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伦敦,为何你有怪品味

如果伦敦不见了,我们将会失去什么?

大本钟,白金汉宫,福尔摩斯的贝克街221B……当然。可在这些“传统”之外,我们也将失去一架运转优良的时尚引擎,一个潮流文化的重要策源地。伦敦的魅力究竟在哪里?英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恰恰能以反传统的姿态,生生“造出”一种时髦感。而这种专属英伦的“时髦感”。

Teddy boys

“反传统”是伦敦的传统

英国人的“反传统”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这话听上去拗口,但却很能说明如今的伦敦时装周为什么创意频出。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博布鲁梅尔,这位风尚史中有名的花花公子,英国男士时尚潮流的开拓者,“丹迪”风的鼻祖。博布鲁梅尔让所谓“丹迪风”成为整个欧洲男士着装的主流。“丹迪风”引导的是一种更具现代意味的男性着装风格,主张以黑白色为主,用简朴而单纯的外观,缝制精良的外套和马裤来凸显穿着者的男性体态。这种风格,与之前流行的,过分纤巧精致的贵族风格大相径庭。

博布鲁梅尔的“反传统”,有时候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1820年乔治四世加冕后,他向英王推荐了全新的黑领带——这绝对是离经叛道之举,因为当时白色领带是绝对的主流。不少保守分子觉得布鲁梅尔的设计太过大胆,又不甘心拒绝,只好偷偷在兜里装上条白领巾作为替补。博布鲁梅尔的这种“反传统”倾向,我们完全可以视为一种英伦时尚人士的文化基因,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我们是害虫”——青年亚文化引领“反传统”风潮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社会的激烈动荡,不少青年亚文化团体开始从街头崛起,他们被视为“离经叛道者”、“暴徒”或者“街头恶棍”,而受到喜欢穷追不舍的媒体注意。

伦敦—-亚文化的万花筒

虽然青年亚文化团体每个国家都有,但是伦敦街头绝对称得上“亚文化万花筒”——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翘楚。

亚文化疯狂反攻主流

TEDDY、MOD、朋克、光头党,伦敦亚文化团体此起彼伏,而且几乎每一次新“帮派”的产生,都要重新“设计”视觉符号——时装,并以之对先前的团体和主流文化,发动一次反攻。恰恰因为战后伦敦的时尚舞台上,曾经存在过数量如此众多的“风格”轮转,才为当今的设计师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伦敦的“贫穷美学”

二战后的日不落帝国不穿蕾丝

Mary Quant的超短裙

众所周知,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损失惨重,再不复“日不落帝国”的荣光。经济的衰落直接反应到时装上,就是维多利亚时代繁复雍容的蕾丝褶件都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般的技巧和心思。比如MaryQuant的超短裙,一方面,超短裙的实验有着示好年轻人,反对刻板穿衣习俗的诉求,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发现战争时代物资贫乏,材料短缺造成的心理影响,持续到了战后。

尽情摇滚尽情狂欢的时尚变革

Vivienne Westwood

另一个绝好的例子,是Vivienne Westwood。Vivienne Westwood早期在国王路开设“Let itRock”(尽情摇滚)时装店时,就将有纪念价值的物品、旧式生活用品等等废物利用,转移到服装设计。VivienneWestwood设计了宽松长西装、用鸡骨拼出“Rock”或“Perv”字样的T恤、吉他形状的镜子、蓝色麂皮厚胶底鞋和马海毛套头衫等,这与当时世界艺术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ArtePovera(贫穷艺术)的主张不谋而合。让-克里斯多夫阿曼说:“贫穷艺术指的是一种与周围科技世界相区别,追求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诗意效果的艺术。这种对简易材料的回归,再度通过想象揭示规律和进程的做法,是对艺术家在工业化社会中自我行为的检查。”虽然VivienneWestwood的理念,很难完全归入其中,但反消费主义,反商业化的主张,却从此开始,成为英伦设计某种独特的气质。

我们需要你“不那么正经”“我们鼓励年轻人不断创新”

Alexander McQueen

说起英伦时装周,就不得不提英国的设计师教育。最近20年,伦敦和比利时安特卫普一时瑜亮,堪称欧洲时装界当之无愧的发动机。究其原因,发达的设计师培训自然要记首功。英国时尚委员会联络部主管卡洛琳拉什说:“伦敦时装周非常独特,因为这里是年轻的设计师崭露头角的舞台,他们在我们的T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作品,我觉得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们这里优秀的时装设计学院,以及这座城市鼓励年轻人不断创新的氛围。”

John Galliano

背靠着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伦敦时装学院等名校,伦敦有着得天独厚的设计师储备。谁能慧眼识珠发掘这些设计新锐,就能掌握时装界的未来,这一点从历届圣马丁毕业生的争夺战中就能一窥端倪——加里亚诺、麦克奎恩、麦卡特尼、侯赛因查拉雅、克里斯托弗凯恩、加瑞斯普等人的发迹,无不说明这个问题。

Twiggy

要看真正时髦的伦敦,时装周只是一个选择而已。不信?去各大时装学校门口逛逛吧,保证能看到比T台上更鲜活,更有味道的街头流行。

lexa Chung

要看真正时髦的伦敦,时装周只是一个选择而已。经历了从布鲁梅尔到中央圣马丁,尤其是近半个世界街头风格不断冲撞变换,媒体摇旗呐喊、推波助澜的伦敦人,早就把时装当做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Poppy Delevingne

“媒体传播+街头风格”的招数,可算英伦时尚的看家法宝。事实上,我们可追溯到Twiggy的时代:当瘦弱的Twiggy,带着和传统模特决然相反的气质在媒体面前时,敏感的记者们立刻意识到她的价值,并给予长篇累牍的报道,而大众的反应完全应合着Twiggy塑造者们的规划,看到过Twiggy照片的女性本能地开始模仿她的身材、头型和衣着,有着“Twiggy风”的迷你裙、化妆品甚至连裤袜,销量都一路飙升下,看看英国各大网站、博客,无论AlexaChung还是Poppy Delevingne,都是街头摄影师的宠儿,这些新时代的itgirl,几乎本能式地学会和媒体打交道,通过街拍、视频和网络互动,将设计师的作品第一时间推送到时尚爱好者的电脑前,手机上。她们和时尚媒体一起,为英伦设计的潮流,挖掘出一套崭新的前进通道,更为英国风格的未来,雕琢出一副更亲民,更大众,更活泼,更先锋的面孔。

关注最夯的微信公众账号:怪品位!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