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工行行长教你怎么开银行

未来银行应该是什么样的市场格局,商业银行将会作出哪些举措来应对?

干货:工行行长教你怎么开银行

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冲击下,未来银行应该是什么样的市场格局,商业银行将会作出哪些举措来应对?不妨听听“宇宙行”领导怎么看。本期干货为你带来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在财经论坛上的讲话:

1、经济决定金融,银行业的持续繁荣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2、经营管理好风险是银行业的本质和铁律。

3、稳健经营是银行基业长青的不二法门。

4、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背离实体经济的创新不足或创新过度均不利于银行健康发展。

5、银行需要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推进重塑一张“低杠杆、轻资本、快周转、高回报”的资产负债表。

6、基于原始债务人的资产证券化的常态化,是银行盘活存量,有效瘦身的重要手段。

7、以互联网思维改进服务模式,为传统银行服务融入创新开放的基因,进一步改造线上服务、优化线下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

8、商业银行需要对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变革,从而实现由“支付+信用”中介向“支付+信用+信息”中介的转变。

9、从未来趋势看,移动金融服务很可能成为互联网金融最核心的革新方向和未来银行的主流服务模式。

10、在银行物理网点实现“客户自助+协同服务”的智能化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连接。

干货太多,请收藏后慢慢阅读。以下为文章全文:

近年来,中国金融改革进程加快,金融市场 和业态形式日渐丰富,涌现出许多新事物、新情况、新产品。从互联网支付到“宝宝”理财,从非信贷融资的爆发式增长到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发行,中国银行业似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革。毫无疑问,创新有助于中国的金融深化和银行发展,但去年以来发生的所谓“钱荒”、行业周期性调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成本上升等一系列现象,也促使我们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创新热情中,去做一些冷静的思考。

这次论坛主办方给我的演讲题目是“未来银行之路”。我是1984年进入银行工作,至今已快30年,经历了工商银行由国家专业银行到国有商业银行,再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巨大转变。面对日益加速的变化,预测未来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中,抓住一些“不变”的内核,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经营中坚持底线,为创新提供前提。这些不变的内核,我认为是银行业作为一个配置资金、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所具备的基本规律。

第一,经济决定金融,银行业的持续繁荣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创造社会财富、应对外部冲击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本”和“源”的支撑,银行无法获得持续稳定的回报。作为周期性行业,上市银行的资本市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取决于投资者对整个经济基本面的评估。历史上全球金融中心的转移与先进银行的崛起,无不根植于其母国经济实力的壮大;而每一次金融风暴,几乎均起于银行脱离实体经济的“青萍之末”。对于资金仍相对稀缺、标准化直接融资相对不足的中国来说,银行业更应牢固着眼于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二,经营管理好风险是银行业的本质和铁律。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机构,时时刻刻都在买风险,有着与生俱来的脆弱性,这决定了银行经营者和监管者必须将风险防范与管理放在突出位置。从根本上说,银行进行风险管理与创造盈利是统一的,银行和监管者的出发点也是一致的。尤其当经济进入拐点及下行期,风险管理更体现为银行业的生存之本、利润之源,可成就一家银行,也可覆灭一家银行。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种类多、诱因复杂,有的风险还突发性强、传染性高、低频高损,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单个金融机构难以独善其身。这意味着每家银行都有自觉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义务。事实上,作为工商银行的行长,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是放在如何更好地控制风险、如何进一步降低风险成本上。

第三,稳健经营是银行基业长青的不二法门。纵览国际银行业历史,百年老店无不是从弱小起步经过漫长的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如涓涓细流,不舍昼夜而成江河。商业银行经营有其内在规律,违背规律必受惩罚。在中国现阶段,传统银行业务还是支撑银行业盈利的主要来源,未来较长时期内,合理的规模增长是必要的。但这种增长应是建立在风险、资本、成本的约束条件下,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历史昭示未来,在全球基业长青的银行俱乐部中,真正的高手并不是百米赛明星,而是马拉松健将。

第四,创新是一把双刃剑,背离实体经济的创新不足或创新过度均不利于银行健康发展。创新是银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但历史上金融业的发展却曾多次沿着“危机、监管、金融抑制、放松监管、过度创新、新的危机”的路径演进。

