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则毅
新华社上海2月24日电 2014年初,五粮液集团落下国有企业公车拍卖的“第一槌”;沈阳大东区首批拍卖121辆公车;一些地方公车司机开始辞职改行……从中央印发条例明确要求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以来,一些地方公车改革迟滞不前的情况正在好转,“车轮上的铺张”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一些公车司机纷纷辞职,打响了深化公车改革的“第一枪”。
公务车逐步取消后,部分公务车司机可能会得到领导的“特殊照顾”,跳到比较好的岗位,编制内的司机再不济还可以分流到其他服务性岗位,劳务外派类的司机就只能再返回社会另谋出路,谁都阻挡不住改革的大潮。这仅仅是治理“车轮腐败”的开始,接下来的硬仗更难打,全国范围的公车改革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制度先行是保障。从公车“双18”限令,到国产品牌采购目录,从中纪委的“挂公牌+GPS”的车轮腐败治理思路,到中央要求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车。可以说“紧箍咒”已经越念越紧,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对应的管理制度,对拍卖程序、配套服务、价格评估、财务账单都加以详细的规定,并将拍卖过程公示公开,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愿意接受购买公车。“双向选择”让市场来决定被拍卖公车的流向,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将国有资产“包装”后上市公开拍卖,就会较少出现由于服务不到位,群众“想买不敢买”的困境,确保国有资产少流失,防范一些地方私下处置产生的“二次腐败”。
民众监督是辅助。赋予民众监督的便利,让公仆处于主人的眼光下。为避免内部监督变成官场保护,依赖昂贵的技术手段锁定公车滥用,还不如让千万民众和媒体的眼来监督。为公车装上“检测仪”或者喷涂单位标识,将公车使用的真实情况能置于公众视野之中。同时,一旦发现公车有“私用记录”,要有配套的责罚制度严格问责,并及时公之于众。管好公车,缺的从来就不是技术,而是坦然接受公众监管的制度和诚意,治理特权车亟须形成稳定、常态的外部监督机制,公车悬挂“公车统一标识”或许是较好的监督。
转变思想是根本。公车改革直接动了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向来阻力大,一定要从根子上彻底治理,不仅要在存量上动手术,原则上应该尽可能取消公车,同时要严控新购公车额度。从现有改革来看,为减少改革的阻力,多地都会配合发放车贴才能推进。制定多高的车补才是适当的,显然有个科学测算和公平透明的问题。官员也只有“俯下身子”、“走出轿子”、“放下面子”,克服“官本位”的思想,真正的和群众融为一体,踏实的为人民服务,才能被群众所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