook.com/yann.lecun/posts/10152348155137143
    . 华为的诺亚方舟实验室在华为企业中的地位如何? – 华为
    . 谷歌实验室研发项目定期限:两年定成败去留
    . The Fisher Space Pen
    . NASA’s Centennial Challenges: Sample Return Robot
    . Is Facebook creating a Snapchat copycat again?
    . http://arxiv.org/abs/1312.5602

    google每次收购基本上都是为了买人才买技术专利,至于这个收购公司的产品根本没兴趣。看似成本很高,但是相比自己培养人才,从时间上绝对是走了捷径!作者:罗韵-极视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13307/answer/1205335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DeepMind的paper,这篇paper的作者有一大堆,但偏偏不包含了3位创始人,我觉得这反而更能看出来实验室大部分的deepminder在做些什么。有点小私心,可能这篇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篇paper,研究的内容比较偏基础性,同时结合了认知科学。

    Early Visual Concept Learning with Unsupervised Deep Learning (https://arxiv.org/abs/1606.05579)
    主要做的方向是早期视觉,结合神经科学给无监督提供supervised,从而做RL。

    三个关键词:早期视觉、神经科学、无监督。

    光是这三个关键词,基本都是计算机视觉的圣环级别的领域,居然一篇paper里面,全部搞上了,我个人觉得基本就已经知道DeepMind的地位了。

    另外,再附一篇AlphaGo主程讲解的强化学习Google Deepmind大神David Silver带你认识强化学习 , 必须纠正一点的是,AlphaGo其实主要用到的并不是深度学习,而是强化学习,所以,高票答主提到的DeepMind主要做的是深度学习,其实不完全正确,正确来说应该是强化学习+神经认知,未来的目标就是希望走上自学习。

    1.一个具有十分高级人工智能的游戏,2.一个面向电子商务的更为智能的推荐系统,3.一个和图像处理有关的项目。那么我就简单说一下对这几个项目的理解。
    1.高级智能游戏,不知道这里所指的是不是电子竞技类游戏的高级AI设计,玩过魔兽、星际的玩家都知道,刚开始玩的时候一般都会和电脑玩一玩,练一练,而大多数游戏的AI设置过于简单,玩几把之后就会熟知其中的套路,此时电脑无论是作为对手还是队友都显得打法太过死板,致使游戏失去乐趣,想找高手打人家又没时间陪你玩,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游戏玩家缩水和部分玩家水平不易提高,就算是度过了菜鸟期的玩家联网打游戏也会受到网速等条件限制,如果能设计出特别符合人类思维的AI那将是部分游戏玩家的福音,因为对于不想上网被虐或者忍受不了延迟的玩家们,不用再对着电脑喊独孤求败。可这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战术千变万化,不可能面面俱到,实现所有可能性的判断又将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成千上万次的判断(就像小时候玩的象棋游戏,选大师级别的电脑因为应用的数据库更大,虽然更精准,但是走棋速度极慢),完成这一工程的工作量实在巨大,而且必须不断更新新战术才能保证AI的强大,做到速度与智能的平衡则更是难上加难,而且玩家对于AI的重视程度显然不是特别大,再好的AI也不如人类对手,所以热门游戏中专注AI设计的也很少。
    2.电子商务高端推荐系统,我认为后两个项目对于谷歌的关系可能更大,其中这个项目可能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挖掘算法开发。因为更加智能的电子商务推荐系统必然是基于庞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对于google而言,数据正是他的强项。这个系统完成之后可能做成App也可能做成网站,对于网购时盲目搜索的我们确实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3.图像处理相关,其实我个人对图像处理非常感兴趣,机器视觉在机器人领域的地位也无需多言,机器视觉也几乎可以在任何功能上的机器人身上找到用武之地,就像人一样,眼睛处理的信息量绝对优于其他的五官,优秀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使视觉传感器成为名符其实的万能传感器。可是据说google并不会让deepmind进入其机器人部门,那么我能想到的收购原因有两点:其一,三维地图精确重建;其二,图片搜索功能的开展。三维重建已经研究了很久了,goole在这方面也有一定建树,google earth 用的是卫星拍摄,如果想在这方面进一步发展的话,最有可能是军方的项目,利用无人机等设备航拍取图。goole更有可能进行的是图片搜索,如果手机扫一扫功能不只能扫二维码,那么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更方便一点呢?

  7. IT发骚友说道:

    在我所接触的几个领域(HCI, CV, IR, ML)里,计算机研究似乎一直被北美近亲繁殖出来的学术体系所把持,让人觉得北美是当下计算机研究的中心。

    前几年 DeepLearning 突然间火热以后,各个领域陆续被各种带deep字眼的论文观光。看多了就有些失望,好多论文其实就是拼钱多拼机子好,试出各种牛逼的配置。13年第一次看到deepmind的工作时就觉得眼前一亮,就像是生物学家看到大洋洲上独立于主流的进化路线。英国这帮人在主流之外选择了这条独特进化路线,而这条路线或许才是正确的研究方向。相比于我的浅薄,去年facebook ai research的老大 Yann LeCun 把搞deep learning的研究人员分为四类 ,并说明 加点路线 无分贵贱:
    希望通过研究deep learning来理解如何学习以及思考这个基础过程是怎样的。
    希望通过研究deep learning来解决实际问题,但对于神经科学毫无兴趣。
    希望通过研究deep learning来理解智能,并制造出智能,同时也会借鉴大脑工作原理。
    主要研究大脑工作原理,希望建立一个智能系统,通过研究这个模拟系统如何工作,来促进对大脑工作原理的理解。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any of these approaches to research.
    DeepMind 属于第一类和第三类的交接处,可能是因为创始人的关系,他们的论文总是带着很强的认知科学色彩。

    DeepMind的工作感动之处在于他们的方法本身并不超前,论文里的方法很多都是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工作。DeepMind 的几篇论文的套路 都是用认知科学的思路来指导实现,同时特别巧妙地定义了问题。当这些困扰人们许久的问题让人们看到被解决的希望,大家都g点了。以著名的Playing Atari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为例,这篇论文其实一开始是发在NIPS workshop,而不是在NIPS上。原谅我世俗地认为这篇论文的research contribution可能并不那么大 (等大牛来指正)。

    现有的第一名说deepmind 是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研究院,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但是有些不一样的想法。我认为google收购deepmind是收购创新的开始,就像NASA的机器人比赛,只把奖金给前几名。个人觉得以后很可能大公司都不会再维持研究院的编制,而是通过收购startup来实现他们技术更新。未来很多有意思的科研应该是在startup里完成的,startup本身就是一群更活跃更愿意冒险的人,而科研也应如是。而大公司就像NASA只把奖金付给比赛获胜选手一样,翻那些取得成功技术创新的startup牌子。

    工业界的研究院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一方面研究院的研究员热爱那些高大上但和产品不直接相关的技术突破,另外一方面大部分研究院本身不控制产品,所以很多技术突破不能直接应用到产品上,产品方面的leader也不喜欢一部分光吹牛不能干活的研究员。

    下面是另外一个问题里关于华为某研究院的截图 :

    陆陆续续经历或者接触过好几个公司的研究院,最土豪的莫过于microsoft research,funding和产品部门完全独立,所以研究员有完全的自由去从事研究,但是一般为产品服务才能升职快,学术神牛不包含在内。google research, 定位就偏产品一些,即便核心 research,也都是挂靠在几个产品下面。我大yahoo labs 的定位是夹在他们中间,funding自由,但是方向上要对公司业务有作用。还有 ibm research, 据说研究院的老大要主动去找产品部门要钱。虽然工业界研究院各有各的定位,但大的处境并没有什么区别。

    每个公司的钱都不是白来的,陆陆续续大家都发现投入在research上的回报不够高。所以最近几年工业界的研究院一直在缩小规模,google 先是尝试 google x 的模式,做大型工程化的科研项目,结果也不是特别成功。google 收购 moto 以后,moto 的 atap 又成为一块新的试验田。 atap 的多数项目都被限制在两年时间内,在这之后,新项目要么被放弃,要么转入谷歌,要么分拆成独立公司或授权给其他公司。而且在两年后,atap 将更换项目负责人,多数情况下会聘请外部专家

    从事工程化的研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人能够预见到现有的技术环境是否足够来接受这些产品。很多时候,因为整个环境还没有准备好,超前但有些欠缺的研究项目不足以催熟整个市场而导致失败。最好的例子就是ipad之前,微软2001年提出平板电脑,但技术市场以及infrastructure都没有准备好。google atap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fast failure。在投入大量钱之前,让会失败掉的项目失败掉。

    其实最著名的工程化研究就是nasa的各种登月计划。NASA当年也出过很多闹剧, 花150万美金研发太空笔 ,而前苏联童鞋用铅笔在太空里写字。但是后来NASA的登月机器人项目就修改了思路,他们通过高额比赛奖金来吸引参赛者,每一年都会收到很多参赛方案,但只有前几名才能拿到比赛奖金。湾区有一个Bay Area Biped Robot Meetup,每次过去,都能看见退休的工程师们在家里磨拳擦掌,倒腾出各种机器人要去参赛。这个就是最经典的pay for winners。

    现在业界的公司哲学都在改变,不像过去看见别人实现了一个特别牛逼的技术,自己就找人copycat,更常见的是 pay for winners。因为今天的it公司普遍估值很高,所以如果能通过钱来收购搞定,那都不算什么事。facebook 花大价钱买下whatsapp,又想买snapchat。买不下snapchat,才用自己开发的copycat来威胁

    . https://www.facebook.com/yann.lecun/posts/10152348155137143
    . 华为的诺亚方舟实验室在华为企业中的地位如何? – 华为
    . 谷歌实验室研发项目定期限:两年定成败去留
    . The Fisher Space Pen
    . NASA’s Centennial Challenges: Sample Return Robot
    . Is Facebook creating a Snapchat copycat again?
    . http://arxiv.org/abs/1312.5602

    google每次收购基本上都是为了买人才买技术专利,至于这个收购公司的产品根本没兴趣。看似成本很高,但是相比自己培养人才,从时间上绝对是走了捷径!作者:罗韵-极视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13307/answer/1205335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DeepMind的paper,这篇paper的作者有一大堆,但偏偏不包含了3位创始人,我觉得这反而更能看出来实验室大部分的deepminder在做些什么。有点小私心,可能这篇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篇paper,研究的内容比较偏基础性,同时结合了认知科学。

    Early Visual Concept Learning with Unsupervised Deep Learning (https://arxiv.org/abs/1606.05579)
    主要做的方向是早期视觉,结合神经科学给无监督提供supervised,从而做RL。

    三个关键词:早期视觉、神经科学、无监督。

    光是这三个关键词,基本都是计算机视觉的圣环级别的领域,居然一篇paper里面,全部搞上了,我个人觉得基本就已经知道DeepMind的地位了。

    另外,再附一篇AlphaGo主程讲解的强化学习Google Deepmind大神David Silver带你认识强化学习 , 必须纠正一点的是,AlphaGo其实主要用到的并不是深度学习,而是强化学习,所以,高票答主提到的DeepMind主要做的是深度学习,其实不完全正确,正确来说应该是强化学习+神经认知,未来的目标就是希望走上自学习。

    1.一个具有十分高级人工智能的游戏,2.一个面向电子商务的更为智能的推荐系统,3.一个和图像处理有关的项目。那么我就简单说一下对这几个项目的理解。
    1.高级智能游戏,不知道这里所指的是不是电子竞技类游戏的高级AI设计,玩过魔兽、星际的玩家都知道,刚开始玩的时候一般都会和电脑玩一玩,练一练,而大多数游戏的AI设置过于简单,玩几把之后就会熟知其中的套路,此时电脑无论是作为对手还是队友都显得打法太过死板,致使游戏失去乐趣,想找高手打人家又没时间陪你玩,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游戏玩家缩水和部分玩家水平不易提高,就算是度过了菜鸟期的玩家联网打游戏也会受到网速等条件限制,如果能设计出特别符合人类思维的AI那将是部分游戏玩家的福音,因为对于不想上网被虐或者忍受不了延迟的玩家们,不用再对着电脑喊独孤求败。可这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战术千变万化,不可能面面俱到,实现所有可能性的判断又将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成千上万次的判断(就像小时候玩的象棋游戏,选大师级别的电脑因为应用的数据库更大,虽然更精准,但是走棋速度极慢),完成这一工程的工作量实在巨大,而且必须不断更新新战术才能保证AI的强大,做到速度与智能的平衡则更是难上加难,而且玩家对于AI的重视程度显然不是特别大,再好的AI也不如人类对手,所以热门游戏中专注AI设计的也很少。
    2.电子商务高端推荐系统,我认为后两个项目对于谷歌的关系可能更大,其中这个项目可能是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挖掘算法开发。因为更加智能的电子商务推荐系统必然是基于庞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对于google而言,数据正是他的强项。这个系统完成之后可能做成App也可能做成网站,对于网购时盲目搜索的我们确实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3.图像处理相关,其实我个人对图像处理非常感兴趣,机器视觉在机器人领域的地位也无需多言,机器视觉也几乎可以在任何功能上的机器人身上找到用武之地,就像人一样,眼睛处理的信息量绝对优于其他的五官,优秀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使视觉传感器成为名符其实的万能传感器。可是据说google并不会让deepmind进入其机器人部门,那么我能想到的收购原因有两点:其一,三维地图精确重建;其二,图片搜索功能的开展。三维重建已经研究了很久了,goole在这方面也有一定建树,google earth 用的是卫星拍摄,如果想在这方面进一步发展的话,最有可能是军方的项目,利用无人机等设备航拍取图。goole更有可能进行的是图片搜索,如果手机扫一扫功能不只能扫二维码,那么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更方便一点呢?

  8. 图灵Don说道:

    被 Google 放弃的东西,哪怕是付费都愿意用下去:

    Google Notebook: 曾经的网页剪切王者,选择一段话,鼠标右键“复制到Google notebook”,在Notebook里面可以用上Google 引以为傲的搜索,分类,分享,突然说关就关。
    答主从2008年用到2011年,最后笔记只能导入Google docs

    Google Reader:RSS阅读效率和技术依然独步天下,如今的RSS阅读器登陆后需要时间载入RSS文章,而GR是唯一一个在服务器端载入文章的,你登陆后看到的直接就是最新的东西。超强的搜索功能目前的feedly收费版都达不到,到后期甚至具备了sns一样的功能:你可以分享文章给同样使用GR的朋友,你赞,评价的文章会出现在朋友的时间轴中,很像如今的知乎首页。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堆废物统计数据,答主从2007年用到2012年关闭,现在转用了Feedly Pro非常不满意:

    Picasa:桌面版已经挂掉了,一部分技术,例如人脸识别被弄去了Google Photo app,网页分享库被Google photo替代了。他的桌面程序曾经是最易用,速度超快,功能最完善的照片修图管理程序之一,最早支持人脸识别,滤镜,根据照片色彩归类,加水印,批量缩图,嵌入和管理地理位置信息,做照片合集,打印相册,Win/Mac通吃,还能共享数据库。由于常年不更新Raw支持库,答主慢慢转向了Lightroom。

    所以最让答主不能理解的是:

    Google的某个软件、技术、产品在某个时期完全是市场上最好,最强大、最易用的,把竞争对手甩得很远,甚至都没有竞争对手,然后他做着做着就放弃掉了,无视用户如何恳求和支持…既然你喜欢虎头蛇尾,不花精力去维护,何不一开始就别吊人胃口?

    如果你执意要把Google的产品当作你的工作生活必需品,一点长者的经验:
    1. 首先是Google的东西容易被墙,所以如果需要分享给家人,朋友,慎重考虑。
    2. 其次是用的时候一定要想好退路,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3. 绝对不要相信Google的新潮App,如果第三方有替代品,一定不要首选Google。
    4. 切记别用Google的SNS,buzz,wave,以及马上快死的G+都是前车之鉴

    最后,姐妹回答:微软有哪些著名的烂尾项目? – Ryan Woo 的回答

    有些东西好歹还上市,有些东西则是开了发布会,公布了价格,结果却没上市。就比如这货
    有些朋友不知道这个东西,补个上手体验老文:
    【不完整的Q】Nexus Q 上手体验 – LCLの海 – 知乎专栏

    Chrome OS:前途不明。
    Dart
    Google Answers
    Google Base
    Google Blog Search
    Google Buzz
    Google Code
    Google Code Search
    Google Desktop
    Google Dictionary
    Google Glass:前途不明。
    Google Groups:几乎所有项目成员都被各种理由调去Google+,缺乏维护很多年了。Spam泛滥成灾、形同鬼城。不过似乎受到某些地下社区的青睐。由于长期免费,仍有一些著名开源软件使用它的邮件列表。

    Google Health
    Google iGoogle
    Google Jaiku
    Google Knol
    Google Labs
    Google Latitude
    Google Lively
    Google Nexus Q
    Google Notebook
    Google Pack(谷歌软件精选)
    Google Picasa
    Google Reader:放弃自动化聚合的最后希望去拥抱社交网络,项目解散后全体人员被Google+收编。间接导致Atom/RSS失去支持、持续衰退。包括Google+在内,各国SNS成为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

    Google Talk
    Google TV:由Android TV取代。与罗技合作Revue电视机顶盒,结局是罗技亏损高达1亿美元。
    Google Voice:以拙劣的方式被整合进Hangouts。收购Gizmo5目的何在?
    Google Wave
    Google Web Accelerator
    Orkut

    谷歌中国
    谷歌拼音输入法(Windows)
    谷歌时惠
    谷歌热榜
    谷歌生活
    谷歌问答
    谷歌音乐

    谷歌音乐。

    当时大家都在百度、搜狗下歌,下载的歌标题、歌手、专辑信息经常是乱七八糟,放进ipod里面更是一团乱(我就在itunes里把每首歌的信息都手动编辑,然而并不是处女座==)。

    相比之下,谷歌做得特别用心,歌曲信息都全不说,还都是有版权的。最厉害的是它有个叫泡泡选歌的功能(页面上真的有五颜六色的气泡,随意点),可以按音色、类型多个维度发现好歌。清爽整洁,像是强迫症们搞出来的。

    可惜,没有然后了。

    虽然现在用网易音乐最多,但最想念的还是谷歌音乐,和里面大量的滚石唱片。

    波士顿动力公司相关项目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r-toyota-in-talks-to-buy-robotics-divisions-from-alphabet-nikkei-2016-6
    找到的消息是Google正在与丰田洽谈出售事宜,最终结果截至目前貌似没有披露。
    据说:GoogleX发言人表示因为Google警惕机器人在未来可能替代人类进行工作,人类会面临此种威胁,然后就想卖了Boston Dynamics
    http://www.mytechbits.com/google-wants-to-sell-boston-dynamics/981229338/

    Google Wave,当年号称要对电子邮件发起革命,而且设计本身的实时性和扩展性强大到没朋友,至少从程序员的角度看现在不可一世的 Slack 在功能上都没有超出 Google Wave 划出来的圈子,以及市面上大量的实时协作网页版的软件。然而作为一款失败的产品理念再先进还是很难真实地活下来,说真的细节 geek 到没法用。貌似最终也就坚持了五年然后被砍了。其中的好多功能,协同编辑,在 Google Docs 里还能继续使用。至于对 email 发起革命,反而是功能看起弱到爆的 inbox 火起来了。

    Chrome OS。现在干掉了,又重头写一个。果然是geek就喜欢造轮子,但是这是工作啊,怎么能玩玩。聊天软件也是做了七八遍,我觉得可以给Google的项目都加上一个“重写系数”,然后发论文研究一下这个系数跟其他指标的关系是什么,预测下一个被重写的项目。

    这个项目可以跟预测下一个被干掉的项目一起来。

    谷人希貌似做的是科研哇,做出个什么就不做,后来业内总会出现一个本领域大放异彩的东西。这种精神,腾讯应该学习学习嘛【手动滑稽】

    最后,Google就是一个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别的部门都是可以抛弃的,只有广告他们是万万不会丢的。

    Google Desktop真心是我最不能接受的烂尾, 虽然现在还能用, 但是已经不更新了, 永远的停在坊间流传的5.9版本.
    谷歌桌面最好的就是完美的支持了IBM Notes的邮件系统, Notes的使用覆盖面在各行各业还是很广的.

    双击ctrl可以跳出搜索栏, 安装了Notes插件之后可以直接搜索邮件全文.
    对于邮件归档已经超过几十G的的用户来说, 大大的减轻了工作量.

    举个例子, 突然有人问你, 哎, 12年的那个标书你还记得么?
    我可以说, 有.

    然后双击ctrl, 跳出的搜索框中输入, "2012 投标", 点击回车, 不到2秒, 搜索结果出来了.
    玩户外的为My tracks默哀。多实用多简洁的App啊, 只记录路线相关的关键信息,导出数据跟谷歌地图完美兼容,是我纪录每次徒步的好帮手。现在索性都不记录了。

    就今天的新闻

    “谷歌终止Hangouts直播,YouTube Live上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最大的问题是内部产品开发混乱,比如光是手机聊天就有好几个产品互相内斗,结果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进入行业一线。
    近日,谷歌在视频直播产品方面采取了精简举动,宣布将停止Hangouts的一个直播功能,全力发展YouTube直播。

    reader对我影响最大,google code算一个。从此再也不相信云服务,哪怕它的后台公司再牛逼。类似的事,微软的live space关闭也算一个,从此不再写博客。

    半夜起来交代码(雾),顺路简单介绍下咕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雾)的情况吧,
    1. 工作
    上海的Eng集中在环球金融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内部的形状和甜甜圈差不多,中间是电梯,周围是办公区域,这边工作环境比较开放,站起来可以看到整个team,然后四处散落着一些会议室休息室。窗外景色很赞
    椅子和升降桌都Haworth家的,没有那些用herman miller的土豪,但是还是很舒服。开发用的工作站配置不错,32G内存勉强够用,显示器双24,笔记本可选,然后各种小配件小设备都可以在内网上申请。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能在office里找到,除了清洁手办用的刷子(雾
    (某天楼里大停电时拍的)

    2. 娱乐
    这边因为地方限制,娱乐设施不多,打打台球乒乓球还是可以的,以前有个小图书馆可以打打Xbox,我入职之后已经改造成按摩室了。有健身房,带浴室,然而我并不去。每层楼有若干零食间,东西都是免费的。
    (零食间的爆米花机,材料有点过期,但是没关系,能吃!)
    (我最爱喝的气泡水!)

    3. 吃
    工作日供应三餐,都是自助,每天菜单都不同。
    早餐十点就没了,所以我很少有机会吃上QwQ,上面是我最爱的番茄牛腩面和培根(请无视掉绿油油的黄瓜汁)。
    咸鸡+蔬菜+锅贴+蛋糕,吃法有点不健康。。。
    扇贝
    超级好吃的三文鱼!
    午餐较为丰盛,荤素搭配也不错,清淡的重口的都能吃到。
    茶树菇牛柳+烧鹅
    周五下午有下午茶,都是一些不太健康的油炸食品,还有红酒,所以每周五晚上都是酒后coding,感觉棒棒哒~
    椒盐小土豆和披萨
    烤猪颈肉,吃多了容易腻。
    超级好吃的布丁
    待我发现小蛋糕很好吃之后我就抛弃米饭了
    TGIF上吃到的小龙虾,厨师们都棒棒哒!
    去年感恩节的火鸡
    ritz carlton厨师来公司交流学习(雾)时做的披萨

    ==============================================================
    我要声明一点我还没吃胖!起码偶尔还能女装一下做个网骗(逃

    轮子哥随手一黑就有几十个赞,下面说Google好的都被按到0票以下,看来我司没把握好知乎这片舆论阵地啊。

    我来说我觉得我司最奢侈的一些项目吧:正规尺寸的足球场一个,设备齐全的保龄球道四条,全年开放的游泳池一个(25米泳道),封闭乒乓球室n个(n>5,没统计具体数字,有的带发球机),每栋楼都有毛巾和卫生用品齐全的淋浴间。

    别的什么零食台球游戏机之类的,我觉得跟上面的几项比起来也就都无所谓了。

    ———-
    发现我也被反对到0票以下了,只好上几张图了(均来自公开网络搜索,拍摄时间跨度很
    半夜起来交代码(雾),顺路简单介绍下咕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雾)的情况吧,多图。

    1. 工作
    上海的Eng集中在环球金融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内部的形状和甜甜圈差不多,中间是电梯,周围是办公区域,这边工作环境比较开放,站起来可以看到整个team,然后四处散落着一些会议室休息室。窗外景色很赞
    椅子和升降桌都Haworth家的,没有那些用herman miller的土豪,但是还是很舒服。开发用的工作站配置不错,32G内存勉强够用,显示器双24,笔记本可选,然后各种小配件小设备都可以在内网上申请。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能在office里找到,除了清洁手办用的刷子(雾
    (某天楼里大停电时拍的)

    2. 娱乐
    这边因为地方限制,娱乐设施不多,打打台球乒乓球还是可以的,以前有个小图书馆可以打打Xbox,我入职之后已经改造成按摩室了。有健身房,带浴室,然而我并不去。每层楼有若干零食间,东西都是免费的。
    (零食间的爆米花机,材料有点过期,但是没关系,能吃!)
    (我最爱喝的气泡水!)

