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宝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即将开始,不少通过笔试的考生也是摩拳擦掌,积极地为面试做准备。而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迎合考生心态,推出了各种各样面试培训班,有的学费竟然高达三万多。(2月10日中国新闻网)
2008年国考过后,天价面试班在社会上崭露头角。那个时候,天价的含金量是1万元。时隔6年多,公务员面试的“天价面包”又持续发酵,3万元!这天价的背后是怎样的利益?如此培训热潮又折射了怎样的社会现象呢?
其一,公务员面试培训班的天价,是对公务员热的另一个注脚。培训班价格之所以敢定这么高,是因为社会对公务员岗位有着很高的利益预期:不仅仅是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铁饭碗,更重要的是收入高、福利高,还有无数看不见的灰色收入机会。正因为公务员职位的这种含金量,年轻人才会不惜挤破头去抢这个金饭碗;也正因为此,培训班才敢定这么高的价格。
其二,越来越多这样的培训班,也表明公务员考试越来越严重的应试化倾向。好多培训班都声称“保过笔试”,说明培训班有时还是能起到作用的。按理说,公考是一种能力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在公共职位上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这种能力和素质主要是在日常积累形成的,而不能通过短时间冲刺和强化去提高。能通过培训提高成绩,说明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已出现应试化倾向。
与此同时,“公考培训机构”对公务员的公平选拔,存在相当大的伤害。公务员考试旨在对考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核,现在有些机构公然针对公考进行押题猜题,开办“面试培训班”,这有违考试精神,对于其他考生也是很不公平的。利用公务员考试牟利,这样现象的本身也是失当的。退一步说,“公考”培训即使有,也应该是服务性产业,不应该是一个旨在牟取暴利的产业。
公务员面试问题是需要考生灵活应对的,主要靠考生的基本素质和平时的积累。靠万元班的临时冲刺不可能有根本的提高。通过培训班的突击模式化训练成功入围的人,有几个人真正具备了公务员所需要的素质,而能够胜任工作?如果这些问题不予以解决,公务员考试恐怕就会进入一个怪圈,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要进一步提高国考制度的科学化水平,在公务员考试中更加注重各行业基层人才的选拔,更加注重真才实干,淡化考试技巧的运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这才是是避免此现象持续加剧的必然举措。