可见,银行创新是把双刃剑。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产品创新百花齐放,对改善用户体验、服务长尾市场、增加投资渠道等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当一种新产品出现时,其市场优势和当期收益往往容易确认,如何识别并量化其风险却无先例可循。由于对收益和风险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容易盲目提高自身风险偏好,积累风险;更有甚者,有一些金融创新是以监管套利为目的,脱离了实体经济,妨碍了公平竞争,加大了行业潜在风险,而且当前的各种环境,又在激励非理性创新。

以上是我对银行内在经营规律的几点理解。我想,坚持这些规律是对行业本质和从业者本分的一种“回归”。“回归”能使我们理性,“回归”能使我们防范系统性风险,“回归”能逐步解决经济与银行的良性互动,“回归”能让我们都成为马拉松健将。当然,“回归”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或固步自封,在变革的世界中,以开放的胸襟因势求变,是银行从业者应尽的责任。关于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变革与发展,内容很多,我主要谈两点。

首先是围绕资产负债表,推进经营模式变革。谋划银行的未来之路,需要认清来自宏观经济、资金供给、资本监管、风险防控等各方面叠加交错的现实约束,深入认识“资产规模”问题。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成果,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由十年前的28万亿元增加到2013年末的151万亿元,年均增长18.5%,已是GDP的2.6倍;今后即使按照每年6-7%的速度增长,大概十年后资产总量也会再翻一番。

我们不禁要问,银行的规模增长有没有边界和临界点?是否可以无限地持续扩张?回眸百年金融史可以发现,世界上那些曾经的资产大行,后来要么被迫瘦身卖资产,要么因深陷危机而衰败,没有几家能够跨越资本和风险两大障碍而长盛不衰。

中国银行业是要做三五年的世界最大,还是做百年的世界最好,是继续走以扩张型为主的发展道路,还是走以结构优化、效率提升、资本节约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不仅是事关行业兴衰的重大抉择,也是涉及国家繁荣发展的战略考量。对于这个抉择,我感觉行业上下从理论上、从总体上认识是清楚的,但是具体到实际经营中往往认识又是模糊的,在遇到困难时行动又是犹豫甚至是动摇的。

因此,银行需要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推进重塑一张“低杠杆、轻资本、快周转、高回报”的资产负债表。其中,基于原始债务人的资产证券化的常态化,是银行盘活存量、有效瘦身的重要手段。开正门,堵边门,此门不开,“伪创新”不断;现刚开了一条缝,但还远远不够。

其次是围绕新技术,加快服务模式变革。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日臻成熟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下,如何与时俱进地推进服务模式转型,是未来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下一步的重点是以互联网思维改进服务模式,为传统银行服务融入创新开放的基因,进一步改造线上服务、优化线下服务、促进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

一是要创新推出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是传统网上银行服务模式的丰富和升级,是对支付、交易、投资、理财、融资等金融服务产品的互联网化创新和改造,它将为客户营造集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生活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圈,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心的操作和感官体验。商业银行需要花大气力打造有别于传统服务模式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需要对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持续的变革,从而实现由“支付+信用”中介向“支付+信用+信息”中介的转变。

二是要重点打造移动金融服务。移动金融服务是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和发展。从未来趋势看,移动金融服务很可能成为互联网金融最核心的革新方向和未来银行的主流服务模式。依托移动终端“时刻在手、永远在线、使用频繁”的独特优势,通过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内容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服务,移动渠道将变身为银行连接客户最直接、最频繁的“触角”,移动金融服务有望成为效率最高、流程最顺畅、体验最好的银行服务方式。

三是要研究推进网点智能化服务。在物理网点为客户提供线下服务仍是银行的传统优势,与线上服务同等重要。通过各种智能设备和新技术的组合运用,在物理网点实现“客户自助+协同服务”的智能化服务,将为增进客户体验、实现线上线下服务无缝连接和闭环运行提供渠道和支持,也将有效激发二者协同互动的潜能和效应,并为银行网点从“业务处理型”向“营销服务型”转变奠定基础和条件。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高速发展;过去十年,以股份制改造为标志的银行业综合改革推动我国银行业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跨越提升;当前,中国经济呈现“三期”叠加特征,探索未来的银行之路,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我认为,“回归本分”在坚持服务好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深化改革,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有利于中国银行业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