    3. 吃
    工作日供应三餐,都是自助,每天菜单都不同。
    早餐十点就没了,所以我很少有机会吃上QwQ,上面是我最爱的番茄牛腩面和培根(请无视掉绿油油的黄瓜汁)。
    咸鸡+蔬菜+锅贴+蛋糕,吃法有点不健康。。。
    扇贝
    超级好吃的三文鱼!
    午餐较为丰盛,荤素搭配也不错,清淡的重口的都能吃到。
    茶树菇牛柳+烧鹅
    周五下午有下午茶,都是一些不太健康的油炸食品,还有红酒,所以每周五晚上都是酒后coding,感觉棒棒哒~
    椒盐小土豆和披萨
    烤猪颈肉,吃多了容易腻。
    超级好吃的布丁
    待我发现小蛋糕很好吃之后我就抛弃米饭了
    TGIF上吃到的小龙虾,厨师们都棒棒哒!
    去年感恩节的火鸡
    ritz carlton厨师来公司交流学习(雾)时做的披萨

    ==============================================================
    我要声明一点我还没吃胖!起码偶尔还能女装一下做个网骗(逃
    编辑于 2015-07-16 178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paradisor 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1158 人赞同
    轮子哥随手一黑就有几十个赞,下面说Google好的都被按到0票以下,看来我司没把握好知乎这片舆论阵地啊。

    我来说我觉得我司最奢侈的一些项目吧:正规尺寸的足球场一个,设备齐全的保龄球道四条,全年开放的游泳池一个(25米泳道),封闭乒乓球室n个(n>5,没统计具体数字,有的带发球机),每栋楼都有毛巾和卫生用品齐全的淋浴间。

    别的什么零食台球游戏机之类的,我觉得跟上面的几项比起来也就都无所谓了。

    —最失望的是Google Reader,因为不挣钱就停止掉了。谷歌桌面算不?xp下全盘搜索超级利器,看说明win7下也能用,搜以前文件中个关键字秒出阿,可惜停止更新了。作者:图灵D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847333/answer/550112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谷歌环境好,员工福利好,这是结果而非原因。

    知乎像谷歌这么搞,很快倒闭,原因在于没有那种收入过上那种生活,很快入不敷出。

    谷歌 2014 年营收 660 亿美元,净利 144.4 亿美元。

    截至2014年9月30日,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共雇佣55030名全职员工(其中谷歌业务部门员工51564人,摩托罗拉移动员工总数为3466人)。

    按55030名员工计算,相当于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4万;每名员工创造净利2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1万。

    要是知乎的一两百号员工能每人创造744万营收、161万净利,你们可以过得比谷歌还好。任何一个公司员工创造的收益能超过谷歌,你们都可以过得比他们好。

    作为对比:

    2014年,百度收入490.52亿元,净利润131.87亿元。按2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收入245万元,创造净利66万元。

    2014年,腾讯总营收789.32亿元,净利润242.24亿元。按25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315万元,创造净利97万元。

    2014年,阿里巴巴收入525.04亿元,净利润234亿元。按3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75万元,创造净利78万元。

    从单人创造营收指标看,腾讯单人创造315万营收,大大高于百度245万和阿里巴巴175万。

    不过你需要注意,虽然腾讯人效比最高,也不及谷歌一半。想达到谷歌的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
    谷歌环境好,员工福利好,这是结果而非原因。

    知乎像谷歌这么搞,很快倒闭,原因在于没有那种收入过上那种生活,很快入不敷出。

    谷歌 2014 年营收 660 亿美元,净利 144.4 亿美元。

    截至2014年9月30日,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共雇佣55030名全职员工(其中谷歌业务部门员工51564人,摩托罗拉移动员工总数为3466人)。

    按55030名员工计算,相当于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4万;每名员工创造净利2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1万。

    要是知乎的一两百号员工能每人创造744万营收、161万净利,你们可以过得比谷歌还好。任何一个公司员工创造的收益能超过谷歌,你们都可以过得比他们好。

    作为对比:

    2014年,百度收入490.52亿元,净利润131.87亿元。按2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收入245万元,创造净利66万元。

    2014年,腾讯总营收789.32亿元,净利润242.24亿元。按25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315万元,创造净利97万元。

    2014年,阿里巴巴收入525.04亿元,净利润234亿元。按3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75万元,创造净利78万元。

    从单人创造营收指标看,腾讯单人创造315万营收,大大高于百度245万和阿里巴巴175万。

    不过你需要注意,虽然腾讯人效比最高,也不及谷歌一半。想达到谷歌的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

  9. 图灵Don说道:

    被 Google 放弃的东西,哪怕是付费都愿意用下去:

    Google Notebook: 曾经的网页剪切王者,选择一段话,鼠标右键“复制到Google notebook”,在Notebook里面可以用上Google 引以为傲的搜索,分类,分享,突然说关就关。
    答主从2008年用到2011年,最后笔记只能导入Google docs

    Google Reader:RSS阅读效率和技术依然独步天下,如今的RSS阅读器登陆后需要时间载入RSS文章,而GR是唯一一个在服务器端载入文章的,你登陆后看到的直接就是最新的东西。超强的搜索功能目前的feedly收费版都达不到,到后期甚至具备了sns一样的功能:你可以分享文章给同样使用GR的朋友,你赞,评价的文章会出现在朋友的时间轴中,很像如今的知乎首页。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堆废物统计数据,答主从2007年用到2012年关闭,现在转用了Feedly Pro非常不满意:

    Picasa:桌面版已经挂掉了,一部分技术,例如人脸识别被弄去了Google Photo app,网页分享库被Google photo替代了。他的桌面程序曾经是最易用,速度超快,功能最完善的照片修图管理程序之一,最早支持人脸识别,滤镜,根据照片色彩归类,加水印,批量缩图,嵌入和管理地理位置信息,做照片合集,打印相册,Win/Mac通吃,还能共享数据库。由于常年不更新Raw支持库,答主慢慢转向了Lightroom。

    所以最让答主不能理解的是:

    Google的某个软件、技术、产品在某个时期完全是市场上最好,最强大、最易用的,把竞争对手甩得很远,甚至都没有竞争对手,然后他做着做着就放弃掉了,无视用户如何恳求和支持…既然你喜欢虎头蛇尾,不花精力去维护,何不一开始就别吊人胃口?

    如果你执意要把Google的产品当作你的工作生活必需品,一点长者的经验:
    1. 首先是Google的东西容易被墙,所以如果需要分享给家人,朋友,慎重考虑。
    2. 其次是用的时候一定要想好退路,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3. 绝对不要相信Google的新潮App,如果第三方有替代品,一定不要首选Google。
    4. 切记别用Google的SNS,buzz,wave,以及马上快死的G+都是前车之鉴

    最后,姐妹回答:微软有哪些著名的烂尾项目? – Ryan Woo 的回答

    有些东西好歹还上市,有些东西则是开了发布会,公布了价格,结果却没上市。就比如这货
    有些朋友不知道这个东西,补个上手体验老文:
    【不完整的Q】Nexus Q 上手体验 – LCLの海 – 知乎专栏

    Chrome OS:前途不明。
    Dart
    Google Answers
    Google Base
    Google Blog Search
    Google Buzz
    Google Code
    Google Code Search
    Google Desktop
    Google Dictionary
    Google Glass:前途不明。
    Google Groups:几乎所有项目成员都被各种理由调去Google+,缺乏维护很多年了。Spam泛滥成灾、形同鬼城。不过似乎受到某些地下社区的青睐。由于长期免费,仍有一些著名开源软件使用它的邮件列表。

    Google Health
    Google iGoogle
    Google Jaiku
    Google Knol
    Google Labs
    Google Latitude
    Google Lively
    Google Nexus Q
    Google Notebook
    Google Pack(谷歌软件精选)
    Google Picasa
    Google Reader:放弃自动化聚合的最后希望去拥抱社交网络,项目解散后全体人员被Google+收编。间接导致Atom/RSS失去支持、持续衰退。包括Google+在内,各国SNS成为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

    Google Talk
    Google TV:由Android TV取代。与罗技合作Revue电视机顶盒,结局是罗技亏损高达1亿美元。
    Google Voice:以拙劣的方式被整合进Hangouts。收购Gizmo5目的何在?
    Google Wave
    Google Web Accelerator
    Orkut

    谷歌中国
    谷歌拼音输入法(Windows)
    谷歌时惠
    谷歌热榜
    谷歌生活
    谷歌问答
    谷歌音乐

    谷歌音乐。

    当时大家都在百度、搜狗下歌,下载的歌标题、歌手、专辑信息经常是乱七八糟,放进ipod里面更是一团乱(我就在itunes里把每首歌的信息都手动编辑,然而并不是处女座==)。

    相比之下,谷歌做得特别用心,歌曲信息都全不说,还都是有版权的。最厉害的是它有个叫泡泡选歌的功能(页面上真的有五颜六色的气泡,随意点),可以按音色、类型多个维度发现好歌。清爽整洁,像是强迫症们搞出来的。

    可惜,没有然后了。

    虽然现在用网易音乐最多,但最想念的还是谷歌音乐,和里面大量的滚石唱片。

    波士顿动力公司相关项目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r-toyota-in-talks-to-buy-robotics-divisions-from-alphabet-nikkei-2016-6
    找到的消息是Google正在与丰田洽谈出售事宜,最终结果截至目前貌似没有披露。
    据说:GoogleX发言人表示因为Google警惕机器人在未来可能替代人类进行工作,人类会面临此种威胁,然后就想卖了Boston Dynamics
    http://www.mytechbits.com/google-wants-to-sell-boston-dynamics/981229338/

    Google Wave,当年号称要对电子邮件发起革命,而且设计本身的实时性和扩展性强大到没朋友,至少从程序员的角度看现在不可一世的 Slack 在功能上都没有超出 Google Wave 划出来的圈子,以及市面上大量的实时协作网页版的软件。然而作为一款失败的产品理念再先进还是很难真实地活下来,说真的细节 geek 到没法用。貌似最终也就坚持了五年然后被砍了。其中的好多功能,协同编辑,在 Google Docs 里还能继续使用。至于对 email 发起革命,反而是功能看起弱到爆的 inbox 火起来了。

    Chrome OS。现在干掉了,又重头写一个。果然是geek就喜欢造轮子,但是这是工作啊,怎么能玩玩。聊天软件也是做了七八遍,我觉得可以给Google的项目都加上一个“重写系数”,然后发论文研究一下这个系数跟其他指标的关系是什么,预测下一个被重写的项目。

    这个项目可以跟预测下一个被干掉的项目一起来。

    谷人希貌似做的是科研哇,做出个什么就不做,后来业内总会出现一个本领域大放异彩的东西。这种精神,腾讯应该学习学习嘛【手动滑稽】

    最后,Google就是一个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别的部门都是可以抛弃的,只有广告他们是万万不会丢的。

    Google Desktop真心是我最不能接受的烂尾, 虽然现在还能用, 但是已经不更新了, 永远的停在坊间流传的5.9版本.
    谷歌桌面最好的就是完美的支持了IBM Notes的邮件系统, Notes的使用覆盖面在各行各业还是很广的.

    双击ctrl可以跳出搜索栏, 安装了Notes插件之后可以直接搜索邮件全文.
    对于邮件归档已经超过几十G的的用户来说, 大大的减轻了工作量.

    举个例子, 突然有人问你, 哎, 12年的那个标书你还记得么?
    我可以说, 有.

    然后双击ctrl, 跳出的搜索框中输入, "2012 投标", 点击回车, 不到2秒, 搜索结果出来了.
    玩户外的为My tracks默哀。多实用多简洁的App啊, 只记录路线相关的关键信息,导出数据跟谷歌地图完美兼容,是我纪录每次徒步的好帮手。现在索性都不记录了。

    就今天的新闻

    “谷歌终止Hangouts直播,YouTube Live上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最大的问题是内部产品开发混乱,比如光是手机聊天就有好几个产品互相内斗,结果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进入行业一线。
    近日,谷歌在视频直播产品方面采取了精简举动,宣布将停止Hangouts的一个直播功能,全力发展YouTube直播。

    reader对我影响最大,google code算一个。从此再也不相信云服务,哪怕它的后台公司再牛逼。类似的事,微软的live space关闭也算一个,从此不再写博客。

    半夜起来交代码(雾),顺路简单介绍下咕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雾)的情况吧,
    1. 工作
    上海的Eng集中在环球金融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内部的形状和甜甜圈差不多,中间是电梯,周围是办公区域,这边工作环境比较开放,站起来可以看到整个team,然后四处散落着一些会议室休息室。窗外景色很赞
    椅子和升降桌都Haworth家的,没有那些用herman miller的土豪,但是还是很舒服。开发用的工作站配置不错,32G内存勉强够用,显示器双24,笔记本可选,然后各种小配件小设备都可以在内网上申请。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能在office里找到,除了清洁手办用的刷子(雾
    (某天楼里大停电时拍的)

    2. 娱乐
    这边因为地方限制,娱乐设施不多,打打台球乒乓球还是可以的,以前有个小图书馆可以打打Xbox,我入职之后已经改造成按摩室了。有健身房,带浴室,然而我并不去。每层楼有若干零食间,东西都是免费的。
    (零食间的爆米花机,材料有点过期,但是没关系,能吃!)
    (我最爱喝的气泡水!)

    3. 吃
    工作日供应三餐,都是自助,每天菜单都不同。
    早餐十点就没了,所以我很少有机会吃上QwQ,上面是我最爱的番茄牛腩面和培根(请无视掉绿油油的黄瓜汁)。
    咸鸡+蔬菜+锅贴+蛋糕,吃法有点不健康。。。
    扇贝
    超级好吃的三文鱼!
    午餐较为丰盛,荤素搭配也不错,清淡的重口的都能吃到。
    茶树菇牛柳+烧鹅
    周五下午有下午茶,都是一些不太健康的油炸食品,还有红酒,所以每周五晚上都是酒后coding,感觉棒棒哒~
    椒盐小土豆和披萨
    烤猪颈肉,吃多了容易腻。
    超级好吃的布丁
    待我发现小蛋糕很好吃之后我就抛弃米饭了
    TGIF上吃到的小龙虾,厨师们都棒棒哒!
    去年感恩节的火鸡
    ritz carlton厨师来公司交流学习(雾)时做的披萨

    ==============================================================
    我要声明一点我还没吃胖!起码偶尔还能女装一下做个网骗(逃

    轮子哥随手一黑就有几十个赞,下面说Google好的都被按到0票以下,看来我司没把握好知乎这片舆论阵地啊。

    我来说我觉得我司最奢侈的一些项目吧:正规尺寸的足球场一个,设备齐全的保龄球道四条,全年开放的游泳池一个(25米泳道),封闭乒乓球室n个(n>5,没统计具体数字,有的带发球机),每栋楼都有毛巾和卫生用品齐全的淋浴间。

    别的什么零食台球游戏机之类的,我觉得跟上面的几项比起来也就都无所谓了。

    ———-
    发现我也被反对到0票以下了,只好上几张图了(均来自公开网络搜索,拍摄时间跨度很
    半夜起来交代码(雾),顺路简单介绍下咕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雾)的情况吧,多图。

    1. 工作
    上海的Eng集中在环球金融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内部的形状和甜甜圈差不多,中间是电梯,周围是办公区域,这边工作环境比较开放,站起来可以看到整个team,然后四处散落着一些会议室休息室。窗外景色很赞
    椅子和升降桌都Haworth家的,没有那些用herman miller的土豪,但是还是很舒服。开发用的工作站配置不错,32G内存勉强够用,显示器双24,笔记本可选,然后各种小配件小设备都可以在内网上申请。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能在office里找到,除了清洁手办用的刷子(雾
    (某天楼里大停电时拍的)

    2. 娱乐
    这边因为地方限制,娱乐设施不多,打打台球乒乓球还是可以的,以前有个小图书馆可以打打Xbox,我入职之后已经改造成按摩室了。有健身房,带浴室,然而我并不去。每层楼有若干零食间,东西都是免费的。
    (零食间的爆米花机,材料有点过期,但是没关系,能吃!)
    (我最爱喝的气泡水!)

    3. 吃
    工作日供应三餐,都是自助,每天菜单都不同。
    早餐十点就没了,所以我很少有机会吃上QwQ,上面是我最爱的番茄牛腩面和培根(请无视掉绿油油的黄瓜汁)。
    咸鸡+蔬菜+锅贴+蛋糕,吃法有点不健康。。。
    扇贝
    超级好吃的三文鱼!
    午餐较为丰盛,荤素搭配也不错,清淡的重口的都能吃到。
    茶树菇牛柳+烧鹅
    周五下午有下午茶,都是一些不太健康的油炸食品,还有红酒,所以每周五晚上都是酒后coding,感觉棒棒哒~
    椒盐小土豆和披萨
    烤猪颈肉,吃多了容易腻。
    超级好吃的布丁
    待我发现小蛋糕很好吃之后我就抛弃米饭了
    TGIF上吃到的小龙虾,厨师们都棒棒哒!
    去年感恩节的火鸡
    ritz carlton厨师来公司交流学习(雾)时做的披萨

    ==============================================================
    我要声明一点我还没吃胖!起码偶尔还能女装一下做个网骗(逃
    编辑于 2015-07-16 178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paradisor 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1158 人赞同
    轮子哥随手一黑就有几十个赞,下面说Google好的都被按到0票以下,看来我司没把握好知乎这片舆论阵地啊。

    我来说我觉得我司最奢侈的一些项目吧:正规尺寸的足球场一个,设备齐全的保龄球道四条,全年开放的游泳池一个(25米泳道),封闭乒乓球室n个(n>5,没统计具体数字,有的带发球机),每栋楼都有毛巾和卫生用品齐全的淋浴间。

    别的什么零食台球游戏机之类的,我觉得跟上面的几项比起来也就都无所谓了。

    —最失望的是Google Reader,因为不挣钱就停止掉了。谷歌桌面算不?xp下全盘搜索超级利器,看说明win7下也能用,搜以前文件中个关键字秒出阿,可惜停止更新了。作者:图灵D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847333/answer/550112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谷歌环境好,员工福利好,这是结果而非原因。

    知乎像谷歌这么搞,很快倒闭,原因在于没有那种收入过上那种生活,很快入不敷出。

    谷歌 2014 年营收 660 亿美元,净利 144.4 亿美元。

    截至2014年9月30日,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共雇佣55030名全职员工(其中谷歌业务部门员工51564人,摩托罗拉移动员工总数为3466人)。

    按55030名员工计算,相当于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4万;每名员工创造净利2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1万。

    要是知乎的一两百号员工能每人创造744万营收、161万净利,你们可以过得比谷歌还好。任何一个公司员工创造的收益能超过谷歌,你们都可以过得比他们好。

    作为对比:

    2014年,百度收入490.52亿元,净利润131.87亿元。按2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收入245万元,创造净利66万元。

    2014年,腾讯总营收789.32亿元,净利润242.24亿元。按25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315万元,创造净利97万元。

    2014年,阿里巴巴收入525.04亿元,净利润234亿元。按3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75万元,创造净利78万元。

    从单人创造营收指标看,腾讯单人创造315万营收,大大高于百度245万和阿里巴巴175万。

    不过你需要注意,虽然腾讯人效比最高,也不及谷歌一半。想达到谷歌的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
    谷歌环境好,员工福利好,这是结果而非原因。

    知乎像谷歌这么搞,很快倒闭,原因在于没有那种收入过上那种生活,很快入不敷出。

    谷歌 2014 年营收 660 亿美元,净利 144.4 亿美元。

    截至2014年9月30日,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共雇佣55030名全职员工(其中谷歌业务部门员工51564人,摩托罗拉移动员工总数为3466人)。

    按55030名员工计算,相当于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4万;每名员工创造净利2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1万。

    要是知乎的一两百号员工能每人创造744万营收、161万净利,你们可以过得比谷歌还好。任何一个公司员工创造的收益能超过谷歌,你们都可以过得比他们好。

    作为对比:

    2014年,百度收入490.52亿元,净利润131.87亿元。按2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收入245万元,创造净利66万元。

    2014年,腾讯总营收789.32亿元,净利润242.24亿元。按25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315万元,创造净利97万元。

    2014年,阿里巴巴收入525.04亿元,净利润234亿元。按3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75万元,创造净利78万元。

    从单人创造营收指标看,腾讯单人创造315万营收,大大高于百度245万和阿里巴巴175万。

    不过你需要注意,虽然腾讯人效比最高,也不及谷歌一半。想达到谷歌的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

  10. nhy说道:

    被 Google 放弃的东西,哪怕是付费都愿意用下去:

    Google Notebook: 曾经的网页剪切王者,选择一段话,鼠标右键“复制到Google notebook”,在Notebook里面可以用上Google 引以为傲的搜索,分类,分享,突然说关就关。
    答主从2008年用到2011年,最后笔记只能导入Google docs

    Google Reader:RSS阅读效率和技术依然独步天下,如今的RSS阅读器登陆后需要时间载入RSS文章,而GR是唯一一个在服务器端载入文章的,你登陆后看到的直接就是最新的东西。超强的搜索功能目前的feedly收费版都达不到,到后期甚至具备了sns一样的功能:你可以分享文章给同样使用GR的朋友,你赞,评价的文章会出现在朋友的时间轴中,很像如今的知乎首页。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堆废物统计数据,答主从2007年用到2012年关闭,现在转用了Feedly Pro非常不满意:

    Picasa:桌面版已经挂掉了,一部分技术,例如人脸识别被弄去了Google Photo app,网页分享库被Google photo替代了。他的桌面程序曾经是最易用,速度超快,功能最完善的照片修图管理程序之一,最早支持人脸识别,滤镜,根据照片色彩归类,加水印,批量缩图,嵌入和管理地理位置信息,做照片合集,打印相册,Win/Mac通吃,还能共享数据库。由于常年不更新Raw支持库,答主慢慢转向了Lightroom。

    所以最让答主不能理解的是:

    Google的某个软件、技术、产品在某个时期完全是市场上最好,最强大、最易用的,把竞争对手甩得很远,甚至都没有竞争对手,然后他做着做着就放弃掉了,无视用户如何恳求和支持…既然你喜欢虎头蛇尾,不花精力去维护,何不一开始就别吊人胃口?

    如果你执意要把Google的产品当作你的工作生活必需品,一点长者的经验:
    1. 首先是Google的东西容易被墙,所以如果需要分享给家人,朋友,慎重考虑。
    2. 其次是用的时候一定要想好退路,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3. 绝对不要相信Google的新潮App,如果第三方有替代品,一定不要首选Google。
    4. 切记别用Google的SNS,buzz,wave,以及马上快死的G+都是前车之鉴

    最后,姐妹回答:微软有哪些著名的烂尾项目? – Ryan Woo 的回答

    有些东西好歹还上市,有些东西则是开了发布会,公布了价格,结果却没上市。就比如这货
    有些朋友不知道这个东西,补个上手体验老文:
    【不完整的Q】Nexus Q 上手体验 – LCLの海 – 知乎专栏

    Chrome OS:前途不明。
    Dart
    Google Answers
    Google Base
    Google Blog Search
    Google Buzz
    Google Code
    Google Code Search
    Google Desktop
    Google Dictionary
    Google Glass:前途不明。
    Google Groups:几乎所有项目成员都被各种理由调去Google+,缺乏维护很多年了。Spam泛滥成灾、形同鬼城。不过似乎受到某些地下社区的青睐。由于长期免费,仍有一些著名开源软件使用它的邮件列表。

    Google Health
    Google iGoogle
    Google Jaiku
    Google Knol
    Google Labs
    Google Latitude
    Google Lively
    Google Nexus Q
    Google Notebook
    Google Pack(谷歌软件精选)
    Google Picasa
    Google Reader:放弃自动化聚合的最后希望去拥抱社交网络,项目解散后全体人员被Google+收编。间接导致Atom/RSS失去支持、持续衰退。包括Google+在内,各国SNS成为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

    Google Talk
    Google TV:由Android TV取代。与罗技合作Revue电视机顶盒,结局是罗技亏损高达1亿美元。
    Google Voice:以拙劣的方式被整合进Hangouts。收购Gizmo5目的何在?
    Google Wave
    Google Web Accelerator
    Orkut

    谷歌中国
    谷歌拼音输入法(Windows)
    谷歌时惠
    谷歌热榜
    谷歌生活
    谷歌问答
    谷歌音乐

    谷歌音乐。

    当时大家都在百度、搜狗下歌,下载的歌标题、歌手、专辑信息经常是乱七八糟,放进ipod里面更是一团乱(我就在itunes里把每首歌的信息都手动编辑,然而并不是处女座==)。

    相比之下,谷歌做得特别用心,歌曲信息都全不说,还都是有版权的。最厉害的是它有个叫泡泡选歌的功能(页面上真的有五颜六色的气泡,随意点),可以按音色、类型多个维度发现好歌。清爽整洁,像是强迫症们搞出来的。

    可惜,没有然后了。

    虽然现在用网易音乐最多,但最想念的还是谷歌音乐,和里面大量的滚石唱片。

    波士顿动力公司相关项目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r-toyota-in-talks-to-buy-robotics-divisions-from-alphabet-nikkei-2016-6
    找到的消息是Google正在与丰田洽谈出售事宜,最终结果截至目前貌似没有披露。
    据说:GoogleX发言人表示因为Google警惕机器人在未来可能替代人类进行工作,人类会面临此种威胁,然后就想卖了Boston Dynamics
    http://www.mytechbits.com/google-wants-to-sell-boston-dynamics/981229338/

    Google Wave,当年号称要对电子邮件发起革命,而且设计本身的实时性和扩展性强大到没朋友,至少从程序员的角度看现在不可一世的 Slack 在功能上都没有超出 Google Wave 划出来的圈子,以及市面上大量的实时协作网页版的软件。然而作为一款失败的产品理念再先进还是很难真实地活下来,说真的细节 geek 到没法用。貌似最终也就坚持了五年然后被砍了。其中的好多功能,协同编辑,在 Google Docs 里还能继续使用。至于对 email 发起革命,反而是功能看起弱到爆的 inbox 火起来了。

    Chrome OS。现在干掉了,又重头写一个。果然是geek就喜欢造轮子,但是这是工作啊,怎么能玩玩。聊天软件也是做了七八遍,我觉得可以给Google的项目都加上一个“重写系数”,然后发论文研究一下这个系数跟其他指标的关系是什么,预测下一个被重写的项目。

    这个项目可以跟预测下一个被干掉的项目一起来。

    谷人希貌似做的是科研哇,做出个什么就不做,后来业内总会出现一个本领域大放异彩的东西。这种精神,腾讯应该学习学习嘛【手动滑稽】

    最后,Google就是一个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别的部门都是可以抛弃的,只有广告他们是万万不会丢的。

    Google Desktop真心是我最不能接受的烂尾, 虽然现在还能用, 但是已经不更新了, 永远的停在坊间流传的5.9版本.
    谷歌桌面最好的就是完美的支持了IBM Notes的邮件系统, Notes的使用覆盖面在各行各业还是很广的.

