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民政部正式颁布并开始实施《烈士公祭办法》,这使得原有的爱国主义教育有了固定的时间和规范的形式,博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不过,如何运用好这一办法,让其更好地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服务,避免变成“形式主义”,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新华网》,4月7日)
新时期提出的反“四风”就是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而作为“四风”之首的形式主义更是最先要根治的。
现今社会,部分党员干部借用群众赋予的公共权力与资源,大兴形式主义之事,败坏了共产党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这是完全错误的意识和行为。
由此可见,形式主义对干部队伍的建设危害极大,要推进干部队伍的有序发展,必须把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改进领导作风,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有更高的认识,更得力的举措,更扎实的行动。
那些大兴形式主义之风的党员干部在自身思想建设上偏离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道德情操,同时也是头脑中官本位思想作怪的原因,他们没有将自己看作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普通党员干部,而是处处高人一等或者“几等”,花费精力搞形式主义,花费公众资源搞形象工程,为自己赢喝彩造声势,殊不知这正是人民群众所厌恶的。正因为这一小部分思想脱轨的党员干部,才导致形式主义大行其道,污损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形象。
全面而有效的监督渠道与手段将保证党员干部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合理分配公众资源。党和政府及社会监督渠道的逐步完善将把形式主义思想赶进笼子,从外界进一步消灭形式主义苗头,目前,公众能够有效运用的监督渠道及手段十分有限,这就助长了一部分党员干部无视群众利益,大兴形式主义的思想。
因此,真正要做到消灭形式主义,就要先从思想上勒住缰绳,要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方向上,行为民服务之事,不搞形式主义,要加强自身党性修养,深入领悟党的群众路线的涵义,并逐步贯彻在自身工作生活中去,不单单在工作中不搞形式主义,更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听取群众心声,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同时,逐步建立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多种监督渠道,全方位的开展有效监督,使形式主义无处藏身,无处遁形,最终形成长效监督机制。
(文/李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