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雨田:“婴儿安全岛”停业背后的思考

由于接收弃婴的能力已达到极限,广州市暂停“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重新使用时间另行通知。这是全国30多个“婴儿安全岛”试点中出现的首例暂停。(新浪网3月19日)

试点50天,接收弃婴262名,不堪负重的广州市“婴儿安全岛”不得不宣布“关门停业”。相比于“安全岛”建立时的热情高涨,残酷的现实给理想状况适时泼了盆冷水。面临“爆仓”窘境,只是暂停,休整,再开放,终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在目前看,社会福利机构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社会福利机构上,这个期望值太高,社会福利机构兜不住这个底。若是底子破了,“婴儿安全岛”破产了,最后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是走个过场,这恐怕才是最大的嘲讽。

“婴儿安全岛”是生命的安全岛,但不是责任的推卸岛,这一点,我们应该认识到位,我们保护生命,但我们绝对不放纵对生命的遗弃,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我们找到最好的结合点。

如果社会福利机构总是为不完善的法律体系,不健康的道德体系,不健全的医疗体系兜底,“婴儿安全岛”最终只会沦为一座海上孤岛。风雨未来,尚可维系。但一经考验,便会飘摇如同浮萍。如何让“婴儿安全岛”牢牢扎根,是相关部门要考虑的重中之重。婴儿岛遭遇“爆仓”,只是给社会提个醒。当我们在为又一社会福利善举鼓掌欢呼时,莫忘“居安思危”。

与其苛责广州婴儿岛“暂停”,不如反思弃婴保护的制度短板,完善救助措施的善政善为。在家庭抚养仍为婴儿抚育主要方式的社会背景下,监护人缺乏亲情爱意的遗弃行为,无论如何不能被视为道德、尽责和合法之举。即使的确有不堪医疗费的难言之隐,“遗弃”也应该是穷尽多方努力之后的无奈选择。不解决把“婴儿安全岛”当责任集装箱的畸形认知,拥有多少弃婴安置的社会资源恐也难以满足不可预知之需求,更遑论孩子还要治病、康复和过成年人生活。

由此看来,确保“安全岛”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做简单扩容放量的加法,更要从堵塞漏洞、健全制度的法治层面和长远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加强儿童福利立法、恢复强制婚检和提供常见遗传疾病的免费产检、完善重度残疾家庭儿童医疗救助机制、建立城乡一体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依法厘清无奈放弃与刻意“甩包袱”的是非界限,等等。

广州“安全岛”暂停是警钟,也是提醒,对于设立“安全岛”,不能光凭一腔热情,必须有充分的考虑,足够的保障,只有这样,婴儿安全岛才能成为社会的生命温暖保护岛。

笔者:乔雨田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