    双击ctrl可以跳出搜索栏, 安装了Notes插件之后可以直接搜索邮件全文.
    对于邮件归档已经超过几十G的的用户来说, 大大的减轻了工作量.

    举个例子, 突然有人问你, 哎, 12年的那个标书你还记得么?
    我可以说, 有.

    然后双击ctrl, 跳出的搜索框中输入, "2012 投标", 点击回车, 不到2秒, 搜索结果出来了.
    玩户外的为My tracks默哀。多实用多简洁的App啊, 只记录路线相关的关键信息,导出数据跟谷歌地图完美兼容,是我纪录每次徒步的好帮手。现在索性都不记录了。

    就今天的新闻

    “谷歌终止Hangouts直播,YouTube Live上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最大的问题是内部产品开发混乱,比如光是手机聊天就有好几个产品互相内斗,结果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进入行业一线。
    近日,谷歌在视频直播产品方面采取了精简举动,宣布将停止Hangouts的一个直播功能,全力发展YouTube直播。

    reader对我影响最大,google code算一个。从此再也不相信云服务,哪怕它的后台公司再牛逼。类似的事,微软的live space关闭也算一个,从此不再写博客。

    半夜起来交代码(雾),顺路简单介绍下咕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雾)的情况吧,
    1. 工作
    上海的Eng集中在环球金融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内部的形状和甜甜圈差不多,中间是电梯,周围是办公区域,这边工作环境比较开放,站起来可以看到整个team,然后四处散落着一些会议室休息室。窗外景色很赞
    椅子和升降桌都Haworth家的,没有那些用herman miller的土豪,但是还是很舒服。开发用的工作站配置不错,32G内存勉强够用,显示器双24,笔记本可选,然后各种小配件小设备都可以在内网上申请。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能在office里找到,除了清洁手办用的刷子(雾
    (某天楼里大停电时拍的)

    2. 娱乐
    这边因为地方限制,娱乐设施不多,打打台球乒乓球还是可以的,以前有个小图书馆可以打打Xbox,我入职之后已经改造成按摩室了。有健身房,带浴室,然而我并不去。每层楼有若干零食间,东西都是免费的。
    (零食间的爆米花机,材料有点过期,但是没关系,能吃!)
    (我最爱喝的气泡水!)

    3. 吃
    工作日供应三餐,都是自助,每天菜单都不同。
    早餐十点就没了,所以我很少有机会吃上QwQ,上面是我最爱的番茄牛腩面和培根(请无视掉绿油油的黄瓜汁)。
    咸鸡+蔬菜+锅贴+蛋糕,吃法有点不健康。。。
    扇贝
    超级好吃的三文鱼!
    午餐较为丰盛,荤素搭配也不错,清淡的重口的都能吃到。
    茶树菇牛柳+烧鹅
    周五下午有下午茶,都是一些不太健康的油炸食品,还有红酒,所以每周五晚上都是酒后coding,感觉棒棒哒~
    椒盐小土豆和披萨
    烤猪颈肉,吃多了容易腻。
    超级好吃的布丁
    待我发现小蛋糕很好吃之后我就抛弃米饭了
    TGIF上吃到的小龙虾,厨师们都棒棒哒!
    去年感恩节的火鸡
    ritz carlton厨师来公司交流学习(雾)时做的披萨

    ==============================================================
    我要声明一点我还没吃胖!起码偶尔还能女装一下做个网骗(逃

    轮子哥随手一黑就有几十个赞,下面说Google好的都被按到0票以下,看来我司没把握好知乎这片舆论阵地啊。

    我来说我觉得我司最奢侈的一些项目吧:正规尺寸的足球场一个,设备齐全的保龄球道四条,全年开放的游泳池一个(25米泳道),封闭乒乓球室n个(n>5,没统计具体数字,有的带发球机),每栋楼都有毛巾和卫生用品齐全的淋浴间。

    别的什么零食台球游戏机之类的,我觉得跟上面的几项比起来也就都无所谓了。

    ———-
    发现我也被反对到0票以下了,只好上几张图了(均来自公开网络搜索,拍摄时间跨度很
    半夜起来交代码(雾),顺路简单介绍下咕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雾)的情况吧,多图。

    1. 工作
    上海的Eng集中在环球金融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内部的形状和甜甜圈差不多,中间是电梯,周围是办公区域,这边工作环境比较开放,站起来可以看到整个team,然后四处散落着一些会议室休息室。窗外景色很赞
    椅子和升降桌都Haworth家的,没有那些用herman miller的土豪,但是还是很舒服。开发用的工作站配置不错,32G内存勉强够用,显示器双24,笔记本可选,然后各种小配件小设备都可以在内网上申请。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能在office里找到,除了清洁手办用的刷子(雾
    (某天楼里大停电时拍的)

    2. 娱乐
    这边因为地方限制,娱乐设施不多,打打台球乒乓球还是可以的,以前有个小图书馆可以打打Xbox,我入职之后已经改造成按摩室了。有健身房,带浴室,然而我并不去。每层楼有若干零食间,东西都是免费的。
    (零食间的爆米花机,材料有点过期,但是没关系,能吃!)
    (我最爱喝的气泡水!)

    3. 吃
    工作日供应三餐,都是自助,每天菜单都不同。
    早餐十点就没了,所以我很少有机会吃上QwQ,上面是我最爱的番茄牛腩面和培根(请无视掉绿油油的黄瓜汁)。
    咸鸡+蔬菜+锅贴+蛋糕,吃法有点不健康。。。
    扇贝
    超级好吃的三文鱼!
    午餐较为丰盛,荤素搭配也不错,清淡的重口的都能吃到。
    茶树菇牛柳+烧鹅
    周五下午有下午茶,都是一些不太健康的油炸食品,还有红酒,所以每周五晚上都是酒后coding,感觉棒棒哒~
    椒盐小土豆和披萨
    烤猪颈肉,吃多了容易腻。
    超级好吃的布丁
    待我发现小蛋糕很好吃之后我就抛弃米饭了
    TGIF上吃到的小龙虾,厨师们都棒棒哒!
    去年感恩节的火鸡
    ritz carlton厨师来公司交流学习(雾)时做的披萨

    ==============================================================
    我要声明一点我还没吃胖!起码偶尔还能女装一下做个网骗(逃
    编辑于 2015-07-16 178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paradisor 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1158 人赞同
    轮子哥随手一黑就有几十个赞,下面说Google好的都被按到0票以下,看来我司没把握好知乎这片舆论阵地啊。

    我来说我觉得我司最奢侈的一些项目吧:正规尺寸的足球场一个,设备齐全的保龄球道四条,全年开放的游泳池一个(25米泳道),封闭乒乓球室n个(n>5,没统计具体数字,有的带发球机),每栋楼都有毛巾和卫生用品齐全的淋浴间。

    别的什么零食台球游戏机之类的,我觉得跟上面的几项比起来也就都无所谓了。

    —最失望的是Google Reader,因为不挣钱就停止掉了。谷歌桌面算不?xp下全盘搜索超级利器,看说明win7下也能用,搜以前文件中个关键字秒出阿,可惜停止更新了。作者:图灵D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847333/answer/550112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谷歌环境好,员工福利好,这是结果而非原因。

    知乎像谷歌这么搞,很快倒闭,原因在于没有那种收入过上那种生活,很快入不敷出。

    谷歌 2014 年营收 660 亿美元,净利 144.4 亿美元。

    截至2014年9月30日,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共雇佣55030名全职员工(其中谷歌业务部门员工51564人,摩托罗拉移动员工总数为3466人)。

    按55030名员工计算,相当于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4万;每名员工创造净利2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1万。

    要是知乎的一两百号员工能每人创造744万营收、161万净利,你们可以过得比谷歌还好。任何一个公司员工创造的收益能超过谷歌,你们都可以过得比他们好。

    作为对比:

    2014年,百度收入490.52亿元,净利润131.87亿元。按2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收入245万元,创造净利66万元。

    2014年,腾讯总营收789.32亿元,净利润242.24亿元。按25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315万元,创造净利97万元。

    2014年,阿里巴巴收入525.04亿元,净利润234亿元。按3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75万元,创造净利78万元。

    从单人创造营收指标看,腾讯单人创造315万营收,大大高于百度245万和阿里巴巴175万。

    不过你需要注意,虽然腾讯人效比最高,也不及谷歌一半。想达到谷歌的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
    谷歌环境好,员工福利好,这是结果而非原因。

    知乎像谷歌这么搞,很快倒闭,原因在于没有那种收入过上那种生活,很快入不敷出。

    谷歌 2014 年营收 660 亿美元,净利 144.4 亿美元。

    截至2014年9月30日,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共雇佣55030名全职员工(其中谷歌业务部门员工51564人,摩托罗拉移动员工总数为3466人)。

    按55030名员工计算,相当于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4万;每名员工创造净利2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1万。

    要是知乎的一两百号员工能每人创造744万营收、161万净利,你们可以过得比谷歌还好。任何一个公司员工创造的收益能超过谷歌,你们都可以过得比他们好。

    作为对比:

    2014年,百度收入490.52亿元,净利润131.87亿元。按2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收入245万元,创造净利66万元。

    2014年,腾讯总营收789.32亿元,净利润242.24亿元。按25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315万元,创造净利97万元。

    2014年,阿里巴巴收入525.04亿元,净利润234亿元。按3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75万元,创造净利78万元。

    从单人创造营收指标看,腾讯单人创造315万营收,大大高于百度245万和阿里巴巴175万。

    不过你需要注意,虽然腾讯人效比最高,也不及谷歌一半。想达到谷歌的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

  11. nhy说道:

    被 Google 放弃的东西,哪怕是付费都愿意用下去:

    Google Notebook: 曾经的网页剪切王者,选择一段话,鼠标右键“复制到Google notebook”,在Notebook里面可以用上Google 引以为傲的搜索,分类,分享,突然说关就关。
    答主从2008年用到2011年,最后笔记只能导入Google docs

    Google Reader:RSS阅读效率和技术依然独步天下,如今的RSS阅读器登陆后需要时间载入RSS文章,而GR是唯一一个在服务器端载入文章的,你登陆后看到的直接就是最新的东西。超强的搜索功能目前的feedly收费版都达不到,到后期甚至具备了sns一样的功能:你可以分享文章给同样使用GR的朋友,你赞,评价的文章会出现在朋友的时间轴中,很像如今的知乎首页。
    最后的结果就是一堆废物统计数据,答主从2007年用到2012年关闭,现在转用了Feedly Pro非常不满意:

    Picasa:桌面版已经挂掉了,一部分技术,例如人脸识别被弄去了Google Photo app,网页分享库被Google photo替代了。他的桌面程序曾经是最易用,速度超快,功能最完善的照片修图管理程序之一,最早支持人脸识别,滤镜,根据照片色彩归类,加水印,批量缩图,嵌入和管理地理位置信息,做照片合集,打印相册,Win/Mac通吃,还能共享数据库。由于常年不更新Raw支持库,答主慢慢转向了Lightroom。

    所以最让答主不能理解的是:

    Google的某个软件、技术、产品在某个时期完全是市场上最好,最强大、最易用的,把竞争对手甩得很远,甚至都没有竞争对手,然后他做着做着就放弃掉了,无视用户如何恳求和支持…既然你喜欢虎头蛇尾,不花精力去维护,何不一开始就别吊人胃口?

    如果你执意要把Google的产品当作你的工作生活必需品,一点长者的经验:
    1. 首先是Google的东西容易被墙,所以如果需要分享给家人,朋友,慎重考虑。
    2. 其次是用的时候一定要想好退路,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3. 绝对不要相信Google的新潮App,如果第三方有替代品,一定不要首选Google。
    4. 切记别用Google的SNS,buzz,wave,以及马上快死的G+都是前车之鉴

    最后,姐妹回答:微软有哪些著名的烂尾项目? – Ryan Woo 的回答

    有些东西好歹还上市,有些东西则是开了发布会,公布了价格,结果却没上市。就比如这货
    有些朋友不知道这个东西,补个上手体验老文:
    【不完整的Q】Nexus Q 上手体验 – LCLの海 – 知乎专栏

    Chrome OS:前途不明。
    Dart
    Google Answers
    Google Base
    Google Blog Search
    Google Buzz
    Google Code
    Google Code Search
    Google Desktop
    Google Dictionary
    Google Glass:前途不明。
    Google Groups:几乎所有项目成员都被各种理由调去Google+,缺乏维护很多年了。Spam泛滥成灾、形同鬼城。不过似乎受到某些地下社区的青睐。由于长期免费,仍有一些著名开源软件使用它的邮件列表。

    Google Health
    Google iGoogle
    Google Jaiku
    Google Knol
    Google Labs
    Google Latitude
    Google Lively
    Google Nexus Q
    Google Notebook
    Google Pack(谷歌软件精选)
    Google Picasa
    Google Reader:放弃自动化聚合的最后希望去拥抱社交网络,项目解散后全体人员被Google+收编。间接导致Atom/RSS失去支持、持续衰退。包括Google+在内,各国SNS成为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

    Google Talk
    Google TV:由Android TV取代。与罗技合作Revue电视机顶盒,结局是罗技亏损高达1亿美元。
    Google Voice:以拙劣的方式被整合进Hangouts。收购Gizmo5目的何在?
    Google Wave
    Google Web Accelerator
    Orkut

    谷歌中国
    谷歌拼音输入法(Windows)
    谷歌时惠
    谷歌热榜
    谷歌生活
    谷歌问答
    谷歌音乐

    谷歌音乐。

    当时大家都在百度、搜狗下歌,下载的歌标题、歌手、专辑信息经常是乱七八糟,放进ipod里面更是一团乱(我就在itunes里把每首歌的信息都手动编辑,然而并不是处女座==)。

    相比之下,谷歌做得特别用心,歌曲信息都全不说,还都是有版权的。最厉害的是它有个叫泡泡选歌的功能(页面上真的有五颜六色的气泡,随意点),可以按音色、类型多个维度发现好歌。清爽整洁,像是强迫症们搞出来的。

    可惜,没有然后了。

    虽然现在用网易音乐最多,但最想念的还是谷歌音乐,和里面大量的滚石唱片。

    波士顿动力公司相关项目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r-toyota-in-talks-to-buy-robotics-divisions-from-alphabet-nikkei-2016-6
    找到的消息是Google正在与丰田洽谈出售事宜,最终结果截至目前貌似没有披露。
    据说:GoogleX发言人表示因为Google警惕机器人在未来可能替代人类进行工作,人类会面临此种威胁,然后就想卖了Boston Dynamics
    http://www.mytechbits.com/google-wants-to-sell-boston-dynamics/981229338/

    Google Wave,当年号称要对电子邮件发起革命,而且设计本身的实时性和扩展性强大到没朋友,至少从程序员的角度看现在不可一世的 Slack 在功能上都没有超出 Google Wave 划出来的圈子,以及市面上大量的实时协作网页版的软件。然而作为一款失败的产品理念再先进还是很难真实地活下来,说真的细节 geek 到没法用。貌似最终也就坚持了五年然后被砍了。其中的好多功能,协同编辑,在 Google Docs 里还能继续使用。至于对 email 发起革命,反而是功能看起弱到爆的 inbox 火起来了。

    Chrome OS。现在干掉了,又重头写一个。果然是geek就喜欢造轮子,但是这是工作啊,怎么能玩玩。聊天软件也是做了七八遍,我觉得可以给Google的项目都加上一个“重写系数”,然后发论文研究一下这个系数跟其他指标的关系是什么,预测下一个被重写的项目。

    这个项目可以跟预测下一个被干掉的项目一起来。

    谷人希貌似做的是科研哇,做出个什么就不做,后来业内总会出现一个本领域大放异彩的东西。这种精神,腾讯应该学习学习嘛【手动滑稽】

    最后,Google就是一个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别的部门都是可以抛弃的,只有广告他们是万万不会丢的。

    Google Desktop真心是我最不能接受的烂尾, 虽然现在还能用, 但是已经不更新了, 永远的停在坊间流传的5.9版本.
    谷歌桌面最好的就是完美的支持了IBM Notes的邮件系统, Notes的使用覆盖面在各行各业还是很广的.

    双击ctrl可以跳出搜索栏, 安装了Notes插件之后可以直接搜索邮件全文.
    对于邮件归档已经超过几十G的的用户来说, 大大的减轻了工作量.

    举个例子, 突然有人问你, 哎, 12年的那个标书你还记得么?
    我可以说, 有.

    然后双击ctrl, 跳出的搜索框中输入, "2012 投标", 点击回车, 不到2秒, 搜索结果出来了.
    玩户外的为My tracks默哀。多实用多简洁的App啊, 只记录路线相关的关键信息,导出数据跟谷歌地图完美兼容,是我纪录每次徒步的好帮手。现在索性都不记录了。

    就今天的新闻

    “谷歌终止Hangouts直播,YouTube Live上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谷歌最大的问题是内部产品开发混乱,比如光是手机聊天就有好几个产品互相内斗,结果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进入行业一线。
    近日,谷歌在视频直播产品方面采取了精简举动,宣布将停止Hangouts的一个直播功能,全力发展YouTube直播。

    reader对我影响最大,google code算一个。从此再也不相信云服务,哪怕它的后台公司再牛逼。类似的事,微软的live space关闭也算一个,从此不再写博客。

    半夜起来交代码(雾),顺路简单介绍下咕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雾)的情况吧,
    1. 工作
    上海的Eng集中在环球金融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内部的形状和甜甜圈差不多,中间是电梯,周围是办公区域,这边工作环境比较开放,站起来可以看到整个team,然后四处散落着一些会议室休息室。窗外景色很赞
    椅子和升降桌都Haworth家的,没有那些用herman miller的土豪,但是还是很舒服。开发用的工作站配置不错,32G内存勉强够用,显示器双24,笔记本可选,然后各种小配件小设备都可以在内网上申请。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能在office里找到,除了清洁手办用的刷子(雾
    (某天楼里大停电时拍的)

    2. 娱乐
    这边因为地方限制,娱乐设施不多,打打台球乒乓球还是可以的,以前有个小图书馆可以打打Xbox,我入职之后已经改造成按摩室了。有健身房,带浴室,然而我并不去。每层楼有若干零食间,东西都是免费的。
    (零食间的爆米花机,材料有点过期,但是没关系,能吃!)
    (我最爱喝的气泡水!)

    3. 吃
    工作日供应三餐,都是自助,每天菜单都不同。
    早餐十点就没了,所以我很少有机会吃上QwQ,上面是我最爱的番茄牛腩面和培根(请无视掉绿油油的黄瓜汁)。
    咸鸡+蔬菜+锅贴+蛋糕,吃法有点不健康。。。
    扇贝
    超级好吃的三文鱼!
    午餐较为丰盛,荤素搭配也不错,清淡的重口的都能吃到。
    茶树菇牛柳+烧鹅
    周五下午有下午茶,都是一些不太健康的油炸食品,还有红酒,所以每周五晚上都是酒后coding,感觉棒棒哒~
    椒盐小土豆和披萨
    烤猪颈肉,吃多了容易腻。
    超级好吃的布丁
    待我发现小蛋糕很好吃之后我就抛弃米饭了
    TGIF上吃到的小龙虾,厨师们都棒棒哒!
    去年感恩节的火鸡
    ritz carlton厨师来公司交流学习(雾)时做的披萨

    ==============================================================
    我要声明一点我还没吃胖!起码偶尔还能女装一下做个网骗(逃

    轮子哥随手一黑就有几十个赞,下面说Google好的都被按到0票以下,看来我司没把握好知乎这片舆论阵地啊。

    我来说我觉得我司最奢侈的一些项目吧:正规尺寸的足球场一个,设备齐全的保龄球道四条,全年开放的游泳池一个(25米泳道),封闭乒乓球室n个(n>5,没统计具体数字,有的带发球机),每栋楼都有毛巾和卫生用品齐全的淋浴间。

    别的什么零食台球游戏机之类的,我觉得跟上面的几项比起来也就都无所谓了。

    ———-
    发现我也被反对到0票以下了,只好上几张图了(均来自公开网络搜索,拍摄时间跨度很
    半夜起来交代码(雾),顺路简单介绍下咕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雾)的情况吧,多图。

    1. 工作
    上海的Eng集中在环球金融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内部的形状和甜甜圈差不多,中间是电梯,周围是办公区域,这边工作环境比较开放,站起来可以看到整个team,然后四处散落着一些会议室休息室。窗外景色很赞
    椅子和升降桌都Haworth家的,没有那些用herman miller的土豪,但是还是很舒服。开发用的工作站配置不错,32G内存勉强够用,显示器双24,笔记本可选,然后各种小配件小设备都可以在内网上申请。基本上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能在office里找到,除了清洁手办用的刷子(雾
    (某天楼里大停电时拍的)

    2. 娱乐
    这边因为地方限制,娱乐设施不多,打打台球乒乓球还是可以的,以前有个小图书馆可以打打Xbox,我入职之后已经改造成按摩室了。有健身房,带浴室,然而我并不去。每层楼有若干零食间,东西都是免费的。
    (零食间的爆米花机,材料有点过期,但是没关系,能吃!)
    (我最爱喝的气泡水!)

