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杂志约我写一篇关于莱温斯基归来的文章,我深知这不是打一通电话找事主本人聊聊就能搞定的活儿,照莱小姐此番复出的阵势来看,背后定有高人操作,只能溯本求源,从为她护驾的专业人士下手。
顺藤摸瓜找到了这家由经验丰富的前媒体界同行组成的公关公司,一提采访果然被一口回绝:“对不起,莱小姐目前不接受任何采访。”我心有不甘:“那有没有可能前去参加她出席的一些活动,只做现场记录,不提问?”对方回说:“她现在没有出席公开活动的计划。”我还不死心:“那有没有可能采访一些认识她的人,比如说你们,作为她的公关,多少也可以谈谈她是怎么待人接物的吧?”对方回说:“对不起,作为她的代表,我们希望位于幕后。”我再追一句:“那你们觉得我应该如何做这篇报道呢?”对方回说:“建议你参考她在《名利场》杂志上写的那篇文章,她的TED演讲录像和《纽约时报》上那篇关于她复出的报道。”
好吧,我放弃了,但心里却有点小小的宽慰。在那个123456还能被放心地用作电邮密码,手机还只能打电话,脸书的爹还是小屁孩,互联网还天真单纯浑身充满信息平等正能量的年代里,20出头的莱温斯基曾经因为口无遮拦泄露了天机为自己招来大祸;而在这个人手一部能拍能录的智能手机,密码再严密的电邮也能被轻易监控,全民热衷揭秘曝光,互联网上危机四伏的年代里,年过不惑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她,兵强马壮有备而来,成了玩转信息操弄媒体的高手。至少这十几年里她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
(资料图:莱温斯基在《福布斯》杂志举办的年会上发表演讲。)
这种自我保护的第一大要素当然不是克己复礼清心寡欲,以得道老尼的心境抵挡已婚高富帅总统抛来的温情眼神——莱小姐当年或许做错了事,但她的噩梦并不是始于做错事,而是说错话。如果不是她敞开心扉的倾诉被别有用心的闺蜜一字不漏地录下音来,那条蓝裙子那条金领带和那桩震惊世界的绯闻如今或许只是属于两个人的隐秘回忆。年轻时我们不懂爱情,更不懂如何避免落入唇枪舌剑的漩涡,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但这却是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学会的技能,特别是如果你成长在一个将言论自由的理念奉若神明的文化中。
(1998年,美国白宫前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蓝裙子上的DNA出卖了时任总统比尔·克林顿,两人的“亲密接触”曝光,并深陷“拉链门”风波。)
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我们惯于以己度人,也常告诫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固执地认为自然的阴晴圆缺都是为了配合自己的眼泪欢笑旦夕祸福而特意做出的安排。世人对美式言论自由的浪漫误解大都来源于此——只知道自由是自己的,没去想自由也是别人的。自由若是可以以单位计量,成千上万的“别人”拥有的自由加起来定会远远大于一己的自由。
在一个讲究言论自由的国家中,不会保护自己最终定会在别人的吐沫星中淹死于荒野,所以这里的人们最擅长的并不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是知道如何有所言有所不言,如何既显得珍视属于自己的自由,又不会被属于别人的庞大的自由压扁。
对这项技能的掌握,老成事故的职场达人比初出茅庐的实习生要好一些,名人比普通人要好一些,政界人士比其他职业的人要好一些,而没有人比总统或者想成为总统的人更加炉火纯青。
一个最时鲜的例子就是希拉里的电邮门。希拉里被发现担任国务卿期间所有电邮都是通过自家服务器上的私人帐号发出的,她在记者会上辩称自己这样公私不分只是因为不想整天带着两部手机跑来跑去。此言一出连刚落地的婴儿都笑了,一家纽约地方报纸马上请来两名高中生,演示如何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在一部手机上加装两个不同的电邮,这篇报道以其中一个孩子的话结束:“我想希拉里当不了总统,连我都比她聪明。”
借口没人信,因为真正的原因人人心知肚明。美国的“自由信息法”允许所有公民要求政府提交任何有记录的公共信息,虽然程序繁琐,动辄要花费几年时间,但政府官员官方邮箱中的电邮往来随时面临着曝光的危险。这不是“没做亏心事”的问题,即使电邮内容无懈可击,文字于表达思想来说仍然是个漏洞百出的工具,一个居心叵测的解读都可能葬送一场筹备多年的竞选。
(希拉里·克林顿)
这个不止希拉里知道,很可能成为希拉里在总统大选中对手的前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在骂完她的电邮门之后,自己也被发现没有按规定在离任时立即提交所有电邮,而是拖了七年之久。另一位民主党热门总统候选人,纽约州长科莫最近也悄悄推出一个新政策,将三个月之前的所有政府电邮往来全都自动删除。
所有经过必留痕迹,所有痕迹都可以是伤人武器,在互联网永恒的记忆面前更是如此。你很难预料别人会如何用你提供的火药来攻击你,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藏好自己。
当然,你也可以像莱温斯基一样,在练好了功夫以后主动出击,释放出一些精心计算过的信息,以达到精心计算过的目的,这个方法我自己试了一下还算好用。
其实我在没联系莱小姐的公关之前,就知道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凭《名利场》、《纽约时报》和TED是目前关于她复出的所有公开资料,就凭《纽约时报》那篇报道里几乎没有对她直接采访得来的内容。我之所以花时间去跟公关周旋,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努力留下痕迹。文章开头的那段对话是在电邮中发生的,对话结束后我把所有的电邮转发给了编辑……
(原文标题:《电邮里的秘密》)
作者:荣筱箐,专栏作家,旅居纽约,曾为《纽约时报》、《南华早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等中外媒体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