    3. 吃
    工作日供应三餐,都是自助,每天菜单都不同。
    早餐十点就没了,所以我很少有机会吃上QwQ,上面是我最爱的番茄牛腩面和培根(请无视掉绿油油的黄瓜汁)。
    咸鸡+蔬菜+锅贴+蛋糕,吃法有点不健康。。。
    扇贝
    超级好吃的三文鱼!
    午餐较为丰盛,荤素搭配也不错,清淡的重口的都能吃到。
    茶树菇牛柳+烧鹅
    周五下午有下午茶,都是一些不太健康的油炸食品,还有红酒,所以每周五晚上都是酒后coding,感觉棒棒哒~
    椒盐小土豆和披萨
    烤猪颈肉,吃多了容易腻。
    超级好吃的布丁
    待我发现小蛋糕很好吃之后我就抛弃米饭了
    TGIF上吃到的小龙虾,厨师们都棒棒哒!
    去年感恩节的火鸡
    ritz carlton厨师来公司交流学习(雾)时做的披萨

    ==============================================================
    我要声明一点我还没吃胖!起码偶尔还能女装一下做个网骗(逃
    编辑于 2015-07-16 178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paradisor 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1158 人赞同
    轮子哥随手一黑就有几十个赞,下面说Google好的都被按到0票以下,看来我司没把握好知乎这片舆论阵地啊。

    我来说我觉得我司最奢侈的一些项目吧:正规尺寸的足球场一个,设备齐全的保龄球道四条,全年开放的游泳池一个(25米泳道),封闭乒乓球室n个(n>5,没统计具体数字,有的带发球机),每栋楼都有毛巾和卫生用品齐全的淋浴间。

    别的什么零食台球游戏机之类的,我觉得跟上面的几项比起来也就都无所谓了。

    —最失望的是Google Reader,因为不挣钱就停止掉了。谷歌桌面算不?xp下全盘搜索超级利器,看说明win7下也能用,搜以前文件中个关键字秒出阿,可惜停止更新了。作者:图灵D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847333/answer/550112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谷歌环境好,员工福利好,这是结果而非原因。

    知乎像谷歌这么搞,很快倒闭,原因在于没有那种收入过上那种生活,很快入不敷出。

    谷歌 2014 年营收 660 亿美元,净利 144.4 亿美元。

    截至2014年9月30日,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共雇佣55030名全职员工(其中谷歌业务部门员工51564人,摩托罗拉移动员工总数为3466人)。

    按55030名员工计算,相当于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4万;每名员工创造净利2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1万。

    要是知乎的一两百号员工能每人创造744万营收、161万净利,你们可以过得比谷歌还好。任何一个公司员工创造的收益能超过谷歌,你们都可以过得比他们好。

    作为对比:

    2014年,百度收入490.52亿元,净利润131.87亿元。按2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收入245万元,创造净利66万元。

    2014年,腾讯总营收789.32亿元,净利润242.24亿元。按25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315万元,创造净利97万元。

    2014年,阿里巴巴收入525.04亿元,净利润234亿元。按3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75万元,创造净利78万元。

    从单人创造营收指标看,腾讯单人创造315万营收,大大高于百度245万和阿里巴巴175万。

    不过你需要注意,虽然腾讯人效比最高,也不及谷歌一半。想达到谷歌的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
    谷歌环境好,员工福利好,这是结果而非原因。

    知乎像谷歌这么搞,很快倒闭,原因在于没有那种收入过上那种生活,很快入不敷出。

    谷歌 2014 年营收 660 亿美元,净利 144.4 亿美元。

    截至2014年9月30日,谷歌在全球范围内共雇佣55030名全职员工(其中谷歌业务部门员工51564人,摩托罗拉移动员工总数为3466人)。

    按55030名员工计算,相当于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2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4万;每名员工创造净利2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1万。

    要是知乎的一两百号员工能每人创造744万营收、161万净利,你们可以过得比谷歌还好。任何一个公司员工创造的收益能超过谷歌,你们都可以过得比他们好。

    作为对比:

    2014年,百度收入490.52亿元,净利润131.87亿元。按2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收入245万元,创造净利66万元。

    2014年,腾讯总营收789.32亿元,净利润242.24亿元。按25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315万元,创造净利97万元。

    2014年,阿里巴巴收入525.04亿元,净利润234亿元。按30000名员工计算,每名员工创造营收175万元,创造净利78万元。

    从单人创造营收指标看,腾讯单人创造315万营收,大大高于百度245万和阿里巴巴175万。

    不过你需要注意,虽然腾讯人效比最高,也不及谷歌一半。想达到谷歌的水平,还有一段路要走。

  12. 李乐贤说道:

    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被颠覆,但颠覆的难度不同。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度细分的垂直行业,里面的player很多,交流的语言很多,因此交流的效率很低。建筑师一直被作为进行这种协调的角色,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苦逼的角色,所以让建筑师对自己的工作往往怨声载道。

    Flux的现状是用数据的方式建立一个可以共同对话的平台,这个平台似乎有用人工智能提出设计答案的趋势。我自己自然希望这种趋势的存在并不被简单的认为是人工智能进行设计,而更重要的是,让不同的player,尤其是公众——建筑和城市空间最终极的使用者——的反馈能够进入到设计过程中。而现在这个决策的过程往往是根据权力和资本(政府和开发商)的流向而进行的。尤其在国内,大规模的建筑开发,无法进行过多的社会介入,因为在项目设计之前,甚至都不知道项目的使用者会是谁?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设计反馈和调研。所以flux的潜力在于成为这样一个平台,让不同的player有一个common ground,并且可以提供数据分析的工具,让这些数据可以被定性的理解、认识,并启发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的不同设计路径——也许有些是非常艺术化和主观的。

    1. 这首先是个online workflow,对吧?
    先从问题开始:2050年,人类将需要3300万的建筑。那么,可否让这些建筑自己由一颗颗“种子”生长起来?如果生长过程由一个应用程序完成呢?
    这个想法可能有点单纯浪漫了,我想目前也就做EVOLO竞赛应该可以这么做吧…而且FLUX暂时还没有提到过要由一个应用程序完成一个建筑从设计到建成的过程,下面附上What is FLUX?产品介绍(汗,知乎暂时不支持Vimeo):https://vimeo.com/148395934
    看完这个介绍,branding和发展方向…以为是程序生长建筑的观众可能会有点失望。这不就是个online workflow吗?连个科普级设计工具都算不上,好吗!?(google sketchup呵呵一笑)
    开发者可能发现了建筑业这个巨大的垂直细分协作体系中,建筑师与甲方,结构,幕墙等交流过程中效率较低,想改变workflow来提高效率。(不夸张的说,有建筑业的第一天和互联网的第二天,从业人员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那为什么有workflow这么久,建筑业还用这么低效的方式协作?
    REVIT干得不就是与这个类似的事情吗?AUTODESK还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大工夫。

    我觉得好问题应该是:想要好产品的参与者,真的希望建筑师去与其他顾问无缝连接,交流顺畅吗?建筑设计的流程在struggle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有价值的副产品?

    以上部分没有yes或者no这样的答案,只是来说说FLUX是什么。

    2. 目前可以被代替的是Email,或者国内设计院用QQ等通讯软件交流图纸

    “互联网创业和成功学导师们” 经常把互联网把世界砸平这句话挂在嘴边,说着想赚钱的年轻人和老板们想听的话。我在想这些“导师们”真的有在不同层级的世界工作过吗?

    下一段介绍:How Flux works…https://vimeo.com/170698867

    就像做FLUX这些有远大理想用互联网workflow的团队,可能不太有机会进到那些完成世界80%建设量的当地事务所设计院去看看建筑师用什么方式在生产一套设计图纸,即便有几个顾问建筑师,也很难体会方案推进和修改过程中有多intense。就像坐在米其林餐厅里享用晚餐,不知道后厨有多大压力,多繁忙紧张。
    FLUX主页上有一张图片:
    我噗嗤就笑了……这个模型完全没有什么软用,我们的软件打开至少都是这样的:
    从我个人角度来讲,5000平米以上,没有500mb的rhino模型都不敢交出去DD。而且一天十几个小时,团队好几个人不停地在模型上做修改,我们一般都是用递增保存的。(Yaohua前几天还在抱怨占硬盘空间的事儿)
    所以说改个小roof和geometry就敢跑去FLUX coordination一下简直就是去找死啊?!

    从使用者角度看,FLUX也就能代替下布置任务的Excel sheet,email,QQ什么的飞一下修改的文件。(让所有合作者删掉QQ,放弃发Email的习惯,提高一天几分钟的效率有必要吗?)

    3. 可能性
    前面说了一堆现实会遇到的问题。处于幼儿期的产品,全是都是鸡肋咋办?…
    比较乐观的看法,比如协作更方便,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工程师community,在一起提高协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广度,相互了解对方。就像日本和瑞士建筑师工程师那样亲密到抱在一起睡,被业内称为guaranteed country质量保障国。如果可以这样还挺不错的。
    (中文很难理解community这个概念,翻译过去经常是小区…因为我们是种族比较单一的国家,想团结就喊一嗓子爱我中华就行。美国人种多样,强调这个概念是为了让更多人调动责任感为社区出一份力,团结!)。

    苏EO的魔袋就在往这个方向做,我觉得google是不是可以考虑收购了?
    Modelo-Bring joy and efficiency to 3D design.

    如果可以做到在线瞬时保存,(就像我现在编辑知乎答案一样)在线建模解决问题与快捷程度完爆REVIT+rhino,FLUX绝对是game change。我会像七年前推广RH,GH一样献上我的膝盖。

    还有一种生长可能性是“智能精英们”津津乐道的:从设计流程上完全取代设计师,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学习设计大师的偏好,决定造型材质结构样式参数化表皮。一键完成一个设计的平面到幕墙。柯布西耶都提过这种设想,晚年他都想把自己给掐死…不过建筑师永远欢迎新的技术和可能性把自己取代,并且很期待这种进程会带来什么,所谓不破不立嘛。

    目前这个产品,检查下栏杆高度这种规范性或者安全性问题,机器学习是完全没问题的。顺便解决下每一代建筑师用的软件不同的麻烦,60后基本用手,70后基本用嘴和SU/CAD,80后3DMAX/SU/MAYA/RHINO,90后RHINO/MAYA(普遍情况不代表个人,我知道有60后天天MAYA+Zbrush的)
    可是设计是没有规则的,不像开车。
    曾经风靡一时的喇叭裤,如果今年你穿到街上会是什么一种感官?

    4. 不可能性
    设计师/建筑师与程序员/互联网创业者工作性质上的不同。这种不同不存在好与坏,程序员/互联网创业者说白了是要去解决问题的,Uber解决共享出行问题,Airbnb解决共享居住问题,特赞http://www.tezign.com/解决共享技能审美问题。

    可是设计师/建筑师是在创造问题,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社会中经常被人吐槽。花那么多钱做个这么奇怪的东西:

  13. 李乐贤说道:

    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被颠覆,但颠覆的难度不同。建筑行业是一个高度细分的垂直行业,里面的player很多,交流的语言很多,因此交流的效率很低。建筑师一直被作为进行这种协调的角色,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苦逼的角色,所以让建筑师对自己的工作往往怨声载道。

    Flux的现状是用数据的方式建立一个可以共同对话的平台,这个平台似乎有用人工智能提出设计答案的趋势。我自己自然希望这种趋势的存在并不被简单的认为是人工智能进行设计,而更重要的是,让不同的player,尤其是公众——建筑和城市空间最终极的使用者——的反馈能够进入到设计过程中。而现在这个决策的过程往往是根据权力和资本(政府和开发商)的流向而进行的。尤其在国内,大规模的建筑开发,无法进行过多的社会介入,因为在项目设计之前,甚至都不知道项目的使用者会是谁?也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设计反馈和调研。所以flux的潜力在于成为这样一个平台,让不同的player有一个common ground,并且可以提供数据分析的工具,让这些数据可以被定性的理解、认识,并启发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的不同设计路径——也许有些是非常艺术化和主观的。

    1. 这首先是个online workflow,对吧?
    先从问题开始:2050年,人类将需要3300万的建筑。那么,可否让这些建筑自己由一颗颗“种子”生长起来?如果生长过程由一个应用程序完成呢?
    这个想法可能有点单纯浪漫了,我想目前也就做EVOLO竞赛应该可以这么做吧…而且FLUX暂时还没有提到过要由一个应用程序完成一个建筑从设计到建成的过程,下面附上What is FLUX?产品介绍(汗,知乎暂时不支持Vimeo):https://vimeo.com/148395934
    看完这个介绍,branding和发展方向…以为是程序生长建筑的观众可能会有点失望。这不就是个online workflow吗?连个科普级设计工具都算不上,好吗!?(google sketchup呵呵一笑)
    开发者可能发现了建筑业这个巨大的垂直细分协作体系中,建筑师与甲方,结构,幕墙等交流过程中效率较低,想改变workflow来提高效率。(不夸张的说,有建筑业的第一天和互联网的第二天,从业人员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那为什么有workflow这么久,建筑业还用这么低效的方式协作?
    REVIT干得不就是与这个类似的事情吗?AUTODESK还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大工夫。

    我觉得好问题应该是:想要好产品的参与者,真的希望建筑师去与其他顾问无缝连接,交流顺畅吗?建筑设计的流程在struggle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有价值的副产品?

    以上部分没有yes或者no这样的答案,只是来说说FLUX是什么。

    2. 目前可以被代替的是Email,或者国内设计院用QQ等通讯软件交流图纸

    “互联网创业和成功学导师们” 经常把互联网把世界砸平这句话挂在嘴边,说着想赚钱的年轻人和老板们想听的话。我在想这些“导师们”真的有在不同层级的世界工作过吗?

    下一段介绍:How Flux works…https://vimeo.com/170698867

    就像做FLUX这些有远大理想用互联网workflow的团队,可能不太有机会进到那些完成世界80%建设量的当地事务所设计院去看看建筑师用什么方式在生产一套设计图纸,即便有几个顾问建筑师,也很难体会方案推进和修改过程中有多intense。就像坐在米其林餐厅里享用晚餐,不知道后厨有多大压力,多繁忙紧张。
    FLUX主页上有一张图片:
    我噗嗤就笑了……这个模型完全没有什么软用,我们的软件打开至少都是这样的:
    从我个人角度来讲,5000平米以上,没有500mb的rhino模型都不敢交出去DD。而且一天十几个小时,团队好几个人不停地在模型上做修改,我们一般都是用递增保存的。(Yaohua前几天还在抱怨占硬盘空间的事儿)
    所以说改个小roof和geometry就敢跑去FLUX coordination一下简直就是去找死啊?!

    从使用者角度看,FLUX也就能代替下布置任务的Excel sheet,email,QQ什么的飞一下修改的文件。(让所有合作者删掉QQ,放弃发Email的习惯,提高一天几分钟的效率有必要吗?)

    3. 可能性
    前面说了一堆现实会遇到的问题。处于幼儿期的产品,全是都是鸡肋咋办?…
    比较乐观的看法,比如协作更方便,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工程师community,在一起提高协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广度,相互了解对方。就像日本和瑞士建筑师工程师那样亲密到抱在一起睡,被业内称为guaranteed country质量保障国。如果可以这样还挺不错的。
    (中文很难理解community这个概念,翻译过去经常是小区…因为我们是种族比较单一的国家,想团结就喊一嗓子爱我中华就行。美国人种多样,强调这个概念是为了让更多人调动责任感为社区出一份力,团结!)。

    苏EO的魔袋就在往这个方向做,我觉得google是不是可以考虑收购了?
    Modelo-Bring joy and efficiency to 3D design.

    如果可以做到在线瞬时保存,(就像我现在编辑知乎答案一样)在线建模解决问题与快捷程度完爆REVIT+rhino,FLUX绝对是game change。我会像七年前推广RH,GH一样献上我的膝盖。

    还有一种生长可能性是“智能精英们”津津乐道的:从设计流程上完全取代设计师,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学习设计大师的偏好,决定造型材质结构样式参数化表皮。一键完成一个设计的平面到幕墙。柯布西耶都提过这种设想,晚年他都想把自己给掐死…不过建筑师永远欢迎新的技术和可能性把自己取代,并且很期待这种进程会带来什么,所谓不破不立嘛。

    目前这个产品,检查下栏杆高度这种规范性或者安全性问题,机器学习是完全没问题的。顺便解决下每一代建筑师用的软件不同的麻烦,60后基本用手,70后基本用嘴和SU/CAD,80后3DMAX/SU/MAYA/RHINO,90后RHINO/MAYA(普遍情况不代表个人,我知道有60后天天MAYA+Zbrush的)
    可是设计是没有规则的,不像开车。
    曾经风靡一时的喇叭裤,如果今年你穿到街上会是什么一种感官?

    4. 不可能性
    设计师/建筑师与程序员/互联网创业者工作性质上的不同。这种不同不存在好与坏,程序员/互联网创业者说白了是要去解决问题的,Uber解决共享出行问题,Airbnb解决共享居住问题,特赞http://www.tezign.com/解决共享技能审美问题。

    可是设计师/建筑师是在创造问题,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社会中经常被人吐槽。花那么多钱做个这么奇怪的东西:

  14. 朝闻道说道:

    为什么建筑师/设计师要创造这么多问题?
    因为建筑师除了让这建筑可以使用(经常也不能用,哈哈),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意图。这个意图和Workflow没啥关系。

    5.不可替代性
    接上一段,咱们不能说有了机器学习剪辑软件就不要导演了吧?

    理发做菜调酒这种工作,机器人十几年前就能代替了,而且通过网络学习新造型,新菜谱,以低廉的成本(主要来自设备和维护)早就可以取代发型师和厨师了。为什么还没有被替代,或者在未来永远不可能被替代。(极个别商业宣传噱头不考虑)

    因为人类enjoy这份工作,我们喜欢做这个。

    还有一个自动生成克星:人类感情,无论设计,做菜,融资还是理发。做到最终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除非人类先放弃肉体去拥抱能量与数据(我也很期待那天到来)。
    编辑于 2016-06-27 9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Tiger Li product designer
    收录于 编辑推荐 •494 人赞同
    迟早会,但目前看flux做的东西还是too simple,something naive。
    因为建筑从来都不只关乎科学的。

    建筑基本有两种,标志性的,背景性的。前者基本上是被设计过的,而后者更像是自然聚合生成的。我们知道CCTV的建筑师,毕尔包的古根汉姆的建筑师,却不知道是谁设计了希腊爱琴海边那堆的蓝白色的小房子,乌镇的江南民居,变幻万千的九龙城寨,和我们每个人家乡的被拆除的老城区。后面这些的设计师是无名无姓的,但呈现的结果也是被精巧设计的,一点不输前者。

    那FLUX的方案能替代或者改善哪一种建筑设计呢?

    大部分标志性建筑,要么是资本的物化,要么是权力的物化,要么是两者皆有。既然是标志,就需要体现一种对场地的矛盾与对抗,或者与背景不一致的张力,自上而下的意志尤其重要。显然flux设计的对象不是这种,因为它强调建筑要顺应环境,场地,低调,而这些都是标志性建筑所竭力抗拒的。

    那么flux能改变背景性的建筑吗?就是缺少隐喻的,实用的,平民化的建筑。从目前看来,flux走的就是参数化设计路线,将环境和外部因素量化,变成控制建筑设计的变量,改变变量就改变建筑设计。 其实在建筑界这根本不是新思路,参数化设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诞生于哥伦比亚大学,flux的一个co-founder就曾经在参数化设计的祖师爷盖里那里工作过。 二十多年过去了,参数化设计改变了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可以生成鱼鳞状的建筑表皮,整体上扭曲但又有律可循的遮阳板等等等等。

    来个例子:

    copyright:Adam Wiseman
    Soumaya Museum

    好,现在好像参数化设计并不是针对背景建筑,而是让标志性建筑有更丰富的形式语言。flux做的就是把这套东西应用到平民建筑上,让每个人都能变成建筑师,只要你下载当地的GIS数据,三维地形,输入当地日照长度,温度,限高等等,按键一点,建筑就出来了。看上去很简单,开发商也可以把雇佣建筑师的钱省下来了,估计个人用户就更省了。如果软件设计的够好,我需要多少预制板,多少混凝土,多少横梁,多少柱,所有的数据一清二楚,显然在他们的远景里,所有的材料都是模块化的,在网上预订或者有现成kit,flux开出处方,你去抓药就行了,估计还可以准确告诉你需要多少工时。用户还可以自定义屋顶颜色,阳台大小,所有组件都有现成模版,如果玩过火了,比如想删掉承重墙,系统还会自动提示亲房子会塌额。设计完成后还自动打分,每年多少能耗等等。

    设想2100年,除了标志性建筑,大家都开始使用类似flux的软件来进行批量化生产,设计周期变短,高度量化后建筑的成本与能耗都急剧降低,城市得以极速扩张,新增的数十亿人在低成本下得以安居。一个个新城拔地而起,由于建筑生成的规则严谨一致,在上帝视角中,城市呈现优美的分形,就像自然的海岸线一样美妙。

    听上去挺美好的,但总感觉哪里有问题。很简单,这是自上而下的设计,看上去模拟自然,其实是工业生产的结果,看上去优美一致,但缺少了混乱,不安定,矛盾,不协调,缺少了人的因素。当我们设想从使用者的角度,走进这样的城市。所有的建筑在形式上高度一致,但略有不同,每个空间都合理,高效,但缺乏惊喜和意外。这是一个完美设计的城市,但反过来,居住者的的行为与感知在某种意义上也被设计了,或者说被这个完美的空间所绑架了。

    这时你可以举反例,那希腊的小镇不也是看上去都一致么,中国的古村落也是所有建筑风格统一啊,住在那里难道不舒服么。显然两者是不同的。因为后者是自发的,而前者某种意义上是强制的,是人放弃了自己作为使用者对他们所处空间的控制后的结果。

    来看一下Firostefani吧

    远景,好像是整齐划一,统一有序,感觉flux如果代码写的够好,应该是能生成这么一个城市的,那我们拉近一点。
    Private Luxury Villa Rentals Greece & Italy

    中景,好像都是蓝白相间,但仔细一看,没有一栋建筑是相似的,看到楼梯的弧线和转角,阳台的朝向和阴影,山墙的高低,似乎之前的规律消失了。那再拉近一点吧。

    近景
    Efterpi Hotel

    copyright:Mstyslav Chernov

    copyright:Mstyslav Chernov

    对,千变万化的,充满个性化的,形式风格各异的细节,不仅仅是装饰,这种不同已经深入到建筑的造型,结构,空间关系,材质等等等等。看上去整齐划一,但每一栋都充满人的趣味,人的情感,人的精神,和人的气息。

    而这些,是flux能生成的吗?flux固然可以用自然的规律去营造形式的统一,但它忽略了最本质的差异,就是人与人的不同,而这种东西,在人类还被称为人类的时代,是永远无法被量化的。

    来看一下flux的job openning吧。
    Flux | Join Us

    Software Engineer
    Frontend Software Engineer
    WebGL Graphics Specialist
    Solid Modelling Expert
    Distributed Systems Engineer
    UI/UX Designer
    Product Designer

    你觉得他们可以写出一个规则,来生成一个你觉得趣味横生的城市吗?

    也许我们可以说,他们可以做出建筑本身,而我们仍然有自由去选择自己的装饰,自己的室内设计,喜欢的墙面颜色,家具品牌。
    其实某种意义上,是的,flux是无法阻挡的,批量化的生产带来成本的降低,更多的人可以住上房子,而保持独立性,却需要越来越高的成本。

    我们都在使用苹果,都在买ikea,却试图用被亿万人使用的模版来标榜自己的个性。 所有的设计都会变成两种,普罗大众的廉价品,和充满自我表达的个性的产物,前者也在不断提升水准,被市场和资本包装成优质的产品,这是我们的幸福,千篇一律但美观实用,后者也许只占有百分之一,却能让你有更亲切的感觉,额,这是专门为我设计的。

    我当然看好flux啦,毕竟作为人类我们99.9%的DNA都是一样的,虽然真正让人类生动而复杂的,是每个人那与众不同的0.001%,而这一点是没有人能够code出来的。

    ps:其实我是个本科读计算机的,后来在梁思成先生的母校读了三年建筑,现在又回来做IT,所以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挺感慨的

    作为CAD软件的开发者,欣赏他们的勇气。如果他们聘请了建筑师做顾问,或者是研究了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还要继续进入这个行业,那说明他们可能确实有自己的想法。

    参数化自动出图,出图纸这个方向还是有些成果的。大型的工厂设计,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三维设计,出图纸,后续施工进度跟踪等等多个工序配合。但是,但是,这需要多个软件配合。目前为止不存在单一软件或者解决方案能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Revit也做不到。

    按照公司前辈的说法,几十年以来,CAD行业就妄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有。就如同软件开发没有“银弹”一样,也没有包打天下的CAD软件。那怎么办?现在的思路是提供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有用的软件,然后协同起来。如果flux也是这个思路,他们就是打算做一系列的设计工具,让普通人和设计师都能够使用,并且集成在他们的工作流程里面,这就是可以实现的梦想了,因为众多CAD厂家也是这么做的。

    从他们的招聘广告来看。他们还是比较认真的,起码没说自己做几何建模核心,这个可是个大坑,招聘懂得Parasolid(没提ACIS,哈哈哈),NURBS,OpenCADCADE的工程师,才是现实的解决方案(估计不好找人,都是屠龙之术啊)。还有分布式系统,其实就是时髦的云端软件开发。这个其实AutoDesk做的很不错。

    Google投资,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CAD开发非常复杂,属于智力密集型软件,尤其是他们的目标这么宏大。建模平台的开发时间都是以年计算的。再加上云端的文档管理,协同设计,不知道投资者能否支持到那个时候。烂尾了就难看了,哈哈,众多CAD厂家就会看热闹。历史上,只有微软收购Visio那次,人们担心微软这个有耐心,有钱的家伙进入这个行业,颠覆点什么,但是没有,微软看不上这个行业(每年的全部CAD厂商的营业额还没有office的多呢)。

  15. 朝闻道说道:

    为什么建筑师/设计师要创造这么多问题?
    因为建筑师除了让这建筑可以使用(经常也不能用,哈哈),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意图。这个意图和Workflow没啥关系。

    5.不可替代性
    接上一段,咱们不能说有了机器学习剪辑软件就不要导演了吧?

    理发做菜调酒这种工作,机器人十几年前就能代替了,而且通过网络学习新造型,新菜谱,以低廉的成本(主要来自设备和维护)早就可以取代发型师和厨师了。为什么还没有被替代,或者在未来永远不可能被替代。(极个别商业宣传噱头不考虑)

    因为人类enjoy这份工作,我们喜欢做这个。

    还有一个自动生成克星:人类感情,无论设计,做菜,融资还是理发。做到最终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除非人类先放弃肉体去拥抱能量与数据(我也很期待那天到来)。
    编辑于 2016-06-27 9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Tiger Li product designer
    收录于 编辑推荐 •494 人赞同
    迟早会,但目前看flux做的东西还是too simple,something naive。
    因为建筑从来都不只关乎科学的。

    建筑基本有两种,标志性的,背景性的。前者基本上是被设计过的,而后者更像是自然聚合生成的。我们知道CCTV的建筑师,毕尔包的古根汉姆的建筑师,却不知道是谁设计了希腊爱琴海边那堆的蓝白色的小房子,乌镇的江南民居,变幻万千的九龙城寨,和我们每个人家乡的被拆除的老城区。后面这些的设计师是无名无姓的,但呈现的结果也是被精巧设计的,一点不输前者。

    那FLUX的方案能替代或者改善哪一种建筑设计呢?

    大部分标志性建筑,要么是资本的物化,要么是权力的物化,要么是两者皆有。既然是标志,就需要体现一种对场地的矛盾与对抗,或者与背景不一致的张力,自上而下的意志尤其重要。显然flux设计的对象不是这种,因为它强调建筑要顺应环境,场地,低调,而这些都是标志性建筑所竭力抗拒的。

    那么flux能改变背景性的建筑吗?就是缺少隐喻的,实用的,平民化的建筑。从目前看来,flux走的就是参数化设计路线,将环境和外部因素量化,变成控制建筑设计的变量,改变变量就改变建筑设计。 其实在建筑界这根本不是新思路,参数化设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诞生于哥伦比亚大学,flux的一个co-founder就曾经在参数化设计的祖师爷盖里那里工作过。 二十多年过去了,参数化设计改变了什么? 我们可以看到数字化可以生成鱼鳞状的建筑表皮,整体上扭曲但又有律可循的遮阳板等等等等。

    来个例子:

    copyright:Adam Wiseman
    Soumaya Museum

    好,现在好像参数化设计并不是针对背景建筑,而是让标志性建筑有更丰富的形式语言。flux做的就是把这套东西应用到平民建筑上,让每个人都能变成建筑师,只要你下载当地的GIS数据,三维地形,输入当地日照长度,温度,限高等等,按键一点,建筑就出来了。看上去很简单,开发商也可以把雇佣建筑师的钱省下来了,估计个人用户就更省了。如果软件设计的够好,我需要多少预制板,多少混凝土,多少横梁,多少柱,所有的数据一清二楚,显然在他们的远景里,所有的材料都是模块化的,在网上预订或者有现成kit,flux开出处方,你去抓药就行了,估计还可以准确告诉你需要多少工时。用户还可以自定义屋顶颜色,阳台大小,所有组件都有现成模版,如果玩过火了,比如想删掉承重墙,系统还会自动提示亲房子会塌额。设计完成后还自动打分,每年多少能耗等等。

    设想2100年,除了标志性建筑,大家都开始使用类似flux的软件来进行批量化生产,设计周期变短,高度量化后建筑的成本与能耗都急剧降低,城市得以极速扩张,新增的数十亿人在低成本下得以安居。一个个新城拔地而起,由于建筑生成的规则严谨一致,在上帝视角中,城市呈现优美的分形,就像自然的海岸线一样美妙。

    听上去挺美好的,但总感觉哪里有问题。很简单,这是自上而下的设计,看上去模拟自然,其实是工业生产的结果,看上去优美一致,但缺少了混乱,不安定,矛盾,不协调,缺少了人的因素。当我们设想从使用者的角度,走进这样的城市。所有的建筑在形式上高度一致,但略有不同,每个空间都合理,高效,但缺乏惊喜和意外。这是一个完美设计的城市,但反过来,居住者的的行为与感知在某种意义上也被设计了,或者说被这个完美的空间所绑架了。

    这时你可以举反例,那希腊的小镇不也是看上去都一致么,中国的古村落也是所有建筑风格统一啊,住在那里难道不舒服么。显然两者是不同的。因为后者是自发的,而前者某种意义上是强制的,是人放弃了自己作为使用者对他们所处空间的控制后的结果。

    来看一下Firostefani吧

    远景,好像是整齐划一,统一有序,感觉flux如果代码写的够好,应该是能生成这么一个城市的,那我们拉近一点。
    Private Luxury Villa Rentals Greece & Italy

    中景,好像都是蓝白相间,但仔细一看,没有一栋建筑是相似的,看到楼梯的弧线和转角,阳台的朝向和阴影,山墙的高低,似乎之前的规律消失了。那再拉近一点吧。

    近景
    Efterpi Hotel

    copyright:Mstyslav Chernov

    copyright:Mstyslav Chernov

    对,千变万化的,充满个性化的,形式风格各异的细节,不仅仅是装饰,这种不同已经深入到建筑的造型,结构,空间关系,材质等等等等。看上去整齐划一,但每一栋都充满人的趣味,人的情感,人的精神,和人的气息。

    而这些,是flux能生成的吗?flux固然可以用自然的规律去营造形式的统一,但它忽略了最本质的差异,就是人与人的不同,而这种东西,在人类还被称为人类的时代,是永远无法被量化的。

    来看一下flux的job openning吧。
    Flux | Join Us

    Software Engineer
    Frontend Software Engineer
    WebGL Graphics Specialist
    Solid Modelling Expert
    Distributed Systems Engineer
    UI/UX Designer
    Product Designer

    你觉得他们可以写出一个规则,来生成一个你觉得趣味横生的城市吗?

    也许我们可以说,他们可以做出建筑本身,而我们仍然有自由去选择自己的装饰,自己的室内设计,喜欢的墙面颜色,家具品牌。
    其实某种意义上,是的,flux是无法阻挡的,批量化的生产带来成本的降低,更多的人可以住上房子,而保持独立性,却需要越来越高的成本。

    我们都在使用苹果,都在买ikea,却试图用被亿万人使用的模版来标榜自己的个性。 所有的设计都会变成两种,普罗大众的廉价品,和充满自我表达的个性的产物,前者也在不断提升水准,被市场和资本包装成优质的产品,这是我们的幸福,千篇一律但美观实用,后者也许只占有百分之一,却能让你有更亲切的感觉,额,这是专门为我设计的。

    我当然看好flux啦,毕竟作为人类我们99.9%的DNA都是一样的,虽然真正让人类生动而复杂的,是每个人那与众不同的0.001%,而这一点是没有人能够code出来的。

    ps:其实我是个本科读计算机的,后来在梁思成先生的母校读了三年建筑,现在又回来做IT,所以看到这个问题还是挺感慨的

    作为CAD软件的开发者,欣赏他们的勇气。如果他们聘请了建筑师做顾问,或者是研究了建筑行业存在的问题,还要继续进入这个行业,那说明他们可能确实有自己的想法。

    参数化自动出图,出图纸这个方向还是有些成果的。大型的工厂设计,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三维设计,出图纸,后续施工进度跟踪等等多个工序配合。但是,但是,这需要多个软件配合。目前为止不存在单一软件或者解决方案能覆盖整个生命周期的,Revit也做不到。

    按照公司前辈的说法,几十年以来,CAD行业就妄图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有。就如同软件开发没有“银弹”一样,也没有包打天下的CAD软件。那怎么办?现在的思路是提供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有用的软件,然后协同起来。如果flux也是这个思路,他们就是打算做一系列的设计工具,让普通人和设计师都能够使用,并且集成在他们的工作流程里面,这就是可以实现的梦想了,因为众多CAD厂家也是这么做的。

    从他们的招聘广告来看。他们还是比较认真的,起码没说自己做几何建模核心,这个可是个大坑,招聘懂得Parasolid(没提ACIS,哈哈哈),NURBS,OpenCADCADE的工程师,才是现实的解决方案(估计不好找人,都是屠龙之术啊)。还有分布式系统,其实就是时髦的云端软件开发。这个其实AutoDesk做的很不错。

    Google投资,这里面最大的问题是,CAD开发非常复杂,属于智力密集型软件,尤其是他们的目标这么宏大。建模平台的开发时间都是以年计算的。再加上云端的文档管理,协同设计,不知道投资者能否支持到那个时候。烂尾了就难看了,哈哈,众多CAD厂家就会看热闹。历史上,只有微软收购Visio那次,人们担心微软这个有耐心,有钱的家伙进入这个行业,颠覆点什么,但是没有,微软看不上这个行业(每年的全部CAD厂商的营业额还没有office的多呢)。

  16. 菲欧娜说道:

    先不论实际不实际,按照这个“种子”的想法,拓展拓展。

    【文学篇】
    比如,把所有的语法、逻辑、框架、词语搭配规则,写进电脑里,这就是一颗种子,它能根据人的不同要求,文章题材,生长出一篇篇文章。
    2014年10月,Flux的共同创始人Jen Carlile,在keencon谈到用数据来改善文学环境:
    目前,供大众阅读的文学作品,就像是大自然拼凑出来的事物,并不是像种子那样生长出来的。
    Flux问:如果我们像种子那样去培育文学呢?种子的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特点取决于他们种植在哪里。
    据此思考,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写作,就可以利用数据去设计,以后就可以用写出一部文学作品的时间,去写出成千的文学作品。

    【音乐篇】
    比如,把所有的音符、乐理、和声、对位、曲式、配器等等,写进电脑里,这就是一颗种子,它能根据人的不同要求,乐章题材,生长出一首首音乐。
    2014年10月,Flux的共同创始人Jen Carlile,在keencon谈到用数据来改善音乐环境:
    目前,供大众聆听的音乐作品,就像是大自然拼凑出来的事物,并不是像种子那样生长出来的。
    Flux问:如果我们像种子那样去培育音乐呢?种子的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特点取决于他们种植在哪里。
    据此思考,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谱曲,就可以利用数据去设计,以后就可以用写出一部音乐作品的时间,去写出成千的音乐作品。

    【美术篇】
    比如,把所有的色彩、明暗、笔触、运笔技巧、透视解剖、情感变量等等,写进电脑里,这就是一颗种子,它能根据人的不同要求,美术题材,生长出一幅幅画作。
    2014年10月,Flux的共同创始人Jen Carlile,在keencon谈到用数据来改善美术环境:
    目前,供大众观赏的美术作品,就像是大自然拼凑出来的事物,并不是像种子那样生长出来的。
    Flux问:如果我们像种子那样去培育美术呢?种子的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特点取决于他们种植在哪里。
    据此思考,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作画,就可以利用数据去设计,以后就可以用画出一部美术作品的时间,去画出成千的美术作品。

    毫无违和感。。
    其实说穿了,这不就是人工智能时代么,重点是本世纪可行?

    I interviewed for the company. They have a great vision but starting small- at the current stage still very computational than design oriented. Take a look at the metro project, it helps designer and developer deal with information fragmentation. The overall approach is trying all means to assist designer rather than replace the role of designer. It can range from offering designers multiple design options to choose from to
    bridging communication among architect,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

    ==================以下内容是2016年7月更新的===============
    我很失望,2年过去了,这里的讨论还是在于形式。但是建筑师在形式上是没有话语权的,真正有话语权的人永远是业主,是大众。当Flux这样的软件尝试取代建筑师在技术领域的专业性的时候,那么是不是创造形式的特权(不同于选择形式的特权,后者是属于业主和公众的)也会随着难度的降低而回归大众。

    FLUX这个软件和和别的软件最不一样的一点是,他是从梳理各种法规开始的,这消解了建筑师对于规划和规范的解释权。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去用过这个软件,软件里从选择地块开始就有非常详尽的法律库需要勾选,每一条法律都能对建筑形成一定的控制。包括间距、退界、限高等等。建筑师很重要的角色在于帮主业主实现业主的想法。很多时候业主是不确定一个想法可不可行,能不能满足规范、结构各方面的要求,但是flux却可以绕过建筑师,直接告诉业主,这个做法行不行。

    一旦这个思路推广到技术上,是不是flux也可以告诉业主,你的楼板悬挑太多了,不可行;或者你的楼梯间需要做前室等等。建筑师在技术上的解释权也被消解了。

    基于以上假设的话(FLUX能走到哪一步不好说),建筑学几乎所有的外延都被剥下来了,只剩下几千年来建筑学唯一的内核——形式。不管是古典、新古典、装饰艺术风格,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其本质都是形式。形式是体现建筑业主的审美、权力、地位的象征。当一个建筑是教堂的时候,纪念性就是永恒的主题。当一个建筑是为资本家盖的工厂和住宅的时候,机器、效率就是新时代的象征。表面上是现代主义四大师推进了现代主义,背后不过是一群资本家金钱的选择罢了。

    一旦建筑学是一个纯形式的学科的话,建筑师的话语权就一点不剩了。谁都可以去玩一把建筑,就和现在谁都可以用手机去拍照一样,纯正的有艺术的照片被人忘记,世界上充斥着社交网络上的照片。建筑师辛苦打造了几千年的行业壁垒就要被野蛮人所打破了。

    当然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弯道超车。当京东和淘宝取代了传统的百货商店,商业建筑的形式被消解成一个个巨大的机器化的仓库,一辆辆统一标准,由中央控制的汽车的时候,建筑师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以下内容是2014年底写的=================
    首先flux并不是参数化。不要把flux做的东西和参数化的捏形态等同起来。它应该是建筑类型学的延伸。

    近期来看。flux的目标和大部分建筑师追求的新的形式不同(参数化的首要目标),它是综合了各种因素后,自下而上的产生并筛选结果。可能最后有几千个结果,让建筑师从中去选一个。建筑师控制形态,软件控制功能,形成人与计算机的合作。

    远期来看。如果建筑形态控制只是选几个参数那么简单的话,建筑师在形态上对建筑控制的权威就被打破了。每个人都变成建筑师,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那么建筑领域为了形式而竖起的高高的墙壁就倒塌了,每个人都是建筑师。这是建筑师所不愿意看到的。

    从这点上看,我非常能理解第一名的答案中向往的地中海沿岸优美的形态。而那恰恰是软件+普通业主就可以办到的。

    并不会,谷歌没找对方向。

    现在BIM软件成熟度很低,
    GIS信息快速显示、设计快速建模展示等等大把工作要做。

    谷歌(至少这个项目)没有从这些亟需需求入手解决实际问题,反而把重点放在虚无缥缈的“编程式设计”上面,说明对这个问题本质理解不清。

    但是谷歌仍然有机会,现在GIS、大数据、数据可视化、VR等技术发展,会最终推动BIM的完善。谷歌在这些方面都很强。

    建筑真的会自然生长吗?文章里利用蒙特雷柏树比喻:

    这种树会根据风向和位置等自然条件,生长成不同的形状的柏树。同样地,如果你把三个蒙特雷柏树种子种在三个不同的位置,你会得到不同的三棵树;如果你把三个建筑的“种子”,种在三个不同的位置,你会得到三个不同的建筑。

    Flux试图把建筑学变成客观的、科学的、功能主义的、自我生长的模样。

    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AMA获奖曲目

    我心想,这不是BIG正在干的事儿吗?你看,开花了。

    当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和西班牙建筑师莫尼奥(Rafael Moneo)在1976年要为《对抗》杂志(Oppositions)撰文介绍罗西的《城市建筑学》时,二人都认为有必要把“建筑自主性”当成为罗西写作的突出重点去强调。“于是,从此书的一开始,罗西就宣布了建筑学这个学科的某些具体性;亦即,城市是怎样构建的,怎样产生于建筑的,怎样通过‘对政治、社会、经济体系的分析’又不仅仅依赖于这些体系而确立了学科自主性的”。——城市笔记人

    那么问题来了,Flux可分析场地、日照、节能,但是怎么去分析政治、社会、经济体系呢?

    建筑学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越了功能主义所可以控制的事情,教堂是不节能的,空间高耸,大面积的斑斓玻璃,光从天入,但是Flux怎么把教堂合理化呢?

    我觉得让建筑变得客观一直都是个伪命题。现代主义已经引起了很多与精神性矛盾,抹杀记忆的争论,空间、外观和功能都是相互制约的。当我们设计一个棒球场,说一个球场够用,首先是球场的面积足够大,其次是足够高。那么多高是足够高呢?人击打球场时候不会撞到建筑顶部。那么那么我设计的比球的极限高度再高一点有没有问题?高多少是没有问题的呢?顶部是应该设计成方形、三角、或者圆形呢?方形、三角、圆形顶给这个场地带来的感受又分别是怎么样的呢?如果空间变宽敞了、明亮了,却不经济了怎么办?我觉得这就都不是Flux可以解决的问题了,这是主观感受,是十分复杂的非功能主义问题。

    图为伊东丰雄设计的大馆树海体育场

    内藤广设计的虎屋京都店

    内藤广的老师教他们设计茶室时候说,入口的地方一定要做得尽量矮,进去之后再慢慢高起来,这样才会有茶室特有的尺度……这个理念一直跟随他到如今。他在这个建筑里更希望把室内外连续起来,所以用了连续的缓和曲线而不是传统的三角形式,而且通过通透的门窗是可以看到屋檐伸出室外的。这栋房子更想给人一种流畅的、舒缓的、与自然没有隔阂感觉。

    看了之后有没有觉得伊东设计的棒球场异曲同工?

    那么问题来了,感觉、体验、精神性这种东西,究竟是不是可以客观的、依靠功能主义产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究竟是更符合功能、经济合理化要紧,还是体验、感受要紧呢?这个问题其实很没意思,因为有人冷了穿棉衣,有人冷了也穿丝袜。

    Flux的问题在于,它可以分析得很客观、很科学、很有效率。但是建筑学毕竟不是科学,建筑学涉及到美学、社会学、政治以及各种人类奇怪或者可爱的欲望。其中最主要的是,它无法解答建筑的本质问题——“空间”。如果依赖与软件分析的客观性,建筑也许会像一个书呆子一样了无生气,大师们的草图也将失去意义。我不否认建筑可以自我生长,但是建筑真的需要自我生长吗?

    文章中提到,Flux说他们在解决城市人口增长问题,未来城市将有现在的一倍人口吧啦吧啦。个人觉得,建筑到了现在,尤其在国内,压根儿不是用来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是用来拉动凯恩斯所谓的经济的。

    不过,我对Flux仍然很乐观,因为智能化可以作为一种更好的评价体系,为建筑学提供更多支撑,因此Flux不失为一种实验或者数据参考。同时它也可以解决现在的设计、施工图、施工脱节问题(虽然我们已经有BIM了)。个人更倾向于把Flux的发布说成对建筑业的“推进”,而不是“变革”。

    这些年来,谷歌一直想用一些创意性的理念来变革某个固有行业,想从中获利,就像最初做搜索引擎一样。但是真实的投入,踏踏实实地做事和愿意付出的决心却少得可怜,想靠一个Idea就捞一大票,哗众取宠式的营销,典型的互联网赌徒思维。

  17. 菲欧娜说道:

    先不论实际不实际,按照这个“种子”的想法,拓展拓展。

    【文学篇】
    比如,把所有的语法、逻辑、框架、词语搭配规则,写进电脑里,这就是一颗种子,它能根据人的不同要求,文章题材,生长出一篇篇文章。
    2014年10月,Flux的共同创始人Jen Carlile,在keencon谈到用数据来改善文学环境:
    目前,供大众阅读的文学作品,就像是大自然拼凑出来的事物,并不是像种子那样生长出来的。
    Flux问:如果我们像种子那样去培育文学呢?种子的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特点取决于他们种植在哪里。
    据此思考,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写作,就可以利用数据去设计,以后就可以用写出一部文学作品的时间,去写出成千的文学作品。

    【音乐篇】
    比如,把所有的音符、乐理、和声、对位、曲式、配器等等,写进电脑里,这就是一颗种子,它能根据人的不同要求,乐章题材,生长出一首首音乐。
    2014年10月,Flux的共同创始人Jen Carlile,在keencon谈到用数据来改善音乐环境:
    目前,供大众聆听的音乐作品,就像是大自然拼凑出来的事物,并不是像种子那样生长出来的。
    Flux问:如果我们像种子那样去培育音乐呢?种子的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特点取决于他们种植在哪里。
    据此思考,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谱曲,就可以利用数据去设计,以后就可以用写出一部音乐作品的时间,去写出成千的音乐作品。

    【美术篇】
    比如,把所有的色彩、明暗、笔触、运笔技巧、透视解剖、情感变量等等,写进电脑里,这就是一颗种子,它能根据人的不同要求,美术题材,生长出一幅幅画作。
    2014年10月,Flux的共同创始人Jen Carlile,在keencon谈到用数据来改善美术环境:
    目前,供大众观赏的美术作品,就像是大自然拼凑出来的事物,并不是像种子那样生长出来的。
    Flux问:如果我们像种子那样去培育美术呢?种子的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特点取决于他们种植在哪里。
    据此思考,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作画,就可以利用数据去设计,以后就可以用画出一部美术作品的时间,去画出成千的美术作品。

    毫无违和感。。
    其实说穿了,这不就是人工智能时代么,重点是本世纪可行?

    I interviewed for the company. They have a great vision but starting small- at the current stage still very computational than design oriented. Take a look at the metro project, it helps designer and developer deal with information fragmentation. The overall approach is trying all means to assist designer rather than replace the role of designer. It can range from offering designers multiple design options to choose from to
    bridging communication among architect, engineers and contractors.

    ==================以下内容是2016年7月更新的===============
    我很失望,2年过去了,这里的讨论还是在于形式。但是建筑师在形式上是没有话语权的,真正有话语权的人永远是业主,是大众。当Flux这样的软件尝试取代建筑师在技术领域的专业性的时候,那么是不是创造形式的特权(不同于选择形式的特权,后者是属于业主和公众的)也会随着难度的降低而回归大众。

    FLUX这个软件和和别的软件最不一样的一点是,他是从梳理各种法规开始的,这消解了建筑师对于规划和规范的解释权。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去用过这个软件,软件里从选择地块开始就有非常详尽的法律库需要勾选,每一条法律都能对建筑形成一定的控制。包括间距、退界、限高等等。建筑师很重要的角色在于帮主业主实现业主的想法。很多时候业主是不确定一个想法可不可行,能不能满足规范、结构各方面的要求,但是flux却可以绕过建筑师,直接告诉业主,这个做法行不行。

    一旦这个思路推广到技术上,是不是flux也可以告诉业主,你的楼板悬挑太多了,不可行;或者你的楼梯间需要做前室等等。建筑师在技术上的解释权也被消解了。

    基于以上假设的话(FLUX能走到哪一步不好说),建筑学几乎所有的外延都被剥下来了,只剩下几千年来建筑学唯一的内核——形式。不管是古典、新古典、装饰艺术风格,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其本质都是形式。形式是体现建筑业主的审美、权力、地位的象征。当一个建筑是教堂的时候,纪念性就是永恒的主题。当一个建筑是为资本家盖的工厂和住宅的时候,机器、效率就是新时代的象征。表面上是现代主义四大师推进了现代主义,背后不过是一群资本家金钱的选择罢了。

    一旦建筑学是一个纯形式的学科的话,建筑师的话语权就一点不剩了。谁都可以去玩一把建筑,就和现在谁都可以用手机去拍照一样,纯正的有艺术的照片被人忘记,世界上充斥着社交网络上的照片。建筑师辛苦打造了几千年的行业壁垒就要被野蛮人所打破了。

    当然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弯道超车。当京东和淘宝取代了传统的百货商店,商业建筑的形式被消解成一个个巨大的机器化的仓库,一辆辆统一标准,由中央控制的汽车的时候,建筑师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以下内容是2014年底写的=================
    首先flux并不是参数化。不要把flux做的东西和参数化的捏形态等同起来。它应该是建筑类型学的延伸。

    近期来看。flux的目标和大部分建筑师追求的新的形式不同(参数化的首要目标),它是综合了各种因素后,自下而上的产生并筛选结果。可能最后有几千个结果,让建筑师从中去选一个。建筑师控制形态,软件控制功能,形成人与计算机的合作。

    远期来看。如果建筑形态控制只是选几个参数那么简单的话,建筑师在形态上对建筑控制的权威就被打破了。每个人都变成建筑师,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那么建筑领域为了形式而竖起的高高的墙壁就倒塌了,每个人都是建筑师。这是建筑师所不愿意看到的。

    从这点上看,我非常能理解第一名的答案中向往的地中海沿岸优美的形态。而那恰恰是软件+普通业主就可以办到的。

    并不会,谷歌没找对方向。

    现在BIM软件成熟度很低,
    GIS信息快速显示、设计快速建模展示等等大把工作要做。

    谷歌(至少这个项目)没有从这些亟需需求入手解决实际问题,反而把重点放在虚无缥缈的“编程式设计”上面,说明对这个问题本质理解不清。

    但是谷歌仍然有机会,现在GIS、大数据、数据可视化、VR等技术发展,会最终推动BIM的完善。谷歌在这些方面都很强。

    建筑真的会自然生长吗?文章里利用蒙特雷柏树比喻:

    这种树会根据风向和位置等自然条件,生长成不同的形状的柏树。同样地,如果你把三个蒙特雷柏树种子种在三个不同的位置,你会得到不同的三棵树;如果你把三个建筑的“种子”,种在三个不同的位置,你会得到三个不同的建筑。

    Flux试图把建筑学变成客观的、科学的、功能主义的、自我生长的模样。

    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AMA获奖曲目

    我心想,这不是BIG正在干的事儿吗?你看,开花了。

    当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和西班牙建筑师莫尼奥(Rafael Moneo)在1976年要为《对抗》杂志(Oppositions)撰文介绍罗西的《城市建筑学》时,二人都认为有必要把“建筑自主性”当成为罗西写作的突出重点去强调。“于是,从此书的一开始,罗西就宣布了建筑学这个学科的某些具体性;亦即,城市是怎样构建的,怎样产生于建筑的,怎样通过‘对政治、社会、经济体系的分析’又不仅仅依赖于这些体系而确立了学科自主性的”。——城市笔记人

    那么问题来了,Flux可分析场地、日照、节能,但是怎么去分析政治、社会、经济体系呢?

    建筑学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越了功能主义所可以控制的事情,教堂是不节能的,空间高耸,大面积的斑斓玻璃,光从天入,但是Flux怎么把教堂合理化呢?

    我觉得让建筑变得客观一直都是个伪命题。现代主义已经引起了很多与精神性矛盾,抹杀记忆的争论,空间、外观和功能都是相互制约的。当我们设计一个棒球场,说一个球场够用,首先是球场的面积足够大,其次是足够高。那么多高是足够高呢?人击打球场时候不会撞到建筑顶部。那么那么我设计的比球的极限高度再高一点有没有问题?高多少是没有问题的呢?顶部是应该设计成方形、三角、或者圆形呢?方形、三角、圆形顶给这个场地带来的感受又分别是怎么样的呢?如果空间变宽敞了、明亮了,却不经济了怎么办?我觉得这就都不是Flux可以解决的问题了,这是主观感受,是十分复杂的非功能主义问题。

    图为伊东丰雄设计的大馆树海体育场

    内藤广设计的虎屋京都店

    内藤广的老师教他们设计茶室时候说,入口的地方一定要做得尽量矮,进去之后再慢慢高起来,这样才会有茶室特有的尺度……这个理念一直跟随他到如今。他在这个建筑里更希望把室内外连续起来,所以用了连续的缓和曲线而不是传统的三角形式,而且通过通透的门窗是可以看到屋檐伸出室外的。这栋房子更想给人一种流畅的、舒缓的、与自然没有隔阂感觉。

    看了之后有没有觉得伊东设计的棒球场异曲同工?

    那么问题来了,感觉、体验、精神性这种东西,究竟是不是可以客观的、依靠功能主义产生?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究竟是更符合功能、经济合理化要紧,还是体验、感受要紧呢?这个问题其实很没意思,因为有人冷了穿棉衣,有人冷了也穿丝袜。

    Flux的问题在于,它可以分析得很客观、很科学、很有效率。但是建筑学毕竟不是科学,建筑学涉及到美学、社会学、政治以及各种人类奇怪或者可爱的欲望。其中最主要的是,它无法解答建筑的本质问题——“空间”。如果依赖与软件分析的客观性,建筑也许会像一个书呆子一样了无生气,大师们的草图也将失去意义。我不否认建筑可以自我生长,但是建筑真的需要自我生长吗?

    文章中提到,Flux说他们在解决城市人口增长问题,未来城市将有现在的一倍人口吧啦吧啦。个人觉得,建筑到了现在,尤其在国内,压根儿不是用来解决人口增长问题的,是用来拉动凯恩斯所谓的经济的。

    不过,我对Flux仍然很乐观,因为智能化可以作为一种更好的评价体系,为建筑学提供更多支撑,因此Flux不失为一种实验或者数据参考。同时它也可以解决现在的设计、施工图、施工脱节问题(虽然我们已经有BIM了)。个人更倾向于把Flux的发布说成对建筑业的“推进”,而不是“变革”。

    这些年来,谷歌一直想用一些创意性的理念来变革某个固有行业,想从中获利,就像最初做搜索引擎一样。但是真实的投入,踏踏实实地做事和愿意付出的决心却少得可怜,想靠一个Idea就捞一大票,哗众取宠式的营销,典型的互联网赌徒思维。

  18. 石子宵说道:

    2050年,人类将需要3300万的建筑。
    这第一句话就写得非常有现代互联网媒体的范儿,首先这个3300万的数据从哪个研究机构,是通过什么样的理论,采用什么样的计算方式得来的?再者3300万的单位是什么?占地面积?建筑面积?项目数量?莫名其妙抛出一个卫星想把读者震慑住,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基调就订立得够外行,一股浓浓的微信转发热门文章的味儿!

    在报告中,该团队估计,“精灵”可能会使当前的建设成本节省30-50%的时间,使项目从计划到面世的时间缩短30~60%。“精灵”团队估计,平台已经为谷歌产生了每年一千二百亿的潜在效益,以此为背景——Flux诞生。
    我感觉这个是为了写报告生拉硬凑的一些东西,明明不好去量化的东西非要量化。建筑业的土建成本和时间成本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东西,哪有一言不合就减少个50%、60%的。。。

    通篇下来我感觉这个产品所能影响的也就是方案设计阶段概念性设计,这也是整个建筑业庞大流程中的一部分,怎么就影响了整个建筑业了?要说建筑业最根基的其实是政治问题,对国内来说就是土地政策的问题,你要说将来技术发展,出现了科幻电影中反重力悬浮类建筑,那就可以绕开土地政策了。不过那个时候政策也随之变动,土地出让金变成了领空出让金。。。当然如果Google有野心涉足政治,推出一个“Google Revolution”改变千百年以来权利和土地的关系,那可能会动摇建筑业的根基。再者在建筑业中资本的作用还是远大于技术的作用,建筑服务于资本,资本着眼于市场的变化。而纯粹依靠科技的力能想去动摇资本市场,我觉得有些本末倒置。

    其实就是从纯技术的角度看,IT和互联网是否真的对建筑业技术方面能起到颠覆性的改变呢?从手绘到CAD再到现在的BIM技术,只是技术表现的载体发生了变化,而内核并没变。近几年传统行业眼红互联网的吸金能力,不管合适不合适都努力把自己脸朝人家屁股上贴,很多根本就不成熟的理念和产品颇有当年放卫星赶英超美的其实,说到底就是吸引风投。其实要是真心对建筑业有想法,不如投入到基础科学研究,你要发明一种轻质,高强,韧性,易施工操作,低成本的新型材料替代混凝土,钢材等传统材料,那才是真的颠覆性的改变。说到底还是嫌基础科学研究周期长,成本高,没有互联网+来钱快。
    发布于 2016-07-14 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5
    赞同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MiG29
    5 人赞同
    建筑力学结构设计至少会被自动化工具计算工具取代(不是staad,midas这类手动工具),从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以及自然条件的情况,乃至规范的取用都是可以逻辑化的。而结构的总体布置在常见的情况下也以参考工程为出发点进行修改。原来一直打算公款立项做个这样的软件,结果业内的专家说不能做,这样设计的太快,从业人员都要失业。不过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的。哈哈

    因为google比所有建筑公司离建筑业的距离都要远。

    这不就是参数化嘛。类似的东西很多人都已经开始做或者有过尝试了。
    给你看2个:
    一个是13年AA优秀(最佳?)毕设,其中作者有一个也是在知乎的小易君学长……
    ISSUU – Urban graft by Tejas Sidnal
    一个是东南大学的毕设
    赋值际村-2014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毕业设计

    非常有前景的东西。这个创意一旦成熟能够将建筑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有点类似CAD减少建筑师纸面的工作量,也有点类似lumion的全傻瓜式渲染。智能化的趋势不单单在建筑行业,在各个行业里都是大势所趋。

    这个软件不会取代建筑师,但是会减少建筑行业的从业人数,并提高建筑设计的工作效率(你可以理解为一个自带软件结构设计及自动debug功能的程序编译器)。

    我想这样的软件发展到最后会成为类似钢铁侠中“贾维斯”(人工智能,也包括帮助托尼设计钢铁战衣的那个设计平台),可以成为灭霸,但永远无法成为钢铁侠。
    我是做building physics的,主要是能耗建模和建筑诊断。Google的想法很好,但是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除了结构,防火,节能,采光,舒适,防灾意外还需要考虑人主观的需求。建筑建好之后还有运行,维护和拆除阶段。建筑还有各种各样的复杂系统。这不是一个种子就能解决的问题。按照当前技术来看只是一个梦罢了。autodesk revit不知道你用过没有,功能很多,但是不准确不够强大。

  19. Timothy Wang说道:

    谷歌就是这样。
    总是给你一些看起来很diao的东西,但是其实和乐视基本一个套路。但是大家都在赞扬谷歌而天天喊着乐视怎么还没倒闭,那是因为谷歌在技术上和用户体验上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告诉我,Google glass现在怎么样了?
    告诉我,模块化手机CPU都不能换还叫模块化手机?
    告诉我,长生药有多大的可靠性?

    总弄一些看起来很diao但是产品根本不成熟的玩意。flux是提供了一个大方向,让建筑自己设计自己,也就是类似于种植建筑,这是一个非常科幻的想法,虽然现在只是雏形被人指责说不可能,但是希望大家知道一点的就是。
    这东西使用者是什么感想?市场永远是消费者决定,市场需要讨好的是消费者而不是建筑师更不是什么行业专家。也就是说,假设这项目的进化,让在效率使用上,让人感觉更舒适实用,那么这行业就会被改编。
    谷歌是聚集全世界最聪明人才的地方,如果是谷歌,建筑界被颠覆也合情合理,
    当然我不是说建筑家都会下岗找不到工作,这还是不可能的,个人是觉得.如果权益合适,那么以后的建筑会分成人工设计和计算机设计的感觉
    但是已经读了相当数量建筑设计理论的人。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改革是某种程度上的分工明确建筑师本身责任减少。相较于古典建筑时期,建筑师几乎是一个一人十才的职业,工业革命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建筑师的职业责任,更加重对设计的探索,把结构那些都推给工程师。而如果说现在流行的parametric design和zaha之流那些非传统建筑是一种建筑业的另类探索,flux也只会是换汤不换药,加重技术的应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减轻建筑师负担,同时也在考验建筑和技术的交互。但是我认为,建筑本身是一个存在于建筑师和用户的实体物质,最终是一个真实的3d重视视觉感官和亲身体验的…除非做到客户体验这层,光是设计上实现完全模式化是不可能叫做变革。

    笔记本:MBP retina,
    台式机:Mac Pro
    一个上千的显示器
    报销了的几百美元的机械键盘
    电动调节站立桌子
    其他若干小件。

    我本来一直认为没什么,大家都差不多。直到看到了前一段时间吐槽新浪网易等配置的知乎贴,顿时意识到自己太不感恩了,瞬间热泪盈眶~

    我参观过,还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车位明显比员工数量少,所以停车场各种傻逼,这是唯一一个我见过的有valet parking的公司。

    最屌的是,google到大路门口是F字形的口,中间那一横没有红绿灯,而上面那一横有。然而google的导航总是把你送到中间那一横,而且转进主路是要yield的,所以所有的傻逼都集中在那个地方,明明你只需要往上(南)走一点点就可以顺利的利用红绿灯转出去。因此这无缘无故就造成了上下班堵车。我有一次从那回宾馆,看见大家都在堵,我直接从旁边那条路出去,瞬间转进了主路,然后大家还是在那堵。盈利主要来源互联网广告,虽然份额在下滑,但是销售利润都在增长。
    主要业务还跟以前一样,要单说.cn 的话就只有购物、翻译、音乐还有就是时惠。广告业务
    帮助fan墙的业务 gae什么的
    其实我觉得第二条才是最重要的….

    Michael Wolf本身是以他的大尺寸建筑摄影出名,主要拍的是香港和芝加哥,比如 “architecture of density” and “the transparent city” 系列。但他前几年开始对公共环境的监控摄像头感兴趣,接着又关心到个人隐私和公共摄像头的关系,于是从摄影师的角度出发,他在问自己,作为现代科技武装下的街头摄影师,我们需要和被拍摄的对象保持多远的距离?
    这个问题并不新,许多摄影师和概念艺术家都研究过,例如我最爱的法国女艺术家Sophia Calle就做过一系列类似问题的探索,她雇佣了一个私家侦探,跟拍了自己的一天。
    Michael Wolf后来做的一个摄影项目很出名,大家肯定都记得,是“Tokyo compression”,就是蹲在日本地铁里拍那些被压在车厢里的日本人的脸。有一种在公共空间窥探个人隐私、私人痛苦的感觉。link:MICHAEL WOLF PHOTOGRAPHY

    他之前还有一个巨大的摄影项目,就是通过Google street view/谷歌街景去发现被电子机器捕捉到的私人瞬间。用一种最眼前的科技可能,来看与之带来的图像捕捉变化,还有摄影师与被拍者之间距离的消失。
    谷歌街景是通过公共空间的监控摄像头捕捉图像,然后都通过电脑后期自动合成的全景视图,现在是免费地遍布整个网络环境,成为了许多人体验和观察他人空间的一种直接途径。
    他的这个摄影作品一推出就获奖(World Press Photo competition),然后引起了艺术圈和文化圈的讨论,学术界甚至用他的作品来讨论是否需要重新定义“新闻摄影/Photojournalism” ,自动捕捉公共图像的真实性,包括摄影师的身份变化。

    但我觉得最有趣的是,Michael Wolf本人花了数以万计的小时守在电脑屏幕前,一个一个地仔细排查谷歌街景里的每一帧,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衔接,最后在一个完全虚拟的空间环境里,却捕捉到了,或者说筛选到,或者说收集到了“真实”世界里发生的故事。
    在这个“不幸的事件”集合里有着火的车子,昏倒在街边的老太太,拿着AK47的男子,骑车摔倒的人,还有在街边上拉屎的大妈,总之,太好笑了。我简直可以想象Michael Wolf一个人在电脑屏幕前,在无数无意义的搜索之后发现一个画面时的激动,那简直跟自己端着相机抓拍了一张稍纵即逝的镜头一样的开心啊。
    这些照片都是在谷歌街景上存在的,拍摄者是电子机器,而这些图片又是Michael Wolf的个人作品,他在一个浩瀚的虚拟空间里发现了他们,自己选取角度,自己裁剪图片的尺寸,有的时候还刻意把电脑的鼠标箭头留在图片中,为的就是留下个人的记号,他做用过后的痕迹。
    可以说,这个通过谷歌街景拍照的开启了一个街头摄影的新可能。
    是技术上的突破,因为这样子的街头摄影作品将会直接跳过摄影器材的环节,直接在pixel的世界里完成,摄影师将会变得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和被拍者之间没有距离;但同时又对真实事件的参与束手无策,隔着千里。

    Michael Wolf的谷歌街景拍照除了这个“不幸的事件”系列,还有一些风光照,我觉得也很有趣,就跟window shopping一样,跟着谷歌游巴黎,跟着谷歌拍埃菲儿铁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他的网站看更多的照片。
    金边这个地方而嘛,买不起车就都买了摩托,还有一堆送货的小卡车,面包车,于是在中心市场附近就堵成了这个样子。如果要在堵车的车流中间拍下这个场景,摄影师作为行人是很难做到的,一个是可能受到伤害,另一个,这样的场景不会给你那么长时间去找角度,构图。大家心烦意乱地堵成那样儿,你在里边开心地举着单反,很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而谷歌街景地图虽然定格的是一个瞬间,但是给了充分的可以选角度,构图,找位置的空间,给了更多的自由性。
    2.街景地图作为一种对城市的“偷拍”,场景更加真实,人物更加自然。
    摄影师的这身行头和物件儿,在拍摄的时候很容易被拍摄对象注意,丧失了本来的真实。这一点在一些比较闭塞的国家尤为明显,比如如果你在非洲某个内陆国家举着一个单反进入村庄,我相信不一会儿就会围上来一堆人叫你给他们拍照,这样就丧失了真实性,不能真实地表现出他们的生活状态。而街景地图车的拍摄就可以避免这一点。

    作为一个从08年开始持续关注街景地图,花在上边无数时间,看过覆盖的所有国家的街景,用街景地图“摄影”,讲故事,做研究,甚至上学期给北京某中学高一学生开了街景地图选修课的人(是的,没错,街景地图下的城市研究,以后有时间再说。)这个问题臣妾不能不答啊!!!
    看到了日报上那个答案里德国摄影师弄的街景地图的图片,我的心真是咯噔一下,咱们街景地图看起来不是那样儿的啊好不好!!!
    人家明明是这样儿的!
    (谷歌街景地图 法国 蒙彼利埃)
    这样儿的!
    ( 谷歌街景地图 波兰东部)
    这样儿的!
    (谷歌街景地图 拉齐奥大区 切卡诺)
    还有这样儿的!
    (谷歌街景地图 塞尔维亚 贝尔格莱德)
    什么你说这全是人家外国的?
    (腾讯街景地图 北京 南河沿儿 )
    OK,掰了掰街景地图的印象。大家不要喷我,我知道上了这一堆图好像跟问题没啥关系TAT 现在开始答题!!!

    1.街景地图打破了摄影师作为行人的视角和局限。
    一个摄影师作为行人,在街头这种地方还是有很多局限性的,有一些地方是不能到达的,有一些场景即使看到,作为行人的视角拍出来也不是最好的。比如下面这个场景

    去耶路撒冷旅游还算容易,但是想穿着游客式的休闲服装进入这一一片比较纯粹、严肃的犹太教保守社区就很难了,你在里边会是最特立独行的一个人,不仅仅是想要对拍摄对象进行拍照可能遇到各种阻碍,摄影师本人的心理也会出现一定问题。这样你就会错过了这么多有意思的场景。

    各位,把题打完了,能不能让我再跑跑题呢 TAT
    也是想给街景地图再宣传宣传,街景地图的用处显然不仅仅是在艺术上,甚至可以说更多的不是在艺术上。我总结了几个我自己体会比较深的地方。

    1.认路
    现在导航很发达,但是有的时候如果你对于一条道路,尤其是步行时候穿越的街道,没有一种熟悉感的话,还是很容易产生困惑,也容易错过一些东西。而街景地图对于街道真实的记录在旅游时候对你真的帮助太大了。
    举一个我旅游时候例子。
    去年去台湾玩,用Airbnb在台北租了一个公寓,从捷运出来看到房东以后一路拉着行李箱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公寓门口呢。房东这时候才发现“诶!你为什么认识路呢?”从始至终别说看导航了,连手机都没拿出来过,一直在跟房东聊天,8分钟的路就这么自己走过来了。
    认路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你可以发现一些你本不会发现的好地方。怎么说呢?比如那次在台北租的公寓是在一个比较安静的居住区域,一般旅游者也就只当一个居住的地方,不像市中心,往那边走都有些有意思的地方。在街景地图上我们发现住的公寓小区后面有一家店面很有品的牛肉面店,房东的指南上也并没有提到这家店,但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小区后边走了过去吃。真心是在台北吃的最好的一家牛肉面!!!

    2.城市、社会的研究与观察
    这个就是在给北京的高一学生开的选修课里主要做的东西了。街景地图里边的这些资源对城市和社会的研究和观察简直太宝贵太宝贵太宝贵。以当时选修课里的一个单元为例,当时给学生们选了东京的8个街区,每组四个街区,进行探索、比较。银座、永田町、六本木、歌舞伎町、羽根木、江原町、光丘、原宿。这当中有富人区,有政府供给住房区;有外国人集中的酒吧区,有娱乐区等等,特点不一。其中很多区域,即使是去东京旅游,也不太可能会去。
    由于街景地图的拍照没有让当地能够做任何预先准备,就记录下了当地很真实的场景,羽根木和江原町这两个居住区在建筑、行人、环境上展现出的不同都很有意思,在街景地图上对于一些小的细节还可以放大去观察,也让学生形成对于东京这个城市更立体更客观的认知。况且,这些地方的地理距离都相隔甚远,如果想每个都观察一遍的话,肯定比坐在电脑前困难很多。
    当然,如果要进行正式的社会学和城市研究,还是一定要深入当地去有一个较长期的生活和体验的,很多事情街景地图还是替代不了的。
    不过,街景地图的资源在教学上的确会有巨大的帮助,也可以帮助大家开眼。

    3.重新认知自己的城市
    我们每天居住的城市大概是我们最了解的地方,然而事实上,作为本地人,很多时候却反而会被限制在几个自己所工作生活的特定的区域。就像是知乎之前有个什么答案说过的,“西边的北京对我来说是外地”。作为一个从小就只活动在东边北京的人来说,这句话我就深有体会,我对于西边的北京的了解程度甚至可能还没香港的深水埗深刻。所以,用街景地图去逛自己之前没怎么去到过的丰台和石景山的时候就有很多收获,会形成对北京更立体更直观的认识。
    另外一个就是在将自己的城市和街景地图上其他城市进行比较时候所产生的收获。进入到乌兰巴托机场旁边或者京畿道水原的几个新式小区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北亚的这几个国家这么相似。比较了洛杉矶和北京的公共自行车,就发现在这方面北京人还是比洛杉矶人幸福很多的。

    Anyway,街景地图对我而言就是一片永远有新鲜感的Wonderland,它里边蕴藏的和所能够带给我的实在太多了,也希望更多人能够花些时间进入这个Wonderland探索。

    嗯,最后也给自己推一推好不好呢。
    我们提米画报一直在关注街景地图,现在我在做一个用街景地图游城市系列,这里边大多不会以真正的旅游为目的,而是希望让读者更加了解当地的社会和现状。目前只有一篇。
    链接在此:提米画报 I 谷歌街景游乌兰巴托:没有草原,只有国际都会

    还有,提米画报也会定期做谷歌街景精选和国外冷门新奇文章的翻译,感兴趣的大家可以关注哦
    链接在此:提米画报 – 简书
    嗯,最后再上一张Yandex街景地图的图好不好~~~不是只有谷歌和腾讯做街景哦。这个俄罗斯地图做的街景色调和谷歌街景十分不同,做完以后都色彩感人。

    要谈影响,首先需要明确背景。所以先说说谷歌街景和街头摄影的背景。

    截至2014年,谷歌街景已经更新至第119个版本,收录了超过51个国家和地区的街道的非实时影像。用户可以通过谷歌地球和谷歌地图来观看街道景象。这项服务于2007年7月启用,至今已经运行8年整。

    再说街头摄影。
    街头摄影在技术上的定义大致为在公共场合拍照,并且使用特定的对焦和曝光方式。而更进一步则没有明确的定义了。仅从个人理解来说,街头摄影的核心是人,主体是环境,背景则是各种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人与环境的结合,由摄影师加工,最后被观众解读。

    明确了背景我们就容易找到二者之间的关系。
    谷歌街景和街头摄影的一个共性就是在公共场拍照。然而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什么很强的联系了。谷歌街景服务启用以来,不断被质疑侵犯了被拍摄者自身和财产的隐私,因此Google在之后的服务中模糊了拍到的人脸、商标和车牌号等涉及隐私的信息。而街头摄影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涉嫌侵犯隐私。所以单从这一点来讲,谷歌街景很难对街头摄影造成冲击,因为核心的内容被抹去了。

    进一步来说,街景服务的拍摄是被动和开放的,就是相机会记录下看到的一切,同时任何人也可以观看拍摄到的场景,要从海量的场景中挖掘具有摄影意义的图像,就如同用穷举法去破解密码——能力非常有限。并且,街景的拍摄范围非常有限,仅仅是从机动车道出发的视角,并不能走到人群中去。而街头摄影则是主动和独立的,即拍摄行为具有偶发和精准记录的特性,并且带有个人色彩,一千个摄影师面对同一个场景可能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拍摄方式以及解读,这也是街头摄影的魅力之一。也就是说,即使未来Google不再抹去隐私信息,街景服务也不能对街头摄影造成实质性的冲击。

    然而上述的结论并不代表街景对街头摄影没有影响。

    首先街景会帮助摄影师对计划拍摄的地区建立一个框架性的概念,例如熟悉街道,了解空间结构,在最新版本的街景中甚至可以观察到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光线形式(Google Earth中可以拖动时间条来观察日月升落以及光源方向)。熟悉这一点的摄影师可以省去大量的踩点时间,在家中通过街景就可以熟悉街道,对拍摄进行比较具体的构思和计划。就此来说,街景服务简化了街头摄影的工作步骤,同时提升了效率与出片率。

    举例来说,在传统的街头摄影中,摄影师先要走上街道,观察街道的构成,然后大致构思想拍摄的内容,接下来寻找适合的场景,等待并拍摄。而实用街景则无需走上街道,直接观察、构思并且找到适合的场景。在简单的案例中,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只需要到达计划的位置等待即可。这样的工作流程剔除了一些街头摄影的盲目性,然而却容易错过一些偶发的事件,可以说是有利也有弊。至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尚且无法下定论,毕竟街景和摄影的交汇才刚刚开始。

    总而言之,街景服务对于街头摄影具有辅助的作用,更多好的作品可能会因此出现。

  20. 任先生说道:

    如果说谷歌街景对街头摄影造成了影响,那么多半可以引申为后摄影时代,数字技术对传统摄影的冲击所引发的焦虑。

    除了视觉观看之外,街头摄影是摄影师对街头的活动和自身观感的回应,而这种同街道和人的关系则是无法通过谷歌街景所实现的。然而, 在景观设计师伯纳德·拉索斯(Bernard Lassus)看来,解读街道意味着接纳视觉的编码,它们能够区分、过滤和穿越公共空间的意义。所有的这些都暗示了一种视觉的个体化,早期的、更加总括的社会全景碎裂成了由单个物体和景象建立起来的画面。因而在城市不断扩大的今天,街头摄影师在任何视角下都很难将他们对城市的体验和认识连贯地概括起来。

    近年来不断有艺术家和摄影师利用谷歌街景的素材进行创作,拓展了所谓“街头摄影”的定义和界限。出生于1976年的英国摄影师米什卡·亨纳尔(Mishka Henner)利用谷歌街景,截取了一系列城市郊外立交桥、公路和小径边女性工作者的影像,通过这组名为《无人之地》(No Man’s Land)的作品来讨论东欧转型期的社会发展对贫困女性生存所发起的挑战。
    米什卡·亨纳尔,Carretera de Olot, Crespià, CT, Spain, 选自《无人之地》系列,2011

    而在当今的互联网语境下, “网络漫游”一词(Cyberflâneur) 也借助谷歌街景之力在艺术领域时兴起来。不过,与谷歌街景一同被人们所关注,还有隐藏在其背后的监视和窥淫癖。

    14年底,一期名为《Public Eye: 175 Years of Sharing Photography》的回顾性摄影展览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展出。

    进入展厅后可以看到悬在入口天花板上的大镜子和地板上的I am in the public eye #publiceyeNYPL”字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让观众自拍用的,这样刻意设计的方式正迎合着这次展会的主旨,“摄影让每个人都处在公众的目光中。”
    展览分三部分,分别是“分享”(Photo Sharing),“街景”(Street View)和“众包”(Crowd Sourcing),我们的视线很容易就集中在后两项展览上。

    在“街景”(Street View)部分中,摄影师Doug Rickard的照片“A New American Picture”展现了一种新奇的方式去理解摄影,即本身不拍摄照片,图片来自于Google street view的截取和重新编辑。

    这些照片展示的是一个枯燥,沉闷,贫穷的美国侧面,这些景象迥异于人对美国的固有印象。

    顾铮先生曾说过,摄影同时还是一种编辑方式的体现,所以这种照片我们仍可认为是拍摄者创造的某种街头摄影方式。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曾以05年的“真实的玩具工厂”和09年“东京压迫”得奖的Michael wolf ,11年他以一组经过编辑的,描述巴黎街头的街景照片“一系列不幸的事”再度参加荷赛,最终获得了Contemporary Issues内的一个“honorable mention”。

    相对于Doug Rickard的直接截图,Michael wolf架了一台5D2对Google街景图片进行屏摄。赛后接受采访时,Michael wolf表明这是对荷赛委员会的一次挑衅。
    不过显然荷赛理解错了他的意思,因为荷赛正处于观念上的巨大转变中。
    卡帕曾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时至今日,我们是否应当想到:更直接贴近的观察方式,是否会使拍摄者视野更为盲目,从而让信息过于狭窄;作为这些照片的阅读者,对我们而言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我们显然获得的是令人悲观的答案,这个世界在被那些来自第一线的图景震撼后,迅速回到了麻木状态。

    从拍摄者来说,过分为了追求让世界震撼,或者是某种信仰去抓取流于表象的瞬间,让摄影其中蕴含的力量变的肤浅。
    所以在10年荷赛的年度照片中

    我们看到拍摄者pietro masturzo 远远的拍摄了一张在夜晚无人楼顶上呐喊的德黑兰妇女。
    “这张照片宛如冰山一角,揭示了一个可能,一个更宏大变革的开始,让人感到未来的展望和冲击,从视觉和情感上打动人心”评委会主席ayperi karakuda如是说。
    荷赛正做出一种努力,让人从流于表面的,情绪上的被震慑中解脱出来,试图在照片中构筑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

    2014年年度照片 signal by John stanmeyer

    无论摄影师再伟大,事实上,当其身处于一场巨大洪流的冲击中,其眼中看到的景象都势必会遭到偏转,变得狭隘,而阅读者只能在其中费劲的找到情绪的极端化,共鸣出了廉价的悲悯,同情或者愤怒后,放弃了对此后延伸的思考,选择冷淡的遗忘。
    换而言之,照片是为了让我们产生希望,还是在简短的被震惊一下后,重新选择冷漠。

    此时我们再看Michael wolf近乎于行为艺术的屏摄街景,如果将Google街景车视作一种客观观察方式来看,这样的拍摄行为仿佛提供了另一种镜头介入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特有的方式,延伸镜头的视线。

    事实上荷赛委员会给出了一个解释,“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such as the camera phone and its applications, enabled moments in history to be recorded that would otherwise have remained unseen. ”
    事情起于一组描述10年12月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遇难矿工自己拍摄的照片。33名员工深陷地下达68天之久,一名矿工说道,“… this is a good example of a photo from a place where a photojournalist could not possibly have been.”

    那么,Google street view或许提供了一种未来科技发展后的可能:以其他方式对世界进行观察。
    这样或许会带来一种新的伦理问题,如果一个客观的观察方式,其观察角度无处不在,整个社会是否处于一种“被监视”的恐怖状态?这种方式是否应当被发明出来?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摄影展览上。在当下社会,拍摄照片已经不是一种某阶层人独享的专利,而有一场更广泛的人群狂欢已经发生,我们处在一个照片爆炸的时代。这也就是展览中的第三部分所显现的:“众包”(Crowd Sourcing)。
    何谓“众包”(Crowd Sourcing)呢?按韦氏词典解释:从一广泛群体,特别是在线社区,获取所需想法,服务或内容贡献的实践。
    试想假如选取一个时间段,比如中午12点前后一个小时,在fb或者Instagram上分享的关于纽约时代广场的数万张照片中,可能蕴含着什么样的信息和可能性?如果用数据挖掘的方式将一个城市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将社交网络上分享的海量照片配合上街景用一种很立体的维度来呈现,会对我们于城市的视觉认知起到什么样的颠覆?摄影会受到什么样的颠覆?
    Lev Manovich On Broadway

    到本文截止时,在网上涌现出大量利用Google street view而诞生的创作方式比如将历史专辑封面和街景结合的还有Jon Rafman的九眼世界,截图时甚至还留着Google ui

    街头摄影收到冲击了吗?
    我认为是没有的,街景只是额外增添了一种创作方式而已,这些画面我们更多的只能得到一种形式上的新鲜,就像一个不会抽烟的人装作老烟民会被老手一眼识破一样,没有亲身丈量过那一方土地,其中的味道永远也闻不到。
    在这自媒体肆意的时代,我们发现仍然需要一些更为清晰理性的声音,可以提供一种更宽阔的视角,这也是摄影师存在的一种微薄的意义。

  21. 任先生说道:

    如果说谷歌街景对街头摄影造成了影响,那么多半可以引申为后摄影时代,数字技术对传统摄影的冲击所引发的焦虑。

    除了视觉观看之外,街头摄影是摄影师对街头的活动和自身观感的回应,而这种同街道和人的关系则是无法通过谷歌街景所实现的。然而, 在景观设计师伯纳德·拉索斯(Bernard Lassus)看来,解读街道意味着接纳视觉的编码,它们能够区分、过滤和穿越公共空间的意义。所有的这些都暗示了一种视觉的个体化,早期的、更加总括的社会全景碎裂成了由单个物体和景象建立起来的画面。因而在城市不断扩大的今天,街头摄影师在任何视角下都很难将他们对城市的体验和认识连贯地概括起来。

    近年来不断有艺术家和摄影师利用谷歌街景的素材进行创作,拓展了所谓“街头摄影”的定义和界限。出生于1976年的英国摄影师米什卡·亨纳尔(Mishka Henner)利用谷歌街景,截取了一系列城市郊外立交桥、公路和小径边女性工作者的影像,通过这组名为《无人之地》(No Man’s Land)的作品来讨论东欧转型期的社会发展对贫困女性生存所发起的挑战。
    米什卡·亨纳尔,Carretera de Olot, Crespià, CT, Spain, 选自《无人之地》系列,2011

    而在当今的互联网语境下, “网络漫游”一词(Cyberflâneur) 也借助谷歌街景之力在艺术领域时兴起来。不过,与谷歌街景一同被人们所关注,还有隐藏在其背后的监视和窥淫癖。

    14年底,一期名为《Public Eye: 175 Years of Sharing Photography》的回顾性摄影展览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展出。

    进入展厅后可以看到悬在入口天花板上的大镜子和地板上的I am in the public eye #publiceyeNYPL”字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让观众自拍用的,这样刻意设计的方式正迎合着这次展会的主旨,“摄影让每个人都处在公众的目光中。”
    展览分三部分,分别是“分享”(Photo Sharing),“街景”(Street View)和“众包”(Crowd Sourcing),我们的视线很容易就集中在后两项展览上。

    在“街景”(Street View)部分中,摄影师Doug Rickard的照片“A New American Picture”展现了一种新奇的方式去理解摄影,即本身不拍摄照片,图片来自于Google street view的截取和重新编辑。

    这些照片展示的是一个枯燥,沉闷,贫穷的美国侧面,这些景象迥异于人对美国的固有印象。

    顾铮先生曾说过,摄影同时还是一种编辑方式的体现,所以这种照片我们仍可认为是拍摄者创造的某种街头摄影方式。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曾以05年的“真实的玩具工厂”和09年“东京压迫”得奖的Michael wolf ,11年他以一组经过编辑的,描述巴黎街头的街景照片“一系列不幸的事”再度参加荷赛,最终获得了Contemporary Issues内的一个“honorable mention”。

    相对于Doug Rickard的直接截图,Michael wolf架了一台5D2对Google街景图片进行屏摄。赛后接受采访时,Michael wolf表明这是对荷赛委员会的一次挑衅。
    不过显然荷赛理解错了他的意思,因为荷赛正处于观念上的巨大转变中。
    卡帕曾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时至今日,我们是否应当想到:更直接贴近的观察方式,是否会使拍摄者视野更为盲目,从而让信息过于狭窄;作为这些照片的阅读者,对我们而言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我们显然获得的是令人悲观的答案,这个世界在被那些来自第一线的图景震撼后,迅速回到了麻木状态。

    从拍摄者来说,过分为了追求让世界震撼,或者是某种信仰去抓取流于表象的瞬间,让摄影其中蕴含的力量变的肤浅。
    所以在10年荷赛的年度照片中

    我们看到拍摄者pietro masturzo 远远的拍摄了一张在夜晚无人楼顶上呐喊的德黑兰妇女。
    “这张照片宛如冰山一角,揭示了一个可能,一个更宏大变革的开始,让人感到未来的展望和冲击,从视觉和情感上打动人心”评委会主席ayperi karakuda如是说。
    荷赛正做出一种努力,让人从流于表面的,情绪上的被震慑中解脱出来,试图在照片中构筑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

    2014年年度照片 signal by John stanmeyer

    无论摄影师再伟大,事实上,当其身处于一场巨大洪流的冲击中,其眼中看到的景象都势必会遭到偏转,变得狭隘,而阅读者只能在其中费劲的找到情绪的极端化,共鸣出了廉价的悲悯,同情或者愤怒后,放弃了对此后延伸的思考,选择冷淡的遗忘。
    换而言之,照片是为了让我们产生希望,还是在简短的被震惊一下后,重新选择冷漠。

    此时我们再看Michael wolf近乎于行为艺术的屏摄街景,如果将Google街景车视作一种客观观察方式来看,这样的拍摄行为仿佛提供了另一种镜头介入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特有的方式,延伸镜头的视线。

    事实上荷赛委员会给出了一个解释,“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such as the camera phone and its applications, enabled moments in history to be recorded that would otherwise have remained unseen. ”
    事情起于一组描述10年12月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遇难矿工自己拍摄的照片。33名员工深陷地下达68天之久,一名矿工说道,“… this is a good example of a photo from a place where a photojournalist could not possibly have been.”

    那么,Google street view或许提供了一种未来科技发展后的可能:以其他方式对世界进行观察。
    这样或许会带来一种新的伦理问题,如果一个客观的观察方式,其观察角度无处不在,整个社会是否处于一种“被监视”的恐怖状态?这种方式是否应当被发明出来?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摄影展览上。在当下社会,拍摄照片已经不是一种某阶层人独享的专利,而有一场更广泛的人群狂欢已经发生,我们处在一个照片爆炸的时代。这也就是展览中的第三部分所显现的:“众包”(Crowd Sourcing)。
    何谓“众包”(Crowd Sourcing)呢?按韦氏词典解释:从一广泛群体,特别是在线社区,获取所需想法,服务或内容贡献的实践。
    试想假如选取一个时间段,比如中午12点前后一个小时,在fb或者Instagram上分享的关于纽约时代广场的数万张照片中,可能蕴含着什么样的信息和可能性?如果用数据挖掘的方式将一个城市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将社交网络上分享的海量照片配合上街景用一种很立体的维度来呈现,会对我们于城市的视觉认知起到什么样的颠覆?摄影会受到什么样的颠覆?
    Lev Manovich On Broadway

    到本文截止时,在网上涌现出大量利用Google street view而诞生的创作方式比如将历史专辑封面和街景结合的还有Jon Rafman的九眼世界,截图时甚至还留着Google ui

    街头摄影收到冲击了吗?
    我认为是没有的,街景只是额外增添了一种创作方式而已,这些画面我们更多的只能得到一种形式上的新鲜,就像一个不会抽烟的人装作老烟民会被老手一眼识破一样,没有亲身丈量过那一方土地,其中的味道永远也闻不到。
    在这自媒体肆意的时代,我们发现仍然需要一些更为清晰理性的声音,可以提供一种更宽阔的视角,这也是摄影师存在的一种微薄的意义。

  22. 任先生说道:

    如果说谷歌街景对街头摄影造成了影响,那么多半可以引申为后摄影时代,数字技术对传统摄影的冲击所引发的焦虑。

    除了视觉观看之外,街头摄影是摄影师对街头的活动和自身观感的回应,而这种同街道和人的关系则是无法通过谷歌街景所实现的。然而, 在景观设计师伯纳德·拉索斯(Bernard Lassus)看来,解读街道意味着接纳视觉的编码,它们能够区分、过滤和穿越公共空间的意义。所有的这些都暗示了一种视觉的个体化,早期的、更加总括的社会全景碎裂成了由单个物体和景象建立起来的画面。因而在城市不断扩大的今天,街头摄影师在任何视角下都很难将他们对城市的体验和认识连贯地概括起来。

    近年来不断有艺术家和摄影师利用谷歌街景的素材进行创作,拓展了所谓“街头摄影”的定义和界限。出生于1976年的英国摄影师米什卡·亨纳尔(Mishka Henner)利用谷歌街景,截取了一系列城市郊外立交桥、公路和小径边女性工作者的影像,通过这组名为《无人之地》(No Man’s Land)的作品来讨论东欧转型期的社会发展对贫困女性生存所发起的挑战。
    米什卡·亨纳尔,Carretera de Olot, Crespià, CT, Spain, 选自《无人之地》系列,2011

    而在当今的互联网语境下, “网络漫游”一词(Cyberflâneur) 也借助谷歌街景之力在艺术领域时兴起来。不过,与谷歌街景一同被人们所关注,还有隐藏在其背后的监视和窥淫癖。

    14年底,一期名为《Public Eye: 175 Years of Sharing Photography》的回顾性摄影展览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展出。

    进入展厅后可以看到悬在入口天花板上的大镜子和地板上的I am in the public eye #publiceyeNYPL”字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让观众自拍用的,这样刻意设计的方式正迎合着这次展会的主旨,“摄影让每个人都处在公众的目光中。”
    展览分三部分,分别是“分享”(Photo Sharing),“街景”(Street View)和“众包”(Crowd Sourcing),我们的视线很容易就集中在后两项展览上。

    在“街景”(Street View)部分中,摄影师Doug Rickard的照片“A New American Picture”展现了一种新奇的方式去理解摄影,即本身不拍摄照片,图片来自于Google street view的截取和重新编辑。

    这些照片展示的是一个枯燥,沉闷,贫穷的美国侧面,这些景象迥异于人对美国的固有印象。

    顾铮先生曾说过,摄影同时还是一种编辑方式的体现,所以这种照片我们仍可认为是拍摄者创造的某种街头摄影方式。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曾以05年的“真实的玩具工厂”和09年“东京压迫”得奖的Michael wolf ,11年他以一组经过编辑的,描述巴黎街头的街景照片“一系列不幸的事”再度参加荷赛,最终获得了Contemporary Issues内的一个“honorable mention”。

    相对于Doug Rickard的直接截图,Michael wolf架了一台5D2对Google街景图片进行屏摄。赛后接受采访时,Michael wolf表明这是对荷赛委员会的一次挑衅。
    不过显然荷赛理解错了他的意思,因为荷赛正处于观念上的巨大转变中。
    卡帕曾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时至今日,我们是否应当想到:更直接贴近的观察方式,是否会使拍摄者视野更为盲目,从而让信息过于狭窄;作为这些照片的阅读者,对我们而言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我们显然获得的是令人悲观的答案,这个世界在被那些来自第一线的图景震撼后,迅速回到了麻木状态。

    从拍摄者来说,过分为了追求让世界震撼,或者是某种信仰去抓取流于表象的瞬间,让摄影其中蕴含的力量变的肤浅。
    所以在10年荷赛的年度照片中

    我们看到拍摄者pietro masturzo 远远的拍摄了一张在夜晚无人楼顶上呐喊的德黑兰妇女。
    “这张照片宛如冰山一角,揭示了一个可能,一个更宏大变革的开始,让人感到未来的展望和冲击,从视觉和情感上打动人心”评委会主席ayperi karakuda如是说。
    荷赛正做出一种努力,让人从流于表面的,情绪上的被震慑中解脱出来,试图在照片中构筑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

    2014年年度照片 signal by John stanmeyer

    无论摄影师再伟大,事实上,当其身处于一场巨大洪流的冲击中,其眼中看到的景象都势必会遭到偏转,变得狭隘,而阅读者只能在其中费劲的找到情绪的极端化,共鸣出了廉价的悲悯,同情或者愤怒后,放弃了对此后延伸的思考,选择冷淡的遗忘。
    换而言之,照片是为了让我们产生希望,还是在简短的被震惊一下后,重新选择冷漠。

    此时我们再看Michael wolf近乎于行为艺术的屏摄街景,如果将Google街景车视作一种客观观察方式来看,这样的拍摄行为仿佛提供了另一种镜头介入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特有的方式,延伸镜头的视线。

    事实上荷赛委员会给出了一个解释,“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such as the camera phone and its applications, enabled moments in history to be recorded that would otherwise have remained unseen. ”
    事情起于一组描述10年12月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遇难矿工自己拍摄的照片。33名员工深陷地下达68天之久,一名矿工说道,“… this is a good example of a photo from a place where a photojournalist could not possibly have been.”

    那么,Google street view或许提供了一种未来科技发展后的可能:以其他方式对世界进行观察。
    这样或许会带来一种新的伦理问题,如果一个客观的观察方式,其观察角度无处不在,整个社会是否处于一种“被监视”的恐怖状态?这种方式是否应当被发明出来?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摄影展览上。在当下社会,拍摄照片已经不是一种某阶层人独享的专利,而有一场更广泛的人群狂欢已经发生,我们处在一个照片爆炸的时代。这也就是展览中的第三部分所显现的:“众包”(Crowd Sourcing)。
    何谓“众包”(Crowd Sourcing)呢?按韦氏词典解释:从一广泛群体,特别是在线社区,获取所需想法,服务或内容贡献的实践。
    试想假如选取一个时间段,比如中午12点前后一个小时,在fb或者Instagram上分享的关于纽约时代广场的数万张照片中,可能蕴含着什么样的信息和可能性?如果用数据挖掘的方式将一个城市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将社交网络上分享的海量照片配合上街景用一种很立体的维度来呈现,会对我们于城市的视觉认知起到什么样的颠覆?摄影会受到什么样的颠覆?
    Lev Manovich On Broadway

    到本文截止时,在网上涌现出大量利用Google street view而诞生的创作方式比如将历史专辑封面和街景结合的还有Jon Rafman的九眼世界,截图时甚至还留着Google ui

    街头摄影收到冲击了吗?
    我认为是没有的,街景只是额外增添了一种创作方式而已,这些画面我们更多的只能得到一种形式上的新鲜,就像一个不会抽烟的人装作老烟民会被老手一眼识破一样,没有亲身丈量过那一方土地,其中的味道永远也闻不到。
    在这自媒体肆意的时代,我们发现仍然需要一些更为清晰理性的声音,可以提供一种更宽阔的视角,这也是摄影师存在的一种微薄的意义。

  23. 任先生说道:

    如果说谷歌街景对街头摄影造成了影响,那么多半可以引申为后摄影时代,数字技术对传统摄影的冲击所引发的焦虑。

    除了视觉观看之外,街头摄影是摄影师对街头的活动和自身观感的回应,而这种同街道和人的关系则是无法通过谷歌街景所实现的。然而, 在景观设计师伯纳德·拉索斯(Bernard Lassus)看来,解读街道意味着接纳视觉的编码,它们能够区分、过滤和穿越公共空间的意义。所有的这些都暗示了一种视觉的个体化,早期的、更加总括的社会全景碎裂成了由单个物体和景象建立起来的画面。因而在城市不断扩大的今天,街头摄影师在任何视角下都很难将他们对城市的体验和认识连贯地概括起来。

    近年来不断有艺术家和摄影师利用谷歌街景的素材进行创作,拓展了所谓“街头摄影”的定义和界限。出生于1976年的英国摄影师米什卡·亨纳尔(Mishka Henner)利用谷歌街景,截取了一系列城市郊外立交桥、公路和小径边女性工作者的影像,通过这组名为《无人之地》(No Man’s Land)的作品来讨论东欧转型期的社会发展对贫困女性生存所发起的挑战。
    米什卡·亨纳尔,Carretera de Olot, Crespià, CT, Spain, 选自《无人之地》系列,2011

    而在当今的互联网语境下, “网络漫游”一词(Cyberflâneur) 也借助谷歌街景之力在艺术领域时兴起来。不过,与谷歌街景一同被人们所关注,还有隐藏在其背后的监视和窥淫癖。

    14年底,一期名为《Public Eye: 175 Years of Sharing Photography》的回顾性摄影展览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展出。

    进入展厅后可以看到悬在入口天花板上的大镜子和地板上的I am in the public eye #publiceyeNYPL”字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让观众自拍用的,这样刻意设计的方式正迎合着这次展会的主旨,“摄影让每个人都处在公众的目光中。”
    展览分三部分,分别是“分享”(Photo Sharing),“街景”(Street View)和“众包”(Crowd Sourcing),我们的视线很容易就集中在后两项展览上。

    在“街景”(Street View)部分中,摄影师Doug Rickard的照片“A New American Picture”展现了一种新奇的方式去理解摄影,即本身不拍摄照片,图片来自于Google street view的截取和重新编辑。

    这些照片展示的是一个枯燥,沉闷,贫穷的美国侧面,这些景象迥异于人对美国的固有印象。

    顾铮先生曾说过,摄影同时还是一种编辑方式的体现,所以这种照片我们仍可认为是拍摄者创造的某种街头摄影方式。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曾以05年的“真实的玩具工厂”和09年“东京压迫”得奖的Michael wolf ,11年他以一组经过编辑的,描述巴黎街头的街景照片“一系列不幸的事”再度参加荷赛,最终获得了Contemporary Issues内的一个“honorable mention”。

    相对于Doug Rickard的直接截图,Michael wolf架了一台5D2对Google街景图片进行屏摄。赛后接受采访时,Michael wolf表明这是对荷赛委员会的一次挑衅。
    不过显然荷赛理解错了他的意思,因为荷赛正处于观念上的巨大转变中。
    卡帕曾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时至今日,我们是否应当想到:更直接贴近的观察方式,是否会使拍摄者视野更为盲目,从而让信息过于狭窄;作为这些照片的阅读者,对我们而言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了吗?
    我们显然获得的是令人悲观的答案,这个世界在被那些来自第一线的图景震撼后,迅速回到了麻木状态。

    从拍摄者来说,过分为了追求让世界震撼,或者是某种信仰去抓取流于表象的瞬间,让摄影其中蕴含的力量变的肤浅。
    所以在10年荷赛的年度照片中

    我们看到拍摄者pietro masturzo 远远的拍摄了一张在夜晚无人楼顶上呐喊的德黑兰妇女。
    “这张照片宛如冰山一角,揭示了一个可能,一个更宏大变革的开始,让人感到未来的展望和冲击,从视觉和情感上打动人心”评委会主席ayperi karakuda如是说。
    荷赛正做出一种努力,让人从流于表面的,情绪上的被震慑中解脱出来,试图在照片中构筑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

    2014年年度照片 signal by John stanmeyer

    无论摄影师再伟大,事实上,当其身处于一场巨大洪流的冲击中,其眼中看到的景象都势必会遭到偏转,变得狭隘,而阅读者只能在其中费劲的找到情绪的极端化,共鸣出了廉价的悲悯,同情或者愤怒后,放弃了对此后延伸的思考,选择冷淡的遗忘。
    换而言之,照片是为了让我们产生希望,还是在简短的被震惊一下后,重新选择冷漠。

    此时我们再看Michael wolf近乎于行为艺术的屏摄街景,如果将Google街景车视作一种客观观察方式来看,这样的拍摄行为仿佛提供了另一种镜头介入的可能性,我们可以通过特有的方式,延伸镜头的视线。

    事实上荷赛委员会给出了一个解释,“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such as the camera phone and its applications, enabled moments in history to be recorded that would otherwise have remained unseen. ”
    事情起于一组描述10年12月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遇难矿工自己拍摄的照片。33名员工深陷地下达68天之久,一名矿工说道,“… this is a good example of a photo from a place where a photojournalist could not possibly have been.”

    那么,Google street view或许提供了一种未来科技发展后的可能:以其他方式对世界进行观察。
    这样或许会带来一种新的伦理问题,如果一个客观的观察方式,其观察角度无处不在,整个社会是否处于一种“被监视”的恐怖状态?这种方式是否应当被发明出来?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摄影展览上。在当下社会,拍摄照片已经不是一种某阶层人独享的专利,而有一场更广泛的人群狂欢已经发生,我们处在一个照片爆炸的时代。这也就是展览中的第三部分所显现的:“众包”(Crowd Sourcing)。
    何谓“众包”(Crowd Sourcing)呢?按韦氏词典解释:从一广泛群体,特别是在线社区,获取所需想法,服务或内容贡献的实践。
    试想假如选取一个时间段,比如中午12点前后一个小时,在fb或者Instagram上分享的关于纽约时代广场的数万张照片中,可能蕴含着什么样的信息和可能性?如果用数据挖掘的方式将一个城市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将社交网络上分享的海量照片配合上街景用一种很立体的维度来呈现,会对我们于城市的视觉认知起到什么样的颠覆?摄影会受到什么样的颠覆?
    Lev Manovich On Broadway

    到本文截止时,在网上涌现出大量利用Google street view而诞生的创作方式比如将历史专辑封面和街景结合的还有Jon Rafman的九眼世界,截图时甚至还留着Google ui

    街头摄影收到冲击了吗?
    我认为是没有的,街景只是额外增添了一种创作方式而已,这些画面我们更多的只能得到一种形式上的新鲜,就像一个不会抽烟的人装作老烟民会被老手一眼识破一样,没有亲身丈量过那一方土地,其中的味道永远也闻不到。
    在这自媒体肆意的时代,我们发现仍然需要一些更为清晰理性的声音,可以提供一种更宽阔的视角,这也是摄影师存在的一种微薄的意义。

  24. 打赢球赛)说道:

    via金错刀:我常说,我们做案例式培训的方式跟其他人不一样,很多公司只是就案例而案例,我们的方式就一句话:用别人的的血泪武装自己。

    这里边,除了方法论,更重要的是行动工具。如何让自己的团队嗷嗷叫,执行力强悍,甚至狗急跳墙?

    今 天重磅推荐一个员工执行力工具:谷歌用的最多的OKR。OKR也是谷歌经过成长血泪后找到的一个合适工具,大家知道,谷歌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强调扁平 化、小团队,传统的层级式管理基本是失效的。谷歌在上市后,其实也经历过一个很剧烈的人员流失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内部官僚化。

    OKR应运而生。最近跟京东大学校长马成功聊天时,也提到了OKR,他们也正在引入这样一个创新管理工具。

    我们也在用它,OKR特别适合创业型公司,以及大型的互联网创新团队,转型的传统企业也可以借鉴。

    你有什么神器级的内部管理工具很软件,欢迎推荐。

    ===执行力的分割线
    来源:快鲤鱼

    OKR就是“目标和关键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OKR系统简单,帮助公司整理和执行计划,并从上到下按照命令链排布。OKR并不是谷歌原创,而是从英特尔公司借鉴所得,很多公司也有类似的员工制度。

    几年前谷歌风投合作伙伴Rick Klau就OKR如何执行做了PPT报告。不论你是在初创公司还是成熟的大规模公司,本文都推荐尝试使用OKR。

    下文是Klau当时做报告时采用的PPT,解释了OKR的工作模式。

    谷歌投资人John Doerr介绍如何在初创公司中实践OKR。

    介绍执行OKR的目的与三个关键结果。目的:建立通过关键结果来考核员工的工作模式。 图1:

    Rick Klau视频资料整理
    演讲主要内容:什么是OKRs,在谷歌我们是如何实践它的,及如何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公司。
    历史故事:在 Google 未满一周岁时,作为投资人之一的 John Doerr 提出了一套称作 OKRs 的组织测评系统。它最初来自 Intel,为公司、团队、个人量身定制。
    在Steven Levy的叙述谷歌发展初期故事的《in the plex》中提到OKRs几个重要的点:
    1. OKRs要是可量化的(时间&数量),比如不能说“使gmail达到成功”而是“在9月上线gmail并在11月有100万用户”
    2.目标要是有野心的,有一些挑战的,有些让你不舒服的。一般来说,1为总分的评分,达到0.6-0.7是较好的了,这样你才会不断为你的目标而奋斗,而不会出现期限不到就完成目标的情况。
    3.每个人的OKRs在全公司都是公开透明的。比如每个人的介绍页里面就放着他们的OKRs的记录,包括内容和评分(等会会讲到如何评分)
    John doerr关于OKRs实施的一个例子:
    O:为OKRs组织测评系统建立一个可实施的模型
    KRs:1.按时完成介绍OKR的presentation
    2.完成一个三个月的OKRs的案例
    3.让管理部门同意并制定一个3个月的测试机制
    为什么用OKRs,好处是?:
    1.促使我们思考,主要目标会随之浮现;2.沟通会更顺畅,让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3.能找到一个衡量过程的指标;4.能让我们集中地为某件事而努力。
    尤其是刚刚起步的公司,有很多事情挤在一块,必须要找出优先级。
    其中第2点沟通上的帮助有个例子:Klau 曾经负责为 YouTube 建立主页。他的同事一度希望通过在 http://YouTube.com 上传视频,来推广产品。他们先是查看了 Klau 的 OKRs,看是否与他们的想法有契合点,再决定是否提出主页上推广的想法,或者争取打动他,将这一想法加入到下一季的新 OKRs 里。
    实施的关键流程:从上至下,目标的设立顺序应该是公司到部门到组到个人。
    个人自己想做什么,和管理者想他做什么一般来说是不会完全相同的。那他可以通过先查阅上层的目标,在自己想做的事情范围内找到能对公司目标有利的部分,将他拿出来和自己的管理者进行讨论,做权衡取舍。某种情况下,很有可能这个自己想做的东西,会变成公司今后改变的发展方向。(比如gmail的例子)
    沟通的问题:
    分两种方式。
    1.一对一的交流,即个人和他的管理者沟通。尤其是在一季度结束,另一季度开始时,要协商好关键结果是什么。因为不仅个人能说明自己想做什么,也是上面表达他想要你做什么,最好的情况是两者得到结合。
    2.全公司的meeting,以team的形式进行,各team的learder参加并介绍自己组的OKRs,最终大家一起打分评估。
    一些基本的要求:
    1.最多5个O,每个O最多4个KRs。
    2.百分之六十的O最初来源于底层。下面的人的声音应该被听到,这样大家工作会更有动力。
    3.所有人都必须协同,不能出现任何命令形式。
    4.一页写完最好,两页是最大限值了。
    5.OKRs并不是绩效评估的工具。对个人来说,它起到很好的回顾作用。能快速明了地让自己看到我做了什么,成绩是怎么样。
    6.分数0.6-0.7是不错的表现,因此0.6-0.7将是你的目标。如果分数低于0.4,你就该思考,那个项目究竟是不是应该继续进行下去。要注意,0.4以下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明确什么东西不重要及发现问题的方式。分数永远不是最重要的,除了是作为一个直接的引导作用。
    7.只有在KRs仍然很重要的情况下,才持续为它而努力。
    8.有个联合会组织来保证每个人都朝同样的目标行进。(事实上OKRs实施过程中,你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帮助,这是很有趣的事情)
    OKRs的关键:
    1.每个季度和年度都有OKRs,并保持这样一个节奏的。年度的OKRs不是一下就敲定了的。比如你在12月设了下季度和年度的OKRs,往后集中精力在实施季度OKRs上,毕竟这是眼前的目标。而过了一段时间,你可以验证年度OKRs是不是正确的,并不断修订它。年度的OKRs是指导性的,并不是约束。
    2.可量化的
    3.个人、组、公司层面上均有
    4.全公司公开
    5.每个季度都打分
    两个不同:
    O和KR的不同:O要是有挑战性的,如果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就是不够的;KRs能很好的支持O的完成,是要明显可量化的,便于评分的。
    个人、组、公司OKRs的不同:个人OKRs是你个人展现你将会做什么;组的OKRs不是个人打包,是组优先做的事情;公司OKRs是高层对整个公司的展望
    用到的工具:
    1.在谷歌site会放每个季度的OKRs和分数。
    2.google spreadsheet(电子表单),很多人一起评估的时候用。
    3.如果有人没有展示他的OKRs,管理者可以定期发邮件,列出黑名单

  25. 九章算法说道:

    ohn举例足球队如何应用OKR:

    球队经理有两个目标:打赢超级杯,和保证观众上座率88%

    总经理把这两个目标分别分派给教练(打赢球赛)和公关负责人。他们各自对目标分别要实现如下“关键结果”。

    图3:

    教练和公关分别要达成的三个“关键结果”:

    教练会把任务下达给球员,比如要求四分卫每场比赛完成200码。

    为什么采用OKR系统?——OKR是一个能把整个公司的任务统一呈现出来的简单易行的组织工具。

    图4:

    采用OKR的四个关键理由:

    规整组织思维(明确最主要的目标);
    精确交流(让每个人都对轻重缓急心中有数);
    建立评价进展的衡量标准(明示任务完成进度);
    集中精力(让组织中各成员的行动互相协调)。
    图5:
    如何从最基层员工开始执行。CEO确定目标,从上到下传达目标,依次分解为部门目标、团队目标、个人目标。

    团队就OKR的执行进行沟通协商。

    图7:
    协商结果,得出计划执行的流程规划图。

    OKR的基本点。最重要的一点:不要给自己背负太多的“关键结果”任务。比较合适的数量在6件以下,不然可能出现力不能及的情况。每个关键任务在季度末都会进行打分,打分范围0-1,最认可的结果是0.6-0.7,如果得了1分,说明目标设定过于简单。

    图9:
    OKR的最终执行情况。

    图10:
    OKR关键点:制定“可量化”的目标。不应该说“我希望把网站做的更美观”,而应该说“我要把访客参与度提高15%”。

    图11:
    组成OKR的元素。其中“目标”(Objective)需要满足“有足够野心”和“稍微挑战人的舒适度”的特点。而“关键结果”则要有利于目标达成、可以量化、推进目标定级。

    图11:
    OKR如何在公司中运作。其中分为个人、团队和公司全体三个层次说明。个人OKR:个人工作任务;团队OKR:团队工作优先等级有高低,而不是单纯的个人OKR的集合;公司OKR:整个公司的大局计划。

    Rick Klau用自己过去的OKR作举例。在金融危机中谷歌寻求扩大营收的方法,确定用博客作为增加创收的突破口,由此制定了如图中的“关键结果”,如:发布“Monetize”按键,发布3个营收方案比较哪个对营收增长促进最大等。
    图12:

    又如要增加网站流量,会设定对应找个目标的“关键结果”。

    图13:
    后来博客信誉降低,又发布了对应的“关键结果”。

    季度末对结果打分。1和0分别表示完全完成和完全没有进展。
    图14:
    图15:
    评分通查只花几分钟,在这个环节耗费太多的时间没有必要。

    图16:
    任务进度结果应当对公司开诚布公,所有员工的OKR对任意员工都是开放的。

    图17:
    经理需要收集并了解员工的OKR。下面是一个邮件截图,一位产品经理催促手下员工递交OKR打分。

    图18:
    OKR年度计划流程图。

    总结:

    OKR是帮助公司全体员工保持一致的努力方向、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并进行考核的方法。类似于国内的KPI。但也有KPI和OKR对比显示,OKR或KPI都不是对所有的岗位适合。对更注重持续收入的岗位,需要硬性标准来保证指标完成,KPI会比OKR更适合。

    在公司、团队、管理、普通员工设立不同层面的OKR目标,在每个季度员工接受多个OKR考评,这些考评的“关键结果”均是特定的、可测量的目标。打分在0-1分,太高和太低都不好。太高意味着目标太简单,如果低于0.4,则可能会认为员工在工作上出现了问题。

    季度OKR评分只要几分钟,每个人都能在员工资料库中看到全体员工的OKR,比如谷歌工程师也能看到CEO的OKR。为了保持全体员工步调一致,保持OKR的透明度非常重要。但OKR评分在谷歌并不作为晋升依据,只为了解帮助了解项目完成进度。
    KPI的变种,哎。

    Objectives are ambitious, and should feel somewhat uncomfortable
    Key Results are measurable; they should be easy to grade with a number (at Google we use a 0 – 1.0 scale to grade each key result at the end of a quarter)
    OKRs are public; everyone in the company should be able to see what everyone else is working on (and how they did in the past)
    The “sweet spot” for an OKR grade is .6 – .7; if someone consistently gets 1.0, their OKRs aren’t ambitious enough. Low grades shouldn’t be punished; see them as data to help refine the next quarter’s OKRs.
    by Rick Klau
    他在youtube上有视频
    都回答的差不多了,正好最近公司任务要研究Google的OKR及绩效管理系统,所以整理好答案和大家共享下。大部分是通过公开资料,部分通过访谈,所以都是二手资料,还请各位大大批评指正哈。

    需要注意的是,Google的OKR并不是绩效考核,OKR也就是目标制定是Google绩效考核的起点,而Google真正的绩效考核是其每年两次的Focal Review。

    OKR全称是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目标和主要结果)。1999年,谷歌董事约翰·杜尔将OKR引入谷歌并实施。后来,谷歌在所有它所投资的企业,都要专门进行OKR系统的培训和实施。
    在Google,OKR是员工依照公司大方向目标、部门目标,去列出“自己做得到”、“可以被量化评估”、“符合公司或部门目标方向”的“可执行方案”,一个O(目标)下面可以有好几个KR(主要结果)。OKR(目标)的设定是谷歌绩效管理的起点,OKR可以帮助员工聚焦,从而产生对公司有益的影响

    OKR有其设定标准:
    必须具体、可度量、可检验
    既要有质量标准,也要有效率标准
    有野心的(如果完成所有目标,则说明目标不够激进)
    个人OKR要与整体相匹配契合
    每个人OKR向公司全体公开(展示在个人内网页面)
    (这里提一句其实貌似并不是所有人可以看到所有人的OKR,有人说个人可以选择是否在内网页面上公开或者在多大范围内公开OKR,期待Google的小伙伴们给科普下呗)

    OKR实施大概也有一个Timeline,是按照季度轮回的,这里以Q1为例:
    11月,集思广益下一年Q1目标,分系统内部分享沟通(一定级别以上)
    12月,公司层面沟通下一年Q1目标,员工结合组织目标,起草个人目标(全员)
    1月初,在公司、团队不同层级会议上,汇报团队及个人目标(全员)
    1月-3月,目标监控(全员)
    3月底,为目标打分并沟通,同时重复上述过程设定第二季度目标(全员)

    员工设定及Review基本都通过和经理的1:1完成,比如设定的时候,经理对组织OKR进行分解,并将希望员工完成的目标传递给员工,员工也将自己希望做的目标告知经理,经理和员工针对OKR进行讨论,确定员工的OKR,员工将OKR在线上进行填写;季度末回顾的时候,员工通过和直线经理的1:1对OKR进行review,总结出完成情况,并计入系统。

    在IT领域,硬实力决定你是不是能够入行,而软实力则决定了你可以走多远。FLAG公司里面,promotion system 其实非常相似。今天,我们以Google为例,谈谈北美大IT企业的晋升机制,以及如何升级打怪,获得晋升。

    Google 的promotion system非常有特色,也非常有效。Google这套晋升系统,分为不同的level, 这个level是什么样的水平就是什么样的水平,透明、公平。也可以让每个人认清自己的目标。这个系统是一套目前较为广泛认可的晋升系统。

    在Google promotion system中,full time 的最低level 是level 3。一般来说,本科生、研究生毕业是level 3,博士生毕业是level 4。level 3 和 level 4 都属于 entry level。一般而言,公司都是期望你一定要往上走的,否则,就有可能会被裁。从level 5往上,可以算是个铁饭碗,绩效上只要达到level 5,就基本可以不用走人。

    具体地,Google对各个 level 员工的 performance definition 是不一样的:

    level3:是干好well-defined的事情。
    level4:可以去被trusted去做一些事情,senior只需要在某些关键点上帮帮忙。
    level5:是senior,他们是trusted,可以去设计相当复杂的系统,比如一个比较大的system的backend,需要很多的 components,level5的员工可以根据上级定的要求,很好的完成。leadership上面,可以成为一个小team的tech lead,至少在自己的领域被认可是专家,point person。可以代表team,去和别的team协调工作。
    level6:staff engineer,要么是带整个一个team,要么是更大的范围,一般而言可以说是专家。一定要drive或带着一群人去发展, 去找到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另外,需要有data driven desicion making。即使数据缺失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好的判断。
    level7:level7往上,界线不是那么清晰。管多个team,协调多个team的工作,保证一个特别复杂系统的成功。level7-10主要是看经验。

    从level 3/4晋升到 level 5,更多的是硬实力的提升。而从 level 5 晋升到 level 7 则更多的是软实力的提升。硬实力决定你能不能入行,软实习决定你成就有多大 。硬实力就是problem solving, analytics, coding 等方面。了解自己的软硬实力的最好的资源是你的manager和你的队友。最重要的是得到的trust有多少,听别人对你的意见,各种硬软实力的回馈是非常重要的。总的来说,自己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根据以上Google各个level的performance definition,可以很好地给自己定位,也可以清楚明白自己下一步提升的方向和目标。最后,祝大家,在程序猿本历年(猴年) 节节高升!

    更多硅谷求职资讯、内推,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啦。

  26. 在海洋馆钓鱼才是正经事。说道:

    慕名了解现在互联网行业风行的OKR来到本帖。闲来无事发表一下我的困惑
    感觉楼上理论偏重。当然了解一下内核更便于我们变型使用。
    中国这几年经济飞速发展市场太好了,公司赚钱盈利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很高的管理水平,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进入中国到任何一家公司只有一个共同的命运就是被践踏和改变的只剩下一个名号。无论是MBOKPIBSCOKR,在中国实际运用千差万别,敢问有效果吗?有,如果一轮又一轮的洗脑说没作用那是洗刷刷的功力实在是太浅太浅。但是都用偏了,作用又是什么呢?就目前仅有的经验来看,我眼睁睁的看着MBOKPIBSC最后没有真正RUN起来,运行的很好的。
    这些管理理论,职能管理工具,都是领导者管控手段的一种,要实现他们脑子里的那幅图,那图是什么样的呢?是盈利?是管控?还是理想化的GOOGLE式的全民高幸福指数的自我实现呢?员工素质,领导能力,管理意识和理念,太多不确定因素,这也让在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在中国公司着陆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水土不服,是否能够真正做到支撑协助经营目标达成?让我非常困惑;
    就拿BSC来说,理论传播进来都说这个不是绩效管理工具,是战略执行的工具,但是又有多少企业能分得清楚这两者的区别并运行的很好呢?
    OKR同样,在超级扁平化的组织运行模式下,OKR才能发挥出它的卓越作用,不然只能是一把没有开锋的剑,既然大家都说他不是绩效考核的工具,是统一目标清楚目标,那我认为OKR就是简化了的BSC,更加接地气一些罢了,但是对于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要求依然非常高。

    我觉得OKR主要还是管理思路以及对目标的理解思路的转变,要求大家不要只关注KPI,还要关注目标。
    这个思路如果不转变,还是会变成只关注了 key result的。那跟KPI又一样了。

    O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关键是那个key result 如果对于那种预研算法的工作的人,他们只能给出算法的可靠性,没法具体给给应用场合,也就是说不能直接给出一个具体项目结果的,又该怎么写key result

    我认为相比于相比管理工具的定义,OKR 更多的是一种沟通机制和生产力促进方法。
    回溯OKR 的要素、制定过程和实施周期,里面被各种“沟通”占据:公司整体的OKR 中的60% 的Objectives 是来源于底层,40% 属于上层传达,并且所有的Objectives 都是协商制定的,都需要双方的同意;开始实施的时候需要通过员工会议来讨论;实施的中期需要一对一的review 实施效果,讨论是否需要调整KRs;一个实施周期结束之后,评分也是需要个人打分以及领导打分的,这其实也是在进行效果实施的沟通……
    所以,沟通是OKR 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串联推动了OKR 的实施过程,所以,抽丝剥茧的来看,OKR 其实就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机制。
    再来说生产力促进这个层面。OKR 虽然会提出Objectives 和Key Results,但是这不同于计划。我们制定计划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可行性以及一些计划的执行细节,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不妨回想验证一下,一旦计划制定,我们很少能够做出超出计划的成绩。这种局限性来源于,其一,保证计划成果的可实现就已经是最高的“追求”,不会有超出的想法;其二,计划的细节往往是确定的的,很难变更的,尤其是当组织越大的时候,对于变更计划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而OKR 在这两点上恰恰是有针对性的破除了局限性。
    首先,Objective 的制定就鼓励大胆和激进,并且与其将其称之为“目标”不若称之为“方向”,而方向是没有尽头的;
    其次,方向虽然是确定的,但是目标是模糊的,KRs是可以调整的,为了能够尽量支撑Objective 的可实现性,在OKR 的实施周期中,会鼓励根据实际的进展和现状做出调整。如前所述,就像一个透明的沙盒一样,所有人可见,但是又处在动态调整中,控制权在自己手里。这样,就最大限度的释放了因为计划限制本身和权责的干扰而打折的生产力。
    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Worktile 博客,有一篇比较长的文章详细讲解了OKR 是什么,如何落地实施,跟KPI 的区别等,篇幅太长就不搬过来了:OKR 很简单,但是也有些学问在里面

    OKR是目标管理,目标由上至下分解,从公司到部门再到个人;由年到周,逐级分解。
    然后跟踪目标执行结果,对目标进行打分。

    海尔的oec管理之剑,也有异曲同工之妙。Overall very Control and Clear,即: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也强调公司目标逐级分解,做到每个员工都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这样管理才入微。

    OKR的理论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每个员工都有主动的目标,而且跟公司的目标一致,那执行力肯定能提高很多。 其难处就在于如何落地实践。

    对于一个50人的公司来说,每个人都需要年、季度、月目标,而且目标又是一直在变动和完善的,其管理复杂度可想而知。

    所以,我觉得OKR的核心还是在于落地工具。我们公司之前通过一些文本来管理,基本是无法回溯,执行跟进难度大,结果只能不了了之。 现在在用的还不错,推荐给大家参考下,o办公(http://www.obangong.com)的快目标。

    比较喜欢的地方是,可视化的目标看板,每个 部门和每个员工的年、季度、月、周目标一目了然。

    目标的持续完善修订也挺方便,评分也很方便,就在目标下面。

    赵程亮 语音搜索。阿里一生黑。机器不学习。
    和kpi没啥差别

    OKRs 全称是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和关键结果),源于 Intel 为公司、团队、个人量身定制的一套考核系统。1999年,Intel 的 VP John Doerr 将 OKR 引入谷歌,并一直沿用至今。不仅仅是 Intel 和谷歌,其他大量互联网公司,甚至一些基金公司都曾经全部或部分采用 OKR 系统。
    Key Results 但我们假设现在你已经选好了目标,接下来到了 OKR 另外一个关键的部分:Key Results。说的直白一点,Key Results 就是对前面设定好的 Objective 的过程性或结果性描述,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必须是基于具体数值的(比如你想提升网站浏览量,但不能仅设成 “大幅提升网页浏览量”,而应更具体一些,如 “日均独立浏览量过 1000,相比之前提升 50%”)。

    OKR 与绩效考核分离,不直接与薪酬、晋升关联,强调 KR(关键结果)的量化而非 O(目标)的量化,并且 KR(关键结果)必须服从 O(目标),可以将 KR(关键结果)看做达成 O(目标)的一系列手段。员工、团队、公司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更改 KR(关键结果),甚至鼓励这样的思考,以确保 KR(关键结果)始终服务于 O(目标)。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执行过程与目标愿景的背离,也解决了 KPI 目标无法制定和测量的问题。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